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北省2011年高考12月1日至7日网上报名
2010-11-2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燕赵都市网讯(记者 马利)记者从河北省教育考试院了解到,2011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时间和报名办法已经确定,所有拟参加2011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和录取的考生(包括文史、理工、艺术、体育、对口类及单独招生等)均须在2010年12月1日8时至12月7日18时之间登录河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http://www.hebeea.edu.cn),点击进入远程网上报名系统进行报名。

  报名登录前考生需到户口所在地招生办指定地点索取注册码和密码。远程网上报名系统12月7日18时关闭。12月9日至13日,考生须持户口本、本人居民身份证等有效证件到户口所在地招生办指定地点进行报名信息确认等工作。未进行信息确认的报名信息无效。

  ■美术、音乐、舞蹈全省联考

  普通高校招生报考科类有:文史、艺术文、体育文、理工、艺术理、体育理、单独招生;艺术文、体育文考生可兼报文史专业,艺术理、体育理考生可兼报理工专业。我省美术、音乐(分声乐、器乐两项)、舞蹈等三类专业实行全省联考。

  对口招生报考专业类有:旅游类、服装类、财经类、农林类、畜牧兽医类、机械类、电子电工类、建筑类、计算机类、烹饪类、医学类、化工类、采矿及安全工程类、学前教育类。在报名时,所有考生均应签订《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诚信承诺书》。考生应根据自己所学专业选择相应的专业类。

  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广大考生,一定如实填报个人报名信息,按时进行报名信息确认及摄像等工作。报名信息一定要由考生本人认真、仔细地校对,并签字确认,以免报名信息出现错误,给参加考试和录取带来麻烦。

  ■外省借读考生回本省报名

  按规定,在公办学校(含改制学校)就读的应届考生,其常住户口与所在就读学校不在同一设区市的,考生应到其常住户口所在设区市所辖招办报名(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批准跨设区市招收的学生除外)。考生确需在就读所在设区市报名的,须由常住户口所在设区市学籍管理部门出具同意证明,方可报名。考生报名时应提交户口本、本人居民身份证、会考准考证等有效证件、证明材料,由报名点对其报名资格进行审查。

  社会考生必须到户口所在地招生办指定地点进行报名,报名时需交验户口本、本人居民身份证、高级中等教育毕业证书或同等学力证书等有效证件、证明材料。在经省教育厅核准的民办学校就读的社会考生在户口所在地招生办指定地点进行报名;在异地民办学校就读的社会考生,因特殊情况确需跨市报名的,须经借读地设区市级招生办同意后可以在借读地报名;市内跨县是否可以借考,由各设区市级招生办确定。

  在我省定居并具备报名资格的台湾省考生可在居住地市级招生办报名;在我省定居并具备报名资格的外国侨民,持省公安机关填发的“外侨居留证”,也在居住地市级招生办报名。

  外省在我省借读和我省在外省借读的考生需回户口所在省报名。

  ■六类特殊考生也需参加报名

  按照教育部要求,为加强对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管理和向教育部进行电子注册,下列考生均须参加普通高校招生或对口招生报名: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文化课统一考试的考生;参加对口招生全省统一考试的考生;参加保送生等提前单独招生的考生;报考体育单招(运动训练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的考生;参加经教育部和省招生委员会批准的院校单独招生的考生;其他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或备案的考生。

  ■上年作弊严重考生不得报名

  根据规定,有几类人员不得进行报名。具体为: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高等学校的在校生;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非应届毕业的在校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非应届毕业年份以弄虚作假手段报名并违规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的应届毕业生;在上一年度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中利用通讯工具作弊、由他人代替考试或代替他人考试等被认定为考试作弊行为情节严重的考生;因触犯刑律已被有关部门采取强制措施或正在服刑者;外省在我省借读和中等职业学校招收的外省籍等户籍不在我省的考生。

  相关链接:普通高校招生报名条件

  1.符合下列条件且户口在我省的中国公民,具备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资格: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含应届生)或具有同等学力,其中应届普通高中毕业生应符合省教育厅规定的会考成绩要求;

  (3)身体健康。

  2.符合下列条件且户口在我省的中国公民,具备对口招生报名资格:

  (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2)各类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校和综合高中毕业;

  (3)身体健康。

  其中,旅游专业要求男身高1.70米以上、女身高1.60米以上。

  3.报考艺术、体育和对口专业的考生要有一定专业基础。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83年6月,原名“邯郸职业大学”,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97年更名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先后被确定为全国15所示范性职业大学试点学校、国家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重点支持建设院校、全国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和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院校建设立项单位。2016年荣获世界职教联盟卓越奖,2017年被国家机关事务管理局、财政部、发改委联合认定为“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2018年荣获中国职业教育最高奖-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学院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设有13个教学系部35个招生专业。学院图书馆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藏书点。学院现有教师500余名,其中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近200人;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比例为78%;中青年教师中具有硕士和研究生以上学历或学位者占72%。学院先后派出40多名骨干教师赴台湾、新加坡、澳大利亚、俄罗斯等地区和国家攻读学位或学习培训。学院现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团队各1个,省三三三人才17名,享受省市政府津贴者20余人。通过聘请邯郸市业界精英作为客座教授,聘请能工巧匠作为实践指导教师的方式,学院建起一支影响力强、经验丰富的兼职教师队伍。学院有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4个,央财支持的“高职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省级示范专业7个,有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国家级精品课2门,省级精品课11门。历史沿革1983年6月建校,校名为“邯郸职业大学”。1984年,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同志为学校题写了校名。1985年,加入中国职业大学教育研究会,并被推选为24个理事学校之一。9月,筹办召开了河北省第一次职业教育研讨会。1987年,参加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教育革新为发展服务计划联系中心(简称apeid联系中心),成为全国15个apeid联系中心成员中唯一的一所职业大学。1991年,学校与邯郸市电大分校合并。1996年,被河北省教委确定为首批启动的示范性职业大学试点学校。同年,被国家教委确定为首批启动的示范性职业大学试点学校。1997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改名为“邯郸职业技术学院”。同年,学院被选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常务理事单位。1998年,学院被推举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华北分会会长单位。2002年,学院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首批重点支持建设的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学院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07年,学院被确定为省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成为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就业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2010年, 被教育部和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2013年通过了“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验收,同年蝉联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会副会长单位。2016年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建设立项单位。现任院领导党委书记:杨华云党委副书记、院长:张安兵党委副书记:魏全红党委委员、副院长:杨爱花纪委书记:王玉书副院长: 王川党委委员、副院长:张长声院系设置及专业、课程建设学院现设有11个系,分别是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计算机系、软件与大数据系、管理系、经济系、文法系、艺术系、旅游与商贸系、食品与生物工程系、运动与健康系。学院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结构,研究制定了《重点专业建设管理办法》,紧紧围绕我市主导产业,新调整了三个系、九个专业。目前招生专业51个,其中国家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建筑工程技术、机电一体化、装潢艺术设计、物流管理),中央财政支持的“高职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金融保险、计算机网络),省级示范专业7个。在课程建设方面,现有国家精品课2门(《地基与基础》《字体设计》),《地基与基础》已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省级精品课11门。研究制定了《优质专业课程建设管理办法》,已有15门优质课通过验收。研究出台了《教师工作室培养模式管理办法》,首批遴选了9个教学团队。积极开展思政课改革,出台了《思政课改革实施方案》,编辑了《课前5分钟》思政课教案。每年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按照“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原则,逐步增加实践教学课时,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校企合作目前,建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93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实践基地67个,覆盖了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现代物流、新能源汽车、节能环保六大产业。与大唐移动共建了投资200余万元TD-LTE重点实验室;与河北银隆新能源汽车签署了协议,筹建银隆新能源二级学院;与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共建邯郸知识产权学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新突破,与新兴能源装备公司、长城汽车集团等500强企业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每年培养输送学生700余人;与阳光集团、美食林集团等企业联办冠名班;与东软集团大连睿创共同开展创新创业教学体系建设、创业教育在线学习平台建设。与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等六所院校建立了教师交流、学生交换、学分互认等合作关系,派出教师35人,学生4批45人,合作开展办学项目。2016年,与企业合作开展技术研发项目25项,技术交易额达到600万元,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近年来,师生共获得国家、省各类职业技能大赛一、二、三等奖200余项。国家优质院校建设2016年4月,我院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国家优质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后,院党委高度重视,精心谋划,举全院之力,努力创建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成立了以党委书记为组长,院长为副组长的创新发展行动委员会。省教育厅对我院创建工作高度重视,贾海明副厅长专程来学院调研,对我院前期创建工作给予充分肯定。省教育厅先后拨付了900万元项目奖励资金和3000万元项目建设资金,支持学院重点项目建设。一是重点建设省厅确定的建筑工程技术、食品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装潢艺术设计、物流管理等5个专业和学院确定的计算机网络、电子商务、数控技术等3个特色专业;二是重点推进数控技术和食品加工技术两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争取了省、市职教集团专项资金1000万元用于设备购置;三是建设银隆新能源二级学院和邯郸知识产权学院。目前,我院与市科技局、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举办了知识产权学历班,成立了全省首家政校合作的“邯郸知识产权学院”,引进北京同辉等9家专利事务所入驻,正在筹建河北省(邯郸)知识产权服务中心、河北省(邯郸)知识产权快速维权中心和中国专利行政执法审理厅。四是探索现代学徒制试点。食品加工技术专业已被确立为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五是推进协同创新中心建设。整合我院省级技术转移中心和邯郸市物联网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立邯郸市企业技术需求数据库、邯郸市科技成果和专利技术数据库,建设信息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六是建立技能大师工作室。与我市国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安际衡先生达成合作意向,共建磁州窑技能大师工作室。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成立9个教师工作室。七是开展创新创业课程。在市政府支持下,与东软睿创签订了合作协议,市人社局每年支持资金30万元,已开发创新创业课程8门,并举办了邯郸市睿创杯创新创业大赛。学院在省厅确定的重点项目基础上,结合学院实际,自我加压,开展了系列自主项目建设。一是启动运动康复中心项目。二是注重校内实训室建设。三是正在筹建邯郸市建筑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展示基地,正在组建邯郸市建筑行业校企合作联盟。四是谋划建设省级众创空间。“十三五”展望紧紧围绕邯郸市“十三五”规划确定的精品钢材、装备制造、食品加工、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和现代物流等六大产业,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厚德强技、知行合一、具备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主动适应区域产业结构调整、产品优化升级和人才需求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布局结构。在专业设置与改革中,重点支持一批,谋划新建一批,调整压缩一批,力争高新技术及应用型专业占80%以上。重点打造食品加工技术、机电一体化、建筑工程技术、装潢艺术设计、物流管理、物联网应用、电子商务、运动与康复、广告设计、金融保险、会展策划、市场营销等强势品牌专业,在人才培养、技术应用与研发、校企合作、社会培训、创新创业等方面与地方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开展对口服务,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形成“一系一品”的专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良好格局。
  • 学校简介学校概况: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具有11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类本科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地方高校,是河北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全国五所“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学校;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基地校;是国家民委“民族关系”研究基地;2016年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获国家1亿元资金支持;是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2020年6月22日经省学位办审核增列我校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7月20日获批河北省创业大学。 历史沿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经光绪皇帝御批设立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隶属学部。期间几经易名,1915年改办为热河公立师范学校,1958年改建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通州师专迁到承德与师专合并,1960年曾升格为承德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办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8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497.6万元,各类实验(实训)室120个,纸质图书132.14万册,数字图书335万种,有先进的图书网络自动检索、借阅系统,开通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超星读秀知识库、万方数据知识资源等网络资源。 学科专业:学校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本科专业53个,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17个,通过河北省遴选参加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5个,民族类专业2个,应用型试点专业6个。2019年申报民族学和教育学2个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学科,获国家民委、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共2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奖励。目前,学校共建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产教融合共建专业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5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课程2门,省级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1个。 师资队伍: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以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为契机,着力打造教师培训课程、培训队伍、文化建设、竞赛评先和自身建设等五个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现有专任教师67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3.73%、高学历教师占81.3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1.9%。教师队伍中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人、省师德标兵1人,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二层次人选2人、三层次人选21人、承德市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5人、承德市优秀教师2人。 科学研究:树立教育、民族、应用研究品牌,注重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9年获批首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日韩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首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文化旅游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学校建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互联网+基础教育”工程实验室、河北省文化旅游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等9个省部级研究平台。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2项,在全省21个立项单位中,位列第9位。目前,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市厅级项目近500项,获各类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核心期刊及三大索引论文327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58部,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6件。学校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研究等科研特色,在义务教育发展、大数据、旅游文化、生物资源、钒钛资源研究、满非遗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民族办学:贯彻落实民族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把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开设了满语、清史、满族体育、满族舞蹈、满族剪纸、民族绘画及工艺制作等突显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课程,编写出版了《民族概论》《北方民族传统体育集锦》《简明满语教程》《满族文学读本》等9部民族类专著教材。以满非遗为切入点,推动满非遗教学传承与实践,建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培训基地,传承二贵摔跤、清音会、竹板落子等21个富有浓郁满族文化的非遗项目。在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创民族文化艺术精品上贡献突出,以避暑山庄研究、纳兰性德研究为重点,成为“全国纳兰性德研究”和“避暑山庄研究”中心,建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等民族特色研究平台17个,挖掘整理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近80项,开设了珍珠球、蹴球、陀螺、押夹、射弩等民族体育项目,参加全国、河北省民族体育比赛成绩优异,学校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二贵摔跤》连续两届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民运会,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第八届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金奖和第九届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一等奖,2019年作为河北省唯一一个代表参加上海进出口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展台表演。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由学校音乐舞蹈学院师生和离退休老教师成立的“承德清音会”,对清代宫廷音乐研究成果显著,“承德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研究”被列为河北省社科规划科研项目,“清音会”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校的民族舞蹈和民族美术作品丰硕,反映满族、蒙古族等风情的音乐舞蹈和美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荣誉。 办学规模: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立足承德,面向京津冀,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民族事业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801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先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民族事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已逐步成为全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德历史文化传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 开放办学: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美国莫瑞州立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等23所国内外高校开展校校合作办学,每年选派百余名学生赴国内外合作高校交换学习。加强校地、校企间的互动合作,先后与承德平泉市、承德双滦区、高新区、承德市双滦产业园、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乐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50余家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战略合作,积极探索并实践新形势下师范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校合作共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搭建“U-G-S”平台,与14个地市级、县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实验区共同协商,选出106所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配备齐全、教学质量优良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签约共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外实习基地,为在校生提供岗位实训,极大的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三维(基础认识性实践+专业应用性实践+综合创新性实践)四段(教育见习+教育演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实现三全员育人的教学模式。通过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逐步扩大。 社会声誉:学校的办学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单位、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报》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事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发展目标:历经百余年的积淀,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了“修德砺能、博学致远”的校训,形成了“同心砥砺、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当前,学校已稳步迈入全面开启高水平应用型民族师范大学建设的新征程,全校师生员工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教育优先发展等重要国家战略,抓住学校转型发展的良好契机,坚持“四个需求”办学导向和“1234”发展战略,力争成为河北省教师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全国满非遗大学传承与实践的排头兵,为把学校建成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民族特色浓郁、高水平应用型民族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普通高等院校,旨在为现代社会培养经济管理领域高素质高技能型专门人才,独立颁发国家普通高等学历文凭。经过数十年发展,学校已发展成占地面积2000多亩,在校生上万人,拥有四个校区的综合性高校。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现有中职校区、高职校区、中华大街过渡校区、滹沱河本科校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平山弘润庄园农业实训基地。中职校区位于石家庄市桥西区三简路,占地面积100亩,以中职教育为主,含五年一贯制。高职校区位于石家庄正定县常山西路47号,占地面积200亩,学生容量8000人。滹沱河本科校区位于石家庄市灵寿县三圣院乡,占地1000亩,为学院本科校区,目前已完成征地,正在建设中。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位于平山县,占地1000亩,已完成征地,正在建设中。平山弘润庄园农业实训基地位于平山县岗南镇,占地10800亩,是农业生产示范、生态农业旅游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生态庄园和农业实训基地,已建设完毕。学校学科齐全、结构合理,设有护理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影视航空学院、中职学院、成人教育学院五所二级学院,拥有经济管理系、护理系、信息工程系、会计系、汽车机电系、交通管理系、艺术系七个系,现开设46个专业。其中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5个,特色专业9个,校级精品课程32门,校级教学团队15个;自2011年以来成功申报多个河北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自2011年以来在河北省护理教学质量考核中多次获得省卫生厅、省教育厅联合授予的“临床护理技能考核优秀学校”称号。学院2011年被共青团石家庄市委评为“石家庄市红旗团委”称号;2016年被石家庄市团市委评为“石家庄市先进团委”称号;2017年荣获“第七届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19年被石家庄市团市委评为“石家庄市先进团委”称号。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专科在校生11862人,中职在校生3000多人。现有教职工10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89人,其中正高21人、副高127人。学校办学实力雄厚,建有专业实验室158个,配备教学用计算机1020台,语音听力设备960座,多媒体教室28个,2240多座位。图书馆目前有图书69.93万册,其中当年新增12.43万册,电子图书50万册,报刊杂志200多种。在新的教育形势下,我院采用“技能培训+学历教育+职业资格认证+劳务输出”的人才培养模式,使我院学生在毕业时具有更强的就业能力。我院学生在毕业当年可参加专接本考试,升入重点院校本科深造,也可进入与我院有合作关系的国外大学直接攻读硕士学位。学校注重学生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实施“一个专业、一个公司、多个基地”办学理念,先后与北京、郑州、太原等多家用人单位签订实训实习协议,与教育集团、餐饮旅游集团等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以工作岗位为导向、以实践应用能力为本位的改革工程、以顶岗实习为基础的毕业综合实践模式已走在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国际交流与合作,目前已与韩国多所高校建立合作交流关系,设有中韩国际交流学院。每年有国外专家学者来我校任教、合作科研和开展学术交流活动。学校将以“专家治学,诚信河北,专业教育,科普中国”为己任,为河北乃至全国培养更多的复合型涉外人才。石家庄经济职业学院秉持“立本笃志 勤业广学”的校训,本着让家长放心、让学生学会生存,为社会培养和谐人才的办学理念,殚精竭虑,继往开来,大胆创新,不断探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开创更加辉煌灿烂的明天。
  • 学校简介燕京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其前身是中国优秀独立学院——北京化工大学北方学院。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燕京理工学院,2016年入选河北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是河北省首批转型发展示范高校。学校位于河北省廊坊市燕郊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毗邻北京行政副中心,距天安门仅38公里,是京津冀协同发展先行示范区和环首都、京津冀、环渤海三大经济圈的核心区域。校园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拥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室、体育场和京津冀地区同类学校规模最大的图书馆和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学校坚持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不断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现设有工学院、生命与健康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建筑学院、会计学院、国际商学院、文法学院、艺术学院、传媒学院、体育学院10个二级学院和思政教研部,有73个本科专业以及29个专科专业,其中物联网工程、会计学等9个专业入选河北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构建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积极发展新兴、交叉学科专业,工、管、艺、文、经、理、法、教育、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坚持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才和发展途径。以“勤奋创新 璞玉成器”为校训,坚持“育人为本,服务社会;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形成了特色的“3+1”(理论教育与应用能力训练)、“1+N”(学历证书加多个职业资格证书)人才培养模式。以应用型人才为主,满足多样化需求,培养以“四会五有”(即会做人、会学习、会做事、会与人共处;有感恩之心、有博大胸怀、有吃苦精神、有创新意识、有创业能力)为核心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全方位构筑人才高地,现有教师1500余人,建设了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的高水平师资队伍。重点打造了知名学者、专家教授组成的名师团队,由特聘教授、教育部专家组成的学科专业建设团队,由企业讲师、有行业背景的专任教师组成的“双师型”团队。学校注重应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近三年获批各级各类科研教研课题577项,发表学术论文近2000篇,获批国家专利58项。学校强调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倡导爱心教育、责任教育,坚持第二课堂实践与第一课堂教学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科技文化节、五四文化节、体育文化节、英语文化节、大学生艺术节、汽车文化节、校友节让校园文化活力全面释放,四川震区支农支教路、感恩教育、千人进社区成为省内外有影响力的品牌教育活动。国际大学生时尚设计盛典日益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和权威性的时尚设计类专业赛事。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启迪智慧、勇于创新,屡获省级、国家级奖项达6000余人次,优秀学子刘江姗以大学生身份参军服役中国仪仗队,参加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和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杰出校友关再泽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表彰大会上受到习总书记会见,成为学校榜样人物。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放在首位,特别重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坚持开放办学,以京津冀协同发展为依托,建立300余家实习就业基地,为学生搭建了实习与就业的平台,就业率和考研上线率在同类院校中位居前列,毕业生就业率在95%以上,有45%以上的学子实现在北京就业的梦想,每年都有众多学子考入双一流院校攻读研究生。学校坚持走多元开放的办学道路,有效整合校内外优质教学资源,构建了国内“产学研协同”和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共享”的双循环格局。一方面充分发挥学校和企业两个育人主体的作用,坚持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之路,另一方面搭建国际交流平台,积极开展对外人才培养、学术、科技和文化交流,让学生享受到世界优质教育资源的哺育。先后与北美、亚洲、欧洲多所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特别是在美国、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投资建设了“微留学”学习基地,为学生开设了“本、专硕直通”定向培养项目,给学生提供进入世界名校深造的机会。学校积极为学生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开拓学生国际视野。联合国副秘书长娜塔莉亚·卡内姆等世界政要领袖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马斯金教授等世界级大师到访燕理,受聘国际导师、特聘教授。多名学子走出国门站在世界舞台发声。杨与真作为中国青年代表,赴纽约联合国总部参加2019年经济及社会理事会青年论坛;刘炼获授中非人口发展会议“中国学生大使”,受邀前往非洲加纳参加会议;李丹阳受邀在肯尼亚参加国际人口与发展大会。学校向着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综合性、创新型大学的目标前进,已成为我国优秀的民办高校之一。先后荣获“河北省园林式单位”、“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优秀民办学校”、“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等荣誉称号。在2020年武书连排行榜中综合实力雄踞河北榜首,连续六年获得河北省年检优秀单位,多年被权威媒体和机构评为“品牌实力民办大学”、“全国最具影响力民办大学”。
  • 学校简介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创建于2001年,是经河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确认的,实施本科学历教育的独立学院。学院的母体学校石家庄铁道大学前身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工程学院,创建于1950年,集军队、部委、地方优势于一身,历史文化积淀深厚,办学特色鲜明,为河北省重点骨干大学。学院现有两个校区,校园面积1050余亩,校园环境优雅,基础设施齐全,教学设备先进,面向全国30个省(市)招生,现有在校生11600余人。学院设有10个系2个教学部,24个本科专业,涉及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艺术学六个学科门类,形成了多学科交叉渗透的学科专业群。学院始终秉承军校传统,实施严格的日常管理,拥有一支德才兼备、教学水平高、作风优良、管理严谨的师资队伍,和一支素质高、责任心强的专职辅导员队伍。学院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强化产教融合,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着重学生创新创业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目前学院与众多大型国有企业合作建立社会实践基地,其中与北京铁路局和与广联达软件股份有限公司申报的2个基地被批准列入河北省首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同时积极组织在校大学生参加全国各类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和第二课堂活动,学院建有“封龙山文化研究传承中心”、“大学生众创空间”、“BIM工程协创中心”等一系列平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和社会实践能力,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在全国BIM设计,电子设计,大学生算量等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在团中央、团省委组织的各类活动中多次获奖。学院始终把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一线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依托铁道大学优质教育资源,突出铁路行业特色,按照技术应用人才的培养目标,所设主干专业与行业联系紧密,历年在各铁路局、中国中铁、中国铁建等具有铁路背景的大型国企的就业率均在50%左右。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几年毕业生整体就业率达到90%以上。 学院始终秉承石家庄铁道大学“慎思明辨,知行合一”的校训和“严谨治学、勇于创新、精心育人、志在四方”的优良校风,把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力争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国内知名”的独立学院,努力培养一流的人才,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