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东大学2010年特殊类型招生报到须知
2010-01-1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各位考生,大家好!

  欢迎选报山东大学2010年保送生、自主选拔录取、部分外国语言文学(非英语)专业提前招生、艺术(体育)特长生等特殊类型招生。在你通过报名资格审核、打印考生登记表后,请详细阅读以下信息:

  一、考生需按照各类型招生简章要求提供有关材料;持身份证、《山东大学2010年XXX招生报名登记表》,在福州、长春、武汉、西安考点报到测试的考生另须携带正面免冠二吋彩色相片两张(与登记表所贴相片同底)到指定考点报到。

  二、各类型考生均需参加笔试,笔试课目:语文、数学、英语。

  三、报到时间、地点

  1.自主选拔录取和部分外国语言文学(非英语)专业提前招生

  济南考点:山东、河北、江苏、河南、安徽、山西、内蒙、北京考生须于1月14、15日到济南考点报到。外国语言文学类(非英语)专业报到、考试地点: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济南市经十路17922号);自主选拔录取报到、考试地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1月16日笔试;达到复试分数线的考生参加面试,部分外国语言文学(非英语)专业提前招生1月17日13:00前公布考生成绩和复试分数线、17日面试;自主选拔录取1月17日18:00前公布考生成绩和复试分数线,18日面试。

  福州考点:福建、浙江、广东、江西、海南、上海考生须于1月15日到福州考点(福州市第三中学,福州市湖东路43号)报到、考试。1月16日笔试;所有考生1月17、18日均参加面试。

  长春考点:吉林、黑龙江、辽宁、天津考生须于1月22日到长春考点(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中部自由校区,长春市自由大路506号)报到、考试。1月23日笔试;所有考生1月24、25日均参加面试。

  武汉考点:湖北、湖南、广西、四川、重庆、贵州、云南考生须于1月22日到武汉考点(武汉外国语学校,武汉市汉口万松园路48号)报到、考试。1月23日笔试;所有考生1月24、25日均参加面试。

  西安考点:陕西、宁夏、青海、甘肃、新疆、西藏考生须于1月22日到西安考点(西北工业大学,西安市友谊西路127号)报到、考试。1月23日笔试;所有考生1月24、25日均参加面试。

  2.保送生

  考生均须于1月14、15日到济南考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报到、考试。1月16日笔试;1月17日外国语学校推荐类保送生面试;1月18日非外国语学校推荐类保送生面试。

  3.艺术、体育特长生

  考生均须于1月14到济南考点报到。艺术特长生报到、考试地点:山东大学中心校区(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体育特长生报到、考试地点:山东大学千佛山校区(济南市经十路17922号)。1月15日进行特长测试;1月16日笔试。

  注:各类型笔试时间如下:

  上午 8:00--10:00 语文 10:30--12:00 数学

  下午 2:00--3:30 外语

  山东大学招生办公室

  2010年1月6日

热门院校

  • 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德州市德城区
    学校简介德州科技职业学院办学三十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坚强领导和关心支持下,通过全体教师员工的共同努力,学院得到安全稳定快速发展! 从建校之初五个人三千元,发展到主校区、青岛校区,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大到强”,为社会培养15余万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极大促进社会经济建设与发展。一、学院历来重视党建工作,是较早成立党委的综合院校之一,党建工作也取得较好效果,学院先后获省文明单位、中国特色社会主理论宣教基地、省社科普及教育基地、市党员活动培训基地、先进党组织、团省委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学院董事长也先后获得省市优秀党务工作者、模范共产党员、劳动模范、领军人物和感动中国模范人物等称号。2018年,学院作为上合青岛峰会上唯一安保志愿者高职院校,服务峰会,并参与中国国际渔博会服务学生在各领域表现优秀受到表障,充分展现了学院风采。二、学院遵循高等职业教育办学规律,创立了“1十3十N,教学做创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模式,实行开放式办学、規范化管理、全方位育人,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依托市场设置专业,面向社会培养人才。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重点、以技能为核心、以双创为目标,加大教改力度,突出高职特色,建成国家、省级特色专业、示范专业、精品课程和专业群建设成果20余项,教师和学生在各级教学技能大赛中获奖300余项。仅2018年以来,国家、省级高校教学技能大赛获奖六十多项,其中,机器人大赛荣获山东省第二名,网络技术大赛获省特等奖。“双11”,电商专业师生发挥专业优势参与营销,销售额近六亿元。三、学院坚持依法办学、规范管理、创新发展、教授治学、专家治校。先后聘请多名教育界专家担任学院管理职务和指导人才培养工作。在管理中,重视章程建设和民主管理,推行目标管理绩效承包责任制和教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建设,实行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用人机制,充分发挥和调动教师员工的极积性,极大促进人才培养教学工作。四、突出的办学业绩,吸引了众多学子就读。2018年,学院立足山东、面向全国招生六千多人,报到率达92%,在校生规模近两万人。在招生业绩连创新高的同时,毕业生就业立足山东、南联长三角、北接京津冀,连续多年就业率达96%以上,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可。五、学院发展得到各级领导的关注,国家、省委、省政府、人大、政协和教育主管部门给予大力支持,多位领导多次来学院视察并题词表彰和鼓励,省委书记赵志浩亲笔题词“创办高校,敢为人先”、“社会办学,创新典范”;副省长邵桂芳题词“扎实的理论功底,过硬的动手能力”并指出:你们凭借三千元五个人通过十年来的发展办成知名学校;李铁映副委员长赞誉“走出中国职业教育一条新路子”令人震惊。领导的关怀极大激励了广大教师员工干事创业、教书育人。六、学院办学得到社会普便认可和高度评价,先后荣获省文明单位、高等学校教学管理先进、后勤管理、公寓管理、安全保卫等先进单位和全国十大名牌高职院校、全国创新示范院校、全国创建平安校园和规范化管理示范院校等国家、省、市荣誉上百项,中国教育报、中央电視台东方时空栏目分别以“中国职业教育一面旗帜”和“大学生双证就业”为专题全面报道学院办学事迹。七、学院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中国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进课堂、进人才培养全过程。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为抓手,从倡导孝道文化入手,以诵讲践行《弟子规》为途径引导学生做人做事,在家孝敬父母,在外忠诚干事。建立了“孝亲尊师大讲堂”,聘请“全国十大孝贤”、“全国十大孟母”道德模范来校授课,通过校报、文化墙、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形式营造校园书香氛围。学院国学会和志愿者团队做带头表率,参加义务清扫校园、餐厅、宿舍,捡拾垃圾等公益活动3000多人次,参加义务献血人数达到1000多人次。努力培育“培养智慧孝子的高校”这一特色教育品牌,打造高校传统文化示范基地。学院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全面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提升人才培养能力为关键,以服务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为契机。结合学院实际,更新理念,垮入新征程,实现新作为,努力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可靠接班人和优秀建设者。为将学院创建成为优质品牌名校,培养千千万万知名的大学生而不懈努力!
  • 滨州医学院烟台市莱山区
    学校简介滨州医学院是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山东省省市共建高校、山东省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前身是始建于1946年的原国立山东大学医学院,1956年3月独立建制为青岛医学院,1970年10月整体搬迁至山东省惠民地区行署驻地北镇办学,1974年11月设立青岛医学院北镇分院,1981年9月改称北镇医学院,1983年3月随驻地更名为滨州医学院,2002年烟台校区投入使用。目前,学校已发展成为一所以医药学科为优势,残疾人高等教育、康复高等教育为特色,医、理、工、管、教等多学科门类渗透融合、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医学院校。办学规模 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17241人,其中本专科生15306人、硕士研究生1525人,面向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有留学生410人。现设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特殊教育学院、口腔医学院、护理学院、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院(葡萄酒学院)、中西医结合学院、公共卫生与管理学院、外国语与国际交流学院、康复医学院、老年医学院、医学影像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16个院(系)。人才培养 学校始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秉承“仁心、妙术”的校训精神,弘扬“团结、严谨、求实、创新”的校风,践行“教书育人、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敬业奉献”教风和“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勤奋学习、诚实守信”的学风,独立办学4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15.6万名各类医学及医学相关人才,学生培养质量得到了用人单位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打造了“作风朴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毕业生品牌,涌现出如美国科学院院士孟祥金等一批学术大家、行业翘楚以及救死扶伤的基层一线医务工作者,为国家和民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13年,在山东省高校中率先以“6年完全认证”的优异成绩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于2020年获批认证期延长至10年;2016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为国家临床医学、中医学专业水平测试单位,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5+3”临床医学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为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万名护理人才培训基地、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全科医师培养基地。特殊教育 1985年,学校创办了我国第一个专门招收残疾人青年的大学本科专业(医学二系),开创了我国残疾人高等教育的先河。2012年招收视障学生,2018年招收听障学生,填补了全国医学院校开展本科层次视障生、听障生教育的空白。30多年来,探索形成了“残健融合、教康结合、学用合一”的残疾人人才培养“滨州医学院模式”,为社会培养了1300余名残疾人医学人才,为促进国家进步文明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现为国家残疾人高等教育基地、盲人医疗按摩规范化实训基地、康复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学科专业 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儿科学、中医学、药学、康复治疗学、特殊教育、生物制药等34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特色专业4个,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4个、一流专业建设点25个。拥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6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有省部级重点学科8个。临床医学致力于“卓越医生”培养和新医科建设,开办“院士新医科实验班”,目前已进入ESI全球排名前5‰,入选“山东省一流学科”、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建设名单,获批为山东省新旧动能转换专业对接产业项目;药学学科为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入选山东省“高水平学科”培育学科,积极服务区域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坚持走产学研用融合、校企合作特色发展之路。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进入“软科中国最好学科排名”前50%。有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研究室1个,山东省工程实验室1个、技术创新中心(筹)2个、人文社科基地1个、山东省协同创新中心4个、厅局级科研平台22个,直属附属医院有省级临床重点专科23个。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29门、精品课程(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2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科学研究 近5年,承担科研课题14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02项、国家社科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308项;获得省部级科研成果奖励15项;出版著作114部、教材558部;发表完全知识产权SCI、CSSCI、卓越期刊等收录论文2500余篇,其中在《自然》《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柳叶刀》等刊物发表合作文章10篇;获专利169项,其中发明专利100项;参与开发我国首个自主研发获批上市的原创性ADC抗肿瘤新药—爱地希注射剂。承担省级教学改革项目107项,获省级教学成果奖23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8项;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二等奖1项,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一流教材3项。主办《中国医院统计》和《滨州医学院学报》,均向国内外公开发行。师资队伍 现有教职医护员工6730人(含2所直属附属医院),其中专任教师1252人;教授(含具有正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286人,副教授(含具有副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882人;博士582人;有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特聘院士12人(含外籍院士4人),国家级海外高层次引才工程专家3人,“长江学者”讲座教授1人,全国模范、优秀教师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4人,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9人;“泰山学者”特聘教授18人,“泰山学者”青年专家10人,泰山产业领军人才4人,山东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8人、卫生系统杰出学科带头人(泰山医学家)和青年重点科技人才3人、高校重点学科(实验室)首席专家1人,省级教学名师9人、优秀教师(研究生指导教师)14人;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科研创新团队1个。条件设施 现有烟台、滨州两个校区,占地1718.17亩,总建筑面积80.9万平方米;国有资产17.3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6亿元;图书馆藏书144.2万册;有直属附属三甲医院5所、非直属附属医院18所。滨州附属医院是山东省区域医疗中心,建筑面积31.4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5.6亿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11.5亿元,开放床位2802张。烟台附属医院是烟威地区首家省属大型三甲综合医院,建筑面积22.9万平方米,固定资产14亿元,开放床位1690张。附属烟台市烟台山医院是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筑面积30.37万平方米,编制床位2016张。附属烟台市口腔医院是三级甲等口腔专科医院,编制口腔综合治疗椅位260台,为国家口腔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附属滨州市中医医院是三级甲等中医医院,设置床位550张,为国家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中医服务标准化试点单位。交流合作 先后与美国田纳西大学、英国德蒙福特大学、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德国柏林健康与运动学院、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白俄罗斯维捷布斯克国立医科大学、马来西亚拉曼大学、韩国岭南大学、日本学校法人育英馆等40余所高校和医疗机构,与山东大学、天津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等国内知名高校,与山东国际生物科技园、荣昌制药、美宝集团、愉悦家纺等大型医药集团,建立了友好交流与合作关系,在教育资源共享、高层次人员交流、联合培养人才、学术科研攻关、海外引智引才、协同创新发展等方面开展实质性交流合作,取得了较好成果。
  • 学校简介 菏泽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院坐落于美丽的牡丹之都—山东省菏泽市,位于菏泽市牡丹区长城路999号,校园占地865亩,内有万花湖130亩,学院建设规划由我国著名建筑设计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南理工大学教授何镜堂主持设计,建筑面积40万平方米,倾力打造江北最美湖景大学。另有齐鲁工业大学、牡丹区国花学校两个分校区。学院先后被命名为全国智能制造领域中外人文交流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基地、中国牡丹产业人才培训基地、山东省外包服务培训基地、山东省跨境电商培训基地、山东省旅游产学研合作基地、山东省华文教育基地、山东省中华文化传承基地、山东省百佳学生资助工作单位。学院坚持高端规划,高点定位,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努力建设扎根菏泽大地、符合国际标准、具有中国气派、形成优势品牌的鲁苏豫皖交界地区一流高等职业院校。 学院设商贸物流系、机电工程系、交通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经济管理系、食品科学与化学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旅游管理系、育中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系)、退役军人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共11个院系。开设有电子商务、物流管理、会计、互联网金融、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光伏发电技术与应用、电气自动化技术、供用电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物联网技术、动漫制作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汽车营销与服务、应用化工技术、精细化工技术、食品生物技术、建筑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工程造价、旅游管理、空中乘务、音乐表演、动物医学、公共事务管理、学前教育专业(国控师范类)、幼儿发展与健康管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等29个专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11000人,年培训规模10000人。学院拥有国控(师范类)专业 1个---学前教育专业;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品牌专业群2个--电商物流专业群、人工智能专业群;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重点专业6个—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联网技术、机电一体化、电气自动化、工业机器人。 师资队伍实力雄厚。现有教师总数526人,其中,专任教师436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97人、硕士以上学位246人、35周岁以下的教师365人、国家级、省级优秀教师58人、省级教学能手4人。承担立项科研课题205项,发表论文48篇,出版著作6部,获得省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2项、市级科研成果奖27项。学院聘用具有行业影响力的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兼职教师20余人。建立菏泽籍高端人才服务机构,搭建区外人才服务菏泽和学校发展的平台,成为我院人才队伍的重要补充。 教学条件配套先进。拥有10万平方米的国家级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训设备价值1.1亿元。其中,包括融汇工业4.0、机器人、5G通讯、无人机、无人驾驶、智慧城市的人工智能产学研中心,融汇装备制造、汽车检修的高端装备实训中心,融汇全息影像、VR展示、大数据资源的中国美术学院菏泽大学科技园,融汇精品酒店、航空乘务、高档琴房的文旅幼教实训中心、融汇项目路演、网红录播、物流体验的菏泽市大学生创业创新基地。拥有无线网络全覆盖、教学场所全智能、生活服务全在线的智慧校园网络体系。拥有智慧教室400个、全程录播教室20个,理实一体化实训室200个,计算机2300台。 教学科研积累丰厚。教学督导、教学检查、教学质量评价、视频观摩评教等教学秩序建设;专业带头人、学科带头人、课程负责人、教学名师培养等教学能力建设;高级酒店管理订单培养、建筑施工管理现代学徒制培养、汽修工匠工学交替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加强体育、拓展美育、强化劳动教育等全面发展育人体系建设均成效显著,取得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成立菏泽市曹风乡村振兴研究院、菏泽市高端化工研究院、菏泽市国韵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院等16个学会、协会、研究院;建立了人工智能和水环境污染控制两个市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中心。 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硕果累累。参加省市教学能力大赛130人次并获省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参加全国全省各类学生大赛260人次,2019年获得上海合作组织国际技能大赛金、银、铜奖各1项,全国行业技能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华职教社黄炎培创新创业省级大赛金奖1项,山东省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二等奖1项、三等奖5项,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富民兴鲁技能大赛等其他省级部门技能大赛二等奖2 项、三等奖1项。 创新创业教育成绩突出。设立创新创业学院,引进高水平指导团队,建设高标准创新创业基地,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推动大学生创新创业活动深入开展,培训创业导师206人、学生4332人,指导创办小微企业22家,并获颁山东省创新创业学院、山东省创客之家,中华职教社黄炎培创新创业省级大赛金奖1项,大学生互联网+省级大赛三等奖1项。 产教融合不断加深。牵头成立了菏泽市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联盟并担任理事长单位;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农业光伏产业联盟、中国发明协会职业教育创新创业联盟、人工智能产教融合国际联盟、山东省人工智能产教联盟、山东省跨境电商产教联盟、山东省“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联盟、海尔集团产教联盟并担任副理事长单位,当选了山东省人工智能学会常务理事单位及职业教育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成功承办了山东省第二届人工智能大会。与牡丹区、开发区、高新区达成了战略合作,与中国美术学院大学科技园共建中国美术学院菏泽大学科技园入驻100余家文创企业,与科大讯飞、旷视、360、中兴、中车、海尔等知名企业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与中关村软件园、山东育中方略教育集团等教育型企业联合成立了中关村大数据产业学院、华科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育中教育学院等13个产业学院。 国际交流广泛深入。经教育部批准与韩国中部大学合作招收首届旅游管理专业合作办学班39人,建设了韩国文化体验馆、成立了韩语社团,在学生中组织韩国专升本培训班97人,赴日就业班学生34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广泛合作交流,先后与澳大利亚科庭大学等8个国外大学签订合作协议,接待德国等22个国家访问团,赴日本等7个国家进行考察访问,外派教师1名赴泰国任教,交流范围覆盖欧亚大陆。 社会服务内容多样。成立退役军人教育学院,为全市退役军人提供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为退役军人求学就业开辟直通服务;成立继续教育学院,组织学历提升教育1000余人,各种培训10000余人,承接全国会计资格、医师资格、计算机等级等社会化考试42820人次。拥有教育部1+X证书试点项目5个—电子商务、智能制造技术、BM技术、传感器技术、新能源汽车技术,全国职业技能考试站点5个--全国智能制造职业技能评价考试站、全国计算机等级考点、全国会计等级考点、全国卫生从业人员资格考点、全国银行从业人员资格考点。
  • 枣庄职业学院枣庄市薛城区
    学校简介枣庄职业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公办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枣庄技师学院是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以培养预备技师、高级技工为主的技术院校。枣庄职业学院与枣庄技师学院两位一体,由枣庄市人民政府投资兴建,省市两级管理。我院是山东省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建设工程立项建设单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文化品牌示范基地,被中国民协授予“民间文化教育示范学校”,被山东省民协授予“齐鲁工匠手艺体验基地”。学院建有枣庄新城和台儿庄古城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24万平方米,现有实验、实训室、实习基地140个。在校学生14000余人,教师55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75%以上。教师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山东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富民兴鲁劳动奖章、山东省十大劳动之星、山东省首席技师、山东省技术能手、山东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等荣誉称号。学院下设医学院等11个教学机构和11个党政群管理机构及1个独立法人单位。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开设了农业、机械制造、旅游、化工、医药卫生、电子信息、建筑等12大门类42个高职专业,其中中央财政重点支持建设专业2个(机电一体化技术、旅游管理),省级特色专业3个(数控技术、旅游管理、口腔医学),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医药卫生专业群、机电专业群),专本对口贯通培养试点专业2个(数控技术、应用化工技术),《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项目认定国家骨干专业3个(数控技术、旅游管理、口腔医学);省级精品课程18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5门。学院秉承“尚德尚能,励志励学”的校训和“至诚至善,唯实唯新”的校风,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坚持“德能并举、学做一体、合作共赢、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以建设优质高职院校为目标,突出服务实体经济,服务健康养老产业,服务旅游产业,构建了“政校企行联动,课岗证标贯通,做学教赛一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施“书院制”素质教育改革,突出职业能力训练,注重综合素质培养,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大力实施工匠精神培育工程,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承办2019年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口腔医学技能大赛、第五届“黄炎培杯”全国口腔医学技能大赛、第十七届“日进杯”全国口腔医学技能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山东省选拔赛,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学生先后获省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奖项100余项,其中2018年化工生产技术赛项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第一名,2018年口腔医学专业荣获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口腔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2019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化工生产技术赛项一等奖。2019年荣获全国卫生职业院校口腔医学技能大赛一等奖。第十一届山东省大学生科技节团体一等奖。拓宽办学渠道,提升学生就业能力,牵头组建了市级职业教育集团,与政府、行业、企业开展全方位、深层次、紧密型的合作,成立了中德诺浩汽车学院、漫博通学院、滨海迅腾智慧产业学院等混合所有制二级学院;与深兰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山东汉旗科技有限公司、北京艾立特教育有限公司、海尔集团、海信集团、山东舜和集团等100多家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校企合作关系;毕业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技术技能深得企业青睐,就业率连年保持在较高水平。学院成立了枣庄市大(中)专学生创业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学院先后成功承办中国首届焊工电视大赛、第三届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大赛数控车工决赛、国赛化工生产技术赛项选拔赛等,被确立为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职工职业技能实训基地、国家级农民工培训示范基地、全国职工教育培训示范点、全国学雷锋教育基地、齐鲁工匠手艺体验基地,被授予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高校节能管理先进院校、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山东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山东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先进集体、山东省技工教育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荣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状”,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综合考核先进集体。深入实施工匠精神培育工程,建设“鲁班工坊”、“墨子创客空间”、“奚仲创新工作室”, 发挥“第二课堂”育人功能,成立各类社团70余个,打造以工匠文化为品牌的特色校园文化;学院“工匠精神培育”案例入选全国职业院校 “奋进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职教行”活动优秀案例。“班墨奚文化”入选2019全国职业院校“一校一品”特色案例,校园文化建设入选“山东省高职院校文化建设优秀案例”,《坚持文化引领 培育工匠精神 实施书院制育人模式改革》获评职业教育中华传统美德优秀成果展“优秀典型案例奖”。
  • 山东大学济南市历城区
    学校简介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顺利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年来,山东大学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深入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60余万各类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44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1个,本科招生专业9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2个,涵盖除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学校现有在校生近7万人,专任教师46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双聘)2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2人、长江青年13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55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42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32人、青年拔尖人才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国家级各类平台基地26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部委级平台51个,另有大批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拥有多家直属附属医院;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学校深刻领会“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精神实质,坚持和加强党对学校的全面领导,以追求卓越、只争朝夕的奋进姿态,大力实施“六大战略”,加快实现“由大到强”历史性转变,学校的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增强,18个学科的学术影响力和贡献能力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5个学科进入ESI前1‰,金融数学、晶体材料、凝聚态物理、胶体界面化学、微生物、机械、材料学、心脑血管功能修复、新药制造、中国古典哲学等学科均达到国内一流水平,有些方向和领域已处在世界水平,家国情怀、担当精神、崇实品格、创新素养的“山大基因”广受赞誉。 2021年5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山东大学《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回信,充分肯定70年来《文史哲》编辑部在党的领导下,几代编辑人员守正创新、薪火相传,为弘扬中华文明、繁荣学术研究等作出的积极贡献,对办好《文史哲》杂志寄予殷切期望,对包括山东大学教师在内的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提出明确要求,体现了对山东大学的亲切关怀,全体山大人备受激励鼓舞、倍感责任重大。 新的征程上,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和给《文史哲》编辑部全体编辑人员重要回信精神,聚势谋远,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只争朝夕,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入实施“七大战略”,加快推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建设,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山大力量!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