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省分数线出炉!
2020-07-2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注:一、艺术类校考本科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1.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由各校自行划定。

2.除第1条规定以外的其他院校本科校考专业的省最低控制分数线为文化195分/专业合格。其中,取得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流行音乐、音乐治疗、广播电视编导、美术学、绘画、雕塑、中国画、实验艺术、跨媒体艺术、文物保护与修复、漫画、艺术设计学、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公共艺术、工艺美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陶瓷艺术设计、新媒体艺术、包装设计等专业校考合格的考生,还须参加相应专业省统考,且美术省统考成绩须达到160分,音乐省统考成绩须达到120分,编导省统考成绩须达到190分。

二、第一阶段填报志愿资格线:

1.文科类、理科类考生必测科目成绩均需达到合格(或C级及以上等级) ,选测科目等级符合院校的要求,文科类总分在274分以上、理科类总分在303分以上,方可填报第一阶段高考志愿(报考高水平运动队、飞行技术专业除外)。

 

2.体育类、艺术类考生七门必测科目成绩中不合格(或D级)不超过3门,体育类文化226分/专业100分以上、美术省统考文化226分/专业160分以上、音乐省统考(声乐、器乐)文化200分/专业135分以上、编导省统考文化256分/专业190分以上、艺术校考文化185分/专业合格(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以及部分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不受此限制),方可填报第一阶段高考志愿。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65年,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属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全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前身是1965年6月创办的无锡市商业学校;1978年10月更名为江苏省无锡商业学校;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江苏省教育厅。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建校五十七年来,学校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己任,为社会培养了8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2007、2011年分别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先后荣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先后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3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技能人才摇篮奖”。学校党建引领坚强有力,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打造“六个过硬”党委班子,着力构建“四同”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和“强基创优”建设计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体系,办学活力持续激发。1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专业建设实力雄厚,建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央财重点支持专业2个,主持制订国家专业、课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12项,13本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建有国家级精品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主持、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13项。学校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连续6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0项,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一等奖7项。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学校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学校产教融合成效显著,牵头组建全国商贸职教集团、中国新商科实践育人产教联盟、全国实践育人产教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教分会商科联盟,建有央财、省财支持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集成平台)3个,与京东集团、红豆集团和睿泰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江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首批示范集团培育单位。学校双师队伍人才荟萃,专任教师双师比近95%,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江苏省教学名师、社科英才、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近60个,行指委委员12人,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江苏工匠”称号1人,教师连续3年获全国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学校海外办学首开先河,成立我国高职院校在海外创办的首个股份制应用型本科大学——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研发输出的专业课程标准获柬埔寨官方认证。中柬两国领导人出席我校与柬埔寨劳工部、西港特区三方职教合作签约仪式。学校被授予“柬埔寨留学生教育基地”,入选教育部亚合资金项目、首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等。学校文化建设亮点纷呈,组织编排全国首部以“锡商”为主题的原创舞剧《风雨锡商》并中标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连续三届荣获教育部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先后获评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教育部职业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示范基地,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展望未来,学校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统筹发展和安全,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效能内部治理、高品质校园文化、高素质教师队伍、高价值教育生态的现代化“商院范式”,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截至2022年10月)
  • 学校简介昆山登云科技职业学院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台湾知名人士热忱投资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办学十七年,学校秉承“诚正、弘毅、奋进、创新”的校训,以“成就学生未来,助力区域发展,增进两岸交流”为教育使命,以“学生热爱、企业追求、BOSS摇篮”为教育愿景,以“培养具有工匠精神、可持续发展能力、业界乐用的技术技能人才”为教育目标,崇尚“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思想,先后荣获 “江苏省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自主试点学校”、 “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苏州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民办高校党建考核优秀单位”、“江苏省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基地”、 “江苏省“十三五”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立项建设单位”、“全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典型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首批 ‘1+X’证书试点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单位”等殊荣。 ★独特的区位优势 学院位于全国百强县之首的昆山市,与昆山高新集团实施混合所有制合作办学,占地面积696亩。东接上海,西邻苏州,地处中国经济最发达的长江三角洲核心地带,区位优势明显,交通十分便捷。区域内拥有台资企业4800多家。“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昆山深化两岸产业合作试验区”全面实施产业转型升级,人才需求极为旺盛,为学院的可持续发展和学生就业创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合理的专业设置 学院现有全日制在校生近8000人。学院围绕区域产业发展重点,以打造品牌骨干专业为思路,不断优化专业结构,调整专业方向,构建了“以应用学科为主体,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设有工学院、建筑与设计学院、管理学院、现代服务学院等4个二级学院28个专业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学院,实现了学院专业群与地区产业链的深度对接,形成了多方参与,多层次、多形式办学格局。机电一体化技术、酒店管理、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一批省级示范高职院重点专业特色鲜明,社会美誉度高;机电一体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酒店管理和物流管理等四个专业在江苏省高职院校率先开展国际工程(IEET)教育专业认证并获得通过。 ★优良的教学团队 学院积极实施师资队伍建设工程,不断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引入台湾高校、科研机构及知名企业的优秀师资、科研人才,聘用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兼职任教,创造尊师重教的环境,凝聚广大教师投身教育事业、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提升教学水平、科研能力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现有专兼职教师400余人, “双师型”教师达80%,形成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专兼结合、校企互通”的教学科研团队。学院紧贴岗位实际,对接最新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建设富有特色的职业核心能力课程、行业通用课程、通识基础课程体系。定期举行课堂教学观摩、“精彩一课”示范课堂、校级教学大赛、微课竞赛、授课质量星级评定、学生教学成效评价等教学活动,促进全体教师课堂教学和科研水平稳步提升,四年一次的教学成果奖申报评审,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学院创建独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专班、校企双主体育人”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台商企业技术骨干的摇篮。先后与300多家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与80多家知名大型企业集团共建教学实训基地;与6家知名企业集团分别共建企业学院;与昆山高新集团深度合作,共建(两岸)科教创新基地,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培养精英高技能人才,促进教育、科技与产业发展;与本科院校合作开展高职与普通本科“3+2”分段培养合作项目,为学生搭建了专本无缝对接的人才培养直通立交桥。每年有数百名学子通过“专转本”、“专接本”、“专升本”等方式进入本科院校继续深造。学院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发展,组织师生参加全国、省、市各类教学竞赛和技能大赛,并取得骄人成绩。 ★优秀的合作交流平台 学院融合两岸职业教育先进理念,充分利用台湾教育优势资源,与台湾成功大学、东南大学等高校,台湾中卫发展中心、昆山工研院等科研机构以及两岸众多知名企业,共建了两岸产学研协同创新服务平台;与台湾知名高校、两岸台资企业成立“登云两岸产学合作联盟”,辅导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互联网+”等产业技术创新和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发展,实现了两岸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创新链的衔接,形成了多方参与协同育人的发展格局。圆满承办了首届海峡两岸(江苏)技能邀请赛,成功举办了“登云两岸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研讨会”。积极开展技术培训、技能鉴定、技能大赛等活动,为大学生和企业职工提供了良好的技术培训服务,实现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等多方共赢,推进两岸教育界、产业界交流合作,共同培养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技术技能人才。 ★优异的就创业质量 学院建立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就创业服务体系,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制”,满足学生学业和就业发展需求,提升创业就业能力。与企业深度合作共建就创业基地120多家,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创业竞争力,就业率98%以上,工作半年后岗位晋升率达54%,毕业生对就业工作满意度达96.65%。为国家培养了一大批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涌现了一批就业创业能手。 ★和谐的育人环境 学院紧扣时代主旋律,夯实教书育人主阵地,创新文化育人多渠道。做好“人文素养”讲座和非常零距离访谈,做美《登云学工》杂志,做强专业技能大赛和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的文化生活丰富多彩;心理健康教育和资助育人服务体系完善;大学生活动中心和学生公寓设施齐全,校园环境幽静美丽,学习生活便利温馨,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情操得到全面、系统、多层次发展。 ★宏伟的发展蓝图 立足现实、聚焦江苏,着眼长远、面向长三角,瞄准技术变革和产业优化升级方向,明晰“十四五”战略定位和路线图,实施“特色品牌强校”战略,聚焦品牌形象,以优良的品牌形象奠定学院的社会声誉,加快形成学院核心竞争力;聚焦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支撑,培育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新成效;聚焦区校合作创新发展,不断打造科创高地,在服务区域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发挥引领示范作用;聚焦文化传承创新,通过积累文化高地,增强职业教育精神对社会的辐射引领作用;聚焦适应和服务区域经济社会新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撑。为打造具有双高质量和水平的省内知名、海峡两岸有影响的特色登云、品牌登云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是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的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坐落于美丽富饶、人文荟萃的陶都宜兴。前身系创建于1958年的陶都工业大学,1959年调整为江苏省宜兴陶瓷工业学校,其渊源可以追溯到1933年创办的江苏省立宜兴陶瓷科职业学校。1985年更名为江苏省宜兴轻工业学校,2004年升格为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学校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本、质量立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走内涵提升的发展道路,办学实力明显增强。2007年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2014年以优异成绩成为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2015年以优异成绩通过江苏省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21年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主动对接地方产业,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经过60多年的建设和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以紫砂陶为特色,以艺术设计为重点,覆盖电线电缆、眼视光技术、物联网技术、电子商务等艺工文商相融合的综合性高职院校。现设有陶瓷学院、传媒艺术与设计学院、环境艺术与设计学院、时尚艺术与设计学院、机电与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部、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等4个公共教学单位,开设38个专业,其中陶瓷设计与工艺、服装与服饰设计、电线电缆制造技术、室内艺术设计、动漫设计、市场营销等为省级重点建设专业;陶瓷材料、眼视光技术等是省属高职院校中独具特色的专业。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着力培养服务区域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现有在校生9000余人。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实施“双元双创双融”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现拥有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设专业2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高校品牌专业1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4个,省特色专业2个,省重点建设专业群4个,省示范重点建设专业3个。近五年荣获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0项;江苏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6项;中国轻工业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10项;学生在各级各类技能大赛和作品评选活动中荣获国家级6项,省级374项,市级283项。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努力打造师德高、数量足、结构优、业务精、特色明,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548人,专任教师高级职称占43%,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为80%。现拥有全国优秀教师、国家级技能大师、全国轻工行业“大国工匠”、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资助对象、江苏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江苏大工匠、江苏工匠等30人;江苏省工艺美术大师、江苏省工艺美术名人、江苏省陶瓷艺术大师、江苏省陶瓷艺术名人、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等23人;各级各类教学名师18人,特聘江苏省产业教授10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江苏大工匠工作室1个,江苏工匠工作室1个,无锡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等6个。学校占地近1000亩,建筑面积29万余平方米,整个校园依山而建,红瓦白墙,错落有致,是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型、园林式、数字化的现代江南校园。教学设施先进,配套齐全,现建有中央财政支持的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3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以及各类实训室312个。馆藏纸质图书69.8万余册。数字资源26152GB,其中含电子图书资源23.06万册。目前学校是全国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宜兴紫砂陶)、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院校、中国陶瓷职业技能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点、江苏省中华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创建学校,与宜兴市政府共建宜兴创意设计人才培训中心和宜兴陶瓷艺术研究中心,并挂牌成立了宜兴徐悲鸿艺术学院。同时学校也是全国轻工行指委陶瓷玻璃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全国纺织服装职业教育教指委服装陈列与展示设计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江苏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江苏省眼镜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基地、无锡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拥有多项职业培训和职业资格认证资质。学校是江苏省构建现代职教体系试点单位,先后与南京艺术学院、常州大学、南京审计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太湖学院等合作开展专科与本科“3+2”“4+0”分段培养项目,与南京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艺术学院等8所本科院校进行专本对接合作。近年来,学校积极开展境外教学支援、国内外校际合作、艺术文化交流等活动,选派师生赴境外研习,资助优秀学生赴新加坡、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参加游学项目,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8%以上,2020年、2021年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督导A等高校”称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将秉承“乐善至诚,强学力行”的校训精神,本着高起点建设、高标准要求、高质量发展的思路,全力推动学院发展成为手工技艺保护与传承的助推者、民间艺术与文化创新发展的引领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弘扬者,努力建成行业特色型一流高等职业院校!
  • 南京科技职业学院南京市玄武区
    学校简介南京科技职业学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举办、教育厅直管的普通高等院校,是国家示范性(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江苏省首批示范高职院校,是“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地处国家级南京江北新区、毗邻国家级新材料科技园。学校肇始于民族化学工业先驱范旭东先生于1934年创办的“远东第一大厂”——永利化学工业公司錏厂厂办校,历经永利化工专科学校、南化化工学院、南化公司技工学校、化工部南京动力学校分校、化工部南京化工学校、南京化肥厂化工学校、南化公司化工学校、南京化工学院南化分院、南京化工学校、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南京科技职业学院等历史变迁,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0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人才,对行业、企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杰出贡献。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荣获江苏省普通高校综合考核第一等次,获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1次、“服务贡献50强”3次、“国际影响力50强”3次,位居全国高职院校排行榜第82位、武书连中国高职高专排行榜第47位、江苏高职院校人才竞争力第9名。学校占地面积740亩,建筑总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00余人,教职工659人,专任教师518人。学校以办人民满意的社会主义高职教育为宗旨,根植化工、立德树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质量为本、促进学校科学发展,育人为本、促进师生全面发展,化工为本、促进特色优势发展,政行校企合作共赢、产学研用结合共进,全面实施“文化引领、人才强校、协同发展、开放办学”四大战略,落实依法治校、民主治校、科学治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是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教育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责任关怀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单位及全国责任关怀院校工作组组长单位、教育部石油和化工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单位、中国化工教育协会副会长单位及职教工作委员会主任单位、教育部石化行指委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高职教育合作与交流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单位、江苏省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研究会副会长单位、江苏化工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江苏省石油化工职业教育行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及秘书长单位,是教育部等主办、省教育厅和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等承办的全国职业院校“化工设备维修”“精细化工生产技术”技能大赛定点基地,是“全国石油和化工职业教育国际交流与培训基地”,是“中石化系统优质人力资源培养输送基地”。牵头教育部精细化工专业目录、教学标准修订,主持教育部精细化工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牵头江苏化工职教集团获批教育部首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培育单位。牵头成立全国责任关怀院校工作组,并荣获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责任关怀最佳组织单位、卓越领导者、优秀推进者。学校设有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环境工程学院、生命健康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国际教育学院、基础科学部、体育工作部、工程训练中心等14个教学单位。服务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对接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定位,形成以化工为特色,工、经、文、管、医、艺多科性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拥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省品牌专业2个、省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校企合作专业达100%。建成国家级、省级及校内外实训基地309个,形成“单项能力共享、综合能力交叉、岗位能力拓展、职业能力提升”的四级递进实训体系。立项建设国家职业教育示范性“现代化工虚拟仿真实训基地”、江苏省高等职业教育“绿色化工与环境保护”产教融合集成平台、江苏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项。学校现有教师高级职称占比48%以上,具有硕博士学位的教师占比79%以上,“双师素质”教师占比91%以上。有国家级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及科技创新团队4个、“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2个,全国技术能手1名,江苏省技术能手4名,全国化工职教名师6人,江苏省高校教学名师3人,江苏省双创人才2名、产业教授9人,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资助项目10个、“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18人次、“青蓝工程”优秀中青年学术带头人9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36人,获教育部认定双师型基地3个。形成领军人才、教学名师、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等层次分明的教师发展梯队,打造“师德高尚、专业精湛、专兼结合、充满活力”的高水平双师队伍,构建“名师引领、团队支持、四级框架、三全覆盖”的高层次双师引培体系。学校面向江苏、浙江、安徽、山东、江西、海南、内蒙古等23个省市(自治区)每年招生4000人以上,与本科院校开展“3+2”分段培养、“4+0”联合培养项目、与中职学校开展“3+3”分段培养。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质量稳步提高,获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创业工作考核优秀单位。建成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南京市大学生创业园等学生创业平台,设立创业种子基金、校友创新创业奖学金,形成具有高职特色和行业特色的创新创业体系。在校学生获江苏省“挑战杯”特等奖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5项,“挑战杯”金奖2项,获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学实验技术”赛项两个组别一等奖,获团中央青年志愿者服务社区行动“七彩四点半”志愿服务项目示范团队荣誉称号,“梦里花”团队获评2021年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学校践行“四级递进、虚实结合”教育理念,形成“产学研用一体 工学交替互促 教学做赛合一”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生为本 德育为先 实践为重 创新为魂”,着力培养有德、有志、有才、有为的“四有”人才。拥有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资源共享精品课2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1门,立项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省级外国留学生英文授课精品课程4门,获国家和省级课件奖各1项,获全国教材建设奖二等奖1项;主持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项,参与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3项;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32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0项。学校拥有“江苏省挥发性有机污染物治理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精细化工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磁共振靶向显像剂研究工程实验室”等省级中心5个,“南京市氨基模塑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机械密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学校“科研北斗计划”创新平台及校企合作创新平台40个,形成了以低碳、节能环保产业为先导,重点围绕先进装备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新工艺的方向发展的校企合作开发研究的科技服务体系。建成校内科普实践体验中心12个,年服务人数上万人次,先后被认定为南京市科普教育示范基地和江苏省科普教育基地。学校2011年成立由政校企共同投资、股份制企业化运作的南京化院中山科技创业园有限责任公司,形成“园校一体化”办学格局,拥有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省级大学科技园等多个市级以上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与地方政府共建高技能人才流动工作站、省级优秀社区学院、南京市江北新区老年开放大学。牵头建设国家开放大学石油化工学院、中国化工行业教育培训学院,有效服务终身教育体系。大学科技园获批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获省科技厅绩效评估优秀等次、“江苏省科技服务业‘百强’机构”等称号。学校是欧洲职业教育机构联盟(EVBB)中国唯一的全权会员,美国社区学院国际发展联盟(CCID)三个中国会员单位之一,“全国石油与化工‘一带一路’联盟”常务副主席及秘书长单位,“中国—东盟国际职教联盟”牵头院校之一,先后与27个国家80余家高校或机构建立稳定的交流合作关系,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签署180余份合作备忘录。与加拿大道森学院共同举办中加数控大赛,开国内高职院校举办国际技能大赛之先河。自2013年招生海外留学生以来,首批接受全国中外合作办学试点评估,首批通过来华留学教育质量试认证。实践外国留学生现代学徒制,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入选教育部“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特色项目。与爱尔兰都柏林塔拉理工学院、英国约克圣约翰大学等合作探索“3+2+2”专本硕衔接跨国分段人才培养。在境外建设南京科院印尼德龙学院、南京科院ACCESS汉语学堂、南京科院(塔什干)鲁班学院。荣获“江苏省教育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来华留学生教育先进集体”“留学江苏目标学校”等荣誉。2018年3月,纳米比亚总统哈格•根哥布来校参访。学校坚持党对学校事业的全面领导,形成以学校《章程》为纲领的制度体系。不断加强“双代会”、学术委员会等民主管理,推进校院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建成网络化、全覆盖、具有较强预警功能和激励作用的“五多一平台”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形成“责有攸归 质量自觉”质量文化。全体师生以“仁爱 求真 笃行 拓新”为校训,形成“文明 团结 勤奋 进取”的优良校风和“刻苦 严谨 求实 创新”的学风,铸就“精益求精 追求卓越”的南京科院精神。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战略机遇期,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创新 协调 绿色 开放 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全面提高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能力和水平,奋力推进学校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国内一流 特色鲜明 充满活力”的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宿迁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一所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实施专科层次高等职业教育。学院坐落在国家级文明卫生城市——江苏省宿迁市,位于宿迁市湖滨新区高教园区风景秀丽的骆马湖边,占地500余亩,拥有园林式独立校园,环境优雅,设施先进,师资充足。学院以“创新教育,引领未来”为使命,通过铸身、铸心、铸魂的过程探索职业教育发展之路。学院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岗位要求为标准”、“以高薪就业为目标”完善各专业课程体系、制定人才培养计划、创新教学模式、挖掘学生潜力、提高教学效率。学校下设信息工程学院、信息设计学院、互联网金融学院、网络营销学院。专注IT互联网专业建设、专注职业化自主管理体系、专注校企合作项目实训。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90余人,其中副教授及高级职称10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省级专业带头人6人、省级教坛新秀4人,另聘校外兼职教师60多人,特聘客座、兼职教授、著名专家48人。学院建有现代化的教学和实训大楼,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2000平方米的图书馆和资料室藏书14.9万册,报刊杂志30余种,建有电子阅览室,电子刊物1000余种。学院教学设施齐全,设有20个实训室。在校外建立各类专业实习实训基地200多处,充分满足学生实训需要。其中计算机应用技术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是省级紧缺人才培养基地,会计电算化、计算机网络技术、两个专业是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现代制造技术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项目,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实训中心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会计电算化实训中心是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学院以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为导向,以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能力为生命线,深化毕业生就业工作“一把手工程”,建立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长效机制。对学生的企业实训、职业技能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就业创业教育及就业推荐实行一条龙服务。毕业生“双证率”稳定保持在95%以上,为学生就业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几年来,我院坚持实施“阳光助学工程”,采取“奖”、“贷”、“助”、“勤”、“减”等措施,帮助经济困难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学院积极探索具有现代特色的教育模式,确立“以明天的技术、培养今天的学生,为未来服务”的办学宗旨,不断深化教育改革。视特色为学院的发展灵魂,视质量为学院的发展生命。由于学院培养目标定位明确,教学管理一丝不苟,学生素质教育卓有成效,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学生报到率稳定在90%以上。目前,学院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力争在“十三五”规划的五年内完成新校区的建设并投入使用,将努力建成办学规模适度,教学条件完善,专业紧贴市场,校企合作密切,教育质量优良的一流高职院校。我们的口号是打造中国就业教育第一品牌。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