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专科录取8月2日开始
2011-08-0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到7月30日下午4时,根据省招考院安排,山东省2011年高考本科段录取全部结束,从8月2日开始,专科录取将正式开始 ,专科阶段两个批次的录取将持续到8月18日。算上已经填报的专科一批一志愿,专科段考生最多可填报四次志愿。

  7月29日,山东省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投档,这也是山东省今年本科录取的最后一次投档。本科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投出后,尚有131所文科院校、139所理科院校生源不满,缺额计划将通过调剂完成。据悉,截至7月30日16时本科所有批次录取工作全部完成。

  本科录取结束后,从8月2日开始,进行专科一批一志愿的录取,专科一批录取时间为8月2日至7日。专科二批的录取在8月9日至18日进行。录取工作结束后,各层次招生均不进行补录或换录。艺术类考生参加专科录取时,美术类专业及经批准进行了校考的其他艺术类专科(高职)专业,实行文化成绩与专业成绩关联投档的办法。其中,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分数线上全部投档,其他院校根据考生文化成绩按招生计划1∶1.5的比例向招生院校投档。未进行专业考试的非美术类专科(高职)专业,按考生文化成绩和专业招生计划1∶1.5的比例投档。

  对于报考专科院校的考生来说,专科段最多可填报四次志愿。专科一批一志愿已经填报完毕,专科一批志愿填报的资格线文理科皆为410分。8月2日,省招考院将划定专科一批第一志愿控制线,控制线上的考生可以投档。8月5日,专科(高职)一批征集志愿,同时可填报专科(高职)二批一志愿。8月12日,专科(高职)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8月16日,专科(高职)二批第二次征集志愿。 记者 刘雪莲

热门院校

  • 济南大学济南市
    学校简介济南大学是山东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的综合性大学、山东省重点建设大学、山东省高水平大学“冲一流”建设高校,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 学校始建于1948年,建校70多年来,学校铭记“弘毅、博学、求真、至善”的校训,传承“勤奋、严谨、团结、创新”的校风,发扬“艰苦奋斗、凝心聚力、追求卓越”的精神,为国家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近35万名校友遍布海内外。 学校现设26个学院,建有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2个硕士专业学位培养类别。学校每年本科招生专业80个左右,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学等10个门类。全日制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国际学生380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2182人,其中教授357人,副教授79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1231人。现有全职院士2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36人,泰山学者攀登计划人选、泰山学者特聘教授、海外特聘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31人,国家和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专家2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3人。全国优秀教师、山东省优秀教师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7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7个。 学校建有山东省高峰学科1个、省优势特色学科3个、省一流建设学科5个、省重点学科14个、省文化艺术重点学科3个、省一流培育学科1个、省高水平培育学科1个,6个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9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行榜。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引智基地、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国家专利导航项目研究和推广中心、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工程实验室、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省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等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研究平台58个。 学校入选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山东省首批省级双创示范基地。建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21个,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依托专业6个,工程教育认证专业9个,山东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山东省品牌特色专业27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专业(群)9个,山东省教育服务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立项专业(群)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示范课、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1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山东省精品课程107门。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6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4个,首批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8项;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项科创赛事中,共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8511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51项、二等奖994项。获得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4项,小平科技创新团队1个。 近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科研课题702项,省部级项目1502项。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奖励285项,其中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三等奖5项,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1项。获得国家发明专利3337项。学术论文被SCI、EI、SSCI、CSSCI收录11170篇,出版专著、译著和教材280余部。主办《中国粉体技术》、《济南大学学报》等2种学术期刊。 学校坚持开放式办学理念,积极扩大与国(境)外教育机构的合作与交流,通过学者互访、学术交流、合作办学等多种方式,与美、英、德、法、加、澳、俄、日、韩、新等国家的102所高校建立校际合作关系,与台港澳地区的18所高校建立友好学校关系,在刚果共和国首都布拉柴维尔建有孔子学院1所。 学校校园占地24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4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0.8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亿元。图书馆建筑面积6.3万平方米,纸质藏书及电子文献800余万种册,中外现刊及电子期刊3万余种。 学校的中长期发展目标是建设创新性、国际化、有特色的世界高水平大学。
  • 学校简介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位于美丽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占地500余亩,净资产额5.5亿余元。学院于2002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为聊城大学二级学院。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2005年8月聊城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聊城教育学院、聊城师范学校并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化了资源配置。学院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面向社会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生源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在校生9189人。目前设有中文、经济管理、外国语、教育、数学与信息工程、影视传媒、化学生物、机电工程、音乐表演、美术设计、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等12个系(部)。现有34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以工科为主,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严格教学管理,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依托聊城大学综合实力,共享聊城大学师资、实验、图书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讲教师9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同时聘请相关行政管理单位专家及企业技术骨干为学生授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行案例教学。学院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82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高速宽带校园网、多媒体教室、高级视听语音室、各类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会计实训室、大规模琴房、画室以及国家二类田径场、球类场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学院图书馆是国家首批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会员馆,现藏有古籍图书1340册,其中:明版线装图书6册、清版线装图书1334册。另外,还藏有:民国版的线装图书1028册,1949年后线装图书670册。是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馆藏古籍成功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学院注重环境育人。校园环境幽雅,风格独特,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学生餐厅为“山东高校标准化食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 东营职业学院东营市河口区
    学校简介东营职业学院成立于2001年7月,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东营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高校。学校是国家骨干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获评全国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优秀单位、全国高职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高职院校资源建设优势学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中国高职院校智能机器人专业群国际影响力50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备选库项目主持单位,山东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德育工作优秀高校、依法治校示范校、学生资助工作先进高校、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院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优秀高校、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平安校园、军事训练改革试点高校等荣誉称号。一、办学环境优越(一)区位优势明显。东营市是黄河三角洲中心城市,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加快建设高水平现代化强市,是东营市进入新时代发展的目标定位。(二)产业背景深厚。东营市是中国第二大油田胜利油田所在地、国家石油化工产业基地和国家石油装备制造业基地。促进高质量发展,东营市聚力打造“5+2+2”产业体系,即构建石化、橡胶、石油装备、有色金属、新材料五大优势产业,现代高效农业、文化旅游两大特色产业以及生物医药、航空航天两大未来产业。(三)政府支持有力。《东营市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行动计划》中确定,支持东营职业学院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建成在全国有影响力的知名院校。《东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依托东营职业学院等院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全国一流产教融合示范区。突出产教融合发展,推动职业教育改革与产业转型升级衔接配套,构建产业人才培养培训新体系。提升现有职业教育院校发展水平,优化学科专业设置,推进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二、办学实力雄厚(一)办学理念先进。坚持立德树人根本,服务国家战略、服务区域发展、服务学生成长,确定了“学生中心、质量为要、开放融合、特色品牌、文化制胜”内涵式发展路径,坚持问题导向、质量导向、需求导向、成果导向,建设有特色、国际化、创业型高职名校发展目标,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精湛技艺、创新本领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目标。提出了高标准谋划、高质量育人、大规模培训、深层次融合、“双师型”队伍、高水平服务六大建设任务。(二)师资水平高。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省级教学团队、黄大年式教学团队;建有山东省名师工作室、省级技艺传承创新平台。多人获评全国模范教师、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齐鲁最美教师、齐鲁首席技师、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齐鲁和谐使者、省级教学名师等称号。(三)实习实训条件完备。建成校内实训室256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464个。建设了“东营市高技能人才公共实训基地”,石油化工实训基地成为“全国示范性实训基地”。(四)专业建设成效显著。有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级骨干专业5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特色专业8个、品牌专业群3个,“3+2”专本贯通专业1个。建设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5门,省级精品课程44门、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省级以上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3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5项。(五)思政工作成绩突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研究中心是山东省示范中心。荣获全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人民德育》“三全育人”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建设示范院校等称号。“山东高校十佳辅导员”1人,“山东高校十大优秀学生”1人,入选由中央文明办组织的“中国好人榜”1人。1名学生获得伦敦残奥会亚军、亚洲残运会冠军,1名学生被评为“全国优秀共青团员”“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三、办学优势明显(一)石油石化特色。石油化工技术专业群立项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主持国家级石油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牵头成立了石油石化装备与技术职教集团,是山东省化工职业教育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主持单位和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职业教育与培训示范性实训基地、AHK中德职业教育联盟成员单位,校企共建国瓷新材料学院。石油化工技术专业被确定为国家级、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并通过验收。参与国家专业标准修订2个、1+x证书标准开发2个,获批国家规划教材3部,牵头开发山东省高职石油化工技术、石油工程技术和化工装备技术等专业教学指导方案3个。参与开发AHK(中国)化工专业教学标准开发化工专业相关教学标准和课程标准5个,编写AHK教材8部。获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国赛一等奖4项,11名学生被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录用。(二)创新创业品牌。建设创业学院、就业创业服务中心、创业孵化基地“三大平台”,构建创业教育课程、创业教育评价、创业项目输出“三大体系”,实施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相融合、与学生社团活动相融合、与“创”文化品牌构建相融合“三项融合”,培育形成“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优、创效”“来东职、一起创,圆梦想、创未来”的浓厚“创”文化氛围。有800多名大学生走上创业之路,涌现出10多位在全省有影响力的大学生创业典型。《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学校众创空间被评为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是山东省文化产业“金种子计划”试点孵化器立项建设单位、山东省首批青年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被教育部授予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创新创业教改项目获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省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三)人工智能亮点。被教育部确定为“AI+智慧学习”共建人工智能学院项目试点学校,引入达内科技集团优质资源共建人工智能学院,同时成立黄河三角洲人工智能创新研究院。成立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分中心暨山东省产教联盟,与京东集团共建京东教育研究院华东分院、京东(东营)国际产教融合创新中心,牵头成立全国人工智能职业教育集团并任理事长、秘书处单位,与中关村物联网产业联盟等联合发起成立中国物联网产教融合联盟并任常务副理事长、秘书处单位,当选山东省计算机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专业建设委员会牵头院校,联合起草“自然语言处理应用开发”等1+X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拥有两个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承办首届山东省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大会,联合主办首届全球物联网职业教育大会、第一届全国工业4.0产教融合提质培优高峰论坛等学术活动。被评为ARM(中国)嵌入式人工智能应用技术示范基地。(四)开放办学路径。“三进三出”提高国际化水平,即:把国际先进职教模式引进来,把优质职教资源引进来,把留学生引进来;学校走出去办学,教师走出去提升职教能力,学生学员走出去就业。与39所国(境)外高校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引进德国等专业教材15部,引进国际职业资格证书认证标准1个,开发与国际标准对接的专业标准2项;在澳大利亚墨尔本明德学堂建立“孔子学堂”,在马来西亚林登大学建设“名师工作坊”,成立AHK中德(东营)职业培训中心;在台湾地区设立“东营职业学院教师境外培训基地”2个;在肯尼亚建立“鲁班工坊”,在我校设立“中肯职业技术教育培训中心”。与俄罗斯阿尔梅耶夫斯克国立石油学院互设语言教育中心。积极开展对台交流,“两岸青少年情牵黄河口”活动被评为“山东省优秀对台交流项目”。(五)产教融合机制。“点线面”三维度产教融合推进机制:依托县区、经济开发区,紧贴产业发展,把握人才需求,系统推进产教融合;加入中国化工教育协会等48家行业组织,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引入行业先进标准,推进学校专业与行业深度融合;与国内外300余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共同开展科研研发、专业建设、课程改革、实习实训、就业合作等。协同育人机制:适应企业需求,校企协同,为企业培养具体岗位人才,与富海集团、中国万达集团等积极开展国家级、省级现代学徒制、企业新型学徒制试点,与万华化学集团、金宇杭萧公司、山东国瓷功能材料公司等设置“订单班”“冠名班”38个。专业共建机制:适应产业需求,共建专业,培养人才,与上海中锐教育集团、达内集团、成都云华集团等共办新能源汽车技术、市场营销、民航安全技术管理、软件技术等专业13个。平台合作机制:适应社会需求,合作建设“产教研创”平台,所有专业建平台,每位教师入团队,通过平台做项目、促教学、带学生、出成果。与京东集团合作成立京东(东营)国际产教融合创新中心,形成各级各类“产教研创”平台90余个。(数据截止2022年3月)地址:山东省东营市府前大街129号电话:0546—8060136(办公室);0546—8060063(招生办)邮编:257091学校网址:http://www.dyxy.edu.cn/
  • 学校简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的办学基础是创建于1949年的山东省团校。1987年,经原国家教委、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山东青年政治学院,成为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建校73年来,学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大力传承弘扬红色基因,始终与新中国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凝练了“德才兼备,自强不息”的校训,形成了“朝气蓬勃,实事求是”的校风,培育了“自加压、共奋进、重实效、争一流”的山青精神。“青年政治”办学特色成为学校人才培养的核心要素和办学施教、事业发展的宝贵财富。学校是省级文明校园,获评2019、2020年度山东省省属事业单位绩效考核优秀等次,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首批支持高校。2个二级学院党委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培育创建单位,2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舞蹈学院党委获评2019年山东省“勇于创新奖”先进集体,2021年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现设有13个教学单位,全日制在校生18591人,其中本科生13218人、专科生5373人,本科生占全日制在校生总数的比例71.1%。现有教职工865人,拥有博士学位教师136人,硕士学位教师605人,其中教授72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教师占39.5%。拥有“双师型”教师29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2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重点学科首席专家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3人。培养“青年政治人才”是学校的初心和使命。近年来,学校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一强化两拓展”发展战略,进一步强化凝练“青年政治”办学特色。构建了以坚定信念跟党走,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靠接班人为目标,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网络思政、岗位思政四位一体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和青年领导力学位班的“4+1”青年政治人才培养模式。立足区域经济,面向现代服务业,致力于培养具有青年政治特质的管理者和专业人才。学校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现有47个本科专业,其中普通本科专业38个,涉及经济学、法学、文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7个学科门类。职业教育本科专业9个,分别是法律、党务工作、大数据工程技术、市场营销、金融科技应用、跨境电子商务、大数据与财务管理、旅游管理、智慧健康养老管理。社会工作、舞蹈编导、广播电视学三个专业群9个专业是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8个本科专业获评山东省一流本科建设点,26门本科课程获批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4门课程(《基于业财融合的共享流程设计》《管理学》《国际贸易实务》《影视配音艺术》)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个专业(社会工作、广播电视学、舞蹈编导、播音与主持艺术)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现有山东省社科理论重点研究基地1个(山东省志愿服务研究基地)。学校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任务,构建了课程体系、第二课堂活动体系和自我教育体系“三位一体”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学校十分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提出并实施了“立足专业、教师先行、学生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学校积极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了大类招生分流培养、联合培养、主辅修制等多种模式,实施了学分制管理,较好地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和全面发展需要。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近三届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在95%以上。2010年以来,学校获得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5项。学校建筑面积28.76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3.50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3698.26万元,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851.19元。建有先进开放的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54.3万册,电子图书135万册。坚持以生为本、能力为重,建设山东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学校实践(实验)教学中心10个,实验室面积4万余平方米,为应用型人才培养提供了坚实保障。学校重视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工作。五年来,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艺术基金19项,承担各级各类纵向科研项目500余项,获厅级以上科研奖励130余项。学校在社会工作、地域文化、养老产业、物业管理、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多个领域设有研究机构和服务平台30余所,接受委托或与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联合开展科研项目350余项,社会工作服务平台被评为全国百强社工服务机构和示范单位,是山东省首批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舞蹈学院先后参加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等国家重大政治、文化文艺演出,以及外交部山东全球推介等重大活动,赢得好评。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主动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广泛开展校地、校企、校校合作,建设产业学院、举办合作专业、共建课程、实验室、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育人项目和研究平台100多个。积极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先后与英国、美国、西班牙、韩国、日本、新加坡等国(境)外的3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学术科研合作,现有2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重视留学生的教育与培养,累计招收来自23个国家的100名留学生来校学习。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历程,是一代代山青人攻坚克难的创业史,是全体师生拼搏奋斗的成长史。当前,学校正处在全新的历史发展时期,将申报硕士点作为战略目标,并借此过程开创学校办学新局面。全体山青人将和衷共济、同心同德,攻坚克难、锐意进取,加快提升办学实力和水平,朝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不断迈进!地址:济南市经十东路31699号(主校区) 邮编:250103学院办公室电话:(0531)58997000(0531)58997313招生咨询电话:(0531)58997707就业指导中心:(0531)58997266
  • 泰山科技学院泰安市岱岳区
    学校简介成立于2004年,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是一所以信息科技为特色,工、管、经、法、文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应用型大学。学校座落在华夏文明的发祥地、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泰安,位于天下第一山的泰山脚下,文化底蕴深厚,区位优势突出,交通网状分布四通八达。学校建有古书院围合式的现代书院、高规格图书馆、一流的实验设施、先进的淬炼领导力训练基地等,是读书治学的好地方。- 2020年度创业就业典范高校- 2020年度思政建设典范高校- 新浪微博中国最美校园- 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 山东省红旗团委强校战略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逐步建立起一支教学水平高、整体素质好、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拥有全国煤炭系统教学名师1名、省级教学名师2名、省级教学团队2个,11名教师在省教学基本功竞赛和微课比赛中获奖。学校还开设“泰山大讲堂”,实施群星璀璨计划,聘请两院院士等顶尖级专家学者为兼职教授,聘请国家健将级运动员、高水平艺术教师、作家教师、知名经济学家等到校全职任教,邀请名人、名师、名家来校讲学,不断开阔师生视野。成果荣誉学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探索建立学科专业、类型、层次和区域布局动态调整机制,促进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加快推进新工科建设,努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大力倡导应用技术研究。学校现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本科特色专业3个、省级精品课程29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教学成果奖4项。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奖项共330项,其中一等奖34项,获得省级奖项共计279项,其中一等奖48项。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逐步提高,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考研率平均在11%左右,居于全国同类型高校前列。国际视野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进程,开展国际间的教育、文化交流与合作,与哥伦比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德国北黑森应用技术大学、德国埃森经济管理应用技术大学等国际知名高校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每年选拔优秀学生进行短期留学项目,除交通费用以外一切费全部用由学校买单,为学生提供了多元化的国际教育资源,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人才。办学理念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始终把人才培养质量放在第一位,弘扬“乐学、乐教、创业、创造”的校训,遵循以学生充分发展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确定了信息产业商学院的办学定位,实施全员书院制改革,建立了成长导师、发展导师、生活导师三支导师队伍,构建了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育人体系,通过“四位一体双院制”培养模式,培育信息产业经营管理人才,走出了一条特色鲜明的发展之路,致力于成为中国最受尊崇的特色本科大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