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上海:2022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报名考试实施办法
2021-10-0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根据教育部有关艺术类专业招生文件精神,结合本市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的具体情况,现制定本办法。本办法未涉及的内容,按教育部特殊类型招生工作年度文件及其他有关文件执行。

一、报名、付费、咨询

凡符合市教委规定的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秋季统一高考招生相关报名条件者均可报考相应的艺术类专业。所有考生须办理文化和专业考试报名手续,并经过报名资格审核通过。

(一)文化考试报名

具体要求详见《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关于印发<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考试招生报名实施办法>的通知》(沪教考院高招〔2021〕24号)

(二)专业考试报名

1.市统一组织的专业考试(以下简称“市统考”)

凡参加艺术类市统考的考生,须在2022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统一报名的同时进行市统考各类别分项目的专业考试报名。考生在网上报名时需仔细确认并勾选。网上报名截止前,考生可多次登录系统修改本人报名信息,系统以最后一次填写信息为准。

2.高校组织的专业考试(以下简称“校考”)

凡报考校考的考生,也须于2022年普通高校考试招生统一报名时勾选校考选项。

根据报考学校要求,参加校考的考生须及时到学籍所在的高中阶段学校或区考试招生机构获取《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

考生应持艺术类专业考试报考证和身份证,按照所报校考院校招生章程或艺术类专业招生简章的规定,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校考的报名、付费、考试等相关工作。

(三)网上付费

高考大报名和艺术类市统考网上报名成功的考生,须于2021年11月8日—10日期间规定时间内,通过“上海招考热线”报名系统支付所选择的艺术类统考项目相应的考试费用(每项艺术类专业统考报名费20元/人,每项艺术类专业统考的每科目考试费50元/科)。各类收费标准如下:

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美术与设计学类170元
编导类170元
播音与主持艺术类170元
表演类220元
音乐学类三门170元
四门220元

考生应慎重选择报考项目,网上付费成功后不得修改所选择的考试项目。付费结束即进入考试编排环节,已缴费未参加考试的考生不可申请退费。

艺术类校考考生须根据所报院校招生简章要求进行校考科目的付费。

(四)网上咨询

为了让考生了解艺术类专业统一考试招生相关政策,市教育考试院将开展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考试招生网上咨询。时间为2021年10月16日(星期六)9:00—15:00。咨询网址为:www.shmeea.edu.cn或www.eastday.com。

二、考试

艺术类专业的招生考试由专业考试(市统考或校考)和文化考试两部分组成。所有考生均须参加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统一文化考试,具体考试日期和安排以上海市教育考试院公布为准。

专业考试分为市统考和高校组织的专业校考两种形式。考生若报考艺术类专业市统考涉及的专业,必须参加市统考。高校应在艺术类专业招生办法中明确告知考生须参加的市统考类别。

(一)市统考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统一组织报名、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评分标准、统一阅卷评分、统一处理成绩、统一发放成绩单、统一确定市统考合格标准、统一公布成绩、统一发放专业考试合格证。

1.考试科目及时间

本市艺术类市统考包括美术与设计学类、编导类、表演类、播音与主持艺术类、音乐学类(音乐学)、音乐学类(音乐表演—声乐)和音乐学类(音乐表演—器乐)七个类别的考试。具体安排如下:

2.考点设置

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统考继续采取系统统一分配考点的方式。艺术类市统考相关考点信息如下:

(1)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共10个考点

上海师范大学(徐汇区桂林路100号);

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浦东新区金海路2360号);

上海商学院(徐汇区中山西路2271号);

上海城建职业学院(杨浦区军工路2360号);

上海视觉艺术学院(松江区文翔路2200号);

上海济光职业技术学院(宝山区水产路2859号);

上海石化工业学校(金山区龙胜路1097号);

上海市扬子中学(崇明区北门路58号);

上海市奉贤中等专业学校(奉贤区八字桥路626号);

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嘉定区胜辛北路1661号);

除以上10个考点之外,上海行健职业学院(静安区原平路55号)作为后备考点,根据报名考试组织实际情况安排。

(2)编导类专业考点:上海大学(宝山区上大路99号)

(3)表演类专业考点:上海戏剧学院(静安区华山路630号)。

(4)播音与主持艺术类专业考点:上海戏剧学院(静安区华山路630号)。

(5)音乐学类(含音乐学、音乐表演—声乐、音乐表演—器乐)专业考点:上海音乐学院(徐汇区汾阳路20号)。

报名并完成网上付费后,美术与设计学类专业统考的考生须于2021年11月11日9:00-16:00登录“上海招考热线”,查看系统分配考点情况;其他统考类别的考生均安排至对应考点。

3.准考证下载及打印

网上报名、确认且付费成功后的考生,须在艺术类统考各类别规定时间内登录“上海招考热线”报名系统,自行下载市统考分项目的专业考试准考证,具体时间另行通知,请关注“上海招考热线”。

4.考务管理

为加强对市统考考试工作的管理与协调,确保2022年全市艺术类专业统考工作顺利进行,本市成立2022年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统考各类别工作小组,主要职责为全面负责市统考各类别考试、考务组织与管理,协调并处理考试和考务工作中出现的重大问题。各统考考点牵头考务组织工作,落实考场安排、工作人员培训管理及疫情防控工作等。上海市纪委监委驻市教卫工作党委纪检监察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纪委及各考点纪检监察部门对考试组织全过程进行监督。

5.成绩公布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负责市统考阅卷评分和组织协调工作,各类艺术类专业统考仲裁小组将受理阅卷评分中各种需要仲裁的问题。上海市纪委监委驻市教卫工作党委纪检监察组、上海市教育考试院纪委及各阅卷点纪检监察部门对阅卷评分工作进行全过程监督检查。

上海市教育考试院根据专业考试总成绩和单科成绩要求,确定各类别市统考合格线,于2022年1月中上旬公示合格考生名单,向考生发出统考成绩通知单,对合格考生发放市统考合格证。

(二)校考

1.校考专业

根据教育部特殊类型文件要求,市统考已涵盖的专业,高校一般应直接使用统考成绩作为考生的专业考试成绩。确有必要补充考核的艺术类本科专业,高校须报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同意,面向市统考合格生源组织校考。市统考未涵盖的艺术类专业,高校可组织校考。对于美术学类和设计学类专业,除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外,高校不再组织校考。

2.部分独立设置艺术院校招生要求

经教育部批准的部分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的艺术类本科专业,可继续试点不编制分省分专业招生计划、面向省级统考合格生源组织专业校考、高校划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以下简称自划线)。根据教育部特殊类型招生具体要求,在沪招生的独立设置的本科艺术院校(含部分艺术类本科专业参照执行的少数高校),自划线原则上不得低于本市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高校要详细、准确告知考生应知须知的内容及工作事项。

3.校考组织及合格证发放

经批准由高校组织的校考,须严格按照教育部规定,履行报批及备案手续,公布校考地点,由学校招生管理部门组织实施。高校艺术类专业校考原则上在学校所在地组织,外省市艺术类高校如要在沪设点进行专业校考的,须于2022年1月1日前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获准后按相关要求在指定的考点进行专业考试,在专业考试期间接受监督检查。

获准组织校考的高校须在教育部规定时间内通过交互系统上报校考合格考生名单及专业考试成绩,公示考生校考成绩,将专业考试成绩通知考生本人,发放本校专业考试合格证书。高校应严格控制校考合格证发放数量,原则上不超过上一年度年比例,各专业校考合格人数不得超过该专业上一年度录取人数的4倍。

三、招生录取

根据教育部特殊类型文件要求,应逐步提高艺术类各专业高考文化课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本市艺术类本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5%,艺术类高职(专科)文化控制分数线不低于高职(专科)录取控制分数线的70%。此外,美术与设计学类本科专业要求统考三科总分不低于270分,任何一科不低于90分。

2022年上海市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专业志愿填报与投档录取相关办法另行公布。

四、违规处理

对在艺术类专业考试中违规的考生及有关工作人员,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违规行为处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严肃处理。

艺术类专业考试是国家教育统一考试的组成部分。对在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或校考中被认定为作弊、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材料取得资格的考生,根据有关规定取消其当年艺术类及高考报名和录取资格,并将考生违规事实记入其高考诚信电子档案;已被录取进入高等学校学习的,由相关高等学校取消其学籍。

严禁有关工作人员、教职工尤其是专业教师,单独、联合或委托举办高考艺术类应试培训、推广活动,严禁各级各类学校为各艺术类应试培训机构提供场所或设施,对上述行为一经查实,将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并对相关领导予以责任追究。

热门院校

  • 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市杨浦区
    学校简介上海财经大学源于1917年南京高等师范学校创办的商科,著名社会活动家、爱国民主人士杨杏佛任商科主任。1921年,随着以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为基础建设国立东南大学计划的实施,商科扩充改组并迁址上海,成立国立东南大学分设上海商科大学,这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的商科大学,著名教育家郭秉文任校长,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任教务主任。1932年独立建校,定名为国立上海商学院,时为国内唯一的国立商科类本科高校。1950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政经济学院。著名经济学家孙冶方和姚耐先后任院长。1985年,学校更名为上海财经大学。2000年,学校由财政部划归教育部领导。2012年,教育部、财政部、上海市政府签署共建上海财经大学协议。2017年,学校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序列,翻开了向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目标奋进的新篇章。经过几代人的艰苦创业和努力奋斗,上海财经大学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学科为主,经、管、法、文、理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重点大学。学校占地812.9亩,共有三个校区,主校区位于国定路777号。现有各类在校生20470人,从学生分类看,全日制本科生8066人,硕士生6509人,博士生1335人,留学生501人。有专职教师1001人,正高级234人,副高级358人。砥砺奋进,薪火相传,上财人铭记厚德博学、经济匡时之校训,坚持“扎根中国、放眼世界、立德树人、追求卓越”的人才培养理念,励精图治,奋发进取,为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输送了数以万计的财经管理和相关专业人才。学校正在为建设成为鲜明财经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而努力!【校训】厚德博学 经济匡时【愿景】基于卓越的研究和教学,努力建设成为财经特色鲜明的世界一流大学。【使命】立德树人,培养具有全球视野和民族精神,富有创造力、决断力及组织力的卓越财经人才。探索真理,促进知识创造和知识传播。匡时济民,参与公共服务,引领社会发展。传承文化,推动人类文明进步。【理念】面向社会、求真务实、立德树人、经世济国。【战略】坚持现代化战略。以现代大学制度建设为核心,不断提升教育观念、教育内容、教育方法、教育管理和教育设施的现代化水平。坚持国际化战略。以国际化建设为路径,不断提升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水平和国际影响力。坚持信息化战略。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持续提升信息管理和信息服务水平,实现知识管理和知识共享。
  • 上海电机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
    学校简介上海电机学院是一所面向先进制造业及现代服务业,以工学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院校。学校明确提出“技术立校,应用为本”的办学方略,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服务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通过产学研深层次、制度化合作,努力打造符合上海社会经济发展需求、服务上海先进制造业及其相关服务业发展需要,具有技术应用型本科内涵实质和行业大学属性特征的特色型高等院校,致力于将学校建设成为上海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人才培养基地、校企合作及产学研结合的创新基地、装备制造业企业在职员工教育培训基地和体现装备制造业领域国际技术交流与合作的研发基地。学校拥有临港、闵行两大校区,校园面积1147亩,现有全日制硕、本、专科在校生12900余名。学校通过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方式打造技术应用型师资队伍,现拥有教职工1000余名,其中专任教师700余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教师比例为35.7%,具有博士学位教师比例为40.9%,“双师型”教师比例为42.9%。学校实行院(部)二级管理体制,下设14个二级教学机构,并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建李斌技师学院。学校致力于培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专业知识精、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能够解决企业一线实际工程技术问题,具有创新精神的卓越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38个本科专业、7个高职专业,有全国高校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3个,上海市应用型本科试点专业11个,上海市示范性全英语专业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是全国首批CDIO试点院校和上海市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学校聚焦教学核心环节,创新教育教学理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先后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上海市教学成果特等奖等奖项。2018年,学校入选首批上海高等学校一流本科建设引领计划、获批1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学校学科建设紧密围绕聚焦服务智能制造和装备制造行业发展,基本形成了以工学为主体,管理学、经济学为两翼,理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为支撑的“面向社会、服务行业、重点突出、特色鲜明”的技术应用型学科体系,重点建设电气工程、机械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经济学等学科。学校建有各级各类重点学科10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为上海市Ⅳ类高峰学科,机械工程为上海市Ⅱ类高原学科,电气工程为上海市一流学科监测建设学科,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为上海市教委重点建设学科。学校长期紧贴先进制造业行业发展,致力于建设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为导向的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体系。学校“大锻件制造技术工程中心”被列入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大件热制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获批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装备制造产业发展研究中心”被列入上海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学校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等奖项。学校充分发挥行业优势,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临港集团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基地建设等方面密切合作。学校在长三角地区建有6个技术转移分中心,推进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学校大力开展“三创教育”,促进学生成长成才,先后获得“小平科技创新团队”、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金奖、“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二等奖、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世界技能大赛网站设计与开发项目优胜奖等奖项和荣誉。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8%以上,人才培养质量享有良好社会声誉。学校始终坚持开放办学,实施国际化办学发展战略,与世界各地近14个国家(地区)的30余所高校建立合作关系,与16所高校合作开展学分互认交流。学校开设国际化课程30多门,招收27个国家的200多名留学生在学校学习、交流。学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国家技能人才培养突出贡献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状”“上海市促进就业先进集体”“上海市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始终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和“自强不息、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将致力于面向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构建开放的高等技术教育体系,为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而努力奋斗!学校成立于1953年,由原第一机械工业部电器工业管理局筹建,并由上海中学、上海工业学校、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部分师生组建而成。学校初时校名为上海电器制造学校,先后历经了上海电机制造学校、上海电机制造技术专科学校、上海电机技术高等专科学校的发展演进。学校1985年在全国首批试点举办五年制技术专科教育,2002年被列为国家重点建设高职高专院校。2004年,上海机电工业学校和上海机电工业职工大学并入学校;同年9月,经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学校更名为上海电机学院,升格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1年,学校被国务院学位办列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人才培养项目”专业学位研究生试点单位,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
  • 学校简介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有62年办学历史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培养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城市服务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是“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骨干高职院校、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上海一流专科高等职业教育建设立项单位、上海市示范性高等职业技术院校、上海市职业教育先进单位、上海市依法治校示范校,获“2012年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全国社会扶贫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荣获“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优秀学校奖”,获评“2018年、2019年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 “2020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强”等荣誉。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先导,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知识型、创新型、复合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努力打造成为一所办学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应用型高校。学校占地近800亩,总部地处上海市奉贤区,另有闵行校区、徐汇校区、普陀校区、金山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1123人,专兼职教师近600人。在编专任教师中,中高级以上职称占比近90%,专业专任教师中双师素质教师占比近90%。毕业生就业率稳定在97%以上,其中,90%以上在上海电子信息制造业、软件业、信息服务业和城市服务业等相关行业就业,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综合满意率达90%以上。学校设有电子技术与工程学院、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机械与能源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中德工程学院、设计与艺术学院、外语学院、申安网络安全产业学院等八个专业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公共基础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共有37个招生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专业8个,上海市重点专业10个,构成了以电子信息大类和制造大类专业为主体,财经大类与艺术设计传媒大类专业共同发展的专业体系。学校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注重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职业素养为落脚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内涵建设,创新“根植行业、校企联手、工学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注重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培养,致力于与企业合作开展订单培养,促进学历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相互融通,积极探索构建学制纵向贯通、产教横向融通的职业教育体系,成为上海市首批中高职贯通、高本贯通试点单位,开拓中外合作办学,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适应电子信息、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岗位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校与上海航天局、上海飞机制造有限公司、上海铁路局、上海仪电(集团)有限公司、上海海鹰机械厂、上海东湖机械厂、上海华力微电子有限公司和宝钢集团等100多家中外知名企业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学校建有中央财政支持和市财政支持的国家级电工电子与自动化实训基地、国家级计算机应用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上海市通信与信息技术公共实训基地、上海市自动化设备维修维护公共实训基地、上海市电子与通信开放实训中心等公共实训基地及上海市第22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学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不断拓展国际交流内涵。学校充分利用中德合作的优势,实现在中国进行的德国专业标准的高等职业教育与在德国本土的应用技术大学教育体系的贯通,把先进的职教理念融入整个育人过程。不断深化与英国、加拿大、芬兰、新加坡等国家在合作办学、师资培训、学生互访游学、专业建设、专业认证等方面的合作,招收了德国、英国等国家的留学生。积极探索与泰国、摩洛哥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设立海外分院、招收留学生等方面的合作。学校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创新对口帮扶机制,丰富形式,增加内容,强化精准帮扶,加深与云南、新疆等地的合作。牵头上海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在推进校企合作、职教师资培训、专业建设、帮扶滇西职业教育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牵头成立长三角电子信息职业教育集团,推动优质职教资源共建共享,打造长三角“职教人才成长带”,为加快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和一体化进程提供充分的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通过学校牵头的上海市高职高专教学研究会、信息化专指委,开展各类服务上海职教工作。承担上海市技能大赛和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选拔赛的技术支撑工作。近三年,为行业企业和社会开展高技能新技术培训、员工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各类培训近6万人次。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积极开展面向企业的技术服务、合作申报专利、技术转移等,为企业创造近千万的经济效益。近年来,学校获上海市级教学成果奖8项、省部级教育科研成果奖2项、市级教学团队10支、市级教学名师6名、市级精品课程22门,承担部、市级各类技术开发项目和科研项目100余项。近四年,学生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等国家级技能竞赛奖项100余项,获上海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省部级技能竞赛奖项200余项。
  • 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市杨浦区
    学校简介上海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学为主,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上海市属重点应用研究型大学。2018年,学校成为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建设试点单位。 学校的办学文脉可追溯到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1906年,美国基督教南北浸会在上海浦江之滨创建沪江大学。1928年,刘湛恩担任沪江大学首任华人校长,学校全面纳入中国国民教育体系。新中国成立后,沪江大学相关系科调整至华东各大学校,同时在沪江大学校址创办上海工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专科学校(1959年)、上海机械学院(1960—1994年)、华东工业大学(1994—1996年)。1907年,德国医生宝隆博士开设德文医学堂,1912年增设工学堂。1922年,中法政府在德文医工学堂的原址上合办中法国立工学院。抗战胜利后,与由重庆迁沪的国立高级机器职业学校合并,成立国立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新中国成立后改制为上海高级机械职业学校,后更名为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1983—1996年)。1996年,华东工业大学和上海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上海理工大学。1998年,学校由国家机械工业部划归上海市管理。2003年,上海医疗器械高等专科学校(2015年划出组建上海健康医学院)和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划归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巍巍学府,沧桑百年,薪火相传,弦歌不辍,孕育了一大批爱国青年和志士仁人,滋养了一大批学术精英、工程专家和社会翘楚,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十余万优秀专业人才,享有中国“制造业黄埔军校”的美誉。学校在融合传承创新中凝练形成“信义勤爱,思学志远”的校训精神,激励新时代的上理人守正出新,砥砺奋进。 学校占地面积近千亩。下设17个学院(部),全日制在校生27000余人,其中本科生18000余人,研究生9000余人。在校教职工29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院士9人(含双聘),国家级人才75人次,省部级人才189人次,高级职称教师859人,博士生导师260人。 学校长期依托、服务和引领行业产业发展,是装备制造、医疗器械、出版印刷行业骨干高校。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光学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等学科长期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在医疗器械和出版印刷两大领域具有深厚的行业基础。近年来,学校学科布局不断优化,现有60个本科专业,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6个博士后科研工作流动站,27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拥有19个国家级教学平台和51个省部级平台,7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34个省部级平台。工程学、材料科学和化学三个学科稳居ESI全球前1%行列。学校主动对接国家和上海战略需要,以未来光学、智能制造、医疗器械与康复工程3大国际实验室和系统管理1个特色平台为载体,建设光学工程、系统科学、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生物医学工程5大一流学科和管理科学高原学科,并持续支持各支撑学科发展,加快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 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扬依托行业、产学研相结合的办学传统,培养“工程型、创新性、国际化”高素质人才。学校持续贯彻“对接行业,改造专业,引导就业”的理念,本科教育强调“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研究生教育注重“跨学科、重创新、贴行业”。学校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高校”“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 学校是国内最早开办国际合作办学的高校之一,在校留学生近千人,与美国、英国、德国、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爱尔兰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合作关系,建有中英国际学院和中德国际学院2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 学校始终坚持协同发展的办学战略。与南京工业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江苏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共建“长三角高等工程教育联盟”;与上海公共外交协会共建上海公共外交研究院;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共建“医工交叉创新研究院”和“医工交叉研究生院”;与上海工业自动化仪表研究院、上海发电设备成套设计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缆研究所、上海材料研究所、上海电动工具研究所、上海工业锅炉研究所、上海电气集团中央研究院等共建“机械工业共性技术上海研究院”和“机械工业上海研究生院”;与商飞、华为、上海电气、光明食品(集团)、中国银行上海市分行、中科院上海分院、核八所等企事业单位开展全面合作。依托上海理工大学建设国家大学科技园和分布在长三角区域的近30个科技转移工作站,积极开展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孵化,与杨浦区合作推进环上理创新街区发展。 在新的起点上,学校将紧扣时代脉搏,全面贯彻落实校第八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改革创新,锐意进取,力争早日把学校建设成为引领产业技术进步的创新型大学,进而建设成为特色显著的一流理工科大学。
  • 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上海市浦东新区
    学校简介上海电影艺术职业学院成立于2003年12月,是经国家教育部和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艺术院校,坐落于上海市浦东新区张江高科技园区内。作为全国第二所以电影命名的独立院校,学院秉承“厚德、博艺、创新、和谐”的校训,抓住上海推进电影产业繁荣与复兴的契机,聚集现代电影工业,注重艺术与科技的结合,全面推行产教融合协同育人和国际化发展战略,培养高素质技能人才。学院凭借独具特色的产教融合教学模式,使学生培养更具市场适用性,深受广大用人单位的欢迎。学院在上海市众多高校就业率排行榜中连续多年名列前茅,毕业生的平均薪资水平更是连续多年稳居上海所有应用型本专科院校前三。学院积极发展与国内外知名高等艺术学府联合办学,多渠道为有意继续深造的毕业生打通学历提升通道。高本贯通模式:我院与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本科院校,开设五年一贯制本科的教学模式。在我院完成规定的3年课程学习后,符合条件的,将进入相应本科院校学习2年,符合本科学校毕业要求和学位授予条件者,颁发本科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专升本模式:学生完成3年学业后,可选择国内外知名院校,继续深造学习。我院与韩国7所大学联合办学,学分互认,为学生提供中韩3+1课程体系,两校双文凭认证。我院就读3年,在韩国就读1年,授予韩国和中国教育部认证的本科毕业证书(学士学位证书),本科毕业后,还可以继续学习2年,拿到研究生文凭。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