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清华自主招生降60分录取宜昌小才女 全国仅5个人
2010-04-2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图为:“外交风采奖”证书

图为:自信女孩熊文苑

图为:熊文苑与父母及老师合影(本版图片来源:夷陵中学网)

清华大学昨日宣布:今年全国共有5名学生获得该校60分的高考最高加分优惠,其中包括湖北省宜昌市夷陵中学高三文科生熊文苑。熊文苑由此成为继2008年少女作家蒋方舟获清华大学60分加分后,我省又一名享受这一优惠政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

这个17岁的花季女孩,以什么样的魅力征服了清华大学众多挑剔的考官?此前,提前获知信息的记者奔赴宜昌进行了两天的采访,试图寻找问题的答案。

消息传来

同学老师并未感到意外

“真厉害!”“她获得60分加分很正常,因为她确实很优秀。”熊文苑获得清华大学加60分资格的消息传来,她的老师和同学并不感到意外。

从师生口中得知,熊文苑是一个英语高手,这在学校里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当地媒体甚至曾赋予小小年纪的她“外交官”的美誉。

4月21日下午记者到达夷陵中学时,学校老师告诉记者,上午学校来了一个美国校长代表团,熊文苑去当翻译和主持去了,“学校有英语方面的活动总少不了她的身影。”看来,“外交官”的称谓果然名不虚传。

远赴美国

参加模拟联合国辩论赛

熊文苑家在宜昌市远安县,那里以山楂树、茧丝绸和莲花贡米闻名。求学期间,熊文苑在英语方面表现出类拔萃。

2007年,她以全县第一名的成绩从远安外国语学校考入夷陵中学,当年英语考了118分(满分120分)。初中一年级至高中一年级,先后三次在全国英语能力竞赛中获一等奖。

2008年4月,熊文苑在宜昌市首届中学生英语口语竞赛中获得高一年级组一等奖。在同年举办的湖北省首届中学生英语口语大赛中,她又以纯正优美的英语口语和完美的表现,战胜了来自全省各地的39位选手,获得了一等奖第一名。

去年2月,阿拉斯加州立大学向熊文苑发出邀请函,邀请她及我省另外三名优秀高中生代表中国,赴美参加中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辩论赛,熊文苑因此过了一回“外交官”瘾。

“模拟联合国”是模仿联合国及相关的国际机构,依据其运作方式和议事原则,围绕国际上的热点问题召开的会议。青年学生们扮演不同国家的外交官,作为各国代表,参与到“联合国会议”当中,会议全程用英语交流。在与来自全球的400多名选手中同台竞技中,熊文苑一举摘得“外交风采奖”。



   
微信扫一扫
高考全知道
阳光高考
官方微博
近期热点
温馨提示
  • 高考流程:
  • 招生政策:
招生公示
  • 考生名单: | |
  • 招生章程: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湖北艺术职业学院创建于1958年,1993年被湖北省人民政府和文化部确认为“省部级重点中专”;1999年与华中师范大学合作办学,成立华中师范大学艺术职业学院;2000年与湖北省电影学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湖北省艺术学校”;2001年被国家教育部确认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2003年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为独立的湖北艺术职业学院,由湖北省文化厅主办, 是湖北省唯一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艺术职业院校、湖北省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教育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高职院校和全国首批重点艺术高职院校。
  • 中南民族大学武汉市洪山区
    学校简介中南民族大学是直属于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的综合性普通高等学校,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教育部、湖北省、武汉市共建高校,坐落于白云黄鹤的故乡——武汉南湖之滨。学校创建于1951年,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建立的民族高校之一。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民族政策,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各项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学校占地1550余亩,校舍面积100万余平米。校园内绿树成荫、花香四季,具有浓郁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鳞次栉比,湖光山色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构成了教学、科研和生活的优美环境。办学基础稳步夯实。学校现有56个民族的全日制博士、硕士、本科、预科等各类学生29000余人。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25个学术型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型硕士点。现有本科招生专业82个,涵盖10大学科门类,获批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国家级14个),环境工程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得国家级“新工科”项目4项、“新农科”项目5项、“新文科”项目4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项目2项。2018年1月,学校入选湖北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其中民族学、化学和药学3个学科入选“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2017年,民族学在教育部学科评估中被评为A类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科学3个学科进入ESI学科排名全球前1%。现有教职工2200余人,各类专任教师14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占58%。拥有“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引培了国家“杰青”、国家“优青”、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等一批高层次人才。“十三五”期间,获国家级科研项目291项,其中重大重点项目36项;发表CSSCI期刊论文761篇,其中在《中国社会科学》等权威期刊发表论文131篇;发表SCI期刊论文1373篇,其中一区论文279篇;出版高水平学术专著245部,获批授权发明专利271项,获省部级科研奖励123项;制定中药材艾叶国际标准1项;湖北全面小康建设研究院入选2017年度中国核心智库,建成“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国家级“互联网+中华文明”全国示范基地。学校位列2019年全国高校C刊论文发表数量排行榜第86位,自然指数2020年度排124位,学报人文社科版、自科版全部入选“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等级。学校影响不断扩大。2012年,学校获批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是非“985”“211”高校中唯一获批单位;2001年、2006年、2016年,连续三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成绩优异。2017年8月,获评“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深化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9月,学校人才培养成果入选“砥砺奋进的五年”大型成就展。建校70年来,累计培养了15万余名高素质人才。近年来,学校承担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十三五”规划编制工作,利用自身科研优势建设多个服务民族地区产业发展平台,推进国家民委派驻武陵山片区联络员、“1221”精准扶贫工作、驻村扶贫工作队、“616”对口支援长阳县、对口支援三峡库区移民工程、定点帮扶恩施市基础教育、博士服务团、“三万”活动、科技副县长、基层高质量发展专才支持计划等“十大工程”,累计派出干部、教师144人次,投入各类扶贫专项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与恩施州、铜仁市、张家界市、湘西州、怀化市、黔西南州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全面加强与武陵山片区、巴林右旗、德保县、乐安县等地区在人才培养、智库服务、科学研究与成果转化、文化建设、农产品销售渠道拓展等领域的深度合作。学校与境外50余所大学建立了校际交流与合作关系,与武汉大学、重庆大学等数十家国内高校开展联合培养、互访互学等深度合作。立德树人成效显著。学校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持续贯彻中央民族工作会议、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全国教育大会等精神,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主题,大力开展“五个认同”教育,被国务院、国家民委、湖北省、武汉市授予“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高校”等称号。多次被湖北省委评为“党建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党委中心组”“先进基层党组织”,连续19年被评为湖北省最佳文明单位,连续多年获得教育部、湖北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涌现出“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师德标兵”“湖北省十佳班主任”“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等一大批优秀师生代表。进入新时代,启航新征程。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着眼国家战略需求,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围绕“四个服务”办学要求,大力实施“质量立校、学科兴校、人才强校、特色荣校”战略,努力建设国内一流、人民满意的现代化高水平大学,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学校简介荆门市位于湖北省中部,紧邻武汉城市圈,是长江经济带极具发展活力的城市之一,已成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城市、国家循环经济试点城市、国家生态示范区试点城市、湖北省历史文化及旅游名城。荆门市交通便利,沿江高铁与荆荆高铁于2020年正式动工建设,呼南高铁已在加速建设之中。它们将进一步突出荆门枢纽城市区位优势,同时也为在荆就读学子出行提供便捷。荆门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专科院校,位于荆门市国家级高新经济技术开发区。校园占地面积800亩,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办学规模1万余人。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60人,其中,高级职称和硕博教师占比80% 以上,“双师型”教师占比70%以上。学校涌现出一批省级名师、市级名师、市“把关人才”、国家及省、市级技能大赛优秀辅导教师等优秀教师群体。学校办学历史悠久,专业门类齐全,办学条件优越。设有医学院、教育与艺术学院、电子信息系、机械工程系、财经商贸系和循环化工系六个院系,开设护理、康复治疗技术、助产、学前教育、环境艺术设计、大数据与会计、电子商务、烹饪工艺与营养、现代农业技术、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通用航空航务技术、数控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云计算技术应用、数字媒体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工程造价20个特色专业。拥有汽车装配、智能制造两个省部级重点教学科研中心和新能源、通用航空、循环经济、康复护理、幼儿教育等一大批校外实习实训合作企事业单位,是区域性汽车装配、机械加工、计算机应用、医学康复、幼儿教育、商贸服务等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重要培养和输送基地,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有特色的高职院校。学校秉承“厚德精技·致知力行”的办学理念,按照“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生学习对接”的办学思路,与华为集团、福耀玻璃等世界500强企业联合,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模式;与长城汽车、玲珑轮胎、金泉新材料、固润科技等上市公司合作,试行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专业素养,促进学生高质量就业创业;与省内外多所知名本科院校合作,开展专本连读升学模式,致力于提升学生学历层次,促进学生发展。就读荆门职业学院,就业有保障!创业有平台!升学有通道!
  • 学校简介咸宁职业技术学院是由五所学校合并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综合性公办高职院校。前身之一为1976年成立的华中农学院咸宁分院,最早开办的是1965年咸宁财贸工商管理学校。1999年被省政府列为“全省首批试点高职院校”。2022年获批立项湖北省“双高”学校。我校位于中国香城泉都——湖北省咸宁市,是武汉、长沙、南昌三大省会城市经济区的地理中心,北距武汉23分钟高铁车程,三国赤壁之战和北伐战争汀泗桥战役发生于此,享有全国最宜居城市、中国森林城市、中国魅力之城、中国卫生城市、中国十大最具成长创新性城市等殊荣。校园面积1086亩,南邻潜山国家森林公园,西接龙潭湿地公园,北靠武咸城际列车咸宁南站,东出潜山商业街,校内三湖伴五山,是求知治学的风水宝地。全日制在校生21490人,现有教职工1100人,其中教授、副教授310人。我校抢抓国家支持职业教育政策机遇,积极争取“咸宁新产业公共实训基地”和“利用外国政府货款建设咸宁职院产教融合基地”列入国家发改委、财政部项目,投资额度达到3.15亿元,建成了智能制造、会计虚拟仿真、健康管理、园林园艺、学前教育等一批高水平的实训基地。现有国家级协同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省级重点科研平台1个,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学校紧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和区域新兴支柱产业,构建现代农业、智能制造、财经商贸、师范教育、医养健康、数字信息和智慧建筑等7专业群,开设专业42个,获批国家级“1+X”证书试点专业19个,建有国家骨干专业5个,省级重点特色品牌专业10个,湖北省新兴战略支柱性产业专业2个,其中大数据与会计、现代农业技术获批立项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016年以来,我校牢记“服务三农”初心,坚持以培养扎根乡村的“三种人”(脱贫致富的带头人、电商创业的合伙人、基层组织建设的接班人)为己任,以产教融合为途径,以涉农专业群建设为引领,以“一村多名大学生”培养计划为抓手,建成了“理念先进、特色鲜明、基层欢迎、上级认可”的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院校。近五年来,我校共为全市905个行政村培养农民大学生2017人,培训各类新型职业农民35326人,他们中一大批黑猪西施、黄袍农夫、孔雀公主、土鸡司令、大幕羊倌、龙虾大王、生物精灵等活跃在鄂南的山山水水上,到处演绎着乡村振兴的动人故事!学校是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单位,教育部第一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教育部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基地建设单位、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荣获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50强高校、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湖北省脱贫攻坚专项奖励记大功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校园)、省级优质高职、省级园林式单位、省级平安校园、省级依法治校示范校等一系列国家、省级荣誉。
  • 汉江师范学院十堰市茅箭区
    学校简介汉江师范学院是一所国家举办的全日制省属普通高校,其前身是创立于1904年的湖北郧阳府师范学堂,文脉可追溯到明朝嘉靖年间的郧山书院。1954年建校,1975年开设大专班,1977年为华中师范学院郧阳分院,1978年12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郧阳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6年3月22日国家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更名为汉江师范学院。学校位于新兴汽车城湖北省十堰市,近依道教圣地武当山,毗邻华中屋脊神农架和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地丹江口水库。现有十堰、丹江两个校区,校园占地总面积1094亩。校园内树木葱茏、碧草如茵、环境优雅、景色秀丽,获全国部门造林绿化四百佳单位称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设有教育学院、文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外国语学院、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艺术学院、体育学院11个学院,37个本科专业,9个专科专业,涵盖文、理、工、教、法、经、管、艺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教师教育专业为基础、非教师教育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学校面向全国22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4500余人,其中本科生9000多人。目前,学校已有42届毕业生,为鄂西北地区输送了各类“下得去,留得住,干得好”的10万余名专门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学校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拥有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600多人,高级职称教师236人,硕士及以上教师411人,“双师型”教师226人,国家级、省级各类优秀教师、专家10人。聘有中国人民大学、武汉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学校的100余位知名学者、博导为客座教授,常年聘有外籍专家在校任教。馆藏纸质图书近130万册,建有现代电子图书系统和计算机网络服务体系。目前,学校拥有校内教学实验中心(实训基地)6个,实验(实训)室130个,校外实训基地152个,建有集教学、科研和实习实训于一体的附属示范幼儿园1所。学校持续提升内涵建设。拥有央财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项目3个,省级本科教学团队4个,省级优秀教学基层组织3个,湖北省“荆楚卓越教师”协同育人计划项目2个,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项目2个,湖北名师工作室2个。省优秀中青年创新团队建设项目3个,“楚天技能名师”教学岗16个,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课程11门,在线开放课程26门。承担“国培计划”项目38个,湖北省农村教师素质提升工程项目14个。学校科研水平不断提升,教师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500篇,出版学术专著、教材170部,研究成果获省、市政府奖励109项,获国家、省、市(厅)级立项教科研课题280余项,省科技厅重大科技成果鉴定4项,授权专利20余项。学校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在人文社科领域特别是以武当文化、汉水文化为主的地方文化研究中有较大优势和特色。近年来,学校科研工作与南水北调水源地水质保护、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和十堰打造区域中心城市建设战略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在推介武当文化、车城十堰、丹江水资源等方面做出了一定贡献。建有湖北省普通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汉水文化研究基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心、十堰市科技创新团队(珍稀药用植物繁育创新团队)等研究机构。学校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围绕建成应用型本科院校总体目标,持续推进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大力发展学前教育、基础教育等师范类专业,建设区域性师资培养、培训基地,进一步加强职业技能专业的培养力度。学校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蝉联七届“湖北省文明单位”,获评首届“湖北省文明校园”;校工会被全国总工会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外国语学院被全国妇女“巾帼建功”活动领导小组授予“全国巾帼文明岗”,“红笔网友俱乐部”被教育部思政司评为首届“全国高校优秀网络栏目”。最近,“湖北省示范思政课教学基地”“湖北省重点网评阵地”落户学校,外国语学院学生党支部和教育学院教工党支部喜获“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生工作精品项目获得省级重点资助。学校教师荣登“中国好人榜”,入选全国“高校网络教育名师”。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指导,以贯彻落实全国教育大会、全国全省本科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以提升学校本科内涵质量建设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统筹推进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服务和党的建设等工作,着力打造高水平本科院校,实现学校跨越式发展。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