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招收两千定向培养师范生
2016-08-2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江苏省六合高级中学应届毕业生邵琦,日前在被南京晓庄学院小学教育专业录取的同时,就与六合区教育局签订了定向就业协议书。

为解决农村教师“补充渠道不畅、优质资源不足、结构不尽合理、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江苏省从今年起开展乡村教师定向培养工作,纳入普通高等学校年度招生计划,列为本科高校提前批次,2016年定向招生2076名,涉及12个省辖市、55个县(市、区),分别由南京晓庄学院、江苏师范大学等7所院校组织培养。

记者获悉,这些定向培养师范生除了与当地县区教育局签订定向就业协议书,还与录取学校签署定向培养协议书。录取学校会同定向师范生户籍所在教育行政部门、中小学和幼儿园,围绕培养造就乡村优秀教师目标,共同制定培养方案,协同开展培养工作。(记者 陈瑞昌 通讯员 王延光)

热门院校

  • 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南通市崇川区
    学校简介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置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隶属于江苏省供销合作总社。学校与20世纪初张謇先生创办的初等商业学校一脉相传;1956年更名为江苏省南通区、市商业职工学校;1964年更名为南通市半工半读商业学校;1965年更名为南通市商业学校;1978年更名为江苏省南通供销学校,由市管改为省属;1992年江苏省供销合作干部学校并入;2000年开始举办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2003年升格为江苏省南通商贸高等职业学校,同时增挂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分院校牌;2013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在原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南通商贸分院基础上建立江苏商贸职业学院。学校是全国供销系统示范性高职院校,全国供销行指委棉花加工与经营管理、校企合作与集团化办学两个专委会的主任单位,江苏供销合作职业教育集团暨江苏供销合作经济管理研修学院的牵头单位。学校占地面积502亩,规划总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现设有会计与金融、经济与贸易、电商与物流、电子与信息、建筑工程与管理、世博艺术与传媒等6个二级学院和基础教学部、社科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江苏省物联网与视觉智能 处理工程技术硏发中心、高职发展研究所、合作经济硏究所、农村合作金融研究所、通邦物流研究院等5个科硏机构,现代教育 技术、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实验实训、艺术教育、通识教育等6个中心;开设的40多个高职专业,基本覆盖了江苏供销合作社及区域现代服务业主要产业和行业;建有物流、商贸、计算机、会计、金融、电子、建工等实训中心,共90个实训室,教学设备总值9600多万元;现有教师561人,外籍教师2名,高级职称占38.53%以上,“双师型”教师占75%以上;全日制在校学生11721人。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建校以来先后为社会输送了7万多名合格毕业生。办学60多年来,学校秉持“明德励志,知行合一”的校训,发扬“自加压力、团结拼搏、开拓创新、乐于奉献”的办 学精神,遵循“跳出学校办教育,服务发展强内涵”的办学理念,坚守“责任铸就卓越”的价值观,立足地方聚合地缘优势, 依托系统彰显商贸特色,培养适应现代服务业和供销合作社发展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先后被授予首批全国物流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国际商务人才培养基地、江苏省首批职业教育教学研究基地、江苏省商务人才培训服务平台、南通市现代服务业公共实训基地,先后荣获全国供销合作社系统先进集体、全国公共机构节能示范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模范之家、江苏省职业教育与社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等称号。进入新时代,学校正汇集政校行企各方力量,创新办学体制机制,突出内涵质量建设,全面提升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有特色、高水平、国际化、受欢迎的新型职业学院。
  • 学校简介南通大学杏林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院始建于1999年2月,前身为南通医学院杏林学院,2004年5月在原南通医学院、南通工学院和南通师范学院合并组建南通大学后,更名为南通大学杏林学院。学院以启东校区为主体办学校园,校区坐落于经济发达的江苏省启东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东临黄海,比邻上海,具有独特的区位优势,以建设生态式、花园式、数字式、海景式校园为目标,规划总面积近1200亩。学院医学类专业目前在崇川校区办学,崇川校区坐落于“中国近代第一城”、我国首批沿海开放城市之一的江苏省南通市。校园内鸟语花香、小桥流水、一步一景,是莘莘学子读书学习、陶冶情操、放飞梦想的理想家园。学院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培养各类应用型人才,现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近12000人,设有48个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其中土木工程、行政管理、医学检验技术专业被评为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会计学、市场营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专业综合评估中被评为星级专业。学院依托南通大学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共享母体优质的教育教学资源,充分发挥办学机制的灵活性,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持、智力支撑和知识贡献,在党建思政、教育教学、学生管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学院教师硕博学历占比88%,主持过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十三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新编)、江苏省高等教育教改立项研究课题等省市级科研项目,在省内各级各类教学比赛中成绩优异,教育教学成果丰富。学院学生在“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全国大学生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等多项比赛中屡创佳绩。多年来,学院形成了健全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和科学的办学管理机制:合理的培养方案——围绕培养应用型人才目标,制定适合学院学生的培养计划和课程体系。采取“因材施教、科学管理”的教学管理策略,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尊重学生个性,发挥学生特长,挖掘学生潜能,积极有效地为每位杏林学子成长成才创造条件。高效的管理机制——学院管理体系健全,运行机制灵活,拥有一支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建立健全一系列以人为本、科学有效的教学和学生管理制度,构建形成完整的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自我监督网络。完善的助学体系——建立由国家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学校和社会奖助学金、勤工助学、特困补助等构成的助学保障体系。学院设有学生工作指导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实行家庭、学校、社会全方位育人。帮助学生配备人文科学素养和就业创业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建立各种学习合作小组、科技创新小组、兴趣爱好小组、创业工作室等,形成富有特色的助学成才体系。丰富的校园文化——学院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发挥多学科、综合性强的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个人才华的平台,注重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科技实践能力、社会活动能力及创新创业能力。展望未来,学院将继续坚持“以育人为根本、以教学为中心”的办学理念,围绕“提升质量、凸显特色、创出品牌”的总体目标,实施“教学质量工程”、“名师培养工程”、“辅导员专家化工程”和“大学生素质拓展工程”,充分挖掘学院、社会及家长三方资源,为培养具有必要理论基础、较强实践能力、明显技能优势的高素质创新创业应用型人才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由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南京邮电大学于1999年创办的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自办学以来,学院始终立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依托南京邮电大学雄厚的教学资源、显著的学科优势和严谨的教学管理,保持与通信信息行业密切稳定的合作关系,成功培养了一批信息产业建设的合格人才,成为造就IT英才的摇篮、投身信息产业的阶梯。2012年,根据江苏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全省高等教育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方案,南京邮电大学与扬州市人民政府合作,在荣获联合国人居奖、素有“淮左名都,竹西佳处”之称的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共建新校区。新校区坐落于扬州市仪扬河畔的大学城——扬子津科教园区,占地893亩,校园教学区、实验区、运动区、办公区、生活区等规划科学、布局合理、建筑古雅、景色宜人,教学、实验及生活设施先进齐全,是广大学子求学成才的理想殿堂。学院现拥有专、兼职教师612人,其中高级职称279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达到总数的90%,有享受政府特殊津贴6人,省“333工程”培养对象9人,省“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9人。现有在校生10428人,设有19个以电子信息类专业为主干,工、管、文、经等相互交融的优势专业,其中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金融工程和电子商务5个专业被评为江苏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学院建设、改造实验室49个,投入经费5000多万元,面积达10800平米,满足教学需求。2020年度在江苏省独立学院中唯一成功获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目前学院双创中心共有校内场地建筑面积8602平方米。学院还将不断投入,持续提升办学条件。学院始终立足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紧密依托南京邮电大学办学,聘请南京邮电大学教学水平高、经验丰富的教师授课,实施“分类培养、因材施教”的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建设“课程、实践、竞赛、讲座、社团、实习”六大能力发展平台,旨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的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学生就业主要分布在长三角地区及长江经济带。近半数毕业生从事新一代信息技术和软件(含物联网和云计算、智能电网)行业;毕业生考研升学率较高成为学院主要特色亮点。学院毕业生近三年考研升学率平均达到14%,2021年考研升学率达14.12%,考研升学率再创佳绩,特别是通信工程专业,考研升学率高达30.14%,其中近60人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合肥工业大学、中国矿业大学、江南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双一流”建设高校和知名学府录取。据武书连2021全国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升学率排行榜,学院升学率在江苏省民办大学和独立学院中排第4位,等级为A。在2020中国独立学院排行榜中,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列全国第14名。学院学生在国内外诸多学科比赛中屡获佳绩。先后获得“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奖项5项,“挑战杯”系列大赛省级奖项4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34项,其中国家级一等奖和二等奖各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省级及以上奖项27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4项,IRAN Robocup国际机器人大赛季军,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省级及以上奖项19项,其中国家级奖项7项,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国际奖项16项,其中一等奖4项。此外,还在“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江苏省普通高等学校高等数学竞赛等比赛上获得佳绩,累计获得省部级以上奖项1301项。学院加强与国际知名大学的合作和交流。经过多年的开拓和积累,学院已与国外10多所院校建立了教学、科研和学生交流的合作渠道。目前正在运行的国际合作项目包括:美国中密西根大学的“3.5+0.5+1.5”校际交流本硕连读项目、英国诺森比亚大学的“3+1”校际交流本科双学位项目、新西兰惠灵顿维多利亚大学的“3.5+0.5+1.5”校际交流本硕连读项目等。通过对外交流与合作,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学院加强校企合作项目建设。自迁址办学以来,学院先后与电信运营商及扬州地方知名通信信息企业共建了实习实训基地,不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适应性,建立了“理论教学—实习实训—就业创业”一体化的培养模式。学院与扬州市政府相关部门展开合作,促进“政产学研”深度融合发展,共建学生实习实训基地;聘请多名企业高管为我院客座教授,将大学的人才培养与企业的应用需求进行高度对接,提高了契合度。学院为学生设立了20多种奖学金、助学金项目,用以奖励在专业知识学习和在科技创新、专项技能、社会工作等方面做出成绩的各类优秀学生,奖励面达60%以上。同时学院还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和特殊补助等途径,帮助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秉承南京邮电大学“厚德、弘毅、求是、笃行”的校训,坚持应用型、多科性、国际化的办学定位,践行“创业、创新、科学、奉献、进取、协作”的通达精神,积极探索依托通信行业、面向信息社会的特色发展之路。学院将一如既往地致力于打造通达品牌,增强核心竞争力,坚持创新发展,面向世界,将学院建设成一所高水平信息类应用型大学。
  • 学校简介镇江市高等专科学校,是1992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原镇江教育学院、镇江市职业大学和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镇江分校合并成立的一所综合性公办普通高校,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办学渊源可以追溯到1912年我国职业教育先行者、著名国画大师、教育家吕凤子先生创办的正则女校,已有百余年办学历史。学校地处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镇江市,现有主校区、丹阳校区、润州校区和老校区等4个校区。主校区坐落在美丽的丹徒区十里长山南麓,依山建园,藏秀聚才。学校传承吕凤子先生“崇爱尚美”的教育思想,坚持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突出亲情服务,全面关爱学生,形成了“人文素养+职业能力=可持续发展素质”的办学特色,文化育人特色品牌荣获教育部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学校紧贴高职办学特点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认真贯彻人才培养“工学结合”理念,坚持人才培养的“职业性”和“高教性”, 确立了“四平台(Flat)八模块(Module)”(简称4F8M)高职课程模式,扎实推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有机对接、职业能力与基本素质能力有机衔接,为地方培养经济社会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占地面积近1000亩,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近1.6亿元,有12个二级学院(部)。设有36个专业,其中央财支持的提高专业服务产业能力重点专业3个,省“十二五”重点专业(群)3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3个,省品牌特色专业2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十三五”期间,学校着力打造“三大专业组合”,即:集成装备制造、电气、交通等专业,构建镇江智能制造的“全过程”生产性专业组合,打造新工科板块;集成人文、旅游、艺术、财贸、学前教育等专业,构建镇江文化产业的“全方位”智慧型专业组合,打造新文科板块;集成医药化材、卫生护理、眼视光等专业,构建镇江民生事业的“全周期”服务型专业组合,打造大健康板块。现有“1+X”证书制度试点项目9个,省精品课程10门,出版工学结合教材50部,国家级规划教材、省级重点教材20部;有校内实训基地60个,建有数控、自动化系统、嵌入式系统等校内实训实验室150个,校外实训实习基地164个。学校图书馆纸质藏书近80万册,电子资源图书300多万种。学校设有国家专利导航研究基地、大运河文化带研究镇江分院、镇江市旅游学会、吕凤子文化教育研究所、全面素质教育研究所、沈括研究所和赛珍珠研究所等研究和服务机构,并与韩国牧园大学、英国西英格兰大学等学校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681人,其中专任教师480人。专任教师中,正高职称教师31人、副高职称教师237人,双师型教师281人。副高职称以上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约55.9%,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333工程”第二层次培养对象1人、第三层次培养对象10人,省市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团队3个、“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省高校“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国家和省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60余人。近5年,学校获批并承建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创新团队1个、江苏省高职院校社科应用研究协同创新基地1个、镇江市重点实验室2个;承担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79项,其中,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金项目2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工信部科技计划项目4项、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省社科基金项目2项、省社科应用研究精品工程课题7项、省高校哲社科项目54项;获省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18项,其中政府奖7项;承担地方政府和企业横向合作课题128项;为部委办局、市县区提供政策咨询报告51篇;围绕企业技术创新研发的成果获授权专利614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87件;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91篇,其中SCI、EI、SSCI、CSSCI等收录论文96篇。《镇江高专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学校面向全国24个省(市)招生,在省内开展社会人员招生,同时承担地方中小学师资培养和继续教育工作。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多人,专接本学生1000多人。近5年,有10余名学生获得“中国大学生十佳自强之星”“第四届中国母亲河奖”提名奖和全国茅以升教育奖,2支团队获得团中央、教育部“推普攻坚”优秀暑期社会实践团队荣誉称号,1314名学生获得国家奖学金和励志奖学金,22余名师生获省市共青团系统先进荣誉,6个团队、15位师生荣获江苏省“三下乡”暑期社会实践先进称号,近40名同学在全国高职高专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78名学生获得省级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470多名学生在全国和省、市专业技能竞赛中获奖。学校与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理工学院、江苏科技大学开展“3+2”本专科衔接分段培养,与盐城射阳中等专业学校、镇江卫生学校、宿迁卫生中等专业学校、镇江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省润州中等专业学校等开展中高职“3+3”“4+2”分段培养,以开放大学为依托,组织开展开放本科、专科学历教育,与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本科、专科成人教育、远程网络教育,构建了中职、高职专科、应用型本科教育相互衔接,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开放大学、远程高等教育等相互贯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培养了众多优秀的本专科毕业生。近5年,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4.5%以上,很多校友走上了各级党政领导岗位或成为企业管理岗位骨干,一大批优秀校友获得全国劳动模范和行业标兵等荣誉。学校连续多年保持“江苏省文明单位”荣誉称号,获得了“全国高职创新教育杰出贡献院校”“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十四五”期间,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立足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坚持文化育人,竭力培养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同时,全面加强各校区配套设施建设,不断充实内涵,创新管理,集成优势,提升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环境优美、质量上乘、特色鲜明、富有竞争力和吸引力的应用型本科院校。 联系方式:校长办公室:0511-88962911  传真:0511-88962345招生办公室:0511-88962261 88911067
  • 泰州学院泰州市海陵区
    学校简介学校坐落于素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泰州,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前身是1941年诞生于抗战烽火硝烟中的泰兴乡村师范和1952年成立的苏北泰州师范,2002年两校合并组建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同年泰州市广播电视大学并入。2013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泰州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升格为公办本科高校——泰州学院。2017年5月,学校成为学士学位授予单位。80年来,学校积淀形成“敦尚行实、明体达用”的校训和“惟精惟诚、知行合一”的校风,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10多万各级各类优秀人才。 学校现有济川、泰兴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69.76万平方米(1046.39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5.71万平方米。总资产31.0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02.93万册,电子图书330.57万册。校园网络及数字平台出口总带宽2.2G。与企事业单位合作建立294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现有教职工近800人,其中正高52人、副高208人,具有博士学位125人、硕士学位45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1人,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省教学名师1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工程”培养对象15人,省“青蓝工程”学术带头人13人、骨干教师34人,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7人,省双创计划人才1人,省双创博士1人,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市级各类人才50人;兼职博士研究生导师5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一万余名。设有人文学院等12个教学单位,本科专业29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8个学科门类。现有“十三五”省重点建设学科3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课程15门、省重点建设实验室1个、省基础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省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在线开放课程12门、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22项、省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4项(其中重中之重项目1项、重点项目4项)、省教学成果奖2项。升本以来,共获批国家级项目26项、省部级项目39项;以泰州学院为第一单位发表论文2062篇,其中SCI、EI、SSCI、CSSCI等收录573篇;出版著作83部;获省级以上科研奖励26项。学生在国家级、省级各项竞赛中获奖1261人次;获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国家级项目39项、省级项目232项;获省“创青春”大学生创业大赛奖7项、省“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奖10项。年终就业率均在95%以上,学校被评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考核优秀单位。先后与美国、德国、加拿大、俄罗斯、意大利、韩国等国家的多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每年结合访学研修和江苏政府留学奖学金项目、暑期海外文化交流、海外实习实践等项目,选派老师和学生出国交流学习。先后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高校和谐校园、江苏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单位、江苏省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