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保送上大学 岛城10名学霸上榜
2018-03-0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3月8日,记者从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了解到,2018年部分高考保送资格名单公布,我省共有316人,总人数比去年减少12人,保送生人数再次缩水。记者梳理名单发现,青岛有10人获保送生资格,且均为省级优秀学生,五大竞赛的保送生数量依旧为零。2020年前,高校将会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

统计

青岛10人获高考保送资格

根据教育部等部门规定,2018年省级优秀学生、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部分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公安英烈子女、退役运动员等5类人员仍具备高校保送资格,其中公安英烈子女按有关规定只能保送至公安类院校。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限额将逐步减少,高校要安排外国语言文学类专业招收外国语中学推荐保送生,并向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发展所需非通用语种专业倾斜。

记者对照名单发现此次公布的保送资格名单中,省级优秀学生有139人,比去年减少1人;外国语中学推荐优秀学生160人,均为济南外国语学校学生,比去年减少18人;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集训队成员17人,比去年增加7人。从青岛的情况来看,仅有10人获得保送资格,分别是青岛1中王晗、青岛16中曲滢滢、青岛开发区1中赵博韬、青岛西海岸新区胶南第一高级中学温刚、城阳1中孙康、即墨实验高中姜晓琨、胶州实验中学刘莉莉、平度1中于子轩、平度9中张雍和莱西实验学校段晓艺。

分析

保送生数量近5年来最低

从近几年的情况来看,我省保送生数量也在持续减少。2014年以前,我省获得保送生资格的数量均在600人以上,其中,2010年607人、2011年620人、2012年651人,2013年上榜人数达到712人。从2014年开始,我省获得保送生资格的人数开始大幅度下降。2014年具备保送资格的考生数量为351人,2015年346人,2016年减少至334人,2017年为328人,今年则为316人。保送生人数的减少,跟政策的调整有极大关系。

保送生政策也经历了几次瘦身。2014年,普通高校招收保送生按照新办法执行,具备保送资格的学生由以往的8类缩减至目前的5类。取消了获得全国中学生 (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一等奖的学生;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的学生;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的学生等三类考生的保送资格。

高中五大竞赛也就是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的应届高中毕业生,也不再直接具备高校招生保送资格,只有入选国际奥赛国家队集训的学生才有保送资格,也导致保送生数量瘦身。

省优秀学生保送资格将取消

按照规定,2017年秋季及以后进入高中阶段一年级的学生,将取消省级优秀学生保送资格条件,2020年起所有高校停止省级优秀学生保送生招生。

记者了解到,近两年我省通过省级优秀学生获得保送资格的高中生数量并不少,但是真正通过这种渠道升学的学生却不多。记者梳理往年数据发现,2014年全省118人获得省级优秀学生保送资格,最终获得保送的只有11人,当年全省242人通过保送上大学。

2015年115人获得省级优秀学生保送资格,最终获得保送的只有6人,当年全省保送总人数为237人;2016年全省128人获省级优秀学生资格,但最终获得保送的只有7人,当年全省保送总人数为214人。综合这几年的数据发现,省优秀学生具有保送资格,但是高校录取的几率却比较小,也就是说省优秀学生保送资格仅仅是一个敲门砖,并不意味着获得保送资格就能够读理想的大学。

外国语学校学生近年来也在逐渐瘦身。教育部批准全国16所具有高考外语类保送资格的外国语中学,青岛高中均不在列,山东省只有济南外国语学校在列。从2016年开始,教育部要求外语类保送生开始逐步锐减,每年将缩减10%保送名额。

班干部经历给自己加了分

青岛1中高三学生王晗获得了省优秀学生的奖项,从而获得了保送生资格。“能够获得省优秀学生,跟自己3年来的班长经历是分不开的,从高一到现在干了两年半的班长,期间成长了很多,尤其学会了如何合理安排自己的时间。”王晗告诉记者。

记者了解到,王晗的文化课成绩也很不错,3年里一直名列前茅。“我自认为不是特别聪明的孩子,参加的大型比赛也比较少,主要是参加学校的一些作文比赛等。”王晗说,在她看来,自己学习成绩不错,主要是得益于紧跟老师的节奏,提升课堂效率。“老师课堂上讲的一些知识点,我基本上都能关注到,也都会记住,课堂效率相对高一些,这就为我做题答卷提供了基础。”王晗说。

省优秀学生是获奖专业户

平度1中的于子轩则是一名获奖专业户。“能获得两个奖项,应该是主要得益于两个方面,一个是学习成绩比较好,一个是获奖数量比较多。”于子轩说。平时他的学习成绩都是名列班级前茅,一直比较稳定。“没有偏科,对各个科目的学习都比较感兴趣,如果有略微偏科情况,我也会合理分配时间,制定自己的复习规划。”于子轩说。高中3年时间里,他获得过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奥林匹克竞赛省赛区二等奖,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和NETCS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全国一等奖,还获得过“叶圣陶杯”全国中学生新作文大赛二等奖等重量级奖项,算是个不折不扣的获奖专业户。

参加奥赛热度并未减退

奥赛获奖没了保送资格,但是岛城学生参加奥赛的热度似乎并没有减退,而这也确实有一定的原因。目前,高校招生的方式越来越多样,除了普通高考,还有综合评价招生、自主招生等多种渠道,而像自主招生和综合评价招生等招生方式,在对学生进行初审时,都是比较看重学生五个学科奥赛成绩的。从去年各个高校自招或综招报名条件来看,多数学校的理工科专业,都会标注获得相应奥赛奖项,可以参加报名。以中国海洋大学2017年自招简章为例,其中一条就明确提到“参加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等比赛获得省赛区二等奖(含)以上奖励者”可报名。去年省内9所高校综合评价招生时,也将奥赛获奖作为报考条件之一。部分学生为了考取到理想的高校,在高一高二时会集中参加奥赛,获得相应的成绩,以为自己参加自招或者综招“加分”。(记者 王世锋)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位于美丽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占地500余亩,净资产额5.5亿余元。学院于2002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为聊城大学二级学院。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2005年8月聊城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聊城教育学院、聊城师范学校并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化了资源配置。学院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面向社会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生源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在校生9189人。目前设有中文、经济管理、外国语、教育、数学与信息工程、影视传媒、化学生物、机电工程、音乐表演、美术设计、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等12个系(部)。现有34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以工科为主,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严格教学管理,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依托聊城大学综合实力,共享聊城大学师资、实验、图书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讲教师9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同时聘请相关行政管理单位专家及企业技术骨干为学生授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行案例教学。学院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82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高速宽带校园网、多媒体教室、高级视听语音室、各类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会计实训室、大规模琴房、画室以及国家二类田径场、球类场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学院图书馆是国家首批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会员馆,现藏有古籍图书1340册,其中:明版线装图书6册、清版线装图书1334册。另外,还藏有:民国版的线装图书1028册,1949年后线装图书670册。是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馆藏古籍成功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学院注重环境育人。校园环境幽雅,风格独特,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学生餐厅为“山东高校标准化食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 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潍坊市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
    学校简介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鲁控教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潍坊市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全省首所公办混合所有制高职院校,也是一所全日制的化工特色高职院校。一、体制特色山东化工职业学院是由中国石化集团齐鲁石化公司于2003年创建、潍坊市人民政府2017年承接续办的公办全日制高等专科学校,前身是1978年创办的齐鲁石化公司职工大学、广播电视大学、技工学校。2020年在潍坊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在山东省教育厅大力支持下,山东化工职业学院贯彻落实国务院提出职业教育“三大转变”,创新办学体制机制,汇聚政企优势资源,在省部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建设推进会上,促成潍坊滨海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鲁控教育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省属国企)、潍坊市教育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市属国企)签署了联合办学协议,成功引入社会出资18亿元参与举办职业教育,成为全省乃至全国第一所实施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的公办高职院校,打造了政企联合办学的典范,为公办高职院校探索混合所有制办学改革实践职业教育“多元办学格局”提供了先行先试经验。二、发展现状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致力于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坚持探索创新公办院校办学体制机制和教育教学改革,2020年步入“万人高校”行列,生源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升,相继被评为“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山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单位”“山东省产教融合示范性品牌专业”,成为“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研教合作中心”“中化弘润石化公司职工培训基地”“山东新和成控股有限公司人才培养基地”等产教融合单位。学校目前全日制在校生14000余人,专(兼)职教师500余名,其中硕、博以上学历231人,高级职称的教师70余人。学校设有化学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管理工程学院、五年高职学院等8个教学单位(其中国凯航空学院、五年高职学院是校企探索建立的混合制二级学院),共开设了应用化工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技术等28个专业,其中化工技术专业群入选山东省品牌专业群。立项省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11项,部省共建国家职教创新发展高地理论实践研究课题2项,教师在省级教学能力大赛等比赛中获奖10余项,学生在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比赛中获奖百余项。学生毕业颁发普通高等教育专科毕业证书,技能鉴定合格者颁发国家中高级职业资格证书。学生毕业后可选择走“专科-本科-硕士”升学渠道,也可以选择走工匠型人才发展道路。学校享有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省政府奖学金、校级奖学金等多项奖学金,享受国家助学金、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等国家资助政策,并设有勤工助学岗位。学校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理念,大力推进高质量办学发展,引入国企投资建设的新校区一期工程将于2022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建成后的新校区占地1100亩,建筑面积37万平方米,是集教育教学、社会培训、社会服务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化智慧数字校园。将为师生学习、工作、生活等创造更加良好的环境。学校始终坚持以服务社会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发展理念,坚持依法治校,全面深化改革,注重职业教育和社会服务协调发展,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学校近5年来毕业生就业率超过98%,化工专业人才需求十分旺盛,毕业生更是供不应求。根据全国高职院校就业质量报告薪酬统计,学校毕业生薪酬水平在全国已公布的203所院校中排名14,基本实现了高质量就业、优质就业。学校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坚持为生产一线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目前已成为省内石油化工行业职业教育的一面旗帜。
  •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日照市东港区
    学校简介日照职业技术学院1998年经教育部批准成为山东省第一所高等职业院校,2014年,日照广播电视大学(日照经贸学校)和日照水产技工学校并入我校。目前,共有全日制在校生16582人,教职工1056人。学校设有海洋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机电工程学院、通用航空学院、现代汽车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会计学院、商学院、人文与旅游学院、创意设计学院10个二级学院,现有招生专业51个,涵盖农林牧渔、土木建筑、装备制造、财经商贸、电子信息、旅游、文化艺术等13个专业大类。先后与齐鲁工业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开展了5年制本科贯通培养。学校面向2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录取分数线连续多年在全省同类院校名列前茅,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 学校是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30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被确定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50强、服务贡献50强、实习管理50强、学生管理50强、国际影响力50强学校,连续三年被确定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院校,荣获山东省文化创新奖、世界职教院校联盟校企合作及创新创业卓越奖。2020年被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学校、全民阅读先进单位,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校长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教学工作与诊改制度建设优秀案例、全国职业院校治理体系建设优秀案例50强,在山东省高等职业院校办学质量年度考核中获A级等次。 专业(群)建设方面,学校根植地方产业发展,专业设置随区域产业发展动态调整,形成了“地方发展和培育什么主导产业,学校就设置和建设什么专业”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契合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学生成长成才需要,聚焦日照主导产业,按照“衔接产业、优化布局、重点突破、梯度推进、整体提升”的原则,对接“向海经济”、现代高效农业、现代建筑业等优势产业,重点建设打造水产养殖技术、建筑工程技术2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对接精品钢铁、汽车零部件、文化创意、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建设省内领先、骨干培育的智能制造、汽车服务、文化创意设计、软件技术等高水平专业群;对接现代服务、精品旅游等产业领域,建设基础支撑、特色发展的旅游服务、会计、商务与管理、航空工程与管理等高水平专业群。学校建设了国家示范专业5个、央财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9个、国家级高水平专业群2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专业3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0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3个,牵头成立了海洋与渔业、艺术2个省级职业教育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 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大力实施师德师风建设、大师名匠引培、卓越教师培育、“双师型”教师校企协同培养、教师成长“五大工程”,深入推进人才招聘、考核评价、职称聘任、岗位竞聘、绩效分配“五项改革”,全面优化教师发展环境,打造了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建有国家级、省级教学团队11个,拥有国家国家级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泰山学者、特聘专家、山东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级教学名师等29人,教授60人、副教授303人,博士29人,10名教师被聘为市社科首席专家,54名教师被聘为日照市社科及行业评审专家。获国家教学成果奖5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8项,建设了国家级精品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0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2门、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承担“国家星火项目”13项、省部级项目93项、市厅级项目725项,承担横向技术服务项目1000余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励30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2000余篇,取得国家专利460余项。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方面,发展紧密型校企联合体为重点,与5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开展合作,通过校企联合办二级学院、办专业、办订单班等合作形式,与韩国现代汽车集团等合办二级学院6个,与日照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合办了5个现代产业学院,与企业共建专业16个、企业冠名订单班38个、共建以教学和实践训练为目的的生产型校内外“教学工厂”4个、共建“集教学实训、产品生产、员工和社会培训、社会技术服务于一体”的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6个。探索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实现校企协同育人和协同创新,牵头成立文化创意、海洋与渔业2个省级职教集团。合作企业向学校投入办学资金和设备累计超过1亿元,年提供实习岗位5000多个。 社会服务方面,先后与政府部门、行业组织共建了建筑特种工培训、交通行业特种工职业技能鉴定、二级渔业船员培训、旅游商品开发研究中心、退役军人技能技术培训、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基地、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等21个国家、省、市级培训考核基地和技能鉴定中心,年开展长短期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5万余人次。建设1个国家众创空间、2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山东省高等学校应用技术优质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众创空间、1个山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山东省“十三五”工程技术中心、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理论研究中心、5个山东省技能技艺传承平台。通过开放教育、函授教育、网络教育等方式,每年培养MBA硕士、成人本专科等非全日制学历教育学员2000余人。设立日照社区大学和日照市社区教育指导服务中心,建设“日照终身学习在线”平台,面向社会开展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等终身学习教育。在市区建设了8个社区读书站、9个社区教育基地和2个养教结合基地,常年开展“社区大讲堂”活动,打造社区教育品牌。年公益培训2万余人次。 国际合作交流方面,学校聘请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和现代汽车集团原副会长薛荣兴先生担任名誉院长。与27个国家、地区的119个政府组织、高校及教育机构、企业建立合作交流关系。先后举办汽车、建工、物流、旅游、机电等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选派200余名专业教师出国(境)学习培训,利用学校中澳师资培训中心开展200人次线上国际化培训。选派400 余名在校生赴美国、韩国、丹麦、新西兰和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交流学习。连续举办12届国际汉语夏令营,吸引500余名国(境)外师生来校展开文化交流。学校是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院校,在巴基斯坦、柬埔寨分别建设了“五征学院卡拉奇分院”、“普拉科索马克职业技术学院语言和技能培训中心”。积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招收学历留学生100余人。加入“技能非洲计划”项目,与加纳库马西技术大学开展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人才联合培养。 “十四五”时期,学校确立了“率先建成引领改革、支撑发展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成功创建职业技术大学,打造创新日职、技能日职、绿色日职、智慧日职、幸福日职”的奋斗目标,学校将立足日照,服务山东,辐射全国,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重点,着力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开启“十四五”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 学校简介学校简介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是一所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成立、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至今已有23年的办学历史。学校位于魅力海滨城市、联合国人居奖城市、全国文明城市---日照,依山傍海,风景秀丽。是山东省首批高职教育综合评价、单独招生院校,山东省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示范单位,日照市中华职教社社务主任单位,拥有全国同类院校中培训项目种类、培训规模居前三位的船员培训中心,拥有交通部批复的豪华游艇操作人员培训资质,360°全视景航海模拟器是山东省装备的第一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船舶操纵模拟器。智能电梯工程实训与鉴定中心、仿真豪华邮轮实训中心、消防工程实训与鉴定中心、智慧校园一体化建设列入山东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仿真豪华邮轮实训中心获批日照市重点实验室。正在建设全省一流的电梯工程技术鉴定与实训中心、全国规模最大的消防工程技术鉴定与实训中心。学校与50多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入校即入职 、就业即高薪”。目前,学校下设航海学院、管理学院、信息学院、工程学院、公共基础部、思政教学部等教学单位,开设25个统招高职(专科)专业,形成了航海类、机电类、信息技术类、旅游管理类、康养护理类五大优势专业群,走出了航海特色鲜明、应用工科见长、高质量就业的办学路子。2019年10月,中共日照市委专门在学校召开常委(扩大)会议,充分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绩。2021年1月,《日照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支持日照航海工程职业学院争办本科职业技术大学。”办学优势区位优势明显,高校众多。地处日照大学科技园,高校众多,人文环境优良。北依卧龙山,东临日照黄金海滨,风景优美,交通便利。航海教育办学悠久底蕴深厚。有23年的航海职业教育底蕴,师资力量、实训条件、办学业绩位列省内外高职院校前列,连续五年荣获“中国十佳船员培训学校”“航运在线品牌院校”“船员最信赖的学校”,累计培养航运人才20多万名,五大洋的航线都活跃着航院学子的身影。师资优良,乐教善导。具有硕士研究生学位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为 27.5%,副高以上职称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双师型”专任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为 45.6%。《虚拟现实技术在船舶操纵与避碰中的应用》获批教育部科研课题,牵头编写了《山东省船舶水手与机工专业教学指导方案》,参与完成了《航海学》《船舶结构与货运》等多部教材编著任务;主持或参与“航海气象传真图评估系统”、“船长智能软件研究”等省级以上项目的研究工作。GMDSS、航海英语、船舶电气与自动化等单科考试通过率多年来都名列全省同类院校前茅。在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教学大赛中获一等奖。设施一流,实训突出。 拥有2个交通部海事局达标考试中心、71个专业实训室、50个校外实训基地,360°全视景航海模拟器是山东省装备的第一台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船舶操纵模拟器。智能电梯实训中心、仿真豪华邮轮实训中心、消防实训中心列入山东省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仿真豪华邮轮实训中心、消防实训中心获批日照市重点实验室。与中国移动日照分公司共建5G移动网络实训基地。校企合作,面向市场。学校与 50 多家企业达成校企合作协议,建立了就业合作关系,实行订单式培养,学生“入校即入职 、就业即高薪”。就业创业,保障有力。引进校企合作企业建立校内实训工厂、创业孵化基地,从制度保障、政策扶持、创业指导、创新创业孵化等方面层层落实措施,使学生就业有优势、创业有本领,为学生顺利创新创业保驾护航。学历晋升,渠道畅通。与山东大学、青岛大学、齐鲁工业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多所高校合作,多个本科专业服务在校学生学历晋升。
  • 学校简介淄博职业学院是淄博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一所全日制综合性高等职业学校,成立于2002年,办学历史可追溯至1956年。现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建设单位、国家示范校优秀建设单位、国家优质校、全国诊改试点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样板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绿化模范单位等荣誉称号,获得黄炎培职业教育奖,入选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资源、产教融合、服务贡献、国际影响力“50强”和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学校立足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及时根据产业发展实际,调整、优化专业设置,使专业链紧密衔接产业链,目前所开设的72个专业基本覆盖区域支柱产业。同时,强化“专业群”建设,聚焦山东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确定的“十强”产业和淄博市确定的“四强”产业,打造电气自动化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医养健康3个高水平专业群,智慧快递、财经金融、高端化工、生物制药、装配式建筑、新一代信息技术6个骨干专业群,影视动漫、涉外商贸、艺术创意 3 个特色专业群,做到专业与产业高度契合。学校全面落实人才强校战略,注重人才引进和内部培养,实施“全员素质·百万工程”“岗位创新·百万工程”“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工程”和“名师带动工程”,逐步打造了一支高层次、双师型教师队伍。目前,教师中正高职称117人、副高职称366人,博士49人、硕士965人,“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达93.67%。建校以来,学校在教学、科研、内部治理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成果。现有国家特支计划(万人计划)人才、国家教学名师2人,二级教授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1个,国家名师工作室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国家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3个,国家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2个;省级教学名师12人,省教书育人楷模1人,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3名、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4名,省青年技能名师3人,首席技师、省技术能手等高层次人才共47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学团队2个,省职教名师工作室8个。学校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坚持“培养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发展潜力”,确立“两个深入”“四个融为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即深入学生了解学生需求、深入企业了解企业需求,把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发展潜力培养融为一体、学生工作与教学工作融为一体、职业素质养成与职业技能培养融为一体、课外与课内培养融为一体)和“校企协同、职场对接、学训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并且主动落实中央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决定,通过4个“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2个高职教育与技师教育合作培养试点专业、5个五年一贯制专业、14个“三二分段”培养专业,有效衔接起中职、高职、本科教育,系统化培养人才,相关做法在全国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工作会议上做典型交流。经过一系列的改革与实践,学校共获得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一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8项。获批国家重点建设专业8个、国家骨干专业12个、国家专业示范点1个、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3个、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9门、国家级职业教育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专业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11个、省级精品课程85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1门。近三年,学生在国际大赛获奖9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6项,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111项,省级及以上各类大赛获奖1600项。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达97.18%,企业满意度达97.42%。学校作为山东省校企合作一体化办学示范校,牵头成立国家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淄博职业教育集团,吸纳驻地行政部门、高校、行业协会、重点产业领域的企业参与其中,通过建立科技创新与技术服务等4个工作委员会、机械设计制造与机电设备等18个专业(群)建设分会,让政校行企四方信息互通互联,合作形式从初始的解决用工需求,逐步丰富为专业共建、课程(教材)开发、合作办学(招生)、现代学徒制、技术服务、员工培训等多个层面。目前合作企业达936家,建有教育部校企合作项目4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项目13个。实施“产业教授、技术特派员”进校园三年行动计划,每年聘请一批国内、驻淄规模以上或知名企业的“当家人”、企业家校友,以及企业的优秀大师工匠、非物质文化传承人等担任产业教授、技术特派员,全面参与学校的教科研、内部管理工作,积极打造校企命运共同体,目前已聘请产业教授443名、技术特派员204名,并推动建立中德智能制造产业学院等18个高水平产业学院。学校充分认识到科技创新能力是服务发展的重要指标,确定了“立足高职教育,突出应用研究”的工作方针,与企业共建科技创新平台、承担技术开发项目、联合申报专利,构建起了具有高职特色的科技创新工作体系。截至目前,已联合成立1个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2个省高校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省级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3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9个技能大师工作室,承担行业企业委托的各类横向项目843项,到账经费近5842万元。同时,在国内外各类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7125篇,其中被SCI/EI/ISTP/ISSHP等国际检索机构收录251篇,北大核心论文1004篇;获各类专利授权1095项,其中发明专利205项,12项发明专利成功签约转让。学校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专业素质、业务能力提升要求,依托自身专业、师资、科研等优势,先后建立2个国家级实训中心、10个省市示范性培训基地、4个特色行业培训学院,组建社会培训项目团队,常年面向农业农村、建筑行业、医药卫生、养老服务等从业人员开展培训,年培训量突破15万人日。助力全市乡村振兴和新时期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淄博市乡村建设工匠培训基地、美学教育基地、劳模工匠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先后落户学校。稳定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办学规模,拓展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服务,获评教育部首批“智慧助老”优质工作案例、教育培训项目及课程资源,获批山东省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学校积极打造国际办学品牌,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和区域经济“走出去”战略,不断拓展国际合作项目,与16个国家和地区的78所院校和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成立柬埔寨职业教育中心、俄罗斯康德波罗的海联邦大学境外教育中心等3个境外教育基地,开展动漫制作技术等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仓储物流管理等6个国际教学标准,获得国际性技能大赛奖项29人次,向柬埔寨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合作院校输出新能源汽车等9个专业标准和30项课程标准,为柬埔寨劳工部10所技术学院培养骨干教师,为“走出去”企业培养培训700余名专业技术人才。成为“一带一路”国家院校和企业交流协会中方理事会和国际汉语考教结合研究中心指定的省内唯一国际汉语师资培训基地。发起成立中非职业教育联盟,中外成员单位105家。近三年,教师出境学习、参加线上线下国际学术活动及培训近400人次,招收来华留学生563人次,其中“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学生占比达85%。学校深入挖掘齐文化精神内核,塑造“齐地匠心”特色校园文化品牌,积极探索形成“双高”学校地域特色优秀传统文化育人新方案。入选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学校和中华传统美德品牌项目。创新性构建实施齐文化“一课两库三平台”育人新模式,获批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项目和教育部职业院校德育和思政教育典型工作法。系统性推进“七稷一馆”文化工程,出版学术研究论文集《稷下论丛》,推出通俗读物《稷下茶座》,宣传普及齐文化传统美德知识。举办稷下学术沙龙17期、稷下论坛6期,构建专业解读“齐点文化视角”,为淄博市文化名城打造贡献思想与智慧。学校全面推进管理创新,经验做法两次得到中央领导批示。人事制度改革做法荣获山东组工创新奖。学生管理实现“24小时全时段覆盖”,教育部简报刊发经验介绍。实施治理现代化工程,构建以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为根本制度,专家咨询委员会、理事会、学术委员会、教职工代表大会、学生代表大会协同治理的“1+5”治理体系。创新打造质量保证与绩效评价融为一体自主化、常态化、动态化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并在全国80余所兄弟院校推广。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多次报道学校典型经验。风劲帆正举。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聚焦经济高质量发展,锁定市场需求、产业转型升级需求、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供给需求,加快推进改革创新实践,全面提升建设发展水平,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改革、支撑发展、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院校,为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产业升级贡献力量。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