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时间公布!
2023-07-0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各批次开始录取时间已初步确定,川小招对其进行了整理,具体安排如下。

各批次开始录取时间

7月6日左右

强基计划

7月7日左右

空军、海军、民航招飞

7月8日左右

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国家优师计划、免费医学定向

7月11日左右

本科提前批

7月14日左右

国家专项计划

7月17日左右

地方专项计划

7月18日左右

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

7月22日左右

本科第一批

7月24日左右

一类模式本科第一批

7月24日左右

对口招生本科

7月29日左右

乡村振兴专项计划、地方优师和省级公费师范生本科

8月1日左右

本科第二批

8月3日左右

一类模式本科第二批

8月10日左右

专科提前批

8月12日左右

对口招生专科

8月15日左右

专科批

8月17日左右

一类模式专科批

8月19日左右

涉藏州县“1+2”

各批次征集志愿时间

7月8日左右

本科提前批国家专项、国家优师计划、免费医学定向

7月13日左右

本科提前批

7月15日左右

国家专项计划

7月24日左右

本科第一批(含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

7月25日左右

一类模式本科第一批

7月26日左右

对口招生本科

7月29日左右

乡村振兴专项计划、地方优师和省级公费师范生本科

8月4日左右

本科第二批

8月5日左右

一类模式本科第二批

8月11日左右

专科提前批

8月13日左右

对口招生专科

8月17日左右

专科批

8月17日左右

一类模式专科批

特别提醒

以上是我省2023年普通高校开始录取和征集志愿预计时间安排。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可能稍晚。根据录取进程,如各批次录取时间和征集志愿时间有所调整,请以我院官方信息为准。


热门院校

  • 西昌学院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
    学校简介◆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建高校◆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共青团中央授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军地共建共育基地”◆四川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先进集体◆四川省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高校◆四川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四川省园林式校园高校◆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概况西昌学院位于美丽温润的四川省西昌市,这里山川秀丽,风景如画,四季如春,是“一座春天栖息的城市”,被誉为“月亮城”;西昌还是卫星升起的地方,被誉为“航天城”。学校肇始于1939年北洋工学院内迁创建的国立西康技艺专科学校。2015年被列为四川省首批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单位,2017年被列入国家教育现代化推进工程10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单位,2020年正式成为四川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国家民委共建高校,2021年入选四川省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秉承“审慎明笃”治学精神,弘扬“明德、乐学、求实、至善”校训,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协同化”办学。学校现有北、南、西校区,占地1900亩,全日制在校生20100余人,教职工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344人,博士、硕士研究生886人。设有17个二级学院、73个本科专业,涵盖九个学科门类,以农学、教育学、工学为重点。作物学、民族学获批国家民委重点学科;电子商务、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动物医学、农学专业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农学、动物医学、水利水电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食品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园艺、土木工程、动物科学、小学教育10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农学专业获批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水利水电工程、土木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专业等4个专业获批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农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水利水电工程、动物医学、园艺、食品科学与工程等6个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农学、土木工程、动物医学、动物科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园艺等6个专业获批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农学专业获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近5年,共获得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78项,其中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26项;省部级项目立项91项,州厅级及其他项目553项,横向项目64项;获得各级各类科研奖励100余项,其中省部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哲社成果奖7项;获得授权专利和软件著作权登记200余项,其中发明专利2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76项;审定作物新品种7个;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00余篇,其中SCI、EI、SSIP等检索收录174篇;出版专著80部;转化推广科技成果62项,签定“三技”合同119项;新建科研平台25个,科研团队36个。面向未来,学校将坚持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立足凉山、面向四川、辐射西南,坚持“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为把学校建成特色鲜明、国内一流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努力奋斗!校园环境学校环境优美,绿树成荫,已建成园林式生态文化校园,被四川省教育厅授予“园林式校园”称号,四川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四川省文明校园”称号。校舍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南校区坐落在国家AAAA级名胜风景区泸山脚下,邛海之滨,北校区位于高速公路出口附近,机场路旁。就业创业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在90%以上,居全省高校前列。自2005年以来,在四川省教育厅组织的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评选活动中,学校连续5次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每年立项大学生课外科研基金项目、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互联网+项目200余项,项目经费100余万元。学生参加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学科专业竞赛获得国家级、省级奖项200余项。交流合作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与交流,与吉利汽车有限公司、攀钢集团西昌钢钒、四川中烟工业有限责任公司、深圳市讯方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省内外百余家企业开展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共建新工科产业学院;与中央民族大学、广州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西华大学等高校合作开展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与意大利巴勒莫大学、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泰国正大管理学院等签订合作协议,选派近百名骨干教师和管理干部出国交流访问;现有巴基斯坦、也门、卢旺达、加蓬、乍得、摩洛哥等国留学生在校就读。奖助学金国家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每生8000元;国家励志奖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每生5000元;国家助学金:每年评定一次,根据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程度分为三个等次:三档4500元、二档3300元、一档2100元;国家助学贷款:考生主要在生源所在地的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办理,每年最高可贷12000元;优秀学生奖学金:每学期评定一次,设特等、一等、二等、三等奖;另有多种国内外企业及个人设立的奖助学金。2021年我校共向学生发放各类奖助学金4000余万元。学校网址:https://www.xcc.edu.cn招生信息网:https://zszhpt.xcc.edu.cn咨询电话:0834-2580038、0834-3958959、0834-2580029通信地址:四川省西昌市安宁镇学府路1号
  • 学校简介四川职业技术学院是由四川省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人民政府、遂宁市人民政府共建,四川省教育厅直管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坐落在四川第二大交通枢纽、成渝心脏地带且系成渝升腾之星、全球绿色城市、国际花园城市、中国十佳宜居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观音故里—遂宁市。学校占地1049亩,建筑面积35.1万平方米,图书馆藏书113.7万册、电子期刊16万册、12个专业数据库平台,建有校内实践场所254个,稳定校外实训基地319个。现有专任教师690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272人,博士、硕士学位教师443人,教育部、省政府特聘专家5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2人,省部级教学名师6人。 建有17个二级学院,成立了现代服务业、先进制造业2个职教集团和应用电子技术教育理事会,开设有涵盖有文、理、工、管、经、师、农、艺等学科的全日制普通大专专业50多个,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5000余人,每年面向社会开展非学历培训1万人次以上。在砥砺百年的办学历程中,秉持“明志、厚德、尚学、笃行”的校训和“开放、融合、服务、创新”的办学理念,构建了 “党建统率、《章程》引领、制度保障、内控把关、诊改完善、服务提升”治校体系,践行“把学校办进园区、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设在生产服务第一线”现代职教思想,建设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和创新链融合平台,形成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多层次、多形式、全方位人才培养格局。一份汗水,一份收获。学校学生曾多次获得全国全省数学建模、电子设计、汽车、机械、物流、文秘、艺术体育、创业大赛和教学科研成果等方面的一二三等奖;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评估优秀学校、全国德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教学成果二等奖、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40余项殊荣,入选教育部首批“经世国际学院”,是四川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四川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四川省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院校。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学校坚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立德树人,服务社会”不悔初心,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神圣使命,抢抓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新机遇,以产教融合、校企协同育人为主线,以创“双高”、升本科为抓手,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为定位,以建设四川特色、全国一流、世界水平的职业技术大学为目标,奋力打造“职教师资摇篮、产业人才高地”。
  • 西南财经大学成都市青羊区
    学校简介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始于1925年在上海创建的光华大学。1938年,因抗战内迁建立光华大学成都分部。1952-1953年,先后汇聚西南地区17所院校的财经系科组建成四川财经学院,是建国之初全国高等院校分区布局的四所财经高校之一。1960年后历经分设、合并、更名等,于1978年恢复为四川财经学院。1979年由四川省人民政府划归中国人民银行主管,逐渐形成了独特的金融行业背景和出色的金融学科优势。1985年更名为西南财经大学,1997年成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以独立建制划转教育部管理,2010年成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高校,2011年成为国家“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2017年成为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黄浦浣花风雨长,光华柳林谱华章。历经江流潮涌的时代变迁,西南财经大学始终与国家民族共命运,始终与时代发展同进步,栉风沐雨、奋进超越,培育了“经世济民、孜孜以求”的大学精神,奠定了“开放包容、求是创新”的学术底蕴,培养了“治国兴邦、奉献社会”的栋梁之才,铸就了“兴学报国、民族担当”的历史丰碑。学校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国际视野的财经领域的卓越人才。设有28个学院(中心)等教学单位,41个本科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4600余人,其中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5800余人,硕士研究生7900余人,博士研究生820余人。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输送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已成为国家金融、经济、管理等部门高水平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本科生就业率达95.92%,国内外深造率40%,18万余名校友中涌现出一大批金融行业领军人物,被誉为“中国金融人才库”。学校拥有国家经济学基础人才培养基地、全国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国家级法学教育实践基地、“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项目”基地等一批师资力量雄厚的教学与科研机构;拥有1个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学校主办的《经济学家》《财经科学》分别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和精品期刊;创办英文学术期刊《Financial Innovation》成为近十年来国内第一本被SSCI收录的金融领域学术期刊;拥有馆藏丰富的现代化数字图书馆,也是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财经文献中心;设有西南地区高校唯一的货币类博物馆:货币金融博物馆。学校不断强化学科发展战略引领,着力构建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学科生态体系。现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统计学、社会学、法学7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9个专业学位授权点;拥有金融学、政治经济学、会计学和统计学4个国家重点学科,5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有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和统计学5个博士后流动站。应用经济学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行列,“经济学与商学”“社会科学总论”“工程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学科;工商管理通过EQUIS和中国高质量MBA双认证;中国大陆首家通过AACSB商科和会计双认证。2021泰晤士世界大学排名位居501—600,居国内同类院校首位。学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相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批中宣部首批“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金融安全与发展学科创新引智基地” “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财智库”等一批新型高端智库。加强对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着力打造国家“金融智库”和“西部财经智库”。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主动响应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积极开展对口帮扶工作,勇担大学社会责任。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人文荟萃,名师云集。胡适、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等大师在此传道讲学;谢霖、陈豹隐、汤象龙、许廷星、刘诗白等著名经济学家于此授业解惑。现有教职工20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教授336余人、副教授567余人,博士生导师320余人,全职海归博士300余人,国家级人才113人,形成了海内外人才的“群聚效应”。学校深入实施深度开放战略,高层次、宽领域、多渠道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世界40余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余所知名大学、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建立了广泛的合作关系。获批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开设全英文专业,培养设立学生出国(境)奖学金和“一带一路”国际学生奖学金。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斯坦福大学、美国道富银行共创共建国际风险数据分析联盟、金融风险研究中心、金融科技国际联合实验室。建有北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孔子学院及四川首家“汉语国际推广成都基地”。品牌项目Global Academy暑期国际学术营影响力不断增强。众多诺贝尔奖获得者等知名学者先后做客我校与师生展开高层次、前沿性对话与研讨。格致诚正、经世济民。全体西财人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学校第十三次和第十三届二次、三次党代会作出的决策部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中国大地办社会主义大学,团结拼搏、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奋发有为,加快建设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光华校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青羊区光华村街55号邮编:610074柳林校区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温江区柳台大道555号邮编:611130网址:http://www.swufe.edu.cn
  • 四川音乐学院成都市武侯区
    学校简介四川音乐学院前身是创建于1939年的“四川省立戏剧教育实验学校”,1959年更为现名,成为当时国内具有本科办学层次的六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学校有武侯、新都、临空经济区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近2500亩,设有24个教学部门、10个研究机构。办学层次涵盖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成人教育和中等艺术教育,在校生规模15000余人,是全国11所独立设置的专业音乐学院之一。学校秉承“办好艺术教育、培养一流人才、促进文艺繁荣”的办学理念,恪守“尚美创新”的校训,坚持立足现在、弘扬传统、面向未来的办学思路,深化改革创新,推动一流学科建设,努力形成高水平艺术人才培养体系,扎实推进建设专业水平高、教学科研能力强、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的创新型、开放型、特色型、精品型艺术院校。学校以音乐与舞蹈学科为主体,艺术学理论、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与设计学等学科综合协调发展,学科建设不断完善,学科布局持续优化。省级重点学科为:作曲、键盘乐器、绘画。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音乐表演、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录音艺术。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音乐学、舞蹈学、绘画、产品设计。学校有音乐与舞蹈学、美术学、艺术学理论三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艺术硕士(MFA)、教育硕士两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013年获批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学校现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401人,其中: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2人,部优专家1人,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18人,四川省突出贡献优秀专家6人,四川省教学名师3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2人。学校还有多个由热爱艺术教育事业并取得丰硕成果的专家教授组成的教学团队。老一辈音乐教育家常苏民、羊路由、邹鲁、刘文晋、郎毓秀、黄虎威等一大批专家、学者在海内外均有着极大的影响力。学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国家发明奖 1 项,省教学成果奖25 项,省哲学社会科学奖 26 项,“中国音乐金钟奖”35项,各项专利40项。获得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近20项,省部级科研项目立项近40项。近五年来,学校师生在国际、国内有较大影响的比赛和评奖中共获得奖项260余项。其中2021年,我校青年教师孙麒麟,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钢琴比赛总决赛第一名;青年教师张宇,荣获第十三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民族声乐比赛总决赛第四名。学校拥有“中国——中东欧青年艺术人才培训与实践中心”“数字媒体艺术四川省重点实验室”“西南音乐研究中心”“四川音乐艺术普及基地”“中华传统音乐研究院”等一批省级重点学术研究平台,与国外学术机构建设有“中美视觉艺术表演中心”“法国格拉姆电子音乐创研中心”等学术研究机构,负责“中国音乐剧协会理论专业委员会”“四川省音乐文学学会”和“四川省数字媒体艺术协会”等学术团体的日常工作。学报《音乐探索》是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方针,积极拓展对外交流合作,重视国际学术和人文交流,积极传播中国文化,举办各级各类国际交流活动,参与国家和省委省政府的涉外活动。学校与20多个国家或地区的50余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先后选送上千名本科生和研究生赴国(境)外参加各类研修学习和学位攻读,每年有超过200名在校本科生参加各类海外交流项目。学校从2003年开始招生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学校积极开展校地合作,深度参与乡村振兴,助力地方经济、社会和文化教育发展,与多个城市、知名企业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学校联合全国十所专业音乐学院成立“中国专业音乐学院原创音乐发展联盟”,推进中国原创音乐发展。学校积极响应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牵头成立了“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艺术联盟”,共有72所高校参与,为成渝双城文化艺术、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学校与成都市共建的“成都城市音乐厅”已正式投入使用,成为学校与地方文化艺术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为学校艺术实践提供了高水平展演场地,也有力地推动了成都市打造“音乐之都”和“西部文创中心”。经过八十多年的办学发展和几代川音人的共同努力,学校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专业艺术人才。涌现了作曲家高为杰、何训田、贾达群,歌唱家范竞马、霍勇,表演艺术家刘晓庆,音乐教育家黄万品,钢琴教育家但昭义,钢琴演奏家陈萨,小提琴演奏家宁峰、文薇等一批杰出校友,在国际国内享有很高声誉。近年来,学校还培养了李宇春、谭维维、何洁、王铮亮、魏晨等一批流行音乐歌手,活跃在各类舞台上,为学校争得了荣誉。“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二为”方向、“双百”方针,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定位,强化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服务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和省委省政府中心工作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力实施“人才振兴、内涵发展、改革创新、追赶跨越、开放合作”五大战略和“创新驱动、人才强基、学科攀升、教学提升、科研提升、外向拓展、基建提升、党建引领”八大工程,努力把川音建成优势突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社会主义高等艺术院校!
  • 学校简介 四川财经职业学院创建于1963年,隶属四川省财政厅,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四川省优质高职院校、四川省“双高计划”立项建设单位、全国财经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四川财经职业教育联盟牵头单位,四川省国家公务员培训施教机构、四川省财政系统干部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四川省人社厅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和四川省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地处交通便捷、生态优美的成都市龙泉驿区,校园占地面积524亩,校舍建筑面积154219.48平方米、现有各类教学用房面积53501.52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8086人,纸质图书56万册,电子图书33万册。现有现代化实训室51个,多媒体及智慧教室21间,多功能报告厅3个,实践实训、教育教学条件在全国财经类院校中居于领先水平。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历程中,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和学生成长发展规律,秉承“理财至诚 精业致能”的校训精神,以“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人民满意教育”为根本宗旨,以培养财经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为使命,坚持扎根财经沃土,坚持服务行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质量立校、追求进取、社会满意”的办学理念,坚持差异化、特色化、数字化、品牌化融合发展,先后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7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财经人才。目前,学校建有大数据与会计、金融科技、电子商务、信息技术4大专业群,设有大数据技术、财税大数据应用、政府采购管理、金融服务与管理、金融科技应用、财富管理、大数据与财务管理、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会计信息管理、工商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电子商务、移动商务、商务数据分析与应用、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等专业。学校现有教职工47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28.16%,具有博士、硕士学历占87.6%,专业课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60.41%。学校师资队伍基础理论扎实、实践能力突出、教学水平高、科研能力强,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国家二级教授、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四川省高校名辅导员、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及多名专业带头人。近年来,学校科研团队参加中央统战部、财政部、教育部、亚行技术援助项目、省决策咨询委员会、省人大、省哲学社会科学、省财政厅等20余项省部级项目,完成130余项市厅级和120余项校级项目课题立项申报与结题工作,平均每年课题立项近30项。教职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2000余篇,公开编写出版教材350余部。学校多次代表四川省参加全国会计技能大赛,曾连续三年获得全国第一名,并于2017、2018年成功举办了两次“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在全校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学校建设发展迎来了第三次跨越。被省教育厅确定为财经商贸类技能考试全省统考组考院校、西部会计职称考试阅卷基地。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四川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四川省文明校园”“四川省首批法制宣传教育示范基地”“四川省模范职工之家”“四川省先进职工之家”“四川省工会财务工作竞赛先进集体”“全国模范职工之家”等荣誉称号。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8%以上,曾连续两次被评为“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为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财经及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的要求,学校不断深化改革创新,启动党建引领下治理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人才鼎兴计划,不断完善诚信培育、实践培育、合作培育的“三维共育”人才培养模式和以职业道德、职业技能、职业成长为要素,学生方、教师方、第三方共同参与的“三纵三横”人才培养评价模式。积极争取全省职教本科试点,“三全育人”院系建设以及国家会计学院成都基地等重大项目落地。学校以平台建设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财经专业跨界新兴专业群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融入服务区域发展战略的能力,努力建成“院校推崇的一流财经教育、行业认可的一流产教融合、社会信赖的一流财经培训、教工舒心的一流事业平台、学生满意的一流财经文化”的“五个一流”发展愿景的全国一流财经职业院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