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安徽:公安院校2017年报考须知
2017-06-15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公安海警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云南警官学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报考须知:

1.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招生统一安排在提前批次录取。公安部所属各高等院校的普通招生计划和面向农村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安排在提前批次同时投档。报考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治安学、禁毒学、警犬技术专业除外)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的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科第一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报考中国刑事警察学院治安学、禁毒学、警犬技术专业和公安海警学院、铁道警察学院本科专业、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云南警官学院的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本科第二批录取控制分数线。报考铁道警察学院专科专业、安徽公安职业学院的考生,高考成绩需达到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

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根据考生填报的志愿,按照招生计划数与报考考生人数1:5的比例(分男、女。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按照招生计划数与报考考生人数1:4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向以上公安院校提供参加目测面试考生名单,并于6月28日在安徽招生考试网上公布以上公安院校招生目测面试分数线(请填报志愿的考生自己上网查看)。达到目测面试分数线的考生请携带身份证、准考证、高考成绩单及1张一寸免冠近期照片,按照以下指定的时间和地点自行去参加目测面试(不再另行通知)。未参加目测面试的考生不予录取。具体招生目测面试的地点、时间安排如下:

(1)目测面试地点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公安海警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云南警官学院招生面试地点设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科技交流中心(合肥市黄山路460号,市内乘10路、118路、129路、158路公交车到电子工程学院站下),电子工程学院科技交流中心联系电话:0551-62200188、62200199。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招生目测面试地点设在安徽公安职业学院(合肥市高新区望江西路559号,合肥野生动物园对面,801、48、102、651路公交车警察学院站下),联系电话:0551—65382188、65380150;手机:18005600110,18956580110。

(2)目测面试时间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云南警官学院招生目测面试从6月29日上午8时开始到7月1日上午12时结束,总共两天半时间。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公安海警学院招生目测面试从6月29日上午8时开始到6月30日下午18时结束,总共两天时间。

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招生目测面试从6月29日上午8时开始,到7月4日下午18点结束(具体为6月29日面试六安、淮南考生;6月30日面试合肥、铜陵考生;7月1日面试阜阳、亳州、宿州考生;7月2日面试芜湖、马鞍山、宣城考生;7月3日面试滁州、蚌埠、淮北考生;7月4日面试黄山、安庆、池州考生),总共六天时间。

2.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江西警察学院、云南警官学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招收参加2017年全国高考的高中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的未婚考生,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95年8月31日后出生)。考生面试具体分为目测面试、体能测试两个部分,依次序进行,上一项目检查合格者,方能参加下一项目的检查。目测面试标准按照公安部、教育部《关于做好2017年公安普通高等院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公安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暂行办法》(公政治[2000]137号)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教育部、卫生部《关于进一步规范入学和就业体检项目维护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入学和就业权利的通知》(人社部发[2010]12号)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主要条件如下:男性考生身高不低于1.70米,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性考生身高不低于1.60米,体重不低于45公斤,身体匀称;对过于肥胖或消瘦的考生要严格控制(标准体重<千克>=身高<厘米>-110),实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25%以上者为过于肥胖,实际体重低于标准体重15%以上者为过于消瘦;双眼裸视力均不低于4.8(含文、理科);无色盲、色弱;两耳无重听;无口吃;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斜颈、各种疤麻等),嗅觉不迟钝、无鸡胸、无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纹身、少白头、驼背,无各种残疾,直系血亲无精神病史。无传染病。根据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关于明确慢性肝炎病人并且肝功能不正常的具体判定标准的函》(教学司函[2010]22号)规定,对转氨酶超过参考值上限指标2倍以上(含2倍)者,要进行B超复查,B超复查诊断肝部弥漫性病变者(脂肪肝除外),体检结论为不合格。体能测试标准按照修订后的《公安院校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执行。目测面试和体能测试两项都合格的考生,由户籍地或居住地的公安机关组织政治审查。

公安院校体能测试项目及标准

性别测试项目合 格 标 准
男 子50米7"1以内(含7"1)
1000米4′05″以内(含4′05″)
俯卧撑10秒内完成6次以上(含6次)
立定跳远2.2米以上(含2.2米)
女 子50米8"6以内(含8"6)
800米4′00″以内(含4′00″)
仰卧起坐10秒内完成5次以上(含5次)
立定跳远1.5米以上(含1.5米)

3.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公安海警学院限招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的普通中学高中毕业生(应届生、往届生均可),未婚,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止当年8月31日)。考生参加目测面试和体格检查,目测面试采取目测、口令调整和语言交流等方法进行,主要考察了解考生的身体状况、报考动机、形象气质、逻辑思维和语言表达等方面的基本素质。体格检查标准按照《军队院校招收学员体格检查标准》(军后卫[2016]305号)执行。其中身高标准按照“警卫学专业男生身高175cm以上;其它专业男生身高162cm以上,女生身高160cm以上,合格”执行。目测面试、体格检查均合格的考生,由户籍地或居住地公安机关组织政治审查。新生入学后,经身体复检、政治复审合格,即取得学籍、军籍,学习期间,免交学费、住宿费,统一发放被装、军人津贴和伙食费,家属享受军属待遇。本科毕业定副连职(技术十三级),授予武警中尉警衔。毕业后统一分配到全国公安边防、消防、警卫部队和中国海警部队工作。

4.公安院校招生面试和政审工作结束后,由省教育招生考试院按照招生计划数120%的比例(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按照招生计划数105%的比例),从高分到低分,通过计算机远程网络系统向招生院校投放目测面试、体能测试(体格检查)和政审均合格的考生电子档案,由招生院校择优录取。

5.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铁道警察学院、南京森林警察学院、安徽公安职业学院毕业生就业政策按照各院校公布的2017年招生章程规定执行。江西警察学院毕业生在毕业时,通过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录用人民警察考试后,定向到合肥、滁州市公安局和蒙城县公安局工作。云南警官学院毕业生在通过公务员主管部门组织的面向公安院校公安专业毕业生录用人民警察考试后,定向到合肥、阜阳、滁州、六安市公安局和界首、太和、临泉、凤台、宿松县公安局工作。

热门院校

  • 安徽大学合肥市
    学校简介安徽大学(Anhui University)坐落于素有“三国故地、包拯家乡,江淮首郡、吴楚要冲”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安徽省省会合肥市。学校是世界“双一流”和国家“211工程”建设首批入列高校,是安徽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与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高校,是安徽省属重点综合型大学。1928年,安徽大学肇基于时为省会的安庆市,开启安徽现代高等教育之先河,赓续襟江带淮崇教文化之菁华。几经易址,于1956年迁建合肥;数度更名,1958年9月16日毛泽东主席亲笔题写“安徽大学”校名,这一天被定为校庆日。作为一所具有红色革命传统的高等学府,安徽大学办学近百年来,勇担民族复兴大任,执着“文化丕成、民族是昌”的办学理想,秉承“至诚至坚、博学笃行”校训精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累计培养了32万余名优秀毕业生,是安徽省内毕业生人数最多、分布最广、影响最大的高校,被誉为省属高校的“排头兵、领头雁”。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着力构建文理交融、理工互通、寓教于研的人才培养机制,努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富于人文情怀、科学精神和国际视野,服务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各行各业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建有保障一流人才培养的办学条件体系,四区一园面积3200余亩、建筑面积127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81亿余元,馆藏纸质图书380万余册;拥有本硕博完整的高等教育人才培养层次体系,28个学院,87个在招本科专业(其中38个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总数并列全国地方高校赛道第1位),18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以及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3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1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以及2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建有14门国家级一流课程、2个国家级和26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4个国家级和9个省级实验教学(实训)示范中心、5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承建全国首个省级高校网络思想政治工作中心,成功入选国家智能社会治理实验基地(特色教育基地);现有本科生25303人、博硕士研究生10509人;近年来,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平均保持在35%以上,本科生与研究生获省部级以上竞赛奖2200余项,位列全国“双一流”高校第63位,毕业校友获得“国家杰青”数位居全国高校第29位。学校坚持走科研强校之路,不断增强科技创新实力。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特色显著,覆盖理学、工学、文学、历史学、哲学、经济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艺术学等10大门类,拥有2个国家级重点学科、25个省级重点学科;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5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前1%(4个学科进入前5‰);坚持“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3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49人,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者1018人;实质双聘院士4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级人才23人次;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安徽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等地方领军人才365人次。已形成了以两院“院士”、国家“杰青”“优青”“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为引领,师德高尚、结构合理、业务精良、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师资队伍;科学研究聚焦集成电路先进材料与技术主攻方向,建设了“强光磁集成实验设施”“信息材料与智能感知”实验室等世界一流研究平台,产出了金属团簇材料、新型量子功能材料、磁斯格明子(skyrmion)存储材料等一批原创性成果,在高灵敏传感装备、毫米波芯片、水性聚氨酯等“卡脖子”关键技术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学校2021年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11项,资助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稳居省属高校首位;“双一流”建设以来,共获国家及省部级科研奖励94项。学校自然指数排名位居全国第59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发展指数在一流学科年度发展指数评价中位居全国第2;北京外国语大学发布中国大学全球影响指数,我校位列第54位;软科“双一流”高校教学实力排名,我校位列第69位。学校坚持以贡献求发展,不断提升社会服务能力。学校与安徽省16个市签订了多层次的校市合作协议,与合肥市共建绿色产业技术创新研究院,与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三创学院,与50多家大中型企业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与600多家企业保持多种形式的产学研合作关系;大学智库指数排名进入前50名,已成为研究与解决安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重大问题的主要基地之一;创新发展研究院连续入选“高校智库百强”,连续9年编撰《安徽社会发展报告》蓝皮书,成为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智库产品;围绕三农问题、长三角一体化、长江生态环境保护修复等研究报告获得省部级以上领导人肯定性批示77次(国家领导人批示17次);学校深化科教、产教、校地、军民“四个融合”,广汇人才培养资源,与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共建“学术共同体”,合作开设“物质科学英才班”等5个英才班;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长鑫存储、科大讯飞、江淮汽车等共建校企互嵌式创新平台、研发机构和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围绕“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建设、“互联网+”战略性新兴产业需求、“新工科”改革发展,与合肥市人民政府共建互联网学院;与兵器工业集团214所共建“产教融合示范基地”。学校坚持内涵式发展,不断彰显文化传承创新水平。学校人文社会科学优势明显,近3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科基金中华学术外译项目等立项数连续位居全省首位,其中2021年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年度项目和青年项目共30项,立项总数位列全国第26位;建有教育部首批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徽学研究中心,收藏徽州文书近7万件,牵头成立省高校创新联盟,协同省内高校成立新安医学、徽派建筑、徽州文献等分中心,引领带动全省高校徽文化研究、保护和传承;获批教育部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5项;2个项目入选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立项名单;建成战国竹简珍稀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安大简”首期成果成书目前最早《诗经》版本;《群舒文化研究》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等12家单位一同入选第一批“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协同攻关创新平台;建成方以智研究中心,整理出版《方以智全书》填补相关领域重大空白。学校入选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全国39所)。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扩大国际交流合作影响。学校是国家公布的华文教育基地和接收政府奖学金留学生的高校之一,与美、英、德、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52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学校与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石溪分校共建安徽省首个本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安徽大学纽约石溪学院”,由杨振宁院士担任名誉院长并亲题院名;与智利圣托马斯大学、乌克兰哈尔科夫大学、阿塞拜疆巴库大学、白俄罗斯布列斯特国立大学合作建立4所孔子学院,其中智利圣托马斯大学孔子学院先后荣获“全球先进孔子学院”“示范孔子学院”荣誉称号,习近平主席访智期间曾亲切接见学校派驻的中方院长及教师代表;与俄罗斯、法国、波兰、日本、韩国、墨西哥合作高校共建有9个“中国中心”;国际交流水平在省内高校领先、在全国高校居于先进地位、在国际上具有一定影响。新时代,新目标,新征程。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学校正精心组织好“十四五”规划实施,谋划好2028建校100周年和2035远景发展,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调结构、转功能、增体量、提质量”,以一流学科建设催生更多世界一流成果,以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人才培养质量、一流的原始创新能力、一流的人才队伍努力跻身一流大学方阵,为高等教育强国和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贡献更大力量。
  • 学校简介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是2010年3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设立的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也是黄山市唯一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2018年学院顺利通过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合格评估。2022年2月获批安徽省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单位。学院是中国非遗传承人群研培计划参与高校、省非遗教育传习基地、省校企合作示范学校、省师资培训基地,省无偿献血先进集体、省第一批“节水型高校”、长三角旅游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黄山市文明校园等。目前学院占地面积430亩,总建筑面积15.85万平方米。拥有实验实训教学区8个,校内实验实训基地19个、实验室103个,全院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876.05万元,生均值3554.63元。馆藏纸质图书32.46万册,超星电子书30万册,借阅基地共享图书26.64万册。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国际护理学院、医学系、工业与财贸系、旅游与建筑园林系、教育系6个教学院系以及图文信息中心、继续教育中心2个教辅机构。现有医学、旅游、商贸、学前教育、园林建筑5大专业群10大类共24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8000余人(含高职扩招)。全院共有教职工334人,专任教师264人。教授4人,副教授86人,讲师107人;博士1人,硕士66人;“双师型”教师96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教坛新秀5人、教学团队4个、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个,院级专业带头人17人。现有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中国技术指导专家组组长方韶、园艺项目指导专家赵昌恒,国家级非遗传承人蒯正华、洪建华、吴正辉等为学院特聘教授。学院现有黄山市人民医院、歙县人民医院2家非直属附属医院,黄山首康医院、歙县昌仁医院2家教学医院,拥有110个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单位。三年来荣获省部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竞赛(团体、个人)奖项90余项。2017年旅游与建筑园林系学生刘书洋荣获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园艺项目国赛第一名。2018年工业与财贸系学生田子祥、张登生荣获全国高校大数据应用创新大赛华东赛区特等奖、全国总决赛三等奖。2019年旅游与建筑园林系学生郑权、王波囊括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全国选拔赛冠亚军,郑权荣获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建筑石雕项目冠军,这是安徽省在世界技能大赛上金牌实现零的突破,也是中国在这个项目上获得的第一块奖牌。学院在研项目有安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8项;安徽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重点项目9项;在建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3项,包括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2项,VR虚拟现实技术虚拟仿真实验实训中心1项;课程思政教学团队2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研项目2项;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2项。承接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项目(任务)36项;2020年“双基”建设项目省级示范课5项;安徽省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验区项目3项;产教融合实训基地2项。近三年学院立项建设的校级质量工程项目共38个,其中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项;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项目4个、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7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个、校企合作开发校本特色教材1个;省级高校科学研究一般项目(校级立项)共12项。学院将紧紧抓住国家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良好机遇,围绕黄山市“五个之城”目标任务,聚合政府、院校、行业、企业资源,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以专业建设为根本、以管理模式改革为手段、以校企合作为重点,立足黄山、服务安徽、辐射长三角,把学院建设成为具有鲜明区域特色的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
  • 学校简介1958年7月,为加快安徽建设,改变皖北地区人民群众缺医少药的局面,国家决定由原上海第二医学院(现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援建创立蚌埠医学院。学校现为安徽省省属普通高等医学院校,是国家首批具有学士和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国家首批卓越医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试点高校、国家首批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硕士研究生推免高校、安徽省高校综合改革首批试点单位、安徽省院士工作站和博士后岗位设置单位,是暨南大学、陆军军医大学博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单位。学校是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和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教育部临床医学“5+3”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坐落于淮河流域重要的交通枢纽城市——蚌埠,濒临千里淮河,承山水涵养之灵气,传杏林济世之流芳,现有龙子湖校区、治淮校区、宏业校区、淮上校区和高铁校区,占地面积1760余亩,是安徽省园林式单位和绿化模范单位,安徽省首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和安徽省第十一届文明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近6000人(含直属附属医院),专任教师中教授140人、副教授360人,硕士生导师909人、联合培养单位博士生导师13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89人,硕士学位的教师597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模范教师、省级教学名师等55人,省级教学团队15个;有全国卫生健康系统先进工作者、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省卫生系统青年领军人才、江淮名医等62人,享受国务院、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0余人,聘请两院院士、国家杰青等知名学者29名担任特聘教授。现有4所直属附属医院、多所非直属附属医院和多家教学医院、实习医院和实习基地。4所直属附属医院承担着淮河流域和皖北地区4000多万人口的医疗服务任务,服务范围辐射苏、鲁、豫、皖等区域。学校坚持“以医为本、以本为本、以生为本、以质为本”办学理念,现拥有医学、理学、工学、管理学、教育学5个学科门类,29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本科生12289名,硕士研究生2247名(含留学生);有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临床医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拥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8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品牌)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重点专科、4个省级重点学科、23个省级重点专科和重点培育专科、2个特色专科,2个国家新药Ⅰ期临床研究基地,1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核心合作单位”,3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安徽省高校高峰学科,8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充分发挥高校科研人才优势,积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10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0余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近40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授权专利数106项,发表SCI、EI、Medline检索收录论文2800余篇;主编国家规划教材13部,参编42部,公开出版发行《蚌埠医学院学报》《中华解剖与临床杂志》《中华全科医学》3种学术刊物。学校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先后与美、法、德、日、澳、韩等国以及港澳台地区学术机构、高等院校建立了协作关系。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一直保持较高水平。近年来,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国家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年均总通过率高出全国平均通过率近8%;2021年临床医学、护理学双双荣获“第十届中国大学生医学技术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银奖,连续7年晋级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获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三等奖2次;获全国首届医学影像专业大学生实践技能大赛团体特等奖、全国首届护理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医药院校药学/中药学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暨实验教学改革大赛一等奖和实验技能竞赛一等奖。理学、工学等学科人才开始在全国崭露头角,在数学建模、软件设计、大学生学术科技作品等大赛和体育竞技中获国家级奖项160余个、省部级奖项190余个。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近年来,涌现出“最美列车女孩”林雪、路边救助突发心脑血管疾病老人的薛帅帅、冲下公交施救路边昏倒老人的计星胜、路遇伤者积极施救的周青、“最美列车教师”张静、安徽省道德模范闻仲等众多感动社会的先进人物。中央电视台多次专题报道,引发社会强烈反响,多名师生入选“安徽好人”。63年办学历程中,一代代蚌医人薪火相传、励精图治,铸就了“艰苦创业、严谨治学、精诚为医、团结奉献”的蚌医精神,凝练出“笃学、精业、修德、厚生”的校训,培养出十万余名高素质医药卫生人才,他们中既有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德培、范先群,中国科学院院士段树民、陈孝平、王福生等五名院士为代表的医学科学领军人物,也有以“白求恩奖章”获得者、阜阳市人民医院儿科医生刘晓林为代表的一大批扎根基层、救死扶伤、深受群众信赖的临床业务骨干和医药卫生管理干部,为国家卫生健康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2018年7月,学校第八次党代会提出建成“全国知名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当前,在校党委带领下,全校师生医护员工凝心聚力、苦干实干,为实现“全国知名区域一流高水平医科大学”的奋斗目标,为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正不懈努力奋斗!
  •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黄山市休宁县
    学校简介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是2020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医药卫生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坐落于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的黄山脚下的横江江畔,这里“孤鹜与晚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距离黄山市市府所在地屯溪,古徽州府府衙歙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享誉国内外的红茶之乡祁门等地,仅数十公里的路程,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长三角经济圈和杭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立足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助力新型社会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本着“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依托行业,面向健康事业”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笃学、仁爱、精诚”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三全育人,加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的培养,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院占地面积300余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8万平方米,二期续建22万平方米。现有专兼职教师205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31.29%,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38.16%。设有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和中药学等六个专业。建有基础医学、护理、康复医学、中医养生保健以及中药学等校内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0万余册。同时,还建有黄山健康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以及2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总投入3.8亿元,校园设施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教学楼、实训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学生公寓、大学生服务中心、大型运动场一应俱全。门前青山逶迤,碧水东流,空气清新宜人,自然环境十分幽雅,是广大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正在积极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把学院建成办学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办学特色突出的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卫生健康类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 学校简介 安徽审计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以“审计”命名的职业高等院校,因审计而立,依审计而兴;行政上隶属安徽省审计厅,业务上接受安徽省教育厅指导。学院始建于1984年4月,历经安徽省审计干部培训班、安徽省审计干部学校、安徽审计学校等办学阶段;2000年,与安徽大学联合办学招收专科班,开始专科教育;2004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安徽审计职业学院。2020年3月,立项为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并先后与安徽财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合作办学,联合招收专升本学生。现有在校学生8200余人。 学院位于科教名城合肥,拥有包河、方兴两个校区,方兴校区位于合肥经济技术开发区,紧邻合肥滨湖新区,毗邻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的巢湖和安徽省政务新区,区位优势明显。学院占地353亩,建筑面积124723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50.82万册,中文纸质报刊301种,电子期刊26367册。学院拥有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场、各类球场、餐厅等,教学生活运动设施完备、功能齐全。现有教职工296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71名、教授11名,全省优秀教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10名、省级专业带头人4名、教坛新秀15名,拥有省级以上教学团队11个,省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13项。学院注重文化育人,构建和谐美丽校园,2016年、2019年分别被评为安徽“省直文明单位”。2020年,学院立项为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学院成功入选为安徽省第四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审计系和会计系入选“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图书馆被评为安徽省高校图书馆先进集体。2021年,学院成功获评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学校。 学院设有审计系、会计系、工程管理系、商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综合教育学院等6个教学院系,目前开设大数据与审计、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信息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财税大数据应用、建设工程管理、工程造价、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房地产智能检测与估价、现代物业管理、建筑经济信息化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市场营销、电子商务、金融服务与管理、财富管理、现代物流管理、商务管理和大数据技术等21个专业,形成以审计专业群为引领,工程造价、资产管理、商贸流通等专业群动态协同发展的格局。审计(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为安徽省首批特色高水平高职专业、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审计(大数据与审计)、资产评估与管理2个专业获得中央财政支持;审计、会计、资产评估与管理、物流管理、工程造价、物业管理、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8个专业为省级重点(含特色、骨干、综合改革试点、特色高水平等)建设专业。学院还与南京审计大学合作开展审计学、会计学等17个专业专科升本科学历教育。 学院牢固树立“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依法治校”的办学理念,围绕建设“审计人才培养的阵地、审计人员继续教育的阵地、审计理论研究的阵地”,坚持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的道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为安徽乃至全国培养数以万计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多年来,学生文科录取分数线居全省同类高职院校前列;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0%以上,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专升本录取率逐年上升,2021年报考录取率达73.88%,毕业生升本率达41.63%,位居同类院校前列。 “十四五”期间,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学生主体建设、教学质量建设、机制建设及风险评估和防范建设, 秉承“笃学、诚信、求实、创新”的校训,围绕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奋力推进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努力朝向特色鲜明、优势凸显的财经类职业高等教育名校奋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