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浙江工商大学设立奖学金鼓励艺术特长生报考
2009-03-1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近日,浙江工商大学启动了艺术特长生报名工作,学生可登录浙商大招生信息网进行报名。去年底,浙商大出台相关规定,获得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全国中学生文化艺术冬令营艺术测试一级以上证书的学生,入学后将可能获得高达10000元的奖学金。

  进校后,这些特长生将可以进入学校艺术团,只要认真参加训练满一学期,就有机会获得2个学分。在校学习期间参加省级以上比赛并获奖,除了可直接申报校级优秀毕业生外,第一志愿报考浙商大研究生时还将被优先录取。

  值得提醒的是,考生在登录浙商大招生信息网后,要下载并填写《艺术特长生登记表》,并于6月30日前将登记表、展示特长的光盘、高中阶段主要获奖证书复印件等材料送至浙江工商大学。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为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院校,由浙江第一高级技工学校与温州冶金机械厂于1999年联合改制而成立。学校地处温州,拥有鹿城府东路校区和瓯江口校区,占地1090亩,全日制在校学生1.5万余人,教职工700余人。学校现设有光电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设计与数字艺术学院、国际商贸学院、现代管理学院、人文学院、技师与继续教育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和温州知识产权学院、温州文化创意学院、温州现代物流学院、温州网球学院、眼镜产业学院等特色产业学院,开设光电制造与应用技术、人工智能、眼视光技术、电子商务、创意设计、跨境贸易、工商管理、旅游与休闲共8个专业群36个高职招生专业、1个四年制本科专业、2个“专升本”本科专业、5个中职专业。学校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国家“双高”)建设单位、浙江省高职高水平学校(省“双高”)建设单位,拥有全国优秀高职院、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单位、全国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首批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浙江省高职优质建设校、浙江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浙江省课程思政示范校等荣誉。学校主持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资源库建设2个(智能光机电应用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资源库),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双师型”培养培训基地,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国家骨干(重点)专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等优质教学资源。2014年至2020年,在浙江省高校毕业生职业发展状况及人才培养质量调查中,学校四次排名全省高职院校第一名、三次第二名。学校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贯彻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大会精神,以办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秉承“大气致远 精工诚贸”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办学、创新发展,开启新时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进“双高”建设,更快建成国内一流、国际领先的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推进“一校两区”建设,依托“三园区三基地”(国家广告产业园、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数字经济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基地、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更强打造园区化协同育人示范地和产教融合集聚地;推进职教高地建设,谋划职教本科发展,更优服务区域产业与文化发展;推进办学模式与育人方式改革,更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坚实的支撑。
  • 温州理工学院温州市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
    学校简介温州理工学院是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层次公办普通高等学校,于2021年1月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原温州大学瓯江学院转设成立。学校坐落于中国民营经济的先发地区与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素有“东南山水甲天下”之美誉的温州市。校园占地面积901.8亩,基础建设已投资21.9亿元,校舍面积40.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设备总值1亿多元,馆藏纸质图书93.6万册。学校下设12个教学机构,现有30个在招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有全日制在校生9614人。学校办学贴近产业、服务地方,致力于推进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走应用型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理工类应用型大学。学校坚持育人为本,培养契合地方发展的应用型人才。学校全力推进政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改革,积极探索本科层次卓越工程师培养,持续提升高水平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学校是浙江省应用型建设试点示范院校,先后获得国家级创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级众创空间、浙江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创业学院、浙江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浙江省创业教育研究基地、浙江省优秀众创空间等荣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2项。据浙江省教育评估院报告,学校毕业生一年后创业率平均在6%左右,排名多次位居全省本科高校第一。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现有包括浙江省新世纪151人才、浙江省教学名师、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等一批省级人才在内的教职员工602人,其中“双师双能”型教师104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0余人。初步建成了以青年教师为骨干,素质较高、基础扎实、创新能力强、适合应用型大学发展的师资队伍。学校坚持特色发展,打造特色鲜明的学科专业体系。学科专业设置积极对接省市发展战略,培育产教深度融合的专业集群,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理工科优势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学校现有入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市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一流课程35门,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3个,市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2个,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64个,建有7个实训中心,13个专业实验室,满足学生实践教学需要。2021年,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立项59项。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构建科技创新平台体系。近几年,学校主持国家级科研项目8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5项,厅局级科研项目100多项;出版专著或发表论文总计200余部(篇),获得授权专利400余项。学校目前建有温州市数字化改革研究中心、温州市碳达峰碳中和研究院、泰顺研究院等校地合作平台,建成温州市韧性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护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温州创新创业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学校坚持服务地方,助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学校紧密对接温州市“5+5”产业集群布局,扎根浙南产业集聚区,聚焦数字经济、智能制造等温州重点产业,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DXC Technology等龙头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基地;与光子集成(温州)创新研究院、浙江中德智能制造创新研究院等创新载体成立联合创新中心,共建国际一流的人才培养、源头创新的产业孵化基地、双创孵化基地。学校继续教育学院初步形成教师培训、党政教育培训、职业技能培训、质量品牌培训等4个特色品牌。学校坚持对外交流,拓展国际化办学格局。学校借力“一带一路”战略机遇,深入推进与国际高校的联系沟通,开展与海外院校“紧密型、实质型”合作,与美国戴顿大学、英国密德萨斯大学、德国欧福应用技术大学、韩国朝鲜大学、澳门科技大学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多所院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学校是BGA国际认证会员院校,是国际丝路创业教育联盟温州基地。学校坚持政治引领,扎实推动红色根脉强基工程。学校党委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党的组织路线,紧扣守好“红色根脉”主线,抓基层、强基础,奋力打造具有“高校特点、温州特色、理工特质”的高质量党建工作体系,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学校高质量发展。学校党委入选“首批全省高校党建示范群”“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多个党支部入选“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浙江省高校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学校的“红船精神”红色文化传播与践行阵地“党员之家”入选温州市开放式主题党日活动基地。学校与温州市部分乡镇、社区共建“共享社·幸福里”党建联盟,与温州市有关龙头企业探索“四联四共”党建合作新模式,打造校地企“党建共同体”典型。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温州大地办大学,高质量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努力成为温州城市发展的动力源、创新人才的孵化器、高等教育的金名片,在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建设更具活力的“千年商港、幸福温州”、打造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市域样板、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市中承担新使命、书写新篇章。
  • 学校简介浙江东方职业技术学院是直属温州市人民政府、归口国有企业——温州市现代服务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管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前身可以追溯至1999年创办的浙江东方专修学院,及1994年创办的温州东方职业学校及浙江东方集团公司技工学校。学校地处浙江省温州市,办学面积近1000亩,目前拥有滨海校区、甬江路校区、金竹校区三个校区和金海匠谷一个学区。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2000余人、教职工700余人。学校现设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继续教育学院(温州东方技工学校、温州东方职业培训学校)、财经学院(温州跨境电商学院东方校区)、人文学院(智慧康养学院、温州民政管理学院、温州家政学院)、管理学院(温州供应链学院、温州供应链研究院)、数字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人工智能学院、温州智能包装学院、温州市信创学院)、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与合作处、港澳台事务办公室)和创新创业学院(瓯窑学院)、温州市食品研究所、温州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研究院、温州工艺美术学院、姜立纲学院(姜立纲书法文化研究传播中心)等教学科研单位。学校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初心和使命,弘扬“崇德笃学,精技修远”的校训精神,坚持“紧靠行业,服务企业;产教协同,研创合一;开放包容,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进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聚焦特色发展,着力培养“爱劳动、有涵养、懂技术、强技能、会创业、乐奉献”的技术技能型复合人才。目前已经形成“医康养”“数智造”“财金管”“文旅航”等特色专业群,其中“电气自动化技术”为省级优势专业,“大数据技术”为省级重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大数据与会计、智慧健康养老服务与管理、现代物流管理为省级特色专业。学校办学以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己任,以“多元融合”激活区域经济发展为动力,重点打造“两带一阵”的产教融合格局。学校与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浙南产业集聚区)管委会共同成立产教协同发展创新中心服务平台,并先后成立“浙南产教融合合作联盟”“金海跨企业培训和技术成果转化中心”“产业学院”等平台,深度合作企业400 余家,构成富有特色“产教融合矩阵”。同时,打造以“畲乡学院”为中心的温州西部“绿色经济带”及以“金海产业学院”为主体的温州沿海“蓝色产业带”。其中“金海·匠谷”入选省级实践育人示范基地,浙南先进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基地被评为省级示范基地,“浙南汽车电子产业学院”获批市首批产教融合示范基地,金竹校区为市级高水平医养教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近年来,办学成果突出。学校获批首批教育部急救教育试点学校、首批教育部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培育单位、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最高奖)获得单位、浙江省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建设先进单位,被浙江省人民政府授予“年度全省征兵工作突出单位”“浙江省高校反邪暑期社会实践示范学校”称号,被温州市评为优秀校企合作人才工作站。“五融合、五柔性、五优化的现代服务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荣获2016年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杨云教授主编的教材荣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学校新生报到率、学生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度、毕业生月收入等重要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和同类院校,2020届毕业生留温就业率为65.34%,位居温州高校第一,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为97.71%,雇主满意度为99.25%。学校不断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不断完善国际化办学格局体系,目前已与世界20多所高校、教育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搭建了近10个专本硕直升的“立交桥”,与新西兰东部理工学院、韩国朝鲜大学等优秀高校以2.5+1.5+2,2.5+2.5+2等模式联合培养人才。展望未来,学校将以产教融合为根本,以特色发展为路径,以提质培优为驱动,加强内涵建设、提升育人水平、提高服务质量,努力创建一流党建阵地优质校、高水平产教融合示范校、示范性职教集团引领校、特色化混合改制先行校,坚定不移向着“产业离不开、社会有影响”的具有鲜明地方行业产业特色的优质美丽幸福高职院校,以及高水平职业技术大学的目标奋勇前进。
  • 学校简介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尤其是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来,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由下沙、教工路和桐庐3个校区组成,占地182.6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正高职称380余人,副高职称650余人,博士113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高层次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6800余人,各类研究生5100余人,留学生990余人,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2万余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7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门类。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统计学进入A类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位列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列。农业科学、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化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居前4‰。 学校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现设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6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慕课获评全国首届“最美慕课”。 学校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1个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1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1个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3个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省“一带一路”建设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A类),6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13个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同时还拥有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浙江省重大战略决策,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落实高教强省战略,深化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战略合作,成立“之江大数据统计研究院”和“长三角(先行)法治研究院”。服务浙江“重要窗口”建设,成立重要窗口研究院。服务海洋和大健康发展战略,成立东海食品研究院。落实产教融合战略,以新机制建设泰隆金融学院、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等。建成一批高水平智库,以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商研究院、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台湾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重点研究基地和高层次科研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高端引领。指数研究团队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研发的20余个“国字头”指数被誉为经济风向标,7个指数由商务部“商务预报”权威发布。学校主办的浙商博物馆,连续承办五届“世界浙商文化论坛”,成为展示浙商成就、传播浙商文化、弘扬浙商精神的重要窗口。 学校主办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双双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四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分别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影响因子居全国前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是浙江省3个高校出版社之一。 学校是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2008年,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成立,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2012年,学校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已成为比利时最大的汉语培训基地。2019年,学校发起并成立了食品科学与营养国际大学联盟(IUCoFSN)。2020年,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合作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为该领域国内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国际学生分别来自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与美、英、德、法、加、澳、新、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20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形式、跨层次的合作交流。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考察我校时提出:“浙江工商大学在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委省政府一定会高度重视浙江工商大学的发展,希望浙江工商大学全体教职工要把握历史责任,把学校办好,使浙江工商大学成为一所在全国有位置,在全省很重要的学校。”学校将深入贯彻2004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我校时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为引领,工商融合、文理融通,凝心聚力、锐意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努力建设立足浙江、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卓越大学。
  • 学校简介浙江邮电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省级文明单位”,始建于1958年。学院主校区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绍兴,杭州校区为学生综合实训和职工教育培训中心。学院是国家智慧城市培训基地、国家安全生产培训演练基地、国家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国家邮政局确定的第一批全国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中国移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浙江省邮政行业人才培养基地,同时又是国家邮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兼具邮政和通信两大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资质。学院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素质为核心,以技能为本位”的办学理念,形成了“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互通、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共融”的办学特色,围绕“三全”育人方针,成功打造知行合一的思想教育平台、学练合一的专业教学平台、全面参与的服务管理平台。与此同时,学院与邮政和通信企业及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在人才培养、职业培训和学生就业等方面深入对接,建立了长期良好的教育培训合作伙伴关系,为学院搭建了一个开放的、校企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平台,学生因较强的专业对口性和良好的专业素质受到企业欢迎,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五年保持的97%以上。经过多年探索,学院教育成果丰硕。高职成立以来,学院向社会输送各类人才近万名,年培训量30万人日。邮院学子在全国经典诗文诵读大赛(一等奖)、全国通信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中通服职教联盟技能大赛(一等奖)、全国计算机软件设计比赛(一等奖)等各级各类大赛中频频获奖,充分体现了学院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成果,彰显了通信类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学院联系方式:学院地址:浙江省绍兴市滨海新区开元东路88号 邮编:312366学院电话:0575-88312926 传真:0575-88320302学院网站:http://www.zptc.edu.cn/ 招生网站:http://zs.zptc.edu.cn/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