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四川: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录取照顾政策
2012-12-0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普通类专业录取照顾政策

  1.退役军人、残疾军人、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优先录取。

  2.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协主办的全国中学生学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信息学,下同)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者加10分,获得全国决赛二、三等奖者加5分。

  全国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全国决赛名称为:①中国数学奥林匹克;②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决赛;③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④全国中学生生物学竞赛;⑤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

  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由中国科协、教育部等主办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者,以及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加10分。

  4.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省教育厅表彰的省级优秀学生加10分。

  5.自谋职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含)以上或被大军区(含)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6.对德智体全面发展,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可享受以下录取照顾政策:

  (1)四川省委、省人民政府及国家有关部委授予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荣誉称号的考生加10分;

  (2)获得县(市、区)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公民”称号的考生加10分,获得市(州)人民政府授予“见义勇为勇士”称号的考生加15分,获得省人民政府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英雄”考生加20分;

  (3)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在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其他突出事迹者,经省录取领导小组集体研究,可在20分以内加分。

  7.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台湾省籍考生加10分。

  8.烈士子女加20分。

  9.应届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生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参加重大国际体育比赛集体或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全国性体育比赛个人项目取得前6名;在田径、篮球、足球、排球、乒乓球、武术、游泳和羽毛球8个项目运动中获国家二级运动员(含)以上称号(或达到二级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并参加省组织的统一测试达到相应标准的考生加10分(具体要求和办法另文规定)。

  10.对第一志愿(平行第一志愿的A志愿;不含征集志愿)报考我省地方属农、林院校(含由农、林院校合并而成的高校)农、林专业的考生可加10分。

  符合以上第2至第10条规定的考生,加分后达到学校调档分数线的,向学校投档,供学校审录。

  11.下列考生,加分后达到学校调档分数线的,向学校投档,由学校决定录取与否和录取的专业:

  甘孜州、阿坝州、凉山州,峨边县、马边县、米易县、盐边县、石棉县、北川县、平武县、汉源县、宝兴县、兴文县,仁和区、金口河区(以下简称三州、十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含提前批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本科院校,以下简称本一批院校)加25分,其他院校加50分;其汉族考生,本一批院校加10分,其他院校加25分。

  攀枝花市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本一批院校加10分,其他院校加25分;其汉族考生,本一批院校加5分,其他院校加10分。

  古蔺、叙永、珙县、屏山、筠连五县的苗、彝族考生,本一批院校加10分,其他院校加25分。

  其他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我省地方属院校录取时加5分,在其它院校录取时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符合多项照顾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分值最高的一项,不累加。

  二、普通高校艺术、体育类专业招生录取照顾政策

  1.文考成绩照顾加分:

  (1)符合前述普通类专业录取照顾政策4~9款条件的考生,按照普通类专业录取照顾加分分值给予照顾。

  (2)下列考生,加分后达到学校调档分数线的,向学校投档,由学校决定录取与否:

  ①三州、十县、两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35分,其汉族考生加20分。

  ②攀枝花东区、西区的少数民族考生加20分,其汉族考生加10分。

  ③古蔺、叙永、珙县、屏山、筠连五县的苗、彝族考生加20分。

  ④其他散居少数民族考生,在我省地方属院校录取时加5分,其它院校录取时在与汉族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符合多项照顾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分值最高的一项,不累加。

  2.专业成绩照顾加分:

  三州、十县、两区的考生专业统考成绩达到省控制分数线的,省内院校录取时加5分。

  3.退役军人、残疾军人、残疾人民警察、因公牺牲人民警察子女、一级至四级残疾人民警察子女,因见义勇为死亡或致残人员子女,在与其他考生同等条件下优先录取。

  平时荣获二等功或者战时荣获三等功以上奖励的军人的子女,一至四级残疾军人的子女,因公牺牲军人的子女,驻边疆国境的县(市)、沙漠区、国家确定的三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和西藏自治区,解放军总部划定的二类以上岛屿工作累计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国家确定的四类以上艰苦边远地区或者解放军总部划定的特类岛屿工作累计满1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飞、停飞不满1年或达到飞行最高年限的空勤军人的子女,从事舰艇工作满20年的军人的子女,在航天和涉核岗位工作累计满15年的军人的子女,达到有关高等学校投档线的,应予优先录取。

  三、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等职业专科班对口招生录取照顾政策

  在普通高校职教师资和高等职业专科班对口招生录取时,符合前述普通高等学校招生普通类专业录取照顾政策1、5~9和11款条件的考生,按照普通类专业录取照顾幅度给予照顾。

  符合多项照顾条件的考生只能享受其中分值最高的一项,不累加。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警官学院(简称武警警官学院,下同),是一所直属武警部队领导的普通高等教育院校,也是四川省唯一一所军事院校。一、历史沿革:武警警官学院历史可追溯到1950年2月成立的西南军区军政大学,经历了川北分校、西南军区公安部队军政干部学校、四川省公安学校武装警察训练大队、成都军区独立师教导队、四川省公安局(厅)人民武装警察教导队、四川总队教导大队等九次变迁。1984年5月在原四川总队教导队基础上重新组建武警成都指挥学校,2000年更名为武警成都指挥学院,隶属武警四川省总队。2011年学院由初级指挥院校转型为学历教育合训院校,更名为武警警官学院。2017年7月22日,根据习主席整编命令,在原武警警官学院、福州指挥学院、广州指挥学院基础上,调整组建成立新的武警警官学院,为高等教育院校,主要担负长江以南执勤分队指挥类生长警官、机动分队指挥类生长警官和交通分队指挥类生长警官的培训任务。二、地理位置:学院本部地处成都市双流区,北距成都市中心18公里,毗邻双流国际机场,南距2000年古镇黄龙溪20公里,自古就是水陆要冲和军事重镇。学院训练基地位于广州市白云区。三、学科专业:学院设有作战指挥、军事大数据工程、指挥信息系统工程、哲学、法学、思想政治教育、中国语言文学类、新闻传播学类、历史学、数学类、物理学、应用心理学、机械工程、电子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安全、道路桥梁与渡河工程、管理科学与工程类18个专业。四、教学设施:学院大力加强信息化教学建设,多媒体教室、阶梯教室、电子阅览室、语音室、计算机室、实验室、大讲堂、训练中心和非线性电视录像编辑室配置齐全。校园网于2002年建成并开通军队院校校园网,实现了教学多媒体化和网络化。图书馆馆舍面积5400余平方米,收藏各类纸质图书20余万册,电子图书30余万种,中文期刊400余种,报纸20余种,拥有多个阅览室。建设集通用资源、特色资源为一体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拥有国内主流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中外名校精品课程等通用数字资源,自建军事期刊全文数据库,数字资源总量达30TB。五、教学科研:学院转型以来,积极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课题20余项,军队、武警部队级课题60项,省部级课题60余项;军队级教学、科研成果奖项19项,武警部队级奖项30余项,省部级奖项10余项;出版专著、教材著作共200余部;学院还大力开展学员创新实践活动,在“全国大学生模拟联合国大会”“全国大学生英语辩论赛”“CCTV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全国科研类航模比赛”“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MCM) ”“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全国兵棋推演大赛”等国内、外大学生创新竞赛中获奖,参赛人数和获奖人次逐年上升。我院摸索出的“10+1”军地融合式教研模式,开创了军地联合办学的先河,与驻地重点高校、科研院所开展深度合作,在教学中相互扶持、在科研中联合攻关,全面拓展融合发展平台,持续推进学院内涵式发展,提升办学层次和科研水平。六、主要成果:建院以来,先后为部队输送指挥生长干部万余名,“武警初级指挥专业”被列为全军“2110工程”重点建设学科专业领域点,“武警战术”被评为全军“百门优质课程”,获奖科研成果40余项,国家专利20项,有35人次获军队院校育才“金奖”和“银奖”。出色完成了“3·14”藏区维稳、“5·12”汶川和“4·20”芦山抗震救灾任务,被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表彰为“抗震救灾先进单位”,涌现出“全军十大学习成才标兵”吴荣春,“中国武警十大忠诚卫士”雷敏、王建国、王翩翩,武警部队教学名师薛振中、陶应奇,全国百名“向上向善好青年”廖其炜等先进典型。学员一旅二营四连被军委表彰为“先进基层党组织”,被武警部队表彰为“基层建设标兵连”,并荣立一等功。训练基地先后被表彰为“全军思想政治建设先进单位”“全军抗击雨雪冰冻灾害先进单位”“全军学生军训工作先进单位”“亚运安保先进单位”“大运安保先进单位”“春运工作先进单位”。
  • 学校简介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创建于2000年,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是教育部批准的首批国家级示范性软件职业技术学院,也是国家技能型紧缺人才培训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四川省电子信息产业青年技师培养基地。学院是四川省第一所通过由教育部组织的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的民办普通高校。武书连发布的2019中国民办高职高专综合实力排行榜中,学院位列全国第18名、四川省第3名。在“校友会2021中国理工类高职院校排名”榜单中,学院位列四川省民办高职高专中第2名,办学层次被评为“区域一流高职院校”。学院占地606亩,地理位置优越,坐落在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成都市高新西区,紧邻英特尔、联想、华为、TCL、富士康等高新技术企业,下设计算机系、汽车工程系、经济管理系、数字艺术系、外国语系、体育系,开设了社会亟需的35个专业,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14000余人。学院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主动对接四川省支柱产业,努力打造“信息技术”特色,培养满足行业、企业用人需求和学生成长成才需求,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一线,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实行以素质教育为基础、以能力培养为核心,坚持工学相结合;以“高素质、强技能、双创力”为培养主线,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专创融合三位一体”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学院拥有一支“数量充足、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富有活力”的“双师型”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近700名;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占30%,硕士学位以上占35%;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名、四川省教学名师2名、四川省优秀教师2名,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名。学院所开设的专业中,省级重点专业1个(软件技术)、省级重点特色专业3个(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商务、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院级重点专业6个(数字媒体应用技术、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新能源汽车技术、建筑室内设计、工程造价、社会体育)。学院坚持工学融合,重视学生实践技能和综合素质的培养,建设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实训基地(中央财政支持的职业教育实训基地)、移动互联网创新实训基地、软件技术生产性实训基地、“互联网+”双创人才孵化实训基地、数控实训中心、汽车实训中心、京东校园实训中心,护理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学前教育专业实训中心以及120多个设备先进的专业实验实训室,并根据学生兴趣建有多个创业孵化室、专业体验室和工作室,使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近年来,学生参加国际国内各类竞赛共获奖2339人次,其中国际级奖项39人次,国家级奖项568人次、省(市)级奖项1732人次;2010年以来,在国内公开刊物发表艺术作品100余篇,2个思科顶级认证,150多个思科中级认证,200多个华三中级认证。学院积极探索产学研结合的发展之路。先后与成都市商务局、高新区社会事业局、Intel公司、IBM公司、思科公司、赛灵思(XiLinx)、凤凰卫视、凤凰教育集团、微软、阿里巴巴、成都维纳软件、东创建国汽车集团等开展政、校、行、企合作,合作内容涉及课程置换、专业共建、订单培养、学生顶岗实习、项目开发、技术服务、人才培训、共建实训基地。学院坚持“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不断提升就业质量,与英特尔(成都)、联想集团、仁宝、中芯国际、宸鸿科技、中国移动、中国电信、招商银行、中国银行、西门子(成都)、宁江山川、中国石油天然气有限公司、四川省地质工程勘察院、中铁二局集团、中储集团、百度成都地区总代理、力方国际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杭州海康威视电子有限公司、上海宝冶、锦江宾馆等数百家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就业基地。社会广泛称赞“托普学生好用”。办学以来,学院已为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优秀的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就业率和满意度始终保持在较高水平。学院先后荣获2007年、2008年、2011年、2013年“四川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09年荣获“亚洲博鳌·中国高等教育就业典范院校”称号。学院主动服务社会,为区域经济建设发展做出了显著成绩。先后获得了“全国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全国信息产业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民办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示范学校指导服务奖”、“四川省民办教育先进集体”、“四川省先进社会组织”、“四川省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四川省“园林式校园”、四川省高校“标准化食堂”、“2016年度、2017年度全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省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多项荣誉。新时期、新机遇、新挑战!全院师生将在“诚信、务实、精技、立业”校训的指引下,团结奋进,开拓创新,努力建成立足四川、面向全国、特色鲜明、品牌响亮、质量出众、人才培养模式先进的IT院校,力争成为四川省一流、全国有影响的优秀民办高职院校。
  • 西华大学成都市金牛区
    学校简介西华大学是四川省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重点支持高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高校、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四川省首批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60年,时名四川农业机械学院,是为贯彻毛泽东同志关于“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的重要指示,国家在当时的七个大区分别布点建设的农业机械本科院校之一,建校当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学校1978年被四川省确定为六所重点高校之一,1982年成为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3年更名为四川工业学院,198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90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四川工业学院与成都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合并组建西华大学。2008年四川经济管理学院整体并入西华大学。建校61年来,学校坚持“立足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秉持“求是、明德、卓越”的校训,传承“知难而进、自强不息”的优良办学传统,主动适应国家和四川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内涵提升为核心,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积极拓展国际交流合作,大力推进文化传承创新,办学声誉卓著。学校现有四个校区,校园面积近4000亩,地理位置优越,环境优雅宜人,荣获四川省首批文明校园、四川省绿化模范单位称号,是读书治学的理想之地。校本部位于成都市郫都区,彭州校区位于成都彭州市,人南校区位于成都市武侯区,宜宾校区位于四川首个省级新区宜宾三江新区。学校教学科研及体育设施齐备,图书馆馆藏文献资源1060万册(件),是全国收藏《中华再造善本丛书》的100所高校之一。学校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师资力量不断壮大。拥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 1000余名,其中,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优秀专家等150余人次。学校还聘请了一批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以及国内外著名专家担任学校特聘教授。学校始终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作为兴校办学的根本任务,以本科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为主体,不断健全育人体系,人才培养成效显著。现有21个学院,全日制在校学生4.5万余人,举办有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医等10个学科门类,拥有2个省一流学科、8个省级重点学科,3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79个本科专业2021年招生,具有面向全国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拥有国家和省级一流专业、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以及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等60余个次。5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新农科项目、产学研协同育人项目200余个。办学61年来,培养了以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华明、美国发明家科学院院士任志锋、东方电气集团首席专家石清华、东方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行等校友为代表的各类人才28万余名,已经成为四川省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学校以立德树人为中心,强化通识教育和专业基础,推进科教融合,重视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拥有国家级教学示范基地,建有省级大学科技园和省大学生创新创业俱乐部,是四川省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近五年,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国内外重大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820余项、省级奖2860余项;在全国大学生桥梁设计大赛总决赛中获唯一特等奖,在美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获国际特等奖提名,在世界技能大赛“汽车技术”项目中实现我国该赛项上奖牌零的突破并获得银牌。学校重视网络育人和文化育人,艺体教育特色鲜明。学校是“易班”网络思政平台全国推广第一所试点高校、全国易班共建示范高校,教育部原部长陈宝生等上级领导来校调研指导易班工作。学校荣获第八届全国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一等奖、第九届优秀成果特等奖。学校招收乒乓球、跆拳道、足球高水平运动队学生;奥运冠军陈龙灿执教学校,带领乒乓球高水平运动队获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乒乓球男团冠军;西华啦啦操队获世界啦啦操锦标赛第三名。学校获得全国高校“校园好声音”比赛两届冠军、一届亚军;学生艺术团多次参加央视春晚等文艺演出。学生的综合素质、专业能力和创新精神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好评,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学校被评为四川省就业先进单位。学校面向科技前沿、经济主战场、区域发展战略开展科学研究,科研水平和服务社会能力不断提升。现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民委国别区域研究中心、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四川省国际科技合作研究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四川2011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部省级平台近20个。学校凝聚学科科研优势,努力服务四川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牵头编制四川省农业装备、川菜产业、智能与新能源汽车三大产业攻关路线图。近三年承担国家和部省级重点科研课题400余项,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四川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部省级以上各类成果奖30余项。工程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内合作和国际交流。学校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高校;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共建“天府创新研究院”;与中国农业大学、西南大学开展农机和食品领域合作;与省农业厅、省应急厅、省市场监管局等政府厅局分别共建“四川现代农业装备协同创新中心”“应急管理学院”“四川质量发展研究院”。学校建有国家民委“日本应急管理研究中心”、省“澳大利亚研究中心”、省“国际科技合作(澳新)研究院”;与美国、英国、德国、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印尼等10余个国家的70余所高校广泛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学术及科研合作,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与印尼三一一大学共建孔子学院;近年来留学生规模大幅增长。奋进新时代,阔步新征程。全体西华人正以昂扬的精神风貌,改革创新,砥砺奋进,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的国内知名的重点综合性大学,为服务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学校简介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是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院校。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以影视技术为核心融合动漫、数字媒体、 新闻传播、影视表演、影视产业管理、艺术设计等多学科、多领域协同发展,秉持"明德强技,笃学维新"的办学理念,以为中国电影工业化、产业化、国际化发展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目标,坚持特色办学之路,立足四川,面向全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中国影视、文创产业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人才。学院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贯彻落实国务院《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推进现代学徒制落地生根,形成"一个中心,多点支撑"的实践育人平台,联合国内外影视企业,建设影视实训中心,设立电影特效、音效、动漫、电影美术、影视后期制作、VR技术应用等工作室,积极引入国内外优质影视企业、人才、技术资源开设实训课程和技术服务,形成产教学研创一体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创作实体,使学院发展成为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影视职业技术培训中心,技能型人才成长的挥篮,影视技术应用创新的战略高地。2021年12月11日在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南充东方教育集团出资全面接管南充电影工业职业学院,迅速启动了全面建设、完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同年12月31日学院搬入大学城新校区。学院重新设立理事会,组建以北京电影学院、中央戏剧学院等专家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专业教学团队。规范教学管理,提升教学质量。面向社会需求设置学科专业,努力创建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推动高等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 四川传媒学院成都市锦江区
    学校简介四川传媒学院始建于1997年,主校区坐落在四川省成都市,原为成都理工大学广播影视学院,2001年开始举办普通本科教育。2013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综合类民办普通本科高校。办学思路 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坚持董事会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公益性办学原则,坚持地方性、应用型、行业性办学定位,将党委政治核心作用融入到立德树人全过程,秉承"博学笃行、德艺双馨"校训,践行"以学生为本,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成长,为了一切学生的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完善体制、创新机制、稳定规模、调整结构、改善条件、保证质量、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立足"媒体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艺术与科技融合",主动对接、服务传媒行业和地方文化产业发展需求,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创新精神,适应传媒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办学条件 学校主校区位于成都市郫都区,两个实习实训校区分别位于成都市蒲江县和四川省间中市三个校区校园总面积2397.95亩,建筑面积82.74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2亿元,校园网万兆主干、千兆到桌面,无线全覆盖。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2.36万平方米,馆藏纸质图书203.08万册。学校另建有"四川省图书馆传媒学院分馆",馆藏纸质图书18万册,数据库78个。学校拥有4K超高清电视转播车、箱式转播系统、2000多台3D/4K高清摄影摄像设备和高端数字摄影机、 3000多台后期编辑设备和图形工作站、大型录音棚、大型摄影棚、艺体中心等。师资队伍 学校现有17个教学单位,自有专任教师1081人。有2018-2022届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人,四川省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7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2人,四川省高等学校教学名2人,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名师4人,四川省"教书育人名师"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6人,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科技委委员1人,国家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领军人才1人和青年创新人才3人。学科专业 学校开设了4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艺术学、管理学、工学、经济学和教育学等6大学科门类。有国家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2个,省级"双万计划"一流专业建设点7个,省级应用型示范专业5个,省级特色专业1个,省级卓越新闻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个,省级综合改革建设专业5个,省级民办高校专业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专业4个,省级重点(特色)建设专业6个,省级"课程思政"示范专业1个。教学改革 学校入选教育部规建中心"高校数字媒体产教融合创新应用示范基地"试点院校,是四川首批"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高校"、四川省教育体制机制改革"深入推进协同育人改革试点" "新时代传媒艺术类人才培养模式建设改革试点"院校。获四川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3项。人才培养 学校提出了"三融合" "五对接""三贯通""三层次"的"3533"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建有四川省优秀教学团队1个,省级"课程思政" 示范团队1个,四川省民办优秀教学团队3个;有省级精品课资源共享课程4门,省级精品课程7门,省级应用型示范课程6门, 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7门,省级精品共享课程4门,省级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科普教育基地1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6个。产教融合 学校建有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批准挂牌的"中国(成都)超高清创新应用产业基地——成都影视硅谷"、第一批"四川省高校创新创业创造'学教研产城一体化'示范基地"等高端协同育人平台。以学校为依托建设的"府河源影视传媒科教产业园",被列入"四川省新闻出版广播影视'十三五'发展规划"并连续四年列入四川省重点项目;以学校为核心区域的成都影视城,被成都市列为66个产业功能区之一;学校建设的现代高科技摄影棚-成都影视硅谷摄影大棚被列入四川省"十四五"规划(草案)。科学研究 学校参与研制了国家广电总局《5G高新视频-领沉浸式视频技术白皮书》《5G高新视频-VR视频技术白皮书》《互联网自由视点互动视频数据格式规范》标准、《网络视听节目音频响度技术要求》标准、《网络视听节目视频参数及命名规范》标准、《4K超高清电视节目拍摄制作技术白皮书》和《5G+4K/8K超高清技术白皮书》等行业标准,完成了《2018中国数字创意产业人才培养白皮书》的编撰,承担了 "新媒体影像创作师"职业技术认证体系的研发,联合中标了国家级重大科研项目"面向超高清视频行业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超高清视频显示终端检测验证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等一批项目。培养质量 学校累计为社会输送了7万余名毕业生,服务于传媒行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建设。涌现出了一批以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徐萍、"全国最美大学生村官"肖琳、第三届全国好记者李丹、世界新闻摄影比赛一等奖获得者鲍泰良 等为典型代表的优秀校友。近三年,学生获得国家级"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1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3项、银奖5项、铜奖14项。面向未来,学校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本为本",坚定不移地推进内涵式发展,朝着建成特色鲜明的民办高水平应用型本科院校目标阔步奋进。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