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天津:拟从2022年开始增设音乐类专业市级统考
2021-01-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市教育招生考试院日前发布《天津市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音乐类考试说明》,为落实教育部关于做好2021年普通高等学校部分特殊类型招生工作的要求,我市拟从2022年开始,在原有的美术与设计学类、戏剧与影视学类、舞蹈学类(含体育舞蹈)、播音与主持艺术类四类艺术类统考基础上,增设音乐类专业市级统考。

我市音乐类专业市级统考科类细分为声乐类和器乐类,考生须选择其中一项进行报名考试。声乐演唱、乐器演奏科目的考试形式为专业面试,乐理与听写科目的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2022年我市普通高考报名时将启动音乐类专业统考报名。

热门院校

  • 天津城市职业学院天津市河东区
    学校简介一、学院概况公办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天津市文明单位 天津市高水平示范性高职院校天津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天津市黄炎培职业教育先进单位 天津市语言文字示范学校 天津市12所“双一流”建设高职院校二、特色鲜明的高等职业院校天津城市职业学院是经天津市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河北区政府主办的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六十年的发展历程积淀了浓厚的校园文化,形成了“修德励学,强能笃行”的校训和“自强、实干、团结、创新”的学院精神。学院以“职业教育社区化、社区教育职业化”为办学特色,坚持“一主两翼”(一主:高职教育,两翼:继续教育、社区教育)的办学格局。瞄准区域产业发展,建设民生发展需要的职业教育专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瞄准学习型城市建设,开展社区教育,服务终身学习。学院现有学历在校生6千余人,年教育服务6万余人。拥有现代物流管理、酒店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早期教育、会展和自动化技术等实训基地(中心)。包含虚拟企业财务运营中心、联想3C服务中心、虚拟现实协同创新中心等近100个实训室。具有440兆公网、千兆局域网,实现有线和无线网络校区全覆盖。学院是全国民政行指委老年专指委委员单位、京津冀协同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协作会秘书长单位,是天津市老年事业行业指导委员会、天津市幼儿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秘书长单位、全国“事迹特别突出的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全国优秀老年大学。三、优越的地理条件学院坐落于天津市中心城区,位于天津火车站和天津北站之间,交通便捷。与著名的意式风情区、大悲院、望海楼、梁启超饮冰室、曹禺故居、觉悟社等人文景观紧邻,深受海河都市文化浸润。学院东接天津滨海国际机场、东部是天津滨海新区、北方国际物流中心。四、政府支持下的校企合作学院以政企校社合作发展理事会为平台,与国内知名企业威德国际教育集团、喜达屋酒店集团、中国移动、华为、联想、用友新道、天津泰达等百余家合作企业,建立了多个联合培养班,共同开展人才培养方案修订、课程资源建设、实训教材编写、毕业生实习就业等工作。 五、技术技能人才成长的摇篮多措并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全面发展。近年来,数百名学生在国家、天津市及乃至国际上举办的学生技能竞赛中屡获殊荣。此外,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多年来一直处于良好态势,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六、专业设置 学院高职设置了26个专业。其中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的专业2个,天津市示范校重点建设的专业5个,天津市“十三五”提升办学能力建设项目重点建设专业5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国际化教学标准专业3个,2个专业参建了国家教学资源库,获得市级教学成果奖7项、国家级成果奖1项。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专业组群序号专业名称自动化技术1电气自动化技术2机电一体化技术3应用电子技术4建筑智能化工程技术5消防工程技术6分布式发电与微电网技术财经商贸7物流管理8连锁经营管理9电子商务10会计11金融管理(客户服务营销)12市场营销社区服务13文秘14会展策划与管理15酒店管理16商务英语17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18学前教育19社区管理与服务20老年服务与管理21社区管理与服务(老年教育指导与服务)信息技术22动漫制作技术23计算机信息管理24计算机网络技术25信息安全与管理26数字媒体艺术设计 七、丰富灵活的继续教育 学院紧贴社会需求,提供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开展成人专、本科学历教育,电大专、本科开放教育,奥鹏专、本科远程教育,高自考本科学历教育。实现了中职、高职、成人本科教育相互衔接,全日制教育与继续教育相互融通、学历教育与社会培训相互补充。八、蓬勃发展的社区教育 学院承担天津市社区教育的规划制定、理论研究、评估督导、师资培训等工作。学院利用优质教育资源,注重职业教育与社区教育相互协调,成为了河北区终身学习与学习型城区建设服务中心。九、方兴未艾的老年教育 河北区老年大学开办在学院内,利用学院的设施与资源开设了28个专业,成立了老年大学民乐团,满足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河北区老年大学已成为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天津市示范性老年大学。
  • 天津农学院天津市西青区
    学校简介天津农学院始建于1976年。2001年经天津市政府批准,天津市城乡经济学校并入天津农学院。1982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06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96年首批通过国家教委本科教学合格评价,2007年在教育部进行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学校以农科为主体,农学、工学、管理学、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协调发展。经过多年的办学实践,形成了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于现代都市型农业的鲜明办学特色。 学校现有三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292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平方米。建有现代化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网络中心、体育场馆等设施。现有在校生14000人。 学校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中心,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铸校”发展战略。现有15个学院(部),7个学科门类,47个本科专业;有9个一级学科学术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017年获批为天津市2017-2020年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培育)高校,作物学、兽医学和水产三个一级学科为博士学位授权建设学科。有1个天津市一流学科、4个天津市级重点学科、5个天津市级特色学科群、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有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有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7门天津市级精品课程,7个天津市级品牌专业。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天津市教学成果奖13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 学校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都市型农业发展需求,合理调整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较为合理的专业生态群;在大众化教育背景下,植根津沽大地办学,坚持走产学研结合之路。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0%以上,在全市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天农毕业生朴实无华、踏实肯干、吃苦耐劳的品格得到了社会的认同,“下得去、上手快、用得上、留得住”成为用人单位对天农学子的共识。学校桃李遍及海内外,自建校以来,已为社会输送了各级各类毕业生6万余人,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著名的农业科技人才、教育专家、优秀管理专家和领导干部。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打造了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科研队伍。现有教职员工1000余人,其中:双聘院士4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8人,国家级人才7人,省部级人才5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11人,天津市级教学团队11支,天津市级创新团队11支。 学校坚持以科研促进教学,学术水平不断提高。学校设有国家大宗淡水鱼加工技术研发分中心、国家贝类产业技术体系天津综合试验站等4个国家级科研创新平台,天津市水产生态及养殖重点实验室、天津市农业动物繁育与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等50个省部级平台。此外,还建有产学研联合体94个,与11家企业联合共建天津市企业重点实验室。近五年,承担各级各类科技项目10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项目485项。1项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7项成果获省部级奖励,其中,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2项、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天津农学院学报》作为公开出版物,多次被评为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和天津市一级期刊,被国内外多家数据库列为农业类重要刊源。 学校以创建文明校园为抓手,以全面有责、全员尽责、全程担责为机制,以培养“思源”奋进、立志乡村振兴、知农爱农的天农学子为目标,不断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近年来,学校重点打造以“爱党、爱国、爱农、爱校”为主题的校园文化节、“岁末思政课”“天农名家讲堂”“思源大讲堂”“百团百村社会实践”等文化品牌;建设校史馆、智慧园小剧场等文化场所,使其成为弘扬天农精神、激发师生爱党爱国爱农爱校情怀的重要文化资源。 学校积极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开展中外合作办学,开放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先后与德国、乌克兰、菲律宾、日本、加拿大、英国、美国、泰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校际关系和交流协作关系。 展望未来,天津农学院将继续弘扬“爱岗敬业、艰苦奋斗、团结向上、自强不息”的天农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持续推进改革创新,加快内涵式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着力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全面开启建设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高水平农业大学的新征程。学校地址:天津市西青区津静路22号(东校区),邮政编码:300392 天津市西青区津同路19号(西校区),邮政编码:300380 天津市蓟州区五百户镇青池1村(蓟州校区),邮政编码:301936 校办电话:(022)23792065 传真号码:(022)23781315
  • 天津理工大学天津市西青区
    学校简介天津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结合,工、理、管、文、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前身为天津理工学院,于1979年以天津大学理工分校名义开始招收本科生,1981年经国务院批准正式设立。1996年,原天津理工学院与原天津大学分校、天津大学机电分校、天津大学冶金分校三所本科院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天津理工学院。经教育部批准,2004年更名为天津理工大学。 学校坐落于天津市西青区宾水西道391号,总占地面积159.42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6.96万平方米。本科以上全日制在校生29000余人。现有专业学院15个,还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工程训练中心、体育教学部等机构。现有本科专业6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2个,一级学科博士点4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管理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天津市重点学科12个(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软件工程、机械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网络空间安全、物理学)。 学校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9个,教育部特色专业4个、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教育部卓越计划专业5个;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2个;编有国家级精品和规划教材14部,获批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育部精品视频公开课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8项。学校积极推进工程教育改革,12个专业已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建有大学生活动中心、体育馆、田径运动场等,配套齐全。图书馆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纸质藏书216万余册、电子图书193.9万册、电子期刊3.4万种,拥有中外文高水平数据库60余个。 学校注重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现有国家级工程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研究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科技部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1个、国家外专局教育部联合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1个,入选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人文社科基地、各类智库共25个。牵头建设天津市“西青大学科技园”,实施科技强校战略,推进科技自立自强,近5年承担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重点、杰青、优青、科技部重点研发、军民融合及各类国家级项目300余项,投入研发经费9亿余元,获得一系列国家级和省部级科技奖励;实验仪器设备总值7.5亿元;人均科研经费和自然指数均处于全国百强行列。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1910人,其中专任教师1461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779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4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杰青、国家级优秀青年人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教学名师等国家级领军人才15人,天津市杰出津门学者、天津市特聘教授、天津市特支计划人选、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培养工程第一层次人选等省部级人才155人,高水平创新团队17支,为学校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 学校大力实施国际化战略。与36个国家和地区的137所知名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与加拿大、日本等国家大学开展了本科和研究生层次的合作办学,培养了我国首批项目管理硕士;“新能源材料”创新引智基地入选教育部、国家外专“111计划”;学校获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院校;在波兰、印度、科特迪瓦建立了3所孔子学院和1个孔子课堂;在科特迪瓦建立了首个由普通高等院校参建的鲁班工坊。 天津理工大学正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弘扬“求真务实、艰苦奋斗、开放包容、创新进取”的天理精神,围绕第二次党代会目标任务和“十四五”规划,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注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为早日建成高水平教学研究型理工大学而继续奋斗!
  • 天津工业大学天津市西青区
    学校简介天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共建、天津市重点建设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始建于1912年,2000年更名为天津工业大学,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获批国防科工局与天津市共建高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纺织高等教育的学府之一,现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工为主,工、理、文、管、经、法、艺、医协调发展的多科性综合大学。学校总占地面积约19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86万平方米。学校下设5个学部、24个学院、1个书院、2家附属医院,现有在校本科生22000余人,全日制硕士生4700余人,博士生近500人,成人教育学历生1500余人,各类留学生2050余人(学历生500余人)。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教职工2200余名, 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名、具有博士学位教师900余名、具有高级职称教师800余名。拥有两院院士7名、教育部长江学者5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名、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3名、国家“万人计划”等高端人才项目入选者6名、“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名,拥有“何梁何利基金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光华工程科技奖”获得者、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专家等国家级高层次人才60余名,省部级各类人才200余名;拥有全国首批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团队、教育部创新团队等省部级及以上高层次团队40余支,入选国家级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学校坚持“工科做强、理科做优、文科做精、医科做好”的发展思路,形成了以工为主、多学科统筹发展的良好学科生态布局。学校现有65个本科专业,其中包括1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4个市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5个天津市品牌专业、6个天津市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8个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2个应用型专业,4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学校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12个天津市重点学科,1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5个学科入选天津市高校顶尖学科培育计划,建有5个天津市特色学科群、2个天津市服务产业特色学科群;学校拥有3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博士学位授权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拥有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和1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纺织科学与工程学科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A+;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2018年入选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学校高度重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学校坚持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原则,以学生为中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深入推进本科教学质量提升九大计划,着力培养胸怀经纬、求真务实、品高学优、工勤业精、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毕业生深受社会各界青睐。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及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9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5个、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拥有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天津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天津市留学生实习实践基地1个,“创客空间”先后被认定为首批天津市众创空间和首批国家级众创空间。近年来,学生每年在学科竞赛中获得省部级以上奖励均超过800项,培养出了以全国道德模范徐伟为代表的一批优秀大学生和先进集体。是“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创业教育研究与实践先进单位”、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天津市“普通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与就业工作示范校”。学校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学校鼓励自主创新,彰显现代纺织和国防军工特色,拥有天津市属高校中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离膜与膜过程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建有国家级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天津市重点实验室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和天津市工程中心6个、天津市国际联合研究中心6个,天津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建有天津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天津市膜分离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天津市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天津市工业设计中心。近年来承担了“973”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有关省部级各类科研课题近千项,并取得多项标志性和突破性成果,连续九年蝉联11项、累计获得国家科技奖13项,获授权专利1000余项。学校形成了“先进纺织复合材料”“膜分离技术”“电机系统及其智能控制”“功能纤维与技术纺织品”“纤维界面处理技术”“现代机械装备”等特色科研优势,多项科研成果打破国际垄断,应用于重大疫情防控、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国防高科技产业。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高校、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高校。学校与德国、英国、瑞士、芬兰、澳大利亚、美国、韩国等60多个国家及港澳台地区的110多所大学或机构建立了长期友好合作交流关系。学校入围2020泰晤士高等教育亚洲大奖2个奖项,加入欧洲纺织大学联盟,在布基纳法索建立该国首所孔子学院,与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共建“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校际交流开展本科“2+2”“3+1”和研究生交流学习、双学位等多种形式的学生交流项目,每年大力选派本科生、研究生到国(境)外留学,同时接收国外及港澳台地区学生来校学习。学校积极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学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天津市首批“文明校园”、“全国高校后勤十年社会化改革先进院校”,入选文化部首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群培训基地,建有中华传统文化国际传播中心。桃李不言,下自成蹊。面向未来,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秉承“教研相长、学能并进”的办学理念,光大“严谨、严格、求实、求是”的学校品格,弘扬“爱校尚德、励学笃行、求实创新”的学校精神,聚焦“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国家战略,坚持立德树人,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改革创新,努力建设具有世界一流学科的高水平大学,为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天津传媒学院天津市蓟州区
    学校简介 天津传媒学院成立于2004年,是以培养传媒与艺术专业人才为主要办学定位的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前身为天津体育学院运动与文化艺术学院。2021年2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同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天津传媒学院。  学校位于国家5A级旅游景区盘山脚下,地处京津冀一小时生活圈。目前校园占地面积700亩,现已建成校舍建筑面积近15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为24万平方米。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和教育公益性原则;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持“修德、养慧、精艺、至善”的校训,主动适应文化产业发展需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传媒与艺术专业人才。  学校下设八院二部:影视学院、播音主持艺术学院、戏剧学院、音乐学院、舞蹈学院、动画与数字媒体学院、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基础课教学部。目前已构建了以影视传媒类专业为主体、艺术学为特色的学科专业体系,形成传媒与艺术“一体两翼”互为支撑的格局;开设了 20个本科专业,覆盖艺术学、文学、管理学、教育学、工学等多个学科门类,年招生人数2800人以上,在校生8100多人。学生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符合毕业条件者,颁发天津传媒学院的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天津传媒学院的学士学位证书。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合理、专业突出、责任心强、专兼职结合的师资队伍。现有专任教师380多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者约35%;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学历者超过60%。学校实施“盘山学者”学科带头人引进项目,特聘国内高层次、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执教。目前已有25位专家学者签约受聘,他们分布在全校七院二部,覆盖了学校的大部分学科专业。  学校建成了“广播影视艺术综合实验区”“舞台艺术综合实验区”“视觉艺术综合实验区”三大实践教学平台,包括广播直播室、影视配音室,电视虚拟演播厅,电视导播室和导播车系统、电影电视审看厅等多个数字化广播影视传媒实验室,以及艺术语言实验室、综艺排练厅、新闻演播室、纪录片工作室、Apple工作站、室内剧摄影棚、音乐录音棚、影视节目后期编辑室;大型舞台合成剧场、中小型音乐剧场、黑匣子实验剧场、280间标准琴房、MIDI工作室、电钢琴工作室;三维动画工作室、二维手绘实验室、定格动画实验室、数字媒体工作室、漫画制作实验室、插画工作室等实践教学设施,为学生提供了一流的专业实践空间与设备,充分满足了传媒与艺术类各专业的实践教学需求。  学校与众多媒体和影视机构、文化产业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合作拍摄了56部影视剧和微电影,参加了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大型原创音乐剧《天地运河情》排演,承接了《天下盘山》大型山水实景演出、《文成公主》《红男绿女》等大型歌舞剧演出。  学校以教育理念创新为先导,以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为特色,学生在全国和天津市各类大赛和展演中获奖110余项,还在加拿大、美国等国际比赛和作品评奖中荣获多项金奖。  学校坚持艺术教育与社会接轨、与市场接轨、与国际接轨、与时代接轨的办学思想,坚持开放式办学,多样化培养,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办学特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具有较高水平、较大影响力、特色突出的传媒与艺术类高等学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