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报名办法
2013-10-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报名对象和条件

1.2015届普通高中二年级的在校生。

2.其他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准备参加2015年高考的高二年级在校生。

3.无普通高中和其他高级中等教育学校学籍,而以高中同等学力报名参加2015年高考的社会考生,必须持有2011年及以前的初中毕业证书,方可报考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

4.2014届及往年的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允许报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

5.外省户籍,在我省就读的2015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高二年级的在校生,允许报考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

6.高一及以下年级的在校生不允许报考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

二、报名办法

1.根据《省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江苏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生考籍管理办法的通知》(苏教考招〔2009〕4号)规定:从2009年入学的高一年级(即2012届)新生开始,普通高中高二年级在校生的报名以就读学校为准,高二年级在校生学业水平测试,一律在考生就读学校报名。在执行按就读学校报名的规定时,学业水平测试与高考报名同一属地的原则不变。往届生的报名以户籍为准,往届生及社会考生在户籍所在地招办或指定的报名点办理报名手续。

2.2015届普通高中高二年级在校生,在就读学校集中读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并取得考籍号,填写《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生报名信息采集表(草表)》(见附2-1);往届生、社会考生及我省户籍在外省就读的考生,在其户籍所在市、县(市、区)招办指定的地点办理上述手续。考生需在规定的报名时间内登录江苏省教育考试院报名网站(http://pgbm.jseea.cn或http://www.jseea.cn),填报相应报考信息,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办理签名确认手续。

3.各级招办及各报名点应严格执行省教育厅基教部门有关普通高中学籍管理的规定,凡在本报名点没有任何学籍信息的考生,一律不得以我省普通高中在籍生的身份报名。凡考生在报名中出现身份证号、学籍所在学校、就读学校等信息有误差时,必须由学校修改并经当地教育行政学籍管理部门审批同意后方可报名。在学业水平测试报名前,若外省考生户籍转入我省的,须凭外省学籍证明,到当地学籍管理部门办理学籍后方可报名。我省户籍在外省就读的考生,须凭外省地(市)级以上教育行政部门出具的学籍证明,直接到户籍所在地招办报名。

4.采集考生信息时,考生必须出具第二代居民身份证(或临时身份证),并按省物价局核定的收费标准缴纳考试费。

三、报名时间

1.考生身份证等信息采集时间:报名点通过第二代身份证读卡器(或手工)采集本报名点考生身份证信息时间为2013年10月28日前。

2.网上报名和网上支付考试费时间:学业水平测试实行全省统一网上报名和网上支付考试费,时间为2013年11月5-7日,逾期不予补报。

3.网报确认时间:2013年11月5-7日,考生签字确认报名信息。

四、报名信息内容

1.基本信息

(1)自然信息:包括姓名、性别、身份证号码、考籍号、所在学校或单位、联系电话等。采用读取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和直接录入文字形式采集。

(2)电子照片。2015届高二年级考生由就读中学或市、县(区、市)招办负责电子照片采集。往届生、社会考生及我省户籍在外省就读的考生报名时在报名点当场拍照采集。

2.报考科类。分为文科类、理科类、艺术类、体育类、艺术兼文科类、艺术兼理科类、体育兼文科类、体育兼理科类,考生必须选择其中一类作为报考意向。

3.考试科目。考生报名时必须选定必修和选修科目,以及参加本次考试的必修科目(含信息技术科目的选修模块),以便编制准考证号和安排考试。艺术、体育类考生兼报文科类或理科类时,须按报考科类对必修、选修测试科目的选考要求,参加相应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在参加艺术、体育类院校或专业录取时,两门选修科目测试等级可视为相应的必修科目测试等级。

五、有关政策规定

1.各地必须遵循高考与学业水平测试同一属地报名考试的原则。考籍号必须按照“一人一号,一号到底,多次使用,动态管理”的原则编排和使用,考生在报名考试有效期内只能用同一个考籍号。

2.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的成绩从应届高考之年起算,三年有效。

3.从外省转入我省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含会考)成绩,可以按规定转为我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等第,但不享受加分参加划线和投档的政策。我省户籍在外省就读的高考考生,须在2014年4月30日前出具外省省级考试部门开具的成绩证明至我省教育考试院(其学业水平测试在高考中的等级要求与我省考生一致),经省教育考试院审核后开具成绩证明至该生所在的市招办(考试院、招考中心),待市招办(考试院、招考中心)将该生的考籍号报至省教育考试院后,由省教育考试院统一办理同类考生的成绩转换工作。

4.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只通知等级,不通知原始分。未参加相关科目考试的,没有成绩等级。

六、注意事项

1.报名期间,各报名点和各普通高中学校应根据报考条件和有关要求,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初审,指导考生了解学业水平测试网报的有关政策与方法,正确填写有关表格和进行网报,按规定进行信息采集,并要求考生须对所填报的信息进行核对并签字确认。市、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须按照报考条件对考生的报考资格认真进行审核,市、县(市、区)招办最后对每一位考生的报考资格进行确认。

2.所有已取得考籍号考生的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等四项信息必须由省教育考试院进行修改。考生在网报前如发现现有的上述四项信息与事实不符,应立即逐级上报,最终由省教育考试院对各市上报信息在网报系统中进行修改并确认。考生所上报的修改信息中如户口簿与身份证一致的,以身份证复印件为准;如户口簿与身份证不一致的,则须出具考生户籍所在地派出所的有关证明。各市将本市需要修改的考生信息汇总后,于2013年10月30日前报省教育考试院高招处学测科(见附2-2)。

3.关于网上支付。考生报名信息网上提交成功后,系统将根据考生实际所报考科目自动生成应缴纳考试费金额,通过网报系统进入银行系统,按照核定金额支付考试费。网上支付成功后,考生方可到规定的报名点签字确认报考信息。

4.学业水平测试网上报名的实施工作,参照高考网上报名实施的有关办法执行。

5.在发放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准考证时,要求每位考生必须阅读《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有关条款,并签订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

附:

2-1江苏省2014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生报名信息采集表(草表)(略)

2-2江苏省2014届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考生信息修改审批表(略)

热门院校

  • 江苏财会职业学院连云港市海州区
    学校简介江苏财会职业学院是江苏省财政厅直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及亚欧大陆桥东方桥头堡连云港,位于风景秀丽的花果山西麓,是财经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学校前身为连云港市会计职业学校,始建于1964年9月2日。在半个世纪的办学历程中,历经“连云港市会计学校”(1965年)、“连云港市财经学校”(1973年)、“七•二一财经大学”(1976年)、“连云港财经学校”(1982年)、“江苏省连云港财经学校”(1986年)、“江苏省连云港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连云港财经分院”,2004年)等发展阶段,2015年学校升格为江苏财会职业学院。学校秉承“至诚守正”的校训,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改革创新、实干担当”为行动指引,以“五向五解”为工作思路,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为国家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3万余名各级各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被誉为“江苏财经人才摇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财政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德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价格诚信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江苏省高职院校后勤行业先进单位等称号。学校占地576亩,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设有会计学院、金融学院、商学院、财税学院、信息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育学院。学校紧紧围绕长三角地区经济发展要求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不断优化专业结构,业已形成以会计专业群为龙头,以电子商务专业群、软件技术专业群为主体,行业与区域品牌特色和优势并存的专业群体系。学校共开设18个专业,5个专业群,其中1个高水平专业群、26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项目。学校拥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教室均配备多媒体互动教学设备。实训场室建设日臻完善,已覆盖每个专业群,建有大商科智慧教育实训中心、现代服务业实训中心、二期教学实训中心等现代化实训中心,拥有会计实践教学智慧教室、CPA审计智慧教室、纳税申报智慧教室、智慧录播教室及VBSE实训室等数十个实训场所,其中现代商务实训基地和现代物流实训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图书馆业务全部采用RFID智能化管理,现有纸质图书37万余册,引进人民网思政教育课程库、艺术美育数字图书馆、万方、知网、维普等国内知名电子资源数据库。学校具有高级职称90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达80%以上;具有研究生学历、学位教师217人;省级教学名师2人、江苏省“333”工程培养对象3人、省级中青年教师培养对象10人;连云港市“521”工程人才13人。学校始终坚持高质量办学,推进素质教育,形成了特色鲜明的三引领六融合能动发展型财经类人才培养模式。学校拥有高职本科联合培养“4+0”专业1个,高职本科分段培养“3+2”专业2个,贯通了职业教育培养体系,提升了学校的办学层次;与南京审计大学、徐州工程学院、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合作开设“专转本、专接本”的本科教育,为学生升学拓展了渠道。学校不断强化政校行企协同育人,通过引企入校、工学交替、“订单式”培养,探索人才培养新模式,与苏亚金诚会计师事务所等知名企业开办订单班,实现全员就业。学校先后与深圳希施玛数据科技有限公司共建创新金融产业学院、与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共建京东电商产业学院,与四季沐歌科技集团签约共建四季沐歌产业学院,不断推进“双主体”育人,为学生的成长成才搭建更高更广的平台。学校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提升教学能力,在各类教学竞赛、技能比赛中实现更高突破。2021年荣获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020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019年荣获江苏省高等职业院校会计技能大赛一等奖第一名,2020年获得江苏省教学能力大赛两个一等奖。学校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要求,大力支持学生创新创业,“瀛洲葫芦”创业项目成功摘取2020年第十一届“挑战杯”江苏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多年来,学校狠抓毕业生就业工作,在连云港、长三角等地区建立了一批稳定的毕业生就业基地,连续多年毕业生就业率在98%以上。学校精准对接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成立了乡村振兴研究所、自贸试验区研究中心、财税研究所、中国乡村财会监督研究中心,开展自贸区发展研究、电商新农人职业培训、乡村财务人员业务培训等工作,积极服务地方智库建设和经济发展。学校设有国家技能鉴定所,组织多种技能证书考核,面向各类党政干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职工素质更新提升培训,承接财政、人社等部门的各类社会考试,学校的社会责任担当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赞誉。学校注重对外合作交流。与英国BPP大学合作开办ACCA精英班;与台湾致理学院、醒吾科技大学签署了合作协议并开展了师生互访等学术交流活动;与韩国明知大学合作开展“3+1”韩国本科班项目;与韩国国立韩巴大学合作开展“3+2”“4.5+1.5”等留学项目,为学生留学升本开通直通车。2018年起与老挝琅南塔省教育厅合作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项目,招收来自于老挝的学历留学生。此项目已成为连云港地区规模最大、特色最明显的留学生学历教育项目。今天的江苏财会职业学院面临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财院人将秉承“至诚守正”的校训,弘扬厚德人本,敬业强能校风,继续发扬明理博学、爱生善导的教风,知行合一、理实并重的学风,着眼于办出特色和争创一流的远景,与实现江苏沿海和连云港发展的宏伟战略目标紧密相联,我们明确了学校的发展战略目标:建设一所立足行业、服务区域,财经主体、会计特色,管理精致、社会满意的高等学校。
  • 学校简介长江之滨、扬子江畔,坐落在美丽沙洲的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正在蓬勃发展。一所享有国内“造船工程师摇篮”美誉的江苏科技大学和一座有着雄厚经济实力和高度重视教育的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携手校地联姻,共绘高等教育蓝图。学校经过十多年的办学实践与探索,形成了极富特色的发展思路和富有创新的市校合作办学机制。一个充满活力、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高等学府正在崛起。在这里,知识与能力、视野与素养是不变的追求,特色与品牌、开拓与创新是永恒的主题。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前身为江苏科技大学南徐学院(成立于2002年),2012年6月,经教育部和江苏省教育厅批准,正式更名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迁址江苏省张家港市。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是由张家港市人民政府投资建设(代表方:张家港市金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和江苏科技大学(负责办学管理)合作创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独立学院)。学院坐落在全国百强县市前三甲、全国文明城市张家港市城北科教新城沙洲湖畔,占地约856亩,建设总投资11亿元,总建筑面积约27万平方米。校园环境优美、学风浓郁,象征着热情、友爱的香樟树浓荫遍布,伴随着琅琅书声蔚然成林。学校的举办方——江苏科技大学,是一所省部共建、以工为主、特色鲜明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依托江苏科技大学扎实的办学力量,学校采取新机制新模式办学,与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协调发展,实行“三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根植张家港、面向全江苏、服务长三角”,学校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加快建成一所办学声誉好、人才培养质量高、科技创新能力强、对地方有影响力的高水平、有特色的应用技术型大学。学校设有船舶与建筑工程学院、机电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商学院、公共教育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拥有船舶与海洋工程、机械设计制造、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冶金工程、财务管理等25个本科招生专业。学院对学习期满、成绩合格,符合条件的学生颁发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毕业证书;符合学士学位授予条件的,授予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学士学位证书。学校始终坚持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培养具有可持续发展潜质、创新能力和国际化视野的综合性应用型人才。学校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在校生6000余人,毕业生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6%以上。学校坚持每年在新生中选拔组建“综合改革实验班”。“综合改革实验班”的招生以学生高考成绩为依据,进校后通过学生自主申请,结合数学、英语考试成绩,综合考评录取。“综合改革实验班”设有工程技术、信息科学和商科3个大类以及国际合作班等类型。学生进入实验班后按照学科大类进行培养,满足条件的优先在学科大类中进行专业调整。实验班在管理模式上借荐“书院制”的模式,单独组班、集中管理,实施“双导师制”。按照一年级进行通识教育,二年级大类培养,三四年级完成相应专业培养的模式,利用学校优质教育教学资源,采用研究型教学模式和灵活的管理模式,强化教育、培养与督导,为学生继续教育与留学深造提供良好的条件。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建成了一支富有特色、专兼结合的具有较高水平的师资队伍。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1/5具有副教授以上职称,1/3的教师具有博士学位。学院拥有研究生导师30余人,充分依托江苏科技大学张家港校区和产业技术研究院开展研究生培养工作,现有硕士生约100人在校开展学习和科研工作。现有江苏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名,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4人。中船总公司优秀青年科技工作者1人,江苏省“双创计划-双创博士”1人,江苏省汽车工程学会首席专家1人,扬州市“绿扬金凤计划”创业领军人才1人,泰州市“双创”人才1人;入选张家港“港城英才计划”及紧缺高层次人才10人。共有7位教师荣获省级专业学科讲课比赛二等奖及以上,其中一等奖2人;有9位教师荣获校级讲课比赛二等奖及以上,其中一等奖3人。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导向,逐步形成了“立足张家港、服务长三角”的政、产、学、研社会服务体系。学校与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以及众多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全面产学研合作。2012年6月,张家港市人民政府与江苏科技大学签署协议,共建江苏科技大学苏州理工学院和张家港江苏科技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计划3年为研究院投入3000万元专项经费;2013年,学校与江苏永钢集团有限公司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设立400万“永钢奖学金”。截止目前,学校已与张家港共建省级研究生工作站16家,各类研发中心、工程技术中心11家,与20余家企业和行业协会签署全面合作协议。学校坚持走国际化办学大路,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美、英、澳、韩、加、法等20多个国家的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并与美国底特律大学、 伦敦商业研究学院、法兰西商学院等高校联合举办了合作项目。学校遵循“以人为本、因材施教、终身教育”的育人理念,坚持打造“先进思想引领青年,高雅文化塑造青年,多元领域培养青年,优质平台服务青年”的校园文化品牌活动,努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励志教育、助学帮扶、奖学基金、创业扶持等完善的激励政策为优良学风建设形成了有力的支撑,高水平校园文化及科技活动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平台。学生在校园文化艺术节、志愿服务以及各类省级以上学科竞赛等活动中屡屡获奖。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创业实践等活动,让广大学子知识更加宽泛,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团委被评为“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徜徉在美丽的校园中,清婉的微风拂面,伴送着抑扬吟咏的乐声;苍劲雄厚的碑铭,镌刻着船魂精神的生生不息;荫荫蓬勃的桂树林,记载着科大苏理工人不懈追求的执着。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学校将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在与时俱进中抢抓新的发展机遇,在激烈竞争中提炼办学特色,为创建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型大学而努力奋斗! 招生代码:1837(省内)、13991(省外)学校地址:江苏省张家港市长兴中路8号邮编: 215600 电话与传真: 0512—56731008招生咨询电话:0512—56731061
  • 学校简介太湖创意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和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职业院校,旨在为创意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培养富有创新精神、创业志气和创造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学院地处文化名城无锡市,位于青山绿水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是莘莘学子读书、成才的理想场所。 学院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创新强校”发展战略,秉承“厚德精艺,笃学创新”的校训;坚持“三个结合”(学做结合、学用结合、学创结合)的育人理念,注重人格塑造,突出创意特色,突出实用性、技能性;坚持“两个面向”(面向企业,按需施教;面向学生,因材施教),积极实施校企合作、产学结合、工学交替,订单培养,强化实践训练,满足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学院以工、商、艺为主导,多专业协调发展,形成适应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需要、具有鲜明高职特色的若干专业群。设有经济贸易、工程技术、艺术设计等院系,有近20个专业和方向。 学院立足无锡,面向苏南,辐射长三角,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需要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本区域劳动力转移、经济结构调整、技术升级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输出。
  • 泰州职业技术学院泰州市海陵区
    学校简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于1998年3月经原国家教委批准建立,是全国第一批14所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之一,是江苏省第一所冠以“职业技术学院”名称的院校,也是地级泰州市第一所普通高校。学院隶属于泰州市人民政府。学院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58年成立的泰州医学专科学校(后更名为泰州卫生学校);1985年6月,三所行业局办职工大学合并成立泰州市职工大学;1998年3月,成立泰州职业技术学院;2000年8月,泰州卫生学校整体并入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学院现为江苏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先后获江苏省文明校园、和谐校园、园林式学校和平安高校等荣誉称号。学院坐落在泰州国家级医药高新区核心区域——中国医药城,占地面积72.11公顷,是全国高职院校一流的现代化校园、生态校园和智慧校园。设有医学技术学院、机电技术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技术学院、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艺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和基础科学部等9院1部。2020年,学院设置专业44个。现有教职员工658人,专任教师403人,高级职称教师192人,其中正高教师29人,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282人,双师素质教师353人,占87.6%。各类全日制在校生9635人,成人学历教育在籍学生9241人,年社会培训20000人次以上。办学62年来,学院为泰州和长三角地区培养各类优秀人才8万余人,被誉为“孵化工程技术、管理人才的基地;培养白衣天使、口腔卫士的摇篮”。学院建有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5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群3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建有国家级实训中心2个、省级实训基地3个,省级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省级智能制药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校内实践实训基地131个,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校外实践实训基地405家,校企双主体学院5个。建有江苏省数控机床工程技术研发中心等省、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0个。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能开展53项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学院是“教育部—中兴通讯ICT行业创新基地”,中兴通讯CLAA(中国LoRa联盟)物联网示范基地,教育部国家级“工业机器人开放式公共实训基地”暨“ABB/新时达工业机器人研发应用中心”建设单位,全国优秀成人继续教育院校(培训机构),中国高校继续教育优秀函授站,全国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苏省首批面向社会人员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院校,江苏省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泰州市双拥学院。近年来,学生在全国全省各类技能竞赛中获奖400余项,其中国家级奖项32项、省部级奖项53项。毕业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校友对母校总体满意度均达99%左右,连续8年被评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连续3次被评为江苏省文明校园。新的历史时期,学院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全国、全省和全市教育大会精神,主动服务“打造江苏省高质量发展中部支点城市”的战略定位,紧紧围绕泰州市“1+5+1”现代产业体系,立足泰州、面向江苏、辐射长三角,秉承“厚德尚技,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坚持“服务好地方,发展好学院,关心好师生”的办学理念,深化办学体制机制和育人机制改革,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等方面争先进位、打造品牌,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园校企深度融合、“医药+”和智能制造为主要特色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 宿迁学院宿迁市
    学校简介宿迁学院坐落在有着“第一江山春好处”美誉的宿迁市,宿迁是江苏省13个地级市中最年轻的,但却有着5000多年的文明史,特别是近年宿迁各项指标突飞猛进,综合实力不断增强,成为快速崛起的新兴城市,并先后荣膺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城市和国家卫生城市等殊荣。大学的发展与城市的发展相得益彰,宿迁学院是江苏省高等教育体制创新的产物,与宿迁在改革创新的道路上比肩前行、共同成长。在省市政府推动下,学校从2002年起与苏州大学、扬州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江苏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工程学院、南京师范大学等八所省属高校合作举办本科教育,利用八校的优质资源,短短几年内成功办成万人大学,实现跨越式发展,受到《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关注,学校一度被誉为“全国闻名的高校新星”。2014年,学校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院校,宿迁大地上从此有了第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院校。2018年,学校通过省学位办评审成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2020年,经教育部批准,宿迁学院转制为省属公办本科高校,开启转制发展新征程。目前,学校有一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88.8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160万册,电子图书125万种。建有11个实验中心,下辖42个实验室,固定资产总值11.7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为1.48亿元。学校设有管理学院、文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机电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九个二级学院和一个体育部,43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文学、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法学、农学等九大学科门类。学校面向全国五个省及自治区招生,全日制在校生1.5万余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123人,教师819人,270余人次入选省、市、校各级各类人才工程项目。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致用”校训,坚持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高质量发展,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深入推进产教融合,主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整体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目前,学校拥有2个省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省级品牌专业、10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1门省一流课程、6门省在线开放课程、8部省高等学校重点教材、省“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3个,获得江苏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1项,拥有“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示范中心”等省级教学平台4个。学校多次获评“江苏省文明单位(文明学校)”,先后获得“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高校创先争优先进集体”“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省高校档案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体育工作先进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强化学风、创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坚持以优良学风为引领,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构建为抓手,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大力推进校企协同育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学校全面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并落实到培养全过程,逐步形成了“1234”人才培养新模式,即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1”个目标,构筑学校、企业“2”方协同育人体系,搭建素质提升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学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3”大课程平台,促进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专业标准与行业标准、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4”个融合。学风引领与培养模式创新有力促进了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办学以来,学校向社会输送了十六届本科毕业生,共计50221人,学生的毕业率、学位授予率、就业率、大学英语四、六级通过率等各项人才培养可比性指标均位于省内外同层次高校前列。已有3998人考取研究生,2300多人考取公务员、教师编制、省三项计划、村官和市委选调生。4300多人次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中获奖,其中,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三次获得一等奖,学校代表队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机器人灭火大赛”(高校组)一次获得冠军、一次获得亚军。毕业生年终平均协议就业率在95%以上。2021年,学校历史(不限)等科目类、物理(不限)等科目类投档线分别高出江苏省控线30分、51分。立足宿迁、 服务地方,推进校地融合发展。 学校坚持把“服务宿迁”作为发展第一战略,扎根宿迁办大学,着力构建校地命运共同体。坚持“把学科专业建在产业行业上,把创新平台搭在企业车间里,把科研论文写在宿迁大地上”,校地之间形成良性互动的局面。学校与宿迁市政府、沭阳县政府签约共建“宿迁学院产业技术研究院”“沭阳·宿迁学院科技园”;牵头成立了“宿迁中小企业发展研究所”等44个应用研究机构;与京东集团、洋河股份合作举办“京东商学院”“洋河学院”,与江苏酒厂洋河股份有限公司合作筹建“洋河学院”。此外,还与地方100多家企业建立了紧密的业务联系,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引导广大师生立足应用开展科学研究,“十三五”以来,教师承担国家和省市级科研项目793项,获得省市级科研成果奖177项;教师发表论文2363篇,其中,被EI、SCI、SSCI等检索收录论文551篇。放眼全球、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国际交流。近年来,学校先后与新西兰、英国、法国、泰国、美国、加拿大、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18所高校开展校际合作交流,在师生互访、委托培训、学术交流、合作培养人才等方面开展广泛交流与合作,国际合作交流空间不断扩大。新时代,新使命,新征程。今后,学校将以转制省属公办高校为契机,以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大学为总体目标,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落实全国和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秉持“以学校为家的办学情怀、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以人才为王的办学方略”,认真践行“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服务地方,主动与宿迁改革发展精准对接、同频共振、同向同行,坚持内涵发展、打造特色品牌,在千帆竞发、百舸争流中奋勇争先,在转制发展、二次创业中争创一流,持续提升办学核心竞争力和学校整体影响力,奋力谱写建设高水平有特色应用技术大学的新篇章,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