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专科补录计划
2022-08-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点击附件查看:

1.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

2.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普通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

3.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

4.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体育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

5.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编导)

6.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美术)

7.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器乐)

8.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声乐)

9.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历史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校考成绩录取)

10.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编导)

11.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美术)

12.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器乐)

13.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校考成绩录取)

14.江苏省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物理等科目类)专科补录计划(使用省统考成绩录取)(声乐)

----
  
  
  
  
  
  
  
  
  
  
  
  
  
  

热门院校

  • 南京晓庄学院南京市江宁区
    学校简介南京晓庄学院是由江苏省和南京市共建、南京市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1927年创办的“晓庄试验乡村师范”,是我国乡村师范教育发祥地。2000年,南京师范专科学校、南京教育学院和南京市晓庄师范学校合并建立南京晓庄学院。2014年,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并入。学校现有方山、莫愁和晓庄(行知园)三个校区,晓庄(行知园)校区是陶行知先生当年办学原址的核心区域、生活教育理论发源地和实践地。校园总面积近1500亩。学校设有15个专业学院,涉及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经济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九大学科门类47个本科招生专业,全日制在籍本科学生18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46人。学校共有教职工1400余人,兼职研究生导师110名。近年来,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者等一批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加盟学校。学校坚持培养一流本科人才,建校95年来,传承弘扬陶行知教育思想,形成了“教学做合一”的校训和“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校风,为社会培养输送了17余万名基础教育师资和各类专门人才,涌现出数百名中小学特级教师、教学名师和教育管理者。2021年学校获批6个新一轮省一流专业建设点,21门课程被评为省一流本科课程,获批全国优秀教材1项,省级重点教材4部,省级教学成果(教材)奖1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近两年,学生以第一作者身份在国家一级权威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学生团队在纳米能源领域国际顶级期刊发表论文。学生在省级或二类以上学科竞赛、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等获奖近千项。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获评“2020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量化考核A等高校”,建成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基地。学校居校友会2021年中国师范大学一流专业排名(应用型)首位。学校充分发挥学科科研龙头作用,确立了以教师教育为主体,以新文科和新工科为两翼的三大学科体系。学校持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培养高水平学术带头人与学术团队,注重科研产出能力,推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不断提高综合科研实力,取得一批有重要影响的高水平科研成果。2021年学校获批3个“十四五”省级重点学科,获批省部级以上项目51项,建有10个省级科研平台,获得科学研究成果奖11项,16人入选“江苏省科技副总”。科研经费和技术合同成交额等均大幅增加。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十分重视对外交流与国际教育合作,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韩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积极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常年聘请10余名外籍专家执教,与韩国又松大学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在印度尼西亚印多努沙大学开办中文系,共培养了来自于8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近5000人次。2021年学校举办“百所华校云牵手”暨“中华文化大乐园”法国、匈牙利园活动,具有较高的海外美誉度。学校秉承“大爱、奉献、担当”精神,坚持深度融合战略,主动为地方和社会发展作贡献。教育部、省市领导在我校晓庄(行知园)校区内,为全国第一家师德教育馆开馆,目前正打造成全国师德教育基地和行知教育思想传承、实践和创新基地。陶老师工作站暨南京市中小学学生心理援助中心,是中央文明办设定的未成年人心理健康(全国)辅导中心,“全国优秀志愿服务组织”“全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先进单位”,96111热线获评“最专业可靠中国心理热线”。学校积极推进校地合作,与市委政法委联合成立全国首家网格学院“南京网格学院”;与市教育局合作建设“南京教育智库”;建有江苏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研究中心等多个服务社会基地平台。学校推进与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艺术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西北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高校合作协议的签订和落实;与南京市江宁区、秦淮区、溧水区、高淳区、六合区、江北新区等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深化教育交流合作。2021年是陶行知先生诞辰130周年,学校举办了“培养造就新时代‘大先生’研讨会”,省委书记吴政隆给我校发来贺信。顾明远、于漪、朱永新等专家学者的学术报告,探讨了新时代“大先生”精神的内涵,为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凝聚智慧。根据全国、省市教育大会精神和省市共建南京晓庄学院协议要求,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传承陶行知先生教育理念,发扬“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推动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省和南京社会主义现代化典范城市作出新的更大贡献。方山校区:江苏省南京市江宁区弘景大道3601号,邮编:211171,联系电话:025-86178122(同传真)莫愁校区:江苏省南京市建邺区北圩路41号,邮编:210017,联系电话:025-86569135晓庄校区(行知园):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晓庄中心村132号,邮编:210038,联系电话:025-85351840
  • 学校简介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毗邻著名的钟山风景区,是一所历史悠久、底蕴厚重的百年名校。前身是我国近现代民主革命家、社会活动家、教育家黄炎培先生创建于1918年的中华职业学校——我国第一所以“职业”冠名的学校。1952年,黄炎培出任政务院副总理兼首任轻工业部部长,将学校交由轻工业部管理;1954年,更名为上海机械学校;1960年,整体搬迁至南京,更名为轻工业部南京机电学校;1998年,由轻工业部划归江苏省管理;1999年,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升格为职业本科学校,暂定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本科);2020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大学。百年传承、薪火相继,学校培养了张闻天、华罗庚、江竹筠、徐伯昕、朱森林、秦怡、顾心怿、王世绩、邹世昌等一批杰出校友及大批实用型技术人才。学校有仙林、中山、天堂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360亩,建筑面积46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值约3.4亿元;图书131万册;设有14个本科专业、47个专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4561人,其中,本科生4267人。外国留学生70余人。教职员工105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硕博学位的教师占90%以上,高级职称教师占46.5%,双师素质教师占90%以上。学校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加大引才用才力度。拥有以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为代表的国家级教师团队4个,省级教学和科技创新团队16个,全国技术能手9人,国务院特贴、省名师、省级“333工程”培养对象、青蓝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双创博士、紫金文化创意人才、社科优青、南京市劳模、南京市“五一劳动奖章”、南京市“十佳职教教师”等200余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全国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5人(其中副主任委员5人)。学校健全和完善“分层分类、做学合一、双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持续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建有国家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项目4个、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3个、国家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和在线开放课程12门、国家规划教材46部;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4项,其中一等奖1项。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9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31项、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13项、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一等奖11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3项。学校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之路,持续提升科研和社会服务能力。主持在研的国家自然基金项目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17项;获批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1个、国家“十四五”教育强国推进工程1个、省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高校协同创新中心(职业院校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大学科技园1个;与31家世界500强企业建立深度合作关系,与华为、西门子、ABB、现代重工、罗克韦尔等领军企业建立合作平台17个。学校与世界职教院校联盟(WFCP)等40多个国家(地区)的90余家境外组织和院校保持稳固的联系,获得全球职教界的最高荣誉——世界职教院校联盟卓越奖“应用研究与创新”金奖。学校国际化探索成果“高职国际合作教育范式探索与实践”获得国家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江苏省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017年至2019年我校连续三年蝉联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20年学校建成全国首家“中文+职业技能”国际推广基地。2021年全国首家职业教育孔子学院正式落户学校。有来自40多个国家的500余名外国留学生在我校学习。学校整合多方资源,积极搭建平台,以特色优势服务职教、以优质资源贡献职教。牵头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院、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中国轻工业联合会高职研究会、全国机械行业现代机电技术职教集团等全国性平台5个,以及牵头江苏省轻工协会、江苏机电职教集团等全省性平台9个。学校是全国首家公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试点学校;全国职业院校唯一的国务院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全国首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学校;全国首批职业教育“走出去”办学的试点院校。面向新百年、开启新征程,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发挥“以例示人”作用,致力成为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示范、职业教育“三全育人”的示范、职业院校“三教改革”的示范、“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示范和产教融合的示范,为“建设成为‘全国领军、世界水平’职业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
  • 南京理工大学南京市玄武区
    学校简介南京理工大学是隶属于工业和信息化部的全国重点大学,学校由创建于1953年的新中国军工科技最高学府——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简称“哈军工”)分建而成,经历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工程学院、华东工程学院、华东工学院等发展阶段,1993年更名为南京理工大学。1995年,学校成为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获批成立研究生院;2011年,获批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学校入选“双一流”建设高校,“兵器科学与技术”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2018年,王泽山院士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同年,学校成为工信部、教育部、江苏省共建高校。进入新时代、开启新征程,学校坚持“以人为本,厚德博学”的办学理念,秉持“进德修业,志道鼎新”的校训,弘扬“团结、献身、求是、创新”的校风,以服务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进步为使命,为党育英才、为国铸利器,围绕陆海空天信融合发展,向特色鲜明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现有机械工程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电子工程与光电技术学院、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自动化学院、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公共事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格莱特研究院、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设计艺术与传媒学院、知识产权学院、网络空间安全学院、智能制造学院、新能源学院、数学与统计学院、微电子学院(集成电路学院)等20个专业学院,以及钱学森学院、中法工程师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并与合作方联合创办了南京理工大学紫金学院和南京理工大学泰州科技学院2个独立学院。学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兵器与装备、信息与控制、化工与材料三大优势学科群,工程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物理学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领域全球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前1‰。现有国家重点学科9个,江苏省优势学科6个,江苏省重点学科12个,工信部重点学科7个,国防特色学科1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9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13个;博士后流动站1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5个;具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个、具有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9个;具有高级管理人员工商管理硕士(EMBA)授予权;具有在职人员以同等学力申请博士、硕士学位的授予权以及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的招生权。学校现有各类全日制在校生30000余名,留学生1000余名。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队伍结构合理。具有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和博士生指导教师资格审批权。现有教职工3500余人,专任教师2200余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1500余人。高层次人才400余人,包括:两院院士25人,外国院士4人,国家级领军人才56人,国家级青年人才90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4人,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先进个人1人,“全国创新争先奖”获得者5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14人,国家级、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7人等。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教育部创新团队5个、工信部研究型教学创新团队3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11个、江苏省创新团队34个。学校先后入选“江苏省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和首批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高校。 学校人才培养水平突出,育人成果丰硕。始终坚持人才培养的中心地位,围绕“工程精英、社会中坚”的人才培养定位,立足信息化社会对人才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新要求,培养德才兼备、求真务实、具有家国情怀和国际竞争力、能引领未来的创新型精英人才。建校60多年来,累计为国家培养输送了近30万名各类高级专门人才,国防就业率达35%,其中15人当选两院院士。“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5项,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生教育成果奖一等奖1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3项。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成效显著,获批国家双创示范基地,是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同时也是“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和“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落户高校;在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研究生创新实践系列大赛等重大赛事中屡获佳绩,其中,在第十四届全国“挑战杯”竞赛中,学校以总分第一的成绩捧得“挑战杯”。 学校科技优势突出,标志性成果不断涌现。始终坚持面向国家重大战略,瞄准科技前沿,在先进发射、光电信息、导航制导、先进材料等科技领域处于国内领先水平。现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研究推广中心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1个,国家级质检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防技术创新中心分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8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6个,省部级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3个,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并以此为依托承担了一大批国家重大科研任务,产出了一批重大原创性成果。“十三五”以来,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213项,其中国家级科技奖励17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3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6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3项),实现五大奖种全覆盖。由我校担任总师单位研制的武器装备亮相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接受了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学校大力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重大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被认定为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在高端装备、新一代信息技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领域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学校国际交流合作活跃,影响日益提升。大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英国牛津大学、比利时鲁汶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俄罗斯鲍曼国立技术大学、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俄罗斯门捷列夫化工大学等150多所国(境)外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现有国家级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8个,入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技术与创新支持中心,建有江苏国际知识产权学院。与德国卡尔斯鲁厄理工学院合作建立格莱特纳米科技研究院,与法国梅斯国立工程师学院共建中法工程师学院,与英国考文垂大学设立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与白俄罗斯戈梅利国立大学共建孔子学院。建有欧亚研究院,包括沙特研究中心、白俄罗斯研究中心、中东欧研究中心。学校成立了教育发展基金会,社会各界通过基金会设立了100余项奖教金和奖助学金,支持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领域不断追求卓越。 学校办学环境宜人,基础设施一流。近年来,学校立足南京、面向江苏,不断延伸和扩展办学面,形成了“一校三区”的发展布局。南京校区占地3200亩,校舍建筑总面积110.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52.3亿元,各类基础设施齐全,后勤服务系统完善,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21.7亿元,图书馆收藏280余万件印刷型文献、1100余万册各类电子型及数字型文献信息资源,主要聚焦核心办学功能提升,是学校传承办学文化、筑牢发展根基、扩大办学影响的主阵地,是支撑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等事业的核心校区。江阴校区占地1115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2万平方米,主要聚焦国家战略实施和国际化办学,依托地方区域和产业优势,是建设服务“两个强国”先行区、前沿交叉学科先试区、国际化办学示范区。盱眙军民融合科研试验基地、水下科学试验中心和产学研合作基地正在筹建中,主要聚焦国防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充分发挥地方资源优势,是以陆海空天信深度融合的科研试验基地为主的功能校区。 新时代展现新气象,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第十二次党代会确定的总体目标和“双一流”建设核心任务,开拓进取、接续奋斗,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65年,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教育部备案的一所省属公办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专业建设单位、全国优质专科高职院校、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江苏省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校前身是1965年6月创办的无锡市商业学校;1978年10月更名为江苏省无锡商业学校;2000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高等专科学校,更名为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隶属江苏省教育厅。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建校五十七年来,学校始终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己任,为社会培养了8万余名技术技能人才。2007、2011年分别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先后荣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先后被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全国“七五”普法工作先进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状,3次被江苏省人民政府授予“高技能人才摇篮奖”。学校党建引领坚强有力,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打造“六个过硬”党委班子,着力构建“四同”基层党建工作模式,大力实施基层党组织“对标争先”计划和“强基创优”建设计划,以高质量党建引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全面形成“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的治理体系,办学活力持续激发。1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创建单位。学校专业建设实力雄厚,建有国家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4个,国家级骨干专业6个、央财重点支持专业2个,主持制订国家专业、课程、职业技能等级标准12项,13本教材入选“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获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2项,建有国家级精品类(精品在线开放)课程6门,主持、参与国家教学资源库建设13项。学校人才培养硕果累累,入选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并顺利通过验收,连续6年承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评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一等奖30项,全国、全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特等奖、一等奖7项。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学校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3项。学校产教融合成效显著,牵头组建全国商贸职教集团、中国新商科实践育人产教联盟、全国实践育人产教联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教分会商科联盟,建有央财、省财支持实训基地5个,国家级实训基地3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产教融合实训平台(集成平台)3个,与京东集团、红豆集团和睿泰集团等行业龙头企业共建产业学院,江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入选国家首批示范集团培育单位。学校双师队伍人才荟萃,专任教师双师比近95%,建有国家级“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基地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江苏省教学名师、社科英才、青蓝工程等人才项目近60个,行指委委员12人,国家级技能大师1人,“江苏工匠”称号1人,教师连续3年获全国信息化教学竞赛一等奖。学校海外办学首开先河,成立我国高职院校在海外创办的首个股份制应用型本科大学——柬埔寨西哈努克港工商学院,研发输出的专业课程标准获柬埔寨官方认证。中柬两国领导人出席我校与柬埔寨劳工部、西港特区三方职教合作签约仪式。学校被授予“柬埔寨留学生教育基地”,入选教育部亚合资金项目、首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等。学校文化建设亮点纷呈,组织编排全国首部以“锡商”为主题的原创舞剧《风雨锡商》并中标江苏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拓展项目,连续三届荣获教育部高校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先后获评江苏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全国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传承示范基地”、“传统技艺传承示范基地”、教育部职业院校“一校一品”校园文化品牌示范基地,获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展望未来,学校将坚定不移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内涵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双高计划”建设为主要抓手,以办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为根本目的,以全面从严治党为根本保证,统筹发展和安全,打造高质量人才培养、高效能内部治理、高品质校园文化、高素质教师队伍、高价值教育生态的现代化“商院范式”,为“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长三角区域经济社会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技能型社会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截至2022年10月)
  • 江苏大学京江学院镇江市丹徒区
    学校简介江苏大学京江学院(招生代码1845)是1999年成立的公有民办二级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为由江苏大学和江苏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共同举办的独立学院。学院依托具有百年办学底蕴的母体江苏大学创新办学,秉承江苏大学优良办学传统,在学科专业建设、授课师资、实验教学设施、图书资料等方面,共享江苏大学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学院现有40个专业及方向,涵盖理、工、文、经、管、医、艺等7大学科门类,在校生11000余人,全部为四年制本科层次。2018年下半年建成投入使用的新校区,位于镇江市丹徒新区十里长山高校园区,占地850亩,建筑面积27万平方米。新校区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建设,以人性化、现代化、生态化为指导思想,以传承文脉、尊重自然为基本原则,依山傍湖、山水相映,建筑错落有致,景观典雅协调,为一所环境、设施一流,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化的现代绿色低碳校园。学院建有3.5万平方米的图文信息中心和4.8万平方米的各类实验室,具有远程视讯、全自动录播、投屏互动等功能的先进多媒体教室124间、11658座。学院牢固确立“依托母体、立足江苏、面向全国、服务经济、高起点、创特色、争一流”的办学思想,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探索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发挥、优化组合“公有”优势和“民办”活力,按照“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素质高、能力强”的要求培养造就了大批基础理论扎实、专业知识结构优化、实践能力突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社会责任心和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以来,学院不断改革创新,人才培养硕果累累。荣获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在国家级和省级各类学科、专业竞赛中,每年均有300左右人次获一、二、三等奖。我院学子在第十三届“高教杯”全国大学生先进成图技术与产品信息建模创新大赛中获得团体一等奖和团体三等奖,在第六届大学生智能农业装备国际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和二等奖,在2020年中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学院奖比赛中获得银奖和铜奖,在2020年“卓越质量人”江苏省大学生质量创新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在2020年江苏省大学生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三等奖。学生每年在省级以上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近几年,学院毕业生CET-4通过率稳定在80%以上。近年来毕业生考研升学人数每年均在200人以上,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境外名校深造。学院与十多个国家的高校建有长期合作关系,互相选派国际交流生。学院历届毕业生就业率都在90%以上。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新形势,江苏大学京江学院将紧紧依托江苏大学雄厚的办学资源,坚持育人为本、质量立院、特色兴院,实行主辅修制,并开设第二(辅修)专业,实行自主选择专业,完善学分制,构建科学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和充满生机活力的运行机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立足社会、走向未来的竞争能力和适应能力。学院积极探索和实践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多元化发展模式,努力建设成为以工科为主,文、管、经、医多学科协调发展,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新性、国际化应用型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