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内蒙古:今年起高考加分执行新政策
2014-05-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呼和浩特日报讯(记者 苗青)记者昨日从内蒙古自治区教育招生考试中心了解到,新的高考加分政策从今年起开始执行,按照类别划分为13项,与之前相比,有2类考生取消加分,3类考生减少加分分值,4类考生不再具有保送资格。

取消的高考加分项目有: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中学生学科奥林匹克竞赛自治区赛区一等奖者,不再享受增加20分政策;在高级中等教育阶段获得自治区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者,不再享受增加10分的政策。

原为增加20分、现为增加10分的高考加分项目有:思想政治品德方面有突出事迹者;受到全国、自治区表彰奖励的见义勇为人员;参加技能考核获“优秀”等级的对口招生单独考试的各类别考生。

不再具有保送资格的考生为:全国中学生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学、信息学奥林匹克竞赛获得全国决赛一、二、三等奖及自治区赛区一等奖的应届毕业生(获得全国决赛一等奖并被中国科学技术协会遴选为参加学科奥林匹克竞赛国家队集训的应届毕业生除外);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含全国青少年生物和环境科学实践活动)、“明天小小科学家”奖励活动、中小学电脑制作活动获得一、二等奖者;参加国际科学与工程大奖赛、国际环境科研项目奥林匹克竞赛获奖者。

热门院校

  • 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鄂尔多斯市康巴什区
    学校简介鄂尔多斯应用技术学院是在内蒙古大学鄂尔多斯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矿业学院、内蒙古医科大学鄂尔多斯学院等办学资源基础上组建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2015年4月28日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成立,是我国地方高校转型发展过程中教育部批准成立的第一所以“应用技术”命名的本科院校。学院占地面积1149.36亩(其中康巴什校区914.04亩,东胜校区235.32亩),建筑面积26.1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22463.36万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4529.74万元。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培养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学院目前有11个教学系部,2个教辅单位,2019年建成了大飞机学院,并依托现有本科专业开设了3个专业方向。学院目前开设2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交通运输、机械工程、汽车服务工程、交通运输(机场现场运行管理方向、航空管制方向)、机械工程(机务方向)、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电子系统与机载设备方向)、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化学、应用化学、土木工程、工程造价、矿物资源工程、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音乐表演、舞蹈表演、护理学、医学检验技术、眼视光学、医学影像技术、旅游管理与服务教育、社会工作、财务管理,开设3个专科专业,分别是:护理、医学影像技术、康复治疗技,形成以工学为主,涵盖理学、艺术学、管理学、法学的学科专业体系。现有教职工478人,其中专任教师342人,占教职工总数比重为72%,具有副高职称以上的专任教师137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0%,“双师型”教师118人,占专任教师总数35%。教师中,中国工程院特聘院士1人,硕士生导师27人。内蒙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人才2人,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3人,自治区“高校教学名师”1人,自治区“教坛新秀”5人,鄂尔多斯市“草原英才”11人,“鄂尔多斯英才”9人,“鄂尔多斯市优秀青年人才”12人,享受鄂尔多斯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专任教师的专业水平较好地满足了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学院拥有自治区级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即中国工程院院士、学院特聘教授武强主持的矿山地质与环境院士专家工作站。自治区级众创空间1个,即机械与交通工程系“云·智工坊”,建成全区首家智能制造实验实训中心。拥有自治区级教学实验示范中心2个,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现有在校生6978人,其中本科生人数为5800人。学生累计在各类竞赛中获国家级奖励19项,自治区级奖励63项,获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内蒙古赛区总决赛金奖两项。毕业生中累计有294人考取硕士研究生,学院就业率达90%以上。学院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化工职业学院、包头职业技术学院等院校签订联合开展研究生和职业类本科教育协议。积极推进校企合作,与中国商飞、神东集团、内蒙古兴泰建设集团、奇瑞汽车、联邦制药、包头稀土研究院、清华紫荆研究院等多家企业、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 学校简介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坐落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大青山南麓、土默川腹地,是自治区唯一独立设置的建筑类高等院校,学校前身为始建于1956年的国家城市建设部呼和浩特市城市建设工程学校。1958年,学校升格举办本科层次教育,更名为内蒙古建筑学院。1961年,由于经济等原因自治区政府决定进行院校调整,将内蒙古建筑学院又恢复为中专建制,更名为内蒙古建筑学校。文革结束恢复高考后,1979年,经原国家教委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在工业与民用建筑、建筑学、采暖通风和建筑企业管理等专业举办本科层次教育,连续培养了6届本科毕业生。1994年,学校被教育部评为全国六所建筑类重点中专学校之一。1999年7月,经教育部和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独立升格为普通高等学校,更名为呼和浩特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关系由自治区建设厅调整到自治区教育厅。2002年3月,学校更名为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自治区政府决定将内蒙古建筑工程技工学校并入学院。近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坚强领导和自治区高校工委、教育厅直接领导下,在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学校在办学能力、教学质量、管理水平、专业建设、招生就业、学生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2005年11月,在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07年8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首批“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2011年,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试点院校;2016年5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职院校教学诊断与改进试点校;2017年9月,被教育部确定为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2019年6月,被教育部确定为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2019年12月,被教育部、财政部确定为国家“双高计划”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单位。学校是全国住房和城乡建设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单位,全国高职高专土建类行指委市政工程专指委主任委员单位,自治区高等教育学会高职高专教育研究会理事长单位,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促进会理事长单位。建校64年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秉承“励学力行,善建筑成”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全日制高等职业学历教育和本科职业学历教育为主体,积极开展社会培训和成人教育的办学定位,着力打造建筑业现场工程师和建筑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建筑业技术研发和咨询服务基地,建设行业职工继续教育基地,建筑类职业技能鉴定基地和自治区高职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业已形成“育培并举,五大基地”的办学格局。学校现设有建筑工程与测绘学院、建筑与规划学院(山水绿景生态建设学院)、建筑设备与自动化学院、建筑工程管理学院、交通与市政工程学院、艺术设计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与传媒学院、公共课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学与研究部、军体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信息网络中心、图书馆等14个教学和教辅单位,设有党政办公室、教务处等17个管理服务职能部门。学校现有生态、新华两个校区,总占地面积1294亩,建筑面积29万平方米。截至2020年3月,固定资产总额近10.69亿元,其中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馆藏图书62.2万册。设有建筑施工、材料、测量、装饰、艺术、采暖、通风、供热、给排水、机电、消防、交通、管理、信息、传媒等校内专业实训室94个,内蒙古建设行业开放性综合实训基地、内蒙古BIM应用与研究中心等政行校企共建生产性实训基地5个,与行业企业建立校外稳定实习实训基地和顶岗实习基地149个。现已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6个,自治区级重点专业20个,国家级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自治区级精品课程29门,自治区精品在线开放课程7门。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自治区级优秀教学团队15个,建筑信息模型(BIM)等1+X试点专业18个。近年来,学校《集成校企资源,共建共享“互联网+土建类职业课程”》等5项教改成果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一等奖,《四方协同,匠心营造—古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模式》等5项教改成果荣获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3项。学校坚持“人才强校”战略,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和优秀教学团队建设。现有教职工583人,专任教师480人,高级职称221人(其中正高级职称49人),硕士以上学位340人,具备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比例逐年攀升。现有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1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1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骨干1人,自治区突出贡献专家1人,入选自治区草原英才2人,自治区教学名师16人,自治区教坛新秀13人。获得自治区师德标兵、三八红旗手、劳动模范、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优秀教师、优秀德育工作者、优秀教育工作者、黄炎培职业教育奖等荣誉称号26人。学校坚持“融通校企资源、共育塞外鲁班”人才培养模式,主动对接行业企业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坚持以工为主,建筑特色,在保持建筑类专业优势特色的基础上,各专业群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专业建设定位。不断调整优化专业结构和布局,现已建成以土建大类为主,兼顾交通运输大类、文化艺术大类、信息管理等8大专业群、46个高职专业的布局。同时根据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积极通过合作办学形式举办职业本科教育。目前,分别与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等5所本科院校合作举办了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技术、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建筑设计、工程造价、建筑工程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技术、会计学等7个应用型本科专业。学校坚持立足行业、面向内蒙古、辐射全国的服务定位;着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具有较强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被誉为自治区“培养建设人才的摇篮”。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9400余人,其中职业本科学生663人。近年来,学校毕业生初次就业率均达95%以上,年内跟踪就业率达100%,连续多年位居自治区高职高专院校之首,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和输送了近8万名毕业生,自治区建设行业业务骨干中我校毕业生超过75%。学校内蒙古建筑职工培训中心(建设行业职业技能鉴定站),年承接社会和行业培训与技能鉴定近万人次。学校在“发明杯”“挑战杯”等国家级“双创”大赛上获奖25项。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与多所区内外院校建立了对口支援合作关系,先后与美国盐湖城社区学院、美国福克斯谷社区学院、加拿大圣克莱尔学院等学校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目前,学校正积极探索中俄、中蒙校际交流机制,辐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提升质量和融通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为重点,与英国、美国、加拿大、马来西亚等国家以联合办学、专业共建和课程引进等方式开展合作与交流。近年来,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自治区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区高等学校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区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全区高校维稳综治工作先进单位,全区“五一劳动奖”荣誉称号、察右前旗人民政府2018年度“脱贫攻坚‘定点帮扶’突出贡献单位”荣誉称号、全区纪检监察系统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多次被自治区党委、政府评定为工作实绩突出领导班子。(2020年10月修订)
  • 扎兰屯职业学院呼伦贝尔市
    学校简介扎兰屯职业学院是经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核准备案的一所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学院位于“中国最美草原”“中国最佳民族风情魅力城市”—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学院由始建于1946年的扎兰屯幼儿师范学校、1952年成立的内蒙古扎兰屯林业学校、1952年成立的内蒙古扎兰屯农牧学校和1959年成立的呼伦贝尔市卫生学校合并组建,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深厚的文化底蕴、扎实的办学基础。 数十年来,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素质专业人才和职业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是2021年农业农村部、教育部推介的全国百所“乡村振兴人才培养优质校”之一,是国家护理实训基地、国家级科技特派员创业培训基地、农业农村部和教育部农业职业技术教育培训示范基地、内蒙古自治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等,建有国家卫生行业职业技能培训工作站、自治区普通话水平培训测试站等多个培训和鉴定测试机构。学院新校区于2021年9月正式投入使用,学院绿地占地达到52%,湖光山色,景色旖旎,花木繁茂,是立志、修身、读书的佳境。学院校园占地76.7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29.95万平方米,校园内亭台楼榭、喷泉广场、超市快递、餐饮中心、各种运动场馆等景观设施一应俱全;学生公寓楼均为4人、6人间宿舍,内设独立卫生间、热水器及喷淋设备;总面积2万余平方米现代化图书馆、模拟现实场景实训平台、智慧交互教室、无人机、机器人等现代信息技术设备,学院建有2座体育馆、标准运动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乒乓球室、多用途活动室及健身室等,营造了舒适的信息化学习生活环境。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明确了以教育科学、医学护理类专业为支撑,以农林牧类专业为特色,以经济管理、信息工程、汽车工程类专业为培育重点,构建交叉融合的专业体系。设有教育科学系、农林工程系、畜牧兽医系、医学系、护理系、经济管理系、信息工程系、汽车工程系、公共基础教学部、马克思主义教研部、继续教育处、中专部等12个教学系部,开设适应区域产业结构和社会发展需求的农林牧渔、交通运输、电子与信息、医药卫生、财经商贸、旅游、教育与体育等7大类专业,现有五年制职业本科专业1个、三年制高职专科专业20个、五年制高职专业10个、中职专业13个。现有各级各类在校生6700余人。学院近年来引进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84人,现有教职工480人,专任教师355人;副高级以上职称16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21人),占专任教师的46.4%;博士、硕士研究生168人,占专任教师47.3%;“双师型”教师170人,占专任教师的47.8%。现有全国职业院校名师1人,中国职教人物1人,全国行业职教名师5人、自治区“草原英才”1人、自治区黄炎培职业教育奖杰出教师1人、自治区级专业学科带头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青年创新人才、教学名师、教坛新秀等25人,优秀教学团队1个、自治区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教师在各级各类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2个、自治区奖项32个。近年来,学院教师共主持省部级以上科研课题53项,参与编制呼伦贝尔市农牧业地方标准60项,主编参编教材97部。学院申宽生物技术研究所通过科技部第三批“国家级星创天地”备案,学院教师陈申宽是获得科技部通报表扬的全国92名科技特派员之一,事迹入选科技部《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科技扶贫100个典型案例》一书,被推选为呼伦贝尔创新创业协会会长。学院教师入选为教育部新一届“林业和草原职业教育指导委员会”成员。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德技并修。积极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学院“金英子思政工作室”2020年被评为第二批自治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名师工作室”。学院开展的劳动实践教育被评为自治区高校德育创新实践项目。学院独具专业特色、展现职业素养的校园文化活动为每一名学生展现自我、锻炼才干、陶冶情操提供了广阔的舞台。学院坚持面向人人、因材施教。构建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核心,以就业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积极实施“1+X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学院面向在校学生和全体社会成员开展农牧林、学前教育、汽修、财务等职业培训,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教育体系,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学生在职业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1个、自治区奖项41个。学院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学院是呼伦贝尔岭东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集团拥有76家成员单位;学院成立了乡村振兴学院和齐鲁制药学院;与北京花香花木集团、北京福田、优然牧业、南京创维等100余家国内企业达成合作、推进订单式人才培养,为学生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驻村博士工作站教师、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坚持“送智下乡”“送技下乡”,为乡村振兴提供有力保障。学院成立以来,共培训30000余人次。学院坚持面向实践、强化能力。实施“专创”融合,构建“双创”体系,把“专创”融合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纳入系统课程体系,纳入教学模式改革,先后荣获“挑战杯-彩虹人生”全国职业院校创新创效创业大赛二等奖、三等奖;全区“挑战杯”创业计划竞赛特等奖,一、二、三等奖;内蒙古“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多个创业项目荣获内蒙古大学生创业优秀项目;涌现出了一批优秀创业学子,更多青年凭借一技之长实现了人生价值。学院坚持面向市场、促进就业。经过历史的积累与发展,形成了专业建设与区域产业相融合、人才培养过程与生产实践相融合、学院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学院发展对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三融合一对接”办学特色,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同时,学生可通过专升本考试进入普通本科院校继续学习深造,获取全日制本科学历、学士学位。毕业生以其适应性强、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受到用人单位普遍欢迎。面向“十四五”与2035年远景目标,学院将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秉持“苦学、勤思、善行、友爱”校训,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抢抓职业教育发展新机遇,以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为引领,推动“三教”改革和“岗课赛证”融通,走“精优特”发展之路,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区域性高水平职业院校,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奖贷扶”政策学院建立完善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录取到我院的学生可以享受以下资助政策:一、高职教育资助政策1.国家奖学金,每生每年8000元2.国家励志奖学金,每生每年5000元3.国家助学金,每生每年平均3000元4.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国家资助5.退役士兵入学资助政策6.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7.绿色通道8.勤工助学1-3项按政策评审发放二、退役士兵教育资助政策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招收为士官的高职学生,入伍时对其在校期间缴纳的学费实行一次性补偿或获得的国家助学贷款实行代偿;应征入伍服义务兵役前正在就读的高职学生(含新生),服役期间按国家有关规定保留学籍或入学资格、退役后自愿复学或入学的,实行学费减免;对退役一年以上,自主就业,通过全国统一高考或高职单招考入我校并报到入学的新生,实行学费减免。三、内蒙古自治区普通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入学资助政策资助对象:经教育招生考试部门正式录取到普通高校的新生且录取当年9月1日前为我区城乡低保家庭子女、原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子女、孤儿。资助标准:录取到普通高校专科或高职高专类且符合上述条件的学生,录取当年开始资助,每学年资助10000元,累计不超过30000元。注:同时具备低保、建档立卡、孤儿等条件的学生不重复享受资助政策。2022年高职专科招生专业、计划以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批复公布为准。报名方式报考高职专科考试的考生,按要求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普通高考报名后,可通过以下两种方式报考我院:一、参加普通高考参加全国普通高考,在规定时间内,统一报名,统一考试,填报志愿,统一录取。二、单独考试招生1.报名方式:取得全国普通高考报名资格后,在规定时间内,到“内蒙古招生考试信息网”完成志愿填报,具体时间以内蒙古招生考试中心公布的时间为准。2.注意事项:报考单独招生的考生,在报名期间应密切关注学院官网,与学院保持经常联系,确保顺利报考。单独招生考试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参加当年的普通高考。联系方式:1.联系电话:0470-3179888 0470-3256960 13134913066 13664707859 131349654322.学院网址:http://www.zltvc.edu.cn3.学院地址:内蒙古呼伦贝尔扎兰屯市绿林街1号
  • 学校简介内蒙古民族大学始建于1958年,2000年由原内蒙古民族师范学院、内蒙古蒙医学院、哲里木畜牧学院合并组建而成,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建设高校,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建高校,也是国家“十三五”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经过63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发展成为一所学科门类齐全、办学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大学,累计培养各类人才19万余名,为国家、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安全稳定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坐落在被誉为“科尔沁草原明珠”的通辽市,拥有霍林河、西拉木伦2个校区,占地面积3314亩,校舍建筑面积41.5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5.3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14亿元,馆藏纸质图书179万余册。学校设有23个教学单位、8个教辅单位、1所三级甲等附属医院,开设本科专业79个,涵盖了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个学科门类。现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省部级重点和重点培育学科16个。学校现有在校学生24134人,其中普通本科学生21287人、普通专科学生202人、硕士研究生1989人、博士研究生24人、成人本专科生497人,留学生135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020人,其中专任教师1286人,具有高级职称教师673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548人。在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0人;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等荣誉称号6人;有全国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学校实施“柔性引进人才计划”,引进高层次人才165人次,其中院士5名、社科院学部委员3名、“长江学者”3名、国家杰青1名。学校坚持务实办学、开放办学、创新办学、特色办学理念,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项目专业1个,国际本科学术互认课程项目专业6个,自治区重点建设专业4个,品牌专业18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自治区级一流课程29门,优质精品课程3门;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9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1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基地1个;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自治区级教学成果奖39项,国家民委民族院校教学成果奖12项。学校现有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科研平台26个,其中,国家发改委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2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21个;有省部级以上人文社会科学科研平台15个,其中,全国社会科学普及基地1个、国家民委研究基地3个、国家体育总局研究基地1个、自治区重点研究基地10个;有省部级科技创新团队14个。“十二五”以来,获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204项;获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66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4项、重点项目6项;获省部级以上自然科学类奖励34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教育部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二等奖12项、三等奖17项;获得人文社科类奖励110项,其中,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一等奖2项、二等奖29项、三等奖73项、国家民委优秀成果二等奖2项、三等奖4项;获发明专利授权88项。有6个版本的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其中《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扩展版),《民族高等教育研究》是全国首个研究民族高等教育的专业期刊。学校是教育部确定的来华留学生汉语培训基地,是中国政府奖学金及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培养单位,是内蒙古自治区“一级信誉等级涉外院校”。学校与爱尔兰国立科克大学、澳大利亚新英格兰大学、美国格林斯伯勒大学、日本上越教育大学、欧亚太平洋学术协会等35所国外高校和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学校依托区位优势,充分响应我国“一带一路”倡议,与蒙古国国立教育大学、俄罗斯布里亚特国立农业大学签订了博士教师联合培养、本科生“2+2”、本硕人才“2+2+2”、“4+2”等合作办学项目协议。蒙医药是我校特色学科和优势学科,蒙医学、蒙药学、蒙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蒙西医结合基础医学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015年蒙医学专业获批教育部“卓越医生培养计划”。2020年被评为蒙药学国家一流本科专业。2018年获批国家发改委蒙药研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020年获批国家药监局中药(蒙药)质量控制重点实验室。2021年获批成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新增中药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学校已成为蒙医药事业发展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和学术研究基地。学校现有直属附属医院1所,是国家三级甲等蒙医综合医院,是全国唯一一家国家级重点蒙西医结合医院,也是国家执业医师考试考点、国家首批蒙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国家临床技能培训示范基地,有卫生技术人员2125人,开放床位1530张。有非直属附属医院4所。近年来,学校获得多项荣誉。2009年学校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2012年被评为“全区对外文化交流工作先进单位”,2017年被评为“全区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2014年附属医院和蒙医药学院分别被评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18年学校被评为教育部信息化试点高校优秀单位。2021年,学校以优秀等次通过自治区直属高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规范化达标评估验收。逐梦前行,再创辉煌。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根祖国北疆,深化综合改革,推进内涵建设,服务国家发展战略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建设人民满意、特色鲜明、区域一流的高水平大学。
  • 学校简介内蒙古能源职业学院是一所以能源为特色,建筑、交通服务等专业协同发展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始创于1997年,其前身是内蒙古电力培训学院,2010年经内蒙古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独立升格为国家统招院校,是内蒙古自治区唯一一所能源类高等职业学校。在校生三千余人,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自治区。学院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市新城区,处于呼和浩特市大青山景观带、自治区70年大庆主会场中心区,市级景观星罗棋布,森林环抱,周边环境优雅。学院占地360亩,建筑面积60000㎡,十几种乔灌木错落有致,杏桃园春花、夏绿、秋果,景色怡人,各种花草姹紫嫣红,争相斗艳,鹿鸣宛金鹿跃动,黑天鹅引颈天歌,别有情趣,花园式、氧吧式书院为千万学子营造了优美和谐的学习生活环境,数字化图书馆、现代化电教中心、综合大楼、教学楼、带电梯高标准学生公寓,超标准五人足球场、篮球场、排球场、羽毛球场,大型室内文体馆,校园网络全覆盖,实现了设施齐全,功能完备的建设目标。学院下设电力工程系、新能源应用系、石化资源开发系、交通运输系、建筑工程系、商企文化系、中专部(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校)及继续教育部,开设城市热能、石油煤炭、光伏风电、燃气化工、电力管理、财会等20余个特色优势品牌专业群及专业方向,师资力量雄厚。学院现有教职工82名,专职教师49名,高职称11名,兼职教师均为自治区本科院校及科研院所行业专家。学院坚持服务区域经济,紧紧围绕能源大省(区)优势,精心打造风电、太阳能光伏、燃气工程、油煤化工等特色专业,实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改革教学模式,探索项目式、问题式、导向式、研讨式、实践式、情景式、教学做一体化教学法,作品、成果、模型制作、实操效果的学习成绩评价法,实习及顶岗实习,注重操作水平技能演进、师傅、班组评价,形成多维立体人才培养评价体系。多年来,毕业生职业素养、服务企业社会能力大幅提升,毕业生广泛就业于国内知名能源行业企业,赢得广大学生家长的充分信赖和企业社会的高度赞誉,形成了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学院注重内涵建设,以“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求真务实”理念为核心,凝练和形成了自己的办学指导思想、人才培养目标和“见贤思齐,自信包容”的校训。坚持以文化人,把立德成人放在一切教育的首位,推崇只有人格高尚,才会有责任担当,才会知行自觉,才会知行正确的理念,学院师生精神追求和行为方式正在发生质的飞越。学院能够推陈出新,率先提出“创新、创业、创收”的“三创”教育理念,并将其融于学院教育经营活动中,相信随着学院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各项工作的日臻完善,我们办自治区一流、国内有特色的应用型大学目标一定会实现。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