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明确高考加分政策
2013-06-1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昨天出台的2013年高招录取细则中对加分政策予以明确。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录取时将在考生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投档(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时,只可享受其中最高分值一项),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重大突出事迹的应届高中毕业考生,报经省招委会讨论批准,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可加5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烈士子女,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少数民族考生平行院校志愿中A院校报考民族院校的,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报考其他院校的,录取时可加3分投档;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外语选考非英语语种的考生,其本科平行院校志愿中的A院校的第一专业报考非英语语种的外语专业,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杨频萍)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属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轨道交通行业办学历史最悠久、影响力最大的高职院校之一,是长三角地区唯一一所轨道交通高校,是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单位。新时代,学校确立了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准卓越新南铁的发展目标。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创建于1941年的南京特别市立第一职业中学,1953年,黄炎培先生创办的中华职业学校(时名为上海轻工业学校)商科并入我校,1955年起更名为南京铁路运输学校,长期隶属铁道部管理。2002年学校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更名为南京铁道职业技术学院,2004年成建制由铁道部划转江苏省地方管理。建校80年来,始终坚守“职教报国、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初心使命,传承教育救国、现代职教、铁路行业三种禀赋,坚持“走合作办学之路,与中国铁路同行”的办学理念,致力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铁路基因的兴路强国时代新人”,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被誉为铁路“黄埔军校”。学校办学条件优质。现有浦口和建宁路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46亩,总建筑面积40.2万平方米,全日制在校生10337人,教职工604人,设有运输管理学院、通信信号学院、机车车辆学院、供电与工程学院、财经与物流管理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智能工程学院等,开办专业36个,构建了以轨道交通专业为优势和特色的专业群体系,其中国家“双高”建设专业群1个(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群),轨道交通类专业行业领先,会计、艺术设计等地方专业省内一流。建有全国唯一、连接铁路正线、列车开进校园的高铁实训基地,集成高铁六大系统,全真高铁设备,技术与现场同步,实训条件全国一流,成为“江苏铁路人才培训基地”、中国铁路总公司定点培训单位、欧亚交通高校国际联合会国际化人才培养基地。学校办学实力行业领先。在行业学会、行指委等组织中担任主任、副主任,牵头铁道运输类专业升级及数字化改造,牵头研制教育部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企业生产实际教学案例库、专业教学标准、顶岗实习标准、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引领行业院校铁道类专业建设。省级以上重点专业、行业名师、全国铁路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国家规划教材同类院校领先。建有全国首家“地铁学院”。建有全国首个“铁路文化研究中心”、江苏铁路教育馆等,是全国铁路科普教育基地、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学校坚持以高水平党建引领事业发展。学校党委切实履行管党治党主体责任、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校共有9个党总支、7个直属党支部、31个党支部,现有党员620名(含在职教职工党员、离退休党员、学生党员)。学校党建成果突出,先后获得江苏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学习型党组织建设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思政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1个党总支、1个党支部分别入选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党支部工作案例入选全国党员教育培训教材;学校纪委3次蝉联省纪委年度综合考核第一等次;学校团委当选全国铁道团指委副主任单位;马克思主义学院连续2次入选江苏省示范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文明校园。学校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在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大赛、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1+X证书制度试点等方面不断突破,涌现出全国教学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展示活动二等奖、江苏省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学生综合素质高,近五年,在省级以上各类竞赛中累计获奖500多人次,特别是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以及各类文体竞赛中摘金夺银、成绩突出,青年志愿服务品牌受到团中央和团省委表彰10余次。涌现出全国铁路劳模、“火车头奖章”获得者、全国和全路向上向善好青年等一大批优秀毕业生典型。学校国际合作引领行业院校。牵头搭建中国—东盟轨道交通教育培训联盟等4大国际合作平台,覆盖“一带一路”,订单招收培养沿线国家留学生,在埃及、老挝挂牌成立铁路海外培训基地,与北京交通大学共同承担商务部援外培训项目——埃塞俄比亚亚吉铁路列车调度员岗位培训;与西南交通大学共同承担中国工程院重大咨询课题——“一带一路”轨道交通专业人才培养研究、共同开展蒙内铁路职业岗位人员培训、合作编写全英文培训教材,服务中国铁路走出去。学校社会声誉卓越。招生就业两旺,录取分数线连续8年名列江苏省高职院校第一。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强、发展潜力大、企业满意度高,毕业生就业率平均保持在96%以上,毕业生3/4左右在大型国有企业就业,就业竞争力和半年后薪酬水平连续多年位居全省高职院校前三名,用人单位满意度保持在95%以上,是考生和家长最为心仪的高职院校之一,毕业生成为铁路企业用人单位的首选。学校服务江苏轨道交通发展不可替代,服务“长三角一体化”战略作用日益凸显,服务“一带一路”倡议优势独特,不断推动卓越新南铁建设,致力为现代化铁路强国建设和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贡献力量!Introduction to Nanj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NVIRT)Nanjing Vocational Institute of Railway Technology (NVIRT) is a full-time public regular institution of higher learning (junior college) under provincial jurisdiction approved by the People’s Government of Jiangsu and filed with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She is a high grade occupational junior college in Jiangsu Province, a quality higher occupational college at the State level, and a high grade occupational school with characteristics in China with various disciplines. NVIRT was formerly No. 1 Occupational School of Nanjing Special City set up in 1941, which was renamed as Nanjing Rail Transport School under the Ministry of Railway, and upgraded to higher learning occupational college in the name of NVIRT in 2002. She was transferred to the local jurisdiction of Jiangsu by the Ministry of Railway in 2004.Eight decades of vicissitude has enriched the NVIRTers with the responsibilities of “empowering the students with moral, dedicating to the rail cause and serving for the community” in the historic perspective. The hardship and struggle have led to excellent traditions and rich rail campus in addition to its output of quality skilled graduates, which has thus been highly acclaimed by the society. NVIRT has opened a new chapter since its upgrade to the college. She has shown outstanding performance in the 1st appraisal of higher occupational or junior college training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s a model junior college at the provincial level. The new campus in Pukou was initiated and new innovative training system was commenced. Strategic cooperation with the industry or regional large company has been entered for tailor-made training. High level practice platform combining industry and teaching has been set up and co-training with other higher learning institutions has been forwarded. The student entrepreneurship or sci-tech industrial park co-sponsored with the government agencies and companies have been built to remodel in a way of integrated learning so as to enhance the training. NVIRT has been rewarded as “one of the top 50 service contributors of junior college”, “one of top 50 with international impact”, “advanced entity in occupational training at provincial level”, “civilized campus at provincial level”, or “advanced entity in graduate employment at provincial level”. Her enrollment marks have been at the top for 7 consecutive years and her graduates have ranked at the top 3 in job competitiveness for 6 consecutive years. NVIRT has been listed as an excellent higher learning occupational college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and selected as a high level junior occupational college with characteristics and various disciplines.The institute has seven secondary schools, namely the School of Transportation Management, the School of Communication and Signaling, the School of Rolling Stock and Vehicles, the School of Power Supply and Engineering, the School of Finance and Logistics Management, the School of Intelligent Engineering, the School of Architecture, Art and Design. There are six teaching departments, e.g. the School of Marxist and the School of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It has opened majors in Rail transport operation management, Railway signal auto-control,EMU Maintenance Technology, Power Supply Technology,Marketing, Computer application technology,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technology for the rail transit industry and the regional economy.With the new target of “New NVIRT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world level” defined by new Party Commission, NVIRT, having its base in Jiangsu, will make great effort in emancipating minds, deepening reform, highly implementing college’s f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for building an excellent college focused on quality, talents, innova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openness, entirely promoting “Double High” construction, which has been orientating to Jiangsu, facing China, serving the industry of railway and urban rail transit, aiming at the regional economy, and focusing on the main task of cultivating students by strengthening their moral education, so as to cultivate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with patriotism, craftsman spirit and rail gene, those of whom will make contribution to better serve transportation strategy, the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and the constriction for “New Jiangsu on railway”.
  • 学校简介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创建于1999年,是由南京医科大学自主创办并经省教育厅批准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为独立学院。2011年,南京医科大学和连云港市政府签署合作办学协议。2013年9月,南京医科大学康达学院正式从南京迁址连云港办学。  学院设有基础医学部、临床医学部、护理学部、药学部、康复医学部、人文管理学部等12个教学机构,拥有一批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的专业带头人;现已建有30所临床医学院、附属医院和教学医院,同时共享南京医科大学25所附属医院的教学资源。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181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749人;自有教职工357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85%以上。  学院设有临床医学、预防医学、药学、医学影像技术、护理学、公共事业管理、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等17个专业21个方向。目前学院在校生人数9650人。学院各项教学、实验及生活设施先进齐全。图书馆文献收藏量近95万册,同时作为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的分馆,学院学生可以共享南京医科大学图书馆丰富的馆藏资源。  学院积极探索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取得了显著成效。在清华大学武书连大学排行榜中,我院新生质量、毕业生质量连续三年在全国近300所独立学院中位列前10位。为了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学院每年选派一定数量优秀学生到南京医科大学等国内知名医科院校相关专业学习一年,为学生提供到高水平医科大学进行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学院大力开展境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港台、中亚、日韩等地区和国家医药院校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学院对外办学路径。目前已与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加拿大西三一大学、美国国王学院等国外院校签订联合培养本硕协议。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学院与江苏豪森医药签约举办豪森班,共同培养企业亟需人才。学院积极参与健康港城建设,开展健康宣传系列活动、急救知识宣传和技能培训、心理健康活动及志愿服务等,活动得到本地市民一致好评。  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与积累,康达学院已成为一个理念先进、特色鲜明、管理严格、品牌优良的独立学院,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和广泛赞誉。学院将继承和发扬南京医科大学的优良办学传统,结合港城地方特色,重点建设全科医学、护理学、药学、康复治疗技术、医学影像技术、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发挥医学教育的优势,带动并提升连云港地区医院整体医疗、科研、健康水平的发展,形成科教研互促、教学相长的良好发展格局;积极做好科技成果转化,服务社会经济发展。学院将继续积极探索康达特色办学之路,掀开学院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南京市玄武区
    学校简介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厅直管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地处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毗邻国家级新材料科技园。学校肇始于民族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先生于1934年创办的“远东第一大厂”——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錏厂厂办校,历经永利化工专科学校、南化化工学院、南化公司技工学校、化工部南京动力学校分校、化工部南京化工学校、南京化肥厂化工学校、南化公司化工学校、南京化工学院南化分院、南京化工学校、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历史变迁,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对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获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1次、“服务贡献50强”3次、“国际影响力50强”3次,位居全国高职院校排行榜第82位、武书连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第47位、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第9名。学校占地面积740亩,建筑总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工659人,专任教师518人。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高职教育为宗旨,根植化工、立德树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质量为本、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化工为本、促进特色优势发展,政行校企合作共赢、产学研用结合共进,全面实施“文化引领、人才强校、协同发展、开放办学”四大战略,落实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及全国责任关怀院校工作组组长单位、教育部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及职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教育部石化行指委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高职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江苏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单位、江苏化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江苏省石油化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秘书长单位,是教育部等主办、省教育厅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承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化工设备维修”“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定点基地,是“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培训基地”,是“中石化系统优质人力资源培养输送基地”。牵头教育部精细化工专业目录、教学标准修订,主持教育部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牵头江苏化工职教集团获批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牵头成立全国责任关怀院校工作组,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最佳组织单位、卓越领导者、优秀推进者。学校设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生命健康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基础科学部、体育工作部、工程训练中心等14个教学单位。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以化工为特色,工、经、文、管、医、艺多科性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品牌专业2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校企合作专业达100%。建成国家级、省级及校内外实训基地309个,形成“单项能力共享、综合能力交叉、岗位能力拓展、职业能力提升”的四级递进实训体系。立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现代化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绿色化工与环境保护”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江苏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项。学校现有教师高级职称占比48%以上,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9%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比91%以上。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及科技创新团队4个、“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个,全国技术能手1名,江苏省技术能手4名,全国化工职教名师6人,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名、产业教授9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10个、“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8人次、“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6人,获教育部认定双师型基地3个。形成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层次分明的教师发展梯队,打造“师德高尚、专业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构建“名师引领、团队支持、四级框架、三全覆盖”的高层次双师引培体系。学校面向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江西、海南、内蒙古等23个省市(自治区)每年招生4000人以上,与本科院校开展“3+2”分段培养、“4+0”联合培养项目、与中职学校开展“3+3”分段培养。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建成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等学生创业平台,设立创业种子基金、校友创新创业奖学金,形成具有高职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在校学生获江苏省“挑战杯”特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挑战杯”金奖2项,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两个组别一等奖,获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团队荣誉称号,“梦里花”团队获评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校践行“四级递进、虚实结合”教育理念,形成“产学研用一体 工学交替互促 教学做赛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生为本 德育为先 实践为重 创新为魂”,着力培养有德、有志、有才、有为的“四有”人才。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资源共享精品课2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立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4门,获国家和省级课件奖各1项,获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参与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项;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3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学校拥有“江苏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精细化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磁共振靶向显像剂研究工程实验室”等省级中心5个,“南京市氨基模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机械密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学校“科研北斗计划”创新平台及校企合作创新平台40个,形成了以低碳、节能环保产业为先导,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方向发展的校企合作开发研究的科技服务体系。建成校内科普实践体验中心12个,年服务人数上万人次,先后被认定为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学校2011年成立由政校企共同投资、股份制企业化运作的南京化院中山科技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园校一体化”办学格局,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多个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地方政府共建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省级优秀社区学院、南京市江北新区老年开放大学。牵头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中国化工行业教育培训学院,有效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大学科技园获批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获省科技厅绩效评估优秀等次、“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等称号。学校是欧洲职业教育机构联盟(EVBB)中国唯一的全权会员,美国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CCID)三个中国会员单位之一,“全国石油与化工‘一带一路’联盟”常务副主席及秘书长单位,“中国—东盟国际职教联盟”牵头院校之一,先后与27个国家80余家高校或机构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180余份合作备忘录。与加拿大道森学院共同举办中加数控大赛,开国内高职院校举办国际技能大赛之先河。自2013年招生海外留学生以来,首批接受全国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首批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试认证。实践外国留学生现代学徒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教育部“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特色项目。与爱尔兰都柏林塔拉理工学院、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等合作探索“3+2+2”专本硕衔接跨国分段人才培养。在境外建设南京科院印尼德龙学院、南京科院ACCESS汉语学堂、南京科院(塔什干)鲁班学院。荣获“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留学江苏目标学校”等荣誉。2018年3月,纳米比亚总统哈格•根哥布来校参访。学校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形成以学校《章程》为纲领的制度体系。不断加强“双代会”、学术委员会等民主管理,推进校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成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五多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责有攸归 质量自觉”质量文化。全体师生以“仁爱 求真 笃行 拓新”为校训,形成“文明 团结 勤奋 进取”的优良校风和“刻苦 严谨 求实 创新”的学风,铸就“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的南京科院精神。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 特色鲜明 充满活力”的高职院校。
  • 南京大学南京市鼓楼区
    学校简介南京大学坐落于钟灵毓秀、虎踞龙蟠的金陵古都,是一所历史悠久、声誉卓著的百年名校。其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三江师范学堂,此后历经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国立东南大学、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国立中央大学、国立南京大学等历史时期,于1950年更名为南京大学。1952年,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南京大学调整出工学、农学、师范等部分院系后与创办于1888年的金陵大学文、理学院等合并,仍名南京大学。校址从四牌楼迁至鼓楼金大原址。 在一个多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南京大学及其前身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谋国家之强盛、求科学之进步,为国家的富强和民族的振兴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作为教育部直属的重点综合性大学,南京大学又在崭新的历史机遇中焕发出新的生机,在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等各个领域保持良好的发展态势,各项办学指标和综合实力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1996年,南京大学被确定为国家“211工程”重点支持的大学;1999年,南京大学进入国家“985工程”首批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行列;2006年,教育部和江苏省再次签订重点共建南京大学的协议;2011年,教育部和江苏省签署协议继续重点共建南京大学;2016年,南京大学入选首批国家级双创示范基地;2017年,南京大学入选A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现有16个学科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南京大学目前拥有仙林、鼓楼、浦口、苏州四个校区,有33个院系,本科生13350人、硕士研究生17201人、博士研究生8385人、留学生1117人。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8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3个,“双一流”建设学科16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三期项目立项学科19个,江苏省一级学科重点学科18个,本科专业8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点(不含一级学科覆盖点)1个,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8个,博士后流动站38个,国家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基地12个,国家生命科学与技术人才培养基地1个,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14个。有国家实验室(筹)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科技资源共享服务平台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个,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9个,教育部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环境保护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重点实验室10个,江苏省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12个,科工局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家测绘地理信息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2个,江苏高校协同创新中心5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国家高端智库建设培育单位1个,江苏省重点高端智库3个。 南京大学拥有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28人,中国工程院院士5人,国家级领军人才327人次,国家级青年人才347人次,国家科技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重大项目首席科学家103人次,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38人。 春风化雨、桃李芬芳。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中,南京大学始终坚持育人为本,在各个历史阶段培养和造就了众多中华英才,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成就卓著。改革开放以来,南京大学在教育教学改革中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形成了许多重要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念,在国内外高等教育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当前,南京大学提出了“办中国最好的本科教育”的奋斗目标,坚持“学科建设与本科教学融通,通识教育与个性化培养融通,拓宽基础与强化实践融通,学会学习与学会做人融通” 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深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积极为社会各行各业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军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 南京大学的前身即“以科学名世”,格物致知、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和传统始终贯穿于南京大学的发展史中,成为南京大学办学最重要的特色。一代又一代的南大人孜孜求索、攀高攻坚、为国争光、为民造福,涌现出一大批优秀的科研成果,蜚声国内外学界。今日南京大学以“加强应用、注重基础、发展边缘、促进联合”为方针,以“基础研究面向国际学术前沿,应用研究面向国家战略需求和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致力于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指导思想,调整科研布局、加强科研组织,整体提高原创科研能力与水平,将南京大学建成我国重要的科学研究中心。 自上个世纪初建校以来,南京大学就一直是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最活跃的中国大学之一,与世界上众多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科研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其中,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的南京大学-霍普金斯大学中美文化研究中心迄今已成功举办三十余年,它是中国改革开放以后最早实施的高等教育国际合作长期项目,为中美文化交流事业培养了众多骨干人才,在海内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目前,南大正在新的历史形势下,大力推进各种宽领域、多渠道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全面提升办学的国际化水平。 当前,南京大学的办学事业已经掀开新的百年篇章。全体南大人将始终保持奋发昂扬的精气神和朴茂平实的工作作风,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第一个南大”的指示精神,着力内涵发展,彰显南大特色,为把南京大学早日建成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奋斗,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更大的贡献!
  •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市玄武区
    学校简介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20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2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500余人。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5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7人等。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4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突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新要求,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建校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国防就业率达35%,其中15人当选两院院士。“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3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也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 学校科技优势突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光电信息、导航制导、先进材料等科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防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3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1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实现五大奖种全覆盖。由我校担任总师单位研制的武器装备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接受了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被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影响日益提升。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等15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现有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建有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院,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建有欧亚研究院,包括沙特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设立了100余项奖教金和奖助学金,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 学校办学环境宜人,基础设施一流。近年来,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不断延伸和扩展办学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2.3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7亿元,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主要聚焦核心办学功能提升,是学校传承办学文化、筑牢发展根基、扩大办学影响的主阵地,是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业的核心校区。江阴校区占地111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聚焦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办学,依托地方区域和产业优势,是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前沿交叉学科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盱眙军民融合科研试验基地、水下科学试验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正在筹建中,主要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是以陆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