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重庆高考考生 25日起查分,27日起填志愿!
2022-06-1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重庆市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已落下帷幕,后期有哪些重要时间节点必须关注?今(10)日,重庆市教育考试院发布考后主要时间节点安排提示,供考生和家长参考。

NO.1

网上咨询活动

重庆市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志愿填报网上咨询活动由市教育考试院主办,定于6月14日—17日举行(每日上午9:00至下午17:00)。届时请登陆市教育考试院指定网站进行咨询。

指定网站(2个)

重庆市教育考试院门户网

www.cqksy.cn

重庆招考信息网

www.cqzk.com.cn

NO.2

成绩查询

6月25日起,考生可通过以下方式查询高考成绩:

方式一

考生登录指定网站,凭本人考生号(或身份证号)和高考报名时设置的密码查询成绩。

此外,考生登录指定网站还可查询个人排位情况(一分段表)、各类别各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期间还可查询本人录取结果及轨迹信息。

需要成绩单的考生可凭准考证到报名区县(自治县)招生考试机构申请打印并加盖公章。

方式二

考生可注册并登录“渝快办”平台,通过该平台查询成绩。

◇手机端查询流程:下载“重庆市政府APP”,点击“渝快办”,搜索栏输入“高考成绩查询”,点击该事项图标进行查询;

◇电脑端查询流程:通过“重庆市人民政府网—渝快办”,在“便民服务—教育”专栏里查找。

考生若对查询到的成绩有疑义,可于6月25日12:00—17:00登录指定网站的成绩查询页面,申请成绩复核,申请时需提交申请理由(包括自我估分分值、平时成绩情况等)。6月27日18:00起,考生可登录查询复核结果。

NO.3

志愿填报

填报时间

重庆市2022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志愿填报时间安排在6月27日9:00—6月30日18:00。重庆统一高考所有类别各批次招生的志愿均安排在上述时间段内填报。

考生一定要在规定时间内填报志愿,错过志愿填报时间将无法进行补报。

填报方式

志愿填报采用网上填报方式,考生凭考生号(或身份证号)和高考报名时设置的密码登录指定网站填报志愿。考生务必要妥善保管好自己的用户名和密码,避免发生密码外泄、志愿篡改的情况。

NO.4

公安院校招生

报考公安普通高等院校公安专业的考生,须参加重庆市公安局政治部统一组织开展的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和政治考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和政治考察结论任何一项不合格的,不能录取。

招生面试、体检、体能测评时间定于7月3日至4日7:00-18:00,地点在重庆警察学院开展(地址:重庆市沙坪坝区大学城景铮路666号)。

NO.5

军事(武警)院校招生

报考军事(武警)院校的考生,须参加重庆警备区统一组织开展的政治考核、面试和体格检查。具体要求和有关安排将及时在指定网站和重庆招考微信公众号公布。

特别提醒

为了防止上当受骗,考生和家长要从正规渠道获取各种招生信息,甄别各种招生欺诈行为。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高考录取期间,考生可登录指定网站查询自己的录取轨迹等情况,也可以到区县招考机构进行查询。考生在收到录取通知书后,应通过上述查询渠道或高校官网或到区县招考机构进行核实和确认。

热门院校

  • 重庆大学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创办于1929年,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国家高教部(高教部1958年并入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8年,学校成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中管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三峡医院、附属涪陵医院、附属中心医院。教职工5300余人,在校学生49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有A校区、B校区、C校区和虎溪校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保持快速向上向好发展势头,综合办学实力、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人才培养以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己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4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40余人当选为两院院士。近年来,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六大育人阵地,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高校。大力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成立本科生院,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加强通识教育。4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学、物理专业进入“强基计划”。持续深化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全面推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博士生招生规模增至1000余人。深化“产教融合、跨界培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五年来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奖4400余项,其中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260余项。 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内涵发展为核心,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的思路,建立健全适应科技高速变革的学科优化布局机制以及适宜产生未来引领学科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一流学科生态。持续加大“先进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城镇化”三大学科群建设,按照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规划,推动机械、电气、土木等特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先后成立医学院、医学部,高起点推进医学学科加快发展。启动实施《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基础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 ESI 世界前 1‰学科,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冶金、仪器、矿业、机械、土木、交通运输等6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 50名。 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体系和四层次七类别人才引育“金字塔”,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以先进体制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的内生动力。现有专任教师3100余人,其中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科学研究深化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构建起“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人才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前瞻布局,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推动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谋划建设合成生物学、未来芯片、量子物质科学等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 2400 余项(其中牵头千万元级以上重大项目40余项),荣获国家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等均取得历史性突破,科研总经费屡创新高(2020年达到22.85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获权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长。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鲁迅文学奖,持续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人才发展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平台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学校主办的7 种期刊入选权威、核心期刊。 国际合作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已与 3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近20个。重庆大学-辛辛那提联合学院合作办学成效显著。鼓励支持师生出国(境)访学交流,年均学生出国(境)访学人数达到3700余人。致力于中华文化推广,设有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孔子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积极打造“留学重大”品牌,建成全英文授课硕博项目45个、全英文授课课程300余门。 社会服务始终坚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深化拓展校地合作,南京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落地生根。牵头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在月球上种植出第一片绿叶,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成立了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高校董事会,大学科技园获认定为全国首批 22 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积极推进对口支援高校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定点扶贫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助力云南省绿春县和重庆开州关面乡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以“扎根巴渝大地、服务重庆发展”为己任,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启动筹建重庆实验室、共建长江生态环境学院;与万州区政府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与高新区携手推动“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与沙坪坝区共建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共建国际联合研究院;与沙坪坝区、高新区、华为公司共建超算中心;与两江新区共建明月湖新工科教育创新平台;与璧山区共建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武隆区建设气球平台微波垂直传能试验验证平台等。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着力打造成渝科教创新共同体。 校园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弘扬“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以一流的大学文化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获评第二批“全国文明校园”。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近百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最美奋斗者”“最美高校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潜心打造校史馆及“立德树人”专题展览馆,深入挖掘爱国奉献精神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创作《重庆家书》《重庆往事·红色恋人》《光华》《初心·1929》《寅初亭》等原创话剧作品,讲好“重大故事”,展示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传承和打造以川剧为代表的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建立师生、校友人物特色档案资源库,打造“重大文库”,传播重大精神。实施建筑文化景观完善工程,学校近现代建筑群和早期建筑群分别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向未来,重庆大学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坚持以发展为要义、以卓越为灵魂、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之路,努力以更高质量的办学成就和更高水平的育人能力,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厚望。
  •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由两所1951年开始办学并保持良好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学校是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重庆市重点支持的高水平新工科高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近3500亩,已建成校舍建筑总面积约68.7万平方米,在建校舍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7亿元。主校区位于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地处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腹地、重庆建设科学城的智核所在。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4万多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196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万余种,并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学校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第一批重庆市文明校园。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550余人。有各级各类人才100多人,柔性引进院士5人,重庆英才•名家名师3人,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2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7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专业技术人才)1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6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9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15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人,重庆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有重庆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34个。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留学生160余人。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保持100%,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数理与大数据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部、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等16个学院(部)。有化学、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公共管理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艺术设计等67个本科专业。其中,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油气储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4个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育教学平台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4项。建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等3门。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器人、体育竞技舞蹈等竞赛中获得了400余项国家级奖励。2015年、2019年两次获得第9届、第14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冠军,2016年包揽第十届世界网络炼钢大赛中国大陆赛区前5名,连续获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银牌。学校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理、工、经、管、法、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群,有省部共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工业发酵微生物、能源工程力学与防灾减灾、纳微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稠油开采、油气生产安全与风险控制等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工业过程在线分析与控制、复杂金属矿产资源增值处理与清洁提取等3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社科研究中心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201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130余项国家级课题,获授权专利1000余件。“十三五”期间,年科研经费均超过亿元。学校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0余项。其中,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应用”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积极开展海内外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与美国伯特利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技大学、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应用科技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韩国国立庆北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等60余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学校依托行业办学,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宝武钢铁、西南铝、重钢、美国卡万塔能源公司、美国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IADC)等4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组织签订了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协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遵循规律、依法治校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研究环境,先后为社会输送了10余万名各级各类人才。精心打造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节、体育文化节和民族传统文化系列、现代大学文化系列的“三节两系列”品牌活动,组织开展新生入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公寓社区文化系列活动、“红五月”主题系列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各类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元旦晚会等传统活动,积极举办英语配音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各类专业竞赛,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校是重庆市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坚持以“立德立人、求是求新、载文载道、为国为民”为办学宗旨,大力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学校精神,紧扣“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确立了要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奋力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为早日建成高水平应用型特色科技大学而不懈奋斗!
  • 重庆科技职业学院重庆市大足区
    学校简介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地处重庆市大足区双桥经开区,坐落在雄奇秀丽的巴岳山麓龙水湖畔,毗邻闻名世界的大足石刻,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教育部代码:14491)。学院扎根巴渝,立足重庆、面向西部、服务全国,秉承“富道穷理,弘科通技”的校训和“匠心铸魂,经世致用”的校风,开拓创新,不断凝练特色、培育优势,是以工科为主,以科技、文旅和教育为特色,多学科综合协调发展的科技应用型高等职业院校。学院规划占地800余亩,校舍面积30余万平方米。学院生态园林式校园风景如画,环境优雅;拥有现代化的教学综合大楼群、高标准的学生公寓(配置了电梯、洗衣机、空调和智能热水器、无线Wifi全覆盖)、现代化大学生食堂、网球场、羽毛球馆、乒乓球场、篮球场、排球场、风雨操场、健身房等。学院实验实训室完善,具备教学、实训、研发、 生产四位一体功能。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00余家,覆盖所开设的全部专业。学院积极对接“成渝双城经济圈”战略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设有智能产业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未来教育学院、国防教育学院、民航旅游学院、通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八个二级学院,已构建起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契合的人工智能产业、汽车与机械产业、建筑产业、文旅产业、服装设计、未来教育六大专业集群26个专业,其中服装设计与工艺为重庆市骨干专业。学院面向国内10余个省市招生,在校生8000余人。学院有教职员工350余人,其中拥有教授、副教授等专任教师280余人。学院深入推进人才强校工程,建立了一支德高技精、具有先进理念和国际视野、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其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超过20%,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占比超过30%,“双师型”教师占比超过50%。学院着力培养“德技双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重视学生科技创新和文化体育活动,在市级以上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等竞赛中,获市级以上奖励50余项。学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3%以上,学院多次被评为就业和创业先进单位;毕业生综合素质优秀,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学院与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全方位、多层次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进政产学研用紧密结合,在“云、大、物、移、智”等领域发挥了积极作用。与双桥工业园区和万古工业园区共建的产学研基地进入落地实施阶段,开启了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新局面。奋进新时代,创造新未来。学院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八大工程”,突出内涵建设,提高办学质量,提升综合实力,努力建设西部一流的应用技能型高校。愿学院明天更加辉煌!愿每位学子事业有成!
  • 重庆科创职业学院重庆市永川区
    学校简介重庆科创职业学院于1993年建校,是经教育部批准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国家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民办高职院校,现有在校学生1.5万余人。学院坐落于重庆市永川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毗邻4A级茶山竹海旅游风景区,校园占地800余亩,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现代化的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体育馆、游泳馆、综合运动场等,宽敞大气,现代时尚;宿舍、食堂等生活配套设施完善,温馨舒适、美食飘香。学院以“智能引领创新发展,科技创造美好生活”为统揽,以“人工智能+”为驱动,构建起以智能制造、人工智能、智能汽车、智能建造、智慧教育、智能竞技、智能康养、智慧家居专业集群40余个专业。学院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建有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结构合理,适应高职教育教学要求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学院坚持内涵建设,特色发展,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重庆市优质高职院校、重庆市“双高”院校建设单位。近五年取得国家级、省部级各类资质100余项。被中国科学评价研究中心、武汉大学中国教育质量评价中心等权威机构评为全国最具竞争力的民办高职院校之一。综合实力排在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第四位,其中装备制造大类排名第一,电子信息大类排名全国第二,教师创新能力排名全国第七,土木建筑大类排名全国第十。大学生竞赛排名全国民办高职院校第四。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建有校内实训基地10个,实训中心20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4亿元;与科大讯飞、华中数控、长城汽车等大型企业共建5个特色产业学院,牵头组建现代装备制造和人工智能 2个重庆市级职教集团,与3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青睐,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的学生每年占47%以上,年终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稳居同类院校前列。学院坚持国际合作,开放办学,先后与法国、加拿大、新加坡、韩国、柬埔寨等国家的高等院校、行业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在专业人才培养、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课程资源建设等方面加强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 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国家首批“双高”建设学校重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双高”建设单位。拥有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首批国家级示范职教集团。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是教育部“专科临床医学(3+2)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学校、教育部中医学专业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教育部网络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全国第一家定向培养基层卫生专业直招士官的医药卫生行业学校、全国“青爱工程”十大标杆学校,是国家卫生职业技能鉴定站,教育部药学专业、护理专业、食品营养与检测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单位,教育部高职高专药学专业、中药学专业、护理专业、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康复治疗技术专业骨干教师国家级培训项目基地,中国护理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拥有一批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办学水平社会高度认可学校起源于1948年成立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第一后方医院卫生学校。七十余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以生为本,立德树人”的办学理念,“笃学求真,懿德善能”的校训,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积累了丰富的办学经验,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五余万名优秀医药卫生人才。2015年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张德江,2018年时任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视察学校,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水平。拥有一流师资队伍学校有教授、副教授等副高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270余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300余人,其中博士学位80余人。拥有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有全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室专家、国家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校院合作专委会主任委员、国家卫生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全国食品药品教学指导委员会药物制剂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全国优秀教师、全国青少年培养导师、首届全国高校思政课教学展示活动特等奖获得者、重庆市名师、重庆市最受喜爱的健康卫士、重庆市名中医指导教师、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重庆市“十佳教师”、重庆市教书育人楷模、重庆中医药学会会长、重庆市全科医学会会长等为代表的一批优秀教师。学校近三年担任全国教材主编70人次,立项各级各类科研教研项目300余项。有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和社科成果奖6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5项。教师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82篇,其中SCI 77篇,EI8篇。建有现代化实训基地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的药学、药物制剂技术、护理学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有地方财政支持的生物制药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重庆高校中首家模拟GMP药学实训工厂等一批校内实训基地。有重庆市高职高专院校中首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重庆市医学检验试剂研究所等独立设置的研究机构。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共建共管附属医院1所、非直管附属医院17所、教学医院20所及大中型制药厂、医药公司、医院等校外实习基地100多家。其中学校附属第一医院——重庆市职业病防治院(重庆市第六人民医院、重庆市中毒控制中心)是一所以职业病防、治、研及中毒处置为特色,以医疗、教学、科研、预防、保健为一体的市属三级医院。学校牵头成立的重庆医药职业教育集团,是国家首批示范集团,拥有180多家成员单位,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实习条件。专业精度高、竞争力强学校开设有药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医学检验技术、中医学、中医养生保健、助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康复治疗技术、医学美容技术、药品生产技术、制药设备应用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药品质量与安全、中药学、卫生检验与检疫技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针灸推拿、眼视光技术、医学营养、医学影像技术、智能医疗装备技术、医疗器械经营与服务等25个大专专业,其中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针灸推拿、预防医学是国控专业,药学、中药学、护理学、药品生产技术、药品质量与安全是国家级骨干专业。“金平果”首次高职专业排行榜显示,学校医药卫生大类专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一,食品药品与粮食大类专业竞争力位居全国第七。招生就业供需两旺学校面向全国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5600余人。多年来,学校录取分数稳居重庆市高职高专最高,就业综合竞争能力居重庆市高职高专前茅,专升本通过率居重庆市前茅。近三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98%以上,学生职业资格考试通过率、双证获取率97%以上。打造医药职业教育名校在十四五期间,学校将坚持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加速推进“双高”建设,立足重庆、服务全国、面向世界,精准对接健康服务、智慧医疗和药学服务等大健康产业发展需要,培养具有良好医药职业素养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开展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引领产业发展。以药学专业群、护理专业群为龙头,推进医养、医技、医工、医管等专业群协调发展,努力把学校打造成主干专业优势突出、行业办学特色鲜明、国内领先、国际可交流的医药职业教育院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