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2018高校招生手册出炉 报名时间为11月1日至4日
2017-11-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10月31日发布了《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校招生百问》,权威解答考生、家长关心的问题。2018年江苏省普通高考的模式仍为“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高考报名时间为2017年11月1日至4日。

根据规定,在外省借读的我省户籍考生,持外省省级考试机构出具的有效期内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证明,在高考报名时办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转换手续。如转换后成绩不符合相应必修科目测试的等级要求(含技术科目),考生还必须参加相关必修科目测试的报名和考试。高考可申请享受加分照顾的考生有: 烈士子女,少数民族考生,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及台湾省籍考生,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可申请享受优先录取的考生有:退出部队现役的考生,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子女,驻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受到市级以上人民政府或省级以上部门表彰的见义勇为人员或其子女;经共青团中央青年志愿者守信联合激励系统认定获得5A级青年志愿者的考生。 (记者:杨频萍)

热门院校

  • 昆山杜克大学苏州市昆山市
    学校简介昆山杜克大学是世界一流的以通识博雅教育为特色的大学,位于中国江苏省昆山市,为来自全球各地的学生提供一系列高质量的创新学术项目。昆山杜克大学由美国杜克大学与中国武汉大学联合创办,于2013年9月获得中国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昆山杜克大学于2014年8月迎来了首批学生,包括硕士研究生,以及来自杜克大学和国内外一流高校的本科生,接受一学期的交流学习。2018年8月,昆山杜克大学迎来了首届本科生,开启了四年制本科学位教育。本科课程体系遵循通识博雅教育传统,强调批判性思维、创造力、协作和探索。昆山杜克大学位于阳澄湖科技园区内,校园占地1200亩,校内配置了各类高科技设施。进入虚拟校园即可参观先进的教室和会议设施、图书馆资源、师生宿舍、餐厅及休闲设施。校园内多功能的会议场所、休息室和学习区可供学生独立自习或集体讨论课程内容,完成作业,参与丰富多样的校园学习生活。江苏省昆山市是高新技术研究和制造业中心,也是中国目前经济发展最快的经济体之一。昆山市拥有风景如画的森林和水乡,毗邻国际大都市上海和苏州,高速公路、高铁以及地铁交通十分便利。昆山杜克大学的使命昆山杜克大学的使命是建设扎根于中国并以通识博雅教育为特色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致力于帮助来自于世界各地的学生追求有意义、有成就的人生。学校通过提供最高水平的跨学科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为培养学生成长为全球范围内不同专业、学术和社会领军人才打下坚实基础。作为学校教育核心的四年制通识博雅本科学位项目,其课程体系以知识集成和多学科融合为鲜明特色,汇聚中国、美国乃至全球的先进教学方法与价值观,并推崇追求卓越和学术自由的文化氛围。学校世界级的教师团队秉持知识服务社会的宗旨,将学生培养与创新的学术和科研相结合。作为一所中美共建的高水平中外合作大学,昆山杜克大学致力于将全球各国家和地区的优秀思想传统与经验有机融合,弘扬跨文化沟通理解、协同创新以及跨国合作。昆山杜克大学的核心教育原则: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和热情及追求真理的精神,使其拥有出色的研究能力, 有意愿且能够针对复杂问题和挑战提出创造性的合理解决方案。采用通识博雅和科学教学理念和模式,强调教育广度、自由探索和深度钻研的重要性。学科交叉的教学和科研模式以多学科为基础,有机融合不同领域知识和先进科研方法。培养学生互相学习、理解包容、和谐共赢的美德,使其能够在相互依存、多元文化的世界工作和生活,并成长为有成就和高品德的领军人才。提供立足地方、面向全球的社会行动和服务。关于多样化和包容性:昆山杜克大学欢迎来自世界各地充满激情、创造力和学术热忱的师生及各界员工。我们认为多样化的历史、观点、经历、身份认同、语言和文化丰富了我们的社区,并致力于创造一个所有成员都被接纳和欣赏的社区环境。我们对包容性的承诺扎根于学校的办学使命之中。在昆山杜克大学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学生和教职工都将差异视为开展深度对话、进行创造性表达和塑造创新思维的机遇。昆山杜克大学寻求促进所有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和理解,无论其在文化、民族、种族、宗教、性别、性取向、年龄、国籍、社会经济背景、能力或其他任何方面存在的差异。我们拥有独特而丰富的社区文化,致力于培养学识渊博并充满热忱的世界公民。合作伙伴杜克大学美国杜克大学是私立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838年,于1924年正式命名为杜克大学。除了本科阶段的通识博雅和工程学教育之外,杜克大学还开设了文科、理科、商科、神学、工程、环境、法律、公共政策、医学和护理等学科领域的硕士项目和职业发展项目。杜克大学共有15,000多名本科生、硕博士生和职业教育生在读。杜克大学位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市,占地近9000英亩。达勒姆市人口超过20万。除了在美国的主校区,在全球范围内,杜克大学还在中国昆山开设了昆山杜克大学、在新加坡设立了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研究院,以及多个国际研究和教育项目。超过75%的杜克大学学生通过“杜克参与”等项目在达勒姆市当地和世界各地开展学习与服务相结合的实践活动,以身作则地推进杜克大学“知识服务社会”的使命。更多关于杜克大学的信息,请访问(Duke University)。武汉大学武汉大学位于中国湖北省,是国家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中国高校排行榜中连续多年名列前十。武汉大学溯源于1893年清末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经传承演变,1928年定名为国立武汉大学,是近代中国第一批国立大学。武汉大学校园环境优美,风景如画,被誉为“中国最美丽的大学”。中西合璧的宫殿式建筑群古朴典雅,巍峨壮观。武汉大学与53个国家和地区的310所大学和研究所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校以来,学校共培养了50多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仅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更多关于武汉大学的信息,请访问(Wuhan University (whu.edu.cn))
  • 学校简介南京师范大学泰州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南京师范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共同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院依托名城、名校,滋养于泰州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继承与弘扬南京师范大学厚生精神,遵循“蕴德论道、励学力行”的校训,形成了“明德、尚学、创新、和谐”的校风,建成了泰州历史上第一座万人本科大学。近年来,学院围绕“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坚持特色发展战略、创新驱动战略、开放融合战略,坚定人才培养的核心地位,以生为本,突出内涵建设,深化产教融合,努力办好学生、家长、社会和政府满意的大学。学院位于泰州市高教园区,占地面积660991平方米,培养以经、法、教、文、史、理、工、农、管、艺等学科门类应用型本科人才,在教师教育和艺术教育上具有鲜明特色。建有12个二级学院,有经教育部备案的48个本科专业,目前在校生10707人。在全体师生员工的不懈努力下,学院办学取得了累累硕果。小学教育、生物技术、数学与应用数学三个专业被确定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一门课程入选江苏省首批一流本科课程建设项目;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行政管理、英语等专业被评为江苏省独立学院星级专业;获批江苏省首批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独立学院唯一);是江苏省唯一具有省级学会(江苏省医药法研究会)的独立学院,是江苏省唯一具有省级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站的独立学院;在全省乃至全国率先推行“4+1”跟岗见习实践教学模式,被《中国教育报》报道。学院先后获“中国民办高等教育优秀院校”和“全国先进独立学院”荣誉称号;《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多次报道学院办学业绩;2021年,在由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中国大学评价》课题组(武书连主持)完成的《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学院综合实力位列全国第11位,江苏第1位。·品牌铸造特色彰显学院不断加强内涵建设,确立了“素质高、基础宽、能力强、复合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体系,以“嵌入式人才培养”为基础,深化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构建应用型教育教学体系。师范教育特色彰显,是全省同类院校中师范教育最具代表性的学院之一,有12个专业可以招收培养师范类学生,学生连续多年斩获江苏省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近年来江苏省新入职的教师中平均近9人中就有1人来自我校;做强艺术教育,不断创新艺术教育内容与形式,采用校内外相结合、校政企相结合、国内外相结合等方式,扩大艺术教育的影响力和感召力,努力探索新时代艺术教育新机制。学院歌舞团获批成为省内独立学院唯一省级大学生艺术团;由共青团泰州市委支持共建了泰州青年美术家协会,师生用画笔助力泰州文明城市建设;竞技体育多次斩获国际、国内大奖。·雄厚师资高质教学学院坚持以队伍建设为核心,精心打造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邀请中科院院士、“长江学者”进校园,为我校师生讲学;聘请社会知名人士、企业行业专家和高管担任特聘教授和兼职教授,对学院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全面指导;聘任高水平教授、专家担任学科带头人,坚持教授、专家进课堂、进实验室,直接参与学院的教学实践工作。学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引育并举,努力建设一支师德至上、学识扎实、结构合理的“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一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迅速成长,成为学院教学、科研工作的中坚力量。22名自聘教师获得南京师范大学、南京林业大学等高校的学术或专业学位型硕士生导师资格;具有中高级职称的教师达88.21%,56人次入选高校“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等各类省市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承担厅局级以上项目44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9项,在同层次高校中位居前列;学院获批25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在全省独立学院中位居前列;教师获得“师德先进个人”“优秀教育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先进典型”等多项荣誉称号。·正德厚生多元成才学院始终秉承“厚生”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以生为本,为学生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建设了一批育人示范项目和示范基地,形成了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大思政”育人格局。利用线上线下各类教育的思想政治品牌活动。注重校园文化建设,以新年音乐会、高雅艺术进校园、教师文化节、科技文化节、社团巡礼节、外语文化节、志愿者文化节、读书节等特色品牌活动为龙头,以40个涉及学术科技、文化艺术、体育竞技、公益服务等类别的社团为载体,开展各类主题教育、文体竞赛、学术沙龙、社会实践等系列活动,陶冶情操、锻炼能力,营造了明德、尚学、创新、和谐的校园氛围。长期开展的“新学期第一课”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亮点和品牌,荣获教育部首届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奖。积极推进国际国内交流与合作,与国内外一些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招生就业成果丰硕学院历年录取分数稳定在全省同类院校前列,生源质量稳步提升。学院以应用型人才培养、充分高质量就业为工作目标,健全精准就业机制,不断提升新时代就业创业工作水平,已向社会输送各类优秀人才3万余名。毕业生职业素养高、专业能力强、发展潜力大,受到社会各界广泛欢迎和高度赞誉。2019届毕业生考取公办教师编制736人,2020届毕业生考取公办教师编制823人,2021届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较高水平,就业质量稳步提升。毕业生毕业当年考取公办教师编制661人,师范类专业毕业生考取公办教师编制、考研升学深造比例达到60%。近三年,共有600多名毕业生考取包括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师范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英国爱丁堡大学、英国伯明翰大学、悉尼大学等海内外名校研究生。多名学生在广州、南京、苏州、无锡、泰州等地成功创办了具备一定规模和社会影响力的企业。设立创新创业教育学院,开设创新创业课程,构建以项目孵化、项目训练、竞赛指导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工作体系,实现创新创业活动的全覆盖。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江苏省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等多项赛事中荣获佳绩。·应用为先服务社会学院坚持立足地方、服务社会的导向,逐步形成了政、产、学、研相融合的社会服务体系。依托优势专业,与泰州市共建了地方立法研究院(全省首家、唯一由地市级人大与高校合作共建的地方立法研究机构)、人大代表培训基地、历史文化研究院、金融研究所、医药法研究所、歌舞剧院等等。有5个项目获得泰州市教育局高等教育服务地方经济发展“135”工程产教融合项目立项;市级智库“泰州大健康产业发展研究”与2个院级智库已取得一定研究成果;多项研究成果获得市委书记等主要领导肯定性批示,并被泰州市委五届六次全会及《泰州建设江苏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总体方案》采纳引用;承接泰州市委宣传部支持的项目《古盐运河文脉》书稿编撰;拓展产教融合项目,由南京国电南自自动化有限公司支持共建了“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实验室”,与京东公司合作共建“JD•AS校园孵化中心”,参加阿里巴巴“百万英才”项目,成立“跨境电商”人才培养基地,与泰州移动公司共建千万元级别的移动通讯组网实验室,与泰州成一医药公司共建药剂实验室;趣味物理实验室被授予“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泰州市科普教育基地”;定期开展品牌志愿服务活动;学院每年承接泰州市中学生体质测试工作,体育设施面向市民全面开放;依托学院音乐专业的泰州市歌舞剧院,将“高雅艺术进校园”“百姓大舞台”“泰州水城水乡国际旅游节开闭幕式”演出等形成常态。在新的发展时期,学院将始终以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为宗旨,按照“高水平、高质量、高效益”的办学要求,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校,深入促进内涵式发展,稳步提高办学质量和协同创新能力,继续实施“奋进之笔”,写好学院事业发展新答卷,为创建“区域领先、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本科大学”不懈奋斗!
  • 常熟理工学院苏州市姑苏区
    学校简介常熟理工学院坐落于人文荟萃、山明水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花园城市——苏州常熟,是江苏省省属公立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58年建校(苏州师范专科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本。学校坚持校地互动发展、校企合作的办学思路,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理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高校、国家“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项目建设高校、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储备院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全国高校质量保障机构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首所省市共建省属本科高校,至今已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多万名各类人才。六十余年的办学历程中,常熟理工学院受吴文化浸润,经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形成了“立本求真、日新致远”的校训,培育了“反对平庸、追求卓越,负重奋进、敢于超越”的校园精神,确立了“质量立校、特色名校、人才强校、文化兴校、开放活校”的发展战略,凝练了“注重通识、融入业界”的人才培养理念,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发展道路。学校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0多万平方米,建有东湖和东南两个校区。学校现有教学科研实习仪器设备资产总值近4.27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187.08万册,中外文数据库/平台28个,数字信息资源量35TB,办有《东吴学术》(中国社会科学院创新工程科研评价中心核心期刊)和《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本学术期刊。学校现设有14个二级学院(部),49个招生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21个省招生;普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9749人,联合培养全日制研究生100多人,继续教育学院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5800多人。现有教职工1546人,其中专任教师1170人,高级职称699人,博士613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省双创博士”入选264人次,国家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优秀教学团队(科技创新团队)11个。学校以“办好一流应用型本科教育,培养一流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坚持“强化内涵、树立品牌、培育特色”,以品牌专业建设为引领,以专业认证为抓手,以产教融合为路径,探索基于现代产业学院建设的跨学科、跨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现代产业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色明显,建立了全国第一家电梯工程学院,全省第一家光伏科技学院,以及汽车工程、纺织服装、人工智能、医药生物技术、智能制造、声学技术、应急管理及电商等多个现代产业学院。获得首批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含应急管理学院)2个。获得1项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5项省部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承担4项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50多项省部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项目、5个省“卓越计划”试点专业(项目)、6项省重点专业(类)、8个省特色专业,9个专业通过教育部专业认证。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工程实践教育基地、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11个江苏省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学校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和行业企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基础建设和科学研究。现有4个“十四五”省重点学科,建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级联合技术转移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校外研究基地1个,省科协科技创新智库基地1个,省外国专家工作室2个;拥有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个,共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近20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近350项,获得各级各类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60余项,参与编写国家标准5项;建有技术转移分中心7个,共建产学研合作基地40余个。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来,先后派出专家、学者赴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交流和进修;聘请外籍教师数百人次;与20多个国家及中国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9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联系,开展交换生项目和科研合作;与德国和英国3所高校开展“3+1”和“3+1.5”中外合作办学双学位项目;成立中美学院,与美国3所高校开展中美学分互认联合培养项目(双学位);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4年制本科学历留学生。另外,学校设有国家汉办外国人汉语水平考试(HSK)考点。学校一贯重视校风和学风建设,被列为首批省高校校风建设达标单位。多年来,学校连续被评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先进单位”“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省师资队伍建设先进高校”“省教育宣传工作先进单位”“省教育科研先进集体”“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学校办学成就多次被《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主流新闻媒体报道。展望未来,常熟理工学院将以“办好应用型大学”和“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线,以“建设品牌大学,服务区域发展”为行动纲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依法治校,坚持深化改革,坚持特色发展,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全面推进改革创新,全面推进事业发展,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质量著称的一流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 中国药科大学南京市鼓楼区
    学校简介中国药科大学坐落于古都南京,始建于1936年,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所由国家创办的药学高等学府。学校为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是一所以药学为特色的多科性、研究型大学,其中以药学、中药学学科为龙头的药学学科群建设始终保持国内领先水平,素有“中国生物医药人才摇篮”的美誉。2017年,成为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玄武门、江宁2个校区,占地21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8802人,其中研究生6894人、留学生504人;在职教职工1799人,其中专任教师1077人。学校荟萃了医药领域众多知名专家,走出了10位院士和一大批药学领域著名专家学者。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德国科学院院士1人,国家级高层次人才13人次,国家级高层次青年人才26人次。2000年以来,已4次获得我国教育领域政府类最高奖励——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四年一届)一等奖。毕业生就业率长期位居教育部直属高校及江苏省高校前列。 学校致力于建设以“大药学+X”为牵引、“新药科”为特征、面向世界一流的现代药学学科体系。现有16个院部、31个本科专业(类)、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药学、中药学、生物学)、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生物与医药)、8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博士后流动站(药学、中药学)。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药学学科获评A+。中药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2022年,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临床医学、生物与生物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6个学科领域的ESI排名进入全球前1%,其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排名全球前1‰(万分之2.4),位列全球第26位、亚洲高校第1位。在2022 US News 世界大学排行榜中,药理学与毒理学学科位列全球第13位、亚洲第1位。在世界大学排名中心(CWUR)学科排行中,药物化学学科位列全球第3位。在2021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中,药学、中药学学科分别排名国内第1位、第2位,均进入“中国顶尖学科”。 学校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不断提升新药研发自主创新能力。建有“天然药物活性组分与药效”国家重点实验室和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以及创新平台,实现了化学药、中药、生物药三大领域科研平台的全覆盖,为各类新药的研发提供全方位服务。与海外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院校及科研机构建立实质性学术合作关系。近年来,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4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批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数稳居全国高校之首。 学校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参与全球健康治理,朝着建设药学特色世界一流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砥砺前行,为谱写全民健康新篇章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成立于2004年6月,是国家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由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南京理工大学和泰州市人民政府合作举办的本科高校,培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办学以来,学校充分依托南京理工大学优质资源,确立了“明体达用”的校训和“求真务实、自强不息”的校风,致力于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走出了一条适应社会经济和产业发展需求,既充分发挥高水平母体学校支撑优势,又真正体现自身办学特色的发展之路。修身治学 理想园地学校地处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的泰州市主城区,占地1003亩,校舍30万平方米,校园布局大气舒朗,现代气息浓郁,教学设施先进齐备,生活配套完善便利,建有10大实验实训中心;纸型藏书近88万册,电子图书212万余种,电子期刊近3万种,为10626名在校学生潜心求学、健康成长提供了优越条件。优势专业 特色彰显学校积极对接国家、省市重大产业发展战略和长三角主导、支柱、新兴产业链,设立智能制造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电子电气工程学院、城市建设与设计学院、环境与制药工程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基础科学部、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部2个教学部。学校依托母体校学科专业优势,开设涉及工、经、管、文、艺等五大学科门类的28个本科专业、59个特色专业方向,形成了紧密对接产业链的应用型专业体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环境工程、会计学、土木工程、机械工程、软件工程等6个专业入选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会计学、电子信息工程、机械工程、机械电子工程等6个专业被认定为江苏省独立学院星级专业。一门课程获批国家首批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是江苏省唯一获此殊荣的独立学院;1部教材入选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雄厚师资 优质教学学校依托母体校雄厚师资力量,形成了一支以南理工教师、自有教师为主体,以行业(企业)专家为补充的学术型、工程型相得益彰的高素质师资队伍,为卓越工程人才培养提供了可靠保障。学校领导由南京理工大学委派,学校发展咨询委员会和各专业(集群)指导委员会由南京理工大学、政府部门及相关行业企业知名专家、高管担任。学校还聘请了包括国家千人计划、青年长江学者在内的百余名各领域专家学者担任特聘教授、客座教授、产业教授。省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名师团队、博士团队和大批优秀中青年教学骨干,活跃在学校教学科研一线,大批优秀青年教师连年入选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六大人才高峰”“青蓝工程”等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获评“优秀教育工作者”“师德模范”“育人之星”等荣誉称号,获得南京理工大学、中国计量大学等高校硕士生导师资格,在全国高等院校工程应用技术教师大赛、江苏省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现场教学竞赛、江苏省高校土木工程青年教师讲课竞赛等教学竞赛中摘金夺银。2个创新工作室入选江苏省教科系统示范性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特色培养 多元成才学校积极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以入选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院校为契机,不断深化“政校行企”四方联动、协同育人模式,组建机器人学院、大数据学院、电源技术学院、3D学院等特色行业学院,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成果丰硕。仅2014年以来,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在国家、省市各级各类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赛事中屡获佳绩,荣获省部级以上奖励1463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55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创新指数”显示,学校连续两年进入全国高校机器人竞赛指数(本科)TOP10%-30%,排名居江苏高校第七,全国独立学院第一。学校与泰州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合作共建的泰州市大学生创业园,作为省内独立学院中唯一一家,入选“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示范基地”,同时获批泰州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泰州市众创空间等,学生创业项目入选江苏省高校创新创业“金种子”孵育项目。就业深造渠道畅通。学校设立培优班,硕士研究生录取率稳步攀升,部分专业考研升学率达36%;积极拓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德国手工业协会、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ENIM)中国办公室签署合作协议,与意大利教育中心合作成立“意大利高等教育交流中心”,在中意高校交换生计划、“马可波罗计划”和“图兰朵计划”等方面开展合作。学校历届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7%,86%的毕业生面向江浙沪就业。2020届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度达98%,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90%。学校两度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并被江苏省教育厅授予2020年“江苏省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校园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社团活动欣欣向荣,45个涉及学术科技、社会实践、体育竞技、文化艺术、健康素质等学生发展各方面的社团,为广大学子提供了施展才华、飞扬个性的广阔天地。校园文化活动精彩纷呈,“卓越工程师讲坛”“凤鸣讲坛”“大学生科技文化节”“彩虹音乐节”“读书节”“美育月”“外语节”等成为校园文化品牌。心理协会荣获江苏省“百优社团”称号,青年志愿者协会被授予“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服务行动组织奖”,广大学子屡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江苏省大学生校园青春榜样”“江苏省魅力团支书”“江苏省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称号。社会服务 成效显现学校积极立足地方提升应用科研水平,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省自然科学基金立项、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立项、省“333”人才资助项目等纵横向科研课题,并逐步实现了科研成果的工程化和产业化,形成了教学科研互动,科研反哺教学的良好局面。学校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中彰显责任与价值。“政、校、行、企”联合共建高水平科研服务平台,成立“检验检测中心、智造技术中心、大数据应用创新中心”三大区域共享型N协同平台;与泰州市合作共建泰州节能与新能源产业研究院(泰州市三大重点产业研究院之一)、泰州市吉祥文化研究所等;获批市级环境检测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市级装备智能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级BIM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牵头成立泰州市工程师学会、泰州市机器人学会等。面向地方打造学历提升、非学历教育培养的继续教育品牌,广泛开展校企合作班、社会培训,承接各类社会化考试。学校入选首批“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示范基地”;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继续教育与培训基地落户我校。赞誉鹊起 社会满意自创办以来,学校办学特色日益彰显,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社会美誉度与日俱增,先后被列为全国CDIO工程教育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试点高校、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教育部“智慧教学试点项目”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校、“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入选江苏省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理事单位。学校两度获评“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获评“江苏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先进集体”、“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先进单位”。学校办学实践得到了教育部、省教育厅领导和国内、省内高等教育专家的充分认可,得到了行业企业的充分信任,并被《中国高等教育》连续刊载,被《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砥砺奋进的五年——教育新实践”专题报道。在艾瑞深校友会网“2021中国民办大学(含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我校稳居6星级中国顶尖民办大学行列,综合实力跃居2021校友会中国民办大学排行榜前8强,江苏民办大学第1位。“十四五”时期,我校将紧紧围绕“质量立校、质量兴校、质量强校”的发展主题,秉持“质量至上、能力为本、改革创新、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夯实基础、凝聚特色、激发活力、提质增效,全面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