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专业省统考下月举行
2013-11-2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1月20日讯 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美术专业省统考将于2013年12月1日举行。今年我市仍设有省统考考点,根据实际情况,今年考点将安排在新海高级中学和连云港外国语学校。

美术专业省统考作为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省为美术类考生专门设立的—项资格考试,达到统考合格线的考生,才有资格报考使用省统考成绩的高等院校。去年,为方便我市美术类考生,连云港市高校招生办公室经过认真筹划,秉承“为考生服务”的理念,向省教育考试院申请,积极争取将美术专业省统考考点设在本市。“考点落户本市”的惠民政策免除了考生来回奔波的疲惫。从去年考点落户本市的具体实施情况看,我市广大考生普遍认为此举能够减轻心理负担,有利于保持良好心态、认真备考,受到了学校、考生和家长的一致好评。

今年,该项惠民政策继续实行,考点设在新海高级中学和连云港外国语学校。今年我市报考美术省统考考生约为4200人。为进一步严肃考风考纪,积极为考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环境,根据省教育考试院的统一安排,2014年美术省统考将在标准化考点内进行,考试实行全过程、全方位视频监控,与省教育考试院平台对接,实行网上在线巡查。

此外,我省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工作已经结束,我市共有3.4万名考生参加高考报名,报名人数与去年基本持平。

热门院校

  • 常州大学常州市
    学校简介常州大学坐落于经济繁荣、人文荟萃的江南历史文化名城——江苏常州,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及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共建的省属全日制本科院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建设高校,以及江苏省教育厅与常州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学校始建于1978年,前身为南京化工学院无锡分院、常州分院。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学校定名为江苏化工学院;1992年成为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管理的部属院校,并更名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2002年更名为江苏工业学院;2010年更名为常州大学。学校历经43年的发展,现已建成完整的学士—硕士—博士人才培养体系以及多层次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2020年学校在软科中国大学排名中位居全国第129位。学校以“责任”为校训,秉承“勇担责任,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和“以人为美、育人为本,开放办学、协同发展”的办学理念,积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责任意识、专业素养、协作品质、国际视野的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学校基础设施齐全,办学条件优良。现有科教城、西太湖两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2000余亩,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逾5亿元。学校设有21个学院,有全日制本科生2060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3900人。同时设立继续教育学院(李公朴社会教育学院)和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独立学院)。学校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学科特色较为鲜明,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医学、农学、教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拥有省优势学科2个、省“十三五”重点学科7个,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全球ESI学科排名前1%。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法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动力工程与工程热物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环境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10个学科上榜。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健全,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7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中国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国家级一流课程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学校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3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9项,2017年捧得“优胜杯”;荣获“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7项,实现金奖“四连冠”,2020年捧得“优胜杯”;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2项、银奖3项、铜奖11项。学校在2016-2020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本科)”和“全国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分列第91位和第44位。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教师素质优良。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713人,博士学位专任教师占比达66%。拥有工程院院士5人(双聘),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2人;学校现有江苏省“双创人才”、“333工程”、“特聘教授”、“青蓝工程”等省级人才220余人;省“双创团队”、“青蓝工程”科技创新和教学团队、“六大人才高峰”创新人才团队等团队10余个。学校连续多年被评为“江苏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和“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学校突出自主创新,全面推行“顶天立地”有效科研。“十三五”以来,学校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中国专利银奖1项、全国社科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省部级和行业科研成果奖项98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303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17项;被SCI、EI、CPCI、CSSCI等收录学术论文3400余篇,获发明专利授权2000余件。学校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培育点)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3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8个、省级大学科技园孵化器1个。学校与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成立创新联合体,与国内50余家大型石油石化企业和50多个县区级以上政府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企业共建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4个、校企联合研发中心48个、产学研基地515个、校企联盟436个。2016年学校荣获“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推进高品质国际合作。以学生互换、学术交流、科研合作为重点,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大学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爱尔兰梅努斯大学、加拿大圣西维尔大学、美国新泽西城市大学举办电子信息工程、制药工程、计算机、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应用化学等5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获批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1项。学校通过高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是国务院侨办华文教育基地,现有40多个国家的近800名外国留学生在校学习。与玻利瓦尔大学共建我国在委内瑞拉的首家孔子学院,承办西班牙安达卢西亚自治区孔子课堂。成立跨文化研究院、泰国研究中心、拉美研究中心、以色列文化研究中心等智库平台,不断推进中外人文交流。学校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优秀单位”“江苏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花园式校园”等荣誉称号。当前,常州大学正在全力推进江苏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全面开启“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学校以高质量党建统领高质量发展,通过立足地方、服务行业、面向国际以及与之融荣与共的战略合作与互动,聚焦立德树人,加强内涵建设。全体师生员工凝心聚力,锐意创新,为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地方领军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是我国成立的第一所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前身为1958年8月创办的“苏州工艺美术专科学校”。1999年,苏州工艺美术学校与苏州轻工职工大学联合组建苏州工艺美术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我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艺术设计高等职业院校。2006年,学校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7年,成为首批“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被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院校。2014年,学校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在教育部、财政部验收中荣获“优秀”等级。2018年获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又成功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学校先后被评为全国高职高专“育人成效50强”“服务社会贡献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 “学生综合满意度50强”等,位居“武书连2019中国高职高专文化艺术大类排行”第一。学校位于古吴胜地石湖之滨、上方山麓,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为莘莘学子的成长营造了良好的氛围。学校校园占地面积561亩,建筑面积近20万平方米,教职工400多人,在校生5000多人。设有手工艺术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学院、环境艺术学院、服装设计学院、工业设计学院、数字艺术学院七个二级学院,拥有现代艺术设计与传统工艺美术两大系列25个专业54个小专门化方向,形成了多科相融,传统工艺美术专业与现代艺术设计专业并重的专业格局。学校设有教育部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文旅部非遗传承人群培养基地、全国妇女手工艺培训示范基地。另设有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江苏省工艺美术专技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社(研究所)等。学校是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是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平面视觉专门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学校实训中心建筑面积45800平方米,建有工作室97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围绕培养“德艺双馨、心灵手巧“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艺术设计人才的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构建服务型专业教学体系,深化“工作室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实践,积极为地方现代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服务。以合作就业为导向,合作育人为模式,合作发展为目标,完善校政行企协同创新的产教融合办学新机制。立足传统与现代,致力于苏州传统文化和民间工艺保护、传承,将非物质文化遗产苏州桃花坞木刻年画的传承与发展工作推进到了一个全新的阶段。承载文化使命、体现责任担当。通过“工艺美术传承创新实验区”等平台,集中对桃花坞木刻年画、苏绣、雷山苗族非物质遗产进行发掘、传承与研发。学校被命名为首批“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主持建设了“百工录:中国工艺美术非遗传承与创新”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目前,全校共有校企合作单位141家,驻校企业24家。学校在积极吸收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通过与国外艺术设计院校、文化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传播中国文化,输出传统工艺和艺术设计教育范式。校内设有江苏省教育厅与法国巴黎教育局联合创办的“中法江苏艺术设计教育研究中心”、学校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共同成立的“中英苏州艺术设计教育创新中心”。在法国、荷兰、奥地利、英国设有四个工作站,目前与法、英、日、加、美、荷等28国家的78所大学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中国匠艺海外巡展工程和学校师生优秀作品海外巡展工程,每年培养长短期留学生200人左右。学校人才培养成效突出,招生就业形势两旺。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年招生规模1800人左右,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企业满意率达98%,大批毕业生自主创业。学校获得江苏省政府授予的“高技能人才摇篮奖”“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苏州市高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等多项荣誉。
  • 学校简介常州工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坐落于经济发达、文教昌盛、交通便捷、美丽富饶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常州,其前身为创建于1978年的常州市七·二一工业大学。1980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常州职业大学。1982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建立常州工业技术学院。2000年,常州工业技术学院、常州市机械冶金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升格为本科层次的常州工学院。2003年,传承常州师范教育百年文脉的常州师范专科学校(筹)成建制并入常州工学院。历经44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以工科为主、多学科门类协调发展、特色明显的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辽河路校区、巫山路校区、会馆浜路继续教育学院和长江路科技产业园,总占地面积近1300亩;设有18个教学单位,拥有59个本科专业(49个专业招生),面向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生15700余人;在职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470余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80余人、硕士研究生导师52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省“有突出贡献专家”省“333工程”培养人选和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等140人次。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面向基层、服务地方的办学定位,致力培养切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已为社会培养输送了一大批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开展了与常州大学、河海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工作。目前,学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立项高校和首批启动高校,教育部和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5个,教育部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4个,省重点专业(类)5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一期工程项目3个,4个专业通过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有国家一流本科课程4门,省一流本科课程25门,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0个。现有4个产业学院,其中,智能制造产业学院为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电机产业学院为省重点产业学院。学校被授予2021年中国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 学校现有机械工程、电气工程、土木工程、工商管理等4个江苏省“十四五”重点学科,获批江苏高校“文化创意”协同创新中心牵头建设单位;拥有特种加工、特种电机研究与应用两个江苏省高校重点(建设)实验室,微特电机研究与应用、建设工程结构与材料性能研究等9个常州市重点实验室,通用航空器关键部件智能循环制造、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资源循环材料等3个省工程研究中心,与11家企业共建了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有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化工危废与工业固废协同处置、报废汽车绿色精细拆解与利用等3个行业联合创新实验室。拥有空天地信息感知与无人机应用研究、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等江苏省高校优秀科技创新团队,建有江苏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有融研发、生产和实践于一体的常州市科技企业孵化器——常州工学院大学科技园以及数控技术应用及装备、软件、建筑工程技术等10个校内产学研一体化中心。拥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研究院常州分院、先进制造产业研究院等24个社科研究智库平台。 学校坚持“在服务常州中获取资源、在扎根常州中打造特色、在贡献常州中提升能力”的办学方略,秉承“团结、严谨、求是、创新”的校风和“教会学成、守正有为”的校训,持续培育产教融合和创新创业教育“两个特色”,整体优化设计人才培养体系,着力营造“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环境,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设有创新创业学院,双创教育纳入通识教育必修课程,贯穿学生培养全过程,学校在全国高校创新创业竞争力排行榜上突飞猛进。建有“奖、助、勤、贷、补、减”帮困助学体系,设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贫困学生助学金以及校级优秀学生奖学金、新生奖学金、考研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作为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示范基地,学校依托企业、行业和校友资源,建立了稳定的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基地和就业工作网络,构建了就业长效机制,确保毕业生充分就业、高质量就业,毕业生当年平均签约率均在96%以上。 学校被江苏省教育厅认定为“留学江苏”目标学校,招收来自亚洲、欧洲、美洲等地区的60余个国家的留学生,与美国、英国、德国、丹麦、日本等境外的60多所高校在学术交流、科研合作、学分互认、合作办学等领域建立了长期的友好合作关系,拥有软件工程、土木工程、学前教育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均被确定为江苏省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设有中德亚琛中心(筹),拥有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管理项目“常州工学院-德国亚琛工业大学先进成型与智能制造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项目 “中德亚琛产教融合创新基地”等国际化平台和项目。 学校先后荣获“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节水型高校”“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征兵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等省级荣誉,荣获“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等市级荣誉。 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聚焦高等教育改革,扎根地方办大学,切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命,围绕常州“532”发展战略,深化产教融合,坚持改革创新,精准务实地推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向着建成一流应用技术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江宁区
    学校简介南京晓庄学院是由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南京市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7年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我国乡村师范教育发祥地。2000年,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和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建立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学校现有方山、莫愁和晓庄(行知园)三个校区,晓庄(行知园)校区是陶行知先生当年办学原址的核心区域、生活教育理论发源地和实践地。校园总面积近1500亩。学校设有15个专业学院,涉及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47个本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18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46人。学校共有教职工1400余人,兼职研究生导师110名。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等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学校。学校坚持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建校95年来,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校训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7余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教育管理者。2021年学校获批6个新一轮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1门课程被评为省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全国优秀教材1项,省级重点教材4部,省级教学成果(教材)奖1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近两年,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一级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学生团队在纳米能源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学生在省级或二类以上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获奖近千项。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获评“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建成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学校居校友会2021年中国师范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首位。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研龙头作用,确立了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新文科和新工科为两翼的三大学科体系。学校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与学术团队,注重科研产出能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科研实力,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研成果。2021年学校获批3个“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51项,建有10个省级科研平台,获得科学研究成果奖11项,16人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科研经费和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均大幅增加。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国际教育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常年聘请10余名外籍专家执教,与韩国又松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印多努沙大学开办中文系,共培养了来自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近5000人次。2021年学校举办“百所华校云牵手”暨“中华文化大乐园”法国、匈牙利园活动,具有较高的海外美誉度。学校秉承“大爱、奉献、担当”精神,坚持深度融合战略,主动为地方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教育部、省市领导在我校晓庄(行知园)校区内,为全国第一家师德教育馆开馆,目前正打造成全国师德教育基地和行知教育思想传承、实践和创新基地。陶老师工作站暨南京市中小学学生心理援助中心,是中央文明办设定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96111热线获评“最专业可靠中国心理热线”。学校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与市委政法委联合成立全国首家网格学院“南京网格学院”;与市教育局合作建设“南京教育智库”;建有江苏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中心等多个服务社会基地平台。学校推进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协议的签订和落实;与南京市江宁区、秦淮区、溧水区、高淳区、六合区、江北新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教育交流合作。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校举办了“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省委书记吴政隆给我校发来贺信。顾明远、于漪、朱永新等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探讨了新时代“大先生”精神的内涵,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根据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市共建南京晓庄学院协议要求,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和南京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方山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邮编:211171,联系电话:025-86178122(同传真)莫愁校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北圩路41号,邮编:210017,联系电话:025-86569135晓庄校区(行知园):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晓庄中心村132号,邮编:210038,联系电话:025-85351840
  • 学校简介学校荣誉: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古运河畔,199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2004年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为具有独立颁发专科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高职院校。现代的办学理念秉承“面向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立足名城扬州,扩大辐射功能” 的办学理念,践行“厚德、笃学、敏行、毓秀” 的校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竭诚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秀美的校园环境校园占地1040亩,建筑体现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大坡顶重檐建筑格调典雅,赏心悦目;全院绿化面积20万平米,植有桃、李、枫、梅、桂、竹、石榴、海棠等花苑,常年常绿、四季绽放,披露精彩江海华章;凌霄、紫藤、月季、忍冬、葫芦等藤蔓长廊,牵出串串学海情思;多处人工湖水面共3万平米,环湖环岛建有桥、廊、亭、台等景观,展示文化底蕴;太湖石、黄山石、灵璧石、花岗石等石景,诉说人文情怀;数组艺术雕塑,多处科技、艺术、文化长廊显露校园创新的时代气息,构成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文化。大学生公寓中心区还拥有2万平米的生态园。秀美的校园,为学子营造了绝佳的读书环境。优质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各类教师3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74人,“双师素质”教师179人;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118人。他们当中有的是国家、部、省各类教学委员会专家、有的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重点学科带头人。各专业均建有专业指导委员会,有近200名专家、教授和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工艺师、园艺师等组成。优质师资为学院办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提供了保障。热门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开设25个专业,包涵了信息工程类、机电工程类、土木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贸易类、外语类、应用艺术类等,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各类专业特色鲜明,现有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1个包含5个专业的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点,2门省级精品教材,3门省立项精品教材。完善的办学设施校舍总建筑面积22.45万平米,其中教学用房13.8万平米。建有设施完善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机械实训工厂、计算机中心、培训中心、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拥有教学仪器和实验实训设备值52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45万册;建有报告厅、多功能厅、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建有四人一间的标准化学生公寓28栋,有近70%的学生公寓安装了空调。突出的能力训练以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为目标,重视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校内拥有50个综合实验实训基地,其中现代化机电制造技术实训基地为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61家,学生专业实验实训课时占总课时50%左右。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鉴定资格的工种达33个。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习工厂、实验实训室实习和企业顶岗实习,锻炼专业技能,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取得相应的学历毕业证书,同时又获得专业职业技能证书。重视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地区)专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师生屡屡获奖。鲜明的办学特色以“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一体化为载体,形成“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的办学特色。以“主题教育”等基本途径和形式,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题教育”获得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奖”;“人文江海” 的办学特色受到专家肯定和社会赞誉。广泛的办学交流以开放的姿态与创新的视野,广泛开展国际内外地区与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办学水平。学院与扬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市总商会、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开展合作,成为扬州开发区的人才培养基地、扬州商总会人力资源与科技基地、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第二校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等举办工学或校企合作班。吸引国内、区域内知名企业到校内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地区)的高校以及与河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扬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与美国海兰学院等结成姊妹学院,进行教学等方面合作;与台湾孔孟学会和开南大学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韩国互换交流学生学习;从江海到韩国读本科的学生已达300多人。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参加“专转本”选拔,先后已有近1600人转入本科院校就读。近1750人在完成专科学业后,接读其他本科院校的本科学业。为有继续深造愿望的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创新的管理模式以“教育、管理、服务、维权”为学生管理创新理念,坚持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重点,建有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和自律组织,完善的扶困助学体系和助学制度,完好的后勤生活服务体系,完备的保安设施和治安保障;辅导员(班主任)进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人文环境进公寓;构建完善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每年约有数百名学生获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表彰,650名学生获各类奖学金奖励,100多个班级获优良学风班荣誉;着力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文明养成,每年1000多个宿舍被评为文明宿舍;着力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慈善活动。创新的学生管理,极大的提升和培育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务实的就业工程大学生就业工程实行院、系两级“一把手”负责制,辅导员(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创业就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邀请创业就业成功人士或学子讲体会,指导和引导学生树立新型创业观、就业观;建有大学生就业中心,率先拥有全国联网的就业信息显示系统和视频双向选择就业查询系统等先进设施;组织学生“走出去”,参加洽谈会、见面会,邀请企业“走进来”,举办“双选会”、“面试会”,多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左右,2008年、2010年和2012年连续三度被评为全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