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天津:公布市、区县招考期间监督举报电话
2011-06-0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11年天津市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即将举行,为维护国家教育考试的公平、公正,保障考生、考务人员的合法权益,严肃查处考试中弄虚作假、徇私舞弊等各种违规违纪行为,特公布市、区县招考期间监督举报电话,接受广大考生和社会各界监督。

  区县         地址       监督举报电话

  和平区招办      和平区甘肃路40号 27121469

  河西区招办      河西区徽州道25号 28379078

  南开区招办      南开区复康路5号 23346508转817

  河北区招办      河北区中山路205号 26274638

  河东区招办      河东区八纬路荣兴公寓10号楼旁 24136315

  红桥区招办      红桥区复兴路文昌宫小学内 27572294

  东丽区招办      东丽区津塘二线鉴开中学院内 84375736

  津南区招办      津南区津沽路77号 88510592

  西青区招办      西青区杨柳青329号 27921998

  北辰区招办      北辰区北仓道4号 26911722

  塘沽区招办      塘沽区东大街28号 25861695

  汉沽区招办      汉沽区铁狮坨街1号 25695182

  大港区招办      大港区教育局内 63376820

  蓟县招办       蓟县县城兴华大街4号 29142513

  宝坻区招办      宝坻区南三环路6号 82627805

  武清区招办      武清区杨村镇广厦东里17号 82171052

  静海县招办      静海县教育局内 28942360

  宁河县招办      宁河县芦台镇新华道34号 69592751

  大港油田招办     油田三号院滨海教育中心院内 25924340

  天津铁厂招办     河北省涉县铁厂天铁集团教委内 23114519、0310-3973491

  天津市教育招生考试院 西青区宾水西道延长线395号 23769000

热门院校

  •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西青区
    学校简介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总占地面积159.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96万平方米。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现有专业学院15个,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等机构。现有本科专业6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学科1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物理学)。 学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编有国家级精品和规划教材14部,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学校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12个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田径运动场等,配套齐全。图书馆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纸质藏书216万余册、电子图书193.9万册、电子期刊3.4万种,拥有中外文高水平数据库60余个。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研究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联合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各类智库共25个。牵头建设天津市“西青大学科技园”,实施科技强校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杰青、优青、科技部重点研发、军民融合及各类国家级项目300余项,投入研发经费9亿余元,获得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实验仪器设备总值7.5亿元;人均科研经费和自然指数均处于全国百强行列。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6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7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4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领军人才15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特支计划人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省部级人才155人,高水平创新团队17支,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137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大学开展了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培养了我国首批项目管理硕士;“新能源材料”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国家外专“111计划”;学校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在波兰、印度、科特迪瓦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在科特迪瓦建立了首个由普通高等院校参建的鲁班工坊。 天津理工大学正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天理精神,围绕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和“十四五”规划,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早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而继续奋斗!
  •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河西区
    学校简介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 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是天津滨海新区唯一一所本硕博教育体系完整的大学。建校60余载,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形成了"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优良办学传统。学校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加强与区域及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为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作贡献。 一、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首批四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曾隶属原中国轻工业部。1959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室设备调入我校,成为我校该专业的主体力量。1964年,在轻工业部对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中,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发酵工学专业、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我校。1968年,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我校。1972年,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的中国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合并后划归我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制浆造纸工程学科198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同学科中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学校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滨海新区建成滨海校区并投入使用,2006年食品、生物、海洋、化工等6个整建制学院整体迁至滨海校区。200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科技教育进一步支持滨海新区发展的协议》,确定科技大学在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学科专业,整体战略东移。2013年,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并入,进一步扩大了滨海校区的办学规模。201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天津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学校目前设有滨海、河西2个校区。其中,滨海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双城之一的"滨城",邻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中新生态城、国家海洋博物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塘沽森林公园等;河西校区位于天津城市副中心之一的海河柳林地区,邻近天津文化中心、国际设计中心、国家会展中心、滨海国际机场、海河教育园区等。学校总占地面积约2300亩,本、硕、博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图书19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7.18亿元,体育场馆和专项训练设施齐全,建有较高水平的校园网,各项生活设施齐备。 二、师资队伍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794人。现有双聘院士5名、国家特支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人选16人,天津市杰出人才、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等在内的省部级人才近90名。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涌现出了"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专业学科学校现有14个专业学院、71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科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业设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1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自动化等11个专业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IFT)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包装工程专业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排名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建有"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学科与工程、海洋科学3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和营养与健康、智能轻工装备等7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分别在全国24所和79所参评高校中位居第三和第八。四、教育教学学校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教书育人、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天津市率先启动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出台了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学分互认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建立本科专业"新结构",实行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教育教学"新方式",构建学生素质"新体系",建立了"十加一"育人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后备领军人才。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生在国内国际创新创业赛事中屡创佳绩。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帮助解决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短缺问题,促进海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天津科技大学2006年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签订省校合作协议,确定设立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每年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40名学生。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一流专业1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天津市级一流课程47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项目)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4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学校重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多个国家相关高校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2021年录取硕士、博土研究生1840人,在校研究生总人数达4941人,累计授予博士、硕土学位人数13000余人。建有天津市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9个,获批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示范实践基地1个。 五、科学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鼓励高水平科研平台服务本科教学。按照学校"顶层设计"的要求,大力推动实施"强校计划",已逐步构建了"政策、平台、项目、人才"四位一体的科技工作创新体系,在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 我校科技平台持续发力,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9个,建有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大健康生物技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5个国家级科技平台,还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和天津市工程中心5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8个、天津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6个。科研成果不断取得新突破,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省部级及社会科技奖励150余项。科研项目不断攀升,主持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屡有斩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获批"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成为全国8所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入选的高校;2018年获批立项"天津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2020年实施许可一项千万元级别的专利技术包,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行业发展;2020年,获批"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天津市高校首家"国字号"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综合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获批天津市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全国各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产学研合作机构,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世界500强企业万华化学、正威国际集团以及中兴通讯、科大讯飞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现代产业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高。持续加强推进省校科技合作,与20余个省区市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河西、津南、东丽、武清、宝坻、蓟州等区县签署了科技全面合作战略协议,与相关区县300余家企业促成科技横向联系,服务行业和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总共规划近22万平方米,现已完成一期19830平方米的建设,依托轻优势学科,围绕营养与健康、合成生物学、石油化工、生物可降解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文创等领域打造特色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同时,科技园内引入产业基金,与专业机构深度合作联动,吸引国际创新创业人才,整合校内、校友和产业资源,培育创新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群。 六、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理念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学校将实践育人作为学校思政工作"十加一"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批首批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与滨海新区政府积极打造定点化、常态化的校地实践服务体系;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新时代·实践行"、"暑期三下乡"、"情满滨海"等品牌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75个,每年100余支团队、近6000人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学校三次荣获全国优秀单位;学校自1999年在新生中全面组织开展义务打扫公厕劳动,现已成为一项传统品牌活动,参加学生达11万余人次,累计劳动时长约52万个小时;至今累计11086余例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位列天津市首位,21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累计选送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184名,五次被评为全国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学校扎实组织开展国防教育,秉持"铸军魂、塑脊梁、插翅膀"的理念出色地完成国防生培养工作,征兵工作形成了"四爱、四进、四上、四抓、六到位"的工作格局,近三年参军入伍学生人数达到195人,连续受到天津市、滨海新区、河西区表彰。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凝聚创新创业团队600余个。连续两年跻身"全国高校团学创业促进工作百强榜单",连续三年获评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优秀工作案例和优秀团队。每年开展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60余场次,近三年学生获"挑战杯""互联网+"等重要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奖励32项,天津市级奖励186项,居全市高校前列。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每年定期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迎新晚会、专场音乐会、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建有一支高水平学生艺术团体,在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中屡创佳绩。 七、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和国际化办学的思路,目前已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泰国、波兰、德国、瑞典、芬兰、西班牙、捷克等40多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拥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举办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多所高校签订"3+1+1"、 "2+2"、 "1+2+1" 等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开展科技合作和重大项目研究;学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批准,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学生资质,先后接受了8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校学习和访问,每年长短期留学生1000人;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蒙古国育才中文学校共建孔子课堂;学校建有两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三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2020年我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正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努力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市河西区
    学校简介天津财经大学始建于1958年,是新中国最早建立的财经大学之一。以南开大学经济管理类专业为基础组建,并汇聚了一批华北、东北高校经济管理领域享有盛誉的专家学者。校园占地近1400亩,全日制在校生15800余人,是以经济学和管理学科为主干,兼有文学、法学、理学、工学、教育学、艺术学等多学科门类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也是天津市市属重点大学和我国北方培养高级经济管理人才的重要基地。 学校为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单位。拥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博士后流动站,9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5个专业硕士学位点,具备培养学士、硕士和博士的完整教育体系,形成包括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留学生教育以及从业资格培训等在内的层次齐全、形式多样的人才培养序列。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3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课程。 学校不断深化国际合作办学,是我国最早拥有与国外合作举办学历教育并授予美国MBA学位资格的院校之一,MBA项目、EMBA项目通过AMBA认证;同时是英国公认注册会计师协会(ACCA)首批在我国设立的两个“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考试中心”之一,被授予白金级教育机构;学校与美国西弗吉尼亚大学合作举办金融学(能源金融)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美国分别合作建立孔子学院。 多年来,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育人品牌得到社会广泛认可,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荣誉称号。在多年的办学实践中,学校秉承“以学生成长为中心”的理念,弘扬“不息为体、尚勤致精、日新为道、经世济民”的天财精神,踔厉奋发,作育英才,积极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严谨的校风学风,建校以来为国家和天津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十万余名财经管理和相关领域专门人才。 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坚持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创新驱动的发展原则,落实秉持发展新理念、打造育人新格局、聚焦学科新方向、构建培养新体系、提升治理新效能五大发展任务,全面推进“新财经”建设,着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
  • 天津医科大学天津市和平区
    学校简介天津医科大学的前身天津医学院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原国家政务院批准建立的高等医学院校。著名内分泌学家、医学教育家朱宪彝教授为首任校长。1994年6月天津医学院与天津第二医学院正式组建成立天津医科大学。1996年12月成为天津市唯一的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市属院校,2015年10月成为天津市人民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天津医科大学积极投身于我国医学高等教育事业,是国家最早批准试办八年制的2所医学院校之一,也是首批试办七年制的15所院校之一。学校目前有气象台路与广东路2个校区和7所大学医院。现有本科专业22个,设有19个学院(系)和1个独立学院。全日制本科以上在校生10912人,其中本科生5432人,硕士生3641人,博士生948人,学历留学生891人。   包含大学医院在内学校现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8666人,其中正高级772人,副高级1518人。拥有国家级人才132人次,其中,中国工程院院士2人、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外籍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2人及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9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8人及青年拔尖人才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1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5人;科技部“973”首席科学家4人;国家人社部有突出贡献专家17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8人。   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5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2个,天津市级教学名师31人,5个教学团队和10名教师获得天津市“在抗击疫情工作中课程思政优秀教学团队和优秀教师”称号;国家级精品课程7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3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天津市级一流本科建设课程38门;天津市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优秀团队、教学名师)10项;获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3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名,天津市级课程思政优秀教材6部;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大学生课外创新实践基地2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2个,医学影像技术专业虚拟教研室入选教育部首批专业建设类虚拟教研室。2002年和2008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和七年制高等医学教育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2013和2014年分别通过教育部护理学专业、口腔医学专业认证和临床医学专业认证。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09年以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市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2项,二等奖15项。学校于1997年正式成立来华留学生教育管理部门国际医学院,留学生生源来自105个国家,留学生教育规模与质量居全国医学院校前列,现有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8门,天津市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5门,“来华留学生临床医学专业全英文教学与质量保障体系的建立与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010年教育部首个来华留学英语师资培训中心(医学)落户学校。   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0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生导师431人,硕士生导师1300人。   现有国家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8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4个;8个学科领域进入全球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学科排名前1%,其中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3个,研究所15个,天津医学表观遗传学协同创新中心获批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现有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1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 ,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并获滚动支持。“十二五”以来,学校共承担省部级以上纵向项目2691项,经费超14亿元;获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31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4项,何梁何利奖1项,天津市科技重大成就奖1项,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奖1项,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3项、一等奖22项,天津市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2016年学校获批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   学校大学医院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3个,天津市临床重点专科16个。4所大学医院获批10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天津市分中心)、其中肿瘤医院是首批国家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总医院、肿瘤医院、第二医院、眼科医院、精神卫生中心获批11个天津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学校先后与26个国家和地区的98所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学术交流与合作关系,在医学和生物医药领域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聘请159位世界知名医学专家、教授担任学校各学科的名誉教授和客座教授,成立了“外国专家顾问委员会”,推动学校国际化发展。   学校以医学科学为核心,以生命科学为依托。学校坚持教育教学为立校之本,科学研究为强校之路,努力培养高素质医学人才,产出高水平医学研究成果,提供高质量医疗服务,培育并传承有特色的大学文化,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医科大学而不懈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天津轻工职业技术学院2001年1月由天津轻工行业三所职业院校合并组建成立,经教育部备案、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为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学校秉承“修德育能,日见其功”的校训,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发挥办学体制机制创新优势,紧贴区域经济和行业、企业的技术技能人才需求,服务新动能发展和产业升级,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产教协同培养“德技并修+工匠精神”的时代新人。学校坐落于渤海之滨的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占地面积866亩,建筑面积19万平方米,在校生10000余人。拥有数字化设计与先进制造、智能装备自动化、新能源与节能技术、信息化与智能技术、创意产品设计与推广、现代服务与管理等6大专业群,开设33个高职专业,2个联合培养技能本科专业。打造了模具设计与制造、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电子商务3个国内顶尖的品牌专业;打造了计算机网络技术、服装设计与工艺、数控设备应用与维护、环境艺术设计、市场营销5个国内领先的优质骨干专业;打造了工业机器人技术、文物修复与保护、信用管理等特色专业。其中国家重点建设专业6个,市级重点建设专业11个,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为全国职业院校装备制造类示范专业,并建有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2个。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7%以上,毕业生表现出的德能兼备和精湛技艺赢得用人单位的广泛赞誉。学校在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主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勇于创新实践,在国内首次提出并建立了“三级贯通式”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成为高职院校建立校企合作长效机制的典范。通过校企共建技能人才储备中心、技术与产品推广中心、协同创新中心、员工培训中心,在专业规划中融入行业龙头企业发展战略需求的“四中心一融入”模式,赢得行业龙头企业的支持,形成了校企协同育人的良好格局,为学生成长成才构筑了参与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实践和先进企业文化熏陶的平台。学校与瑞士GF集团、德国卡尔蔡司、西班牙歌美飒、三菱电梯、中国英利等11家世界知名或行业龙头企业共建校内实训中心11个,拥有校外实习基地165个。校企共建了国内高职院校首个精密模具智能制造生产线并成立协同创新中心,学校为教育部批准工业机器人领域职业教育合作项目建设单位和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建设单位。牵头组建了京津冀模具现代职教集团、全国新能源类专业共建共享联盟,并为全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职业教育集团副理事长成员单位。多次获得中国模具行业最高奖项“精模奖”。学校自2008年以来,连续12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相关赛项;主持完成了国家级新能源类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累计获得国家级和市级教学成果奖13项,在高职院校中的引领示范作用日益彰显。学校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教学,举办创新创业大赛,成立了轻职众创空间,连续两年被天津市教委认定为天津市A级(优秀)高校众创空间,打造了面向天津市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服务平台,针对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给予帮扶。在国家奖学金、天津市人民政府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的基础上,还设有校内奖助学金和德国菲尼克斯奖学金、LG奖学金、瑞士GF奖学金、英利奖学金等7个知名企业奖学金,各类奖助款额年均800余万元。学校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实施“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的战略,与新西兰、德国、瑞士、瑞典、英国、美国、韩国、印度等国家,43家国(境)外教育机构、高校或国际知名企业建立国际合作关系,开展师生交流、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学术文化交流等多种形式的国际交流与合作,近年选派了137名教师及多批学生赴德国、奥地利、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瑞士、印度和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开展研修学习,接待了国(境)外代表团58个,共计500余人次。学校是中国轻工国际产能合作企业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并加入了“一带一路”产教协同联盟。学校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联合兄弟院校支持中国企业和产品“走出去”,启动运营了印度鲁班工坊,实现了职业教育服务国际产能合作的重大突破。2018年5月,天津鲁班工坊建设·体验馆在学校落成开馆,全面展示了鲁班工坊建设历程与成果,获得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的高度评价。学院不断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2019年在建成印度鲁班工坊的基础上正在积极推进埃及鲁班工坊建设工作。学校办学成绩显著,是国家级优秀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天津市“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建设项目单位、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第六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同时,还是中国模具工业协会职业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全国轻工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天津市模具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单位,天津市新能源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是天津市首批跻身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单位。2019年12月教育部、财政部颁文,我校已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第一轮建设单位。“十三五”期间,学校实施“一体双翼三平台”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促进专业群与产业群的对接,进一步增强面向行业企业及区域经济的契合度和贡献度,学校各项事业实现创新发展。面向中国特色职业教育进入新时代新的目标要求,学校以党的十九大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以育人为本,以特色创新为魂,以队伍建设为核心,深化治理能力建设,深化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厚植轻工品牌,保持高质量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征程上不懈奋斗,实现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目标!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