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广东:2013年报名参加体育术科统考考生达1.7万
2013-03-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月21日至3月4日,广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体育术科考试在广州体育学院举行,这是广州体育学院连续五年协助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承办高考体育术科考试工作。据统计,今年我省报名参加体育术科统考的考生达1.7万多人,比去年增加500多人。

  今年体育术科考试由基本素质和专项基础两个部分组成。其中:基本素质考试(225分),包括100米跑(75分)、立定三级跳远(75分)和原地掷实心球(75分)三项,考生必须参加这三项内容的考试;专项基础考试(75分),包括足球运球绕杆射门、篮球运球绕杆定点投篮、排球隔网定向垫传球、乒乓球左推右攻(发球机发球)和100米游泳(分蛙、蝶、仰、自由游4种泳式)共五项,考生须按规定任选其中一项进行考试。

  为确保今年高考体育术科考试工作顺利进行,维护体育术科统考工作的权威性和严肃性,保证考试公平、公正,今年的考试以考生选考专项基础项目为批次将单项目全体考生随机编排考生进行考试;考生报到及检录时间由电脑随机编排,同一地市、同一学校的考生分散在不同项目和批次考试;考试现场实行全封闭式管理,电计时、电测距、全程监控,现场公布考生成绩;与考务人员签订工作责任书,对考生进行诚信考试教育;考试项目的每个小组都派纪检干部现场监督。(王家杰)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惠州城市职业学院(英文全称:City College of Huizhou)于2014年3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是广东省教育厅主管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代码:14510,高考录取批次:专科批次、高职“3+证书”、学业水平考试、自主招生、高职专业学院、五年一贯制、现代学徒制、高职扩招等)。 在2020年度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强校”考核评审中,获得B类高职院校第五名。校址位于惠州市惠城区惠南大道明德路,交通便利。占地面积30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0.2万平方米,校园具有"人文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职业校园"的浓郁山水特色和现代风格。1.历史沿革。学院前身为惠州商贸旅游高级职业技术学校,该校系由惠州商业学校、惠州外贸学校、惠州旅游学校三所公办中专学校于2011年合并成立,办学历史已超过半个世纪。惠州商业学校创办于1965年8月,创办时校名为惠阳地区商业学校。1974年9月,校名为惠阳地区商业学校。1988年2月,校名为惠州市商业学校。2004年4月,被认定为首批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惠州外贸学校创办于1964年9月,创办时校名为惠阳专区粮食学校。1974年9月,校名为惠阳地区粮食学校。1992年1月,校名为广东省惠州粮食学校。2003年7月,更名为广东省惠州外贸学校。2006年12月,校名规范为惠州外贸学校。2007年4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重点中等职业学校。惠州旅游学校创办于1964年,创办时校名为惠阳地区供销学校。 1988年,更名为惠州供销学校。 2000年4月,更名为惠州市旅游学校。2006年4月,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中等职业学校。 2.办学理念。 学院以“明德力行,成己达人”为校训,以“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和自由成长”为办学理念,以“崇德尚能,力行创新”为校风、“立德树人,敬业爱生”为教风、“守正求实,乐学笃行”为学风,以“培养具有中国情怀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高技能现代职业人才”为育人目标。学院以服务城市发展、对接特色产业、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学生发展成长为宗旨,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办学,努力培养高素质高级技术技能人才,为现代城市建设和发展提供服务和人力资源保障。3.办学规模。惠州城市职业学院现有教职工67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500多人。学校分中专、大专两个学段,全日制在校生规模为14,580人,其中高职学生10,343人,占71%;中职学生4,237人,占29%。是我市办学规模最大的职业院校。4.机构设置。学院(校)内设党政管理11个、教学机构16个、教辅机构4个、科研机构1个。5.专业学院。下设财经学院、商务学院、机电学院、信息学院、艺术学院、民生学院、教育学院、国际学院等8个二级实体学院;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教育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培训学院等5个二级功能学院;在各二级学院设有19个教研室。 2020年开设30个专业:财经学院——会计、会计信息管理;商务学院——国际经济与贸易、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商务英语、跨境电子商务、物流工程技术;教育学院——社会工作、学前教育、老年服务与管理;民生学院——酒店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休闲服务与管理;艺术学院——建筑室内设计、动漫制作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信息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移动应用开发、大数据技术与应用、物联网应用技术;机电学院——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工业设计、智能产品开发、无人机应用技术、安全技术与管理。还在此基础上与境外高校开展五个专业方向的中外合作办学,包括:机电学院--智能产品开发(电子芯片方向台湾班),国际学院(中澳国际合作项目)——会计、电子商务、计算机网络技术、国际经济与贸易。 目前已形成6大专业集群: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机电一体化专业集群(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无人机应用技术、安全技术管理)、以新能源汽车技术为主干的新能源汽车专业群(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智能产品开发)、以“互联网+”为核心的物流管理专业群(物流管理技术、物流工程技术、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等)、以民生福祉为核心的酒店管理专业群(酒店管理、烹调工艺与营养、休闲服务与管理等)、以数字智能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专业集群(计算机网络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应用、移动应用开发等)、以本土文化艺术为核心的工艺美术专业集群(建筑室内设计、动漫制作技术、服装与服饰设计)。6.协同育人。学院与政、行、企、研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设有教育部中德诺浩新型汽车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工业机器人技能人才培养基地、教育部人工智能共建学院、中国志愿服务研究培训基地(惠州)、天津大学—惠州先进陶瓷实验室、思科网络学院、惠州志愿服务学院、惠州市工艺美术研究所、惠州市教师发展中心、仲恺创新学院、东江科技园数字智能产业学院、东江菜产业学院、惠州市“东江菜师傅”厨艺学堂、惠州市东江菜饮食文化研发中心等协同育人、协同创新平台。学院在合作企业开设有64个“企业校区”。
  • 学校简介历史沿革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是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的前身是广东省人民政府1978年举办的广东外国语师范学校和1983年举办的广东艺术师范学校,2001年12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更名为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2021年,通过省属职业院校集团办学,广东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对外贸易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贸易职业技术学校三所中职学校并入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校区情况学校地处广州,现有五山、燕岭、海珠、龙洞、天平架和花都六个校区,校园总面积648.41亩,校舍建筑总面积35.92万平方米。学校现有全日制高职生15463人,全日制中职生8683人,成人教育在读学生3280人。学校为广东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广东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广东省安全文明校园和广州地区“花园式单位”,校园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越。师资队伍学校拥有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严谨、教育观念新、教学水平高、实践能力强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168人,当中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全国优秀班主任、全国德育标兵、全国技术能手、广东南粤优秀教师、南粤优秀教育工作者、广东省“三八”红旗手、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教学名师、“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广东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教师、广东省优秀班主任、广东省优秀德育工作者、广东省先进德育工作者、广东德育标兵、广东省技术能手,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全国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全国专业社会工作领军人才、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广东省百千万人才首批职教名师(烹饪专业)、广东省中小学培训专家工作室主持人、广东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教师工作室主持人、省级高技能型兼职教师等优秀人才,有广东省优秀教学团队5个,有省级专业领军人才5人、校内外专业带头人68人、教学科研骨干65人,45名教师被聘为各类专业委员会和行业专家。人才培养与专业建设学校秉承“学贯中西、德艺双馨”的校训,坚持“善知善行、尚德尚艺、开放合作、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确立了“教师教育出精品、职业教育创品牌”的办学思路,通过“人才培养个性化、教学成果作品化、教学手段信息化、教学视野国际化”的教学“四化”改革,构建了“HAPPY+”双核协同(职业核心能力和专业核心能力并重)的人才培养模式。学生职业核心能力培养工作达到全国领先水平,获“全国职业核心能力优秀课程示范教学单位”。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高,在全省同类院校中名列前茅。学校探索出“以课程教学改革为依托推动作品化,以项目中心为依托实现产品化,以孵化基地为依托促进商品化”的“三品化”创新创业教育路径,实现了一部分学生的创业梦想。学校不断推进“1+X证书”制度融入人才培养方案,计算机应用技术、信息安全技术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数字媒体技术、艺术设计、影视动画、电子商务、汽车运用与维修等专业积极参与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依托餐饮职教集团,开发的“粤菜制作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和“粤点制作职业技能等级标准”成功入选为教育部第四批1+X证书培训评价组织及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学校按照“校企(校)合作,工学结合”的改革思路,立足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和广东省现代服务业发展重点领域,聚焦商务服务、新兴信息技术服务、文化艺术、教育等领域,打造了教师教育类、语言文化类、艺术设计类、表演艺术类、计算机应用技术类、财经商贸类、餐饮服务类等特色专业群。其中,玉器设计与工艺、表演艺术、商务英语、学前教育、数字媒体技术、现代文秘、小学教育等七个专业群被立项为广东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学校面向现代民生福祉,开设民政服务管理、养老服务、婚礼庆典等专业,是全国首批职业院校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学校现有备案招生专业51个,建成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省级示范、重点、品牌、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4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含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门、面向社会持续开课的中国大学mooc(慕课)平台课程3门。获得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中国舞蹈家协会教学成果展一等奖;2017年以来,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实训条件学校实训设备先进,拥有一批实力较强的实习实训基地。学校于2017年被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认定为“国育华渔VR”世界实验室项目入选学校。建成3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11个省级实训基地、2个校级实训基地,拥有9个省级、9个校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50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专业实训室337间,专业实训工位数达14104个。实训设备和条件在广东省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水平。社会服务学校是广东省高职教育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高职教育与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广东省高等教育学会秘书学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是广东省学前教育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广东省学前教育教师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广东高等教育学会小学(学前)教师教育专业委员会理事长单位。学校与广东第二师范学院、韩山师范学院联合培养学前教育、汉语言文学、英语等本科专业学生,对口帮扶湛江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茂名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广东江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广东汕头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四所幼儿师范专科学校,在学前教育领域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助力广东省学前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作为广东省中小学教师发展中心、广东省小学校长培训基地、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广东省普教系统“百、千、万”人才工程培训基地、广东省高职高专教师教育实训基地,多年来重点研发学前教育教师、紧缺学科教师、乡村教师等三类培训项目,形成师资培训特色,助力教师专业成长。学校作为中国烹饪协会会员单位、全国烘焙业协会副会长单位、广东省食品学会副理事长单位等,牵头组建广东餐饮职教集团,建立广东“粤菜师傅”产业学院,多年来与企业开展行业技术和管理经验交流,为行业企业研发新产品,开展高技能人才培训鉴定工作,在职业教育领域及餐饮行业中发挥影响力,荣获“改革开放40年中国餐饮行业培养人才突出贡献单位”,被誉为我国烘焙行业的“黄埔军校”和“面包师的摇篮”。学校作为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外贸职业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及中职校专职委主任委员单位,多年来持续深化与外经贸专业协会、企业的合作,以“共育共建共成长”为目标培养财经商贸类人才,与广东省进出口商会、广东省对外经济贸易企业协会、广东省电子商务协会等行业组织开展外经贸类技能培训、考证培训,为“广东省促进对外经贸合作、建设外经贸强省”服务,被誉为“广东省外经贸人才的摇篮”。学校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传承和创新发展,建立了首家“广东音乐展览馆”,成为广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学校是广东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工作办公室的挂靠单位,承担全省语言文字培训测试指导和管理工作,是“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学校是广东省学前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挂靠单位,承担全省学前教育教师和园长培训的研究、指导和管理服务等工作,推动广东省幼儿园教师(园长)队伍建设。国际交流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已与英国伯明翰城市大学合作举办学前教育专业专科层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35所境外大学和教育单位建立合作关系,开设了法语、韩语、英语等多语种社会培训,获“广东省高等院校对外交流与合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学校成为广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联盟理事单位,法国研究中心获得教育部2017年“一带一路”区域与国别研究中心备案,主动融入与服务“一带一路”战略,助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数据截止到2021年9月1日)
  •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深圳市南山区
    学校简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简介深圳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创建,是国内最早独立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院校之一。建校以来,深职院人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不断创新教育教学理念、办学体制机制和人才培养模式,创造了中国高职教育的多个第一。学校依托珠三角产业发展,秉承深圳特区改革创新精神,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学校教育的根本任务,立足于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办学特色,各项事业取得骄人成绩,被誉为中国高职教育的“一面旗帜”。为紧密契合“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重大战略和深圳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学校在2016年底召开的第三次党代会工作报告中提出“三个服务、五个定位、一个率先”的战略发展目标,始终坚持为党和国家服务、为深圳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努力成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先行者、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摇篮、企业家的摇篮、深圳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中心、深圳市民终身教育学校与中国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重要基地,率先建成中国特色、世界一流职业院校,为世界职业教育发展贡献“深圳模式”。一、办学基础条件办学规模:全日制在校生23845人。专业设置:现有专业83个,所有专业对接深圳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优势产业;建立15个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含3个以上专业,建有专业随产业动态调整机制,专业(群)结构合理。师资队伍:生师比16.30:1,兼职教师占比30.07%,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占比22.34%;专任教师总数1463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专任教师占比90.43%,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占比49.35%,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专任教师167人;“双师型”专任专业课教师占比90.41%;近五年获国家级奖励或荣誉29项。人才培养:实践教学课时占比63.36%;顶岗实习时间达到6个月以上;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项目有54个,与华为等41家规上企业签署合作协议,与华为、比亚迪等500强企业或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特色产业学院14所;近两届获教学成果奖国家级二等奖以上或省级最高奖26项,2018年获国家教学成果奖特等奖1项,实现了广东省各级各类教育在特等奖上零的突破。科研与社会服务: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及以上科研项目623项;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5069.80万元;年均非学历培训人次数是全日制在校生数的3.4倍。基础设施:学校现有留仙洞、西丽湖、官龙山、华侨城、凤凰山、深汕合作区等六个校区。校园占地面积4509.48亩,生均占地面积126.08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9.19万平方米,生均校舍建筑面积33.21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行政用房面积23.04平方米;生均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6.08万元;生均图书142.61册;现有校内理实一体化教学场所101个,生产(经营)性实训基地8个,校外稳定的顶岗实习基地588个。办学经费:以市财政投入为主,办学经费充足。近三年年均基本建设投资和教育事业费为30.96亿元。二、办学优势办学特色鲜明。学校秉承“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的深圳精神,率先探索具有高职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2019年10月,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视察深职院时高度肯定了学校的办学成绩和办学特色。同年11月,根据孙春兰副总理的指示,国务院在深职院举行推进全国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现场会。2021年7月,深职院探索构建的“六融合”“六个共同”产教深度融合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向全国推广借鉴的“深圳经验”。人才培养质量高。学校累计培养全日制毕业生15万余名,2021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99.2%以上。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及行业领军企业就业率、毕业生创新创业率、毕业生起薪水平高于全国同类院校平均水平等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教学科研成果突出。拥有国家重点支持建设示范专业12个,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4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5项,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9个,国家精品课程5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3门;获批省部、市区级科研平台60个,获省、市级奖励71项,近五年科研到账经费7.9亿元,年均1.58亿元,科研经费总量位居全省高校前21名。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63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9.35%,其中正高级教师167人。引培各级各类高层次人才454人次,其中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名、国家级教学名师2名、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名、国家级教学团队4个、全国技术能手6名、珠江学者5名、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4名、省级教学名师7名、省级技术能手17名、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柔性引进诺贝尔奖团队1个、长江学者和杰青团队3个。学校拥有教育部首批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引进美国霍夫曼诺奖团队等一批重量级团队,成立霍夫曼先进材料研究院、智能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智能制造研究院、新时代中国职业教育研究院、社会与经济发展研究院等高端平台,为珠三角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中心工作,以培养适应智能时代需要的复合式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瞄准未来社会和经济发展,紧贴深圳四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布局专业,打造品牌专业,与华为、ARM、阿里巴巴、平安、比亚迪、裕同、天健等一流企业紧密合作,共建华为信息与网络技术学院、ARM智能硬件学院、比亚迪应用技术学院、裕同数字图文学院、天健建工学院等14所特色产业学院,校企共同制定专业标准、共同开发课程、共建师资团队、共同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在服务一流企业中成就自身一流。开设专业文化课程,大力培育工匠精神,厚植工匠文化,全面推进职业院校文化育人。学校已累计培养15万余名全日制专科毕业生,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6%以上,多项人才培养质量指标位居全国高职院校前列,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其中,240人获CCIE证书,35人获RHCA证书,59人获OCM证书,295人获HCIE证书。学校坚持以“产学研用”一体化的科研导向,重视技术转移和科技成果转化。近年来,学校不断深化科研体制机制改革,大力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以及行业企业合作,组建成立了应用技术研究院、文化创意产品研究院、经济与社会发展研究院等三大综合性研发平台。学校探索实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五维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为引领,打造深圳中小微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全球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以及创新型人才和企业家培养的成长摇篮。通过系统设计、科学构建,协同推进从启蒙教育、预科教育、专门教育到指导创办企业的进阶式创业人才培养体系,搭建“四会两赛三联盟”双创交流平台和“创新型社团—创客中心—学生创意创业园”双创实践平台,逐步完善跨界融合、产品试制、创业孵化、创业投资的双创服务体系,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近年来获评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广东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深圳首批十大创新创业基地等。学校重视社会服务,发挥品牌优势,致力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培训体系和学习型社会建设。做好高水平师资培训,打造世界级的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做好职业培训、职业技能鉴定及职业资格认证工作,服务好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联合社区街道组建社区学院、特色学院,开展针对社区居民的健康、养老、旅游等培训项目,服务好地方社会发展需要;以办学理念和教学模式输出为主要内容,构建“理念—教学—师资—管理”四位一体的精准帮扶体系,服务好对口支援地区和院校的发展。2021年重点对口帮扶13所职业院校,累计对口支援西藏、新疆、贵州等地13个省、自治区的200余所职业院校。组建西丽社区学院、大鹏旅游学院等社区学院,与社区共同培养技能人才,打造开放办学、产教融合的“职教特区”;选派核心团队建设管理吉安职业技术学院,开创了特区与老区携手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典范。学校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国际化办学步伐,充分利用区域与自身优势,深化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建校以来,已累计与40个国家和地区的181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包括英国、德国、法国、美国等发达国家以及新西兰、马来西亚、保加利亚、土耳其、波兰、匈牙利、缅甸、老挝等16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双方在学生交换、课程合作、科研合作、短期研修等领域开展了全方位、多层次、形式多样的教师和学生国际交流活动,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办了国际商务(中澳)、金融管理(中澳)、物流管理(中美)和软件技术(中美)4个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与香港专业教育学院黄克竞分校合办电气服务工程高级文凭合作课程,毕业生获得深港两地毕业资格,并成为首批获得招收海外留学生资质的高职院校和首个获批面向港澳台自主招生的高职院校。学校还联合中兴、招商港口等一批世界一流企业“走出去”,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应用技术大学设立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推动马来西亚全国各类职业院校全面对接深职院标准。依托在保加利亚成立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中心,输出学校专业标准。应邀为柬埔寨、蒙古等国家职业教育代表团举行专题培训班,输出职业教育经验。加强与职业教育国际组织的合作,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职教全球联系中心之一,获批成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计划亚非研究与培训中心。在提高学校国际知名度与影响力的同时,为推动中国职业教育与语言文化走出去做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办学成绩显著。2001年首家通过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实践教学基地优秀评估,2009年通过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领域首批国家级示范校。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中国十大最具就业力高职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典型经验高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中国十大创新型高职院校”、“黄炎培优秀学校奖”、“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广东省文明单位”、“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广东省首批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单位”“深圳市创新创业基地”等荣誉称号。(数据截至时间2021年12月31日)
  • 学校简介广东理工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始于1995年创办的肇庆科技培训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肇庆科技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升格本科并更名为广东理工学院。2018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授权点评审。学校坐落于粤港澳大湾面积最大和最具潜力的主体城市肇庆市,经过20多年的努力,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不断增强。学校现共有3个校区(高要校区、玑东校区和鼎湖校区),占地总面积1520.6亩。学校全日制在校生30500余人,教职工1700余人。学校设有经济管理学院、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智能制造学院等现有9个二级院系,另设马克思主义学院和基础课教学部。现共有34个本科专业和26个专科专业,拥有工学、管理学、经济学等6大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为主,经、管、文、艺术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面向广东省特别是珠三角地区经济增长与社会进步对人才的需求,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重点部署并加强工科学科专业建设,重视与地方支柱产业、新兴产业关联的应用技术研究。在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智能制造等方向上已取得实质性成果,建立了肇庆(高要)智能制造研究院和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与科大讯飞有限公司签约共建省内第一个高校人工智能人才培养中心,共同为人工智能产业经济发展作贡献。学校拥有完善的教学设施,生活设施和体育文化等设施,同时坚定不移加大校内实验实训条件建设的投入,建设了一批装备先进、配套齐全、与工程实际接轨的校内实验实训室,为探索应用研究、教研和创新创业教育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改革提供了良好的条件。近年来,学校多次获得国家、省级的表彰和授予荣誉,主要有:被国家民政部评为“全国先进民间组织”,连续十年被授予“广东高等教育院校(民办)竞争力10强单位”称号,先后获得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科研单位、全国应用型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基地、国家级众创空间试点单位、广东省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孵化基地等称号。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与美国中西州立大学、英国哈德斯菲尔德大学等9所海外大学建立了合作办学关系,开展学分互认校际交流项目,开辟主题各异的短期出境交流项目,开拓与海外知名大学合作的本续研项目。通过多元化的国际交流方式,为我校学生接受国际化教育、开拓视野、增进国际理解力和交流水平、培养创新能力和实践技能,搭建国际交流平台,将更多学生“送出去”留学,同时把国外的留学生和老师“引进来”。学校始终坚持以人才培养为目的,以教学工作为中心,秉承“修德、求是、笃行、创新”的校训,以更加解放的思想、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创新的体制机制,不断深化教学改革、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培养适应国家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坚持崇尚科学、打造品牌、注重内涵、服务创新的办学理念,不断进取,开拓创新,加强内涵建设,把学校建设成为应用型、创新型、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校园一角俯瞰图 绿满校园振华楼前风光艺术楼、图书馆一层校园休闲一角校园休闲一角足球场广理工夜景
  • 学校简介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是一所省属公立专科层次高等职业艺术院校,有着60余年的办学传统,曾用名广东人民艺术学院(1969~1978),其前身为国家重点中专广东粤剧学校、广东舞蹈学校(广东粤剧学校成立于1958年,广东舞蹈学校成立于1959年),2012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合并升格为广东舞蹈戏剧职业学院。学校积极对标推进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坚持面向国内外文化艺术前沿、面向国家文化战略需求、面向区域经济文化社会需求,主动对接广东和粤港澳大湾区文化艺术建设,坚持内涵建设、创新引领、特色发展、开放办学的发展理念,聚焦艺术+,积极探索新师范、新文科建设发展,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职业艺术院校。学校由广东省人民政府举办,广东省教育厅主管,属国家公益二类事业单位,注册地广州市,分东校区、西校区,校区间隔30公里,交通便利,占地面积320多亩,建筑面积132230平方米。学校主要承担高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学历教育和成人学历教育等任务,开展文化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承担文化行业继续教育工作,开展文化艺术、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基础研究工作,开展国内外、校际教育的合作和学术交流。学校文化艺术类专业设置齐全,下设有:戏剧系、舞蹈系、音乐系、艺术设计系、社会文化系、文化创意系6个系,涵盖文化艺术、教育类等28个专业,包括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戏曲表演、戏剧影视表演、舞台艺术设计与制作、音乐教育、现代流行音乐、音乐制作、钢琴伴奏、钢琴调律、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室内艺术设计、传播与策划、音像技术、影视照明技术与艺术、录音技术与艺术、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国际标准舞、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现代文秘、文化产业经营与管理、音乐传播、舞蹈教育、学前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等专业。学校现有在岗教职工472人,其中专任教师350人,具有副高职称60余人、正高职称6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8人。学校坚持服务于文化艺术产业需求导向,办人民满意的大学,通过不断调整和优化专业结构,深化传统优势专业内涵建设,强化艺术教育、艺术表演专业特色建设,突出面向新时代文化艺术产业需求的艺术人文科技融合建设,探索拓展“艺术+人文""艺术+生活"“艺术+教育”“艺术+科技”“艺术+管理”等艺术服务型人才培养方向。学校2020年1月顺利通过广东省教育厅组织的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学校是全国“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全省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广东省首批体育美育浸润行动计划试点学校、戏曲表演专业被评为全国首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舞蹈表演专业被评为全国第二批职业院校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示范专业,获中央财政支持。对接产业链构建出戏曲表演省级高水平专业群、以及现代流行音乐、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数字媒体艺术设计、传播与策划专业4大校级专业群,初步形成服务于广东省文化产业“集群发展、突出重点”的高职艺术专业体系。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立足广东,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和粤港澳大湾区战略,服务国家文化发展战略,对标国家“双高计划”绘制的职教发展蓝图,建设艺术+交叉学科专业群,打造艺术表演人才培养基地和高素质文化艺术“双技”人才培养基地,扩大办学规模,提高办学质量,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和竞争力,努力将学校建成文化艺术类专业齐全、岭南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职业艺术院校。(更新于2021.8)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