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内蒙古:2021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公告(第24号)本科二批第二次、本科一批第五次
2021-07-2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现将本科二批第二次、本科一批第五次网上填报志愿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网上填报志愿的批次及科类

批次:本科二批、本科一批

科类:文科、理科、蒙授文科、蒙授理科。

二、网上填报志愿条件

考生状态必须是自由可投,其投档分(即高考总分加政策性加分,下同)须达到本科二批相应科类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

报考本科一批文科L69北方民族大学投档分须达到478分,理科054哈尔滨商业大学投档分须达到418分。

三、网上填报志愿时间

1.7月28日14:00开始填报志愿;14:30后不允许删除志愿,但可以新填志愿;14:50时后既不允许新填志愿也不允许删除志愿,只允许修改志愿。

2.15:00发布第一次统计数据,17:00发布最终统计结果。

3.网报志愿分段结束时间:

四、网上填报志愿计划

本次填报志愿所用招生计划见“2021高考填报志愿专栏”中的“本科二批第二次网报计划统计(网上填报志愿专用)”。

五、投档与录取

网报志愿结束后按1:1进行投档,如有退档,对不能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顺延投档。

六、其他未尽事宜按《2021年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公告》(第22号)执行。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内蒙古公安厅警察训练总队)是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办、公安厅主管、教育厅指导下全区唯一的公安政法类高等学校,是自治区公安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具有武装性质和纪律部队特点的特殊院校,承担着公安学历教育、在职民警培训、公安理论研究和重大活动安保维稳处突等职责,具有鲜明的公安行业特色和普通高校基本属性。学院前身是1948年成立的内蒙古公安部直属训练科。1978年开始学历教育,1980年改建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警察学校(内蒙古政法干部培训学校)。2001年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组建内蒙古警察职业学院(内蒙古政法干部培训学校)。2002年内蒙古自治区司法学校并入学院。2012年加挂“内蒙古警察训练总队”牌子,学院至今已走过73年风雨历程,被誉为“北疆警官摇篮”。学院为副厅级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现校区占地面积221亩,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在建的呼和浩特市和林格尔新校区占地面积745亩。学院内设正处级机构17个,其中行政管理机构 6个,教学和教学辅助机构11个。现有教职工248人,其中专任教师182人,高级职称教师60余人,“双师型”教师126人,博士学位和在读博士8人,硕士学位89人,有全国公安高等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公安教育系统优秀教师2人,自治区高等学校教学名师4人,自治区教坛新秀5人,自治区优秀教学团队3个。学院生源质量优秀,公安类专业年均本科上线人数接近100%,现有全日制在校学历教育学生近3000人,成人学历教育学员600多人。学院开设刑事侦查、治安管理、道路交通管理、政治安全保卫、网络安全与执法、警犬技术、特警等7个公安专业,法律事务、法律文秘、社区管理与服务等3个非公安专业。刑事侦查、治安管理专业设蒙语授课班。学院教学训练和实践实验教学条件较为完善,建有自治区公安厅信息化培训基地、全区公安民警心理行为训练中心、内蒙古景愿司法鉴定中心、党风廉政教育基地、机动车驾驶员训练基地、警务实战模拟训练中心、警务障碍训练场、警用武器射击馆等实训基地,信息网络安全、电子数据取证、舆情与引导、危机处理、刑事影像技术、道路交通管理技术等实验室。图书馆藏书26万册,电子图书41万册,电子资源数据库7个。近年来,学院建成4门内蒙古自治区级精品课程。教师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31项,院级课题82项,在国内外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50篇,出版教材25部,多项教学科研成果获得公安部、内蒙古自治区奖励。学院紧紧围新时代自治区公安工作和公安队伍建设的需要,不断凝练办学特色,依托“校局合作、警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教学练战考”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高素质的实战型警务人才。建校73年特别是开展学历教育40余年来,学院先后培养国民教育毕业生近2万人,培训各类学员6万余人次,遍布全区各级公安政法机关,绝大多数毕业生成为所在单位业务骨干,众多毕业生走上了各级领导岗位。学院曾为辽宁、吉林、黑龙江、新疆、青海、甘肃等省区培养了大批蒙汉兼通的公安专门人才。学院多名校友被授予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模、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全国优秀人民警察等光荣称号。学院是全区公安机关警力补充的主渠道。从2016年开始,学院毕业生参加公安部统一招警(公务员)考试,历年来平均初次入警率达90%以上。学院是全区公安机关在职民警培训的主阵地。承担全区旗县级公安局副局长副政委首任培训、新录用人民警察培训、中级警官职务和警衔晋升培训、警种专业培训、专项警务技能训练等任务,同时承办公安部交办的全国公安专业业务培训任务。年均举办各类培训班60期7000人次。按照公安部要求,学院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主动承接外警培训,已承办蒙古国警察机构的刑侦业务、禁毒研修、中高级警官培训等各类培训班12期,为促进中蒙双方国际警务合作作出了积极贡献。学院是公安厅机关应急处置的一支重要力量。根据公安厅指令选派师生参加重大突发性事件应急处置、抢险救灾及重大活动的安全保卫任务,为自治区社会安全稳定、震慑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发挥了积极作用。近年来,学院师生参加了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中蒙国际博览会、第25个世界防治荒漠化与干旱日纪念大会、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七十周年庆祝大会等重大活动安保任务,得到自治区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充分肯定。学院与国内主要公安政法院校建立了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与俄罗斯联邦内务部东西伯利亚警察学院和鄂木斯克警察学院、蒙古国内务大学建立校际合作关系,经常开展交流互访活动。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以及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训词和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政治建警、政治建校原则,落实“立德树人、育警铸魂”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培养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办学目标,发扬“忠诚、勤奋、团结、奉献”校训精神,坚持公安学历教育和在职民警培训协调发展,积极争取在“十四五”期间突破本科层次办学目标,努力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祖国北疆高水平公安院校,为新时代内蒙古公安工作高质量发展输送高素质合格人才。
  • 扎兰屯职业学院呼伦贝尔市
    学校简介扎兰屯职业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学院由始建于1946年的扎兰屯幼儿师范学校、1952年成立的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1952年成立的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和1959年成立的呼伦贝尔市卫生学校合并组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 数十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和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推介的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之一,是国家护理实训基地、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建有国家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自治区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等多个培训和鉴定测试机构。学院新校区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绿地占地达到52%,湖光山色,景色旖旎,花木繁茂,是立志、修身、读书的佳境。学院校园占地76.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95万平方米,校园内亭台楼榭、喷泉广场、超市快递、餐饮中心、各种运动场馆等景观设施一应俱全;学生公寓楼均为4人、6人间宿舍,内设独立卫生间、热水器及喷淋设备;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现代化图书馆、模拟现实场景实训平台、智慧交互教室、无人机、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学院建有2座体育馆、标准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多用途活动室及健身室等,营造了舒适的信息化学习生活环境。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明确了以教育科学、医学护理类专业为支撑,以农林牧类专业为特色,以经济管理、信息工程、汽车工程类专业为培育重点,构建交叉融合的专业体系。设有教育科学系、农林工程系、畜牧兽医系、医学系、护理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继续教育处、中专部等12个教学系部,开设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教育与体育等7大类专业,现有五年制职业本科专业1个、三年制高职专科专业20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0个、中职专业13个。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6700余人。学院近年来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4人,现有教职工480人,专任教师35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6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1人),占专任教师的46.4%;博士、硕士研究生168人,占专任教师47.3%;“双师型”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的47.8%。现有全国职业院校名师1人,中国职教人物1人,全国行业职教名师5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自治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自治区级专业学科带头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年创新人才、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25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教师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个、自治区奖项32个。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3项,参与编制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地方标准60项,主编参编教材97部。学院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科技部第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备案,学院教师陈申宽是获得科技部通报表扬的全国92名科技特派员之一,事迹入选科技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扶贫100个典型案例》一书,被推选为呼伦贝尔创新创业协会会长。学院教师入选为教育部新一届“林业和草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学院“金英子思政工作室”2020年被评为第二批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学院开展的劳动实践教育被评为自治区高校德育创新实践项目。学院独具专业特色、展现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每一名学生展现自我、锻炼才干、陶冶情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院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构建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院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农牧林、学前教育、汽修、财务等职业培训,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自治区奖项41个。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是呼伦贝尔岭东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集团拥有76家成员单位;学院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和齐鲁制药学院;与北京花香花木集团、北京福田、优然牧业、南京创维等100余家国内企业达成合作、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驻村博士工作站教师、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坚持“送智下乡”“送技下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学院成立以来,共培训30000余人次。学院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实施“专创”融合,构建“双创”体系,把“专创”融合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系统课程体系,纳入教学模式改革,先后荣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区“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内蒙古“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多个创业项目荣获内蒙古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创业学子,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了人生价值。学院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经过历史的积累与发展,形成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学院发展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融合一对接”办学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继续学习深造,获取全日制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面向“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苦学、勤思、善行、友爱”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以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为引领,推动“三教”改革和“岗课赛证”融通,走“精优特”发展之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区域性高水平职业院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奖贷扶”政策学院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录取到我院的学生可以享受以下资助政策:一、高职教育资助政策1.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2.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3.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平均3000元4.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5.退役士兵入学资助政策6.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7.绿色通道8.勤工助学1-3项按政策评审发放二、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的高职学生,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就读的高职学生(含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对退役一年以上,自主就业,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或高职单招考入我校并报到入学的新生,实行学费减免。三、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政策资助对象:经教育招生考试部门正式录取到普通高校的新生且录取当年9月1日前为我区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孤儿。资助标准: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或高职高专类且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录取当年开始资助,每学年资助10000元,累计不超过30000元。注:同时具备低保、建档立卡、孤儿等条件的学生不重复享受资助政策。2022年高职专科招生专业、计划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复公布为准。报名方式报考高职专科考试的考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通高考报名后,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报考我院:一、参加普通高考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报名,统一考试,填报志愿,统一录取。二、单独考试招生1.报名方式:取得全国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后,在规定时间内,到“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完成志愿填报,具体时间以内蒙古招生考试中心公布的时间为准。2.注意事项:报考单独招生的考生,在报名期间应密切关注学院官网,与学院保持经常联系,确保顺利报考。单独招生考试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当年的普通高考。联系方式:1.联系电话:0470-3179888 0470-3256960 13134913066 13664707859 131349654322.学院网址:http://www.zltvc.edu.cn3.学院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绿林街1号
  • 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呼和浩特市玉泉区
    学校简介内蒙古大学创业学院是由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院校——内蒙古大学与社会投资方合作,于2005 年开始筹建,2008 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并在当年开始招生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学院位于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市,毗邻南湖湿地公园和内蒙古大学南校区,环境优美、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学院秉承“立德立学、创新创业”的办学宗旨,按照“立足北方、育人育才、创业实干、特色办学”的发展思路,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意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院在继承内蒙古大学品牌学科专业优势的基础上,根据自治区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设有艺术学院、语言与传媒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交通与环境学院、商学院、外国语学院、政治理论教学部、体育教学部 8 个院部,开设了绘画、动画、表演、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播音与主持艺术、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英语、日语、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电子商务、信息与计算科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自动化、土木工程、环境科学、汽车服务工程、环境工程、工程管理、软件工程 28个本科专业,形成文、理、工、经、管、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新闻学、汉语言文学、自动化、人力资源管理、视觉传达设计5个专业为自治区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学院面向全国招生,目前有全日制普通本科生 8400 余名。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数量充足,结构合理,业务精湛,富有活力”的高素质教师队伍。学院教师在自治区青年教师课堂教学技能大赛、高校课程思政教学技能大赛中屡获佳绩,现有自治区级教学名师2人、教坛新秀1人、教学团队2个、优秀教师2人、五一劳动奖章1人、精品课程5门。近5年来,学院教师主持省级及以上科研项目35项,校级项目98项,发表论文92篇,获得专利2项,出版专著和主编教材12本,获得省级优秀论文奖11项。学院建有过程控制实验室、通信技术实验室、录播演播室、同声传译语音室、服装产品艺术实训室、动画实验室、会计仿真实验室等50间专业实验室,与78家单位建设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学院着力构建“立德立学、创新创业”育人体系,建立了学风教风建设长效机制,形成了“以生为本、求实拓新”的教风和“崇德尚学、勤勉笃行”的优良学风。学院以“创新创业教育”为特色,形成了“教学深化—科研辅助—以赛促创—服务支撑—文化引领”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工作体系。成立创新创业教育中心,实现教学嵌入与深度融合。开设创业仿真实训课,系统进行创业教育;设立创新学分和“双创基金”,实施学生创新思维训练和创业孵化。“程序设计大赛”、“工程制图大赛”、“英语知识竞赛”、“成语大赛”、“财会技能大赛”等专业竞赛搭建了教学相长的创新育人平台。学生科技创新团队“骄阳之家”成为创新教育的先锋代言。近5年共完成自治区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0项,校级创新创业训练项目185项。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学术科技竞赛,先后斩获全国大学生智能汽车竞赛二等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二等奖、全国挑战杯竞赛铜奖、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三等奖、全国大学生机器人大赛华北五省赛区一等奖等多项荣誉。近5年,共荣获省部级及以上学术科技竞赛奖项170项,生动诠释出创院学子的创新实力和青春风采。学院敞开胸襟迎接全球化浪潮,着力提升国际化水平。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学间交流合作,举办中蒙俄艺术文化研讨会、大学生设计艺术展,彰显互学互鉴、合作共赢的丝路精神。与马来西亚英迪国际大学缔结伙伴院校,与英国、马来西亚、白俄罗斯、泰国等国家的高等院校合作开展本硕连读保送研究生项目、学历提升计划,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出国深造和交流学习平台。学院聚力打造文化育人平台,深耕精神文化沃土,涵育师生品行情操,推进学生全面发展,助力青年成才圆梦。科技文化节、社团文化节、宿舍文化节 、体育文化节、心理健康活动月……青春舞台千帆竞舞,活力绽放。“志愿服务季”、“毕业季”、“迎新季”、“感恩季”主题活动,激发精神动力,汇聚青春能量。创院大讲堂、主题朗诵会、诗词吟唱、创意涂鸦、话剧展演,诸多文化育人品牌亮点纷呈,影响广泛。“创院之星”、志愿服务,立责任担当,树青春榜样。学院每年开展文化育人、实践育人活动200余场,滋养心灵,涵育德行,引领风尚,弦歌昂扬。这里,是青春绽放的舞台,是敦品励学的殿堂,创院学子精于学业,全面发展,放飞希望,成就梦想。截至目前,学院已向区内外各单位培养输送毕业生近2万人。学院各届毕业生遍及区内外教学、科研、党、政、军及企事业各条战线。毕业生以扎实的专业基础理论、深厚的人文素养、优秀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良好的职业能力,贏得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大批创院优秀学子在地方岗位上奋发有为,成为骨干,奉献青春,贡献力量,在新时代的新征程中书写创院华章。
  • 学校简介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创建于1981年,前身是内蒙古电子学校。2003年,在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学校升格为高职,并正式更名为内蒙古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2006年,原内蒙古林业职工中专整体并入。作为一所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评为国家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被评为教育部首批信息化试点优秀单位,2015年获批中央电教馆首批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是自治区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和自治区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学校设有10个行政部门,7个教学机构,2个教辅部门,开设专业33个,其中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国家级骨干专业3 个,央财支持建设专业1个,自治区品牌专业10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2个。办学实力∶学校现有教职工572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9人(二级教授1人),副高级132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教师124人,博士研究生5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和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各1人,黄炎培奖4人,"草原英才"工程高技能人才团队1个。自治区级教学名师和教坛新秀19人,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3个,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2门,自治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课程5门,自治区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自治区高等学校在线开放课程立项建设课程5门。学校牵头组建了内蒙古电子信息职教集团,集团内政府部门、行业企业、高校等共140余家成员单位,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共育人才。与和林格尔新区签订政校企三方战略合作协议,在和林格尔新区建立分校和实习实训基地。与自治区团委共同创建了内蒙古青年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学生创业团队31个,并与区内7家本科院校建立专升本生源基地。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信息产业部批准的"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的院校,是内蒙古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和信息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是国家批准的职业资格统一报名培训机构,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和计算机信息高新技术考试站,承担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办学条件∶学校总资产109688.47万元,占地面积60.4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2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9599.43万元;藏书62.33万册.电子资源69T; 数字化教学资源覆盖和无线网络覆盖全院,实现了智普校园和数字化管理。办学成果∶教育部信息化委员副主任单位,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职业指导工作先进单位,中国教育创新示范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就业工作"星级示范校"。内蒙古信息化建设和信息产业发展先进集体。办学质量∶毕业生就业率近三年保持在96%以上。2014年学院荣获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学校以培养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的中高端技能型人才为主,服务自治区电子产业、信息产业,促进信息化社会发展,为国家培养大量云计算、物联网、动漫制作、大数据等技能型紧缺人才,毕业生广泛就业在华为、海尔、联想、中软、中国移动、CISCO、360、浪潮等世界500强企业和自治区行政事业单位。对外交流∶学校充分发挥交流合作平台作用,以"一带一路"建设为契机,与多个国家的高校广泛建立友好合作关系,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大力引进国外智力人才,积极选派教师、学生出国访问、访学,学习先进教育教学经验,促进师资国际化,提升学校声誉和办学质量。 2006年以来,我校与蒙古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多次互访.双方就管理模式、教学方法、实验培训基地建设及职业教育与市场企业发展联系等情况进行交流考察,互派教师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共享教育资源,共育专业人才。我校在蒙古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校40周年之际向对方赠送教学仪器。通过开展一系列活动,为双方务实合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也为中蒙两国教育合作交流作出应有的贡献。
  • 内蒙古大学呼和浩特市赛罕区
    学校简介  【历史沿革】内蒙古大学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历史文化名城呼和浩特市,距北京400余公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创办的第一所综合大学。学校于1957年高起点创办,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自治区主席乌兰夫任首任校长(1956—1968),原高教部综合大学司副司长于北辰任副校长,中科院学部委员、著名生物学家、北京大学一级教授、耶鲁大学博士李继侗先生来校执教并任学术副校长。党和政府从北京大学等国内十几所著名高校,选派一批知名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组成了建校初期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带来名校积淀悠久的治学传统和崇高大学精神,为学校后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办学基础和优良学风校风。  学校于1962年招收研究生,1978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1984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1997年被批准为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教育部“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入选国家“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计划”高校(“一省一校”),2016年成为内蒙古自治区一流大学建设支持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合建高校。  【机构、学科与专业设置】学校由校本部、交通学院、满洲里学院构成,另设有1所独立学院——创业学院。校本部设有21个学院。  学校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管理学、艺术学11大学科门类,拥有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动物学2个国家重点学科,生态学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有18个自治区重点学科、8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有12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1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2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另有2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生物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生物学、生态学、化学、民族学、中国语言文学(蒙古语言文学)、中国史入选自治区“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学校、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学校和全国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现设有95个本科专业,有130个本科教学实验室、97个校内外教学实习实训基地。现有4个国家级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国家西部卓越基层法律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6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6门国家级精品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7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1门国家级线上一流本科课程、5门国家级线下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社会实践一流本科课程,4个国家级教学团队。现有2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个教育部新农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  【人才培养】全校有各类在校生27300人。其中,本科生15834人、博士研究生812人、硕士研究生6741人,校本部本科生13744人、博士研究生812人、硕士研究生6491人、来华留学生450人。在校生中,蒙古族、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等少数民族学生占30%左右。建校以来,先后涌现出中国工程院院士旭日干、刘耀,中国科学院院士张杰、赵进才等一批杰出校友。  【师资队伍】全校有在编教职工1955人。其中,教学科研人员1286人,教授276人、副教授462人;校本部有教学科研人员1125人,具有博士学位比例占75.73%,教授262人、副教授396人。入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奖3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1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获得者1人,“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9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1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2人,内蒙古自治区杰出人才奖9人,内蒙古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42人,内蒙古自治区优秀教师2人,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2人,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选144人,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88人。入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研究团队2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1个,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创新团队14个、教学团队26个,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团队22个。有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学部委员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2人,全国高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  【科学研究】学校现有省部共建草原家畜生殖调控与繁育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蒙古文智能信息处理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1个,另在蒙古学、民族学、生物学、生态学、化学等学科领域设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部级重点研究平台13个(理工科10个、人文社科3个);有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等42个(理工科32个、人文社科10个)。党的十八大以来,共完成理工科国家和部委科研项目546项、新获批立项606项,主持或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级自然科学重大重点项目68项。完成内蒙古自治区科研项目805项、新获批867项。获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获内蒙古自治区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35项;共获准人文社科类项目1222项,包括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7项、重点项目14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大攻关项目3项、重大委托项目1项。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5项(其中,二等奖3项、三等奖2项),内蒙古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286项(其中,一等奖17项),全国统战理论政策研究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第四届民族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全国民政政策理论研究二等奖2项。学校化学、工程学、环境/生态学3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基于WOS统计结果,2020年学校学术成果国际影响力增长到2012年的8.57倍。  【社会服务】学校服务地方发展能力明显提升,在现代农牧业、生态环境建设、草原家畜种质资源创新与繁育、能源与新材料、矿物资源利用、生物医药、食品安全、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战略决策与咨询等领域取得一批成果,产生了重要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建设“草原家畜种质创新与繁育基地”,全面推进牛羊创新制种技术研发,提高自治区草原家畜种质资源保护、创新利用与良种繁育能力;实现了牛羊繁殖生物技术体系和智慧牧云服务技术体系的完善与产业化应用,建立了牛、羊和骆驼生态养殖新模式,开展肉乳产业结合的肉牛产业模式研究与试点推广示范,与地方优势企业合作开展肉牛提纯复壮与奶绵羊品系繁育工作;完成9亿亩天然草原土壤矿物质、羊只营养普查与分布图谱绘制,创新草原营养大数据,探索建立“健康牧场”技术认证体系;集成草地适应性放牧利用技术、退化草地综合改良技术和刈割草场持续利用技术,开展现代家庭牧场生态畜牧业综合示范区建设;扎实推进内蒙古“一湖两海”水生态综合治理,提出中国北方退化河湖水生态修复、水资源调控和生态系统多功能维持方案与对策;依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研究解决马铃薯行业产业中存在的共性关键技术;在传统蒙药基础上,利用现代药学技术开发创新蒙药;针对原矿杂质矿物质提纯分离关键技术问题,开发了系列膨润土深加工专利技术;针对煤炭资源清洁利用,开发了合成气制异丁醇关键催化剂和核心技术工艺;发挥学科优势,为自治区发展战略性新兴光伏产业、建设光伏小镇与现代农牧业融合示范基地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开发出国内首款蒙古语语音识别和语音合成系统、AI蒙古文智能平台、支持多字体的蒙古文OCR系统、蒙汉机器翻译系统、蒙古文与西里尔蒙古文相互转换系统、蒙古文手写识别系统等;发挥民族学等人文学科优势,加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等科研平台建设,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做好新时代民族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参与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标准定制,为自治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近年来,学校着眼于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和“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成立了“蒙古国研究中心”“中蒙俄经济研究院”,与自治区党委办公厅共建“内大智库”,2017年学校入选“一带一路”智库合作联盟理事单位,蒙古学研究中心、蒙古国研究中心先后入选中国智库索引(CTTI)来源智库。  【国际交流合作】学校与国(境)外的106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师生国际合作交流日益扩大和深入。与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合作设有中美生态、能源及可持续性科学内蒙古研究中心,与日本爱知大学合作设有中日共同GIS应用与地域经济产业研究中心,与英国华威大学合作设有中英企业数字实验室。学校设有蒙古国研究中心、俄罗斯语言文化中心、加拿大研究中心、日本学研究中心、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美国研究中心,呼和浩特中日交流之窗,与俄罗斯卡尔梅克国立大学合作建有孔子学院。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全国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蒙古国留学生汉语预科教育基地、国家汉办来华留学生新汉语水平网考考点,是接受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和内蒙古自治区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高校。学校设有国际教育学院,年接收来自亚、欧、美、非四大洲的蒙古国、俄罗斯、韩国、日本、老挝、泰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印度、巴基斯坦、乌克兰、卢森堡、英国、西班牙、尼日利亚、卢旺达、多哥等26个国家的来华留学生近700人。  【办学条件】全校占地面积4058.18亩,建筑面积88.42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16亿元。其中,校本部占地面积2108.18亩,建筑面积73.89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1.56亿元。图书馆是教育部民族学科蒙古学文献信息中心、教育部科技查新站、全国专利文献服务网点和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联合目录项目B级成员馆、省级中心馆、中国高校机构知识库联盟(CHAIR)16个发起单位之一,全校印本文献352.66万册(校本部310.72万册)、中外文数据库109个、电子图书74.78万种、全文电子期刊7.61万种。校园网覆盖全校教学科研和办公及生活服务全区域,校园网络中心是中国教育科研计算机网(CERNET)和下一代互联网(CNGI-CERNET2)内蒙古地区主节点。  【办学目标】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重要指示批示和考察内蒙古大学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真务实”校训,弘扬“崇尚真知、追求卓越”的内大精神,扎根边疆,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加快推进“双一流”建设和“部区合建”工作,办好特色鲜明的一流大学,为促进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