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沈阳音乐学院:辽宁省2011年艺术类统考音乐舞蹈类信息确认
2010-12-0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信息确认时间:2010年12月25日—28日

  信息确认地点: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厅(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具体城市安排请于2010年12月20日后登陆沈阳音乐学院网站(www.sycm.com.cn)查询。

  考试时间:2011年1月11日—13日

  考试地点:沈阳音乐学院校本部(沈阳市和平区三好街61号)

  考点联系电话:024-23894405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是一所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由大连工业大学按新机制和新模式举办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学校成立于2002年6月,现有全日制本科生7500余人。学校先后获得“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全国综合实力独立学院”、“辽宁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大连市教育系统“青蓝工程先进集体”等多项荣誉称号。学校地处素有“北方明珠”、“浪漫之都”之称的辽宁省大连市,校区位于大连北黄海经济区——大连市庄河,这里山青水绿,钟灵毓秀;这里碧海蓝天、风光旎丽;这里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校园环境宜学宜居。校区占地面积770余亩,建筑面积25.5万平方米,“人文校园、文明校园、生态校园、智慧校园”处处得到彰显,校园规划现代别致,文化气息浓厚。教学楼、图书馆等楼群端宁恢弘,井然有致,学生公寓设施完备,功能齐全,让学子拥有“家”的感觉。学校是一所宜学宜居,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现代大学。教育教学特色鲜明。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依托大连工业大学学科专业优势,以建设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大学作为办学定位,以“学生为本、教学为重、特色为先、就业为上”作为办学思路;以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本科人才为培养目标,根据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开设了25个本科专业,形成了工、管、经、艺、文等5大学科交叉渗透、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学校师资力量雄厚。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00余人,其中硕士以上占85%,副教授以上占35%,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同时学校还定期聘请国内知名专家、知名企业家、社会知名学者等人士到校讲学。人才培养因材施教。学校始终坚持构建知识与能力统一、理论与实践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课堂教学与实习实践、工作室教学相结合;校内教学与校外实习基地教学相结合。获批教育部产教协同育人项目10项,省级一流专业1人,省级一流课程12门,学生入学后可根据兴趣爱好选择专业,使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专业学习相得益彰。近三年,学生多次参加国家、省、市级创新创业大赛,先后获得各类奖励500余项。学生就业前景广阔。建校以来,学校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先后与省内外知名的百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学习就业打造更多空间和机会。学校开设辅导课程鼓励和引导毕业生学习深造,先后有毕业生考入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四川大学、鲁迅美术学院等知名学府攻读硕士学位。近年来,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毕业学生受到用人单位的普遍好评。国际交流广泛多元。学校先后与美国、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10余所知名大学建立校际友好关系,联合开展交换生、游学活动,拓展学生国际视野。学校针对有意愿出国留学的学生,开设英语辅导课程,提升学生语言能力。校园文化丰富多彩。学校始终把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作为培养青年学生文化素质的重要载体,努力营造健康高雅、生动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极大地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学校现有各类学生社团组织30余个,青年志愿者、社会义工1000余人。每年都举办“校园文化节”、“读书节”等品牌活动及各类文体活动,彰显青年学子风采。 站在新时代,大连工业大学艺术与信息工程学院以“科教兴国”为已任,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国内知名、特色鲜明的应用技术型大学。
  • 学校简介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坐落于历史文化名城沈阳,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51年的东北交通学校,是为新中国交通建设而设立的第一所专门学校。学校现为国家“双高计划”项目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全国首批28所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教学管理50强院校,全国毕业生就业工作50强院校,全国职业院校就业竞争力示范校,全国服务贡献50强院校,教育部依法治校示范校,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黄炎培优秀学校。目前,学校占地900亩,建筑面积31.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2.7亿元,固定资产总值8.8亿元。馆藏纸质图书64万册。校园网主干万兆、桌面千兆,无线网络全覆盖。截至2022年3月全校教职工总数676人,其中专任教师492人,正高级职称90人、副高级职称162人,博士40人,其中博士后4人、硕士458人。学校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1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国家级教育先进集体2个、省级教育先进集体3个;全国教学名师、模范教师2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全国三八红旗手1人、全国技术能手3人、省级教学名师14人、全国交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3人、“兴辽英才”教学名师2人、交通运输部交通运输青年科技英才1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3人、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万层次16人、黄炎培杰出教师3人、黄炎培杰出校长奖1人、黄炎培优秀学校奖1个、吴福-振华交通教育优秀教师3人、物流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省级专业带头人9名、全国交通高等职业教育专业带头人5人、省级优秀青年骨干教师6人、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青年骨干教师1人,省优秀教师6人、省最美教师1人、省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2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支持计划1人、中国交通教育优秀中青年教师2人、辽宁五一劳动奖章1人;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个、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师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个、辽宁省职业教育“双师型”名师工作室1个、辽宁省职工创新工作室1个、辽宁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1个、辽宁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工作室1个、辽宁省高校辅导员名师工作室1个。学校专业布局对接国家战略和区域经济产业发展,主干专业覆盖公路建设与管理、汽车后市场、道路运输与物流、轨道交通等交通行业和工程机械、机电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地方支柱产业。现有专业44个,建成国家重点(示范)专业6个、省级品牌(示范)专业12个、省级优质专业10个、省级高水平特色专业群5个。设置9系2部1院,分别为道路桥梁工程系、汽车工程系、物流管理系、机电工程系、建筑工程系、测绘工程系、信息工程系、管理工程系、轨道交通工程系、思政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培训学院。学校牵头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2个、参与6个,建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6门、省级精品课33门。承担了以现代学徒制试点为代表的国家级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5项、省级改革项目130项。近五年来,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5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获得技能大赛国家级奖项83项,省级奖项102项。学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立了“政治坚定、素质优良、技术过硬、身心健康”的人才培养标准,形成了“德技并修、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深化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进1+X证书制度。与华为、沈飞共建了华为ICT学院和沈飞产业学院;与国内外知名企业共建了“宝马沈阳培训基地”、“沃尔沃工程机械东北区能力发展基地”和“长风物流学院”,校企共建了智能网联汽车技术、桥梁安全工程技术等7个研究中心。与沈飞、沈阳机床、华晨宝马、沈阳地铁等多家企业和武警辽宁总队联合开展现代学徒制、特色化订单班、武警士官班等多种形式的协同育人,年均培养学生1000余人。与加拿大百年文理与应用技术学院合作开展“汽车运用与维修技术”办学项目。牵头组建全国路桥职教集团、辽宁省交通运输业校企联盟和辽宁省汽车服务职教集团。拥有国家综合甲级资质的公路试验检测中心、国家甲级资质的监理公司和省级桥梁安全工程技术中心、道桥协同创新中心。学校是国家职业教育师资培训基地、国家汽车检测维修类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全国交通运输行业继续教育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实训培训基地。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95%以上。学校以建设中国特色高水平现代化职业院校为目标,弘扬“厚德、笃学、实践、创新”的校训,秉承“脚踏实地、追求卓越”的学校精神,深入推进办学体制机制的改革与创新,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东北老工业基地全方位振兴和交通强国战略提供有力的技术与技能人才支撑。
  • 学校简介学校底蕴深厚辽阳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北方历史文化名城辽宁省辽阳市,是经辽宁省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国有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辽宁省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立项单位。学院自1949年建校以来,秉承“厚德、励志、笃学、敦行”的校训精神,与时俱进,以“质量立校、人才兴校、专业强校、特色名校”为办学方针,围绕“让优秀成为习惯”的校园文化理念和“雷锋式职业人”培养工程,致力于建设特色型、创新型和社会服务型的省级示范性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道德高尚、人格健全、本领过硬、素质全面的技术应用型人才。师资力量强大学院占地面积3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3亿元,在校全日制学生近7000人,成人教育学生2000多人,学生在学期间可考取各种国家职业资格证书40余种。学院建有学生公寓7栋,教学楼6栋,教学实训楼1栋,行政楼1栋,综合实训基地1座,汽车驾驶员培训学校1所,综合体育馆1座,标准400米塑胶场地1块,篮球场、排球场、网球场各1块。现有教职工603人,专任教师332人,其中副教授118人,教授38人,硕士、博士研究生202人,“双师型”教师232人。学院设有11个院系,建有36个专业,涵盖装备制造、生物化工、信息工程、现代服务、艺术设计和师范教育等六大专业群。专业前景广阔近年来,学院注重学生专业实操技能,加大实训设施投入,学生专业技能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其中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学前教育为国家级专业能力提升建设专业;环境工程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为省级品牌专业;计算机网络技术、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为省级示范专业;食品生物技术、精细化工技术实训基地为国家级实训基地;机械制造与自动化、数控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服装加工基地为省级实训基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基地为省级公共实训基地;环境及化工类专业基地为省级师资培训基地。办学模式多元学院采取“双向互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厚德强技”的人才培养模式,与全国百余家企业对接建立了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以社会需求为导向,采取“2211”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强化了对学生就业所必备的技能训练,学生毕业即能胜任岗位工作。创建以职业素养为本位的六种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了实习实训基地的功能,努力做到学校工厂化、教室车间化、教学做一体化。拓宽多元化、多层次的开放办学模式,形成了本科、专科、高职、培训、函授、自考、国际合作办学、职业技能鉴定等多元并举的崭新办学格局。
  • 大连工业大学大连市甘井子区
    学校简介大连工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4所轻工业院校之一,原隶属轻工业部,1998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辽宁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7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由大连轻工业学院更名为大连工业大学。半个多世纪来,学校逐渐发展成为以工为主,工、理、艺、文、管、经六大学科门类协调发展,以培养食品、轻工、纺织、艺术等专业人才为办学特色的高等学府。   学校现有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4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学校入选辽宁省首批“双一流”重点建设高校,食品科学与工程、轻工技术与工程、纺织科学与工程3个一级学科入选辽宁省高校一流学科重点建设学科。2021年底,学校依托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自主增设的“食品安全与质量管理工程”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中心顺利通过备案,获得批准,成为全国在该领域首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   学校设有15个学院(部),54个普通本科专业、3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3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来华留学),其中学校获批1个国家级“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工程教育认证。学校现有7个教育部“卓越计划”试点专业,4个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辽宁省特色专业、辽宁省优势特色专业、辽宁省转型示范专业、辽宁省重点支持专业、辽宁省综合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工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辽宁省一流本科教育示范专业共53个。学校具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资格。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学生13000余人,研究生3000余人,每年招收外国留学生500余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846人,教授、副教授516人,博士生导师73人,硕士生导师945人。学校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荣获第六届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荣誉称号1人,获评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1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6人;入选“兴辽英才计划”等省级人才项目人选近百人;辽宁省普通高等学校专业带头人5人,辽宁省教学名师20人。   学校共拥有74个市级以上研究平台,其中包括国家海洋食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海洋活性多糖开发应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生物催化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等3个国家级平台,辽宁海洋食品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农业部农产品加工质量安全风险评估实验室、海珍品精深加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贝类专业分中心、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大连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等7个相关部委研究平台,还拥有32个辽宁省研究平台及32个大连市研究平台。   学校坚持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并重,近五年共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等国家级项目171项;发表研究论文4886篇,其中高质量学术论文238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89件。2001年以来,学校共获得国家、省(部)、市级科技奖182项,其中2003、2005年分别获得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010、2015、2018年三次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08年获得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2009年获得大连市科学技术功勋奖,2021年获得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学校以服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国家战略为导向,以服务辽宁“五大战略”发展为主线,推进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牵头组建辽宁省轻工纺织产业校企联盟,成立辽宁省高等学校轻工纺织技术研究院,为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搭建平台。学校拥有国家级、省级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以服务辽宁、面向全国为基本定位,积极推进校地、校企深度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   学校主办的《大连工业大学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辽宁省一级期刊。荣获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辽宁省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奖项。被美国《化学文摘(网络版)》以及《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等国内外重要数据库和检索机构收录。   学校重视人才培养质量。2012年,学校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第二批试点实施学校;2014年,获批成为教育部“卓越农林教育培养计划”首批试点实施学校;2016年,获批辽宁省第二批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和“大学生工程训练创新中心”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2017年获批辽宁省转型示范高校和辽宁省高等学校实训培训基地;2018年获批“大连市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并荣获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颁发的“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特色典型经验高校”称号。2019年,学校入围中国大学创业竞争力百强高校,辽宁省仅三所高校上榜。2021年,学校获批备案“大连市众创空间”。2022年,学校获批首轮辽宁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开放基地。学校是国家级艺术设计生态教学体系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辽宁省重点建设的紧缺本科人才培养基地和艺术设计人才培养基地。近年来,学校承担国家、省级教学改革立项406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奖113项,并建有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个。学校现有辽宁省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辽宁省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基地、辽宁省创业项目选育基地、辽宁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辽宁省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辽宁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辽宁省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大连市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基地共计47个。现有国家级、省级精品课程和一流课程100余门,其中国家级一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一流课程69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共13门。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省级精品教材奖9部,省级教材建设奖优秀教材8部,中国轻工业联合会优秀教材8部,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11部,省级“十二五”规划教材29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规划教材10部,中国轻工业“十四五”数字化项目立项3项。2021年,朱蓓薇院士主编的《水产品加工工艺学》荣获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二等奖。学校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级“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省高校创新团队4个,服装学院被评为中国十大时装名校、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学校在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成绩;2006年学校被确定为首批“辽宁省大学生创业教育示范校”;2008年,有24名同学入选北京奥运会礼仪引导员,是全国入选人数最多的高校;2018年11月,学校完成本科审核评估工作。近年来,我校承办了全国大学生市场调查分析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大数据应用与分析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工业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乡村生态宜居环境设计大赛、辽宁省大学生节能环保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辽宁省大学生创业企业经营模拟沙盘大赛、辽宁省研究生海洋食品创新大赛等国家、省级赛事。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全国“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网络商务创新大赛、全国大学生创新方法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竞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国大学生服装模特大赛、辽宁省大学生机械设计大赛等大型赛事中取得多项优异成绩。   学校不断推进教育国际化工程。打造“留学工大”品牌,先后获批辽宁省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丝绸之路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商请项目”、中国政府奖学金“高校研究生项目”和港澳台地区学生培养院校资格,开设了3个全英文授课本科专业,吸引品学兼优的来华留学生到学校学习。“十三五”期间,招收长短期留学生达到2500人,生源国涵盖51个国家,来华留学学历生占比逐年提高,学生层次结构逐渐趋于合理,形成了来华留学生本、硕、博培养体系。   经教育部批准,2011年与英国南安普顿大学合作举办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19年与英国格林多大学合作举办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引进了国际优质教育资源,促进了学校在人才培养、学科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发展,培养了大批服务行业和地方发展所需的国际化人才。   学校与美、英、法、日等国家和地区的107所高校开展了交流与合作。与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法国北加莱公立高等美术学院、日本立命馆大学、日本北陆先端科技大学院大学等多所国际知名大学开展校际交流本科生“2+2”项目、本科生“3+1”项目、研究生“2+1”项目、研究生“1+1+1”项目、本硕连读项目、短期互换生项目、国家公派留学等项目,“十三五”期间参加各类交流项目的学生人数累计800余名。五年来,学校获批国家高端引智项目7项、省市级引智项目20余项。2022年,学校成功获批并开展教育部国际产学研用合作联合培养研究生项目,开辟了新的国际化研究生培养途径。   学校经过不断发展与历史积淀,形成“博学精思,笃行致新”的校训。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文化传承、社会服务、国际交流等方面为国家和省市做出了积极贡献。在新的历史阶段,学校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立德树人,全面推进内涵建设,始终服务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和辽宁区域经济发展。凝心聚力,改革创新,不断追求、止于至善,不断取得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突破!
  • 学校简介盘锦职业技术学院是1998年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的辽宁省第一所以“职业技术学院”命名的综合性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其前身为原辽宁省电大盘锦分校、盘锦师范学校和省政府批准筹建的盘锦师专。第一任院长由全国知名教育家魏书生担任。2000年,盘锦市财贸职工中等专业学校和盘锦市卫生学校并入盘锦职业技术学院。2013年8月学校搬迁到辽东湾新校区,由此踏上了快速发展的新航程。学校现占地面积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6万平方米,馆藏图书61.2万册,是一所拥有全日制在校生9300余人,成人教育学生2200余人的现代高等职业院校。学校现有九个二级学院,开设26个全日制高职专科专业,涵盖了理工、医护、经济、教育等专业。学校是辽宁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校、辽宁省智慧教育示范校、辽宁省高水平特色专业群建设单位、辽宁省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1+X证书试点院校、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升培训基地,2021年11月学校依托石油化工、能源装备智能制造、财经商贸管理、护理与康养四个专业群成功获批辽宁省高职教育兴辽卓越院校立项单位,开启了学校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学校深化“以能力为本位”的项目化课程改革,实施“成果导向”的有效课堂认证,全面推行“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模式,育人成效显著。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及行业竞赛奖项135项,其中全国职业院校学生技能竞赛奖项6项。学生就业率95%以上,毕业生就业覆盖了盘锦市及辽宁省的石油化工、装备制造、医疗卫生、财经商贸、现代物流、学前教育等行业领域,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职业素养深受社会欢迎和行业企业认可好评。学校现有教职员工525人,其中专任教师416人,具有教授、副教授等高级职称教师162人,“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为76.8%。师资队伍建设成果显著,拥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4名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名师,4名辽宁省高职教育专业带头人。1人入选“辽宁省高等学校杰出青年学者成长计划”、2人入选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中“百层次人才”、6人入选“千层次人才”。教师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奖项5项,辽宁省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奖项25项。1人担任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2人担任全国石油与化工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近年来,学校教师获批230余项国家级、省级科研课题,获得省、市级教研成果奖和自然科学成果奖50人次,获得专利50余项。学校始终坚持“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创新、校际紧密结合”的办学机制,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全面引进国际双元培育模式,与德国国际教育机构(BSK)、德国国际合作机构(GIZ)、德国工商大会上海代表处(AHK)深度开展职业教育双元培育合作。构建了“矩阵协同、动态轮转、行动导向、精臻定制”的德国双元制本土化盘锦模式,实践了“三站互动、动态轮转”的“四阶段”校企协同育人机制,形成了基于行动导向的德国双元制本土化实践成果。取得了国际通用标准标志性成果4个,编制中德双元培育教学标准3个,打造2个AHK中德国际化教学团队,建成了2个AHK中德教学资源库,建成了AHK中德(辽宁盘锦)双元培育示范推广基地。使学校成为一所内涵特色鲜明、立足国际水准的人才培养基地、社会培训基地、技能鉴定基地。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学校上下秉承着“德艺周厚、知行合一”的校训精神,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担当和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坚持把“优品质、强技能、好习惯、健身心”的人才培养理念贯穿于学生教育管理全过程,凝心聚力、攻坚克难、聚沙成塔,真抓实干,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让全市人民普遍感到满意,全校教职员工普遍感到幸福的高质量发展的盘锦职院而奋力前行!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