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黑龙江:关于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考试时间地点安排及有关工作的通知
2023-11-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我省2024年普通高校艺术类专业招生专业课考试分为省级统考、省际联考和高校校考。我省统一组织美术与设计类、音乐类、播音与主持类、舞蹈类、表(导)演类和书法类的专业课省级统考。戏曲类实行省际联考。艺术类专业校考由相关高校组织。为确保考试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实施,现就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省级统考时间及地点

(一)美术与设计类

考试科目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
素描 笔试 2023年12月2日08:30-11:30 见准考证
速写(综合能力) 2023年12月2日14:00-16:00
色彩 2023年12月3日08:30-11:30

(二)舞蹈类

考试科目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
舞蹈基本功 面试 2023年12月25日开始,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哈尔滨学院(哈尔滨市南岗区中兴大道109号)
舞蹈表演
舞蹈即兴

(三)表(导)演类

方向 考试科目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
戏剧影视表演 文学作品朗诵 面试 2023年12月7日开始,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命题服务中心(哈尔滨商业大学江北校区院内)
自选曲目演唱
形体技能展现
命题即兴表演
服装表演 形体形象观测 面试 2023年12月5日开始,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台步展示
才艺展示
戏剧影视导演 文学作品朗诵 面试 2023年12月7日开始,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命题即兴表演
叙事性作品写作 笔试 2023年12月2日
14:00-16:30
见准考证

(四)播音与主持类

考试科目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
作品朗读 面试 2023年12月30日开始,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
新闻播报
话题评述

(五)音乐类

考试科目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
乐理 笔试 2023年12月2日08:30-09:30 见准考证
听写 2023年12月2日10:30-11:00 见准考证
视唱 面试 2023年12月25日开始,具体考试时间以《准考证》为准 哈尔滨音乐学院(哈尔滨市松北区学子街3179号)
声乐
器乐

(六)书法类

考试科目 考试方式 考试时间 考试地点
书法临摹 笔试 2023年12月3日08:00-09:30 哈尔滨师范大学
(江北校区)
书法创作 2023年12月3日10:30-12:00

二、省际联考时间及地点

我省戏曲类专业实行省际联考,考试内容和考试形式按照教育部有关规定执行。具体考试时间、地点及要求另行通知。

三、校考考试时间及地点

考生如参加高校校考,须参加我省省级统考并取得省级统考合格证后方可报考。考生应及时关注所报高校网站,了解校考报名时间、报名方式、考试时间及地点。

四、注意事项

1.报考音乐类的考生,参加声乐科目考试时,背谱演唱(清唱,不可使用伴奏);参加器乐科目考试时,背谱演奏(所有乐器不得使用伴奏),且自备乐器(钢琴除外)和纸质乐谱,考试时考生须将纸质乐谱上交考点考务组。

2.报考舞蹈类的考生,参加面试时,不可化妆。参加舞蹈表演科目考试时考生须自备伴奏音乐U盘(音频文件为MP3格式)。

3.报考表(导)演类的考生,参加形体技能展现和才艺展示科目考试时,须自备伴奏音乐U盘(音频文件为MP3格式);参加服装表演方向各科考试时,不可化妆,不得穿丝袜,不得佩戴饰品及美瞳类隐形眼镜,发式须前不遮额、后不及肩、侧不掩耳。

4.报考播音与主持类的考生,须素颜参加考试,不可化妆;不得出现可能影响客观评判的遮档面部、佩戴饰品等行为;考试过程中不得使用辅助工具,如道具、音乐播放器等。

5.考生如报考航空服务艺术与管理、曲艺、音乐剧、科技艺术、数字媒体艺术、艺术与科技、新媒体艺术等7个艺术类专业,必须查看所报高校招生章程或电话咨询相关高校,确定好报考的专业所对应的省级统考类别,以免错报、漏报。

6.考生凭《准考证》和《居民身份证》参加考试,具体时间和地点以准考证为准,按《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艺术类本科专业省级统一考试说明(试行)》相关要求自带考试用具,不得携带考试规定以外的物品进入考场。

7.省级统考准考证由考生登录报名系统自行打印。准考证打印时间:笔试科目2023年11月27日开始打印,面试科目于考试前一周开始打印。考生必须认真阅读《考生诚信考试承诺书》后方可打印准考证。

8.考生于2024年1月10日后登录“黑龙江省招生考试信息港” 网站(http://www.lzk.hl.cn)可查询本人省级统考成绩和是否达到合格要求。省级统考合格考生如参加高校校考,可在网上自行打印《黑龙江省2024年艺术类专业课省级统一考试合格证》。

9.艺术类专业省级统考是普通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考生在考试过程中,如不遵守考场规则,不服从考试工作人员管理,有违规行为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以及《国家教育考试违规处理办法》(教育部令第33号)确定的程序和规定严肃处理,并记入国家教育考试诚信档案;涉嫌犯罪的,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组织考试作弊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法律规定,移送司法机关追究法律责任。

黑龙江省招生考试院

2023年11月1日


热门院校

  •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哈尔滨市香坊区
    学校简介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始建于1954年,经六十余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具有较高教学、科研、医疗水平,在国内外有一定影响的高等中医药院校。学校于2004年全国首批获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结论,2007年全国首家通过教育部本科中医学专业认证单位,2018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大学和优势特色学科建设高校”,2021年获批成为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共建高校。学校下设16个学院、14个附属医院(4个直属)、1个中医药研究院、1个中医药高等教育研究院、26个教学医院和70个实习基地。设有27个本科专业,涵盖医、理、工、管、法等5个学科门类。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4个、二级学科31个;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7个、二级学科36个;有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4个。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828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569人、硕士研究生3175人、本科生14263人、专科生7人、留学生219人、预科生55人。学校设有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药学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国家第一类特色专业(中药学、药物制剂和针灸推拿学)和首批第二类特色专业(中医学)建设点。中药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教育部首批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临床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为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中医学、中药学、康复治疗学、针灸推拿学、中西医临床医学、药学、中药资源与开发、医学实验技术等8个本科专业评为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护理学、药物制剂等10个本科专业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在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中药学学科排名并列第一、中医学学科排名并列第四,成为全国获评“A+”学科的三所中医药院校之一。学校有国家重点学科4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21个、省级重点学科15个、省领军人才梯队19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课程思政建设教学团队1个;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有国家精品课程8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6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6门、省精品课程22门;获首届国家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一等奖1部,二等奖1部,首届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特等奖1部、一等奖3部、二等奖3部;有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1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1个。学校两次获全国优秀高等教育研究机构称号,曾先后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7项、省级教学成果奖65项。教学实验中心为全国中医药院校首批确定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中医药博物馆被确定为黑龙江中医药博物馆,入选2021-2025年全国科普教育基地;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被确定为中国中医药文献检索中心黑龙江分中心,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科技项目查新定点单位。学校现有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研究中心1个、重点研究室3个、三级实验室10个;有黑龙江省工程中心1个、重点实验室8个、临床医学研究中心3个、普通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5个、校企合作工程技术中心2个;有科技部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1个。现为国家“973计划”项目首席科学家单位,曾先后获得各级各类科研课题立项3829项,其中国家973项目及课题5项、863项目1项、“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8项;获得各级各类奖励1641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8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吴阶平-保罗·杨森医学药学奖2项、吴阶平医药创新奖1项、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4项、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8项、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学校培养的博士撰写的学位论文分别于2008年和2012年获得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学校教学科研设备总值达4.85亿元,有超导核磁共振波谱仪、超高分辨质谱仪等一批大型精密仪器设备。在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中药天然药物药效物质基础研究等方面处于国际先进水平,在方剂配伍规律、针灸作用机理研究和中医药治疗内科、妇科、肾病等重大疾病的临床研究方面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校附属第一医院(第一临床医学院、护理学院)为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单位、全国示范中医医院、国家重大疫情中西医结合救治基地,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首批中医住院医师、全科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第二医院(第二临床医学院、针灸推拿学院、康复医学院)是黑龙江省首家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认定的中医院,为全国首批现代化中医院建设单位。附属第三医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原隶属国网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2018年12月转隶,按公益二类事业单位管理,正在规划建设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结合为特色的三级中西医结合医院。附属第四医院(第四临床医学院、黑龙江省康复医院)原隶属黑龙江省残疾人联合会,2019年6月转隶,是集公益性、综合性、示范性为一体的三级康复专科医院,正在着力打造以康复特色为引领的新型现代化中医医院。四所附属医院现有床位4500余张,有国家重点专科25个、省级重点专科31个,年均门诊量150万人次,树立了全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旗帜,为保障龙江人民身体健康,推动医药卫生事业改革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有教职工4044人(校本部845人),有专任教师1121人,博士生导师164人,硕士生导师610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36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7人,全国先进工作者2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人,国医大师1人,全国名中医4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全国模范教师1人,全国优秀教师5人,全国中医药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人,全国五一巾帼标兵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人,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1人,岐黄工程首席科学家1人,岐黄学者6人,青年岐黄学者5人,龙江科技英才2人,龙江学者17人。学校启动实施“优秀创新人才支持计划”“优秀青年骨干教师支持计划”努力建设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全面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学校拥有东北三省唯一一家药物安全性评价中心(GLP实验室),建立了黑龙江中医药大学中药材GAP中心,现为“省医药工业校企合作专业委员会”牵头单位。以清河中药材种子种苗繁育基地为核心,规划建设的“中国北药园”项目,成功获批全国首届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学校连续两届获聘教育部高等学校中药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单位,成为全省唯一获聘教指委主任委员单位的省属本科高校。学校还是世界中医药联合会中药化学专业委员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和生殖医学专业委员会会长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华中医药学会方剂学分会主任委员单位,中国针灸学会副会长单位,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副理事长单位。学校具有接收外国留学生和港澳台学生学历教育资格,是教育部首批批准招收来华留学生院校之一,已同世界上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40多所医学院校或研究机构开展了教育、医疗、科技合作与交流,目前学校长期国际合作项目140项,接受国外来访学者500多人,培养外国留学生及港澳台学生5000多人。学校与英国伦敦南岸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联合创办的世界首家中医孔子学院多次被教育部、国家汉办评为“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学院”。学校创办“龙江中医讲坛”,多次承办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与俄罗斯阿穆尔国立医学院举办“中俄生物医药论坛”,并联合发起成立中俄中医药创新发展联盟,组建中俄中西医结合学院,共同申报国际合作项目,全力打造中俄中西医结合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学校与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合作创办全球首家传统医学研究院;与美国中药联商会合作创办黑龙江中医药大学美国分校,成为全球首个在海外开设中药学学士学位课程的机构。学校还被确定为中国-匈牙利两国政府项目“中国-中东欧中医药中心”建设单位。学校秉承“勤奋、求真、博采、创新”的校训精神,以弘扬中医药精华,造福人类健康为己任,以大医精诚、止于至善为依归,为建设特色鲜明的国际有一定影响、国内一流的中医药大学拼搏奋进!
  • 学校简介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是国家教育部于2007年3月16日正式批准成立的一所公办普通高等院校。学校的历史可以追溯至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清政府在宁古塔(现宁安市)两等小学附设的师范学堂。1990年以后,牡丹江师范学校、宁安师范学校、牡丹江幼儿师范学校三所学校合并,在此基础上建立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发展成为独具特色的高等学府,是全国最早组建的三所幼儿师专之一。学校现有主校区和东校区两个校区,占地面积 17.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额1.27亿元,其中教学仪器设备4908.2万元,图书馆藏书42.14万册。学校现有学前教育系、外语系、初等教育系、音乐舞蹈系、美术系、早期教育与特殊教育系、信息与电化教育系、思想政治教育部和体育部等9个教学系部。开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特殊教育、音乐教育、美术教育、舞蹈教育、体育教育、小学教育、小学语文教育、小学数学教育、小学英语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等13个师范类专业,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老年服务与管理、艺术设计、钢琴调律、舞蹈表演、美术(书法),社区管理与服务、计算机网络技术、旅游英语和休闲体育等10个非师范类专业。现有教职工383人,其中教授40人,副教授118人,博士1人,在读博士7人,硕士149人,省级名师3人。全日制专科生5506人,其中高中起点4913人,初中起点593人。学校升专14年来,在黑龙江省教育厅、牡丹江市委、市政府的关怀支持下,各项改革和事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全面从严治党扎实推进。学校党委自觉扛起“管党治党、办学治校”政治责任,落实立德树人的政治任务,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提高政治站位,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为党育才,为国育人。全面强化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党委主体责任和班子成员意识形态工作“一岗双责”,定期召开党委会和意识形态工作研判联席会议,形成全校齐抓共管的意识形态工作新格局。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调整充实了思政课教师队伍,实行辅导员和全员班主任制相结合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机制。拓宽思想政治教育渠道,通过每周的升国旗仪式、每月的主题班团会、每年的开学典礼和毕业典礼、“青马工程”、书法绘画比赛、社团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党史国情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同时举办读书月、高雅艺术进校园、节能宣传周、寝室系列文明评比创建、保密教育讲座、启动垃圾分类等活动,促进思想政治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增强了广大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勤奋向上的校园氛围正在形成。二、综合办学实力稳步提升。一是专业及课程建设成效显著,学校现有央财支持重点专业2个,省级骨干专业6个,其中学前教育专业经过多年建设,被评为省级高水平专业,形成了师范和非师范类专业并行发展、相互支撑的专业布局。实施“互联网+”,积极引进了210门精品慕课,课程结构不断优化。加强精品在线课程建设,截止到2020年末,学校共有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门,省级精品在线课程11门。二是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师参加省级以上各类教学比赛共获得奖项88项,其中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并获得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二等奖7项。三是师资队伍素质不断提高,硕士学历以上教师占教职工总数的36%,现有省级名师3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市级领军人才梯队8个。四是科研水平不断提升。升专以来,共承担国家级立项课题2项,厅局级以上课题148项,教师发表省级以上科研论文2195篇,其中核心期刊发表论文95篇,出版教材及论著148部。三、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提高。一是深化招生改革。实行单招和扩招,扩大了生源渠道,生源质量不断改善。二是坚持“五育”并举。以培养“合格加特长”、应用型、技能型人才为目标,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学分制改革取得较好成效。强化教育督导,有力促进了教学质量的提升。稳步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扩大校企合作,加大实践教学比例,科学安排学生见习、实习和顶岗实习,将文化知识学习、创新思维培养、专业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选派学生参加全国和全省学生职业技能竞赛,共获奖33项。参加全省第十七届学生运动会,共夺得11枚金牌、8枚银牌、7枚铜牌,取得全省高职高专组第四名的好成绩。三是抓好就业创业。进一步完善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做好毕业生就业服务和多元化帮扶,通过顶岗实习招聘会,每年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2000个以上,平均首次就业率达到85.13%,平均对口就业率77.6%,就业竞争力不断增强。黑龙江日报、生活报、东北网、今日头条等多家媒体纷纷报道了我校学生还未毕业就被抢光的火爆态势。省教育厅对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2017年7月,我校被省教育厅确定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8年全国教师资格证考试中,我校学生过级率名列全省高等职业院校第1名。升专以来,共有626人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到本科院校学习深造。四、校园文化建设精彩纷呈。一是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在全校师生中开展学校文化宣传教育,用学校悠久历史和厚重文化熏陶师生,提高师生的文化底蕴,培养师生的人文精神,增强全校师生的文化自信,大大激发了全校师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加强主题校园文化建设,开展以“兰”为核心的主题校园文化建设,不断完善“五四”兰花校园文化艺术节、“兰圃”讲坛、“兰墨”迎春笔会、兰心志愿者服务队、兰花艺术团等校园文化品牌,每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艺术活动,师生参与人数3000多人,提升了校园文化品位,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了学校的文化影响力。三是定期举办学术大讲堂,邀请了阎崇年、郦波、马瑞芳、曾永义等著名学者到学校讲学,拓展了师生的学术视野。五、办学条件不断改善。一是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入资金6000多万元,加强校园基础设施建设,建设了运动场、供水泵房和变电亭、改造了供水管线、供热管线和供电线路,更新了食堂和浴池老旧设施,消除了安全隐患,对办公楼、教学楼、学生公寓楼、东校区进行了保温、防水和内部改造修缮,更新了学生公寓生活设施,改善了师生的学习、生活环境。加强校园硬化、绿化、美化、亮化,校容校貌整体提升,增强了环境育人功能。二是加大教学设备投入。投入资金2000多万元建设了全国一流的学前教育实习实训中心、80个多媒体教室、1个精品课录播室、4个数码钢琴室、沉浸式教室、科学启蒙实验室、科学启蒙发现室、标本馆、东校区实验室、9个舞蹈室、100个钢琴实训室和拥有600多台电脑的核心机房。投入资金200万元建成了教学监控中心,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随时监控,确保了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三是加强智慧校园建设。投入资金300多万元,建成融合门户、统一身份认证、数据中心的三大智慧校园核心软件平台,完成学生缴费大厅及18个应用的设计和建设工作,大大提升了服务能力和水平。四是建设平安校园。加大技防建设投入,建设了拥有473个监控摄像头的学校安全技防系统,做到了校园安全监控无死角。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治,完善各类预案。每年组织至少2次安全教育活动和2次消防疏散演练,与属地公安机关合作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与相关部门合作开展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整治,维护了校园安全稳定。五是建设和谐幸福校园,持续开展送温暖活动,落实国家资助政策,每年对家庭困难学生开展资助,并对“双特”学生开展专项资助,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六、服务社会能力不断增强。作为一所有着115办学历史的师范院校,建国以来我校培养了6万多名优秀毕业生,为地方教育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升专以来,我校积极发挥服务社会功能,为牡丹江市学前教育和基础教育发展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工作。一是开展继续教育培训。作为全省承担“国培”、“省培”任务的唯一一所专科学校,学校充分发挥继续教育功能,积极开展学前教育“国培”、“省培”和“市培”工作,共培训幼儿园园长和骨干教师1951人,有力促进了我省学前教育整体水平的提升。二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注重人才培养与用人单位衔接,在全国建立了哈尔滨卓越幼儿园、大庆启点幼儿园等200余家顶岗实习和就业基地,在牡丹江市建立了牡丹江市幼教中心等50余家实习实训基地,每年有1500多人次到幼儿园和小学见习实习,提升了学生的实践教学经验。三是提供智库服务和决策咨询。学前教育、特殊教育、早期教育等领军人才梯队发挥自身的科研和人才优势,承担了省市幼儿园园长、骨干教师、转岗教师、新入职教师的培训工作,配合市残联加强残疾人康复网络建设,使区、镇、村三级康复中心、康复站、康复点的功能进一步完善,同时与市残联、民政、卫生部门合作开展牡丹江残疾儿童早期康复工作,利用广播、电视、晨报、公众号、网站等多种媒体和宣传手段,向全社会推广和普及育儿知识和理念等等,深受家长及社会各界人士的好评。四是推动我市文化和社会事业的繁荣发展。充分发挥学校的艺术教育特色和优势,组建了师生艺术团,参与全市大型艺术展演活动,平均每年参加活动5—7次,参与师生1000多人次。仅2017年以来,就参加了牡丹江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全省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等演出活动,举办了庆祝建党95周年、建国70周年专场文艺演出,学生社团编排的经典剧目《马兰花》在牡丹江大剧院举行了公益演出,有力促进了地方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积极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组织全校师生开展无偿献血,践行垃圾分类,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建设。全校近3000名师生志愿者每年走进社区、街道开展志愿服务,为弘扬良好社会风尚,提高牡丹江市文明水平做出了应有的贡献。经过不懈努力,学校综合办学实力不断提升,在国内同类院校中处于领先地位,先后被确定为首届黑龙江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黑龙江省学前继续教育师资培训中心、黑龙江省高素质、技能型学前教育专业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改革试点项目。学校先后荣获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国家级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省级文明校园、省级安全和谐校园、省级五一劳动奖状、省级民主管理工作先进单位、省级“三育人”工作先进集体、全省高校无偿献血先进单位等荣誉,知名度、美誉度和社会影响力不断增强。百年耕耘,弦歌不辍。黑龙江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正站在新的起点上,不断加大改革和建设力度,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一所立足龙江,辐射全国,人才培养质量高,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专科层次幼儿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学前教育科学研究中心、学前教育资源信息中心,为我国学前和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不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哈尔滨师范大学坐落于素有“冰城夏都”美誉的历史文化名城哈尔滨,是黑龙江省教育、艺术、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重要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基地,是黑龙江省属重点建设的高水平大学,是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是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成立于1951年,其前身是1946年我党在东北解放区建立的松江省立行知师范学校,经历了哈尔滨师范专科学校(1951——1956)、哈尔滨师范学院(1956——1980)时期,1980年更名为哈尔滨师范大学。2000年呼兰师范专科学校、黑龙江农垦师范专科学校并入,2002年黑龙江省物资学校(黑龙江省物资职工大学)并入,组建成新的哈尔滨师范大学。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弘扬以“行知精神”为代表的大学文化,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从师准则,秉承“敦品励学,弘毅致远”的校训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提高质量、创新发展。学校先后获批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4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1个“全国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学校先后荣获“黑龙江省文明单位标兵”、“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等荣誉称号。学校有江南、江北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54.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51.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近29.5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亿余元。建有以校史馆、文博馆为核心的四馆一体的展览中心。图书馆馆藏文献总量1200余万册,是“全国重点古籍保护单位”。学校设有25个学院,80个本科招生专业,建有一批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群)和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校具有完备的学士、硕士、博士学位授予体系,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1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类别1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5个,是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材料科学与工程学科进入世界一流学科行列。材料科学、化学学科进入ESI学科全球学科排名前1%。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学、美术学和中国语言文学4个一级学科进入全国前30%,入选省“双一流”建设学科。马克思主义学院是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学校坚持教育教学工作中心地位,突出教师教育特色,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三次入选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获批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示范高校、黑龙江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点和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等国家级重点人才培养支持计划,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重点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20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7个。学校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30余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和教学团队9个、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获批国家级、省级新文科建设、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和教学改革成果奖百余项。建校以来,学校先后为社会输送了40余万名各类优秀人才,涌现出一批世界和全国知名的优秀人物:“全国优秀教师”宋立志,“全国劳动模范”王惠生,“全国道德模范”张丽莉、刘羲檬,“感动中国人物”秦艳友、“世界小姐总冠军”于文霞、“中国象棋世界冠军”王琳娜、“世界速滑锦标赛冠军”王北星、“世界大学生冬季运动会速滑冠军”付春艳,一大批校友成为黑龙江省乃至全国优秀骨干教师和社会精英,为国家和我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人才保障,为学校赢得了广泛的社会赞誉。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专业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700余人,有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3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5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6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龙江学者”12人,省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获得者8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17人,省优秀中青年专家11人,省文化名家暨“六个一批”人才17人,省级教学名师27人,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带头人22人。学校学术研究实力雄厚。现有光电带隙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省重点实验室、省级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高端智库等高水平科研平台36个。近五年来,学校承担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近500项,其中含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5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建设工程特别委托项目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特别委托项目1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区域联合创新重点支持项目2项。我校教师获得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等省部级及以上科研奖励140余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期刊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4000余篇,其中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被SCI、SSCI、EI等国际检索系统收录2300余篇。出版高水平学术著作150余部。获得授权发明专利百余项。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哈尔滨师范大学)、黑龙江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培训和研修基地、黑龙江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以及黑龙江省高教学会等5个省级学会挂靠在我校。学校主办的《北方论丛》、《黑龙江高教研究》等14种学术期刊在学术界和出版界具有重要影响。 学校充分利用地处东北亚中心的区位优势,坚持走国际化办学道路。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加拿大、澳大利亚、波兰、韩国、巴西、埃及等30个国家和地区的80余所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密切的教育科技合作与学术交流关系。学校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联合成立了黑龙江省第一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哈尔滨师范大学国际美术学院”。在海外创办了4所孔子学院和1所独立孔子课堂,其中伦敦中医孔子学院连续五年被评为“全球先进孔子学院”,并成为全球首批示范孔子学院。学校被评为“孔子学院先进中方合作机构”。中国汉语水平考试(HSK) 基地、《国际汉语教师证书》认证中心、黑龙江省汉语国际推广教师培训中心等机构设在我校。学校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黑龙江省政府奖学金”招生院校。学校以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组织的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学校大力支持地方教育事业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立了覆盖全省的G-U-S教师教育联盟,推进地方政府、高校和中小学校联合培养教师教育人才。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长期保持全国领先优势地位,支持建设的哈尔滨音乐学院、青冈实验中学和顺迈学校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建成黑龙江现代文化艺术产业园区,连续30余年承办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哈师大专场演出,积极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学校通过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形式,在服务国家战略和黑龙江省强省建设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站在新时代新的历史方位,哈尔滨师范大学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和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龙江,面向全国,以《哈尔滨师范大学章程》为基本遵循,坚持“三步走”发展战略和“七位一体”发展思路,全面深化教育改革创新,扎实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为建设“国内一流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哈尔滨华德学院是教育部批准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前身为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是黑龙江省最早开展本科教育的民办高校。985基因 规格严格 治学严谨 学校于1992年创办,秉承哈尔滨工业大学“规格严格 功夫到家”的优良传统,历经哈尔滨工业大学培养边远地区短缺人才大专班、哈尔滨工业大学机电学院培训中心(1994年开始本科教育)、哈尔滨工业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德应用技术学院、哈尔滨华德学院五个发展阶段。2000年被教育部授予“全国重点建设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2010年被民政部授予“全国先进社会组织”,2018年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国防教育特色学校”,2019年被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授予“文明校园标兵”。新工科强校 应用型名校 工程师摇篮学校是中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首批理事单位,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在30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与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应用型优秀人才。这其中,有数百名成功考取清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英国剑桥大学等国内外著名高校继续深造的硕士、博士、博士后;有百余名成功创业、助力地域经济发展的优秀企业家;更有获得“全国最美青工”、“全国技术能手”和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的一大批杰出工程师。学校先后荣获“国防科技人才贡献”奖、全国民办高校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优秀成果特等奖、全省五四红旗团委、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特别贡献单位等荣誉。2017年以来,学校连续五年进入中国民办大学排名20强。学校设有14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4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通信工程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是黑龙江省重点建设学科,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是黑龙江省首批“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交通运输专业是黑龙江省重点专业,以及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建设专业集群。2017年《应用型高校机器人工程学院多方协同育人模式研究与实践》获批黑龙江省首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2020年《新工科背景下焊接技术与工程专业校企共建协同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获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建设项目。新工科专业中,有黑龙江省首批机器人工程专业、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和黑龙江省首个智能制造工程专业等多个优势专业。红色文化浓 学习条件好 综合实力强 学校坚持立足龙江地域特点,弘扬党的精神谱系,用红色资源铸魂育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校园文化建设。校内建有东北烈士纪念馆分馆、雷锋纪念馆、黄炎培纪念馆、陶行知纪念馆、校史馆等系列文化场馆,还建有包括陈列退役坦克、战斗机的国防教育广场和航天柱、教育家纪念园、启峰山、问渠湖等多个国防教育现场教学区和文化育人景观,形成山水相拥、四季如画、移步换景和馆园结合、研学融合的红色文化育人氛围。对内支撑全面育人,对外服务社会发展,被誉为哈尔滨新区的文化名片。学校持续加大教学投入,校内建有13个大型实践教学中心(涵盖203间实验室、模拟车间、教师工作室、学生创新实验室,企业进校园实训基地)。与百胜集团、航天科工集团等60余家名企建立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与吉利控股集团、昆山、无锡、哈尔滨焊接研究院有限公司、美的集团、宁德时代、西门子等12家世界500强企业联办产业学院(目前已建立华德-昆山学院、华德-亿林学院、华德-吉利汽车产业学院、现代焊接产业学院),为学生提高专业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提供良好条件。就业平台好 就业质量高 发展潜力大“就业平台好,就业质量高,发展潜力大”是学校的就业特色,毕业生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稳居全省普通高校前列。毕业生在各自岗位因“进入角色快、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实用、好用、能堪大用”深受社会和用人单位欢迎。众多以世界500强企业为代表的知名企业连年来校选聘毕业生,甚至提前预定人才,在许多优秀企业形成了“华德品牌”。2021届毕业生在世界500强企业就业签约率占比达 20.02%。
  • 黑河学院黑河市五大连池市
    学校简介黑河学院坐落于素有祖国北疆明珠之称的黑龙江省黑河市,是中俄4300多公里边境线上我国境内唯一一所普通高等本科院校。学校始建于1958年,历经黑河师范专科学校、齐齐哈尔大学黑河分校等发展阶段,2004年晋升为本科院校,2006年纳入省属院校。2015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获批新增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六十余年来,学校在省委省政府、省教育厅的正确领导下,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明德、笃学、励志、求真”的校训,弘扬“艰苦创业、自强不息、创新发展、育人戍疆”的办学精神,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边疆高校特色发展之路,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先后荣获“中俄合作应用型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中美人才培养计划》121项目先进单位”“黑龙江省教育系统师德建设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标兵”等荣誉称号。2019年,学校成功加入中俄工科大学联盟,成为盟内观察员院校;被确定为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示范高校培育单位;入选教育部“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项目建设院校。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2064人,折合在校生12260人。占地面积61.53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25.17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6.72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值12913.66万元。现有教职工863人,正高级职称127人,副高级职称174人。其中专任教师608人,博士31人,硕士482人。设有二级学院14个,开设本科专业40个。学校建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2个,省重点专业3个,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十二五”重点建设学科1个;建有省级精品课程3门,入选省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建有省级教学团队2个;入选省级青年教学名师1人;获批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建有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在俄罗斯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获得省级以上教学成果奖11项。建有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备案的俄罗斯研究中心、远东研究院、中俄比较教育研究所和环境艺术研究所等研究机构。学校积极打造“国际化”办学特色,依托区位优势,构建专业+俄语+实践+双创对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与莫斯科国立柴科夫斯基音乐学院、莫斯科国立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俄罗斯体育运动与旅游大学等俄罗斯近30所知名高校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广泛开展互派学生、互聘专家、学术合作、文体交流、联办学刊、联合培养本硕学生等教育合作交流。多个合作项目成为知名度较高的品牌,建有国家级“中俄大学生交流基地”“俄语中心”“黑河学院--俄罗斯阿穆尔州美术家协会艺术实践教学基地”,是教育部第一批确定的“中俄联合培养本科生项目”单位,与国家留学服务中心共建我国第一个“赴俄留学培训基地”,建有国内第一个中俄高校TRIZ研究推广基地,与俄罗斯合作院校联办第一本双语学刊——《远东高教学刊》,与布拉戈维申斯克国立师范大学共建阿穆尔州第一个“孔子学院”。“携手青春,共享阳光”国际青年大会入选俄罗斯100个最佳社会实践活动方案,并被俄罗斯联邦国家杜马授予“中俄文化交流优秀活动奖”。建有苏里科夫美术学院中国青年画家研修基地,并成功举办五期中国青年画家油画研修班。与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已举办三期莫斯科国立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中国音乐人才研修班。成立“黑河学院俄罗斯远东智库”,填补了我国远东区域性智库建设的空白,通过成果转化、政策咨询等形式,服务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黑龙江省“中蒙俄经济走廊-龙江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历史方位,黑河学院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继续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足龙江经济社会发展,面向全国,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以《黑河学院章程》为基本遵循,全面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扎实推进依法治校进程,不断推动学校各项事业创新发展,为建成一所扎根黑河、立足龙江、面向全国、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国际化、高质量应用型边疆大学而努力奋斗!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