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高校降分录取?广东省教育考试院提醒:小心招录陷阱
2022-07-28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昨日,广东省招办发布郑重提醒:认清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其他教育培训的区别,谨防上当受骗。

广东省2022年高校招生录取工作正在进行中。本科批次征集志愿投档已经完成,会否组织二次补录还有待省教育考试院进一步的通知。按照招生工作时间表,7月30日至8月11日将进行专科批次投档录取。近日,省教育考试院接到考生及家长反映,有人以“高校招生办”的名义致电考生或家长,声称“能够发放高校录取通知书,毕业可颁发高等教育毕业证书”“可以低分进名校”等。对此,该院负责人称,这实际上是某些机构或个人利用考生和家长急于上大学的心理,打着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幌子,故意混淆普通高等学历教育与成人教育、自学考试、网络教育、开放教育等非全日制高等教育和成人高考考前培训班、自学考试助学班、技能培训班等非学历教育的区别,但是入学通知书却闪烁其词,蒙骗考生及家长。

在此,请广大考生及家长牢记以下三点:

一、普高招生有计划,《专业目录》可查询。普通高校的招生计划,均在《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和《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校春季高考统一招生专业目录》中刊载。凡在专业目录中未能查询到的,均不属于普通高等学历教育。

二、投档录取有程序,“降分录取”不存在。普通高校招生有严格规范的程序,由省招生办组织统一录取。一些不法分子和中介所谓的“录取通知书”不是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录取通知书。凡未经省招生办统一录取的,“入学”后无法进行普通高等学历教育新生学籍注册,“毕业后”无法取得普通高等教育学历证书。

三、普通高校录取不收费,“录取收费”需警惕。按照普通高校招生录取规则和录取办法,考生在填报志愿、投档录取、查询录取结果、接收录取通知书等环节均不需要缴纳任何费用。凡提出“先交钱后录取”“交预留学位费”等的,均涉嫌违规违法。此外,对个别机构打着“中外合作项目”“预科班”等名义的高收费招生项目,一定要通过正规渠道详细了解,并结合家庭经济实际,慎重作出选择。

近日,教育部发布预警信息表示,一些不法分子自称以“计划外补招”“降分补录”为幌子行骗,利用一些学校发布的征集志愿信息,误导家长,声称计划外补招就是不要分数线,花上数万元即可搞定;甚至设立报名处和咨询电话,假扮高校招生人员,伪造文件、印章发放录取通知书。

教育部“三十个不得”禁令中明确要求,省级招办不得违反投档工作程序或在政策之外降低标准向有关高校投放考生档案,不得违反规定的招生程序降低标准录取考生、拒绝录取符合条件的考生。高校招生计划由省级招生考试机构统一向社会公布,未经有关省(区、市)公布的招生计划一律不得安排招生。高校在招生省份未完成的招生计划,须通过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存在所谓内部降低分数“补录”“补招”的情况。 (全媒体记者曾俊)

热门院校

  • 广州理工学院广州市白云区
    学校简介广东省民办本科高校第一批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广东省十三五时期转设的第一所独立学院广东民办教育四十年“突出贡献机构”广东省博士工作站设站单位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广东省连续多年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广东省创新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全省高位2021年6月校友会排名全国民办本科高校30位广州理工学院(Guangzhou Institute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坐落在广州市白云区帽峰山风景区南麓,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学校前身为2000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创办的民办天河职业学院,2001年5月经教育厅批准更名为广东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天河学院,2006年4月经教育部批准转为独立学院,2011年12月通过学士学位评估,2018年12月经教育部同意更名为广东技术师范大学天河学院,2020年6月30日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广州理工学院,成为独立设置的普通本科高校。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新工科特色鲜明,工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立足广东,面向华南,服务粤港澳大湾区,致力培养知行合一、信息化素养高、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强、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设有智能制造与电气工程、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建筑工程、工商管理、经济管理、外国语、艺术设计、音乐舞蹈、马克思主义(通识教育)、国际教育、继续教育等11个二级学院,中兴通信工程、蓝盾网络空间安全、智能制造与机器人3个产业学院,45个本科专业,其中21个工科专业,全日制在校学生15400多人。教职工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682人、副高级及以上职称教师209人,拥有一批专家、博士、海归学者、双师型教师、企业特聘专家。学校坚持走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人才培养道路,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实施创新强校与质量工程。现有广东省重点学科2个、省级一流专业3个、省级质量工程80项、省创强科研项目65项、教育部教育厅产教协同育人项目70项。省质量工程项目中,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项、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2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基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学基地6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2项、省级教学团队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课程建设项目1项、省级一流课程1门、省级金课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教材1项、省级产业学院1个。建成校内实验室140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118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2亿元。坚持开放办学,拓展国际教育合作,与24所国外高校实现合作交流。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打造帽峰创谷,推动双创教育和学科竞赛。近五年,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300多项,省级奖励1500多项。2019年男子足球队获得全国大学生足球联赛总决赛第六名、省足球联赛亚军。学校2019年获得省教学成果二等奖。学校坚持产学研结合、科教融合,突出应用研究、校本研究、协同创新,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现有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粤港合作BIM工程技术中心1个、省社科联大湾区乡村振兴经济咨询研究中心1个、教育厅大湾区企业人才管理研究院1个、人社厅博士工作站1个,教师工作室为载体的教学科研学术团队58个。近年来,获得省厅局级以上项目130余项,横向项目200余项,教师公开发表论文1500篇,专著和教材110部。加大应用研究力度,着力推进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的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2019年获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立项。师生获授权专利213项、其中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权14项;高新技术产品认定14项,科技成果转让7项,其中3项实现产业化,工业机器人集成与应用产品生产500多台套,销往12个省市20多所中职高职院校,实现产值达5000多万元。学校坚持依法治校从严治校,实施大部制管理,积极实施“三全育人”,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升,社会声誉良好。在全国15个省区招生,历年录取率100 %。近五年,最终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7%以上,稳居全省高位。累计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专门人才5万人,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就业工作先进单位、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依山而建、环境优雅。广州市白云校区距离广河高速出口200米,4条公交专线直通市区,体育设施完备,后勤保障完善,学生社区小区化管理,是青年学子求学深造的理想校园。新时代,新征程!站在历史新起点上,我们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坚定不移走产教深度融合、校企协同育人的应用型人才培养道路,大力彰显“新工科”办学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朝着国内知名、广东一流的应用型民办本科高校既定目标,击节而歌、筑梦前行!(信息更新至2022年3月1日)
  • 学校简介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原名番禺理工学院、番禺职业技术学院)1993年筹建,1997年9月教育部正式批准备案,是全国首批、广州市属第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2003年被广州市政府确定为市属高等职业教育龙头院校。2005年4月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6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首批28所立项建设院校之一。2009年12月通过教育部、财政部的验收,被正式批准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0年11月被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广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工作先进集体”称号。2014年5月荣获我国职业教育界的最高奖项——第四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2014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2016年11月成为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7年至2019年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国际影响力50强”“全国高职院校服务贡献50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管理50强”“全国高职院校育人成效50强”。2019年7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12月,入选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30强”。学校地处粤港澳大湾区腹地的广州市番禺区,建于滴水岩森林公园旁,处在东新高速沙湾出口旁,距广州南站约15分钟车程,毗邻国家4A景点——沙湾古镇、宝墨园、5A景区——长鹿农庄。学校是一个山水生态校园,拥有大小湖泊5个,山水面积占总占地面积的65%。校园内湖光山色,景色旖旎,花木繁茂,四季苍翠,是广州市花园式单位,2012年获评“全国职业院校魅力校园”,被誉为国内最美丽的大学之一,是一个立志、修身、读书的佳境。学校占地2067亩,校舍建筑面积32.83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超过10.64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过3.39亿元。图书馆面积3.07万平方米,馆内阅览座位4300多个,馆藏纸质图书129万余册、纸质期刊近580种;数字资源量约26040GB,其中电子图书58.82万余册、电子学术期刊8820余种,建有41个校内实训基地和240个校外实训基地,现有全日制在校生13607人,生源地分布于全国14个省(区)。学校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为主,设有财经学院、管理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珠宝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旅游商务学院、国际学院、创新创业学院、公共课教学部等13个学院(部),开设45个紧贴珠三角地区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专业。目前,学校拥有艺术设计、珠宝首饰技术与管理等2个在建中国特色高水平专业群;拥有国家骨干专业10个、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重点专业6个、全国职业院校国家级示范专业点1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专业2个、省级协同育人平台2个、省级示范性专业9个、省级重点建设专业8个、省级品牌建设专业16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5门、省级精品课程10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9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2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1门;国家级校内实训基地3个、省级校内实训基地1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2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认定项目16个。学校积极与企业、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搭建应用技术研发平台,建有建筑节能与绿色建造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珠宝首饰材料工艺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国家级)、广东省珠宝首饰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高校珠宝首饰工程技术开发中心、智能化艺术设计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高职教育大数据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省级)、广东省智慧职业教育大数据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皮革智能产品3D打印应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绿色建造和检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工程中心,学校专利申请、专利授权、有效专利、专利竞争力全部进入2017年中国大学专利排行榜500强,其中授权专利排名全国高校第161位、全国高职类院校第8位。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全国教育规划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等一批高层级的科研项目,公开发表一批有影响的科研教研论文,论文最高他引次数达645次。学校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优秀教师,拥有一支人员精干、结构合理、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现有教职工1029人,专任教师59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者占35.47%,具有研究生学位者占82.77%,“双师”素质专任教师比例达80.41%。现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国家级教学名师(含“万人计划”教学名师)6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人、国家级教学团队(含教学创新团队)3个、全国技术能手2人、世界技能竞赛教练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影响力提名人物1人、广东“特支计划”教学名师5人、省级教学名师15人、省级优秀教学团队主持人13人及省劳动模范、省级技术能手、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省级领军人才、省优秀青年教师等名师专家95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个、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1个。学校坚持走质量、规模、效益协调发展的内涵式发展之路,强化质量意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职业能力为目标,积极探索教学改革,2001年以来,共有75项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省、市教学成果奖,其中,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0项,广东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16项、二等奖19项。学校坚持以服务为宗旨,是国家计算机应用与软件技术专业领域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基地,中国玩具行业人才培训基地,广东省首批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学校,广东省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是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教师(校长)培训中心、广州市中职教师发展中心、中芬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已成立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包括鉴定所工种、“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行业认证等,可开展30个工种(证书)的鉴定。学校广泛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职业技术学院及教育培训机构的联系,已与英国、美国、加拿大、芬兰、荷兰、意大利、新加坡、日本等国外高等教育机构、港澳台地区的教育机构、科技大学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教育交流与合作。在设立海外研习基地、海外分院、联合培养、专业及课程共建、学分互认、中外合作办学、招收学历国际学生、师资培训等方面开展了富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了学校人才培养质量和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同时,发挥学校品牌专业和特色课程优势,吸引国际学生来校进行长、短期的交流交换、课程修读和项目实习,形成了较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2018年我校与新加坡南洋理工学院学生海外研习基地合作项目入选全国首批20个“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2019年我校入选教育部首批“经世国际学院”,获评亚太职业院校影响力50强。学校努力培养高素质、复合型、创新型的技术技能人才,实行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80%以上在粤港澳大湾区就业。2010年,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2001届毕业生黄德智喜获“全国劳动模范”崇高荣誉,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受到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隆重表彰。2018年,学校涉外文秘专业2002届毕业生王俊文荣获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2020年,毕业生就业率达97.96%。番禺籍的原全国政协副主席霍英东,全国政协副主席、澳门特别行政区首任行政长官何厚铧,全国政协委员陈瑞球,以及何添、何善衡等港澳同胞和社会各界有识之士对学校的建设给予极大的关注和有力的资助,捐资兴建了霍英东学术交流中心、何厚铧大楼等一批教学、实训用房和学生宿舍,极大地促进了学校的发展。功崇惟志,天道酬勤。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义思想为指导,积极对接国家“一带一路”和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战略,坚持走以质量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不断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体制机制改革,致力于为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具有高素质的复合型、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2024年,建成适应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高职学校。学校成为中国特色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范例。2035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高职学校。若干专业群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产出一批高水平技术创新成果;引领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和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功能突出;成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的典范,为形成高职教育的“中国模式”做出突出贡献。 (相关数据截止到2020年12月)
  • 学校简介南方医科大学前身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创建于1951年,1979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2004年8月整体移交广东省,更名为南方医科大学。学校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中唯一的医学院校,全国首批、广东省唯一一所“部委省”共建高校,全国首批开设八年制本硕博连读临床医学专业的8所高校之一,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办学规模:面向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21个教学机构,开设本科招生专业30个,其中7个国家特色专业,16个广东省特色专业,6个广东省名牌专业,20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全日制本科生14100人,研究生7692人,留学生1012人。学科建设:学校拥有5个国家重点及培育学科,6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10个广东省重点学科;9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临床医学入围ESI全球前1‰,ESI总体排名位居全国第52。现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6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4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形成了以医学为主,理学、工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人才培养:学校是国家13所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的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唯一一所开设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独立医科院校,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试点高校。“基础医学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入选国家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与世界21个国家和地区的63所知名高校、医疗及研究机构建立了友好关系。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省级教学成果奖41项。近年来,本科毕业生中先后涌现出侯凡凡、夏照帆等多名两院院士。全国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中,临床医学通过率最高排名全国第4,中医学3次排名全国第1。2017年本科生获全国临床技能大赛一等奖,在“挑战杯”系列竞赛中获国家级奖项28项,其中连续五届获创业计划大赛(“小挑”)国赛金奖7项;获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大挑”)国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4项。“挑战杯”系列竞赛成绩多年来稳居全国医药类高校前两位。2015年以来,先后有2人获“中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入围奖,6人获评“广东省大学生年度人物”或提名。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国家级人才项目入选者239人次,省级人才项目入选者354人次,其中:两院院士4人、双聘院士6人,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国家教学名师4人,国家海外高层次人才15人,长江学者21人,国家杰青19人,国家特支计划12人(青年拔尖人才3人),“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0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国家“优青”13人。科学研究:学校共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粤港澳大湾区脑与类脑研究中心等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93个,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1个。共获国家科技三大奖18项,省部级一等奖55项,获国家科技奖数量位居广东省属高校第一。连续三个五年计划牵头承担传染病防治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21年获国家自然基金309项,立项数居全国独立医科院校第2位,连续6年跻身全国30强。《南方医科大学学报》入选“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梯队期刊类项目,连续8年获得“百种中国杰出学术期刊”称号,综合评价得分位列全国医药大学学报类期刊第1位。医疗实力:现有13所直属附属医院,共展开床位13000余张,年诊疗服务1500万余人次。拥有国家临床重点专科17个,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病)4个,广东省临床重点专科60个,广东省高水平临床重点专科35个、广东省医疗质量控制中心13个,建成广东省肾脏病研究所、广东省肝脏疾病研究所、广东省骨科研究院、广东省口腔医学研究院。南方医院、珠江医院入选广东省高水平医院建设“登峰计划”。南方医院牵头建设国家创伤区域医疗中心、国家区域中医(风湿病科)诊疗中心,入选国家疑难病症诊治能力提升工程。中西医结合医院入选国家中医药传承创新工程项目。(更新时间:2021年10月)
  • 学校简介仲恺农业工程学院是一所以农、工学科为优势,农、工、理、经、管、文、艺、法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本科大学。学校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海珠、白云两个校区,校园总面积1763余亩。校园集云山之神秀,汇珠水之灵气,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前身为仲恺农工学校,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近代民主革命先驱何香凝先生等提议、国民党中央为纪念廖仲恺先生爱护农工的意愿而决定创办的。学校于1927年招生,何香凝先生首任校长15年。1984年,经教育部、农牧渔业部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定名“仲恺农业技术学院”,国家副主席王震同志题写校名。2008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为争取社会各界支持办学,促进学校发展,1987年4月,根据国家副主席王震提议,经中共广东省委同意,成立了学校董事会,王震任名誉董事长,广东省省长叶选平任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此后,历届学校董事长均由在任广东省省长担任,现任董事长为马兴瑞省长。董事会成员包含有国家领导人、省部级领导以及港澳知名人士。学校的建设和发展备受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与关心。党和国家领导人叶剑英、邓小平、杨尚昆、王震先后为校园内的廖仲恺何香凝纪念馆、廖仲恺铜像、何香凝汉白玉塑像和廖仲恺纪念碑题字。国家主席杨尚昆,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廖承志、何鲁丽、周铁农、万鄂湘,全国政协副主席廖晖、霍英东、马万祺、齐续春、郑建邦等多次亲临学校视察指导工作。海内外各界人士深怀对廖仲恺、何香凝及其开创事业的崇敬和景仰,不断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大力支持,霍英东、马万祺、何厚铧、崔世安、曾宪梓、何鸿燊、杨钊、刘宇新等一批港澳社会贤达为学校捐资兴建实验楼、图书馆、教学楼等,添置教学科研和医疗卫生设备,设立奖教学金,为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不遗余力。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420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为37.97%;现有柔性引进院士8名,国家十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1人,973首席科学家1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5人,珠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青年珠江学者2人,广东特支计划青年拔尖人才2人,全国优秀教师3人,广东省教学名师3人、南粤优秀教师(教育工作者)15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12人,广东省高校优秀青年教师15人,广州珠江科技新星5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10个,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创新团队7个。学校图书馆藏书124.8万册,电子图书4.16万种,各种类型数字资源库43个。学校于2006年1月获得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09年1月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学校现设有17个二级学院,1个教学部和华南地区最大的雅思考点(IELTS);拥有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博士工作站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学科9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5个、本科专业62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项)1个,省级一流专业8个、省级特色专业12个)。学校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有全日制本科生、研究生23733人。学校拥有省级重点学科4个,省“强特色”学科3个,珠江学者设岗学科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科研平台53个,省级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7门。近年来,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12项、三等奖4项,教育部科技奖(自然科学)一等奖1项,广东省农业技术推广奖一等奖2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8项,全国农林牧渔丰收奖三等奖1项,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二等奖1项;通过国家级品种审定3个,通过省级品种审定25个;获得授权专利632项;被SCI/EI/ISTP三大索引收录论文699篇,出版学术专著69部。九十多年来,学校为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其中包括基层农业技术干部、专家、学者以及省部级领导干部,中国工程院院士曾溢滔、原农业部部长陈耀邦等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学校先后与英国利物浦大学、诺丁汉大学、布鲁内尔大学、布莱顿大学、爱丁堡龙比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威斯康星大学、圣道大学、密苏里大学,加拿大圭尔夫大学,澳洲中央昆士兰大学,新西兰林肯大学、梅西大学,日本创价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工业大学,德国富克旺根艺术大学,意大利佛罗伦萨大学等建立了友好互访、人才培养及学术合作关系。近年来,学校被评为广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安全文明校园、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单位、全国无偿献血贡献奖金奖单位、广东省回乡大学生开展农业科技下乡活动先进单位、广东省青年志愿服务优秀集体,在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方面得到了社会广泛认可。(2021年4月)
  • 学校简介根据《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关于省直事业单位机构改革的实施意见)的通知》(粤办发[1996]22号)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同意建立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的批复》(粤府函[2002]146号)精神,2002年4月19日,在广东司法学校和广东省司法警察学校合并的基础上组建广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它是具有高等学历招生资格的省属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学校。学院设龙洞、石井两校区和增城实训教学基地,总部设在龙洞。学院为副厅级建制,归省司法厅管理,在教学及专业建设等方面受教育厅、教育部指导。学院是全省司法行政系统高等法学教育基地、司法行政系统干部培训基地和监狱、劳教工作理论研究基地。学院占地面积308.8亩。学院现有教职工308人。关于学院的基本信息简介如下:一、办学的主要任务(一)开展司法警官职业教育和法学大专学历教育;(二)开展成人、法学大专学历教育;(三)承担全省司法行政系统以及省委政法委委托的干部继续教育和有关业务的培训;(四)开展刑罚执行和教育改造等有关课题科研工作;(五)为我省各级司法行政机关提供技术服务。(六)承担监所管理、律师等专业的函授及自学考试辅导和远程教育;(七)开展校际间合作与交流。二、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教育方针,坚持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方向,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司法专门人才。三、办学理念以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文塑造为基础,以法律、司法警察职业养成教育为核心,以就业能力培养为导向,锻造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四、办学思路充分利用学院的教育资源,发挥行业办学的优势,遵循高等职业教育规律,努力探索警学结合的发展道路,以创新促发展,努力实践教育观念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管理体制创新和教学手段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和国家民主法制建设服务。五、办学定位(一)学院发展目标:努力将学院建设成为广东司法行政系统人才培养基地、广东司法行政系统干警素质提升基地和广东司法行政工作应用性理论研究基地,将学院打造成全国一流的司法警察高等职业院校。(二)办学形式、类型与层次结构:学院是以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教育为主,以在职警官和其他司法行政人员继续教育为辅的省属公办高等职业学院。(三)人才培养模式:以行业为依托,通过理论、实训、顶岗实习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理论分析能力、专业实操能力、司法职业能力。(四)服务面向定位:立足司法、面向社会、服务基层,为法制建设和区域经济发展做出贡献。六、校训忠诚、明法、勤学、强警七、校风、教风、学风校风:勤奋、求实、团结、刚毅。教风:崇教、厚德、求真、躬行。学风:尊师、勤学、自强、创新。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