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浙江:播音主持等四类艺术专业省统考本周五开考
2016-12-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艺考生们注意啦,2017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播音主持、编导、摄制、影视表演等艺术类专业省统考将于2016年12月23日至25日进行。考前要准备些啥?要注意什么?看看浙考微君整理的信息吧。

考试证件要备好

已完成报名的考生可在2016年12月21日至12月22日进入浙江传媒学院招生网()登录专业统考网报系统()打印本次考试的准考证。考生还要准备本人近期一寸正面免冠标准证件照(每报考1个类别1张),于考试前粘贴在准考证指定位置。

考生需携带网上报名后打印的专业类别准考证、浙江省201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生报名证(艺术报考证)、身份证及相关类别考试所需的自备材料等参加考试。

温馨提示:考试期间身份验证时,“户口本”是不能替代“身份证”的,大家在参加考试时务必携带身份证。如果身份证丢失,请及时办理临时身份证,或提供本人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带有本人照片及身份证号码的证明原件(照片上须加盖派出所公章)。

各专业类考试时间

本次考试各专业类别的考试形式、内容及具体考试时间见下表。考生如遇笔试和面试考试时间冲突,必须先服从笔试安排,然后再参加面试。参加笔试类考试的考生携带考试规定的水笔以外,另请自备2B铅笔、橡皮、尺等文具。

2017年1月下旬考生可登录浙江教育考试网()或浙江传媒学院招生网()查询本次考试成绩。

热门院校

  • 中国美术学院杭州市上城区
    学校简介西湖涌金,清波粼粼,象山叠翠,白鹭点点。中国美术学院的前身是国立艺术院。1928年,时任大学院长的蔡元培先生择址杭州西子湖畔,创立了第一所综合性的国立高等艺术学府——国立艺术院,揭开了中国高等美术教育的篇章。作为国内学科最完备、规模最齐整的第一所国立高等美术院校,中国美术学院在九十年的发展历史中,数迁其址,几易其名,从国立艺术院、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立艺术专科学校、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浙江美术学院到如今的中国美术学院。这个过程中,始终交叠着两条明晰的学术脉络,一条是以首任校长林风眠为代表的“中西融合”的思想,一条是以潘天寿为代表的“传统出新”的思想,他们以学术为公器,互相砥砺,并行不悖,营造了利于艺术锐意出新、人文健康发展的宽松环境,成为这所学校最为重要的传统和特征。进入新世纪,中国美术学院校园更新,理念传承,学科拓展,院系重组,实现了学校历史上的跨越式发展,学院于2015年成功入选浙江省第一批重点建设高校,2016年获批成为浙江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文化和旅游部共建高校,2017年,学院入选国家“双一流”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美术学学科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美术学被列为全国重点学科,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建筑学等4个学科被列为浙江省一流学科。中国美术学院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美术学、设计学获得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一;艺术学理论获A-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三;戏剧与影视学获B+评级,排名全国并列第六。目前学院设有美术学、设计学、艺术学理论三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中国美术学院高度重视文化传承创新与艺术教育的双重职责,致力打造视觉艺术东方学体系,打造具有东方文脉与方法特质的一流视觉艺术学科群,以“三育人”为核心,实施“大类招生、分类培养”的策略,设立专业基础教学部,实现“两段式”教学法,在专业内建构“实验室-工作室-研究所”融通的三环结构教学模式。开创性地完成了“五学科十+学院”学科结构改革。建立以“劳作上手、读书养心”和“人民之心、美美与共”的实践教学体系,形成本、硕、博多层次的办学格局。中国美术学院作为首届全国文明校园单位,校园占地1000余亩,建筑面积近30万平方米,地跨杭、沪两市,拥有南山、象山、张江三大校区,2003年建成的南山校区成就了水墨美院的现代演绎,2007年投入使用的象山校区则孕生了艺术家园的望境塑造,同时良渚新校区也正在筹建中。独具匠心的校园成为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新名片。现有在校学生9000余人,教职工约千人。中国美术学院作为研究教学型大学,秉承“行健 居敬 会通 履远”的校训,倡导“多元互动 和而不同”的学术思想,营造“品学通 艺理通 古今通 中外通”的人才培养环境,培养具有基础理论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德艺双馨优秀人才,担负起引领中国当代美术发展方向的责任,遵循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锐意进取,开拓创新,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由文化和旅游部与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一所公办高等旅游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拥有萧山、千岛湖两大校区,共占地1080亩,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两大校区分别与钱塘江、千岛湖交相辉映。萧山校区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千岛湖校区依山傍湖,尽享5A级景区资源,是理想的求知圣地。学校前身为1983年创建的浙江省旅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2000年升格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全国旅游类唯一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国家旅游局首批旅游标准化示范单位、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连续三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并荣获首批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是一所特色鲜明的旅游类高职院校,学校设有酒店管理学院、旅行服务与管理学院、旅游规划与设计学院、厨艺学院、旅游外语学院、艺术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千岛湖校区管委会(千岛湖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徐霞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公共教学部、马克思主义研究宣传中心(马克思主义学院)等13个教学单位,开设了导游、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研学旅行管理与服务、西式烹饪工艺、空中乘务等30个旅游类专业,其中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国家示范性骨干重点建设专业8个,中央财政支持建设专业2个,世界旅游组织旅游教育质量认证专业11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全国职业院校旅游类示范专业点2个,省级示范重点建设专业4个,省级优势专业7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学校坚持“依托行业、产学结合、接轨国际”的办学理念,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已稳居全国旅游类高职高专院校前列。拥有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建成并投入使用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个、省级实训基地13个,其中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实训基地6个,建有全国惟一的旅游类专题博物馆——浙江旅游博物馆,拥有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发展研究院、浙江省文化和旅游智库、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统计数据中心、中国旅游研究院旅游标准化研究基地、浙江省乡村旅游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浙江旅游科学研究院、浙江省旅游发展研究中心、浙江旅游培训中心、浙江省旅游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及浙江省智慧旅游体验中心等十大研究平台,也是浙江省旅游产业产教融合联盟的牵头单位,是13个联盟中唯一一家高职院校的牵头单位。校企合作方面,学校先后与全省60多个县(市、区)和开元酒店集团、乌镇旅业集团等18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签订合作协议,与凯悦、开元、蜗牛等企业共建产业学院9个,建有现代学徒制班级15个,形成以省部共建为重点、局校共建为支撑、“1+6”校企(地)合作工程为平台的多方联动式办学机制。浙江旅游职业学院秉承“励志、惟实、博爱、精致”的校训,致力于打造国际化的教育环境和高品质的教学团队。学校为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建设单位,全省第一所具有招收外国留学生资格的高职院校、全国首批“中美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联合培养百千万交流计划”项目院校。现设有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中澳国际酒店管理学院;在国外设立中俄旅游学院、中塞旅游学院、中意厨艺学院三个合作办学机构,成功实现了走出去办学。学校与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澳大利亚威廉•安格力斯学院、英国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意大利ALMA国际餐饮学院、俄罗斯国立旅游与服务大学、韩国顺天乡大学、台湾高雄餐旅大学等18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高校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与美国迪斯尼公司、阿联酋迪拜豪华酒店集团、意大利歌诗达邮轮集团、日本温泉饭店等80余家全球顶尖旅游企业建立紧密型合作关系,每年出国(境)留学、研修、实习、访问的学生占毕业生总数的12%以上,同时每年招收来自韩国、日本、俄罗斯、荷兰等国留学生近百名,聘请外籍教师近25名,85%的一线教师与管理者有国(境)外学习培训、考察访问经历。2018年国际化总体水平在全省高职高专院校中排名第一;2017起,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截至2021年10月,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836人,教职员工730余人,其中拥有副高以上职称教师192名,“双师型”教师占90%以上。其中文化和旅游部优秀专家1名,教育部高职高专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2名,国家旅游业青年专家5名,省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6名,浙江省学科带头人1名,浙江省高职高专专业带头人23名。学校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课题138项;获得省部级领导批示6项,主导制定国家标准1项、行业标准4项;国家级教材建设奖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0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9门。“互融为和,克己为礼,业精于勤,功成于进”。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将继承与发扬“和礼勤进”的旅院精神,按照“改革为要、师生为本、产业为基、专业为核、开放为径”的总体建设思路,全面深化改革,转变发展方式,致力于培养有社会之责任、敬业之精神、博爱之胸怀、国际之视野的旅游英才,努力建设成一所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着力打造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示范校、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的智囊团和中国旅游职业教育的引领者,成为旅游职业教育的“中国品牌”和“中国服务”人才培养的摇篮,成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旅游职业教育的领跑者,全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旅游高等职业院校。
  • 学校简介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是由浙江省供销合作社举办的全日制公办高职学院。其前身是创办于1979年的浙江供销学校和创办于1984年的浙江省供销社职工学院。2018年,经省编办同意,在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增挂“浙江合作经济管理学院”,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管理。学校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占地面积575亩。目前,学校设有信息技术学院、财务会计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应用工程学院、国际贸易学院、人文旅游学院、合作经济学院、公共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学校以财经商贸类专业为主体,经、文、工、管多专业协调发展,共开设30个高职专科专业或专业方向、2个3+2专升本联合培养专业和1个本科试点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700余人,教职工580余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2人,二级教授2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杰出教师1人,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14人,入选钱江人才资助计划教师2人,入选浙江省青年科学家培养计划教师1人。学校现有财务会计和国际贸易与实务2个“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能力”项目,连锁经营管理、电子商务2个省级重点专业,9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优势专业,3个省级财政支持的示范建设专业。十三五期间,6个专业获省级优势专业建设项目,5个专业获省级特色专业建设项目。目前,学校建有国家教学资源库1项,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5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1项。学校坚持“德能并举、商学合一”的人才培养理念,充分发挥供销系统的行业资源优势,形成以系统为依托、以学校为主体、以政府为推手、合作企业深度参与的四方合作办学体制。既注重学生技能培养,也重视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教育,坚持以“快乐学业、满意就业、努力创业”为导向,构建“三阶段推进、三课堂联动”的高职创新创业教育新模式。学校招生录取分数连续多年居同类院校前列,一次性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7%以上。学校坚持“立足区域,依托行业,服务三农”的办学思路,着力构建高职教育、职业培训、教学科研、职业技能鉴定协调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办学实力有了较大的提升。2017年以优异成绩被确定为浙江省优质校建设单位。2019年7月被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专科学校”,12月学校被确定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专业群建设单位。2020年12月,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高职高水平学校建设单位。
  • 学校简介湖州师范学院坐落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习近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发源地——浙江省湖州市。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16年的钱塘道第三联合县立师范讲习所,1958年开始高等教育,1994年开始招收本科生,1999年原湖州师范专科学校、湖州师范学校和湖州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湖州师范学院,2000年原湖州卫生学校并入湖州师范学院。2006年2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莅临湖州师范学院视察,希望学校“因地制宜、体现特色、服务地方”,早日“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2012年开始独立招收硕士研究生,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独立学院求真学院转设为公办普通本科高校——湖州学院。在10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学校始终秉承“明体达用”校训,逐步形成“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包容求新、博雅笃行”的师院精神,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雷锋活动示范点、全国助残先进集体、国家第一批卓越医生和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蚕丝绸)传承基地、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学校。湖州师范学院是一所具有优良师范传统、鲜明应用特色的综合性大学,学科涵盖教育学、工学、农学、医学、理学、文学、经济学、艺术学、法学、管理学、历史学等11大学科门类,设有安定书院/创新创业学院、经济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体育学院、人文学院、外国语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工学院、生命科学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14个二级学院,拥有6所附属医院、2个临床医学院、11所附属学校。校园占地1560余亩,馆藏图书410余万册。学校面向全国29个省份招生,全日制学生12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1528人。现有教职工2900余人(含直属附属医院),高级职称827人,全职聘任墨西哥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南非国家科学院院士1人,拥有共享院士2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万人计划”专家、国家级教学名师等国家级领军人才1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科院“百人计划”人才、省“钱江学者”特聘教授、省“万人计划”专家、省151人才工程第一层次培养人员、省高校教学名师、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四个一批”人才等省级人才70人。数学、临床医学、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拥有16个硕士点、16个省市重点建设学科。53个本科专业中,有2个国家特色专业、2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1个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0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重点(优势、特色)专业。学校现有15个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创新平台,曾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省教学成果一等奖7项、二等奖17项。主持获教育部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2项,主持获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共5项,其他省部级科研成果奖64项。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阿塞拜疆国立语言大学设立孔子学院,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等共建跨文化研究中心。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院校和机构开展紧密交流合作,现有来自法国、俄罗斯、乌克兰、哈萨克斯坦等35个国家的239名国际学生。进入新时代,湖州师范学院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当年来校视察时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有理想、有道德、有知识、有志向、有用、有为”的“六有”人才培养要求,强化“学生为本、学者为重、学术为要、学科为基”办学理念,坚定走内涵式发展之路,聚力打造城市与大学命运共同体,朝着建成“在国内有一定影响、一定水平、一定地位的湖州师范大学”目标奋勇前行。
  • 学校简介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3年,学校的前身是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是一所面向现代服务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1992年,邵逸夫先生捐资兴建原宁波师范学院“逸夫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浙江省最早开展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机构之一。1996年,原宁波大学、原宁波师范学院、原浙江水产学院宁波分院合并组建新的宁波大学,设立宁波大学职业技术教育学院。2000年,原国家海洋局宁波海洋学校、原国家林业局宁波林业学校并入宁波大学,原宁波林业学校专业、人员和原宁波海洋学校部分专业、人员划归职教学院。2003年,省政府批准在宁波大学职教学院的基础上组建为独立建制的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办学起步早,办学起点高,自诞生起即秉承了宁波大学优良的高等教育传统,又弘扬了原宁波林业学校、原宁波海洋学校两所部属中专的职教办学经验,一路拓荒辟新、发奋图强。截至目前,学校已为社会输送了4000余名职教师资本科毕业生和6万余名高职专科毕业生。学校先后被评为浙江省课堂教学创新校、浙江省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校、浙江省高校示范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校、浙江省示范性职教集团牵头单位、浙江省高职院校教师信息化教学发展中心校、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等。2020年,学校获批为浙江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附建园林技术和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群(A类)。2021年,学校荣登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典型学校、学生发展指数优秀院校和教师发展指数优秀院校榜单。学校本部校区地处宁波鄞州高教园区,新建奉化校区位于奉化城西文化教育园区。学校下设商学院、信息与智能工程学院、艺术学院、旅游学院、国际学院、景观生态学院、财会金融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及基础课教学部。学校现有教职工550余人,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万余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把师生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最终归宿,着力营造全员服务教学、服务师生发展的良好氛围。学校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各个部门通力合作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不断完善,学生指导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出彩人生、校园起步”——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的人才培养模式》《出了校门就是“金牌员工”——宁城院打造职业素养培育新模式》和《打造“八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 为高职扩招护航》入选教育部提质培优增值赋能典型案例。学校以责任文化为引领,构建了“三课堂联动”的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搭建了“三元立体”的职业素质实践平台,建立了“三融三全”的职业素质培养机制,培养具有责任意识、诚信品质、交流沟通能力、团队协作精神等职业素质的“金牌员工”。学校按照“四严”要求、“四精”标准,着力实现“四名”目标,全力建设浙江省重要的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打造特色鲜明的高职名校。学校设有30个高职专科专业。现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骨干专业5个,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专业26个,省级优势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中外合作示范专业1个,市级品牌、特色、重点等专业12个,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联合主持),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4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2个,国家级校企合作示范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7个,省级职业院校实习实训基地1个,已成为宁波、浙江乃至长三角地区现代服务业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主动顺应教学现代化发展需求,加强学校数字校园建设,提升智慧教学环境,加强智慧治理,成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深入推进“互联网+教学”,创新“以学为中心”新型教学模式,重构现代化教学生态。学校“互联网+教学”成绩斐然,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已有49门课程在爱课程、学堂在线等全国性平台开课,受益面110余万人次,被200多所院校引用;12门课程登陆“学习强国”;6门课程入选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国高职院校第一;17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全省领先。2012年以来,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中共获奖21项,全省名列前茅。学校成为省课堂教学创新校、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信息化教学发展中心、省高职院校教师教学能力比赛承办校和组委会秘书处、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宁波市高校慕课联盟理事长单位。学校积极开展“分类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坚持“分层教学、尊重选择、多样成才”的人才培养理念,让学生在技师型、复合型、国际化型、创业创新型、升本型等不同类型中选择性成才。2021届毕业生中,升本型占28.57%、技师型24.85%、复合型12.08%、国际化型10.86%、创业型0.82%以上,达到提升型分类培养目标的毕业生超过毕业生总数的78%,累计受益学生近6届共达11067人。学校紧紧围绕宁波市支柱产业发展,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和科技保证。2017年,学校成立“全国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浙江分部”暨“宁波市现代服务业职教集团”。学校充分发挥7个产学研联盟、4个产业学院、6个政校或校企共建研究所、2个行业指导委员会的建设成果,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应用型人才,在服务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作出了积极贡献,入选全国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培育单位。学校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率先成立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国际化综合水平全省领先。自2011年开始,学校与澳大利亚西悉尼TAFE学院合作成立了浙江省首个非独立法人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宁波TAFE学院,至今已有1800余名学生获得中澳双文凭,获得率达96%以上,108名教师获澳大利亚TAE职业课程授课资质和德国ADA执教能力认证证书。学校分别与泰国暹罗技术学院、黑山亚得里亚大学共建丝路工匠学院及黑山语语言文化中心,在常态化疫情防控背景下,开展“一带一路”线上教学,实现学校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的输出。面向国(境)外人员和来华留学生培训的“旅游职业技能培训”与“中泰丝路工匠学院职业技能提升”两个项目获教育部“丝路1+1”教育援外项目,于2021年顺利完成验收。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