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明迎高考第二次志愿填报 多个批次可兼报
2013-07-0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7月5日,山东省将迎来2013年高考的第二次志愿填报,而这次填报可谓今年高考的重头戏,普通文理类提前批、自主招生批、本科一批第一次填报志愿、艺术类本科一志愿都将同时在这一天填报,符合条件的考生,一人就可以报考多个批次。今年,山东省有资格填报普通文理科本科一批志愿的考生就达到7.6万,7月5日,注定是众多考生忙碌的一天。

  考生多个批次可兼报

  根据省招考院安排,7月5日,考生填报文理类本、专科提前批志愿,自主招生批志愿,本科一批第一次填报志愿,体育类本科一志愿。

  普通文理类本科提前批设一志愿、二志愿及调剂志愿。一志愿填报1所高校,二志愿为平行志愿,可填报6所高校,调剂志愿设3类高校及专业(军事、公安、其他)是否服从调剂。

  和往年本科提前批只能填一所院校相比,今年的提前批可是给考生提供了充足的选择空间,考生最多可填报7所高校志愿,不过,很多考生是没有这么多学校可填的 ,这种情况下,不需要把所有学校填满,只填想填的就行,但要从表格的第一个开始依次填报,不能空着前面的院校而直接填报后面的院校志愿。

  普通文理类专科提前批志愿也在7月5日填报,但和本科提前批能选择多所高校不同,专科提前批只能填报一所高校志愿,考生可以选择的院校有公安类专科院校以及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因为志愿只有一个,所有考生只能在这两类中选择一类。

  自主招生批设1个高校志愿,6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获得高校自主招生资格以及艺体特长生资格的考生可以填报志愿。考生成绩达到或超过本科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省招考院将全部投档,招生高校依招生章程确定录取结果。自主招生需使用预留计划录取,也就是不会占后面本科一批的计划了。

  普通文理类本科一批第一次填报志愿,考生共可以填报6所高校志愿,每所高校可以选择6个专业志愿。

  体育专业本科一志愿只填报1个高校志愿,2个专业志愿及专业是否服从调剂志愿。

  温馨提示

  7月5日这天,符合条件的考生可以同时填报多批次志愿,比如有的考生达到一本线,军校政审、体检合格,又拿到高校的自主招生资格,那么这名考生就可以同时填报本科提前批、自主招生批和本科一批的志愿。这三个批次的志愿虽然是在同一天填报,但是录取却是分先后顺序的。当考生可以多批次填报志愿时,必须想清楚,如果被前一个批次的学校录取 ,会不会后悔?比如有的考生非常想去本科一批的一所高校,而且把握也很大,但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填报了提前批的院校,并且又被录取了,那这名考生将失去参加本科一批录取的机会。

  考生若同时填报提前批和本科一批志愿,被提前批录取后,失去本科一批录取机会,但若提前批落榜,则对本科一批录取没有任何影响。

  报考自主招生批的考生也要注意,虽然自主招生批是在本科一批前投档,但是很多高校都是等着本科一批考生投档后,一起分配专业,因此若考生在自主招生批院校中选择“专业不服从调剂”,录取有风险。

  中外合作专业单占志愿

  打开今年的高考志愿填报指南,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不在少数,中外合作办学专业也成为岛城不少高考生的选择。不过,不少考生在翻看高考志愿填报指南时却发现,不同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在指南中不太一样。有的高校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都是单独列出来一个代码,比如省内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都是单列代码的,但有的高校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就没单列出来,比如本科一批理中的北京交通大学,其中外合作办学的材料类专业,就放在其他普通类专业中,只有一个专业代号17,而没有单独的院校代码。考生和家长就很疑惑:有单列的,有混合的,这报志愿的时候怎么报呢?

  对此,省招考院相关专家表示,由于今年我省开始实行平行志愿,为了方便考生报考和录取工作的需要,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单独设立投档单位,单独作为一类填报。驻鲁高校中外合作办学的专业或只招收有志愿考生的专业,其相关专业可单设招生代码;外省高校按规定不允许单设代码的,其相关专业可单设投档单位。单设招生代码或单设投档单位在平行志愿中均占1个高校志愿。

  这就意味着,如果考生同时既报考一所高校的普通类专业,又报考高校的中外合作专业,那么,无论这所高校的中外合作专业是不是单设招生代码,考生在填报志愿时,都要当做是两所高校志愿来填报,要占六个格中的两个格。

  有高考成绩比较理想的考生,担心自己选择院校的“专业服从调剂”会从普通专业被调剂到中外合作专业,对此,省教育招生考试院专家解释说,不存在这种可能。因为根据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公布的2013年志愿预填卡,在平行志愿阶段,专业服从调剂仅限所填写院校内。而由于普通文理专业和中外合作专业分别单设院校代码,所以不存在从普通专业被调剂到中外合作专业的可能。同样,报考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考生,也不必担心被调到普通专业去。

  温馨提示

  2013年山东省高考志愿填报,单占一个高校志愿的情况并不仅限于中外合作办学专业。当某一院校在同一个批次有多类招生计划,如普通计划、民族预科班、走读、中外合作等,不允许同时兼报在一个代号中,要在平行志愿中占1个或几个高校志愿。

  比如山东财经大学在本科二批中既有普通文理类、中外合作、校企合作,甚至还有走读计划。在填报志愿时,如果一名考生既想报该校的普通文理类专业,又想报个走读计划和中外合作专业“保底”,则需要占用三个院校志愿,普通文理专业(院校代码为A456)、中外合作办学专业(院校代码也为A456)、走读专业(院校代码为Y048),如果再想报考校企合作专业(Y024),则要再占用一个学校志愿。

  这种情况,驻青的青岛大学、青岛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也都有,学校不同校区、不同类别专业,都有不同的代码。本科一批考生可以填报6所高校志愿,如果考生特别青睐某一所高校,报齐这所高校全部类别的话,可能一所高校就占了三四个院校计划了。

  网上填志愿注意这九步

  第一步:阅读招生计划及有关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分为首次公布的计划和征集志愿计划。首次公布的计划分类刊登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印发的《2013年山东省普通高校招生填报志愿指南》。从本科一批开始,每次录取后公布的缺额计划为征集志愿计划,征集志愿计划填报志愿前在省教育招生考试院网站(www.sdzk.gov.cn 和www.sdzs.gov.cn)公布。考生填报志愿前,还要特别注意在山东省招考院网站上查看有无院校计划变更。

  第二步:填写志愿预填表。正式填报志愿前应将所选择的院校及专业填写到相应的志愿预填表上,并对照招生计划进行认真分析核对,确保所选择的志愿信息准确无误。志愿预填表应根据每次填报的各个批次分别填写。上网时应按照志愿预填表上的内容进行填报,以减少操作时间,提高准确性。

  第三步:登录招生考试信息平台正式填报志愿。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山东省普通高考填报志愿网址:http://wsbm.sdzk.gov.cn,打开“山东省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信息平台”,点击“进入平台”。

  第四步:查看志愿填报说明。点击选择“网上填报志愿”进入填报志愿界面,考生首先要仔细阅读填报志愿说明,了解操作流程、填报志愿时间安排及相关要求,然后再登录系统。

  第五步:登录志愿填报系统。考生使用身份证号和报名时设定的密码进入系统。考生若忘记密码,请本人持身份证、准考证等到报名县(区)招办办理相关手续,重新设定密码。

  第六步:填报志愿信息。选择要填报的批次进入填报界面,例如,要填报理工类本科一批一志愿,就点击“理工类本科一批一志愿”,进入理工类本科一批一志愿界面。按照志愿预填表上的院校代号和专业代号填到对应的志愿栏内,每个志愿要与志愿栏一一对应,千万不要错栏、错位。

  院校代号(四位数字,第一位为大写字母)和专业代号输入完毕后,系统自动将考生填的代号转换成相对应的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显示出来。这时,考生要仔细核对院校名称和专业名称是否正确,如果不是所要填报的院校或专业,或出现红色字体提示“请正确输入四位院校代号”或“请正确输入两位专业代号”就说明填错了代号,一定要修改为正确的代号,以免张冠李戴。

  第七步:提交保存志愿信息。填好每一个批次的志愿后,都要点击“提交保存志愿”按钮,保存这个批次的志愿信息。点击后,系统要求输入登录密码(防止误操作和他人操作),提交成功后系统会提示:志愿信息已经提交保存成功。保存好以后,再从第六步开始填报其他批次志愿。

  第八步:查看志愿信息。完成填报并提交保存志愿后,应进入“志愿查看”,检查所报志愿是否完整、准确;如果有打印条件,也可以打印所填报的志愿备查。

  第九步:退出系统。把需要填报的志愿全部填报完毕、检查无误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退出”按钮,退出网上志愿填报系统,关闭填报志愿页面,同时关闭浏览器。

  为防止冒名填报、数据冲突等现象,系统不允许考生在同一时间重复登录,也就是考生登录系统后,就不允许再用同一考号在同一时间另外登录。如果因为停电、断网、死机等原因中断了系统操作,要等十分钟后再重新登录。

  记者 刘雪莲

热门院校

  • 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潍坊市诸城市
    学校简介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坐落于享有“中国龙城·舜帝故里”美誉的山东省诸城市,地处山东半岛东南部,东临滨海名城青岛,南靠新兴港口城市日照,西接革命老区临沂。诸城是世界风筝都潍坊所辖12个县(市、区)之一,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知识产权强县工程示范县(区)、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位列全国百强。潍坊工商职业学院是2005年8月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由诸城市人民政府承担财政投入并实施属地管理。2016年3月份,为进一步提升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办学层次,扩大学院办学影响力,诸城市人民政府与高科教育控股(北京)集团、山东高科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协议,合作举办潍坊工商职业学院,合力打造职业教育高端品牌。学校目前占地1300亩,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建有102个校内实验实训室和150多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教职员工645人,其中专任教师495人,具有高级以上职称172人,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教师247人。面向全国12个省(自治区)招生,拥有各类在校生15000余人,其中全日制专科在校生10000人。学校设有商学院、金融财会学院、医养健康学院、幼教艺术学院、机电与汽车工程学院、智能信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7个二级学院,3个公共课、基础课教学部,13个科研院所;开设57个专科专业;拥有山东省与教育部共建潍坊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实验区特色品牌专业4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3个;山东省级特色专业3个,品牌专业群2个,优质资源共享课14门,教学团队2个。学校还承担一定的成人继续教育任务,面向社会各阶层开展远程开放教育、网络教育、成人教育、教师教育和社会培训,形成了专业齐全的中专、大专、本科、研究生等学历提高体系和多元化的社会培训模式。年均培训人次达30000人以上。学校始终坚持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的宗旨,走开放办学、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与中兴教育集团、京东集团、浪潮集团、中航天使、北京商鲲集团、北汽福田、义和车桥、新郎希努尔集团、惠发股份、得利斯集团等知名企业建立了密切的合作关系。学校分别获得“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教书育人先进单位”“山东省教学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学校管理先进单位”“山东省绿化美化先进单位”“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突出贡献奖”“潍坊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十强学校”等多项荣誉称号,树立了良好的社会形象。
  • 山东交通职业学院潍坊市奎文区
    学校简介山东交通职业学院始建于1973年,其前身是昌潍地区交通局于1973年12月25日在寿光县城创建的昌潍地区交通技工学校。1981年,更名为潍坊地区交通技工学校。1982年10月,更名为山东省公路运输潍坊技工学校。1987年6月,设立山东省潍坊汽车运输学校,与山东省公路运输潍坊技工学校合署办公,隶属山东省交通厅。1989年6月,更名为山东省潍坊交通学校,9月,更名为山东省潍坊交通技工学校。2000年5月,更名为山东省交通工程学校。2002年7月,改建为山东交通职业学院。2013年12月,原山东省交通运输学校整体并入。学校实行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与教育厅双重领导、以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为主的管理体制。40多年来,坚持“立足交通行业、服务区域经济、紧密融合企业、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办学定位和“校企融通、全程合作”的办学模式,不断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办学水平显著提高,综合实力大大增强,走在了全省高职院校的前列。学校是国家级优质校、交通运输部高职教育示范院校、山东省首批技能型特色名校、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全国定向培养海军士官试点院校、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本科生试点院校、山东省首批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院校、山东省首批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改试点院校。学校在潍坊市和泰安市两地办学,占地1700余亩,环境幽雅,交通便利,各类教学设施齐全,教学条件优越。学校全日制在校生13000余人,教职工800余人,全国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1人,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全国交通运输行业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1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3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4人,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4人,省高校十大优秀教师1人。建成了省级教学团队5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3个。学校建筑面积48余万平方米,固定资产8.23余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值2.29余亿元,图书118余万册。学校实行院系两级管理,设有车辆工程系、公路与建筑系、管理与信息系、机电工程系、航海系、交通工程系、基础应用系、科学与人文部等教学机构,开设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物流管理、航海技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工业机器人技术等34个专业,形成了布局科学、优势明显、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较为完整地覆盖了交通行业各领域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目前,学校拥有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4个,教育部交通运输类示范专业3个,山东省特色专业7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中央财政重点支持的实训基地1个,交通运输部示范性实训基地1个。设有交通事故司法鉴定所、公路工程检测中心、物流研究所、交通工程实验中心等科研和技术服务机构。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4项。学校校园设施完善,彰显人性化服务理念。生态化、园林式的校园环境营造和谐向上、温馨优雅的人文环境和学习氛围;宽敞卫生、菜品丰富的学生餐厅保障了学生用餐需求;物品齐全、经济实惠的校园超市方便了学生们的休闲购物;学生公寓宽带方便快捷;标准化的塑胶田径运动场、篮球、排球、羽毛球、乒乓球活动中心等有能力满足学生体育运动各项要求;校园一卡通实现生活消费、学籍管理、身份识别、网上交费、在线学习等多种功能。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的思路,与社会各界开展广泛合作。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路子,不断拓展校企合作范围,提升校企合作层次,先后与福田戴姆勒、德国宝马、上海大众、德国巴斯夫、保时捷、东风雪铁龙、东风日产、东风标致、福田重工、宅急送、山东路桥集团、山东高速、山东海事等国内外知名企业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形成了“厂中校”、“校中厂”、“混合所有制”、“现代学徒制”、“订单培养”、“定向培养”、“合作技术开发”等稳定合作形式,与海军部队建立了“四路并进 育四有军人”的士官培养模式。在课程建设、教材编写、师资培养、员工培训、实习就业等领域进行广泛而又深入的合作。学校每年投资大量资金用于购置教学仪器设备,教学装备达到国内职业院校一流水平,为学生动手能力、创新能力、操作技能得到全面提高提供了强有力的硬件支撑。近年来,承办了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汽车营销”、“汽车检测与维修”赛项,学生在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17项,二等奖21项,三等奖10项;在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获得一等奖32项,二等奖22项,三等奖38项。学校把就业工作作为重中之重来抓,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机构,对各系实行毕业生就业责任制,大力实施校园招聘准入制度、毕业生再就业机制、毕业生就业直通车等四大保障工程,确保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学校毕业生与就业岗位比一直保持在1:4以上,特色主干专业达1:7以上,有的超过1:10,连续四年就业率超过98%,被省政府授予“山东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目前,学校正全面实施山东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工程,按照学校“一个目标,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和“稳定规模、优化结构、提高质量、突出特色、塑造品牌、坚守底线”的总体要求,坚持“固本强基、重点突破、品牌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创建办学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是一所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其前身为始建于1958年的山东省中医药学校,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山东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坐落于胶东半岛烟台,有两个校区,分别在著名旅游风景区烟台养马岛和素有“梨乡”美誉的莱阳,占地965亩,校舍建筑面积30万平方米,学校资产总额7.86亿元。学校建有藏品丰富、底蕴深厚的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博物馆,拥有山东省财政重点支持建设实践教学中心7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68处,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3亿元,图书馆藏书73万余册。建校60多年来,学校秉承“励志笃学、厚德济生”的校训,发扬“团结、严谨、勤奋、奉献”的校风和“勤学慎思、惟真惟新”的学风,坚持“立足山东、辐射全国,依托行业、开放办学”的办学定位、“产教融合、医教协同,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办学理念和“学生为本、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精技善能”的育人方略,实施“质量立校、人才兴校、特色强校、文化润校、依法治校”的发展战略,面向基层医疗卫生事业与中医药健康服务业,培养“品优技高”的中医药技术技能人才。学校在办学实力、办学效益、核心竞争力、人才培养质量和示范引领作用等方面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形成了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成为一所在省内外享有较高知名度的高等中医药院校。教师中有博士、硕士研究生341人,高级专业技术职务164人。建有省级教学团队7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5个,山东省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3个,拥有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个人1人,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1人,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山东省教学名师5人、山东高校十大师德标兵3人、山东省优秀教师4人,卫生部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省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山东名中医药专家4人,全国中医药传承人才9人,山东省五级中医药师承教育指导教师4人,山东省首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专家2人,山东省职业教育青年技能名师1人,山东省医药行业首席技师3人,山东省技术能手2人,山东省青年岗位能手2人,当选省级以上学术团体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务委员70余人,受聘高校硕士生导师3人。学校建有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2个,首批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1个,国家级骨干专业4个,央财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3+2”对口贯通分段培养试点专业2个,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项目2个,省级中医药重点学科1个,省级中医药重点科研实验室1个。主持建设了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全国高校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示范课程1门,省级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8门,省级精品课程25门,省级社区教育课程8门,省级成人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数字化课程4门。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护理、针灸推拿等17个专业,在校生12000余名,生源来自全国15个省市。近几年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8%以上,专升本工作成绩优异,受到社会各界高度赞誉。学校现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建设院校、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全国中医药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单位、全国中医药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全国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教育部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炮制技术传承基地、全国首批中医药保健服务国家标准研发及专业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健康服务类示范专业点、国家卫生执业资格考前培训基地、山东省技能型人才培养特色名校、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单位、山东省“3+2”分段培养本科生试点高校、山东省教育信息化试点单位、山东省首批高职院校诊改工作试点单位、山东省职业院校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山东省校企一体化合作办学示范院校;山东省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医监督执法培训基地、山东省中医类别助理全科医师岗位培训工作办公室。先后荣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教育先进集体、2016年中国智慧校园建设创新奖、山东省文明单位、山东省文明校园、山东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省创建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 学校简介 聊城大学东昌学院位于美丽的江北水城、运河古都--聊城市经济开发区,占地500余亩,净资产额5.5亿余元。学院于2002年4月经山东省教育厅批准设立,为聊城大学二级学院。2005年6月经教育部批准为独立设置的本科高校。2005年8月聊城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将具有百年办学历史的聊城教育学院、聊城师范学校并入聊城大学东昌学院,实现了优势互补,优化了资源配置。学院系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面向社会招收普通本、专科学生,生源遍布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在校生9189人。目前设有中文、经济管理、外国语、教育、数学与信息工程、影视传媒、化学生物、机电工程、音乐表演、美术设计、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学部等12个系(部)。现有34个本科专业和16个专科专业,以工科为主,涵盖经济学、教育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门类。学院坚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严格教学管理,积极进行教学改革。依托聊城大学综合实力,共享聊城大学师资、实验、图书等丰富的教学资源,主讲教师90%以上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中级及以上职称,同时聘请相关行政管理单位专家及企业技术骨干为学生授课,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实行案例教学。学院建立了实习实训基地82个,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及全面发展,为学生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学院拥有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齐全的教学设施:高速宽带校园网、多媒体教室、高级视听语音室、各类专业实验室、计算机硬件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会计实训室、大规模琴房、画室以及国家二类田径场、球类场馆、大学生活动中心等。学院图书馆是国家首批CALIS(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会员馆,现藏有古籍图书1340册,其中:明版线装图书6册、清版线装图书1334册。另外,还藏有:民国版的线装图书1028册,1949年后线装图书670册。是山东省古籍保护工作先进单位,馆藏古籍成功入选《山东省珍贵古籍名录》。学院注重环境育人。校园环境幽雅,风格独特,为“省级花园式单位”。学生餐厅为“山东高校标准化食堂”,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 学校简介山东体育学院创建于1958年,是国内高水平省属普通高等体育院校。学校建有济南(校本部)和日照两个校区,总建筑面积58万平方米,各类训练场馆约17万平方米。山东体育学院青岛产教融合实训基地(运动休闲产业学院)一期工程已于2021年5月在莱西市七星河畔开工建设,项目占地580余亩,建筑面积15.5万平方米,总投资16亿元,为政府交钥匙工程,2023年交付使用。学校现有教学机构12个,包括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中国举重学院3所“国字号”学院和1所附属中学(挂山东省体育实验中学牌子,设初中部和高中部,办学规模3000人,面向全省招生)。其中,国家足球学院、国家篮球学院是全国唯一省部共建的以足球、篮球为特色的应用型国家级专项运动学院。学校以体育学学科为主,是山东省2017—2023年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全国首批体育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和体育学硕士一级学科授予权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下设体育人文社会学、运动人体科学、体育教育训练学、民族传统体育学、运动康复学等5个二级学科,以及3个体育专业硕士学位培养领域(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北京体育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英国拉夫堡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现有在校生1万余人,其中本科生8300余人、研究生600余人、中专生1300余人。现有本科招生专业15个,其中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专业、休闲体育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体育教育、运动训练、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人体科学、特殊教育、运动康复、应用心理学等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拥有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特殊教育、运动训练等3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培育立项建设专业群。学校在全国首创马术运动与管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专业本科教育的先河。现有教职工726人,其中正高级58人、副高级235人,博士生导师12人、硕士生导师227人。有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泰山学者青年专家、国家体育总局优秀中青年专家等高层次人才51人,山东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其他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7个。学校现有运动健康与健身科技重点实验室、体育健身器材装备与技术重点实验室、运动戒毒实验室、运动与健身科学实验教学中心、运动与健身科学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运动监控大数据中心、运动人体科学实验教学中心、数字体育实验教学中心等29个重点实验室和教学示范中心,各类仪器设备总值约2亿元。图书馆藏书261万册,是省内最大的体育文献信息资源中心。“十三五”以来,学校累计获批国家级项目17项,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同时,获批省部级项目等200多项,发表高质量学术论文500余篇,出版专著、教材50余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100余项。获得教学科研奖励30余项,包括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山东省教学成果一二等奖6项、中国体育科学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由我校发起并承办、中国体育科学学会主办的“全国体育科技创新大赛”永久落户我校。学校不断深化“政产学研”协同创新,创建了28个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文创基地,包括国家体育总局科学健身示范区、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一带一路”国家体育文化研究中心、全国幼儿体育发展研究中心、山东省科学健身指导中心、山东省校园足球发展研究中心暨校园足球训练总营、山东省体育产业研究院、山东体育政策研究中心、山东省体育健康产业创新创业共同体、山东省互联网+体育科技协同创新孵化基地、山东省学生体质健康促进中心、齐鲁体育文化遗产博物馆(齐鲁体育文化研究中心)、齐鲁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研究发展中心、山东省体育艺术发展研究中心等。受省教育厅委托,山东省普通高等学校和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联合秘书处、山东省省级体育专项特色学校管理办公室设在我校。学校主办《山东体育学院学报》《山东体育科技》2个学术期刊,打造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国家级品牌赛事——SCBA全国篮球联赛。学校主动探索专业体育院校服务国家奥运战略新路径,创新推进“训科医教培”五位一体训练基地建设,与国家体育总局有关运动项目管理中心、单项体育协会及地方体育主管部门共建了国家举重队备战奥运会训练基地、国家田径队备战奥运会训练基地暨中国田径协会青训基地、中国橄榄球协会奥运备战基地、山东省体育局日照训练基地。首创了运动监控大数据中心,研发了备战奥运科技保障车,组建了多支科技服务团队,积极助力奥运备战。学校积极推进国际化办学,与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所国(境)外高等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开展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拉夫堡大学、西苏格兰大学等多所世界知名大学联合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引进西班牙武康大学“教练员学”、新西兰奥克兰理工大学“运动生理学”等国外优质课程,聘请米卢教练团队、乌克兰教练团队等多名外籍专家(教练)到校授课(执教)。学校与法国国家马术学院等共建爱马人国际马术学院,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和邦尼集团共建国际电子竞技学院,与斯洛文尼亚马里博尔市政府达成建设山东体育学院欧洲实训基地协议,与世界健身联合会(国际)共建世界健身联合会中国培训学院,与AFA亚洲健身学院共同打造高校职业健身人才培养基地。建校63年来,累计培养了5万多名优秀人才。学子张常鸿、孙一文、张梦雪、李晓霞、张成龙、周璐璐、奚爱华、邢傲伟、林伟宁、邢慧娜、唐功红等人在近六届奥运会上共获15枚金牌、29枚奖牌。在2021年举办的第32届东京奥运会上,27名学子和校友参加了10个大项21个小项的比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2金3铜,打破1项世界纪录;在第十四届全运会上,学子和校友获得38金30银25铜,成为山东代表团金牌和奖牌总数“四连冠”的主力军;在第十四届全国学生运动会上,学校荣获“校长杯”,成绩列山东省高校第一位、全国体育院校第二位、全国高校第十位。学校5次获得省委省政府通令嘉奖、集体一等功等表彰。2020年12月,学校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国体育事业突出贡献奖”。2021年4月,学校被山东省总工会授予“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状”,是山东省唯一被授予该奖项的省属高校。学校积极探索以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关经验登上《中国教育报》头版头条。近年来毕业生的一次就业率均保持在90%以上,远超山东省高校平均就业率水平。 学校秉承“坚卓竞远、严勤创实”的校训校风和“对接需求、协同创新、集聚特色”发展理念,主动对接国家重大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健康中国、教育强国和体育强国建设,努力建设国际知名、国内著名、特色鲜明的应用型专业体育院校。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