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陕西:高考艺术类专业课纳入全省统考
2010-12-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本报讯 (记者 张彦刚)11月26日,省招生办召开新闻通气会,与会专家及招生办相关负责人就即将开始的明年高考艺术类专业课全省统考及联考等有关问题回答记者提问。

  省招生办新闻发言人郝春怀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高考艺术类专业课实行全省统考和联考是依据教育部此前的有关精神而确定的,教育部早在2008年要求要逐步将艺术类专业课纳入全省统考,并将最晚时限确定于2011年。

  郝春怀提醒考生,艺术类专业课考试作为一次选拔性考试,受学生掌握知识程度、心理素质、临场发挥等因素影响,客观上必然有合格及不合格两种结果,不可能人人过关。

  针对今年播音编导类专业课首次实行全省统考的情况,省招生办普高处副处长刘金磊对记者说,统考成绩适用于规定的7个专业,但考生还要注意报考院校,是否有统考成绩合格后还要进行校考的要求,如果有,考生必须按照报考专业的要求,进行校考成绩合格后,才能具备被录取资格。有关专家透露:2011年播音编导类统考试卷上可能会出现选做题,在“撰写新闻评论”与“编写故事”二者中考生可选其一作答。一般情况下,欲报播音类专业考生应选择“撰写新闻评论”,而欲报编导类考生应选择“编写故事”。

  另外,昨天记者从新闻通气会上了解到,按照国家教育部要求,从明年起,我省取消以往外语小语种招生,学校单独考试,考试合格不再参加高考的招生方法,所有小语种考生都要参加统一高考,并在提前批次录取。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位于古都西安,是经教育部批准,由西安科技大学与陕西西科美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合作举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学校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2003年,原名叫西安科技大学电子信息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6年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正式成立。学院依托西安科技大学六十多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和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科优势,秉持产教融合、创新发展的办学特色,通过校企合作、开设定制班、共建基地、实践教学,培养具有奋斗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以建设特色鲜明、国际化、具有创新活力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使命和愿景。学院现设信息与科技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新传媒与艺术学院、国际教育与人文学院五个二级学院,本、专科专业50个,涵盖工、管、文、艺等多个学科门类。学院占地1000余亩,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7888余万元,在校学生11000多人,校园环境清新幽美、教科研条件达到教育部规定。学院秉持“自强不息、日新月异”的校训,通过与国外优质高校、国内多家行业领军企业深度合作,促进校企联合培养,形成本科、专科、国际教育三位一体,多层次、多元化、多渠道人才培养体系。97.33%的就业质量指数,使学院成为最具综合实力品牌的独立学院之一。先进的教学体系+完备的学科实验室+产教融合实践教学+前瞻性的创新实验班,培养行业急需的应用型专业人才。
  • 学校简介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校主校区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西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环境优雅,道路四通八达;校园内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绿树成荫,给莘莘学子营造了幽静舒心的学习环境。学校现有郭杜、太白等六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98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余元。学校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具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32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06人,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设有会计金融学院、物流管理学院、中瑞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技术学院、中德机电工程与汽车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设计学院、学前师范学院、护理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学校以现代服务业类专业为主,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开设44个三年制高职专业、11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4个中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校级一流专业4个,一流培育专业6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2020年,学校41个专业参与陕西省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招生。学校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办学定位,以服务陕西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宗旨,坚持“以职业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行开放式办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课业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课堂学习、职场实战、赛场竞技并举,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并具有大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职业人。近年来,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完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职业人培养模式,通过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参加全国性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35项和三等奖57项;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42项、二等奖69项和三等奖91项。获奖等级和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招生,现有中高职在校生1万余人。全校60%的高职学生、80%的中职学生分别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专业学生供不应求。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增强。承担省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00 余项,校级以上25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全国高校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大赛等级奖项5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6项,省人文社会科学奖6项,高等学校优秀教材5部。学校积极开展“卫生校园”“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西安市平安单位”“陕西高等学校阳光体育优秀单位”等称号。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办学。先后接待澳大利亚、瑞士、新西兰、美国、韩国等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高校、企业来校交流访问。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并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创新校企合作“双赢”的办学形式,建立了“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分院”,与企业共建多个冠名班和订单班,与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西安皇冠假日酒店、中国海程邦达物流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深度合作企业220余家,实现专业建设合作企业100%的覆盖率。十三五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进程,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事业追赶超越新篇章。
  • 学校简介延安职业技术学院是从2005年起先后由延安10所大中专学校逐步合并而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职院校。其前身为中国共产党1937年在延安创立的第一所师范学校——“鲁迅师范学校”。学校位于延安枣园革命旧址西侧。校园占地83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内设石油与化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农林与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医学系、航运工程系、师范教育系(延安师范)、艺术系(延安鲁迅艺术学校)、电子信息工程系、旅游与酒店管理系、继续教育学院(延安教育学院)、士官学院、公共教学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0系2院1部共13个教学机构;下设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中心(延安技工学校)、中职教育中心(宝塔区职教中心)、附属中学、附属小学、创新实验小学、附属幼儿园等6个附属机构。现有教职工956人,其中,专任教师517人,“双师型”教师279人,正高34人,副高278人,陕西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7人,陕西省职教名师 5人。开设涵盖石油、化工、机电、经管、师范、艺术、农林、建筑、医学、旅游及航运11个领域、覆盖延安支柱产业和重点行业的42个专业,其中,国家骨干专业2个(航海技术、石油化工技术),省级重点专业5个(石油化工技术、油田化学应用技术、油气地质勘探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油气智能开采技术),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石油化工技术、护理、工程造价),省级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12个。拥有十大实训中心、183个校内实训室、232个校外实训基地,其中,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西部船员培训基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延安装备制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4个(石油工程、化工技术、经济管理、航海技术)。现有各类在籍学生1.8万人,其中全日制在校生1.3万人。累计输送毕业生4万多名,就业率连年保持90%以上,“圣地石化人”“圣地海员”“圣地幼师”“圣地士官”“圣地护士”等人才品牌被行业、企业广泛认可。近年来,延安职院秉持“延安精神立院、德能并重育人”的办学使命,坚持“传承枣园灯火、培育能工巧匠”的延职精神,聚焦党的政治建设、师德师风建设、立德树人任务落实、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提升,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产教融合发展,内涵建设进一步强化,专业设置更为合理,办学特色更加鲜亮,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服务经济社会能力显著增强,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当前,延安职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抢抓职教改革新机遇,全面实施“双高”建设,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主动融入区域发展,服务国家战略,把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大有可为”的殷切期盼,转化为延职“大有作为”的具体行动,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人才和技术支撑。(2022年1月更新)办学荣誉◆陕西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海军、空军、武警部队定向培养士官院校◆交通运输部海事局西部海员培养基地◆中国职教学会人文素质研究会革命传统教育研究中心◆共青团中央青少年培训基地◆陕西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BIM专业应用技能培训基地◆陕西省人社厅职业技能鉴定站◆石化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陕西省教育厅普通话测试站◆清华大学后勤员工培养输送基地◆陕西省心理健康教育示范中心◆延安大学硕士研究生实践教学基地◆延安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学校●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平安校园●陕西省爱国拥军模范单位●陕西省高等学校智慧校园培育校●陕西省教育帮扶“双百工程”先进单位“五连冠”●陕西省高校公寓管理先进集体“四连冠”●陕西省教育系统信息工作先进集体“三连冠”●陕西省普通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学校●全国思政工作创新案例50强●陕西省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
  • 学校简介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56所“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立项建设单位之一。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高等学历教育招生资格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直属陕西省教育厅,面向全国招生。学校位于中国著名航空城——西安市阎良区,处于国家级航空产业基地。建校63年来,学校秉承“尚德躬行、笃学擅用”的优良传统,发扬“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为国家航空事业培养了大批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形成了“明德敬业、严谨求是”的校风。学校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第三机械工业部阎良第一航空工业工人技术学校”,隶属于原第三机械工业部,1979年更名为空军航空工程部第三技工学校,隶属于空军,1985年改为全日制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更名为空军西安航空工程学校,2001年由空军移交陕西省管理,升格大专并更名为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12月,学校以全优的成绩顺利通过教育部全国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10年通过了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验收,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百所重点建设的“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学校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2019年学校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学校还先后被授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德育教育工作先进单位、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高职院校实习管理50强院校、省级文明校园、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陕西高校先进校级党委、陕西省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国防部、教育部确定为陕西唯一一所空军、陆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被教育部遴选为“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中方项目院校;被国家发改委、教育部确定为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单位;被教育部确定为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被陕西省遴选为优质院校立项建设单位,陕西省普通高校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现有南、北、东3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多亩,在校生13000余人。设置有航空维修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航空制造工程学院、航空管理工程学院、航空材料工程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自动化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士官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并创建了通识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体育与健康管理学院等6个教学单位,1个航空制造工程中心,现代职业教育研究院、“三全育人”研究院等2个研究院,开设了通用航空、航空维修、制造、材料、管理、人工智能、自动化、汽车等门类齐全、航空特色鲜明,紧跟时代发展的高职类专业50余个,涵盖了航空设备维修、机械装备制造、通用航空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航空管理服务、交通运输营销等职业门类。学校现有波音737-300等19架飞机,拥有教学实验室184个,总面积10万余平方米,实验实训设备14954台(套),依托航空产业的校外实训基地297个。建有集航空人才培养和航空科普于一体的航空科技馆,国家重点支持的数控实训基地,与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联办的“国家航空产业基地培训学院”,与德国纽伦堡工商会合作建立“中德职业教育培训中心”联合开展IHK证书培训。学校获得国家级教育教学成果奖2项,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其中一等奖8项;获得了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在国家级技能大赛和学科竞赛中也在全国名列前茅;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交通运输类专业示范点。学校获批建设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建有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重点专业14个;建设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精品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拥有设施完备的塑胶田径运动场、大学生体育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1亿元,生均达1.5万元。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现有专、兼职教师810名,其中二级教授2名、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全国优秀教师3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2名,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杰出教师各1名,陕西省首批“特支计划”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5人、省级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2名,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6个。学校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获得国家级一、二、三等奖各2项,名列全国同类院校前列。学校依托阎良航空产业区位优势,大力选聘行业领军人才、知名企业家、企业高管、首席技师等高技能人才来校兼职,聘请了(飞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陈一坚,试飞英雄黄炳新,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薛莹等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600余名教授及工程技术人员担任客座教授和兼职教师。近年来,学校积极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英‘一带一路’国际青年创新创业技能大赛”“陕西省‘挑战杯-彩虹人生’大赛”等全国、全省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学生在技术技能水平、岗位创新能力、创业成功率等方面稳步提升,竞赛成绩突出。学生在全国职业技能大赛获奖50余项,其中一等奖5项;获得省级职业技能大赛奖项200余项,其中一等奖49项;近五年双创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100余项。在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获得1项金奖,实现该竞赛陕西高职金奖零的突破。“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国赛银奖2项、铜奖2项;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金、银、铜 奖共53项,连续两年获得职教赛道冠军;“挑战杯-彩虹人生”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奖项14项。学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先后与乌克兰国立航空大学、泰国私立大学联盟、柬埔寨暹粒地区理工学院、韩国大林大学、泰国国王科技大学和韩国新罗大学签署合作备忘录,与泰国金士顿芭堤雅职业学校签署留学生培养项目协议,与菲律宾共设航空教育创业基金、共建航空教育创业中心,助推中菲航空教育合作交流。拓宽教师国际化视野,学校近三年累计选派110名教师赴德国、泰国、柬埔寨、南非、坦桑尼亚、赞比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参加学习培训。曾接收新加坡理工学院126名交流生来校进行航空维修实习,累计派出多名学生参加“大学生暑期赴美带薪实习”活动。积极对接教育部“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项目”平台,多次承办“中美未来职业之星联合研习营”西安站活动。接待来自泰国、新西兰、韩国、菲律宾、非洲、美国等国家的院校、企业、机构等来访团组,共计21批219人次。2019年,学校被遴选确定为教育部“人文交流经世项目”首批“经世国际学院”,2020年被确定为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项目”建设单位。并成功入选“2019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院校、“2020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院校。与行业企业、兄弟院校建立了有效沟通交流机制,加入了中国航空学会、陕西航空学会等行业组织,担任“国际航空职业教育论坛”常任主席单位,全国航空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高职教育分会副会长单位,中国航空学会、中国职教学会、中国机械工业教育协会理事单位;牵头组建陕西航空职业教育集团及陕西西安航空城职教联盟,探索实践“政军行企校”多元参与的协同发展机制,充分发挥了国家“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引领作用。学校坚持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定期举办毕业生就业洽谈会,目前已形成了由空军航空维修企业、中国航空工业集团企业、中国航空发动机集团企业、民用航空企业、航天企业、装备制造业等500多家企业组成的稳定的就业基地。学校就业率高,就业质量好,每年约有60%的毕业生签约大中型国有企业,近40%的毕业生签约中航工业、空军装备维修、民航运输、航天科技等行业企业,与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南方航空公司、厦门航空公司、中航工业西安飞机工业集团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5719、5720工厂等行业领军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建校六十余年来,学校利用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特色鲜明的专业优势,为部队、航空工业企业培养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如今,学校站在“双高”建设的新起点上,大力推进“产教融合、校地融合、军民融合”战略,根据国家“当地离不开、业内都认同、国际可交流”的要求,为建成航空特色领先、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而努力奋斗。(数据截至2021年6月)文 化 理 念校训:尚德躬行 笃学擅用校风: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教风:崇德仁爱 守正致远学风:勤学精进 明辨笃行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办学思路:跟进基地,增强实力,创新模式,提升服务教学观: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启智育人 能力本位学生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培育学生 服务学生西航精神: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精神及阐释一、“西航精神”概述: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是全国百所国家示范高职院校之一,地处素有“中国西雅图”的美誉的著名航空城——西安市阎良区。这里是亚洲最大、中国唯一,集飞机设计研发、生产制造、试飞鉴定、教学科研于一体的中国航空工业基地。学院因航空而生,伴航空而长,随航空而强,植根航空,情系职教,亦厂亦校,军民融合,具有60年的办学历史。学院具有部队优良传统和军工文化基因,对接融合校园文化,形成了一整套符合高职教育规律、体现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凝练提出了“尚德躬行 笃学擅用”的校训、“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的校风、“以学生为中心 以就业为导向 以质量求生存 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启智育人 能力本位”的教学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培育学生 服务学生”的学生观以及“艰苦创业 团结奉献 育才树人 航空报国 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为学院创新发展,追赶超越,争创“双一流”优质校,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价值追求、思想保证和文化浸润。二、“西航精神”阐释:1、办学理念:在60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提炼出了“以学生为中心,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学生为中心,就是要把学生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立德树人,以人为本,尊重个性差异,鼓励创新创业,倡导扬长教育,培育“百花园”,努力培养一大批“用得上,下得去,留得住”具有“互联网+”思维的创新创业人才,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宏伟目标贡献力量。——以就业为导向,就是要专业设置、课程标准等环节对接岗位需求,学习与就业充分结合,最终实现高质量的就业,更好地体现人才的尊严和价值。——以质量求生存,就是要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牢固树立质量意识,追求精益求精,使之成为学院生存之道,竞争之本,发展之源。——以特色求发展,就是要教育师生员工树立“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远大志向和抱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伟大实践中,不甘平庸,勇攀高峰,争创一流。2、校训:学校在总结悠久办学历史和遵循现代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提炼了“尚德、躬行、笃学、擅用”的校训,得到了师生的普遍认同。“尚德”意为崇尚道德。语出《论语-宪问篇》“君子哉若人,尚德哉若人”。寓意着学校重视立德树人,以德治校。体现了学校积极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追求,旨在激励师生以高尚的道德立身,以天下为怀。“躬行”意为身体力行,亲身实行,强调实践应用能力。语出《论语-述而》:“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躬行”与学校培养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人才的定位相符合。“尚德 躬行”是对学校师生的宏观要求,即培养高尚道德、锻炼出色技能,为更好地做人、做事奠定基础。“笃学”意为专心好学,刻苦专研。语出《论语-泰伯》:“笃信好学,守死善道。”即学生要以学习为天职,勤奋好学,刻苦攻读,努力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广大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努力做到精通业务,钻研学问。“擅用”意为学以致用,能够灵活、正确地运用自己掌握的文化知识,把文化知识转化为教育教学和企业经营的现实生产力。即要学以致用,专注专业,注重应用,基于岗位,提高动手能力,对接未来职业,突出职业精神。“笃学擅用”是学校师生对待文化知识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是西航职院对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内在要求。3、校风:“明德敬业 严谨求是”的校风是学校师生员工行为规范和精神风貌的集中体现,具有强大的同化力、感染力和约束力。明德,光明之德。出自《大学》首句: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意为弘扬内心的光明品性,启迪人心的一种温暖力量与正面教育,学会审视自我,不断地朝着光明前进,追求美好精神境界。敬业,是一个人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及学习负责的态度。教师要在注重完善自我知识结构体系的同时,不断提高和完善人格修养,追求卓越、力臻完善的师德风范。严谨,指科学规范,一丝不苟,严格要求的科学态度,也指严于律己,从严治学等职业道德。严谨是对学校“从严执教,从严治校”管理思想的高度概括,体现了西航人认真负责、追求卓越的治学态度和工作作风。“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传》:“修古好学,实事求是”,即探索真知,寻求真理,实实在在地办事。“求是”者,不论经历多少艰难,仍要坚持不懈地探索真理。4、教学观“因材施教 有教无类 启智育人 能力本位”要充分尊重学生个性差异,注重教学与生产相结合,在“做中学”“学中做”,着力提高学生技术技能,确立“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观念,努力让每一个学生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5、学生观“尊重学生 理解学生 培育学生 服务学生”坚持立德树人,以人为本,把学生的成长成才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6、“西航精神”:在学校校训校风和办学理念的引领下,学校把部队优良传统和军工文化基因,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总结凝练出“艰苦创业,团结奉献,育才树人,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西航精神”。其中蕴含了学校建校60年来的发展历程、成功经验、核心理念、价值追求、文化自觉。在大学精神的凝练和弘扬过程中,学校将继续传承航空特色的校园文化,秉承“航空报国,追求卓越”的航空精神,推进“五个发展”战略,培育和塑造具有一定国际影响、国内一流现代高职院校气质风范的学校风尚。7、教风:崇德仁爱 守正致远2014年9月9日 习近平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对人民教师的期望,好老师的共同特质。“每个人心目中都有自己好老师的形象。做好老师,是每一个老师应该认真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每一个老师的理想和追求。我想,好老师没有统一的模式,可以各有千秋、各显身手,但有一些共同的、必不可少的特质。第一,做好老师,要有理想信念。第二,做好老师,要有道德情操。第三,做好老师,要有扎实学识。第四,做好老师,要有仁爱之心。”“崇德”:崇尚道德。出自《资治通鉴》第一卷周纪一周威烈王二十三年(戊寅、前403)“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意思是:才,是德的辅助;德,是才的统帅。“仁爱”:宽仁慈爱,爱护、同情的感情。语出《淮南子-修务训》:“尧立孝慈仁爱,使民如子弟。”《孟子-离娄下》第二十八章:“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守正”:恪守正道。是指完整地继承人类所创造和积累的文明成果,准确地理解历代大师的精辟见解和笃实结论。语出《道德经》:“笃守正道,以新制胜”。守道德之正,守学问之正,守处世之正,守行事之正。“致远”:凝神、致力于远大理想。出自诸葛亮的《戒子篇》:“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致远”引申为远大的理想、事业上的抱负、追求卓越等。8、学风:勤学精进 明辨笃行语出《礼记-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勤学”,即学习要珍惜时间,刻苦勤奋。学识来自逐步的积累,勤学才能收获满腹经纶,要成就一番事业,就必须勤奋。“精进”,即在学习时要精益求精,勇于钻研,追求进步。一心扑在工作上,专心致志于眼前所从事的工作,从而达到砥砺人格,提高修养的目的。“明辨”,即明辨是非,明白事理,形成清晰的判断力,能够抓住事物的规律和奥妙所在,能够区分真善美和假恶丑。“笃行”,就是要认真地去实践,用学习得来的知识和思想指导实践。在品行方面,要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在做事方面,要学以致用,注重实践,不空谈,做到知行合一。省 级 以 上 重 要 荣 誉 一 览 表时 间授予部门荣誉称谓1983年劳动部确定西北五省区示范技工学校1984年西安市政府西安市绿化先进单位1993年陕西省政府省部级重点技工学校1994年陕西省政府省部级重点中等专业学校1994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市文明学校1995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市文明小区1996年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级卫生先进单位1998年空军航空工程部系统先进党委2000年教育部全国教育工作先进单位教育部全国重点中等专业学校2001年陕西省委省政府省级文明校园2002年国家七部委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国家重点建设示范性职业技术学院陕西省教工委陕西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先进集体2006年陕西团省委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为优秀等级2007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级100所高职高专示范建设立项建设单位2008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2009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理论学习先进单位2010年教育部、财政部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2011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示范职业技能鉴定站2012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西安市青少年科技教育基地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育系统2011年度精神文明建设和宣传思想工作先进集体(高等学校)2013年陕西省爱卫办陕西省卫生先进单位2014年陕西团省委全省高校共青团工作优秀单位2015年陕西省教育工会委员会五一巾帼标兵岗2015年国防部、教育部空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2016年共青团陕西省委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中国青年报社中国职业院校新媒体最具影响力院校第一名2016年教育部“高端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中方项目院校2017年共青团陕西省委全省高校共青团大学生科技创新工作优秀单位2017年国防部、教育部陆军定向培养士官院校2017年教育部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7年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2017年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项目建设单位2017年陕西省委高教工委、陕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办公室、陕西省公安厅陕西省平安校园2017年陕西省国家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教育部全国高职院校实习管理50强院校2018年中华职业教育社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2018年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8年教育部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
  • 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市未央区
    学校简介西安工业大学创建于1955年,是国家“一五”计划156个重点建设项目的军工配套项目,具有鲜明的军工特色,是兵器行业部署在西北地区唯一的本科院校。65年来,学校践行“敦德励学,知行相长”的校训,弘扬“忠诚进取,精工博艺”的校风,注重学生军工品格的锤炼,强化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区域经济和国防工业输送了14万余名高级专门人才。学校占地面积1200亩,校舍建筑面积80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1900余人,全日制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2800余人,本科生约1.8万余人。学校现有15个教学单位,有“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和“机械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有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1个专业硕士授权类别;学校有56个本科专业。学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教育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目前,学校有5个学科获批国家国防特色学科,1个学科入选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7个学科列入省级优势学科和特色学科建设项目。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有5个学科上榜,上榜学科数位于省属高水平大学前列。学校6个专业列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训计划”。6个专业为国家级特色专业,22个专业获批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8个。学校有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省级一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课程2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课程6门。学校有国家级实验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省级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2个。学校2009年和2014年两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近10年,学校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2项(其中特等奖4项、一等奖6项)。2012年成为“陕西省大学生创新能力综合改革试点院校”,2016年成为“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陕西省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2017年成为“陕西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9年成为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与培训基地。近年来学生在“互联网+”等全国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国家级奖项,成绩优异。长期以来学校注重平台和团队建设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学校现拥有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其他省部级研究基地23个。2019年获批共建“轻合金新材料校企联合研究中心”是我校首个“四主体一联合”校企合作共建省级研究中心。拥有陕西省重点科技创新团队2个、陕西省高校青年创新团队4个,在光学先进制造、特种加工、高性能轻质合金新材料、兵器测试与控制技术等学科具有承担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学校目前承担着科技部、教育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国家社科规划办公室、军委科技委、装备发展部、军兵种装备部、国家国防科工局及省市各部门、企事业单位委托的各类项目千余项。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成果在国家国防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2015年至今,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国防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40余项。学校大力加强产学研结合,2017年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奖,列入西安全面创新改革高校试点单位,2019年获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1项。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20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师德先进个人2人;现有国家级人才13人,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省级人才19人,其中陕西省“三秦学者”岗位特聘教授1人;陕西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项目入选者2人,陕西省宣传文化系统“六个一批”人才2人;陕西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6人。省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4人、省青年科技新星9人、省人文社会科学青年英才3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5个,省级教学名师19人。“十二五”以来,学校各项事业取得了较快发展。2011年,学校成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2012年,实现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共建。2013年,学校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2014年,获批成为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站单位。2015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016年实现陕西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2017年,实现陕西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兵器装备集团有限公司共建。2018年,入选陕西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9年,获批6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优势学科、专业、团队和平台 科研及教学成果: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获奖33项5个国家国防特色学科:光电成像技术、军工制造及其自动化、军用关键材料、检测技术与自动化装置、武器系统与工程。1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会计学、产品设计。6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软件工程、金属材料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自动化。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软件工程、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测控技术与仪器、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金属材料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双语教学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双语课。6门国家级一流课程:创新创业学、电工电子技术、创新工程实践、机械设计基础、光电仪器设计、书法创作实践。3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精密与超精密加工及测量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新型网络与检测控制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光学先进制造与光电检测”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西安工业大学-陕西北方动力有限责任公司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工电子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金属材料工程、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机械电子工程、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信息对抗技术、会计学、产品设计、汉语言文学、测控技术与仪器、软件工程、物联网工程、书法学、工业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信息与计算科学、通信工程、材料化学。9个省级特色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金属材料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自动化、光电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汉语言文学。17门省级一流课程:创新创业学、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材料研究方法、行书教程、超空泡射弹水下试验测试虚拟仿真实验、齿轮智造虚拟工厂仿真实验、火炮基本运动机构创新设计与测试虚拟仿真实验、涉危化品实验关键单元操作规范的虚拟仿真、汇编语言与微机接口、电工电子技术、机械制造基础、中外城市建设史、创新工程实践、机械设计基础、光电仪器设计、中国现当代文学、书法创作实践。21门省级精品课程:光学零件工艺、材料科学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机械设计、工科电路分析、物理光学、工程力学、机电系统设计、软件工程、光学零件工艺学、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市场营销、工程测试技术、书法、仪器制造工艺学、大学物理、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计算机网络、材料加工基础、信号与系统、机械制造工程学。25个省级教学团队:光学系列课程教学团队、金属材料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电工电子教学实验团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团队、工商管理类专业核心课程教学团队、书法专业教学团队、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教学团队、工科数学教学团队、机械电子教学团队、材料物理专业教学团队、软件工程专业教学团队、机械设计系列课程教学团队、自动化专业教学团队、信息对抗技术教学团队、土木工程专业核心课程群教学团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团队、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教学团队、人力资源管理专业教学团队、电子信息工程专业教学团队、大学物理教学团队、产品设计专业教学团队、大学英语教学团队、材料化学专业教学团队、软件设计类核心课程教学团队。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