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48.39万考生提前进高三 新课表尽是语数外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18日,随着历史化学两门学科考试结束,江苏2012年小高考正式落幕,江苏48.39万参加小高考的考生也将从本周开始全面进入高考科目的集中学习。
而18日上午两门学科考试让不少决心冲A的考生心里很忐忑。“如果我没有4A,那一定是因为历史,这样我就从高考加5分变成加3分了。”一位男生走出化学考场心里还想着第一场历史考试时的难点。不少考生表示,这次感觉历史最难,冲击4A能否成功,就看历史这科的成绩了。
小高考第二天
历史成冲击4A拦路虎
[历史] 难度大,拿A不容易
“就是做了没把握,试题都比较活,不知道写的答案老师会不会给分。”十三中的考生小黄说,“一些平时没有作为重点复习的内容这次也出到了,我都没写全。”一道有关欧盟的大题让小黄有些耿耿于怀。不少考生都觉得历史试卷相较于其他四门算是有些小难度,拿A不敢保证。
另一位女生小郝说,有几个点比模考要难。男生小方说,他自己算了算,如果历史的选择题能全对,他才有希望拿A。
记者在金陵中学和人民中学两个考点采访中发现了至少有五所中学的考生,学生普遍都表示两天考下来,历史感觉最难。
点评
最后三大题是关键
南京二十九中把关教师 沈功书
两个材料解析题和一个问答题对学生有一定的能力要求,第36题考查经济史,以中国古代经济发展为切入口,有图有文言文,其中让学生根据黄宗羲的经济观点谈一谈农业和商业关系的认识有难度。
第37题考查文化史部分,主要是依托陈独秀在新文化运动中发表的《敬告青年》等文章中的观点,体现了一定的开放性,要求学生能运用已学的知识面对新情境、解决新问题。第38题主要涉及政治史部分,围绕欧洲一体化的进程展开设问。
总之,最后三个大题概括的能力要求、灵活的运用知识、完整的梳理线索都体现了历史学科的基本要求,对于考A的区分起到了关键作用。
[化学] 被最后的计算题卡住
“化学最后一题要是能算对的话,我的化学应该能拿A。”来自南大附中的考生小江说,“化学一开始做得挺顺的,选择填空都没什么难度,就是最后的计算以前没遇到过,不知道能不能算对。”这次化学试卷出题也都偏重基础,几乎全是考生们以前看到过的题目,大多数考生对化学的感觉是难度不大。
“以前化学小高考最后一题应该是8-10分的一道填空题,有好多个空,只要能答对一部分就能得一些分。但这次真是出乎意料。”金陵中学一位女生说,自己是文科生,但理科一直也不错,预计4A是不会有问题的,但这最后一道化学题让她有点没把握。
点评
23题有陷阱,审题要仔细
南京二十九中高级教师 周泓
今年小高考化学试卷无论试题结构还是试题难度都保持平稳,具有很好的延续性。23题设置的陷阱则加大了题目的难度,如两等份的条件就需要学生仔细审题。
今年的26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过去是只看结果不看过程的计算题,今年改为需要计算过程,这样更趋于合理化,避免了学生计算过程中一步错满盘皆输的悲剧,但是要想拿到最后一题的分数需要学生有较强的能力,需要具有较扎实的化学知识储备,充分考查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如果学生的23题选择题没有失误,那么冲A的可能性比较大。
小高考结束后
语数外成课堂绝对“主角”
“终于结束了!”18日中午12点从人民中学考点走出来的考生们脸上都挂着轻松的笑容。“好像还有400多天吧?”一位南京高二学生表示,现在已经提前进入“高三时代”,没法把自己当高二学生了。“新课表出来了,满满的都是语数外和两门选科啊!”19日开始,全省各地高二集体换课表,小高考科目全部退场,高考的三科或五科成为课表上的绝对“主角”。
语数外连上,学生喊“闷”
一位学生把学校从3月19日将开始执行的新课表晒了出来,其中排有语文课8节,数学课10节,英语课8节,生物课和物理课都是5节。这5门高考科目的总课时达到36节,另有4节课分别是两节体育和一节班会一节自习。“其实那节自习还不是用来看书?”18日在考点门口,不少考生表示,已经提前收到了新课表。
“我们的新课表,语数外都是连排的,两节课上同一科,要把人闷死。”一位男生抱怨。“但我们学校体育课倒不少,两节体育课,还有一节体育活动课,老师也怕我们身体垮了吧!”这位男生表示,老师们连自习课也不放过。“我们的课表上是一天8节课,但其实上午还有一节自习,也排了高考学科,加起来就是一天9节课。”
“我们学校还没发新课表,不过这有关系吗?”宋女士18日问女儿新课表怎么排,女儿却说老师没说。不过她表示,把高考要用的5门课的课本都带上就没错了。
和普通类考生相比,纯艺术类考生的课表更单调。他们在高考时只考语数外三门,学校的课表就只围着这三门来转。
有的直接上课,有的放假
“我们一会去新街口大购物吧。”“我要去肯德基吃大餐。”18日下午,几乎所有小高考结束的考生都利用难得的假期好好玩一玩。“我都忘了电脑的开关在哪儿了。”一位男生在微博上发牢骚。而另一位则得意地在微博上说,跟同学煲电话粥拉呱拉了半个多小时,玩手机玩了一个下午。
不过,很多考生只有半天的休息。“我们学校明天就上学了,一天也不让我们休息啊。”但也有考生说,学校放两天假,到周三才去上课。“我们学校直接上课,但据说最近会让我们到郊区学农两三天,还会住在宿舍,太期待了!” 有一位放假一天半的考生说:这是第一个真正没有作业的假期。
有点怀念小四门老师了
“考完了!我要把小高考的书扔到篝火里烧掉!”一位男生出了考场就大叫。不过冷静下来他表示,其实他一定会把这几本书珍藏。
其实,大多数学生选择了珍藏课本。“我很喜欢历史的,但是考完后想上也没得上了。”来自十三中的小李看着手里的历史复习资料,脸上挂着几分失落。
一位考生在微博上说:小高考结束了。不想去想结果怎样,总之我努力了。有点怀念小四门老师了。 以后,再也不会有人一边“打”我一边讲题目了。另一位考生在微博上说:再见,权哥、月梅、长卿大侠还有慧慧。我会想念你们和你们的课,所有讲义和笔记本都会被珍藏。天气晴朗,心情晴朗。
据悉,小高考评卷于4月上旬结束,4月10日发布考生小高考(含信息技术考试)成绩。(须君花 黄艳)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扬州中瑞酒店职业学院(Yangzhou Hospitality Institute,缩写YHI)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具有独立颁发学历文凭资质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由中国房地产综合实力排名前10名的富力集团联席董事长、总裁张力先生创办,与瑞士酒店协会(Swiss Hotel Association,简称 SHA)合作,是国内第一所加入SHA联盟的高职院校),全面引进和采用其举办的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cole Hotelière de Lausanne,简称 EHL,其酒店教育世界领先)“工学交替、理实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简称“洛桑模式”)开展教育教学。学校以服务行业企业、区域经济发展为宗旨,以市场需求和毕业生就业为导向,以提高教学质量内涵建设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就业核心竞争力和发展潜力为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文化治校,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为行业企业、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努力将学校办成办学特色鲜明,文化底蕴深厚,人才素质过硬的国内一流高职院校。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Ecole Hoteliere De Lausanne)富力集团(地方开发、酒店发展、文体旅游、医养健康、设计建造、商业运营、互联网产贸、创新服务平台)学校设有中瑞酒店学院、天力建筑学院、联合学院三个二级学院,可招生专业 26个。共有配套实训基地 22个,形成了以酒店管理、餐饮服务、西餐工艺等专业为主的特色鲜明的专业实训基地。包括教学酒店(四星级、五星级客房),中厨房、西厨房、中餐厅、西餐厅、中、西式面点房、冷菜间、演示厨房、咖啡厅和酒吧、品酒室、品茶室、画室以及专业机房等实训场所,充分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学校积极引入国际先进教育资源,将瑞士洛桑酒店管理学院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植入学校的教学中。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已经在酒店管理教育领域逐步建立了良好的品牌形象。与此同时,学校办学依托方富力集团也加大了对学校的支持力度,全面深化校企合作,开设了多个与集团业务相关的专业,并在专业建设上从办学投入、教学设备设施建设到行业专家参与教学,最后到学生实习就业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学校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任务,以文化育人为基础,以能力素质为重点,以就业创业为导向,以服务社会为宗旨,培养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生产和服务一线综合职业能力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学校立足扬州,面向长三角地区以及集团内部各行业的发展需要,重点建设酒店类特色以及建筑类特色专业群,适度拓展相关专业,主动为行业和区域经济发展提供职前教育、职后培训和技术服务。以就业为导向,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生产、建设、服务、管理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建设特色鲜明、机制灵活、规模适度、质量优良的高等职业学院。学校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承“学立艺林,德比馨兰”的校训,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文化兴校,创新发展”的办学理念,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依法治校,文化兴校”战略,紧紧围绕人才培养目标,以内涵建设为抓手,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完善办学条件,重点抓好教学质量工程,着力提升育人水平和办学水平,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培养合格人才和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
学校简介 军事外交官的雄辩、睿智和智勇双全的形象,曾让多少人为之倾倒,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坐落在长江之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便是“中国军事外交官的摇篮”。从该校走出去的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我军军事外交战线上的专家、教授和专门人才。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隶属于总参谋部,是一所指挥与技术合一,以外语为基础,多专业、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性军事外交学院,是军队培养国际关系、国防外事、军事外交、国际战略研究、外语师资、部队侦察、技术侦察、航天侦察、特种作战指挥等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设有23个专业,开设9种外国语课程,除招收本科生外,还面向全国、全军招收国际关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军事思想等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的专业还招收博士研究生。主要专业:一、国际关系二、外交学三、外国语言文学四、侦察与特种兵指挥
风雨锤炼名校风范
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烟中,该学院如同一粒种子般以极强的生命力破土而出,并迅速成长,1986年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院风雨兼程、千锤百炼,逐渐发展壮大。1963年4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学院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学院不负重望,不断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1998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天,学院已经跻身全军“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全国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军队“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学士学位授权点。
育人模式颇具特色
对于军校学员来说,素质要求有其特殊之处,因为军队要求的合格人才是军政素质与文化素质都过硬的毕业生。“德才兼备,政治第一”,这是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在教书育人、造就合格人才上最根本的理念。
在4年大学本科教育中,学院依据年级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教育重心,安排了不同的教育内容。
学员刚入学时,学院积极开展入伍入学教育,组织学员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胜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二时,为了提高学员工作实践的能力,学院组织学员在暑假下连当兵锻炼,培养艰苦奋斗、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精神;到了大三,学员又参加军政教学社会实践,到苏皖革命老区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社会这本活生生的“教材”中吸取“精华”;大四学员面临毕业分配,学院进行以“服从大局,自觉奉献”为主题的毕业分配教育,鼓励广大学员走向工作岗位,开创自己辉煌的事业。这些活动的开展,坚定了学员的信念,磨练了学员的意志,提高了学员的素质。这种育人模式也被精辟地概括为“全程育人模式”。
榜样的力量无穷无尽
对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学员们来说,一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他们不断奋发向上,那就是榜样的力量。学院历史上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成为激励他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该校学员在全国高校专业英语四、八级统测,全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全球华人青年文学创作大赛,韩素音全国青年翻译奖比赛等全国性大型竞赛和统测中屡创佳绩,名列前茅。建院50年来,该校培养的两万余名学员,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了以驻南联盟“英雄武官处英模群体”、立志献身边防的“模范干部”刘光、“军中焦裕禄”傅卫、“新一代大学生楷模”冯敏、“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何玉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群体和个人。他们是学校的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成为广大学员学习的榜样,也是学院永葆蓬勃向上的朝气的源泉。
学院现设有24个专业,开设英、俄、日、法、德、越、缅、泰以及老挝语、印地语10种外语课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
-
学校简介 盐城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2016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专科层次普通高等学校。由原盐城高等师范学校和阜宁高等师范学校整合组建。学校肇端于1920年,在抗日烽火的洗礼中逐步成长,建国后不断发展壮大,2005、2007年,盐城鲁迅艺术学校(华中鲁艺传承校)、盐城建筑工程学校先后并入,为学校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学校办学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优秀人才辈出,先后为社会培养了近10万名优秀人才。学校位于盐城高等职业教育园区,现有学海路(南)、海洋路(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103亩,设学前教育学院一分院、学前教育学院二分院、鲁迅艺术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和城市管理学院6个二级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10466人。学校共有38个专业,形成了学前教育、小学教育、艺术设计、建筑工程、旅游管理和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六大专业群,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群为江苏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艺术设计专业群为江苏省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培育点。2018年学校开始与南京晓庄学院、盐城师范学院等本科高校合作开展分段培养项目。2021年新增设小学教育、学前教育2个“七年贯通培养师范定向生”项目。学校现有教职员工600多人,其中校内专任教师486人,校内专人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以上学位276人,有高级职称192人。拥有教育部职业院校教育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333”工程第三层次培养对象5人,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14人。学校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凝练形成了“明德 健行 思源 致远”的校训,以 “三品”(品格、品行、品味)大先生和“三心”(诚心、恒心、精心)大工匠的培养理念为引领,塑造具有“诚毅新美专”特质的幼专学子,构建了“德性为本、能力为重、实践为径、情志为翼”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近几年,学校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教学能力比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2项;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1项,三等奖1项;在本、专科院校共同参加的长三角高校师范生和江苏省高校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大赛中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17项;在第十七届“挑战杯”江苏省选拔赛决赛中获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在江苏省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中获特等奖3项,一等奖5项,二等奖3项。我校师生创作演出的大型民族音乐剧《华中鲁艺记》获2020年江苏省紫金文化艺术节戏剧展演活动一等奖。学校为“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学校”“盐城市文明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淮剧)人才培养基地。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使命呼唤新作为。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坚定不移走内涵式高质量高水平发展道路,加快推进学校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培养高素质学生、培塑高品格教师、推进高质量教育、服务高水平发展。在基础教育师资培养、红色文化传承、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上体现新担当、展现新作为,奋力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征程,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更高层次的地方应用型高校
-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解放军 海军指挥学院是海军最高学府,主要担负培养海军中高级指挥干部、海军军以上机关参谋及军事学硕士、博士研究生的任务。学院坐落在南京市,占地面积48万多平方米。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设有训练部、政治部、院务部、科研部和战役指挥系、战术指挥系、政治指挥系、后勤指挥系、研究生管理大队、战役训练班。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 的前身是刘伯承元帅任院长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学院海军系,创立于1952年5月16日。1957年10月8日,海军系扩建为海军军事学院。1960年10月1日,学院改称为海军学院。1973年,中央军委决定在原海军学院院址组建海军军政干部学校。1978年1月,海军军政干部学校恢复为海军学院。1986年6月9日,改称海军指挥学院至今。学院成立以来,一直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毛泽东、刘少奇、朱德、董必武、陈毅、叶剑英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接见过学院干部、学员或来院视察工作。1991年5月2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军委主席江泽民亲笔为学院题写了院名。 学院坚持"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认真贯彻"院校教育必须为军队建设服务,适应和平时期部队建设的需要,适应未来战争的需要"的办学思想。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建有图书馆、海军战役战术中心实验室、教育技术中心、研究生教育中心以及海军战役专业教室、海军合同战术专业教室、海军航空兵战术专业教室、东南沿海军情专修室、海军现代装备专修室、中国海军史馆等教学设施。其中图书馆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42.5万册,形成了以海军战略、战役、战术及海军军事、政治、后勤指挥为特色的馆藏体系,实现了计算机管理的校园文献信息自动查询。海军战役战术中心实验室是全军重点建设实验室,其模拟训练系统使用计算机及其它辅助设备模拟海军战役进程和作战指挥环境,使受训人员能够在近似实战条件下进行多级对抗演练。系统在海战行动量化分析上取得的突破,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少数几个拥有海军战役层次模拟训练系统的国家之一。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指挥学院办有《海军学术研究》、《外国海军训练》和《海军译文》三种期刊。其中《海军学术研究》被评为全军重点学术刊物并收入《中国军事年鉴》。
-
学校简介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坐落于“博爱之都”南京,是全国唯一一所独立设置,以培养特殊教育师资为主,兼残疾人事业专门人才培养的省属普通本科高校。学校由教育部于1982年创办,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予以资助支持,初名“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校”,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特殊教育师资的中等师范学校,隶属教育部管理。1997年学校划归江苏省人民政府管理。2002年升格为大专院校,更名为“南京特殊教育职业技术学院”。2009年成为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和江苏省人民政府共建单位。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筹建“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2015年正式获批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学校是全国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单位、中残联首批残疾学生高等融合教育试点学校、“全国残疾人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中国盲文手语推广服务中心”“江苏省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江苏视障人员教育考试支持研究中心”。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特殊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江苏省高等学校和谐校园”和“江苏省智慧校园”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现有燕子矶主校区和江宁分校区。主校区南望巍巍钟山,北濒滔滔长江,西接壮丽幕府,东连秀美栖霞。校内芳草碧树广楼连宇,红墙白壁短岗静池,环境优美设施齐备,人文蔚起博爱塑魂。校舍建筑总面积1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施设备总值8200万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85.7万册,数据库资源17个,拥有电子图书318.8万余册,馆藏结构以特殊教育、学前教育、康复医学、残疾人事业类、师范人文类为主,形成特色鲜明的藏书体系;南京无障碍图书馆(盲文阅览室)收藏盲文、大字本图书1万余册,盲文期刊10种、无障碍电影330余部,规模和藏书居国内高校前列。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89个,校外实习基地196个。“特殊儿童康复实践教育中心”和“特殊教育教师实践教育中心”为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特殊儿童障碍与干预技术”实验室为省重点建设实验室。“特殊儿童教育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为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音乐治疗与康复虚拟仿真实验”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基于全媒体传播平台的国家通用手语节目开发与推广”获批首批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建设项目。“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为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校内建有国内第一所教育类专题性历史博物馆——中国特殊教育博物馆,馆藏特殊教育与残疾人事业相关实物2750余件,相关历史文献资料3500余册,内设有文献馆、通史馆、技术馆、体验区、藏品区、影视厅与中国残疾人集邮馆等馆区。学校设有特殊教育学院(省特殊教育发展工程指导中心)、教育科学学院(教育教学实训中心)、康复科学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语言学院、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管理学院(无障碍管理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阳光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江苏省特殊教育师资培训中心办公室)等11个学院,共开设23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文学、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艺术学等七大学科门类。学校特殊教育、公共事业管理2个专业为国家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手语翻译、学前教育、康复治疗学、教育康复学、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学等12个专业为江苏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特殊教育专业为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建设项目。承担教育部卓越特殊教育教师培养计划项目。拥有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9门。立项省级及国家级重点教材10余部。学校现有“教育学”“公共管理”“中国文学”“数学”4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拥有江苏高校重点实验室、“无障碍建设重点实验室”、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点研究基地、校外研究基地、江苏省外国专家工作室、江苏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等9个省级以上科研创新平台。近年来,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19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等省部级优秀成果奖8项。学校科研工作立足行业特色、服务政府决策,作为主要承担单位研制了《义务教育聋校课程标准》《特殊教育教师专业标准》《就业年龄段智力、精神及重度肢体残疾人托养服务规范》等国家标准,出版《残疾人蓝皮书》,并有多项决策咨询类成果为中国社科院、中残联等单位采纳,产生了广泛的社会影响和良好的社会效益。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151人(其中残障大学生28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的比例达53%,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达87%。其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入选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省“333工程”培养对象、“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省教学名师、省社科英才、省“青蓝工程”培养对象、省“双创博士”、江苏省身边的榜样(人才典型)、省五一创新能手、省紫金文化优青等90余人次。建校39年来,学校始终恪守为中国特殊教育和残疾人事业服务的办学宗旨,秉承“博爱塑魂”校训精神,大力实施“特色发展、内涵发展、融合发展、开放发展”四大战略,着力做强特殊教育、做大康复教育、做特师范教育、做亮融合教育、做优残疾人事业管理人才培养,共为全国特殊教育学校及残疾人管理与服务机构等培养了3万余名专门人才,桃李满天下,被誉为“中国特殊教育师资培养的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