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云南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报名实施办法
2009-12-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做好我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网上报名工作,结合我省实际特制定如下网上报名实施办法。

  一、信息安全

  (一)管理用户:各级招考办、确认点

  1.妥善管理好登录网报系统的用户名及密码,用户密码不可过于简单,要不定期更换。

  2.做好安全防范、信息备份和操作日志存档工作,要制定意外情况的应急预案,专人管理用于网报的计算机等设备。

  3.不得擅自改动、传播考生个人信息。

  4.在工作中发现系统存在问题必须立即向上级招考办信息管理人员汇报详细情况,不得私自散布消息。

  5.注意病毒的查杀,安装防火墙,定期升级杀毒软件。

  (二)考生用户

  1.考生用户名、密码是考生登录网报系统的唯一凭据,由考生本人妥善保管。因密码泄漏而造成信息被篡改,考生本人负全部责任。如果不慎遗忘密码,考生必须立即到确认点办理密码重置,获取新密码,并尽快登录工作网修改密码。

  2.妥善管理好查询密码。

  二、网上报名工作办法

  (一)机构设置

  1.各州(市)、县(市、区)招考办、报名点(学校)要逐级成立网报工作领导组(见附件二),设组长、信息员、联络员、确认员。组长由招考办主任、校长担任,领导、组织和安排好本地区、本学校的网报工作。组长为报名资格、数据、用户实名制负责人,信息员为技术负责人,联络员为有关联络、宣传工作负责人,确认员为所确认的考生数据的直接负责人。

  报名点(学校)工作组成员名单要上报县(市、区)招考办备案;各县(市、区)招考办工作组成员名单要上报州(市)招考办备案。

  2.确认点设置:县(市、区)招考办根据实际情况设置确认点,一般情况下每个报名点(学校)即设置为一个确认点。同时,县(市、区)招考办本身还要设置一个直属确认点。在必要的情况下,一个确认点可以同时有普高、“三校生”的报名、确认权限。

  (二)用户设定

  各级管理用户组、确认点若需多个工作人员处理数据,须按实际操作人数建立下属用户,并根据需要分配功能权限。建立的用户名必须使用实名制(操作者的真实姓名)。系统对每个用户的操作进行详细日志记录,以明确数据问题的责任。

  (三)数据责任

  1.“考生基本信息”、“考生个人简历信息”、“考生家庭成员信息”、“查询密码”由考生本人录入,并承担因数据错漏而造成的一切后果。

  2.确认员必须认真审核确认页面中的考生信息,并负责这些信息的准确性。

  3.《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登记表》的内容(见附件五),即:“考生高一、二年级体检信息”、“考生高中体育成绩”、“学校鉴定信息”由确认点负责录入。其中,“三校生”只需录入“学校鉴定信息”。

  4.“考生照片”由确认点现场采集,或者通过“工作网”“照片上传”功能上传。

  (四)报名前各级管理用户应完成的准备工作

  在正式报名前各级管理用户必须完成如下准备工作:

  1.清理用户组、用户

  各级用户的用户代码、用户名沿用2009年高考报名所设置的信息,由用户自行及时修改。

  (1)用户组继续沿用2009年创立的用户组,用户组名称需要更改的,以州(市)为单位汇总上报。(见附件三)。

  (2)各级用户组要结合今年实际,参照《云南省招生考试电子信息管理规定》第八章的规定,进行用户的清理,准确地进行撤消、创建。

  (3)用户组内已经存在并需继续使用而又不是实名的用户,由用户组组长进行修正。

  2.建立中学确认点时,可以使用中学代码末两位为用户组序号,这样便于管理。

  3.维护毕业学校

  各州(市)招考办要组织各县(市、区)做好毕业学校及代码的维护工作。另外,各县(市、区)还应虚拟建立一个名为“县(市、区)名称+社会考生”的毕业学校,代码统一为“县区代码+99”,以解决部分特殊考生(如省外学校毕业的考生)无法填写毕业学校的问题,如“290199,大理市社会考生”。

  4.维护班级信息

  班级是辅助确认点进行数据管理的有效途径,以便查询、过滤考生信息。

  各县(市、区)招考办要组织中学确认点在考生开始免费注册前设置好班级信息,以备考生在免费注册时进行选择。应届班级按实际班级名称设置,往届班级设置为“往届文科班”、“往届理科班”两个班级。县(市、区)招考办的直属确认点和“三校生”确认点可视具体情况决定是否设置班级信息。

  5.各级管理用户要及时下载以下文档:

  (1)《考生须知》(云南省招考频道(www.ynzk.cn,以下简称“招考频道”)下载)

  (2)《摄像头拍照注意事项》(群共享下载)

  (3)《普通高考网上报名考生使用手册》(招考频道下载)

  (4)《“云南省招生考试工作网”操作手册(普高版,州(市)招考办工作人员使用)》(工作网公告栏下载)

  (5)《“云南省招生考试工作网”操作手册(普高版,县(市、区)招考办工作人员使用)》(工作网公告栏下载)

  (6)《“云南省招生考试工作网”操作手册(普高版,确认点工作人员使用)》(工作网公告栏下载)

  6、各级招考办、报名点(学校)要根据各自工作安排,在工作网中发布普通公告和确认点公告,以备考生查阅。

  (1)普通公告:是各级招考办、确认点通过公告栏向社会发布的公告信息,是各级招考办、确认点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其内容可以是相关政策规定且可公开的内容,也可以是系统操作方面的内容。

  (2)确认点公告:是确认点通过“编辑确认点备注和公告”向本确认点考生发布的公告信息,将出现在考生登录成功后的首页面上,其内容应该是本确认点就报名工作必须向每位考生都要交待清楚的事宜,比如:报名及确认的时限、地点,确认时需要携带的证件,体检、填报志愿的时间安排等。

  (3)确认点备注:是确认点通过“编辑确认点备注和公告”编写的考生确认表上的报名备注信息,该备注信息将打印在考生确认表上。

  (4)各级部门应积极通过招考频道的“州市导航”功能,面向社会发布有关政策、通知、公告。

  (五)主要操作流程及其注意事项

  1.登录工作网:通过招考频道主页的“进入工作网”链接,即可打开云南省招生考试工作网登录页面。

  2.各级招考办、确认点,要认真组织、指导好考生的免费注册、信息录入等工作:

  (1)确认点在组织考生录入报名信息前,可以先组织考生填写《云南省普通高校、中专学校招生报名信息表(草表)》(见附件四,简称《草表》,下同),确保信息准确无误,网上报名时照表如实录入。

  (2)各确认点可以指导考生在网报前用记事本、WORD等软件编辑好“自我鉴定”、“社

  会实践”等大数据量的电子文档,在报名时使用“复制”、“粘贴”功能拷贝到网报页面相应的数据框内。

  (3)对于已经参加过我省2009年高考的考生,要告知考生报名前落实好2009年的高考考号,以顺利实现“2009年高考考生的信息启用功能”。

  (4)告知考生:在网报过程中,要经常进行保存,以防止掉电、掉线等意外情况导致存盘失败,重新录入。

  (5)有社会考生报名的确认点要妥善安排好考生《云南省高中毕业登记表》信息的录入问题,避免考生往返奔波。

  3.考生用户注册

  (1)确认点选择:本地户口本地就读的应届考生,选择毕业学校作为确认点;本地户口外地就读的应、往届考生,选择户口所在地县(市、区)招考办直属点为确认点;本地户口本地就读的往届考生,县(市、区)招考办负责考生报名资格审查,其确认点的选择由各县(市、区)自行决定。

  (2)报名前要告知考生在录入姓名时:必须以户口册或身份证为准;姓名各个汉字之间不允许有空格;遇到不能录入的生僻汉字,用两个半角的问号“??”代替,并及时报告确认点(学校),再逐级上报至省招考院。

  (3)告知考生注意牢记自己的登录密码、查询密码,如果登录密码不慎遗忘,须立即到所属确认点进行密码重置。

  4.考生自行通过工作网录入其报名信息,即:基本信息、简历信息、家庭成员。

  5.考生到确认点进行交费、照相、确认,并办理其他报名手续。

  (1)确认点采集考生照片时,考生头像不能小于取像框的2/3,照片要清晰,能如实反映考生面部特征,具体要求和注意事项,参照《摄像头拍照注意事项》实施。

  (2)确认时,考生必须认真核对《确认表》,并签字认可。确认点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要在工作地点配备计算机,以供个别考生临时修改信息时使用。

  (3)确认点在确认时要重点审核考生确认页面的信息,核实会考考号、去年高考考号等所对应的姓名,并再度提醒考生各项信息真实、准确的重要性。

  (4)确认时,考生还须填写《报考云南省普通高考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承诺书已附《确认表》中,考生在《确认表》上签字即视为签定了承诺书),考生如果违反承诺书,发生违纪、作弊等行为,将作为考生诚信记录记入电子档案。

  (5)确认点要告知考生,在确认完毕后,要再度登录“工作网”,仔细核对自己的有关报名信息。如果发现信息有误,要及时向确认点报告,申请修改。同时,设有确认点的学校要定时开放计算机教室,以满足考生确认后的上网需求。

  6.确认点录入考生《云南省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内容,包括:“考生高一、二年级体检信息”、“考生高中体育成绩信息”、“学校鉴定信息”。在县(市、区)招考办的直属确认点报名的考生,可由考生到原毕业学校填写登记表内容,学校须加盖公章,再交确认点录入。

  (六)公示和答疑

  1.考生报名和照顾分信息一旦确认完毕后,将自动公示在“工作网”上。对于公示内容,有确凿事实依据的情况下考生可以通过网报系统“举报”功能进行举报,但禁止乱、误举报。各县(市、区)招考办要以严肃、认真的态度处理好举报问题,及时在“工作网”上做好回复工作。

  2.考生可以通过网站咨询有关问题,各确认点要及时做好答疑工作。考生所提问题一旦回答后,这一问答将公布在“工作网”上,以方便其他考生浏览。因此,各确认点必须依据有关政策和规定认真、严谨地回答问题。对于疑难问题,可通过县(市、区)招考办向上逐级反应,保证准确回答。

  三、网上报名的日程安排

  (一)演练

  2009年12月13至14日为考生、各级管理用户(包括确认点)进行网报工作演练的时间,截止时间为14日18时。州(市)、县(市、区)招考办要认真组织,相关工作人员要熟悉网报系统各种功能的操作。各确认点要认真组织考生进行试报名,使考生熟悉网报的基本流程和方法。考生演练的同时,确认点要对考生试报名信息进行确认的演练。

  (二)报名、确认、数据审核

  1.2009年12月15日起的考生报名数据即视为有效数据。此前数据作为演练数据,一律清除。

  2.2009年12月15日至25日为报名、确认时间,在此期间报名和确认可同时进行。确认的信息包括:“考生基本信息”、“考生个人简历信息”、“考生家庭成员信息”、“查询密码”、“考生照片”。

  3.2009年12月25日后,“考生用户免费注册功能”将对各县(市、区)招考办、确认点、考生关闭,只对州(市)招考办开放,各级部门确认工作没有完成的,可继续进行。

  4.2009年12月26日至12月30日,进行数据审核。

  数据审核工作通过“工作网”提供的“《责任认定书》打印”、“审核”两个功能配合完成。数据审核完毕后,各级招考办主任对本地区考生的报名资格、信息真实性负责。

  各确认点认真核查已确认考生信息,并受理考生申请修正有误信息,确保数据无误后,向县(市、区)招考办出具《数据责任认定书》,提请审核。

  各确认点《数据责任认定书》出具齐全,县(市、区)招考办即对本县(市、区)的报名数据进行审核。审核完毕,县(市、区)招考办向州(市)招考办出具《数据责任认定书》。

  各县(市、区)的《数据责任认定书》出具齐全,州(市)招考办即对本州(市)的报名数据进行审核。

  5.2010年1月5日前,以州(市)为单位进行准考证号的编排。州(市)招考办在确保以下两项工作完成之后,出具《数据责任认定书》,和省招考院张建军老师联系,申请编排准考证号。

  (1)确保本州(市)所有考生报名数据全部通过确认,并已审核提交。

  (2)查验并督促回复了举报信息。

  准考证号一经编排,不得再进行考生科类或“三校生”考试类别的更改。

  (3)2010年5月20日前完成“考生高中体育成绩”、“考生高一、二年级体检信息”、“学校鉴定信息”的录入工作,打印《报名信息表》、《高中毕业生登记表》并签字、盖章、审核、装档。

  (4)2010年6月20日以前,完成照顾分的录入、确认。



  

热门院校

  • 云南理工职业学院昆明市安宁市
    学校简介学校将“新工科、新职教、国际化成就新理工”作为目标与路径,将其打造成为学院的鲜明特色。既突出“新职教”这个类型特征,又将“新工科”的专科特色充分突显出来,还按“国际化”要求人才培养质量对标国际标准,为“一带一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学校现设有大数据学院、轨道交通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管理学院等二级学院,专业设置瞄准云南省重点发展的产业板块、滇中产业新区现有和未来行业及产业的发展方向,也关注云南能投集团的产业布局,反映产业对核心技术技能人才的质量、水平和规格的要求,主要以土建、水利、制造、电子信息、材料能源、交通运输、财经等大类专业为主,并根据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和学院实际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现开设有工程测量技术、建筑工程技云南理工职业学院是云南省首家混合制高职院校,由云南大型国有企业——云南省能源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和云南星翰教育管理有限公司共同成立的云南云能星翰教育开发有限公司投资举办。学校于2019年在教育部成功备案,成为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格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占地533亩,总建筑面积48万平方米,投资总额19.71亿元,目前已建成39.8万平方米的校舍。
  • 学校简介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滇西北唯一的公立高等院校。学校始于1906年丽江府中学堂师范简易科,1913年改设省立第六师范学校,1942年创办国立丽江师范学校,1956年创建丽江师范学校,1968年更名丽江地区师范学校,1995年再更名为丽江民族师范学校;1978年丽江开设大学师专班,1984年在大学师专班基础上建立丽江教育学院;2001年丽江教育学院与丽江民族师范学校合并组建新的丽江教育学院,2006年丽江教育学院改制为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历经百余年的办学实践,学校形成了“百年师范教育传统深厚、民族团结进步工作示范显著、服务滇西北发展卓有成效”的办学特色,为滇西北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边疆和谐稳定、基础教育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被誉为“滇西北教师的摇篮”。学校现有土地面积1355.68亩,有校舍总建筑面积34.61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0.48万平方米,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73.3万元,有馆藏纸质图书89.87万册、电子图书2万册,有附属幼儿园1所、附属实验学校1所、附属高中1所。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教育学院、学前教育学院、旅游与经济管理学院、艺术学院、应用技术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外国语学院、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新创业教育学院等12个学院,其中教学实体型学院10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800余人。创建了师范生教学技能、学前教育专业、汉语言文学类专业群等13个实训中心,共有12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其中有4个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123个校外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其中有2个省级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实习实训教学基地)。学校坚持“人才强校”。现有专任教师492人,其中本校专任教师395人、兼任教师折合数97人;本校专任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225人,占56.96%,具有正教授职称的专任教师36人,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专任教师129人,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以上的专任教师占41.77%,“双师型”教师250人,占63.29%。现有云岭学者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享受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2人、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专家1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5名、云南省教育功勋奖获得者1人、云南省师德标兵2人、云南省优秀教师1人、云南省优秀辅导员7人。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团队3个、云南省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工作室4个。学校坚持“教学立校”。学校开设有49个专业,其中专科专业48个,合作开办本科专业1个。2010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教育部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16年学校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云南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特色评估”。2016年以来建设省级及以上教学质量工程项目45项,荣获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云南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3项(其中一等奖1项)、第一届云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2项。2017—2021年应届毕业生中,被本科高校录取的比例逐年增加,平均为57.36%,最高年度录取率为71.35%。2017—2021年毕业生去向落实率均为97.5%以上。2016、2017年获得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2018年被评为“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良好高校”和“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先进集体”。学校坚持“科研兴校”。近五年,新增各级各类科研项目30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一般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28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297篇;出版学术著作58部,出版教材34部;获授权专利58项,获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49项;现有科研平台14个,其中省级科研平台3个;有国家级科普基地1个;加强对策性研究,为行业、产业、企业提供咨询报告。成立“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科学技术协会”。学校坚持“制度治校”。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优化“党委领导、校长负责、教授治学、民主管理、社会参与”的治理结构。完善《党委会议事规则》《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学术委员会实施办法》《教代会实施办法》《理事会实施办法》等基本制度,推进决策、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保障学校内部治理机构运行更加规范、高效。推进规章制度“废、改、立、释”,从制度源头推进简政放权、激发活力。学校实施“强院兴校”行动,逐步扩大学院的办学自主权,打造“一院一品牌”。健全法律顾问制度,聘请常年法律顾问。依法健全信息公开机制,加大主动公开力度,自觉接受监督。学校坚持“文化塑校”。把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行动指南,把弘扬杰出校友张桂梅精神作为核心内容,把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把创建“文明校园”作为重要抓手,系统推进文化建设,构建“桂梅精神人人践行、红色歌曲个个传唱、红色基因代代相传、民族团结处处开花、文明习惯时时养成”的文化体系。打造“禾雨”文化品牌,在新时代广泛传唱《北京有个金太阳》,开展“追寻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重走长征路实践研修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提升师生的精神风貌、精神状态和精神气质。学校被评为第二届云南省文明校园并推荐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候选单位,被认定为“云南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研究基地”,荣获“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主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建校至今一直坚守师范教育传统,为滇西北培养了4万余名“下得去、留得住、教得好、有发展”的中小幼教师。成立了“丽江市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丽江市高校新型智库”“丽江文化旅游研究中心”“遗产旅游研究基地”,大力推进丽江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研究、应用研究,为丽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充分发挥“丽江市教师发展中心”“丽江市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培训基地”职能,积极开展基础教育研究,先后培训丽江市中小幼教师3万人次。服务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承担旅游行业企业的培训任务,1992年以来,为滇西北区域旅游产业、文化产业等培养了5000余名专业人才,积极参与丽江有关旅游规划编制和课题研究。服务生物医药产业发展,注重丽江乃至三江并流区域生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与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合作设立高山资源植物联合研究实验室,共建丽江高山植物标本馆,发挥科学研究优势,利用研究成果服务地方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学校重视文化传承创新。学校将民族文化教育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工作中,增强学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爱国主义精神、文化自信和家国情怀,为促进地方民族团结和谐和民族文化繁荣发展作出积极贡献。建立了以东巴艺术研究为特色的艺术学院,成立了滇西北艺术传承基地、民族文化研究中心、纳西学研究院,聚焦纳西东巴文化研究,先后主持和参与市厅级以上项目36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23篇,获得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奖25项,出版著作30部,出版2部东巴文化有关的省级规划教材。依托云南省高职院校示范实训基地项目,设立“民族文化宣讲实训室”,用中英文宣讲云南少数文民族文化,大力传承和传播优秀民族文化。学校积极开展对外合作交流。华东师范大学牵头、携手南京晓庄学院、长沙师范学院、云南师范大学四校组团式对口支援学校,形成了卓有成效的“1+3+1”对口支援模式。学校成功入选教育部“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重点支持院校,以“1+M+N”的组团形式,由华东师范大学牵头,上海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参与,共同支持学校建设发展。与滇西应用技术大学联合培养全日制本科生。与国家开放大学实验学院共同设立丽江分院。与丽江民族中专、华坪职高、迪庆民专、大理财校、昭通财校5所中职学校签订《联合办学协议》。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常年招收留学生、聘用外籍教师;与国外多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合作开展学术交流、教师访学、学生跨文化交流活动;与缅甸云华师范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开展学生顶岗实习工作。举办“从东巴象形文字到当代”法国展。学校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德高业实、丽泽三江”的校训,弘扬和践行“崇德尚学、求是创新”的校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的教风、“博学弘德、励志笃行”的学风,坚持“扎根丽江,立足滇西北,服务云南,面向全国,融入一带一路”的办学定位,按照“党建引领、以本建专、强院兴校”的发展思路,努力建设教师教育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大学。
  • 学校简介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地处素有“珠江之源、爨乡福地、文明之城”之称的千年名城——曲靖市,濒临浩瀚珠江,汇集乌蒙神秀。学校以“笃学敦行、修德砺能”为校训,以“大医、大学、大爱、大家”为校风,以“教真育爱、传智授业”为学风,以培养“对国家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单位尽责、对患者尽心”的“四尽”医学人才为目标,立足云南、面向全国、辐射南亚、东南亚,致力于为基层医疗卫生行业、生物医药和健康服务产业输送高素质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在云南省委、省政府,曲靖市委、市政府的大力关怀与支持下,在曲靖医专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内涵建设不断加强,特色办学日益彰显,办学层次与水平稳步提升,服务社会能力显著增强,赢得了“医学育人,高职旗舰;天使摇篮,桃李芬芳”的美誉,现已发展成为云南医学高职院校的一面旗帜、“产学研用”一体的的重要平台,优秀基层医疗卫生人才的重要基地。文化厚重满载殊荣。曲靖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前身为创建于1958年的曲靖卫校。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曲靖市唯一的公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六十年栉风沐雨、六十载春华秋实。学校始终坚持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为党育人 为国育才。学校以“质量立校、育人为本、突出特色、服务社会”为办学理念,现已成为省内专科医药类院校中唯一的国家“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职高专院校;唯一的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唯一的国家级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培育项目单位;唯一的职业教育课程思政示范研究中心推荐院校;唯一的省级专家工作站建站单位。办学条件日趋完善。 学校现有麒麟校区、经开区校区两个教学区,总占地面积367亩,建筑面积11.14万平方米。目前,占地1500亩的马龙新校区已经开工建设。学校设有9个二级教学部门、“形态机能研究所”“微生物研究所”等4个教科研机构,建有2个国家级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8个省级实验实训教学示范基地,有附属医院、教学医院、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30余家。师资队伍不断夯实。学校现有教职工458人,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教师191人,高级职称教师95人。专任教师267人,双师型教师183人,兼职教师107人。有省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云南省“万人计划”首席技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第一届云岭技能工匠1人。学科专业特色鲜明。学校现有临床医学、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口腔医学等26 个专科专业,覆盖了医药卫生类中的 8 个专业类。初步形成了以医护、药学、医学技术、康养为优势特色的专业架构,以 8个省级重点特色和示范专业为引领重点打造了 4 个专业群。目前,学校有中央财政支持专业2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省级特色专业2个,省级提升专业服务产业能力建设专业3个,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骨干专业7个,省专业认证5星级专业1个。育人质量稳步提升。学校面向15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普通教育在校生9600余人,普通成人学历继续教育学生10000余人。近5年来,学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连续7年荣获云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目标责任考核一等奖。自建校以来,学校累计为地方输送了7万多名优秀医疗卫生人才,历届校友中,涌现出全国最美乡村医生陈金正、全国基层卫生技术标兵饶娅芬、第十一届中国医师奖获得者徐静、两次捐献骨髓干细胞的云南年度新闻人物毛金凤、云南省眼镜验光员技术状元适宏妹、云南省护理技能操作状元侯彩娥、云南省名中医王吉候、云南省医师奖获得者孙婧等大量优秀基层医药卫生工作者。科创能力不断增强。学校教师获批教育部课题2项、省部级及教育厅以上课题项目110项;发表论文共2548篇,获国家专利475项。学校教师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1项,曲靖市科学技术进步奖7项,曲靖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8项。2020年学校获批成立云南省朱德全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杨明莹院士专家工作站、曲靖市陈明亮专家工作站3个专家工作站。“十四五”期间,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云南省、曲靖市新发展目标、新发展定位,牢牢把握职业教育发展良好机遇,以高质量跨越发展为主题,以深化全面综合改革为主线,以培养具有扎实专业技能、求真博爱精神和家国情怀的高素质应用型医学人才为己任,朝着建设“医教研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特色鲜明、具有独特优势”的高水平应用型医学本科院校目标不懈努力、矢志奋进。在新时期新阶段,学校将不断推进创新发展、内涵发展、协调发展、特色发展、开放发展,不断提升办学水平,不断增强办学实力,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医学教育,为高教强省和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人才与智力支撑,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 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景洪市
    学校简介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前身为始建于1936年的省立佛海简易师范学校。2001年7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原西双版纳州民族师范学校、西双版纳广播电视大学、西双版纳教育学院三校合并成立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2003年,原西双版纳州财校、卫校和农校三所中专学校并入学院。2006年,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并获“良好”等次;2012年,建成首批云南省高等职业教育示范性院校;2013年,通过云南省高职院校特色评估。2016年,入选“2016年高等职业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2019年,学院应用泰语专业的“中泰‘一带一路’应用型泰语人才项目”入选第二批“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列入中国.东盟双百职校强强合作旗舰计划。目前,学院分新老校区两部分。老校区座落于风光旖旎,景色优美,享有“国家园林城市”“中国最具影响力旅游目的地”的著名旅游城市西双版纳州首府景洪市中心,占地近200亩,校园环境优美,办学特色鲜明;占地1232亩、投资18.8亿元、在校生规模为11000人的勐仑校区位于勐腊县勐仑镇,地处澜沧江-湄公河支流罗梭江江畔,毗邻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截止目前,老校区校舍建筑总面积72556㎡,固定资产8331.71万元,教学设备总值3849.85万元,馆藏图书31.23万册,电子图书16034册;在籍学生(员)14565人,其中日制学生8932人(含留学生人371人);教职工394人,含专任教师302人,具有博士后、硕士学位、研究生学历和在读博士、硕士114人;高级职称79人,“双师型”教师113人,另聘有外籍教师5名,兼职教师及客座教授16名。学院设国际交流学院、师范学院(公课部)、医学院、旅游财经学院、生命科学院、中等职业教育中心等8个二级学院、教学部、中心。设置大专专业43个(常年招生22个),其中省级特色和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学前教育、应用泰国语和傣医学3个专业为云南省高水平骨干专业)。建有多个实习实训基地,形成了“校内、校外、跨国”三结合的实训体系,具有完备的实验实训条件。学院的校训是“立志厚德,强能精业”,在多年的办学过程中,学院逐渐形成了“合作交流国际化、职业教育民族化”的办学特色,在培养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自2001年以来,培养各类人才30000余人,培训各类人员6万多人,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达95%以上,学院多次荣获“云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优秀奖”。被列为云南省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试点高校和“实用技能国际人才培养基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我们敞开胸怀,欢迎社会各界与我们竭诚交流、合作,共创美好未来!我们相信,经过若干的建设,学院勐仑校区将如同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在祖国最西南边陲,成为在国内有较大知名度、在云南省及东南亚地区有重要影响的国际化综合性优质高职院校和国门大学。
  • 学校简介云南机电职业技术学院是2004年7月经云南省政府批准,在原云南省机械工业学校(国家重点中专)和云南省机械技工学校(省级重点技校)的基础上组建的,以培养制造业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创建于1910年的省立工业学校,在历史变迁中虽几经更名,但一直秉承职业教育办学宗旨,学院是“云南省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骨干高等职业院校”,是教育部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立项单位,云南省优质高职院校立项单位。学院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茨坝,曾经是昆明制造业聚居地,环境幽雅,交通便利,现有昆明及东川两个校区。教职工人数400余人,全日制在校学生9000余人,占地面积623亩,教学仪器设备价值11681.66万元。学院紧密结合云南省产业发展规划和先进装备制造发展战略目标,设立5系2部共计41个高职专业,其中,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产品造型设计专业、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为中央财政支持的重点建设专业;机电一体化技术、汽车电子技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市场营销为省级重点专业;数控技术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专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省级特色专业。学院紧跟云南社会发展需要,新增飞机机电维修、飞机部件修理、新能源汽车技术、航空电子电气技术、动车组检修、智能控制技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等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双师型”教师队伍,有全国技术能手1人,全国机械工业技术能手3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先进工作者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校长1人,全国黄炎培杰出教师1人;云南省技术状元4人,云南省技术能手3人,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1人,云南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人,云南省黄炎培杰出校长1人,云南省黄炎培杰出教师2人,云南省教学名师5人,云南省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云南省教育教学功勋奖1人,云南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昆明市名匠2人,昆明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2人,昆明市优秀技术能手2人;云南省名师工作室3个,云南省优秀教学团队4个,昆明市名匠工作室2个。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