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福建:09年高考自主命题 文综理综命题以“稳”为主
2008-12-0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09年福建按省全部科目将实行自主命题的消息,引起考生和家长广泛关注:首次由福建省自主命题的文综、理综卷难度情况究竟如何?几年都采用全国卷文综、理综的我省考生能否适应?

  为此,记者采访了福州部分高三一线教师及省内教育界专家,他们表示:我省明年高考全面自主命题,对明年高考的考生而言应该是个福音。

  自主命题更有针对性

  多年在福州高三一线负责教学的一位高级教师说,明年高考文综理综也由我省自主命题,这充分说明我省以往语、数、英的高考命题是成功的,并日趋走向成熟,且能跟全国统一卷的质量保持一致。因此,在这基础上实行文综、理综的自主命题,考生和家长完全可以相信我省命题的能力和试卷的质量。

  其次,文综、理综由我省自行命题,命题的方向就更有针对性,考题也更能符合我省有关新课改的精神。因为,我省采用的教材和外省的有不一致的地方,尤其是选修课部分的内容。自主命题更有利于命题专家们把握我省新课改的要求,更适合我省考生。

  文综理综命题以“稳”为主

  “其实同学们没必要担心文综、理综首次命题会不会太难的问题。”对于首届自主命题的考生会不会适应的问题,教育专家表示,命题会根据我省考生的学习情况,宏观地把握试题的难易度,会以稳为“主”,不会有太大的波动,不会出现难、怪的题。

  据介绍,和往年一样,2009年我省高考的命题内容还是在《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范围内。明年我省高考《考试说明》将于近期公布。老师和教育专家说,根据课改的要求,命题即使出现的新题型或选做题等内容也都是《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规定的范围内,所以由我省自主命题的试卷只会更适合考生,不会让考生不适应。

  “对大家来说,都是新高考,都是首次全部由我省自主命题,所以大家都一样。”教育专家认为,考生更多的不是担心由谁命题的问题,而是新高考考的是什么内容,怎么考的问题。他说,考生只要根据老师平常的教学安排自己的复习,根据《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的要求和范围进行训练和复习,保持正常的心态迎接高考即可。

  全省范围内选拔命题教师

  那么,命题专家是由什么人组成的呢?3日,记者获悉,省教育厅将在全省范围内选拨命题教师。入选的教师将在2009年1月统一参加普通高考省级自行命题教师(含专家)培训班。

  据介绍参加培训的人选条件包括:高校教师要熟悉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了解现行的普通高中教学大纲、教材,具有相关学科的教学、科研经历,具有副教授或以上职称;中学教师还应具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基础和丰富的教学经验,熟悉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在近3年担任普通高中本学科的教学工作,熟悉现行的普通高中教学大纲、教材,有参加省、市级统一考试命题、评卷工作的经历,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等。

  我省厦门大学、福州大学等有关大学将选派人员参加;省内各设区市以推荐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学科教师为主选派学科教师参加。培训结束,对参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内容的测试,经测试合格者由省教育厅颁发培训合格证书,并进入我省普通高考省级自行命题教师专家库,作为自行命题教师选聘的必要条件。(汤淌)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创办于2003年,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厦门大学和厦门嘉庚教育发展有限公司共同举办的,按新机制和新模式运作的独立学院。2003年10月21日,时任国务委员陈至立、福建省委副书记黄瑞霖为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揭牌,掀开了嘉庚学院向优质大学奋进的历史。历经19年的跨越发展,嘉庚学院目前已设有涵盖理学、工学、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艺术学等学科的13个学院、1个独立系、2个教学部、2个教学中心、1个实践教学训练中心和1个科研中心,54个本科专业,82个专业方向,拥有在校本科生约18000人、硕士研究生91人(与厦门大学联合培养)。嘉庚学院自办学之日起在福建省即在本二批次招生,生源质量逐年提高,近六年嘉庚学院在全国招收本一线上考生1040人,全国本二线上考生数占比近100%。嘉庚学院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是福建省省属院校中省外生源比例最高的院校,省外学生人数占在校生人数的58%。2018年12月,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指定平台“阳光高考”发布了各省20所考生最满意高校名单,嘉庚学院在福建省高校中排名第二,仅次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位于厦门大学漳州校区,校区占地2726亩。校园依山面海而建,与厦门大学思明校区隔海相望。校园建筑以嘉庚风格建筑为主,中西合璧,恢弘大气,错落于湖光山色之间,给学子们营造了沐浴书香、畅游学海、静学深思的修读氛围。“以学生为中心”是嘉庚学院的核心办学理念。嘉庚学院坚持运用这一理念指导办学实践,实施“宽口径、厚基础、重能力、求个性”的人才培养模式,推行“服务与管理”并重的学生工作模式,全力营造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尊重个性、激发潜能的教育环境。嘉庚学院为学子成长成才提供了一流的软硬件设施。现代化气息浓郁的图书馆,提供190多万册藏书和优雅宁静的学习环境。完善的实验室配套、投资5200万建成的工业实训基地,提供强化动手能力的优越平台。与407家知名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的实习基地,构筑实习预就业的畅通渠道。富有嘉庚学院特色的转专业制度和教师答疑制度,使学子在以兴趣为导向的学习环境和亲密的师生关系中快乐成材。嘉庚学院遵循“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有效教学见长”的发展思路,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同时,将大力发展科研工作作为学校新一轮跨越发展的重大举措和生长点之一。一方面,学校立足于培养应用型、复合型人才的办学定位,博采众长,大胆创新,既严格遵循教育规律,规范办学,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又全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推进各项教学改革;另一方面,学校加大力度,循序渐进,逐步推进科研工作,提升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增强社会服务能力。如今,学校已拥有一支由900余名训练有素、教研并长的专兼职教师构成的师资队伍,695项“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项目(国家级176项、省级519项),8项福建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含1项特等奖)。近几年,在学校的大力推动下,科研工作也取得突破性进展,目前已拥有省级科研创新平台3个、校企合作创新平台9个、各类科研项目612项(省部级以上重要项目107项)。开门办学,强力推进国际合作,是嘉庚学院一直遵循的办学宗旨。在学校的专任教师队伍中,活跃着来自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各国的外籍教师的身影。学校与美国、英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新西兰、澳大利亚、法国、荷兰、西班牙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开展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并与25所海外高校建立了人才培养合作关系。学校也积极与香港、台湾地区高校展开交流活动,与7所台湾地区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在校主陈嘉庚先生“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指引下,嘉庚学院坚持规范与创新并举的发展思路,努力为学生提供优质教育,为社会培养合格适用的人才。嘉庚学院的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在国际性赛事获奖176项,全国性赛事获奖1265项,区域性赛事获奖229项,全省性赛事获奖2141项,日益树立起“综合素质高,创新精神强,实践能力突出”的品牌形象,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2018年11月,在福建省教育评估研究中心发布的《福建省本科高校毕业生竞争力之月薪调查报告》《福建省本科高校毕业生竞争力之晋升调查报告》中,嘉庚学院毕业生平均月薪位列福建省综合性大学第四,毕业生晋升总监级高管人员占比高居福建省综合性大学第二。2014年开始,嘉庚学院迈入新一轮跨越发展,提出“教学与科研并举,以有效教学见长”的发展思路,以制度建设与队伍建设为立足点,以实践教学、开放办学、学科建设、科研工作、研究生教育为生长点,打造特色,树立品牌,努力实现成为国内同类高校中一流的、获得国际广泛认可的、以有效教学见长的一所新型优质高等学府的高远愿景。
  • 学校简介闽西职业技术学院是由龙岩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龙岩唯一的一所高职高专院校。学校前身为闽西职业大学,历史上简称“闽大”。2004年,龙岩工业学校并入闽西职业大学,更名为闽西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龙岩市委、市政府推进市职业教育资源整合,龙岩卫校、龙岩财校整体并入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校拥有校本部、天马校区、虎岭校区、西湖岩校区4个校区,占地56.24公顷,建筑面积35.83万平方米。现有高职在校生12135人、中职在校生2887人,在编教职工802人,专任教师473人,其中高级职称165名,高学历教师250名,“双师型”教师占专业教师比例达80.06%。学校设有信息与制造学院、城乡建筑学院、财经商贸学院、文化与旅游学院、医学护理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生态环境学院7个二级学院和龙岩卫生学校一个中职学校。开设40个高职专业、10个中职专业,26个高职专业排名全省前10名,15个高职专业排名全省前5名,拥有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1个、国家示范(骨干)专业4个、国家骨干专业4个、国家级服务产业提升专业2个、国家“1+X”证书试点改革专业25个,省级立项33个专业。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868万元,馆藏各类图书101.3万册。办学以来,学校先后培养大中专毕业生约6.8万人、中短期学员40多万人。2007年,学校被教育部、建设部确定为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院校。2008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确定为福建省首批示范性高职院校。2013年与龙岩学院合作,成功开设2个专业的本科培养试点,是省内唯一一所本科培养试点全程由高职院校独立进行培养的院校。2016年,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2020年学校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为福建省示范性现代职业院校。2019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改革活力指数排行榜中,学校综合实力全国排名第70位,学生成长发展力全国排名第41位,“国20条”改革试点活力全国排名第27位。“2020-2021年中国高职高专院校竞争力排行榜”显示,学校竞争力排行福建省高职高专第7位、全国高职高专第239位。2021年6月被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确定为福建省A类高水平职业院校立项建设单位,机电一体化技术和电子商务专业群被确定为福建省高水平专业建设计划,学校吹响了“双高”建设集结号。学生技术技能培养突出。2020年在全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我校共获一等奖7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21项,积分排名福建省第4名。在第六届福建省“互联网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7项,优秀奖15项。“十三五”期间,我校学生代表福建省参加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院校获一等奖3项,二等奖14项,三等奖10项,积分排名全国第75位,福建省第5位。毕业生就业工作成效显著。2020届共有1824名毕业生,年度就业率92.79%,自主创业率2.24%,专升本升学率20.06%(344人进入本科继续深造)。毕业生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74.42%,有超过七成的毕业生从事专业相关工作,毕业生就业现状满意度为78.88%。毕业生对母校的总体满意度为97.00%,用人单位对本校毕业生的总体满意度达到了100.00%。
  • 学校简介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是由福建师范大学与有关企事业单位联合申办,2003年5月经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2003年12月通过教育部首批确认的独立学院。学院实施全日制本科教育,办学以来先后获评“全国百所较好独立学院”“全国先进独立学院”“中国最具品牌价值独立学院”“全国模范职工小家”“福建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福建省五四红旗团委”等荣誉称号。百载春秋,薪火相传。学院沿用了福建师范大学前身校之一的福建协和大学的校名,继承和发扬老协和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砥砺出“厚德励进,博学自强”的校训精神,依托福建师范大学百年学府优质教育资源,以新机制、新体制,积极探索办学新模式,培养社会急需的高素质应用型创新人才。学院位于福州闽侯上街大学城学府南路,校区占地面积近千亩,背靠郁葱的旗山,溪源江从校区穿行而过,校园环境优雅,人文气息浓郁,具有完备的教学、实验、文化、体育和生活设施,是融现代化、网络化、人文化、生态化、园林化为一体的“山水学村”。学院依托福建师范大学优势学科,努力创建特色和品牌专业,目前设有文化产业系、外语系、国际商学系、信息技术系、经济与法学系、管理学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等8个教学单位,共开设涵盖文、工、教、经、法、管、艺等学科门类34个本科专业和2个国际化本科教育实验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约1.2万人。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充分利用独立学院灵活的办学机制,构建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爱岗敬业、富有活力的师资队伍,有力地保证了教学质量。现有600多名专任教师中,副高以上职称的人数超过30%;自有教职工当中,有福建省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名,福建省优秀教师2名,省级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团队3个。学院积极推动教学科研上水平、上台阶。现有省级应用型学科、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精品课程、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本科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高校服务产业特色专业、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项目等50余项,多部自编、合编教材入选全国“十二五”规划教材。成功申报国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基金立项项目2项,其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0余项(含省部级以上重要项目50余项)。先后获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7项,省社科优秀成果奖8项。学院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努力让每位协和学子“学有所得,学有所用,学有所值”,以培养“实基础、高素质、强技能”的人才为目标,坚持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和综合提高的原则,强调实践应用能力与一定的科研能力有机结合、专业教育与通识教育结合。实行以弹性学制、选课制和主辅修制为核心的完全学分制,学生可自主决定修学年限,修满规定学分即可在弹性学制内的各个学年申请毕业。学院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学生在国际、国内和省级各类赛事中获奖千余项,历届毕业生就业情况保持良好,获评“福建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学院充分发挥区位优势,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为学生铺设出国留学的“绿色通道”。目前,学院已与国外和台湾地区多所高校进行办学交流并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于2009年正式获批成为全国独立学院首家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即SQA AD项目)海外授课中心,先后组织多批学生赴英、澳、加等国家和台湾地区交流学习。作为成长型的学院——福建师范大学协和学院在未来的发展中,将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人才的需要和高等教育适度超前发展的战略要求,以满足学生学习成才的需求为己任,以培养社会急需的高层次人才为目标,集中和整合校内外优质教育资源,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形成自己的鲜明特色,努力把学院办成一所高水平、有特色、省内一流、全国知名的独立学院,为高等教育现代化和新福建建设贡献力量。
  • 学校简介厦门医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是福建省三所医学类本科高校之一,也是闽西南唯一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办学渊源最早可追溯到1898年在鼓浪屿创设的医学专门学校。学校传承“德厚立人、术湛立业”的校训,凝练并弘扬“阳光、大气、善良、感恩”的校风和“忠诚、团结、实干、创新”的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厦门、面向福建、辐射全国,致力于为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毕业生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学校位于被誉为“高素质的创新创业之城、高颜值的生态花园之城”的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厦门经济特区,依山临海,环境优美,教学和科研设备先进,公共服务和管理体系完备,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和文明校园建设成果显著。校园总占地面积885亩,其中现有校本部面积520亩,二期规划用地365亩,目前总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近3.5亿元,图书馆藏书近65.9万册,电子图书达56.4万种。学校师生数已达万人。学科专业建设已具规模。现有临床医学系、口腔医学系、护理学系、药学系、公共卫生与医学技术系、基础医学部、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教学机构,设有继续教育部、图书馆、信息中心和实验室与设备管理中心等4个教学辅助机构。现设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中药学、生物制药、精神医学、康复治疗学、海洋药学、医学检验技术、麻醉学、预防医学、口腔医学技术、助产学和化妆品技术与工程等15个本科专业,同时设有针灸推拿、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技术、护理、助产、药品生物技术、医学美容技术、健康管理、卫生信息管理、眼视光技术等10个专科专业,已形成“医、护、药、技”齐全的学科专业体系,并面向全国招生。2021年起,学校与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联合招收、培养硕士研究生。师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现有教职医护员工2787人(含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423人,有博士学位122人,硕士学位24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86.5%;有正高职称81人,副高职称145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3.4%;另有外请教师1400余人。学校聘请著名呼吸病学专家、中国工程院钟南山院士为呼吸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附属第二医院名誉院长。学校共有33人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省引进台湾高层次人才“百人计划”入选者、省百千万人才工程省级人选、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省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青年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省高校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省高校杰出青年科研人才培育计划入选者、厦门市“双百计划”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厦门市杰出人才、厦门市本土领军人才、厦门市拔尖人才、厦门市台湾特聘专家、厦门市台湾特聘专才、厦门市杰出青年、厦门市创新创业人才、厦门市高层次留学人员等人才和荣誉称号。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先后获得一批教育教学荣誉和成果。国家级包括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实训基地3个,全国健康服务类、养老服务类示范点各1个,国家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教学成果奖1项,主编国家级规划教材6本。省级包括教学成果奖4项,本科教学团队2个,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立项建设专业12个,实验教学中心9个,一流课程34门,教育教学改革项目65项。市级重点专业5个。2018年以来,在第四、五届全国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二等奖2项;在2021年全国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三等奖;在福建省第四、五届本科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中,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在2021年福建省首届本科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专项奖3项,成为全省唯一包揽三项专项奖的学校;学校三度获“最佳组织奖”。科研创新能力全面提升。现有国家CMA认证的分析测试中心1个,省级科研平台6个,市级科研平台3个。2016年以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基金等各类科研立项654项,横向课题76项;获福建省科技进步奖、自然科学优秀学术论文奖及厦门市医学创新奖等成果;授权国家发明专利等知识产权194项;发表自然社科类和社会科学类论文1856篇。医教协同发展深入推进。建有2个国家医师资格考试(临床类别和口腔类别)实践技能考试基地,拥有2所直属附属医院、3所非直属附属医院、41所教学医院和91个校外实训基地。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高。2022届本科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率近50%,上线率51.65%,录取率31.39%,高于全国录取率7个百分点,录取院校共45所,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中国药科大学等双一流院校18所。2021届本科毕业生中,硕士研究生考试报考率近50%,上线率44.3%,录取率30%。学生积极参加全国、全省及海峡两岸各类竞赛,近三年获国家级一等奖34项,二等奖44项,三等奖58项,优秀奖8项;获省级一等奖19项,二等奖32项,三等奖47项,优秀奖10项。学校第一届、第二届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国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水平测试,其中理论考试通过率均超过90%,高于全国平均通过率20-30个百分点,临床实践技能考试通过率均达100%。对外交流合作逐步扩大。已同韩国大田大学、韩国大邱韩医大学、韩国大邱加图立大学、韩国金泉大学、台湾阳明大学、台湾慈济科技大学、台湾辅英科技大学等院校签署了合作协议,广泛开展互派学者、学生交流、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目前,厦门医学院正在福建省委省政府、厦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学校党委的带领下,坚持党建引领,力争在未来3到5年,办学规模超过一万人,通过高位嫁接,实现弯道超车、跨越发展,走出一条“医、护、药、技”多学科特色发展之路,建成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高校。
  • 学校简介漳州城市职业学院是漳州市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职院校,办学历史可由龙溪师范学校溯源至1905年成立的汀漳龙师范传习所(其前身为创办于清乾隆十一年的丹霞书院,距今275年),文化底蕴深厚,红色基因凸显,许地山、杨骚、沈柔坚等著名专家学者,彭冲、方毅、王德、李兆炳、苏静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学校的校友。2003年龙溪师范学校、云霄师范学校并入漳州教育学院,2007年改制升格为漳州城市职业学院。学院2017年、2018年先后顺利通过第二轮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和评估回访;连续四届获评漳州市“文明校园”;连续五年获评漳州市“一类平安单位”。2020年教育部公布的满意度排行榜位列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第十名。2021年,小学教育专业群获“福建省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建设计划”高水平高职专业群立项,学院进入省级“双高”建设行列。当前,学院正以“双高”建设为引领,强化内涵提升、提质培优、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为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培养更多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奋力谱写“漳城院”新篇章。学院实际占地面积180亩,校舍建筑面积13.44万平方米,各类设施较为完备,建有多功能一体化的校内实训中心10个、各类校内实训(验)室179个,以及图书馆、学生公寓、食堂、大学生创新创业园、各类文化体育场馆等,教育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现有全日制学生(包括“二元制”和“高职扩招”)8813人,加上新型职业农民专科学历教育、在联办中职就读的“三二分段”五年专学生,共计10039人。办学规模居全省高职院校中等偏上水平,属A类高职院校。全院教职工442人,专任教师299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91人,取得硕士以上学位236人。学院设有党政管理机构12个,教辅机构3个;设有教师教育系、学前教育系、文化艺术创意系、经济管理系、园林园艺系、食品工程系、电子信息工程系、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部、继续教育中心等10个教学机构,涵盖34个专业,其中师范类专业(国控专业)12个,初步形成教师教育、文化服务、财务会计、电子信息、园林园艺、食品工业等专业类群;学院成立教育研究院等11个研究(院)所;设立党总支7个,基层党支部19个。近年来,学院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作为100所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布点监测之一,近5年来,毕业生年终平均就业率92%,用人单位认可度、满意度高。学院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职业教育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落实漳州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适应社会需要办学理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深入落实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聚焦漳州经济社会发展人才需求,强化内涵建设,扎实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统筹疫情防控与教育教学,统筹学院发展与安全稳定,推进办学治校取得新成效,把学院建成师范特色、城市特质、多专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高职院校,为全方位推动漳州建设现代化滨海城市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