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
2010-12-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四川省教育考试院各市、州招生委员会、教育局、公安局、民族事务委员会、监察局:

  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工作,要严格执行教育部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规定》和我省当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实施规定》等相关规定。为进一步加强我省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管理,严防“高考移民”、违规更改考生民族成份和违规报名等现象的发生,维护高考的公平公正和社会稳定,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关于做好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的通知》[教学厅(2005)13号]、教育部《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1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实际,现就做好我省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高度重视高考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

  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是全省社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是社会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它涉及广大考生和家庭的切身利益,事关教育的公平公正,事关社会的和谐稳定。做好高考报名资格审查是从源头上防范舞弊的重要措施。各级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从构建和谐社会和维护教育公平的高度来抓好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要加强领导,相互配合,齐抓共管,综合整治,共同做好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

  二、完善我省普通高考报名条件

  参加我省当年普通高考报名的考生,除应符合教育部规定的条件和我省对考生户籍和学籍的现有规定外,从2012年起,对考生的户籍、学籍作如下补充规定:

  (一)户籍从外省(市、区)迁入的考生,其户籍须在我省三年(当年9月1日前,下同)以上,且高中阶段连续在我省就读三年,取得我省完整的高中学籍档案。

  (二)符合以下条件的省外迁入考生,在我省取得高中正式学籍,其户籍、学籍不作时间限制:①考生父母一方为军队集体户籍或复员、转业军人户籍已迁入我省,考生本人户籍在我省;②考生按收养规定被户籍在我省的人收养,考生户籍已作为被收养人迁入收养人名下;③考生父亲或母亲是经组织人事部门批准调动入川的行政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的干部和职工,考生本人户籍随之迁入我省。

  (三)不是以升学为目的、不属于弄虚作假且情况特殊并要求在我省报名的考生,由考生书面申请,说明理由,经县级招委牵头组织审查后,报请市级招委批准,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

  (四)除经省教育厅批准面向全省或市(州)教育局批准面向本市(州)招生的中学的应届高中毕业生在学校所在地报名外,其他考生必须到户口所在县(市、区)招生办公室或指定报名点参加高考报名。在外省(市、区)或本省范围内跨地区借读或补习的应、往届毕业生,一律回户口所在地的县(市、区)招生办公室办理高考报名手续,不得跨县(市、区)报名或两地报名。

  三、加强户籍管理,严禁违规迁移户籍

  (一)各地公安机关要严密户口迁移手续,严格执行现行户口迁移政策,规范公民办理户口迁移程序,堵塞管理漏洞。高考报名期间,各基层派出所要负责对考生户口身份证明的审查、核实工作,特别是对近3年来户口迁移、变更民族等项目要作为审核的重点内容,严格把关。

  (二)对于持有外地公安机关签发的居民身份证的考生要重点核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20周岁以下人员单独迁移的以及有组织的集体户口迁移等各类涉嫌“高考移民”的户口迁移事项要严格审核把关,区别不同情况认真处理。

  (三)要根据本地实际,积极配合当地招生管理部门开展高考报名考生的身份审查确认工作,对于工作中发现的违规落户人员,要与其原籍户口所在地公安机关取得联系,及时办理其户口回迁手续,同时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决不姑息迁就。对于伪造户口、身份证件的违法犯罪案件,发现一起,严肃查处一起。对于有关典型案例,要视情予以曝光,以儆效尤。对处理高考移民问题过程中出现的群体性或突发性事件,要积极配合教育行政部门做好安全保卫和应急处置工作,确保社会稳定。

  四、严格中学学籍的审查管理办法

  各市(州)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我省相关学籍管理规定,进一步加强中学学籍的管理工作。高考报名期间,县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提前做好工作安排并负责对考生的学籍进行严格审查,要采取措施,严禁中学为追求高考升学率从本校招生范围外招生等不正当行为,杜绝各种不合理的学籍变动。对组织或参与“高考移民”活动以及为伪造中学学籍档案等行为提供便利的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其他有关人员,必须一查到底,严肃处理。

  五、做好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确认工作

  少数民族考生在招生录取中享受一定的政策照顾,体现了党和政府对少数民族的关怀。为保护少数民族考生的权益,各地要认真做好少数民族考生民族成份确认工作。按照《省民委、省公安厅关于印发〈四川省实施〈关于中国公民确定民族成份的规定〉办法〉的通知》(川民委[1997]64号)文件规定,对考生父母或考生本人申请更改考生民族成份的,必须经县级民族事务委员会严格审核,符合规定条件的,加盖公章后上报市级民族事务委员会审核,审核合格的,盖章后转报省民族事务委员会,经省民族事务委员会批准后,发放专用证明书,由申请人持证明书到考生户口所在地公安派出所办理更改民族成份手续。为保证考生信息的统一规范,考生民族成份的更改的截止时间为报考当年的1月1日(2009年放宽至4月1日)前。

  县(市、区)招办和中学要张榜公示少数民族考生名单,省市两级招生部门在网上公示。公示内容包括考生姓名、民族、所在中学等基本信息。县(市、区)和报考点的张榜公示时间从全省报名截止日期第二天起,不少于一周。

  六、制定切合本地实际的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方案

  各级招生委员会要切实加强本地高考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建立教育行政部门、公安部门、民委、招生部门以及集体报名单位对考生报考资格和报名数据共同审核、把关的机制,制定切实可行的相关严格审查工作方案。确保高考报名工作顺利进行。各部门要尽早摸底排查,对于不符合在当地报考的条件的考生,做工作让其回原籍报考。各有关部门在严格审查考生资格的同时,还要尽量为考生报名提供便利条件,做好服务工作。

  县级招办和集体报名单位是报名工作的具体组织部门。集体报名单位负责对在本单位报名考生的资格进行严格审查,其中应届毕业考生的报名资格由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准,往届毕业考生的报名资格由县级招办核准;县级招办负责外地就读的应届毕业考生、同等学力考生和其他往届毕业生等考生的报名资格审查工作。要特别注意禁止往届毕业生冒充应届毕业生、非应届高中生冒充同等学力考生报考等问题。各类经核准具备报名资格的考生名单由县级招办存查。

  七、加强监督检查,坚决纠正和查处中违纪违规行为

  各级监察机关要加强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政策、规定、纪律执行和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督促有关部门加强对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重点环节、关键部位的监管,切实完善制度、堵塞漏洞。要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受理群众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中失职渎职、违纪违规问题的信访举报,督促协调有关部门加大对有关问题和案件的查处纠正力度。要严肃纪律,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在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弄虚作假等,造成严重后果和恶劣影响的,快查严办重处,追究有关人员的直接责任和领导责任,触犯法律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八、考生报名资格审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

  (一)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审查工作由各县(市、区)招生委员会负责。各县(市、区)应成立由招生委员会牵头,教育、公安、民委、纪检监察等部门参加的普通高校招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领导小组,按照各部门分管考生资格的职责与规定,分别进行审查。

  (二)对报名工作人员或考生的各类违纪违规行为,按照《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和有关法规,进行处罚和责任追究。

  1、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实行“谁主管、谁审查、谁签字、谁负责”的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各普通中学等集体报名单位、教育行政部门、招生机构、公安机关、民族事务委员会、监察等部门要认真履行职责,严肃查处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工作中的违规违法行为,对在报名过程中为考生出具虚假报名材料和虚假证明材料、组织或参与高考移民活动、买卖户籍、伪造学籍等行为的有关工作人员,在调查核实后要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触犯法律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单位负责人因渎职、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要追究其领导责任。

  2、对在报名及资格审查工作中出现的以虚报、隐瞒、伪造、涂改有关材料或者因有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行为取得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的考生,取消其当年的考试资格或录取资格;已经被录取或取得学籍的,取消其入学资格或学籍并将其退回户籍所在地;对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3、凡持假户籍、假学籍、假学历、假证明骗取报名资格的考生,其处理结果都将记入考生的电子档案诚信记录。

  (三)建立投诉举报制度,公布投诉举报电话,接受社会各界的投诉或举报,并认真进行核实、查处。省有关部门投诉举报电话分别为:省教育厅:(028)86113095省教育考试院:(028)86605565省公安厅:(028)86301259省民族事务委员会:(028)86954812省监察厅:(028)86602909。

  特此通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2年,2001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于四川省交通运输厅。学校先后5迁校址、6更校名,经历了从普通交通学校到重点中专学校再到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的发展,是四川交通运输人才培养的“黄埔军校”,为全省交通运输事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学院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职教本科试点院校,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育人成效50强。学院占地10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设有道路与桥梁工程系、汽车工程系、交通运输与经济管理系、轨道交通工程系、航运工程系、信息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机电工程系、艺术与设计系、公共课教学部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国际学院12个教学单位。学院与西华大学联合开展职教本科培养试点,开设本科专业2个,专科专业38个(招生专业36,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其中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6个、国家级交通运输示范点专业2个、省财政重点专业10个。现有教职工近1000人,其中正高级职称39人,副高级职称169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教学教学名师工作室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技艺平台1个、非遗大师工作室4个。中组部“千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青年岗位能手1人、全国技术能手1人,四川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工匠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4人、交通运输部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交通运输部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1人、全国交通技术能手1人。图书馆藏书108万册,电子图书43.5万册。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36亿元,固定资产6.3亿元。建有省级以上实训基地7个,校内实训面积近17万平方米,校外实训基地超过200个。学院设立的奖学金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学院奖学金、社会及企业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可申请国家助学金和助学贷款。学院积聚了丰富的就业资源,形成了由国有、民营、外资企业构成的就业资源库,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学生以素质全面,专业扎实等特点受到社会各界及用人单位的普遍赞誉,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率达97%。2005年以来,连续被四川省教育厅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多年来,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主动服务、水陆并举、着力内涵”的办学理念和“立足四川交通、面向区域经济、服务国家战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以“敬德修业、拓道致通”为校训,传承和弘扬“勤俭持校、严谨治学、负重自强、求实奋进、勇创一流”的“三马”精神,形成了“引名企进校园、融专业入社会、育高素质人才”的办学特色。目前,正抢抓机遇、开拓创新,朝着奋力把学院建成“行业领先、全国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目标迈进。
  • 学校简介四川华新现代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全国计划内统一招生的综合应用型普通高等院校。学院初创于2005年,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四川开放大学(原四川广播电视大学)于2007年全面接办华新学院。2011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院坚持规模、质量、效益的有机统一,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办学实力和水平逐年提升。开大接办十余年,办学规模由不足800人发展到2021年已达10127人,办学使用总资产达5亿元,现建有西河校区。学院设有18个党政部门、9个二级学院。经过多年的磨砺,学院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实力居同类院校前列,为地方经济建设输送了一大批基层复合型应用人才。学院巨资投入,建设规模宏大。校园环境优美,教学大楼、实训大楼、图书馆、学生活动中心、标准运动场和校园美食城等软硬件配套设施完善。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拥有含技能型教师在内的专兼职教师619人,其中正副教授100余人,有博士、硕士学位239人。华新学院在省委、省委教育工委的关心帮助下,在四川开放大学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学院定位于培养现代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高度重视内涵建设,围绕学院办学特色,重点支持一批优质专业群率先发展: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核心,以新商科、新工科为主体,以电子商务为重点,建设多专业群协同发展的专业生态体系。着力打造电子商务专业群、智能互联专业群、建筑交通专业群、医护康养专业群、现代商贸专业群、文旅专业群等,打破各专业行政所属院系管理建制,跨院系组建专业群。学院目前共开设58个专业及方向。其中教育部高职创新发展骨干专业2个(电子商务和移动商务),全国电商行指委骨干专业2个(移动商务和网络营销),省级重点专业1个(电子商务),省级特色专业4个(建设工程管理、物流管理、软件技术和市场营销)。同时,学院积极开展工学结合、产教融合,努力探索校企专业共建、协同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先后与腾讯云、天津滨海迅腾科技集团、北方汽车教育集团、北京慧科集团、西南交大教培中心和中航联盟等知名企业深度合作,成立了大数据学院、互联网学院、北方汽车工程学院,开设了大数据、云计算、软件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14个优势共建专业,校企合作专业现有学生2632人,约占学院在校生总数的26%。
  • 甘孜职业学院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
    学校简介甘孜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甘孜州第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填补了全省21个市州中唯一没有高等职业院校的地区空白。学院位于甘孜州泸定县燕子沟镇,规划占地600亩,规划总面积23.35万平米,预算投资12.6亿元,办学规模6000人。学院是2021年新建高职院校,从开工建设到交付使用、从办学筹备到招生开学,创造了年建设一所大学、半年筹办一所大学的“甘孜奇迹”,展现了新时代的“甘孜速度”。学院将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忘立德树人初心,切实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立足甘孜、面向周边,辐射省内外,以全日制专科学历教育为主,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培养适应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技能型,实用型高素质技能人才。
  •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武侯区
    学校简介四川音乐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1959年更为现名,成为当时国内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学校有武侯、新都、临空经济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500亩,设有24个教学部门、10个研究机构。办学层次涵盖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在校生规模15000余人,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学校秉承“办好艺术教育、培养一流人才、促进文艺繁荣”的办学理念,恪守“尚美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现在、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办学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形成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建设专业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精品型艺术院校。学校以音乐与舞蹈学科为主体,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与设计学等学科综合协调发展,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布局持续优化。省级重点学科为:作曲、键盘乐器、绘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音乐学、舞蹈学、绘画、产品设计。学校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MFA)、教育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现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0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部优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8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2人。学校还有多个由热爱艺术教育事业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常苏民、羊路由、邹鲁、刘文晋、郎毓秀、黄虎威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海内外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 1 项,省教学成果奖25 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26 项,“中国音乐金钟奖”35项,各项专利40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近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近40项。近五年来,学校师生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比赛和评奖中共获得奖项260余项。其中2021年,我校青年教师孙麒麟,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总决赛第一名;青年教师张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声乐比赛总决赛第四名。学校拥有“中国——中东欧青年艺术人才培训与实践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四川音乐艺术普及基地”“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等一批省级重点学术研究平台,与国外学术机构建设有“中美视觉艺术表演中心”“法国格拉姆电子音乐创研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中国音乐剧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和“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等学术团体的日常工作。学报《音乐探索》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重视国际学术和人文交流,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举办各级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参与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涉外活动。学校与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选送上千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境)外参加各类研修学习和学位攻读,每年有超过200名在校本科生参加各类海外交流项目。学校从2003年开始招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学校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发展,与多个城市、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联合全国十所专业音乐学院成立“中国专业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发展联盟”,推进中国原创音乐发展。学校积极响应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牵头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共有72所高校参与,为成渝双城文化艺术、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与成都市共建的“成都城市音乐厅”已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学校与地方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校艺术实践提供了高水平展演场地,也有力地推动了成都市打造“音乐之都”和“西部文创中心”。经过八十多年的办学发展和几代川音人的共同努力,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艺术人才。涌现了作曲家高为杰、何训田、贾达群,歌唱家范竞马、霍勇,表演艺术家刘晓庆,音乐教育家黄万品,钢琴教育家但昭义,钢琴演奏家陈萨,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文薇等一批杰出校友,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近年来,学校还培养了李宇春、谭维维、何洁、王铮亮、魏晨等一批流行音乐歌手,活跃在各类舞台上,为学校争得了荣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定位,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人才振兴、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追赶跨越、开放合作”五大战略和“创新驱动、人才强基、学科攀升、教学提升、科研提升、外向拓展、基建提升、党建引领”八大工程,努力把川音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高等艺术院校!
  • 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泸州市合江县
    学校简介四川三河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位于四川省泸州市长江、赤水、习水三江交汇的中国荔城——合江。校园背靠笔架山麓,雄踞长江河岸,青山常绿,风景天成,是求学的理想之地。学校按照“以建好对接区域经济发展一产业的专业和专业群为目标,以发展对接三产业的专业和专业群为任务,逐渐形成‘企业有需求、地方有需要、业内有认同’的亮点和特色”的专业建设思路,举办了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健康大数据管理与服务、药品经营与管理、学前教育、电子信息工程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机械设计与制造、数控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智能控制技术、智能机电技术、大数据与会计、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行政管理、旅游管理、现代农业经济管理、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园林工程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工程造价、建设工程管理等应用型专业。其中,省级重点扶持建设专业2个,院级重点专业建设6个,优质课程建设37门。学校分别获批为省、市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学校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以上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27.19%,研究生以上学历占专任教师总数26.87%,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62.81%。两年来,省、市、院科研立项共91项,教师以学院名义发表论文、专著、主编、参编教材、获得专利300余项,部分文章被三大检索刊载。学校设施设备齐全,有教学楼、实训楼、学术报告厅、图书馆、文化广场、田径场、室内体育活动中心、校园广播、有线电视等;学生公寓提供有空调、淋浴设施、教室有空调、20G宽带网入校园;生活服务功能完备,为学生学习和生活提供了良好条件。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德树人;坚持“以党风带教风,以教风带学风,促成优良校风”;坚持“培养一个学生,脱贫一个家庭”;坚持“爱学生、双核共融(专业核心能力、职业核心能力)、双向统一(生源和服务面向统一),培养人才”。办学以来,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麦可思数据调查报告显示:“学校区域贡献度为80.4%;学生对学校的满意度达96%;对教学的满意度达97%”,为川滇黔渝相邻区域中小微企业培养了一批下得去、留得住、发展好的毕业生,助推了区域社会经济事业的发展。学校曾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四川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四川省依法治校示范学校、四川省五四红旗团委、四川省高校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后勤先进单位、四川省高校绿化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四年被评为四川省高校平安校园。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大赛奖励,荣获了四川省数学建模大赛、“互联网+”大赛、C/C++程序设计大赛等8个四川省级和行业大赛一等奖。毕业生中涌现了一批管理人才、技术能手、项目经理、创业典型、先进工作者、考取研究生的代表和在校科研立项并结题的优秀人才,让学子活出了精彩。央省市相关媒体、官网对学校的报道不胜枚举。以文化人,化成天下,三河聚海,育人利物。学校倾力打造校园文化,用“大爱文化、法治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环境文化”融汇成“三河文化”,凸显了学校的办学亮点。学校重视人才培养,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力争在“十四五”期间进一步建设好“三个满意”的品牌学院。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