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云南:2020年军校招生政治考核工作通知
2020-07-1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做好我省2020年军校招生政治考核工作,现将相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对象条件

志愿报考军校的青年学生,必须参加政治考核,符合规定的政治条件。根据国家兵役制度规定,报考的青年学生年龄不低于17周岁、不超过20周岁(截至2020年8月31日),普通高中应、往届毕业生均可报考。

二、时间安排

今年政治考核时间安排在7月11日至26日进行。由各县(市、区,下同)招生办负责将《政治考核表》(使用80g A4纸双面打印)分发到各中学,组织考生进行考核。考核完毕后,当地人武部收集汇总相关表格并于7月26日前交所在军分区(警备区)战备建设处。各军分区(警备区)将《政治考核表》和考核登记表(附后)汇总,按要求遴选上报省军区招生办公室。

三、程序步骤

政治考核由省军区招生办组织,县人武部会同县级招考机构、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和所在中学具体实施,按照原教育部、公安部、总政治部《关于军队院校招收普通高中毕业生和军队接收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政治条件的规定》(政联〔2001〕1号),参照征兵政治考核组织实施有关规定,具体程序和步骤如下:

1.省军区招生办将《政治考核表》发至省招考院及县人武部,考生从省招考院官方网站下载或到县人武部领取《政治考核表》,填报个人信息并报送至县人武部。

2.各州(市)教育体育局负责通知相关学校,告知有意愿报考军校的考生务必于7月11日至26日参加政治考核。

3.县人武部汇总考生名单和《政治考核表》,按照军队院校招生政治条件有关规定,参照征兵政治考核组织实施有关规定,会同相关部门扎实做好政治考核工作。

4.政治考核表中个人基本情况由考生本人填写,“考生在中学学习期间主要表现及学校审查意见”栏,由学校负责人根据学生本人在校现实表现填写意见并签名,加盖学校印章;“考生常住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审查意见”栏,由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负责人填写审查意见并签名,加盖派出所印章;“人武部政治审查结论”栏,由人武部政治考核负责人填写结论并签名、人武部领导签名并加盖人武部印章。填写要求字迹工整,不得涂改。

5.政治考核结论分为合格和不合格。考核结论由县人武部通知考生所在中学,所在中学通知考生本人。考生对考核结论有异议的,县人武部应当组织复议。

6.考生户籍所在地与其就读的普通中学、教育机构等不在同一区域的,政治考核工作由考生报考所在地的县人武部负责,考生户籍所在地的县人武部配合。

附件(点击下载):

热门院校

  • 红河学院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红河县
    学校简介红河学院的前身是创建于1978年的蒙自师范专科学校,200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由蒙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和云南广播电视大学红河分校合并组建成红河学院,是一所云南省省属公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实行“省州共建共管,以省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位于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州府蒙自市,是红河州唯一的本科高等院校。学校秉持“博远有鸣,开阔弘毅”的校训和“道不虚谈,学贵实效”的校风,坚持“立足红河,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南亚的较高水平的区域性、国际化的地方应用型大学”的办学定位,“培养具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专业基础理论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具有一定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能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和“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应用型”特色发展战略。作为我国西南部离边境线最近的高校之一,红河学院正依托地缘优势,通过引进来、走出去的积极实践,以“国门大学”新理念打造沿边地区高等教育新高地。近年来,红河学院主动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积极融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建设,根据地方社会发展、产业振兴、技术进步的需要,坚持学校定位面向地方、人才培养面向应用、专业结构对接产业、专业定位面向行业的思想,不断充实应用型大学内涵,2014年学校获批为首批“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高校”,2016年获批国家发改委支持学校产教融合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100所试点高校项目;2017年被确定为首批云南省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目前,学校占地1166余亩,建筑面积33.53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18.0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6.7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0541.01万元,图书馆藏书108万册,电子图书180万册。红河学院现有教职工868人,其中专任教师693人,专任教师中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教师299人,其中正高级职称91人、副高级职称20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13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382人,现在读博士66人,二级教授6人,享受“国贴”、“省贴”、“省突”专家10人,具有国际教育背景教师84人、“双师双能型”教师139人。学校设有14个学院,招收来自全国26个省(市、自治区)和东南亚国家的学生,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750人。学科专业:学校开设55个全日制本科专业,分布在文、史、法、理、工、农、经济、管理、教育、艺术10大学科门类,32个专业类,已经形成多科性的本科专业体系。学校结合地方经济社会实际和区位特点,开设为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凸显区域特色的专业。部分学科专业优势特色初步显现。目前学校拥有教育部备案的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1个,云南省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立项支持硕士点建设学科3个,校级立项支持(省级备案)硕士点建设学科3个,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建设学科1个,校级建设学科7个,校级培育学科7个,校级专业硕士建设学科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小语种重点专业2个,设置了5个面向GMS国家的东南亚语种本科专业,省级支撑产业升级重点专业群2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1个,省级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人才培养基地1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小语种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1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一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人才培养:学校密切结合所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主动积极为地方培养合格人才。建校以来,已为地方输送4.6万名毕业生。升本以来,学校围绕培养本科应用型人才的根本任务,加强合格本科建设,基本构建起本科教学体系,积极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育教学综合改革。深化对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内涵的理解,构建起“通识课、学科平台课、专业课”三大课程模块,着力建设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结合的课程体系,初步形成了具有学校特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方案;深化学分制改革,规范教学管理,完善教学管理制度,建立起以学分制为基础的教学管理体系;实施“本科教学改革与教学质量工程”,开展以专业、课程为核心的教学建设工作,构建起国家、省、校三级质量工程体系,立项建设国家级质量工程项目56项,省级质量工程项目295项;着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形成以规范和评价教师的课堂教学活动为基础的管理及评价体系,建立起校院两级教学质量监控制度,逐步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学校本科教学有效开展,本科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学校已经从单一为地方基础教育培养师资,转变为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输送本科应用型人才,毕业生活跃在企事业单位、政府部门和其他行业领域,本科办学效益逐步显现。科学研究:学校结合办学定位和地方实际开展科研工作,初步搭建和形成切合办学定位、区域特征的科研平台。学校积极培育和支持为区域发展服务的科研项目和科研机构,教师科研能力增强,学校科研实力提升。升本以来,学校共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10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232项、地厅级科研项目439项、国际合作科研项目15项、横向科研项目288项、学校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36项;获授权职务发明专利42项、获授权职务实用新型专利413项,外观设计35项,软件著作权57项;出版著作304部;发表学术论文8977篇,其中SCI、EI、ISTP收录论文1062篇、核心期刊论文1880篇。目前学校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联合研究基地子基地1个,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2个,云南省高校重点实验室6个,云南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2个,校地共建研究中心5个,校级研究中心17个。有云南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云南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7个;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5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8人。社会服务:随着学科专业结构的逐渐优化和办学内涵的不断丰富,学校的服务面向趋向多样化发展,社会服务能力逐步增强。目前,面向红河州产业行业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积极融入以企业为主体的区域、行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通过与重点企业或产业园区进行合作,加强技术研发,协同创新,促进技术转化应用,使学校成为红河州特色产业和行业共性技术的研发中心和服务平台。面向红河州社会经济文化发展需要,学校重点支持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越南研究中心、云南国际哈尼阿卡社会历史与文化发展研究基地、滇南中心城市发展研究中心、建水紫陶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发展研究中心等相关研究机构,主动深入政府、行业、企业,探讨亟需解决的社会难题,组织校内外力量,联合攻关,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充分发挥学校的“智库”作用。同时,学校成人高等学历教育的专业增加、规模扩大、层次提高;非学历培训从单独面向红河州师资培训发展为面向全省的高层次的师资培训,从单一的师范类培训转向多行业职业培训,面向企业、政府、社会的培训工作逐步拓展与深化。国际化办学:红河学院充分利用自身的地缘优势,重点推进“教育国际化”特色发展战略,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境外办学、合作办学、国际学习、汉语国际推广/华文教育、科研合作、学术交流、国际会议、文化交流等国际合作与交流项目。学校与斯里兰卡科伦坡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与12个国家、80余所国外高校、中小学及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越南、泰国、柬埔寨的合作高校建立了汉语中心;在越南太原大学建立了办学点,开展联合培养本科学生的境外办学项目;自2007年以来,全校共有来自20多个专业的1100余名学生参加过‘1+3’联合培养、国际课程学习、中美121人才培养计划、境外实习等项目;努力发挥“云南省东南亚南亚语种人才培养基地”和“云南省华文教育基地”优势,为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国际人才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教育部先后批准我校设置越南语、泰语、缅甸语、柬埔寨语、老挝语专业,基本形成了完整的大湄公河次区域国家语种专业群,为培养国际化应用人才奠定了专业基础。校园文化:学校努力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特点、时代特征、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逐渐形成了一批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秉承“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紧紧围绕学校“地方性、民族性、国际化、应用型”办学特色,围绕学校国门大学建设的新理念,关注学生全面发展,贴近学生实际,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积极开展少数民族节日公园、校园榜样人物评选等校内文化活动,打造文化品牌。以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开展少数民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讲团宣讲为代表的校外实践活动,逐渐形成了以学术性、文体性、实践性、兴趣性等为主要内容的立体校园文化体系,体现“国门”特色、民族特色为主的文化品牌逐渐形成。
  • 滇西应用技术大学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学校简介滇西应用技术大学(以下简称“滇西大”)是2015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建设的全国首批应用技术大学。2017年5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正式建立。滇西大作为新型的普通公办本科高校,主要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急需的应用型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滇西大充分借鉴德国、瑞士应用技术大学模式,采取总部加若干特色学院、应用技术研究院(1+N+M)的开放式办学构架,以及“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办学模式,按照“分层治理、产教融合、需求驱动、合作办学、开放衔接、省部共建”原则,从滇西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需求出发,以本科教育为主,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继续教育融合发展。构建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标准的培养方案与课程体系,推行学历学位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滇西大总部位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规划用地面积329 亩,总建筑面积约18.8万平方米。总部已建成管理学院、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健康科技学院3个直属学院;首批建成傣医药学院(位于西双版纳州景洪市)、普洱茶学院(位于普洱市思茅区)、珠宝学院(位于保山腾冲市)3个特色学院;挂牌成立怒江学院、迪庆学院2个校地合作学院;与丽江市、临沧市开展本科、专科合作办学。总部成立了滇西金融研究院、滇西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应用高等教育研究院、洱海研究院,特色学院分别成立了以专业和地方产业相关的应用技术研究院(中心),“1+N+M”的开放式办学构架已初步形成。滇西大从3个本科专业起步,截至2021年9月,共有29个本科专业、9个专升本专业、2个三校生高职本科专业、15个高职专科专业,涵盖了工学、理学、教育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7大学科门类,面向云南省及福建、贵州、重庆、四川、广西、广东、河南、河北、山东、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陕西等14个省(区市)招生,目前在校生总数近1.1万人。2020年6月,首届学生533名毕业。滇西大充分嫁接教育部直属“985”“211”重点高校优质教育资源,目前已得到北京师范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大理大学等多所高校全方位的支持,部属高校挂职干部人才、银龄教师等广泛参与管理和教育教学工作。与普洱茶集团、东方金钰、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物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等多家科研院所和行业企业合作办学,实现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立体化培养。面向未来,滇西大将坚持立足滇西,服务云南,辐射带动周边,按照“创办一个学院,振兴一个产业,造福一方百姓,传承一方文化”的办学宗旨,致力于培养服务于区域特色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和发展急需的生产、管理、服务一线的具有良好理论知识和人文素养、爱岗敬业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将学校建设成引领全省乃至西部具有国际竞争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
  • 学校简介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地处素有“珠江之源、爨乡福地、文明之城”之称的千年名城——曲靖市,濒临浩瀚珠江,汇集乌蒙神秀。学校以“笃学敦行、修德砺能”为校训,以“大医、大学、大爱、大家”为校风,以“教真育爱、传智授业”为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致力于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怀与支持下,在曲靖医专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加强,特色办学日益彰显,办学层次与水平稳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赢得了“医学育人,高职旗舰;天使摇篮,桃李芬芳”的美誉,现已发展成为云南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产学研用”一体的的重要平台,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文化厚重满载殊荣。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曲靖卫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曲靖市唯一的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载春华秋实。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学校以“质量立校、育人为本、突出特色、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现已成为省内专科医药类院校中唯一的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职高专院校;唯一的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单位;唯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推荐院校;唯一的省级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办学条件日趋完善。 学校现有麒麟校区、经开区校区两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367亩,建筑面积11.14万平方米。目前,占地1500亩的马龙新校区已经开工建设。学校设有9个二级教学部门、“形态机能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等4个教科研机构,建有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基地,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余家。师资队伍不断夯实。学校现有教职工45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191人,高级职称教师95人。专任教师267人,双师型教师183人,兼职教师107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首席技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1人。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现有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等26 个专科专业,覆盖了医药卫生类中的 8 个专业类。初步形成了以医护、药学、医学技术、康养为优势特色的专业架构,以 8个省级重点特色和示范专业为引领重点打造了 4 个专业群。目前,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3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7个,省专业认证5星级专业1个。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面向1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9600余人,普通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近5年来,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7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自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地方输送了7万多名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陈金正、全国基层卫生技术标兵饶娅芬、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徐静、两次捐献骨髓干细胞的云南年度新闻人物毛金凤、云南省眼镜验光员技术状元适宏妹、云南省护理技能操作状元侯彩娥、云南省名中医王吉候、云南省医师奖获得者孙婧等大量优秀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科创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教师获批教育部课题2项、省部级及教育厅以上课题项目110项;发表论文共2548篇,获国家专利475项。学校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曲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曲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2020年学校获批成立云南省朱德全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杨明莹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陈明亮专家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云南省、曲靖市新发展目标、新发展定位,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机遇,以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全面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求真博爱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己任,朝着建设“医教研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特色鲜明、具有独特优势”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目标不懈努力、矢志奋进。在新时期新阶段,学校将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高教强省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
    学校简介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列入国家计划内统一招生,具有高等学历教育资格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座落于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最佳中国魅力城市、中国十佳旅游休闲城市、“亚洲文化十字路口古都”──大理古城,东眺洱海、西枕苍山、南接天龙八部影视城、北临崇圣寺三塔,办学历史悠久,校园环境优美,校风学风良好,是莘莘学子学习生活的理想之地。学校拥有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雄厚的师资力量、强大的专业实力、规范而严格的教学管理优势。总建筑面积79539.66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5686万元,有理化、土肥、园林、农机等专业实验室33个,实训室17个,校内外实训基地43个,多媒体教室96间,馆藏图书20万册。建有完善的网络设施、标准机房以及OA、教务、人事、学生等管理系统。现有高职在校生3640人,专任教师138人,其中硕士及硕士以上教师52人,“双师素质”教师64人。下设动物科学系、食品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机械与信息技术系、林学与园艺系、农学系、基础部、思想政治教学部六系二部,开设有食品生物技术、畜牧兽医、园林技术等高职专业30个。学校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与省内外30多家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关系,与神农集团、正邦农牧公司、绿翔农资公司等企业开展订单人才培养,开设有“神农班”、“正邦班”、“绿翔班”,建立了融学生实训、教师锻炼和科研试验、社会服务、毕业生就业为一体的综合基地。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均在98%以上,位居全省前列。学校办学成效显著,是云南省教育厅、云南中华职业教育社表彰的“云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云南省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授予的“云南省园林单位”、云南省农业厅认定的“滇西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云南省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基地、云南省劳务输出培训基地、云南省第171职业技能鉴定所、大理州教育局命名的“育人环境建设优级学校”等。目前,学校已成为云南省各行业高素质技术型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学校将秉承“厚德弘毅、知行合一”的校训和“求实、创新、立德、奉献”的办学精神,遵循“立足大理、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办学思路,坚持“以生为本、依法治校、传道授业、服务三农”的办学理念,弘扬“艰苦奋斗、遇难弥坚、耕道养德、团结进取”的优良传统,以内涵建设、质量提升为核心,构建一流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流的专业发展体系、一流的人才和人事管理体系、一流的支撑和保障体系,全力打造“省内一流、具有一定国内影响力”的高职名校。放眼未来,大理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必将迎来一个辉煌灿烂的明天!
  • 学校简介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创建于2001年,是由始建于1933年的昆明医科大学申办并获教育部批准的独立学院。学院现有杨林、高新两个校区,杨林校区坐落于云南省昆明市嵩明职教新城,高新校区坐落于昆明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昆明市政府授予的“昆明市园林式单位”。学院建院二十余年,秉承“海纳百川,博极医源”的校训,形成了“医药卫生鲜明,专业应用性强,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优,管理服务信誉高,注重教育教学质量及学生全面发展”的办学优势,具有良好的国内声誉。学院设有“一院一部九系”,即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第一临床医学系、第二临床医学系、医学技术系、护理学一系、护理学二系、口腔系、文理系、公共卫生系、药学系。开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中药学、制药工程、助产学等26个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理学、工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其中,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护理学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目前本科全日制在校生近1.5万人。学院共享昆明医科大学一体同质化优质临床教学资源,扩展建立了包括附属石林天奇医院、附属昆明同仁医院、附属富民医院以及3家教学医院和100余家实践教学基地等组成的实践教学网络,与英国、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越南、日本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紧密的校际合作关系。学院拥有的优质教学资源能完全满足学院各专业的教学需要,是莘莘学子实现理想的求学之地。学院拥有现代化的图书馆、运动场馆,高速校园网络覆盖整个校园。按现代标准化建设的多媒体教室、实验实训室、临床技能实验中心、口腔综合实验室、人体形态学陈列馆、计算机室、数字化外语语音室、器械健身室、形体健美训练室等教学设施,公寓式学生宿舍楼群、校医院、食堂等后勤服务设施,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提供了全方位的保障。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教学为中心,以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综合素质高、动手能力强、社会适应能力好的“本科应用型”医药卫生类人才。学生在规定的学习年限内且达到所学专业毕业要求,毕业成绩合格者,由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颁发经国家教育部电子注册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本科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授予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学士学位,并颁发学士学位证书。已毕业学生的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双证”获得率超过99%;平均就业率在95%以上,在海内外著名高校攻读博士、硕士的海源学子已达1000余人,人才培养质量的各项重要指标均属同类院校先进行列,为全国特别是云南省健康卫生事业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学院建立了“奖、助、贷、勤、补、减、免”七位一体的资助体系,包括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省政府奖学金、省政府励志奖学金;学院通过提供院级奖助学金、绿色通道、勤工助学、学费减免及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措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供坚实的经济保障。学生毕业,享受国家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政策,学院提供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暨就业创业指导服务工作。学院先后获得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教育部在线研究中心在线教育“国家智慧教学试点项目”、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省级教学团体、省级教学名师、省级名师工作室、省级“十三五”规划教材、省级优秀教材、省级精品教材、省级教改研究项目、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省级本科高校转型试点院系和省厅级及其以上科研项目等近四百项,在云南省首届民办高校科研成果奖评选中荣获一等奖一项,二等奖三项,三等奖两项,在民办高校中名列前茅。学院是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智慧教学试点单位、云南省民办教育示范高校、云南省民办教育优秀普通高等学校、云南省教书育人示范岗、云南省文明学校、云南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五四红旗团支部、昆明医科大学教书育人先进单位等。在云南省民政厅对民办非企业单位的评估中获评4A级,在云南省教育厅对民办本科院校办学水平评估中获A等。学院的招生计划,由国家统一下达,招收参加全国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成绩达到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相应批次录取控制线的考生(学生入学后外语教学以英语安排教学)。2022年,昆明医科大学海源学院将在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收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助产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康复治疗学、眼视光学、中药学、制药工程、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健康服务与管理、公共事业管理、劳动与社会保障、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财务管理等18个专业。热忱欢迎广大考生报考我院!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