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天津市各高校招生办负责人详细解读(一)
2016-06-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编者按2016年全国高考已经结束了,但对于考生和家长们来说,接下来的选择学校、选择专业、填报志愿等仍然是非常关键的问题。俗话说,“七分考,三分报”,究竟该怎么选、怎么报?这需要考生和家长认真细研高校录取规则、优势专业、历年录取分数等,还要掌握一点高考志愿填报的方式和技巧。

高考大幕已经落下,考生们的高中生涯结束了,但那颗心依然悬着,不知道自己会结缘哪所高校。考试成绩固然重要,但面对众多高校该如何选择,也不啻为一种挑战。这要求考生要静下心来,认真了解今年高校招生政策有哪些变化,因为种种原因需要转专业时有什么途径。听听高校招生负责人怎么说。

本市高校今年增加本地生源

针对高考后考生报志愿的诸多问题,天津大学招生办主任谷钰向记者介绍,天津大学的招生是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来进行的,2016年的招生计划比2015年略增长,本科招生天津投放计划657人。天津大学的总录取原则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专业之间不设级差,对各省全国性的政策性加分予以认可。在校期间,优异生、主辅修、转专业、保送研究生、创新创业、国际交流等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优质平台。

本市另一所教育部直属国家重点大学——南开大学,今年在录取政策上有哪些调整?2016年有无新增专业?对此,招生办邵庆辉主任介绍说,今年南开大学的招生总人数由3500增加到3850人;增加了2个按大类招生的专业:旅游管理类和材料类,今年大类招生专业增至18个;今年对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的报考取消了口语要求;对江苏考生学业水平测试等级进行了调整,由AA调整为AB+,自主招生、高水平艺术团、高校专项招生对选测科目最低等级要求为B+B+。录取原则保持稳定,仍然是总分优先,专业无级差,投档时承认各省市的政策性加分,分专业时不承认政策性加分,按照实际高考分数分配专业。

天津商业大学2016年在本市投放招生计划较2015年有所增加,共计1117人。招生批次涉及艺术类提前批次、本科一批B、本科二批A批次,以及在本科二批B批次与天津职业大学、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招生项目。

天津商业大学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酒店管理(中美合作)、财务管理(中澳合作)继续在本科二批A阶段单列招生院校代码。招生办工作人员侯越说,如果考生想报考这两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需在本科二批A阶段选择天津商业大学1901院校代码进行填报,如果既想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又想报考学校其他专业,需要在本科二批A阶段选择天津商业大学1901代码和1247代码分别填报。

转专业辅修专业途径多样

转专业也是考生和家长非常关心的一个话题,为了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学校在转专业、双辅修方面也颇具特色。南开大学招生办主任邵庆辉做了详细解读。学生入学后可以参加特色班的选拔,这是第一次转专业的机会。如伯苓班、省身班、经管法试点班都是从入学的新生进行选拔。2016年入学的新生还有一个福利,就是除了以上特色班外,还新增设了经济、人文、社科三个伯苓班。经济伯苓班的选拔是在入学后。而人文和社科是在学生修读一年后进行选拔。文学院、历史学院、哲学院、外国语学院、汉语言文化学院的学生可在本科修读一年后,选择进入人文伯苓班;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学院的学生可选择进入社科伯苓班。

第二次转专业时间一般定在大一下学期。除金融学类、数学类和会计学(国际会计)、临床医学(5+3)不允许转入以外,其他各个专业限定的转入人数不超过年级人数的10%。

很多学生没有选择转专业,而是选择了双辅修,每届毕业生中有10%的学生能够拿双学位。同时为了支持学生顺利完成学业,金融学院和数学院专门为金融学和数学专业开设了双学位班。

从2003年起,天津商业大学在全国高校中率先实施按学科大类招生,2015年开始按专业类招生,入学两年后学生按照自己的兴趣和就业需要,重新选择专业的新的专业教育模式,引导学生“零距离感受专业,近距离观察市场”,使专业教育更好地贴近社会需求。

据介绍,天津大学的新生入学以后,学生由于种种原因有调整专业的需求,天津大学为学生提供了三条途径。第一,求是学部,进入学部的学生,经过一年的大类培养以后,后面要具体确认自己的专业,所以相当于是一次转专业的机会。第二,天大的建筑学和城乡规划这两个专业,在社会上的热度非常高,在各个省的录取分数也是非常高的,有许多学生通过高考分数没有办法进入到这两个专业。对于这部分学生,在大一的下学期会通过一个绘画考试来选拔在这方面有潜质、有特长的学生进入到这两个专业进行学习。第三,其他学生如果在一年的学习里,学习成绩能够排在年级前15%,还有一次转专业的机会,目前也是在大一的下学期来进行选拔。

热门院校

  •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市河东区
    学校简介一、学院概况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天津市文明单位 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天津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天津市12所“双一流”建设高职院校二、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是经天津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河北区政府主办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六十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浓厚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修德励学,强能笃行”的校训和“自强、实干、团结、创新”的学院精神。学院以“职业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职业化”为办学特色,坚持“一主两翼”(一主:高职教育,两翼: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的办学格局。瞄准区域产业发展,建设民生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专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瞄准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终身学习。学院现有学历在校生6千余人,年教育服务6万余人。拥有现代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早期教育、会展和自动化技术等实训基地(中心)。包含虚拟企业财务运营中心、联想3C服务中心、虚拟现实协同创新中心等近100个实训室。具有440兆公网、千兆局域网,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校区全覆盖。学院是全国民政行指委老年专指委委员单位、京津冀协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协作会秘书长单位,是天津市老年事业行业指导委员会、天津市幼儿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全国“事迹特别突出的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国优秀老年大学。三、优越的地理条件学院坐落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位于天津火车站和天津北站之间,交通便捷。与著名的意式风情区、大悲院、望海楼、梁启超饮冰室、曹禺故居、觉悟社等人文景观紧邻,深受海河都市文化浸润。学院东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东部是天津滨海新区、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四、政府支持下的校企合作学院以政企校社合作发展理事会为平台,与国内知名企业威德国际教育集团、喜达屋酒店集团、中国移动、华为、联想、用友新道、天津泰达等百余家合作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培养班,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资源建设、实训教材编写、毕业生实习就业等工作。 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近年来,数百名学生在国家、天津市及乃至国际上举办的学生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此外,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处于良好态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六、专业设置 学院高职设置了26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专业2个,天津市示范校重点建设的专业5个,天津市“十三五”提升办学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际化教学标准专业3个,2个专业参建了国家教学资源库,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成果奖1项。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专业组群序号专业名称自动化技术1电气自动化技术2机电一体化技术3应用电子技术4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5消防工程技术6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财经商贸7物流管理8连锁经营管理9电子商务10会计11金融管理(客户服务营销)12市场营销社区服务13文秘14会展策划与管理15酒店管理16商务英语17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18学前教育19社区管理与服务20老年服务与管理21社区管理与服务(老年教育指导与服务)信息技术22动漫制作技术23计算机信息管理24计算机网络技术25信息安全与管理26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七、丰富灵活的继续教育 学院紧贴社会需求,提供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开展成人专、本科学历教育,电大专、本科开放教育,奥鹏专、本科远程教育,高自考本科学历教育。实现了中职、高职、成人本科教育相互衔接,全日制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融通、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相互补充。八、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 学院承担天津市社区教育的规划制定、理论研究、评估督导、师资培训等工作。学院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注重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协调,成为了河北区终身学习与学习型城区建设服务中心。九、方兴未艾的老年教育 河北区老年大学开办在学院内,利用学院的设施与资源开设了28个专业,成立了老年大学民乐团,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河北区老年大学已成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天津市示范性老年大学。
  •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市津南区
    学校简介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源于1962年建立的天津市科学技术进修学院。2006年2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整体改制,成立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现隶属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学院占地面积976亩,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在校生一万余名。建院以来,学院坚持“百年办学、百年立校、百年树人”发展战略,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彰显。学院是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建“滨海新区航海运输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海事局批准的船员培训机构之一,具有国际海事组织(IMO)承认的船员教育与培训资格,是规模最大、资质最全、功能最领先的海船船员学历教育和培训基地。目前,学院是天津市职业教育创优赋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下设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航运经济系、邮轮旅游系、信息工程系、工程技术系、基础教学部(体育部)、思政教学部8个教学部门。现有专任教师252名,其中,航海类师资110人,船长和轮机长29人。学院围绕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了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数智港航经济、邮轮旅游、现代信息技术、特种设备六个特色化专业群30个专业,形成了具有海运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和航海、港口两大领域人才需求的专业布局。其中,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被教育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获邮轮业界“最佳专业设置”“最佳培训设施”和“最高就业率”奖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3个专业被确定为天津市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能力建设项目优质骨干专业。学院建有船舶操纵模拟、轮机模拟、集装箱运输管理等校内实训室97个和校外水上训练基地,与行业领先的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华洋海事中心等共建实训基地近150个。学院先后承办四届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第二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相关赛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400项,获得专利、有著作权的软件等知识产权200余件,其中包括发明专利2件。构建了涵盖海船船员适任培训、海船船员专业和特殊合格证培训、船员素质提升培训、陆岸人员技能和业务培训等模块全覆盖的培训格局,开展73项培训服务,培训规模逐年提升。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共管,不断拓宽办学空间,打造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紧密合作企业达230余家。校企共建国内首个“LNG综合培训基地”;与邮轮行业国际龙头企业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集团合作共建国内首家国际邮轮人才培训中心;与行业知名企业创新实践“船校交替、课证融通”卓越船员人才培养,2021级航海类专业全面实施订单培养;共建特种设备、数智港航经济和中船国际邮轮三所产业学院;牵头成立海韵国际邮轮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集团和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工业检测产教联盟;推进8个专业“1+X”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创新;承担航海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市级认定。建院以来,学院先后向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2.5万余名,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多项重点工作受到新华社、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天津教育报》等媒体关注,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现有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4个国家的留学生140余人。与法国、荷兰等国家的20余所院校开展了互访交流。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建设。步入“十四五”,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快推进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 天津交通职业学院天津市西青区
    学校简介天津交通职业教育始于1953年。2002年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天津交通职业学院,隶属于天津市交通(集团)有限公司。学院占地面积800余亩、建筑面积20余万平方米、在校生9000余人。建院以来,学院以“每天都是代表作”为校训,坚持“经营学院、突出特色、服务社会、开拓创新”,内涵建设逐步深化、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效益显著增强。目前,学院是国家骨干高职院校、交通运输部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天津市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同时,学院还是国家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教育部、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天津滨海新区现代物流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国家级高等职业学校骨干教师培训基地;教育部首批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学院现有专任教师338名,其中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级教学名师3人、省部级专业带头人4人,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级教学团队2个。学院设有物流工程学院、汽车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路桥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国际交流学院等七个教学分院,基础教学部、体育工作部、思政部等三个教学部。近年来,学院建设了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8门市级精品课程,完成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省(市)、部级科研项目70项,获得天津市级教学成果奖9项。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和获奖的论文913多篇,主编、参编各类教材429本,已在全国100多所同类院校中使用。学院依托行业发展优势,建设了汽车运用技术、现代物流、交通建设、轨道交通、智能制造技术和交通服务六大专业群38个专业,形成了满足区域经济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人才需求的专业布局。其中,物流管理和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两个专业已建成天津市高职高专院校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各专业围绕人才培养,采取校企共建的方式,与企业合作建设了汽车、物流、电商、路桥、民航、轨道、工程机械等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了252个稳固的校外实训基地;先后成立了丰田、奥迪、大众、保时捷、京东、阿里巴巴等65个订单班;开展企业横向课题40余项,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达20000人次/年,极大地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和毕业生就业质量。多年来,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许多毕业生成长为企业技术总监和部门经理,成为企业和学院的共同资源。同时,学院还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现代物流、汽车技术赛项和全国汽车职业教育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职组),并连续多年承办天津市高职院校物流、汽车类职业技能大赛,均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进入“十三五”,学院凭借雄厚的办学基础和实力,入围“世界先进水平校”建设行列,获批“十三五”天津市高等职业院校提升办学能力、天津市教育信息化等重点建设项目,预期将建成办学定位准确、专业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社会服务能力强、国际合作成果显著、综合办学实力领先的高等职业院校。
  •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市河西区
    学校简介天津科技大学位于渤海之滨、海河之畔,是中央和地方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高校,是以工为主, 工、理、文、农、医、经、管、法、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为天津市"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务院批准的首批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第二批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第一批可以接受外国留学生的高等院校,是天津滨海新区唯一一所本硕博教育体系完整的大学。建校60余载,学校立足轻工、服务社会,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形成了"坚持拓展轻工特色,精心培育行业中坚,矢志服务国计民生"的优良办学传统。学校积极响应京津冀协同发展和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国家战略,加强与区域及行业企业的战略合作,努力为区域发展和行业进步作贡献。 一、历史沿革学校创建于1958年,时名为河北轻工业学院,是我国首批四所轻工类本科院校之一,曾隶属原中国轻工业部。1959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的主要师资和实验室设备调入我校,成为我校该专业的主体力量。1964年,在轻工业部对部属院校进行专业调整中,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的发酵工学专业、原无锡轻工业学院的塑料成型加工专业先后调入我校。1968年,学校更名为天津轻工业学院。1971年,天津大学制浆造纸专业全部调入我校。1972年,原北京轻工业学院盐化专业和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的中国轻工业部塘沽盐业专科学校合并后划归我校。改革开放以来,学校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学科专业建设成果显著,制浆造纸工程学科1981年成为教育部首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权点,1983年成为教育部第二批批准的博士学位授权点,是全国同学科中第一个博士学位授权点。1998年,学校的管理体制改为由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02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更名为天津科技大学。2004年,学校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前沿滨海新区建成滨海校区并投入使用,2006年食品、生物、海洋、化工等6个整建制学院整体迁至滨海校区。200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和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科技教育进一步支持滨海新区发展的协议》,确定科技大学在滨海新区进一步扩大办学规模,调整学科专业,整体战略东移。2013年,原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职业技术学院并入,进一步扩大了滨海校区的办学规模。2018年,天津市教育委员会与滨海新区人民政府签署《共建天津科技大学战略合作协议》,学校发展进入快车道。学校目前设有滨海、河西2个校区。其中,滨海主校区坐落于天津双城之一的"滨城",邻近滨海-中关村科技园、中新生态城、国家海洋博物馆、泰达航母主题公园、塘沽森林公园等;河西校区位于天津城市副中心之一的海河柳林地区,邻近天津文化中心、国际设计中心、国家会展中心、滨海国际机场、海河教育园区等。学校总占地面积约2300亩,本、硕、博全日制在校生26000余人,图书馆馆藏图书195万册,教学、科研设备总值7.18亿元,体育场馆和专项训练设施齐全,建有较高水平的校园网,各项生活设施齐备。 二、师资队伍学校高度重视师资队伍建设,通过不断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的力度,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21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余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794人。现有双聘院士5名、国家特支计划等在内的国家级重大人才工程人选16人,天津市杰出人才、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等在内的省部级人才近90名。近年来,学校不断加强教师队伍思想政治教育,抓好师德师风建设,进一步完善师德师风考核评价体系,认真贯彻落实《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积极推进专业技术职务聘任改革,获得"全国创新争先奖状",涌现出了"国家教学名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等一批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和师德建设先进集体和个人。 三、专业学科学校现有14个专业学院、71个本科专业,其中:生物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化工程、包装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高分子材料与工程、制药工程、环境科学、过程装备与控制、工业设计、财务管理、物流管理等12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软件工程、自动化等11个专业入选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和美国食品科学技术协会(IFT)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享有"盐业黄埔"之美誉、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包装工程专业在《中国大学及学科专业评价报告》中排名连续9年位居全国第一。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建有"发酵工程"国家重点学科。现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机械工程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和生物与医药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学科与工程、海洋科学3个天津市一流学科和营养与健康、智能轻工装备等7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农业科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工程学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在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轻工技术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两个学科分别在全国24所和79所参评高校中位居第三和第八。四、教育教学学校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作为本科教学的生命线,坚持"以学生为本"、"质量立校",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强化教书育人、以本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理念,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在天津市率先启动实施完全学分制改革,出台了选课制、弹性学制、导师制、学分互认制等一系列新举措。建立本科专业"新结构",实行人才培养"新模式",探索教育教学"新方式",构建学生素质"新体系",建立了"十加一"育人体系和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作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高校,每年从新生中选拔优秀学生进入"行业卓越人才实验班",培养行业拔尖创新人才和行业后备领军人才。不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学生在国内国际创新创业赛事中屡创佳绩。高度重视学生就业创业工作,就业创业指导服务体系完善,毕业生广受用人单位好评。为帮助解决海南少数民族地区人才短缺问题,促进海南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天津科技大学2006年与海南省人民政府、省教育厅签订省校合作协议,确定设立海南少数民族特招班,每年为海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40名学生。 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一流专业12个,建成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6门、天津市级一流课程47门;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项目)3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天津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含建设单位)14个、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5个。学校重视研究生教育国际化,与多个国家相关高校签署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合作协议。研究生人数逐年增加,2021年录取硕士、博土研究生1840人,在校研究生总人数达4941人,累计授予博士、硕土学位人数13000余人。建有天津市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9个,获批全国工程硕士教育示范实践基地1个。 五、科学研究 学校高度重视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鼓励高水平科研平台服务本科教学。按照学校"顶层设计"的要求,大力推动实施"强校计划",已逐步构建了"政策、平台、项目、人才"四位一体的科技工作创新体系,在大平台、大项目、大成果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近年来, 我校科技平台持续发力,现有省部级以上科研平台39个,建有食品营养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代谢控制发酵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食品营养与安全和药物化学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大健康生物技术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等5个国家级科技平台,还建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6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和天津市工程中心5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8个、天津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6个。科研成果不断取得新突破,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励7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1项,中国专利优秀奖3项,省部级及社会科技奖励150余项。科研项目不断攀升,主持6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杰出青年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项目等屡有斩获。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保护、管理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2016年获批"国家专利协同运用试点单位",成为全国8所试点高校之一,也是天津市唯一一所入选的高校;2018年获批立项"天津市高价值专利培育项目";2020年实施许可一项千万元级别的专利技术包,促进企业技术升级和行业发展;2020年,获批"第二批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成为天津市高校首家"国字号"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入选首批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设单位。2021年获批建设天津滨海新区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建设-综合产业知识产权运营中心建设项目。持续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工作,获批天津市首批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在全国各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企业重点实验室、校企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新型产学研合作机构,与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世界500强企业万华化学、正威国际集团以及中兴通讯、科大讯飞等一批高水平科研机构和大型企业共建研发中心、现代产业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产学研合作平台,推进科教融合、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不断提高。持续加强推进省校科技合作,与20余个省区市建立了紧密的科技合作关系,与天津市滨海新区、河西、津南、东丽、武清、宝坻、蓟州等区县签署了科技全面合作战略协议,与相关区县300余家企业促成科技横向联系,服务行业和企业的能力进一步加强。天津科技大学科技园总共规划近22万平方米,现已完成一期19830平方米的建设,依托轻优势学科,围绕营养与健康、合成生物学、石油化工、生物可降解材料、人工智能、新能源、文创等领域打造特色学科链、人才链、创新链和产业链。同时,科技园内引入产业基金,与专业机构深度合作联动,吸引国际创新创业人才,整合校内、校友和产业资源,培育创新集群和高新技术产业群。 六、大学生思政教育和日常培养 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三全育人、五育并举"为理念建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机制。学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等主流媒体报道。学校将实践育人作为学校思政工作"十加一"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获批首批天津市高校实践育人共同体,与滨海新区政府积极打造定点化、常态化的校地实践服务体系;大力实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开展"新时代·实践行"、"暑期三下乡"、"情满滨海"等品牌活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175个,每年100余支团队、近6000人次参加"三下乡"活动,学校三次荣获全国优秀单位;学校自1999年在新生中全面组织开展义务打扫公厕劳动,现已成为一项传统品牌活动,参加学生达11万余人次,累计劳动时长约52万个小时;至今累计11086余例血样载入中华骨髓库,位列天津市首位,21名志愿者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累计选送西部计划、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184名,五次被评为全国西部计划优秀等次项目办。学校扎实组织开展国防教育,秉持"铸军魂、塑脊梁、插翅膀"的理念出色地完成国防生培养工作,征兵工作形成了"四爱、四进、四上、四抓、六到位"的工作格局,近三年参军入伍学生人数达到195人,连续受到天津市、滨海新区、河西区表彰。建成国家级众创空间、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凝聚创新创业团队600余个。连续两年跻身"全国高校团学创业促进工作百强榜单",连续三年获评教育部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优秀工作案例和优秀团队。每年开展高水平创新创业赛事60余场次,近三年学生获"挑战杯""互联网+"等重要国家级创新创业赛事奖励32项,天津市级奖励186项,居全市高校前列。校园文化氛围浓厚,每年定期举行高雅艺术进校园、迎新晚会、专场音乐会、校园歌手大赛、舞蹈大赛、主持人大赛等校园文化活动,建有一支高水平学生艺术团体,在全国大学生文艺展演中屡创佳绩。 七、国际交流 学校坚持开放和国际化办学的思路,目前已同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日本、加拿大、俄罗斯、泰国、波兰、德国、瑞典、芬兰、西班牙、捷克等40多个国家的大学、科研机构建立了学术联系,拥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学生国际交流项目,举办3个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与美国、英国、加拿大、芬兰多所高校签订"3+1+1"、 "2+2"、 "1+2+1" 等联合培养人才协议;学校每年举办各类国际学术会议,聘请国外知名专家、学者来校交流、讲学,开展科技合作和重大项目研究;学校获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批准,具备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学生、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学生资质,先后接受了8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和访问学者来校学习和访问,每年长短期留学生1000人;学校积极开展汉语国际推广工作,与泰国易三仓大学共建孔子学院,与蒙古国育才中文学校共建孔子课堂;学校建有两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和三个天津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服务学校教学科研工作。2020年我校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 迈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正紧紧抓住"双一流"建设的重大机遇,励精图治,开拓创新,深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加快建设高水平特色大学,努力在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浪潮中乘风破浪、扬帆前行。
  • 学校简介天津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3年,学院伴随着共和国成长,始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为党和国家事业培养了一大批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进入新时代,学院致力于打造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顺应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趋势,服务“新基建”等国家战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学院自2001年举办高等职业教育以来,2005年以优秀成绩通过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被列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单位;2011年以优秀成绩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验收;2018年通过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单位验收认定;2019年确定为国家级优质高职院校;2019年学院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A档高水平专业群首批建设单位。学院是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国家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信息技术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天津市滨海新区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天津市首批高职院校与普通高校联合培养人才试点单位(与天津理工大学联合培养本科)、天津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天津市外国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学院座落于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示范区——天津海河教育园,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占地面积498000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06000平方米,其中一期建成168202平方米,10栋现代化学生公寓,7845平方米学生食堂。在建一个学生活动中心3961平方米,一栋宿舍楼8145平方米。学院固定资产总值103177.85万元,教学科研仪器总值11123.79万元,图书馆馆藏图书近66.4万册,搭建基于云的“一网一中心”智慧校园基础设施体系,校园网络全覆盖。学院秉承“据于德、游于艺”的校训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产业发展,聚焦“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不断优化专业布局。学院拥有国家示范校建设重点专业4个,教育部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专业2个,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专业3个,国家级优质校骨干专业5个。专业分布覆盖人工智能技术与应用、云计算与大数据运用、5G通信与物联网技术、智能制造、数字创意设计、现代智能管理服务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能力突出、专兼结合、结构合理、数量充足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拥有教职工事业单位编制数近6百人,学院“双师型”教师占比85%,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比45.6%,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64.3%,拥有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创新教学团队,2个天津市级优秀教学团队,2名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2名天津市教学名师,1名世界技能大赛金牌教练,1名天津市技能大师。学院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4门,天津市级精品课19门,天津市级“课程思政”改革精品课12门,主持国家级教学资源库1个,建设优质特色核心课32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7门。近年来,学院教师主持完成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参与完成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主持完成天津市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编制国家级专业教学标准2项、天津市国际化专业教学标准8项;“十三五”期间,主持编写出版139本立体化专业教材(国家级规划教材13本),被21个省市及自治区270多所高职院校选用。学院以技术创新服务方式搭建了一批设备设施先进的产教融合基地、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及生产性实训基地,硬件配置符合行业一流标准。经教育部《行动计划(2015—2018年)》认定,我院软件技术实训基地、动漫生产实训基地、网络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软件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黏土动画技能大师工作室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学院与华为、紫光、东软、海尔、京东、百度、国家动漫园等一大批产业领军企业全面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是华为技术有限公司重要战略合作伙伴、全国10所“华为ICT产教融合联盟”院校之一,是“紫光新华三新网络技术产教联盟”理事长单位、京津冀信息安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天津电子信息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天津海河教育园区文化创意产教对接联盟理事长单位。学院充分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育人体系,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学院注重对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和各类竞赛蓬勃开展,被评为“第七届、第八届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先进单位”“天津市奥林匹克教育示范校”“天津市高校体育特殊贡献奖”“阳光体育先进学校”“全国跳绳示范学校”等,近年来共获得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奖励及荣誉近200项。学院坚持以美育人,打造“校园文化艺术节”“社团巡礼节”“科技节”“读书节”“宿舍文化节”等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帮助学生增强人文修养,提升艺术欣赏能力。学院共有37个学生社团,涵盖理论学习、学术科技、语言文学、艺术表演、戏剧曲艺、体育健身、环境保护、志愿服务等领域。学生青年志愿者协会参与服务达沃斯论坛、东亚运动会、全运会、全国大学生运动会和历年全国技能大赛等多项大型活动。学院全力提升服务发展与国际化水平。通过国家高职骨干教师培训、中西部教师培训、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培训等,每年完成各类培训2万余人次。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先后与德国、意大利等20余个国家和地区开展合作,接收泰国、加拿大等国外留学生、交换生80余人。推广国际化教学标准20余个。开展国际项目合作100余项,积极推进“鲁班工坊”建设。近年来,学院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10余人次,荣获国际及全国性奖项112项,连续数年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组织的竞赛评估中位列天津市第一名。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7%以上,《广州日报》(GDI)大数据统计,学院学生职场竞争力98.19,排名全国第二,大批毕业生就职于世界500强企业,人才培养质量备受业界好评。展望未来,学院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全面实施“双高计划”建设,积极与行业领军企业全面深化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全方位产教融合,以磅礴的勇气和自信,服务中国企业、中国技术、中国标准走向全球,助力中国职业教育高水平高质量发展,为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力量。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