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南京3万余人本周末参加“小高考”
2012-03-16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新华日报讯 昨日,记者从南京市招办获悉,2012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将在17-18日开考,届时南京市14个区县的31个考点将设1136个考场迎来33532名考生。每考场编排30名考生,考试场次按单科进行编排,考生按其选报的考试科目分别编排,考生所在的考点、考场、座位号固定不变。南京市招办提醒,体育、艺术类考生必须参加全部7门科目的学业水平测试,如有科目缺考则不能视为D等,不得参加高考志愿的填报和录取。考生学业水平测试必修科目考试(含信息技术考试)成绩将于下月发布。(葛灵丹)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长江水长,太湖水广;学府宏开,桃李芬芳。这里,先后涌现了全国劳动模范邓永久,全国行业劳动模范吴长美,中国著名西服工艺大师印柏林,中国十佳服装设计师唐炜、胡继华、曹阳,江苏省十佳服装设计师向文君、卞嘉伟,中国陶瓷艺术大师王亚平,青年雕塑家、中国工艺美术“百花奖”金奖得主杨湛,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常州留青竹刻传承人徐枫……常州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融理工文艺多学科的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地处经济发达、现代化企业密集、办学腹地广阔、人才需求旺盛的长三角地区,位于国家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实验区常州科教城内。学校始建于1958年,是一所依托纺织产业起步、顺应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学校,2001年由国家级重点中专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2011年均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021年学校成为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教育理念先进,育人成效显著。学校坚持“进德、立业、敏学、笃行”为校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使命,以“促进学生充分发展”为核心价值观,以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的、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要求的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己任。学校设有创意学院、纺织学院、服装学院、机电学院、经贸学院、人文学院、创业学院、国际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等教学单位,设有41个专业。拥有中央财政支持资助发展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8个,省级品牌专业1个,省级重点专业(群)3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含培育),省级高水平骨干专业5个。江苏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试点项目55个;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23门;国家级教学成果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89项。参与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9个。国家规划教材10部,江苏省精品教材16部,江苏省重点教材17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6项,省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8项,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高职组一等奖1项,省信息化大赛一等奖5项,省微课比赛一等奖14项。办学条件优越,师资力量优良。学校占地825亩,建筑面积30.6万,固定资产9.00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1亿元。目前,拥有国家教育部、财政部等十大部委联合定向支持建设、区域内唯一的国家动画无纸化公共技术教育服务平台1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省部级6个,省级产教融合集成平台1个,省级创新实训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工程技术中心2个,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实训平台2个,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学校还是中国纺织服装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江苏纺织服装产学研示范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000余人,教职工6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450余人;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江苏省各类人才项目近125人;江苏省市产业教授38人。国内、省内高级访问学者、高级访问工程师47人。省级优秀专业教学团队3个。同时培养了“江苏省教育工作先进个人”、“江苏省品牌专业儒雅领军者”、“亚太地区竹工艺名匠”等一批在行业有影响力的优秀教师。深化产教融合,服务经济建设。学校积极主动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探索政校企行联动,产教深度融合、多方协同育人。牵头成立“江苏纺织服装产教联盟”,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在数字创意设计、生态纺织技术研究、时尚服装设计研究、节能环保染料助剂开发、智能纺织装备研发、现代服务业开发等方面,形成了较强的对外服务能力及市场竞争力。现有300多家紧密依托研发型企业,上千家动态遴选性产学研合作基地(企业)。“服装技术与管理”培训响誉全国,形成了显著的对外辐射与示范的品牌效应。获批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研究专项、教育部行指委职业教育改革创新专项课题、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项目,完成了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支持项目、江苏省教育厅教育教改研究“重中之重”课题等科研项目,并创新性地开展了乱针绣数字化处理技术项目研究工作。“江苏服饰文化研究院”获批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科研成果先后获中国纺织科技进步三等奖、全国新产品三等奖、江苏省科技进步三等奖、江苏省水利厅科技成果奖、江苏纺织技术创新奖、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常州市产学研优秀项目奖、常州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实施专创融合,构建双创体系。学校把专创融合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系统课程体系,纳入教学模式改革,形成了基于以学业为基础,以职业为依托,以产业为纽带,以就业为保证,以创业为拓展的“五三三”创新创业体系,并全面系统推进,即构建了教学—培训—竞赛—实践—研究“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生态教学体系、打造了创意—创新—创业“三创融合”的实践平台、建立了校企协同—校地协同—校校协同“三个协同”的育人机制。先后荣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挑战杯-彩虹人生江苏省职业学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获金奖、一等奖;“创青春”江苏省大学生创业大赛银奖、铜奖;荣获江苏省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1项,二等奖、三等奖6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大学生最喜爱的创业项目等多项荣誉;多个创业项目先后荣获江苏省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学校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创业学子。坚持开放办学,加快国际化发展。先后与意大利、英国、美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新加坡、韩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台湾等国家或地区的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学校服务“一带一路”倡议,扩大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服务走出去企业的需求,创新推进产教融合,成立常纺院-越南丝路培训中心。率先在全省高职院招收和培养学历留学生,目前已招收来自19个国家的留学生在校学习。现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试点”学校。办学成效显著,社会认可度高。先后获得全国纺织行业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先进集体、全国纺织/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先进单位、全国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纺织服装教育先进单位、教育部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奖、大学生KAB创业教育示范基地、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江苏省首批“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江苏省国际合作交流先进学校、江苏省平安校园建设示范高校、江苏国际服装节特别贡献奖、江苏省社会教育培训工作先进单位、常州市文明单位(标兵)、常州市五一劳动奖状单位等众多荣誉称号。毕业生广受社会好评,学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连续多年获评“江苏省高校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站在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历史起点上,面向“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学校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以政治建设为统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围绕创建“现代化、国际化、智慧型、创业型”的高水平高职学校发展目标,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绘就新的篇章!
  • 解放军工程兵学院徐州市云龙区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兵学院成立于1986年,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江苏省徐州市,是一所培养全军工程兵中级军政指挥官、院校教官、高层次军事学术研究人才和工程兵分队指挥人才的中级指挥院校,是工程兵指挥军官的最高学府。   学院拥有一支教风严谨、教学工地深厚、结构合理的师资队伍,一批学术造诣较深的正副教授、高级工程师担任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几十名教师被评为全国优秀教师和全军优秀教员。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和改革,形成了计算机科学、建筑设计、道路桥梁、工程机械、防水工程、爆破工程、工程兵战术、工程兵指挥、战役战术工程保障和军队政治工作为主要内容的教学体系。   学院充分发挥自身特点和办学优势,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在国家统招计划指导下面向全国招生,形成了为地方建设培养输送计算机科学、建筑工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工程机械、防水工程等方面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的社会教育体系。 学院位于历史文化名城、淮海经济区中心的江苏省徐州市,占地面积二千五百多亩。经过多年建设,院内总建筑面积超过13万平方米,校内绿树成荫,环境优美,是全国部门绿化400佳单位,全国绿化先进单位,徐州市花园式单位。教学大楼、备课楼、实验楼、图书馆、电教中心、大礼堂、俱乐部、服务中心、学生宿舍楼、标准化运动场和游泳池等教学、生活设施先进,配套齐全,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训练、生活条件。
  • 学校简介学校荣誉:全国先进社会组织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安全文明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宿舍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文明食堂江苏省模范职工之家江海职业技术学院地处我国著名历史文化名城扬州的古运河畔,1999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筹建,2004年又经江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正式成为具有独立颁发专科文凭资格的民办全日制高职院校。现代的办学理念秉承“面向社会需求,坚持就业导向;注重专业知识,突出能力训练;践行德育为先,提高人文素养;立足名城扬州,扩大辐射功能” 的办学理念,践行“厚德、笃学、敏行、毓秀” 的校训,以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己任,竭诚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秀美的校园环境校园占地1040亩,建筑体现中国园林传统风格,大坡顶重檐建筑格调典雅,赏心悦目;全院绿化面积20万平米,植有桃、李、枫、梅、桂、竹、石榴、海棠等花苑,常年常绿、四季绽放,披露精彩江海华章;凌霄、紫藤、月季、忍冬、葫芦等藤蔓长廊,牵出串串学海情思;多处人工湖水面共3万平米,环湖环岛建有桥、廊、亭、台等景观,展示文化底蕴;太湖石、黄山石、灵璧石、花岗石等石景,诉说人文情怀;数组艺术雕塑,多处科技、艺术、文化长廊显露校园创新的时代气息,构成特色鲜明的校园环境文化。大学生公寓中心区还拥有2万平米的生态园。秀美的校园,为学子营造了绝佳的读书环境。优质的师资队伍拥有一支结构合理、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有各类教师396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74人,“双师素质”教师179人;有研究生学历和硕士学位的118人。他们当中有的是国家、部、省各类教学委员会专家、有的是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和重点学科带头人。各专业均建有专业指导委员会,有近200名专家、教授和来自企业的高级工程师、经济师、工艺师、园艺师等组成。优质师资为学院办学质量和学术研究提供了保障。热门的专业设置根据社会需求和服务地方经济,开设25个专业,包涵了信息工程类、机电工程类、土木工程类、工商管理类、经济贸易类、外语类、应用艺术类等,形成了以工科为主,经管文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不断优化专业结构,适时调整专业方向,各类专业特色鲜明,现有1个省级特色专业和1个包含5个专业的省级重点专业群建设点,2门省级精品教材,3门省立项精品教材。完善的办学设施校舍总建筑面积22.45万平米,其中教学用房13.8万平米。建有设施完善的教学楼、实验实训楼、机械实训工厂、计算机中心、培训中心、语音室、多媒体教室、图书馆、体育馆、运动场等;拥有教学仪器和实验实训设备值5266万元;馆藏纸质图书45万册;建有报告厅、多功能厅、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建有四人一间的标准化学生公寓28栋,有近70%的学生公寓安装了空调。突出的能力训练以强化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促进学生人人成才为目标,重视学生专业能力、职业能力和实践能力培养,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模式,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推广情景教学、模拟教学、案例教学等教学形式。校内拥有50个综合实验实训基地,其中现代化机电制造技术实训基地为省级高职教育实训基地建设点。学院开展广泛的校企合作,建立校外实训基地61家,学生专业实验实训课时占总课时50%左右。建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具有鉴定资格的工种达33个。学生在校期间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通过实习工厂、实验实训室实习和企业顶岗实习,锻炼专业技能,使学生在毕业时既取得相应的学历毕业证书,同时又获得专业职业技能证书。重视和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地区)专业技能大赛,近年来,师生屡屡获奖。鲜明的办学特色以“职业理想、职业技能、职业规范、职业道德”四职一体化为载体,形成“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到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培养全方位全过程”的办学特色。以“主题教育”等基本途径和形式,加强和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主题教育”获得省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创新奖”;“人文江海” 的办学特色受到专家肯定和社会赞誉。广泛的办学交流以开放的姿态与创新的视野,广泛开展国际内外地区与院校的合作与交流,提高办学水平。学院与扬州市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扬州市总商会、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开展合作,成为扬州开发区的人才培养基地、扬州商总会人力资源与科技基地、国家税务总局扬州培训学院第二校区。与省内外大企业、大集团等举办工学或校企合作班。吸引国内、区域内知名企业到校内建设校企合作实验实训基地。与韩国、日本、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地区)的高校以及与河海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扬州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有广泛的合作和交流;与美国海兰学院等结成姊妹学院,进行教学等方面合作;与台湾孔孟学会和开南大学等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与韩国互换交流学生学习;从江海到韩国读本科的学生已达300多人。成绩优秀的学生还可以参加“专转本”选拔,先后已有近1600人转入本科院校就读。近1750人在完成专科学业后,接读其他本科院校的本科学业。为有继续深造愿望的学生,搭建了多样化的学习平台。创新的管理模式以“教育、管理、服务、维权”为学生管理创新理念,坚持规范学生日常行为为重点,建有完善的学生管理体系和自律组织,完善的扶困助学体系和助学制度,完好的后勤生活服务体系,完备的保安设施和治安保障;辅导员(班主任)进公寓,思想政治教育进公寓,人文环境进公寓;构建完善的三级心理健康网络,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觉性,每年约有数百名学生获各级“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表彰,650名学生获各类奖学金奖励,100多个班级获优良学风班荣誉;着力提高学生的日常生活文明养成,每年1000多个宿舍被评为文明宿舍;着力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组织学生参加公益慈善活动。创新的学生管理,极大的提升和培育了学生的文明素养。务实的就业工程大学生就业工程实行院、系两级“一把手”负责制,辅导员(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把创业就业教育列入教学计划,邀请创业就业成功人士或学子讲体会,指导和引导学生树立新型创业观、就业观;建有大学生就业中心,率先拥有全国联网的就业信息显示系统和视频双向选择就业查询系统等先进设施;组织学生“走出去”,参加洽谈会、见面会,邀请企业“走进来”,举办“双选会”、“面试会”,多年来学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9%左右,2008年、2010年和2012年连续三度被评为全省高校大学生就业先进单位。
  • 学校简介盐城工学院是江苏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坐落于素有“东方湿地之都、仙鹤麋鹿之乡”美誉的沿海开放城市——盐城,建有建军东路和希望大道两个校区。学校于1996年5月由盐城工业专科学校与盐城职业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盐城工业专科学校(始名盐城工学院)创建于1958年,1986年成为全国建材类3所示范性高等工业专科学校之一;盐城职业大学创建于1985年。2000年,创建于1964年的盐城会计学校并入盐城工学院。2018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半个世纪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盐城工学院秉承“笃学格致、厚德重行”的校训,弘扬新四军“铁军精神”,践行“崇尚科学、勇于创新、敢于担当、追求卓越”的校园主流价值观,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学科名校、文化塑校”发展战略,围绕建材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应用型高级专业人才,不断提升科学研究和科技服务水平,形成了以工为主,理、工、文、艺、经、管、农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设有18个二级学院,76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在校全日制普通本科生23000多人、研究生700多人。学校占地面积2275.5亩,校舍建筑面积61.1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2.6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49亿元。图书馆藏书192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35个。《盐城工学院学报》社科版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自科版为《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期刊。学校现有教职工近1700人,专任教师1300多人,其中高级职称700多人、博士600多人、研究生导师260多人。长江学者特聘专家5人、特聘教授28人,聘请兼职教授180多人。现有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培养人选等400多人,省级教学名师、省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18人。学校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级,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是国家“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实施高校。学校拥有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1个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4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7个省级重点专业(类)、10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18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江苏省“卓越计划”专业、6个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金课)2门;建有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教育部现代产业学院、1个全国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应急管理学院建设点、2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1个江苏省大学生创业示范园、1个江苏省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站。学校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学生代表队先后获得“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交叉创新一等奖,获得“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决赛金奖、“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银奖,获得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智能汽车竞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世界工业设计最高奖项——红点奖。校“梦之声”合唱团屡次在国内外大赛中获奖,2011年2月应邀赴维也纳参加“中奥建交40周年金色大厅庆典音乐会”演出,荣获全国第一届、第四届、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学生先后荣获“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优秀共青团员”等荣誉称号。2021届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达25%以上。学校多次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学校主动适应江苏沿海开发、地方经济建设和建材行业发展需要,加强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工程科学、材料科学、化学3个学科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拥有6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一级学科硕士点,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建有8个校级研究院和73个校级研究所(中心),1个省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9个省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1个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校外研究基地、1个省级智库和2个市级重点培育新型智库、1个省级军民融合科技创新平台、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学校设有教育部部级科技查新工作站。近几年来,学校共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国家级项目239项,省部级项目400多项;获批省级以上奖励112项,其中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2项、江苏省科学技术奖20项、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4项;发表SCI、EI等收录文章4466篇;获授权发明专利1699件,其中2021年获授权发明专利232件。据权威机构统计,学校专利转让数累计达604件,列全国高校第22名。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波兰、瑞典、俄罗斯、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 14个国家和香港、台湾地区等40多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学分互认、联合培养硕士等校际交流和科研合作项目。学校与英国格林威治大学、美国底特律大学举办3个教育部批准的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党委坚持以人为本,大力推进党的建设、民主治校、和谐校园和校园文化建设,总揽全局,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不断加强。学校党委被表彰为“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国校园节水安全供水智慧管理样板示范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学校”“江苏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平安校园示范高校”“江苏省高等学校信息化建设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站在新的起点,盐城工学院将汇聚全校师生的智慧和力量,坚持走与行业、区域融合发展之路,深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科研兴校、学科名校、文化塑校”战略,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增强整体实力,努力实现“成为一线卓越工程师培养的重要基地、行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沿海开发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加快建成高水平一流应用型大学”的奋斗目标!
  •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南京陆军指挥学院,是直属解放军总参谋部的一所中级指挥院校,担负着全军指挥军官中级培训和研究生培养的任务。南京陆军指挥学院地处六朝古都南京,坐落在风景秀丽的南京市浦口区的扬子江北岸,学院交通便利,毗邻国家级南京高新技术开发区。学院景色迷人,环境优美,是一座园林式的营院。其具有得天独厚的人文、地理和发达的经济环境,是广大学员学习生活的理想之地。   学院位于江苏省南京市,占地160万平方米。院区教学设施、体育场馆、文化娱乐中心和生活服务设施布局合理、配在齐全。院外还有战术训练场、野外驻训和综合训练场。专业教学楼集战术训练模拟系统、合同战术专修室、外军研究专修室、作战指挥专修室、人武指挥专修室、语音实验室、研究生专修室、电化教学中心、室内模拟野战指挥所为一体,与野外战术驻训点、综合战术训练场、教学管理中心等现代化设施相配套、为教学与科研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院主办的《指挥学报》,面向全军发行。图书馆设备先进,藏书30余万册。1979年以来,共完成国家级和军队级科研规划课题20多项;编写全军通用教材50多本;出版著作80多本;发表学术论文6000余篇,有150多篇在国际、全国和全军学术讨论会上获奖。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奖励,其中,“合成军队指挥员战术训练模拟系统”获全军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全国科技进步二等奖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