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陕西:2014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结束 录取率77.6%
2014-08-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14年8月21日,2014年陕西省普通高校招生集中录取工作圆满结束。全国1560所普通高校共在陕录取新生274,574人,高考实际录取率77.6%。

录取过程中,陕西省招办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招委会的各项政策规定及工作要求,深入实施高考招生“阳光工程”, 进一步净化招生环境,使公平、公正、公开、透明的原则得到落实,确保招生录取工作平稳、顺利进行。今年的招生录取工作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一是认真落实教育部和省招委会的各项政策规定,规范录取管理。严格执行教育部“六不准”、“十严禁”和“23个不得”的要求,严格执行招生计划,录取现场工作秩序良好,无任何违规操作行为。

二是努力拓宽信息公开范围和内容,打造“阳光招生”升级版。按照教育部“十公开”要求,今年陕西省在继续通过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和短信平台免费发布考生正式投档轨迹信息以及录取结果的基础上,更加全面地公开、公示了录取动态信息,内容包括提前批本科分校录取情况;免费医学定向生录取新生名单;高校面向国家级和省级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录取新生名单;各批次模拟投档信息及正式投档各校最低分及最低位次;各批次定向生、预科班、民族班录取情况;梯度志愿的第一志愿统计表;录取通知书签发人名单;征集志愿信息等。尤其是今年首次公布各批次模拟投档信息,让社会、考生全面、准确了解了录取的动态信息,即促进了公开基础上的公平公正,严格规范了招生录取行为,也增进了政府与群众之间的互信,为诚信社会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三是响应党中央国务院号召,积极实施好贫困地区专项计划。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提高重点院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的工作要求,今年陕西省按照《教育部关于做好2014年提高重点高校招收农村学生比例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扩大实施面向国家级贫困地区定向招生专项计划的基础上,首次实施省属本科一批高校面向省级贫困地区定向招收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和高校自主选拔农村学生专项计划。因面向国家级贫困地区和面向省级贫困地区的资格审查条件不一,故今年将国家级贫困专项计划和省级贫困专项计划在单设本科批次中分A、B两段实施,其中面向陕西省56个“国贫县”专项计划参加A段录取,面向17个“省贫县”专项计划参加B段录取。经过扎实有效的工作,基本上顺利完成了贫困地区专项计划录取任务。

四是在高职(专科)生源持续下滑的情况下,尽最大努力争取完成该批次录取任务。今年高职(专科)批次经过两次降分征集志愿,比较好地完成高职批次录取任务。为使填报高职志愿的考生尽可能都获得录取机会,每次投档前反复模拟,及时与院校沟通调整文理科投档比例,确保已经报考的考生绝大多数都能够被录取。面对目前高职生源困难的局面,陕西省招办将按照教育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安排部署,加快推进高职院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逐步形成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职考试招生模式,推进我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陕西省招办特别提醒考生:

一、今年陕西省进一步拓宽高职院校入学渠道,开展高职院校综合评价注册入学试点工作。经省教育厅核准,共有17所高职院校参加综合评价注册入学试点。至今未被录取的考生,仍有进入普通高校就读的机会。有关综合评价注册入学的政策规定和申请办法,请考生登录陕西招生考试信息网查询了解。

二、集中录取结束后,陕西省招办不再组织补录,也不会为任何院校单独办理录取手续。对于社会上可能出现的各种所谓普通高校“招生补录”及相关承诺,希望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省属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创建于1960年,其前身为陕西省财政学校,先后更名为陕西省统计财经学校、陕西省财政会计学校、陕西省统计财金学校、陕西省财经学校等。2001年9月,经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并报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升格改制为陕西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是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省级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办学实力雄厚,专业特色鲜明,教学业绩突出,社会影响良好,累计为社会培养了6万多名高素质财经管理人才。学院地处历史文化名城咸阳,位于咸阳市文林路1号,交通十分便利。学院校园环境优雅,办学设施优良,建有单体3.6万平米、184个多媒体教室的教学综合楼,建有单体1万平米、设施一流、设备齐全、可一次性容纳2400名学生同时实习实训、各专业共用共享的大财经实训中心,建有39个校内实训室,其中3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实训基地。图书馆文献总量80万余册,中国知网、万方学术期刊、悦听有声数字图书馆、百度文库、掌阅、超星移动图书馆等7种数字资源数据库同时开通,校园网主干网10G、出口带宽6G,无线网实现校园全覆盖。有篮球场、网球场、排球场、乒乓球场、室内外羽毛球场、400m标准塑胶运动场等体育设施,有大学生综合素养拓展中心、创新创业中心、“向日葵”育人计划实践基地、物流中心、艺术中心、学生公寓、多功能报告厅等完善的基础设施,学生食堂被教育厅授予“高校标准化学生食堂”称号。学院师生总数10000余名,二级教授1人,教授34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158人,建立了由171名行业专家、企业技术骨干和高校教授参与的外聘教师库。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国家级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师范专业认证专家,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专家,陕西省优秀留学回国人员,陕西省“三五”人才,“三秦学者”,陕西省决策咨询委委员,陕西省人大常委会教科文卫工作咨询专家。有博士后1人、博士硕士280余人、双师素质教师180余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税务师、外教、教育部各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省级师德先进个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优秀教师、省级职教名师、陕西省青年杰出人才等38人。学院坚持利用每年假期安排专业课教师到企业进行“一对一”的社会实践锻炼,教师参加国家级、省级业务能力大赛累计获奖百余项。学院积极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近年来,学院教师先后主编各类教材300余本,获国家规划教材、省级优秀教材10余本;先后主持基金项目16项(省部级以上12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国务院信息化办公室招标课题1项;公开发表各类教科研论文2230篇,其中在权威期刊刊登5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3篇,核心期刊785篇,被SCI、EI、CSCD、CSSCI等收录30余篇,ISTP收录3篇;承担厅局级及以上教科研项目70多项,获得国家专利4项,获省部级以上奖励7次。每年为当地提供各类技能培训5万余人次,提供各类社会考试服务10万余人次,向省决咨委、省人大与咸阳市提出的多项社会经济发展建议被采纳。在高职百万扩招中力拔头筹,招录5000余人,得到了省教育厅表彰、教育部肯定。成功助力柞水县脱贫摘帽,多次被省扶贫办、商洛市和柞水县授予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被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授予“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学院设有用友·新道会计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商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人文艺术学院、运动与健康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7个二级学院。为巩固传统优势,开拓新领域,先后与近百家企业开展深度校企合作,共建二级学院、共建有关专业、共建“订单班”,实现资源配置日趋合理,专业特色与优势日益凸显。现开设27个专业,形成了以会计专业为龙头,财经商贸大类专业为主干,计算机类、水上与航空运输类、建设工程管理类、文化艺术类等多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专业相对聚焦,专业特色鲜明。会计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拥有会计、财务管理、金融管理、市场营销等4个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3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的“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学院紧紧围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轴心,通过合理的专业设置体系、一流的创新创业教育孵化基地及雄厚的实训条件、全方位的校企合作实践平台,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不断创新校企合作模式,推动产教融合发展,形成了适应各专业特点的人才培养方案,构建了基于提升岗位职业能力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打造了贺兴文大师工作室,建成了工艺美术培训教学场所、云财务共享中心、AR技术虚拟仿真会计工厂、京东校园客服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孵化中心等。与校外实习基地加强合作,全面实施顶岗实习,建有190余个校外实习基地,与中汇会计集团公司合作开发了“会计工作标准”、“会计人员能力认证体系”,与信永中和会计事务所、洲际酒店集团、海通嘉豪、金元证券、江苏京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签订联合培养协议,共建“订单班”,将企业课程融入人才培养方案,企业参与教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入职企业;与致同会计事务所、陕西德利信事务所、陕西润生财务管理有限公司、陕西立地税务师事务所等30多家企业合作,共同开展现代学徒制。学院稳步实施开门办学、开放办学、国际化办学的办学思路,精准把握新时代开放办学工作的任务和使命,主动对接“一带一路”建设,加大国际交流与合作,成立了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国际交流与合作办学进一步拓宽,2019年以来,不仅被陕西省委外事工作委员会评为“年度因公出国境管理工作优秀单位”,还成功入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20年“百千万”项目会员单位,成为我省高职院校中第三家入选单位,先后与10多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20余所高校建立了友好关系,达成10余项境外专升本合作项目,同时为优秀学生提供200万留学基金,已资助多名学生赴马来西亚、韩国学习,每位学生最高资助额度可达10万元。学院秉持“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校风,“博学、慎思、诚朴、笃行”的校训,“厚德重能、惟精惟一”的学院精神,全面践行“教书育人,做人做事,够用好用,出人出彩”的治学思路、“做人做事先做人,德能并重德为先”的育人理念和“认知,养成,技术,技能”的育人重点,大力实施“五位一体”的厚德育人工程,积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作用,坚持职业技能培养与职业品行教育并重,人文氛围浓厚,育人效果良好,招生就业两旺,社会评价喜人。学院代表队在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中,会计连续10年获得省赛第一名,获得国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8次;银行综合业务获得省赛第一名3次,获得国赛二等奖1次;市场营销连续7年获得省赛一等奖,获得国赛二等奖5次;电子商务获得省赛一等奖3次,获得国赛二等奖1次、三等奖1次;多次荣获“用友杯”全国大学生会计信息化技能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学院曾连续14年被评为陕西省职教院校体育先进单位,连续九年荣获陕西省大学生田径运动会高职高专组团体总分第一名。学院面向19个省市招生,志愿报考率、入学报到率高,毕业生就业状况良好,近五年平均就业率95%以上,学生专升本上线率连续5年84%以上,2021年专升本上线率为95.6%,连续两年获得陕西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根据第三方专业评测机构调查显示,连续三年毕业生对母校总体满意度90%以上,连续两年用人单位满意度92%以上。学院被省部级有关部门授予“西北地区国家新职业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属就业培训定点机构”“省属创业培训定点机构”“陕西省会计实训基地”“陕西省会计职业教育协同发展中心”“陕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促进会产学研基地”“陕西省普通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陕西工艺美术行业教育培训基地”“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传承创新基地”“珠算技能等级鉴定站”“中国市场营销资格培训认证站”。学院连续六年获全省共青团工作“先进单位”,连续四年荣获陕西省“双百工程”先进单位,先后荣获“全国财政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体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食品安全示范单位”“全国绿化工作先进单位”“中国志愿者优秀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陕西省五四红旗团委”“陕西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陕西省高校学生公寓管理先进单位”、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等多项称号。
  • 学校简介安康职业技术学院是经教育部备案、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由安康市人民政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办学历史悠久。学院办学历史可以追溯到1905年的关南书院,诞生在原安康师范学校的兴安支部是安康第一个红色革命组织。学院于2004年由安康师范学校、安康卫生学校、安康第二师范学校合并组建,安康卫生学校创建于1960年,安康第二师范创办于1985年。2016年,一次实质性整合安康技师学院、安康市技工学校、陕西省广播电视大学安康分校、安康工业学校、安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安康市军转培训中心、安康市供销培训学校、安康市农广校等市直8所职业教育院校,实现集中统一办学。百余年薪火相传,发展成为一所高等与中等职业教育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互补、学历教育和社会培训兼顾的具有综合功能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育人环境优良。学院地处汉江之滨的安康市国家级高新区。占地面积630亩,校舍面积28万平方米。校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是省级平安校园、文明校园。教学楼、实训楼、图书馆、学术报告厅建筑美观、错落有致,体育场、体育馆规范标准,功能完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8800余万元,有校内、外专业实验实训室、实践基地各100多个,教学用计算机1500余台,馆藏图书50余万册。智慧校园、文化交流中心、图书信息中心、学术交流中心,为师生工作学习和生活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专业体系完备。学院全日制五年制、三年制高职教育共开设医药卫生、师范教育、工程技术等九大类40多个专业,形成了医药卫生、师范教育、工程技术、经贸管理、现代服务等多类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护理专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护理、临床医学、学前教育3个专业为省级一流专业,有1+X证书试点项目6个。全日制高职在校学生1.3万人。成人高等教育(开放教育和远程教育)开设30多个本、专科专业,在册学生8000余人。社会培训项目、职业资格(等级)鉴定工种各30多个,年培训和鉴定近万人次。学院是省教育厅批准的省级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指导中心,是中小学、幼儿园教师“国培计划”项目培训机构,是省人社厅批准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继续教育每年近万人次。学院是安康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设安康市职业教育中心,在引领全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师资队伍精良。现有教职工676人,专任教师458人,其中:正高职称14人、副高职称114人;硕士学位130人,“双师型”教师188人。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各1人,国家级、省级技能大师、技术能手、教学名师6人,荣获全省师德先进集体、先进个人、优秀教师4个,市级突出贡献专家4人。“十三五”期间,教师获得省级及以上教育教学和科研奖励50多项,省政府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管理规范科学。学院实行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学院内设党政办公室等13个管理机构,设技师学院、继续教育与培训学院、医学院、护理学院、师范学院、工程学院等6个二级学院,基础教学部、思政部、信息技术中心、图书馆等4个教学、教辅机构,有附属小学1所,安康市示范性综合实践基地、安康市综合培训中心各1个,附属医院3个。近年来,学院秉持“学生第一、教师优先”的办学理念,突出“练一技之长、修一身厚德”的培养方向,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三全”育人体系和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教学诊改高质量通过省级复核,建立完善现代职业院校治理体系,推动内涵发展不断深化,追赶超越迈出坚实步伐,为建设西北生态经济强市做出了重要贡献。“十四五”时期,是学院追赶超越创建区域一流职业院校的关键时期。学院高举习近平新时代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紧紧抓住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职业教育改革等重大机遇,以服务地方为办学定位,以类型教育为改革方向,以深化内涵为发展主线,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着力培育区域特色,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努力打造秦巴一流、西部知名、全国有影响力的职教名校,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
  • 学校简介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陕西省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等教育振兴计划——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实施院校,陕西省“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0年7月,学校成为工信部、陕西省共建高校。学校是我国西北地区水利水电、装备制造、印刷包装行业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和科研中心之一。学校的前身是成立于1958年的北京机械学院和成立于1960年的陕西工业大学。两校的办学历史分别可以追溯至1919年由民国教育总长范源濂创办的北平市公立商业补习学校和1937年成立的国立西安临时大学(土木工程学系水利组)。1972年,北京机械学院和陕西工业大学合并组建陕西机械学院,隶属第一机械工业部。1994年,学校经批准更名为西安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划转陕西省,管理体制调整为中央与陕西省共建,以陕西省管理为主。2002年,陕西省批准西安仪表工业学校整体并入西安理工大学。学校以1949年人民政府接管北京机械学院前身学校国立北平高级工业职业学校为校庆起始年,5月1日为校庆日。学校建有金花、曲江、莲湖3个校区和1个大学科技园。有普通全日制本科生18000余名,博士、硕士研究生近9000名。有教职工266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1000余人。现设17个学院和1个教学部,设69个本科专业,其中10个专业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25个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8个专业入选陕西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专业为陕西省特色专业建设点,8个专业为陕西省名牌专业。设有21个本科实验教学中心,其中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扎实推进一流学科建设,核心竞争力稳步提升。学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2011年成立研究生院。现有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2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覆盖全部本科专业。现有1个国家一级重点学科(涵盖5个二级学科),21个陕西省重点学科,12个陕西省优势学科。工程学学科、材料科学学科、环境/生态学学科位列ESI全球学科排名前1%,其中工程学进入ESI全球排名3‰、材料科学进入ESI全面排名5‰。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水利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20%,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马克思主义理论等3个学科进入全国前30%;仪器科学与技术、电子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工商管理等5个学科进入全国前40%。在“2021软科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中,学校位列世界高校601-700位,全国高校89-106位。学校积极推进“人才强校”战略,将人才工作作为学校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教师队伍建设不断强化。学校成立“谢赫特曼诺奖新材料研究院”,建设院士工作室13个。有双聘院士4人、外籍院士1人。入选国家级人才18人,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中国青年科技奖获得者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8人,中科院“百人计划”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先进工作者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计划45人、“特支计划”15人、“三秦学者”创新团队2个、高校“青年杰出人才”支持计划2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的专家、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师德标兵等40多人。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完善。近年来,获国家教学成果奖4项,陕西省教学成果奖91项,省级教改项目95项,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二等奖1部,陕西普通高等学校优秀教材30部;有5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72门省级精品课程,2个首批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4个首批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项目,9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个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3个省级虚拟教研室,1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有国家级教学团队5个;1名教师荣获首届全国高校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1名教师荣获陕西省教书育人楷模;入选工信部首批“十四五”规划教材立项建设9项,教材研究基地1个。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广泛认可,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后备军官选拔和培训基地,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首批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3年作为全国试点高校率先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是教育部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研究生课程建设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建有2个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全国示范性基地,8个陕西省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工作站。学校坚持教学科研并重,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并举,科研实力与社会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学校建有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有43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其中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科技部推广中心,1个教育部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林业局重点实验室。近十年来,学校科研成果先后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224项,其中国家级奖5项,本校作为首席科学家单位承担973项目、国家重大专项课题、重大仪器专项等国家重大重点项目60项,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808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5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2375件,获国际发明专利授权20件,科研经费到款28.41亿元。学校不断推进校地校企合作,与省内外240多家单位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在陕西、江苏、浙江、广东、山东、福建等地建立研究院、技术转移中心17个。学校高度重视创新创业教育,扎实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实践,人才培养能力全面提高。学校是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实施高校、陕西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有2个陕西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学院。学校成立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心,与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共建“西安理工大学浐灞创新孵化中心”,双创中心下属的“西理工/工创汇”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陕西省众创空间及西安市众创空间。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国大学生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大赛等多项赛事中成绩优异。学校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不断提高学生综合素质。设有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和陕西省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研究中心,学生在全国性“挑战杯”等学术科技竞赛和全国大学生游泳比赛、定向锦标赛、艺术展演等体育艺术活动中屡获大奖,学校被授予“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与陕西省文史研究馆合作建立的“古都大讲坛”在陕西高校具有较大影响。先后19次被中宣部、教育部、团中央授予“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积极开展全方位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学校先后与德国、日本、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交流关系,促进了全校师生与国际知名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与交流。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成立了拥有本科、硕士、博士多培养层次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西安理工大学国际工学院。国际学生培养工作有序发展,目前已有来自20多个国家的一百多名学生来校接受高层次学历教育,校园国际化氛围有效提升。国家级和省部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逐步建成,科研国际化工作有序推进。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区)招生,考生报考踊跃,近年来学校在全国第一志愿录取率均超过96%。学校先后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长期以来,学校发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秉承“祖国、荣誉、责任”的校训,坚持“育人为本、知行统一”的办学理念,培养了近20万名各类专门人才,其中有多位两院院士、重要党政领导和杰出企业家,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水利水电、印刷包装行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近年来,学校坚持以全面提高质量为核心,着力加强内涵建设,办学水平和社会声誉稳步提升。奋进新时代,开启新征程。西安理工大学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光荣使命,奋力书写新时代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为全面建设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教学研究型大学的目标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陕西工商职业学院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省教育厅主管、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院。学校主校区地处西安市长安区大学城,西接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周边环境优雅,道路四通八达;校园内设施先进、功能完备、景观优美、绿树成荫,给莘莘学子营造了幽静舒心的学习环境。学校现有郭杜、太白等六个校区,总占地面积698亩,校舍建筑面积38万余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8亿余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亿余元。学校现有教职工800余人,其中具有副教授、高级工程师、高级实验师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321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406人,目前已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学校设有会计金融学院、物流管理学院、中瑞旅游与酒店管理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与智能技术学院、中德机电工程与汽车科技学院、公共管理学院、文化传播与艺术设计学院、学前师范学院、护理学院等10个二级学院。学校以现代服务业类专业为主,相关专业协调发展,开设44个三年制高职专业、11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4个中职专业,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2个,省级一流培育专业3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5个,校级一流专业4个,一流培育专业6个,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4个;国家级实训基地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实训基地1个,省级示范性实训基地3个。2020年,学校41个专业参与陕西省分类考试综合评价招生。学校立足“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的办学定位,以服务陕西现代服务业发展为宗旨,坚持“以职业为根本,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树品牌,以创新促发展”的办学理念,大力推行开放式办学模式,采用课堂教学与职场训练相结合、职业技能培训与职业资格鉴定相结合、课业考核与岗位考核相结合的“三结合”教学方式,课堂学习、职场实战、赛场竞技并举,培养现代服务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过硬职业技能并具有大学文化素养和创新精神的职业人。近年来,学校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积极探索和完善学校与企业“双主体”培养的职业人培养模式,通过推行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办学成效显著。学校参加全国性高等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特等奖2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35项和三等奖57项;参加陕西省高等职业技能大赛获一等奖42项、二等奖69项和三等奖91项。获奖等级和数量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学校立足陕西,面向全国招生,现有中高职在校生1万余人。全校60%的高职学生、80%的中职学生分别获得国家奖助学金、学校奖学金、企业奖学金和免学费资助。近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5%以上,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许多专业学生供不应求。学校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增强。承担省厅级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00 余项,校级以上250余项,公开发表论文500余篇;获全国高校范围内的教学资源大赛等级奖项50余项,省级以上教学成果6项,省人文社会科学奖6项,高等学校优秀教材5部。学校积极开展“卫生校园”“节约型校园”“绿色校园”“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等创建活动,获得“陕西省文明校园”“西安市平安单位”“陕西高等学校阳光体育优秀单位”等称号。学校积极开展对外交流和合作办学。先后接待澳大利亚、瑞士、新西兰、美国、韩国等世界各地的教育机构、高校、企业来校交流访问。与多家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并建立学生顶岗实习基地,创新校企合作“双赢”的办学形式,建立了“洲际酒店集团英才培养学院陕西工商职业学院分院”,与企业共建多个冠名班和订单班,与苏宁易购销售有限公司、西安皇冠假日酒店、中国海程邦达物流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开展合作办学,深度合作企业220余家,实现专业建设合作企业100%的覆盖率。十三五时期,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紧紧围绕我省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不断优化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加强内涵建设,加快推进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进程,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事业追赶超越新篇章。
  • 西京学院西安市长安区
    学校简介西京学院坐落于古城西安,是省属普通民办本科高校、陕西省“一流学院”建设单位。学校创建于1994年,2005年获批为普通本科高校,2009年获学士学位授予权,2010年作为全国第一所民办高校通过教育部本科合格评估,2011年学校获批成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2017年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8年被陕西省确立为“一流学院”建设单位,2021年10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获批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校20多年来,学校始终秉承“诚、健、博、能”的校训,以创办“有使命,有远见,有智慧”的高水平大学为己任,形成了“无私奉献、报国为民、挑战极限、追求卓越”的西京精神。学校立足为区域经济服务,坚持特色发展,确立了以“三大专业群”建设为主的专业发展规划,即以智能制造为牵引的工科专业群,以审计学、会计学为引领的经济管理专业群,以视觉传达设计为轴心的现代艺术设计。学校现有5个专业硕士点,39个本科专业,多次被授予“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文明校园”“平安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以培养人格健全、基础知识扎实、专业实践能力强、勇于创新,能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解决一定复杂问题的一线工程师或行业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明确了“匠心精神+艺术素养”的人才培养理念,狠抓教学管理和改革,“四个一”的人才培养模式取得显著成效。学校大力实施科研强校战略,立足陕西、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有陕西省重点实验室、陕西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陕西省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何积丰院士工作室、国防科技研究院等学术科研平台,汇聚了一批高水平的核心科研团队。《中国民办本科院校科研竞争力评价研究报告》显示,学校多项科研指标保持在全国民办高校前列,西京学院科研竞争力连续四年稳居全国第一。学校坚持“五育并举”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落实“四模块五平台三机制”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建立以综合素质教育为统领的“专业+、通识+、一院一品、社会实践”书院育人体系,助推学生成人成才。学校是“全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示范中心”建设单位,是全国社会实践示范基地,先后被团中央授予“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工作优秀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发挥学科、人才和技术优势,坚持创业“全面覆盖、点上突破”和就业“三全一化”的工作思路,构建了“一融入二协同三促进”应用技术型大学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努力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学校被陕西省教育厅评为“陕西省示范性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机构”,是“2018年度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教育部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陕西省创业孵化示范基地”“陕西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共青团陕西省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学校以拓展学生国际视野、提升多元文化素养为目标,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先后与韩国、新加坡、英国、法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高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开展了短期访学、学期交换、专升本、本升硕及海外带薪实习等项目。2016年设立新加坡汉桥学院海外培训基地,为师生打造了海外学习及研修平台。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