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安徽招生考试院:不会对高考相关政策进行大的调整
2008-11-1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本报综合消息 “安徽明年高考将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相对稳定,对传统课程向‘课改’课程转变,实行柔性过渡。”近日,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郑大明院长表示:“安徽省不会对高考相关政策进行大的调整。”

    在不断完善高考相关政策制度的过程中,安徽省近几年相继实行了自主命题、网上评卷、知分填报志愿和平行志愿录取等改革举措。“2009年高考考试的命题内容要跟新课改的内容接轨,但科目设置、录取规则等等,必须保持相对稳定。”郑院长介绍,2009年高考,安徽省在科目上仍然采取“3+1”,即语文、数学、外语和综合(文或理);继续实行自主命题、网上评卷、知分填报志愿和平行志愿录取等政策。高考录取仍然以考试成绩作为主要标准,新课改实行的“综合素质评价”,将进入招生考试评价体系,但其结果不计入高考总分,考试院将在录取过程中向招生高校提供,作为招生录取的参考。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安徽中医药大学创建于1959年,其前身为1952年创立的安徽省中医进修班。1959年,安徽省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安徽中医学院。1970年,安徽中医学院并入安徽医学院。1975年,国家教育部批准恢复安徽中医学院。2000年,安徽省医药学校并入安徽中医学院。2011年,省政府批准在安徽中医学院的基础上组建成立安徽省中医药科学院。2013年,教育部同意安徽中医学院更名为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校是“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项目高校,是安徽省“地方特色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是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安徽)基地、国家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国家药品临床研究基地,国家博士授权单位、硕士研究生推荐免试单位。现占地总面积1269.68亩,有少荃湖、梅山路、史河路、六安路四个校区。图书馆藏书207.16万册,古籍部珍藏古籍线装书3.3万册,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中药资源中心腊叶标本室储藏了15万余份药用植物腊叶标本,是全国医药院校珍藏标本最丰富的标本室。新安医学文化中心是安徽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446人(其中博士、硕士3037人),有16个二级院部(含3所直属附属医院),7所非直属附属医院。现有教职工4474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人员961人。有国医大师2人,岐黄学者1人,全国名中医2人,青年岐黄学者2人,皖江学者1人,青年皖江学者1人,国家名老中医学术经验项目指导教师56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26人、省政府特殊津贴12人,安徽省高校领军人才5人,安徽省学术与技术带头人16人、后备人选13人,安徽省中医药领军人才11人,安徽省领军人才团队3个,博士生导师90人,硕士生导师725人,博士后流动工作站2个。有来自国内外的64名知名专家学者担任学校客座教授。2020年新增省“115”产业创新团队8个。学校现有27个本科专业,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8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有3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7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有安徽省Ⅱ类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Ⅲ类高峰学科1个,安徽省学科建设重大项目2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7个,安徽省A类重点学科1个,安徽省B类重点学科12个。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21个。学校以人才培养为第一要务,学校现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3个省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个国家级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2位国家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获国家级、省级质量工程项目600余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5项、一等奖13项。学校注重彰显办学特色,设立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创新与创业基金和赢卓奖学金,开展“百人获奖、千人参与、万人受益”的大学生知识技能竞赛,如“挑战杯”“互联网+”“创新、创意及创业”等各级各类竞赛活动。近三年,共有千余人次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和奖励400余项,其中国家级赛事获奖129项(含国家级A类赛事一等奖4项)。学校重视实践育人,荣获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铜奖。学校近5年毕业生平均就业率在94%以上。学校大力推进科技强校战略,近5年共承担各级科研项目近2000项,其中国家级项目近200项,2017年学校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9、2020连续两年实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立项突破,主持承担区域创新发展联合基金。2016年以来,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7项,其中国家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发表高水平科研论文800余篇,其中中科院二区以上论文2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现有12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27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另与科研院所、企业等单位共建有18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学校不断加强产学研合作,与黄山、亳州、六安等15个市县人民政府及一大批国内知名中医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建有50余个产学研合作基地。学校紧跟地方建设需求,围绕以中医药为主的科技开发和科技服务,加强与地方政府和相关企业多层次、多方位、多模式的全面合作,开展科技攻关、企业新产品开发、技术咨询与服务等方面合作,并制定相关政府中药材发展规划。建立了安徽省中药材科技产业战略联盟,获“全国科技特派员工作先进集体”、“中医药科技管理工作先进集体”、“推动中医药学术发展特别贡献奖”等称号和荣誉。2016年以来,为地方政府制定发展规划10余项;承担了200余项校企合作课题,年均横向合作科研经费超1000万元,与企业共建科技合作平台15个;作为主要技术支撑单位参与推进“十大皖药”产业示范基地建设;指导亳州、六安、黄山、池州、宣城、滁州、安庆、阜阳等地区药农中药材种植,受益人群上万人。实现学校优势学科与地方产业布局的有效对接,在提升企业技术创新力的同时,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学校与美国、澳大利亚、德国、希腊、马来西亚、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个医疗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先后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学员来校攻读博士、硕士、学士学位以及参加中短期培训。学校注重提升医疗服务水平,第一附属医院是全省最大的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医院;第二附属医院是全国首家也是规模最大的三级甲等针灸专科医院;第三附属医院是国家第三批重点建设的中西医结合医院;国医堂是一所以纯中医方式为主要医疗手段的医疗单位。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一所以中医药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办学层次齐全,中医药特色鲜明的高等中医药院校。面向未来,学校将继续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科技强校、文化塑校、依法治校、开放荣校”六大战略,着力培育“精诚是新”中医药人才,构筑安徽中医药协同创新高地,引领安徽中医药事业产业发展,建成国内有实力、省内高水平、行业有影响的中医药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大学,为建设现代化五大发展美好安徽、服务人民大众健康做出更大贡献。(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0月)校址:合肥市龙子湖路350号(少荃湖校区),邮编:230012合肥市梅 山 路103号(梅山路校区),邮编:230038合肥市史 河 路 45号(史河路校区),邮编:230031合肥市寿 春 路300号(六安路校区),邮编:230061电话:0551-68129004/68129026传真:0551-68129028 网址:http://www.ahtcm.edu.cn/
  • 学校简介淮南师范学院是安徽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前身为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始建于1958年,1962年停办,1978年3月复校。1999年,淮南师范专科学校、淮南教育学院(1978年组建)、淮南师范学校(1952年组建)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淮南师范专科学校。2000年,教育部批准淮南师范专科学校升格为本科层次的淮南师范学院。学校2007年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09年在安徽省新建本科高校中率先被确定为硕士研究生培养省级立项建设单位,2018年接受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21年,英语、生物科学两个专业进入普通高校本科第一批次招生。学校现有2个校区,占地76.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8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98亿元,馆藏各类图书226万册,电子期刊65.6万册。现有教育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电子工程学院、文学与传播学院、生物工程学院、化学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电气工程学院、金融与数学学院、计算机学院、外国语学院、法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音乐学院等15个二级学院。开设55个本科专业,现有普通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现有在职教职工1081人,专任教师896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302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780人。学校现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1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安徽省特支计划领军人才2人,安徽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4人,省级模范教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14人,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28人。学校秉持“立德树人、知行合一、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着力实施本科教学工程,努力打造一流本科专业。现有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0个“六卓越一拔尖”卓越人才培养创新专业;5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中心,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1个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1个省级教学团队,27门省级精品课程,6 门省级智慧课堂试点课程,40门省级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MOOC)。近年来,获得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6项。学校现有2个省级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省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级高校智库;1个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市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校级直属研究机构,9个校级科研创新团队。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7项,教育部项目23项,获批省重大专项及重点研发项目5项。获批各类专利242项,其中发明专利64项,两次入选“安徽省发明专利百强单位”,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先后获政府部门各类奖项17项,其中安徽省科学技术奖4项,安徽省社会科学奖4项,淮南市科技进步奖2项。《淮南师范学院学报》(双月刊),是全国优秀学报、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学校注重创新创业教育和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在全国性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首届“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决赛全国金奖、首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铜奖、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全国大学生“西门子杯”中国智能制造挑战赛总决赛特等奖、第二届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中国大学音乐超级联赛总决赛全国季军等荣誉。学校努力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未来教师大奖赛”、“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大学生广告艺术节”、“校园十佳歌手大奖赛”等传统品牌校园文化活动以及数十个学生社团活动,为学生展现才华、实现自我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校与国(境)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先后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德国、法国、韩国、新加坡、菲律宾以及中国台湾、香港地区的高校或教育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关系,与国内外高校开展灵活多样的在校生文化交流和学生互派活动。学校秉承“明德、至善、博学、笃行”的校训,弘扬“严谨、勤奋、求是、创新”的校风,凝练出了“心系贫困地区基础教育,主动服务国家扶贫战略,在艰苦环境中锻炼成长,践行立德树人大学宗旨”的精准扶贫顶岗支教“炎刘模式”,成功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省属高等院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毕业生以过硬的思想道德素质、良好的业务能力、全面的综合素质赢得了用人单位的青睐,涌现出一批全国、全省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学校连续四年获得“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被授予“全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全省高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安徽省第一批省级创业学院”、“安徽省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学校始终坚持内涵式发展道路,办学效益和质量不断提高,社会知名度不断扩大。先后被评为全国语言文字工作先进集体、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高等教育学历证书电子注册管理工作先进集体、全国大中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国家级第二批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安徽省首批应急管理示范点、安徽省第一届教育系统文明单位、安徽省首批公共机构能源资源计量示范单位,连续七届被授予“安徽省文明单位”称号。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切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坚持教育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服务、为巩固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服务、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根本要求,坚持“地方性、应用型、开放式”办学定位,全面深化综合改革,增强学校核心竞争力,全方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安徽警官职业学院是2000年6月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安徽省首批高等专科职业院校之一,在原省司法学校、省警官学校和省政法干部学校基础上建立,行政上隶属于省司法厅领导,业务上接受省教育厅指导,是全省唯一的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学院位于合肥市风景秀丽的董铺湖畔,毗邻清溪公园和庐州公园景区。学院分东西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94.57亩,现有全日制高职在校生9000余人,同时承担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万余名干警的警务培训、政治轮训和社会职业技能培训任务。学院是首批全国政法干警招录培养体制改革试点院校、司法行政警察招录培养试点院校、全国司法职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安徽省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安徽司法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获批省线上教学示范高校、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单位,是2020-2022年安徽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中高职国培”单位、全省以及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干部教育培训基地,全省法治人才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和管理干部省级培训基地,连续六届获省直文明单位荣誉称号,综合办学实力和整体办学水平位于全国同行业院校前列。学院设有五系一院两部(法律一系、法律二系、警察系、公共管理系、信息管理系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警体技能训练部、基础部),高职招生28个专业,其中国家级重点建设专业3个、国控专业7个、省级以上重点建设(示范、特色)专业9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群3个。2022年起,与池州学院联合培养知识产权、网络工程2个专业本科生。学院在职在编教职工388人,其中教授17人、副教授76人,双师型教师116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学位者174人,省级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2人、省级教学名师13人、省级教坛新秀16人、省级教学团队12个、省级技术技能型大师工作室2个。在职在编教师和管理干部均为人民警察身份,其中高级警官57人、中级警官163人。学院教育教学成果显著,参与获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项,主持获批省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2项、一等奖6项,省部级精品课程83门。近五年,学院教师在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5项、三等奖3项,在全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2项、二等奖16项、三等奖13项,主持立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各级各类研究项目201项,牵头建设司法部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学院主办的《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被评为安徽省高校优秀社科学报。学院坚持“立足司法行政、面向政法系统、服务社会需求”办学定位、学历教育与干部培训“双轮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探索特色鲜明的“124”人才培养体系。高度重视应用型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在省内外建立了80个实习实训基地,校内实训场所总数39个,校内实验实习场所面积达32537平方米,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建设实训基地2个、省级实验实训中心2个。“十三五”期间,在校学生在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 个、二等奖 7个、三等奖4 个,在省级职业技能大赛中获一等奖26 个、二等奖54 个、三等奖58个。学院高度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始终围绕“警”字特色,秉承“明德尚法,弘毅致远”校训,实行严格的警务化管理模式。现有26个学生社团,其中学院国旗护卫队2次荣获安徽省高校“十佳学生社团”,法治宣传团荣获第四届省直机关大中专院校“十佳学生社团”。每年举办各类警务技能大赛、新生着装(警服)教育大会、警体运动会、模拟法庭大赛、职业规划设计暨创业大赛、职场模拟招聘大赛、心理健康活动月等活动。学院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交流,被誉为“当代福尔摩斯”的国际著名华裔刑事识别专家李昌钰博士两次应邀来院讲学,并受聘担任名誉教授;德国下萨克森州司法代表团、韩国韩瑞大学、加拿大司法代表团、瑞士联邦监狱管理人员培训中心代表团等先后来院访问交流。学院人才培养质量获社会广泛认可,被誉为“法律人才苑圃、预备警官摇篮”。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0%以上,建校以来向我省输送了各类人才6万多名,其中绝大多数已成为我省公、检、法和监狱戒毒单位的中坚力量。毕业生中涌现出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和创业典型,其中有受到习近平总书记、李克强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的公安部二级英模余浩、全国先进工作者张文博,全国模范检察官、“平安英雄”王敏,全国模范法官赵家忠,司法部一级英雄模范傅钧,全国公安系统二级英雄模范张磊、左成亮,全国司法行政系统一级英模吴其祥,全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监狱干警武玉东,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林娅,勇擒劫匪入选“中国好人”的郝飞飞、周坤,火海救人英雄李平,带领乡亲创业致富的大学生村官王继成,当选安徽“双创之星”的孙群等。面向未来,学院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推进领航、铸魂、聚力、赋能等十大工程,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积极服务支持我省“三地一区”建设,朝着更高水平的技能型高水平大学目标迈进。
  • 学校简介安徽科技学院是一所办学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0年,1965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历经安徽农学院凤阳分院、皖北农学院、安徽农业技术师范学院、安徽技术师范学院等变迁,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安徽科技学院。70年栉风沐雨、披荆斩棘,一代代安科人薪火相传、砥砺奋进,学校事业长足发展。现有全日制本科生、硕士研究生17226人,已累计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输送了10万余名优秀毕业生。学校现有凤阳校区和蚌埠龙湖校区,凤阳校区位于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明朝中都古城,校园绿树成荫,繁花似锦,环境幽美;龙湖校区位于蚌埠大学城,毗邻蚌埠大学科技园、高铁车站、龙子湖风景区。学校占地面积近2000亩,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2.5亿元,现有5个基础实验教学中心、26个专业群实验中心(室)和7个学科平台。拥有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部级科技创新平台15个、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9个。馆藏纸质图书137万册,电子图书128万册。学校现有14个二级学院,50个本科招生专业,涵盖农、工、理、管、经、文、法、医等学科门类,形成了以优势农科和新兴工科为重点,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现有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特色专业2个、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4个、复合应用型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专业3个,承担国家新工科、新农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拥有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0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一流(品牌)专业3个、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6个,现为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试点单位。现有教职工1200余人,其中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394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教师863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1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及后备人选5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8人。柔性引进微纳分子传感器团队等省级领军人才团队。省级“115”创新团队4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省级教学名师16人,省级教坛新秀34人。校外特聘教授50人,特聘创业型企业家担任大学生创业导师65人。学校大力推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近五年来,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等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600余项,其中省(部)级以上40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65部,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200余篇,获市厅级以上科研奖励71项。获批专利1055项,其中发明专利255项,连续多年稳居省内高校前十强。与地方政府、相关企业开展校企、校地产学研合作项目500余项。学校大力实施“国(境)外合作办学工程”,精心组织优秀大学生留学游学计划。先后与美国、韩国、英国、俄罗斯和台湾地区等26所高校建立交流与合作关系。拥有3个国家级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个省级中外合作办学校际交流项目。先后有255人赴美、韩攻读本科双学位,94名毕业生出国攻读硕士学位。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了“敬业奉献、修德育人、治学严谨、精益求精”的良好教风和“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优良学风。在校生国家英语四六级考试、国家和省级计算机等级考试通过率一直名列全省高校前列,学生考研率一直保持较高比例,部分专业考取率达60%。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学校多次被评为“全省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安徽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并先后被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等称号。首届“全国十佳大学生村官”获得者杨俊森,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接见;在凤阳县小岗村开展科技创业的苗娟,受到胡锦涛同志的接见,并被评为“全国自主创业典型”。2002年、2008年学校两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2013年又作为教育部遴选的全国首批本科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单位接受了审核评估工作,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2017年,学校获批省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并顺利通过服务国家特殊需求硕士专业学位人才培养项目验收,跻身安徽省“双一流”大学行列。迈向新的历史征程,新一代安科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秉承“明德、致知、笃行、创新”的校训精神,弘扬“艰苦奋斗、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无私奉献”的安科精神,认真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任务,坚持立德树人,深化内涵发展,大力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文化名校、依法治校”五大战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实现高质量发展,努力把学校早日建成现代化全国一流应用型大学。
  •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黄山市休宁县
    学校简介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是2020年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医药卫生类普通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坐落于被誉为“天下第一名山”的黄山脚下的横江江畔,这里“孤鹜与晚霞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这里“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距离黄山市市府所在地屯溪,古徽州府府衙歙县,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西递宏村,享誉国内外的红茶之乡祁门等地,仅数十公里的路程,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长三角经济圈和杭州都市圈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院立足大健康产业发展战略,助力新型社会卫生健康服务体系构建,本着“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经济,依托行业,面向健康事业”的办学宗旨,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厚德、笃学、仁爱、精诚”的校训,坚持立德树人,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落实三全育人,加大学生职业道德、职业技能和创新创业的培养,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学院占地面积300余亩,总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已投入使用8万平方米,二期续建22万平方米。现有专兼职教师205人,其中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教师占比31.29%,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教师占比38.16%。设有护理、助产、康复治疗技术、健康管理、中医养生保健和中药学等六个专业。建有基础医学、护理、康复医学、中医养生保健以及中药学等校内实训中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000余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10万余册。同时,还建有黄山健康职业学院附属医院以及20多家校外实习实训基地。  学院总投入3.8亿元,校园设施功能齐全,设备先进,教学楼、实训室、图书馆、多功能报告厅、学生公寓、大学生服务中心、大型运动场一应俱全。门前青山逶迤,碧水东流,空气清新宜人,自然环境十分幽雅,是广大莘莘学子读书学习的理想园地。  学院始终坚持“质量发展、特色发展”的理念,正在积极进行二期工程建设,力争把学院建成办学环境优美、办学条件优良、办学特色突出的医药卫生类高职院校,努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卫生健康类技术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社会和卫生事业发展做出应尽的贡献。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