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福建今年高分保护取消 第一志愿报民办高校不加分
2009-05-0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适用于全部招生院校和仅适用于在闽高校的照顾政策。和去年比,高考加分照顾政策并没有很大变化。有个新变化是,“高分保护政策”和“第一志愿报民办高校加分”在今年不提了,这点与今年实行平行志愿有很大关系。

  去年细则中提到,省高招办在投档模式上采取高分保护措施,录取与否由相关高等学校自主决定。今年新实施的平行志愿的做法一定程度上保护了考生的利益,总体上体现了分数优先的原则,即平行志愿本身就是“分数优先”保护了高分考生。

  去年,除本科第三批外,其他批次第一志愿报考民办高校(含独立学院)的考生,在该校录取第一轮投档时,可享受加20分的照顾。在参考志愿第一栏填报的,在该校录取调剂第一次投档时,可享受加10分的照顾并优先投档;而今年,因施行“平行志愿”缘故,考生所填志愿都成第一志愿,加分政策失去意义。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闽南师范大学是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成立于1958年春。1963年,在周恩来总理亲自倡导和关怀下,国务院批准成立福建第二师范学院,由此开启我校本科教育之扉。1986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复办福建第二师范学院,并更名为漳州师范学院。1992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顺利通过教育部首批师范院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0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增列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被列为福建省重点建设高校。2008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2年获批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的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博士人才培养项目。2013年4月,更名为闽南师范大学。2017年被确定为福建省2018~2020年博士学位授予培育单位立项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福建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9月,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全票通过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审。2020年成为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学校现有北江滨、圆山两个校区,占地面积约2000亩。现有本科专业68个,涵盖文学、工学、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艺术学、农学和历史学等十大学科门类,全日制普通本科生、研究生2万余人。现有专任教师1343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65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567人,历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3人,闽江学者3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人,另有省级以上优秀专家、教学名师等130多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将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目前拥有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获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省级本科教学工程项目148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99项。学校现有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中国语言文学)、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语言文学、数学、化学、心理学、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光学工程)、1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教育、社会工作、新闻与传播、应用心理、电子信息、应用统计、翻译、资源与环境、汉语国际教育、旅游管理、风景园林、艺术),跨及11个学科门类。4个学科(群)(中国语言文学与闽南文化学科群、数学、化学与环境学科群、教育学)入选福建省高原学科,5个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心理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应用经济学)入选福建省应用型学科。学校坚持学术兴校战略,以提升科研创新和社会服务为目标,不断加强学科、人才队伍和科研建设。学校现有27个省(部)级科研创新平台和人文社科研究基地,6个省级高校科技创新团队。“十三五”以来先后承担了一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的研究任务,研究成果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33项。学校积极开展服务社会工作,与29家企事业单位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牵头组建了区域农村教师发展协同创新中心、菌物健康产业协同创新中心等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设立了闽南师范大学应用技术研究院,促进学校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目前已与欧美、日本和东南亚各国的众多高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开展2+X国际本科课程、国际职业教育自考本科、国际硕士预科、4+2留日及奥克兰大学海外学习中心等项目,大力推进中外合作办学。学校充分发挥对台地域优势,与台湾地区高校长期保持良好稳定的校际交流合作关系,积极推进闽南文化与两岸交流研究,开展闽台联合培养人才。学校具备联合招收港澳台侨本科、硕博士生资格以及免试招收台湾地区学生资格。学校秉承“博学 明理 砺志 笃行”校训,根植闽南,立足福建,面向全国,为社会输送了大批优秀专门人才。建校以来,共培养各类毕业生9万余名,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勇于拼搏,建功立业,赢得了社会广泛赞誉。党和国家领导人方毅、彭冲、彭佩云以及教育部和福建省领导,曾先后为学校题词或到学校视察和指导工作,对学校的发展成绩给予充分肯定,并对学校的未来前景寄予厚望。漳州市历届党政主要领导都亲临学校现场办公,全力支持学校的发展。当前,学校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重要要求,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和加强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新闽南师大建设”为主线,主动服务“国家统一、中国东盟民心相通、海外闽南人统一战线构建”等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构筑新阶段发展新优势,加快“东南亚知名、特色鲜明、多学科融合发展”的高水平师范大学的建设步伐,为全方位推动新时代福建高等教育质量发展超越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前身是创办于1866年的福建船政学堂,至今已有155年的办学历史,是中国近代职业教育发轫地,培养出了启蒙思想家严复、民族英雄邓世昌、铁路之父詹天佑等一大批具有爱国奉献、自强不息精神的英才,为福建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和区域经济社会建设输送了数以十万计的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和高校党建工作会议部署,深化改革、强化质量、优化特色,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学院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荣获第三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中国质量奖为我国质量领域最高奖项),被省委文明办确定为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为教育部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中华职业教育社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核心学校,获全国高职院校学生管理50强、教学资源50强、育人成效50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学院实训中心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等国家级荣誉。一、学院概况学院现有14个教学机构、43个专业,有航海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交通土建、汽车运用与智能技术、通用航空、轨道交通、交通运输服务、机械与智能制造、信息技术与智慧交通等9大专业群;在校生20600余人,教师1030人,其中专任教师765人,专任教师中副教授以上348人;校内实习实训基地122个、实验实训室270个,校外实训基地422个;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常年在省内居于前列,获2020年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先进单位”称号。二、主要工作成效(一)党建工作成效显著学院积极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向基层延伸。学院被省委教育工委列为福建省高校党建工作示范点、全省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入选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安全与环境学院党总支2017年入选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获省委表彰,2021年以全省第一获推荐申报“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土木工程学院党总支2021年入选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获省委表彰;安全与环境学院第二党支部为教育部全国首批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第二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入选全省第二批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培育建设名单。学院坚持党建带工建、团建,近年来,学院获省“五一劳动奖状”、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被福建省总工会、省教科文卫体工会授予“模范职工之家”荣誉称号。信息工程系、安全技术与环境工程系、道路工程系三个分工会荣获“模范职工小家”荣誉称号。管理系入选福建省五四红旗团总支,陈慧同志获得年度福建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张啟云同学获得年度福建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陈明仙同志获得第十八届“福建青年五四奖章”,学生社团心澜船社被授予福建省“五一先锋号”荣誉。学院持续推进学生会、学生社团改革,作为高职院校代表在全省工作推进会上作经验分享。(二)质量为主线,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1.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改革,建设船政核心文化育人体系,共筑师生共同价值观。2019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信息素养大赛一等奖2项和最佳教学奖。2018年学院被工信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联合授予“工业文化研究中心”“劳动教育研究中心”,是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是职业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丛书10个编写单位之一,《百年船政 世纪星火》已出版面向全国发行。2.高质量完成扩招任务。学院制定《扩招专项工作具体实施方案》,成立了扩招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将扩招工作职责落实到岗、到人,确保足额、优质、高效落实扩招“一把手计划”。2019年实际录取8030人,扩招2757人,其中面向退役军人扩招1031人,超额完成了扩招计划,入选教育部高职扩招典型案例库;2020年学院再次扩招,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3个国家“双高”建设重点专业群核心专业面向全省录取退役军人100人,并选派优质师资为退役军人学员授课。3.技能大赛成绩国内领先。2019年,学院获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6项,获奖数量位居全国第3(2018年获奖数量全国第4,2017年获奖数量全国第2),实现省赛成绩省内五连冠、国赛成绩省内六连冠,2020年在省赛中获一等奖18项,位居第一;2021年省赛成绩居于首位,在国赛的9个赛项中获奖21项,其中一等奖7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2项;在第三届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升拓杯”学生无损检测技能大赛中获团体二等奖2项,单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在第一届“南方测绘杯”福建省大学生虚拟仿真测图技能大赛中获个人二等奖3项、团体二等奖1项。4.校园文化成果丰硕。坚持传统优秀文化与时代精神紧密融合,坚持船政文化育人精神与现代职业教育理念相互渗透,形成“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四个融合、四个保障”的“一经一纬四横四纵”学校核心文化建设模式。打造全省样板“三全育人大数据展示中心——行知空间馆”;建设沈岩大师工作室、沈岩艺术馆、船政书画院。以船政学堂为题材的原创节目诗朗诵《西行悲歌》、舞蹈《风涛》分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一、二等奖,舞蹈《薪传》、朗诵《练童远航——致嘉乐尔书》分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节展演活动艺术表演类一、二等奖,摄影《人间烟火》获艺术作品类二等奖,学院获优秀组织奖。学院被评为福建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示范基地、优秀社科讲坛。5.体育成效高职领先。建成全国首个台博桌式足球(中国)基地、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基地(拥有目前福建高校最好的灯光球场),2018、2019年各承办国家级、省级足球赛事上百场次。男子足球队参加全国高职院校足球联赛位列全国第13,连续蝉联省运会(大学生部高职组)及高职院校联赛冠军,是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师资国家级专项培训(骨干教师)的18家承训单位之一。2020年,在福建省大学生足球联赛暨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福建赛区比赛中,学院男足夺冠,包揽“最佳教练““最佳运动员”“最佳射手”“最佳守门员”等全部个人奖项,将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总决赛,女足获二等奖、体育道德风尚奖。连续三届保持省运会(大学生部高职组)团体总分、金牌数和奖牌数第一,田径队在2020年福建省大学生田径锦标赛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选拔赛取得七块金牌,获丙组(高职高专院校)团体总分第一名;男子篮球队连续三届参加全国高等职业院校篮球联赛CCBA保持全国前八,2020年,男篮取得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高职组全国第五名的历史最好成绩,女篮首次参赛就展现出争夺全国八强的实力,在第23届CUBA中国大学生篮球三级联赛全国总决赛中,男篮赢得第四名、女篮赢得第五名,系学院参加此赛项以来最好成绩,女篮荣获体育道德风尚奖,两位老师获“优秀教练员”称号,男篮、女篮各有一名队员获“优秀运动员”称号。(三)当地离不开,全面推动产教深度融合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牵头组建汽车、物流和船舶3个省级职教集团、7个专业群产学研合作委员会和52个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为主体的多元校企合作平台。学院是国家级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与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等央企开展深度产教融合,是中国海洋科技工业产教融合职教集团核心成员;与中航国际成套设备有限公司、中科院海西研究院、中国通号研究院集团公司等央企紧密合作,与上海汽车集团宁德基地、宁德时代新能源等龙头骨干企业深度合作,搭建人才、科技、培训为一体的产学研用综合平台;与奥迪、沃尔沃、丰田等世界知名企业共建培训学校和基地,与京东、苏宁易购等电商行业企业共同开展人才培养与校企合作;同中国通号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合作建设轨道交通学院,同福建省兴航机械铸造公司合作,在校内设置兴航研究院,同海西研究院国锐中科合作建设增材制造培训基地、实训基地。紧扣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形成“亲产业”专业体系。健全专业预测预警和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专业与产业契合度,主动服务交通产业转型升级。近年新增大数据技术与应用、通用航空器维修等20个专业,交通运输相关专业招生规模达到年招生计划的85.3%,专业结构持续优化,建成适应现代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海、陆、空、轨专业体系。(四)行业都认可,持续提升服务辐射能力 1.“政行校企研”五方合力推动创新。依托专业群打造科技服务平台和服务团队,构建1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应用技术工程中心、2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合作在全国率先开发质量学堂网络在线平台,为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力支持和智力支撑。2.育训并举,拓展社会培训。学院是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教育部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培育基地、人社部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福建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与福州海事局共育人才,成立了福建老年大学船政学院分校,积极推进育人与培训一体化的“育训结合”模式,着力打造“船政+交通”职业培训特色品牌。近3年,学院完成各类职业培训超过10万人次,有效助力产业转型升级和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2020年,学院与武夷新区管委会合作建设占地500亩、建筑面积近17万平方米、能同时容纳5000人培训的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武夷新区职教园,有力提升培养培训条件,增强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2021年1月16日,省委书记尹力视察职教园,详细了解建设发展情况;2021年4月8日,省委常委、宣传部长邢善萍视察职教园,对园区工作给予肯定。职教园获得各级各部门大力支持,已承接了多项培训项目,完成培训80000余人日,承办全国职高专党委书记论坛、全国新技术实训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全国职业教育骨干教师论坛、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三教改革”推进与创新研讨会等多场大型会议,正全力打造具有全国一流福建特色的职业教育培训基地,为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福建篇章做出更大贡献。2021年,学院与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签约合作,共建消防救援学院,应急管理部网站发布相关新闻。学院将充分发挥“双高”专业安全技术与管理的人才培养优势、行业资源优势,联合开展消防员“二元制”学历教育、订单式人才培养、科研项目攻关等工作,为全省消防救援队伍培养输送更多优秀人才,谱写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政校合作佳话。学院将于近期开展福建省消防救援总队驾驶员培训。3.军民融合有进展。学院素有爱国强军传统,连续7年获得“福建省征兵工作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累计为国家输送了2100多名具备新时期大学生素养的现代军人,入伍人数居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学院是福建省军民融合教育培训联盟成员单位、福建省军区海上民兵培训基地,不仅持续为退役军人提供高质量学历教育,而且坚持育训并举,大力开展退役、现役军人培训,做实做优军民融合工作。2019年,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主任助理、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方永祥副部长莅临学院实地考察,先后三次听取学院关于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工作汇报并给予充分肯定。近年来,学院与东部战区陆军、省军区战备建设局、海军福建基地等全面合作,开展现役军人驾驶员培训、汽车检测与维修、挖掘机等工程机械培训及民兵海船员(含渔船)驾驶、船舶维修等培训项目。2021年,学院发挥自身优质培训和服务保障作用,在同省高速公路公司南平管理分公司合作共建的占地160亩的汽车、路桥、机械实训基地“新型交通211领创园”配备了大型货车教练车40台、汽车驾驶模拟器50台并配套专用的教学用具,由5名汽车学院骨干教师和40余名政治素养好、业务水平高的资深教练员组成教学团队,编写2部专门教材,高质量完成为期85天、参训学员(战士)达160人的东部战区陆军保障部军民融合汽车驾驶员培训项目,学员(战士)系统学习理论知识和实操技能,顺利通过各项考核,人均场地驾驶及路训里程数达2226公里,上车能驾驶、下车能战斗的本领进一步增强,获得有关部门肯定。8月12日,覆盖140名士兵的东部战区陆军第二期汽车驾驶培训班已如期开班。未来,为满足军民融合项目部分学员考取地方B2驾照需求,学院将进一步提升驾训条件和服务水平,安装智能考训一体化系统并申请驾训、驾考一体化资质以及道路运输驾驶员从业资格培训资质,为军民融合事业更加积极的贡献。(五)对外可交流,服务“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全面深化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向肯尼亚输出汽车、土建两大类专业共10门课程标准、教材及2个技术标准;派出多批教师赴肯尼亚,为其培训百余名职业院校的校长、骨干教师。向乌干达输出职业培训的学校建设标准,为乌干达科技部编制首所国家级职业培训学校建设方案。为肯尼亚海岸职业学院提供航海、轮机专业教学设备建设标准,为其创建非洲区域性职业教育示范校编制航海、轮机专业建设方案。与孟加拉国际海事学院联合开展“2+1”全日制人才培养;与匈牙利摩根斯达集团、德布勒森大学、欧布达大学合作,设立“中东欧职业教育联络处”,共建通用航空产业学院、通用航空应用技术研发中心;设立巴拿马海事培训中心,获巴拿马海事培训授权证书。联合省内院校、行业企业与同济大学合作成立中德职业教育联盟福建示范基地,中德(福建)跨企业培训中心、同济大学-巴伐利亚文教部中德职教师资培养福建基地、福建中德学院同时挂牌。参与成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并作为联盟2020年度轮值理事长单位,克服疫情不利影响,积极推进工作,举办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论坛暨“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云上峰会。深入参与鲁班工坊建设,学院鲁班学堂“1+2”航海职业教育创新人才培养项目获教育部2019年度教育援外项目立项;2020年,鲁班工坊建设联盟成立,学院被推选为副理事长单位。(六)强化人才保障,高水准建设双师队伍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实施人才强校战略,以“四有”标准打造高水平教师队伍。“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达87.15%,“双带头人”率达100%。专任教师中硕士以上占比达80%以上。建成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8个;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技能能手1人,福建省杰出教师2人,省级教学名师17人,省级技能大师2人,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已形成师德高尚、业务精湛,教育教学能力水平高、技术服务和科研能力强、国际交流能力优的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安全技术与管理专业入选第二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七)勇担社会责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1.“扶志扶智 精准扶贫”打造职业教育精准帮扶共同体。牵头成立了“福建省脱贫攻坚职业院校合作共同体”“福建省职业院校质量振兴共同体”,探索出具有船政特色的“扶志扶智+精准扶贫”模式。开展多元培训,自共同体成立以来,共接收省内外共同体教师213人次开展师资培训,接收管理干部10期122人次开展干部培训,提升共同体队伍水平。与共同体的32所成员校的44个专业开展“3+2”中高职联合办学,实现扶智、扶志并行。2020年,学院获“全国职业院校精准扶贫协作联盟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胜利实现后,学院自觉融入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与顺昌县人民政府合作创建“乡村振兴学院”;联合宁夏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成立闽宁职业教育乡村振兴合作共同体,在顺昌中等职业学校、宁夏农业学校等4所中专学校建立了“职业培训所”。2.“大手牵小手”全面托管闽清职业中专学校。组建管理团队,实施全方位帮扶。托管后现代学徒制、订单班学生数增293.8%,学生技能大赛获奖数增41.7%,教师教学能力大赛获奖数增400%,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获得了良好成效,为福建省县域中职学校发展提供了典范。3.“结对子”助推中西部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开展东西部扶贫战略协作,与宁夏、新疆、甘肃等院校开展专业建设、师资培训等帮扶,开展跟岗挂职。近三年,接收帮扶院校共计65名教师和管理干部挂职、交流与培训。4. 深入落实教育部“六共同”帮扶任务,与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结对,共享就业创业服务链。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福建船政交通职业学院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奋进“十四五”,锚定2035,在职业教育新时代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开拓创新,正以高度的使命感、责任感,展现应有的担当,有充分信心将学校建成人才培养质量、办学水平世界一流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
  • 学校简介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公办高等职业院校。福建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国家水电部部属重点中专学校——泉州电力学校,创办于1984年4月。2003年升格组建学院,开展全日制高等专科教育及多种形式非学历教育,业务由省电力公司和省教育厅共同管理。现设有发电厂及电力系统、供用电技术、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等10个电力相关专业,面向全国招生。学院坐落于“东亚文化之都”——泉州,现有2个校区(丰泽校区、洛江校区)2个实训基地(清源基地、乐峰基地),素有“花园式校园”美誉,曾被授予“省级绿色单位”、“平安校园”等称号,连续十次获得福建省“文明学校”(文明校园)荣誉。 学院充分发挥行业办学优势,已建成覆盖电网建设八大专业类别的紧贴生产实际甚至超前的生产性实训设施,用于学生实训实践和职工培训。2021年3月被授予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院现有校内实训基地64个;拥有国家级骨干专业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个、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发电厂及电力系统等5个省级示范专业,供用电技术等3个省级精品专业,电厂热能动力专业等8个省级职业教育重点项目,国家级教学成果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省级精品课程13门。近年来,学生参加各类竞赛获省级以上奖励292项。“厚德 强技 求是 拓新”是学院的校训,长期以来,学院坚持德技并修,深化校企合作,积极引企入教,精准培养专业化、实用化的“蓝领工匠”,大力推进“二元制”、订单式、定向招聘等培养模式,拓展人才培养平台,引导企业深度参与学院人才培养。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内容,按照生产现场作业标准化狠抓实训质量,提高学生的技能能力和职业素养。全面推行“双证书”制度,实践课时占比59%,强化学生技能实践锻炼,按专业岗位能力等级1级水平作为毕业技能证书标准,毕业生双证毕业率达100%。学院近三年毕业生就业专业对口率80.15%,毕业生对其工作满意度达94.19%。1984年建校至今,学院为社会培养输送人才2.6万人,为电力行业及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积淀了优良的办学传统和丰富的办学经验。学院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职业教育的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为核心,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全力建设高水平职业院校,为福建全方位推进高质量发展超越和行业企业培养更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 学校简介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由闽江学院与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两所公立高校合作举办(办学许可证编号:GOV35AUA03INR20170936N),是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担任省长期间,积极推动与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州友好省州关系的背景下成立的,前身是闽江学院爱恩国际学院,实际已有22年中外合作办学历史。2017年1月,学校获教育部批复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更名为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是全国3所高职高专层次独立设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之一,获评福建省唯一示范性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并入选福建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办学思想:遵循时任中共福州市委书记并兼任学校举办方闽江学院前身原闽江职业大学校长期间,习总书记提出的“不求最大,但求最优,但求适应社会需要”的办学思想,中外合作培养国际化应用型人才。办学宗旨:立足福建、融汇中西、注重质量、突出应用。办学定位:建设成为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国际化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目标:引进借鉴澳洲大学优质教育资源,服务福建、福州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迫切需求,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具有国际同类专业水准的国际化技术技能人才。学校目前开设涵盖电子信息大类、财经商贸大类、旅游大类等多个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新工科”“新商科”专业,引进国际优质教育资源,实行与国际教育接轨的多元化办学模式,引入澳洲百年历史的TAFE教育以及墨尔本理工学院先进的课程体系,结合国内实际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开展副学士学位教育及澳洲专科Diploma教育。达到双方院校毕业条件的学生可获得中澳双证书——福州墨尔本理工职业学院大专毕业证书和澳大利亚墨尔本理工学院副学士学位或澳洲专科(Diploma)证书。学校拥有一支中外教相结合的 “双语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实施与国际教育接轨的教学管理,建立内部审查、校外评估、国外监控的多元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学符合中国高等教育的要求并接受澳大利亚高等教育质量与标准署(TEQSA) 、澳大利亚技术质量保障局(ASQA)的评估并监督。22年办学,中澳高校协同建立“专科+副学士+学士”纵向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体系。学校逐步形成了“一强化、二融合、三培养、四通道”的办学特色,即学生持续三年强化以EAP为核心的福墨英语教育;构建“通专融合”的国际化课程体系;中方、外方和企业三方共育人才;学生培养以就业创业为主,同时也为学生打通国内专升本、出国直升和海外留学的深造途径。学校立足职业教育,充分发挥中外合作办学优势,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办学成效。尤其是2017年获批成为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办学高校以来,学校进一步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办学水平持续“提质”“增效”。相继获国家级骨干专业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省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省产创融合教育实践示范基地、“1+X”证书制度试点等国家级、省级重点建设项目和质量工程30余项;获福建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19—2021年武书连中国高职高专院校排行榜,学校连续三年蝉联毕业生就业质量全国第一,社会声誉进一步提高。学校不断拓展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办学至今已有69所国外大学来校教育交流140批次,交流访问次数457人次;50所国内大学来访交流学习49批次,交流访问次数226人次;构建福墨国际教育联盟,与83所国外大学和海外教育机构建立了良好合作关系,欢迎学生前往继续深造。办学至今,学校已向社会输送毕业生7000多人。通过国际化的培养,专科层次入学的学生得到了跨越式发展。毕业生就业率97%以上,专业对口就业率95%左右,在学校的鼓励、支持与帮助下,多名毕业生成功实现自主创业,实现创业梦想;近四年专升本录取人数占毕业生总数的60%,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成功帮助1000多名学生前往国外大学继续深造,出国学生中大部分已取得海外硕士学位,获得良好发展。2008级校友许胜民,通过学校国际化的培养,赴澳大利亚继续深造并获得学士、硕士、博士学位,现在新加坡管理学院开展博士后研究;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访澳期间,我校2001级毕业生现任塔斯马尼亚州中华商会会长的徐哲受邀参加国宴。目前,学校已成为福建省合作办学规模最大、成建制赴海外深造学生数最多的中外合作院校。在22年中外合作办学基础上,学校将坚守职业教育的初心,持续引进国外先进职业教育资源,探索构建新时代职业教育体系,努力成为国际化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高地,努力建成开放型、有特色、高水平的国际化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福建医科大学创建于1937年,是我国建校较早的公立本科医学院校之一。80多年来,学校秉承“勤奋、严谨、求实、创新”的校训,砥砺“改善国民卫生的先锋,东南医药界的柱石”的初心,形成了“以人为本、求是至臻”的办学理念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孕育了“崇真向善、精诚致远”的校风、“厚德敬业”的教风和“博学笃行”的学风,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2020年,学校荣获第二届全国文明校园称号。学校是一所以医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具有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福建省“双一流”建设高校,是福建省卫生人才培养中心、医学科学研究中心和医疗卫生服务中心。现有上街、台江2个校区,规划占地约1550亩。设有21个学院(部),29个本科专业。现有教职医护员工13590多人(含附属医院),在校全日制学生17000多人。与海内外1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校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合作。学校坚持把人才作为发展的第一资源,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专任教师(含临床教师)1644人,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占56.27%,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69.83%。拥有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选、教育部骨干教师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47人次,“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2人,历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5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和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福建省“百人计划”、福建省“外专百人计划” 、福建省特级后备人才、“雏鹰计划”青年拔尖人才等省级高层次人才509人次,福建省高等学校科技创新团队8个。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核心任务,坚持立德树人,大力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拥有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级线上、线下、线上线下混合式、社会实践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课程1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精品资源共享课、精品课程、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等4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等3个,是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特色专业及本科教学工程近200个。学校培养的学生以理论功底扎实、实践动手能力强著称,临床医学、口腔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等专业学生历年参加国家执业医师(护士)资格考试,通过率均名列全国前茅。2016年以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比赛荣获全国总决赛特等奖1项、华东赛区特等奖1项,连续七年荣获华东赛区一等奖,并在全国比赛中屡获一、二、三等奖。MBBS项目留学生参加全国来华留学生临床思维和技能竞赛等屡创佳绩。我校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欢迎,近年来就业率始终保持较高水平。许多校友成为我国尤其是福建省医疗卫生战线的领军人物和骨干力量。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区域战略需求,着力打造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学科和科研平台。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药学、护理学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现有临床医学和基础医学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博士后工作站,2个院士工作站。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化学和神经科学与行为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现有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省级一级学科6个,拥有肿瘤免疫药物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消化道恶性肿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等47个省部级科研平台,国家代谢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等2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福建省分中心。“十三五”以来,承担各类科研项目5000多项,发表SCI收录论文8400多篇。获中华医学科技奖、福建省科技进步奖、福建医学科技奖等174项。学校拥有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附属第二医院、附属口腔医院等4所直属附属医院。拥有协和临床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省立临床医学院、福总临床医学院、妇儿临床医学院、肿瘤临床医学院等8所临床医学院。在福建省设有非直属附属医院11所,临床教学医院23所,专业实践教学基地96个。附属医院中拥有神经内科、血液内科、心脏大血管外科、普通外科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35个。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第一医院是福建省首批建设高水平医院,均进入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中国医院百强排行榜”和香港艾力彼医院管理研究中心“中国医院竞争力·顶级医院百强榜”。附属第一医院与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共建的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福建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滨海院区)为全国首批国家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协和医院为综合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牵头建设单位,附属第二医院为首批省级区域医疗中心,附属口腔医院为专科类国家区域医疗中心依托建设单位。当前,福建医科大学正在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坚定不移加快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医科大学,努力为健康中国、健康福建建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