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江苏:高考志愿填报开始 专家预测 名校投档线会下降
2011-06-27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昨天,有高招专家在南京工业大学的咨询会上分析,从本一批次考生分布的状况来看,由于高分考生比去年明显减少,所以清华、北大、复旦、南大等名校的投档线会比去年下降。目前从几大名校的情况看,文科线要比去年下降六七分左右,理科线会比去年下降十来分。比如清华去年理科线是416,今年预估线在405左右。复旦大学去年理科线是414,今年398分以上希望大。

  第一阶段填报志愿工作将于今天至7月2日进行。填报志愿和参加高考一样重要,稍有不慎,高分也能落榜。昨天,在国展中心的高招咨询会上,许多家长问得最多的问题就是,高校今年的预估分是多少,自己的孩子是否适合填报。记者也打听出了省内外24所知名高校的预估分或预估排名,供学生和家长参考。

  【特别关注】

  记者探得24所高校预估分

  最近这两天,高招咨询会不断,国展中心就连续两天有咨询会,而南京邮电大学和南京工业大学也纷纷推出了校园咨询会。昨天上午,记者在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多场高招咨询会上重点打探了24所高校的等级要求、志愿参考线等信息。但要特别提醒的是,所有数据均来自高校招生老师的“口述”,且每年的情况都有不同,所以数据仅供参考,请考生家长谨慎对待。

  南京大学

  理科3000名以内(全省排名,下同),文科600名以内,等级双A,进档不退。

  东南大学

  文科前2000名,理科前4000名录取希望大。文科等级AB;理科等级物理A另一门B。

  南京理工大学

  理科6000名以内,物理A另一门B。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理科6000名以内,等级物理A另一门B。文科1500名以内,等级AB。河海大学

  理科11000名以内,文科3000名以内,等级AB。常州校区文理科预估分数线约在本一线上5-10分。

  南京审计学院

  本一文科前7000名,理科前3万名,文科AB,理科AC。本二文科前2万名,理科前6万名,等级BB。

  南京农业大学

  文科理科一本线上均可报考,等级AB。一本线上25分考生A志愿报考满足第一专业。

  南京师范大学

  理科18000名以内,文科6000名以内,等级AB。

  南京林业大学

  本一线上可以报考,本二在线上10分可以报考。等级BC。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本一文科344分、理科348分以上可报考。等级双B。本二文科339分,理科340分。本二合作办学320分,文科无招生计划。

  南京工业大学

  文科分数达到343分,理科分数达到350分的可填报本一;文科分数达到328分,理科分数达到338可填报本二。选测科目等级要求BB。

  南京医科大学

  理科前20000名报考比较有希望。本一B+B,本二BB。

  金陵科技学院

  文科2万名、理科6.5万名可报考。等级BB。

  江苏大学

  本一理科34000名以内,文科8000名以内把握大,等级BB。文理科本二线上15分,等级BB。

  苏州大学

  理科27000—28000名,文科8500—9000名有希望。等级AB。

  常州大学

  本二批专业,文理科线上10分,等级BB。

  中国矿业大学

  理科352分以上、文科346分以上可以考虑报考,但专业选择慎重。理科356分以上、文科350分以上的,专业选择空间较大。物理或历史B+,另一门B。

  清华大学

  理科405分左右,文科接近400分,等级A+A。全省排名100名以内欢迎报考。

  复旦大学

  理科排名400名左右,文科200名左右。等级AA﹢。如服从调剂,进档不退。

  中国人民大学

  理科排名约在1100—1120名之间,390分左右,文科预估分要在今天下午确定。

  西交利物浦大学

  文理科达到一本线即可,等级BC。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文理科4000名左右,理科物理A+,生物/化学A,文科AA。

  中国科技大学

  约在前900多名左右,等级双A。进档不退。

  南开大学

  文科4000名以内可以报考,3000名问题不大;理科8000名以内可以报考,6000名内问题不大。等级双A。进档不退。

  【现场直击】

  ●家长目的性很强

  ●分数尴尬也让人作难

  高考刚结束的时候,国展中心有过一次高招咨询会,但那一次,许多家长几乎每个站台都要走过去询问,因为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孩子能考多少分。但昨天和前天,咨询会上的家长目的性明显很强,直奔主题。

  “我女儿理科生,考了374分,可以报考你们的学校吗?”一位家长在东南大学站台咨询现场工作人员。而工作人员告诉她,这个分数还是很有希望的。

  记者在现场看到,一些名校如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同济大学等展台前人并不多,而南理工、南京工业大学等学校咨询台前却是人头攒动。这个现象和考生分数的分布很有关系。因为在340分左右的考生最密集,来咨询的家长肯定也最多。

  “我儿子考了327分,填报二本学校应该没有问题,但是很难选到好的专业,上三本或者其他又觉得有点亏。”咨询完东南大学成贤学院的楚女士不无担心地对记者说。

  这样的情况还有很多。一位前来咨询的考生分数是350分,只超一本线5分。但咨询了多所南京的高校后却发现,这样的分数想上好一点的本一院校不太可能,但是选择报考二本又有些不甘。

  【三大预测】

  ●今年名校投档线会下降

  ●投档线和省控线分差缩小

  ●本三省控线理科应比文科低

  昨天,有高招专家在南京工业大学的咨询会上分析,从本一批次考生分布的状况来看,由于高分考生比去年明显减少,所以清华、北大、复旦、南大等名校的投档线会比去年下降。目前从几大名校的情况看,文科线要比去年下降六七分左右,理科线会比去年下降十来分。比如清华去年理科线是416,今年预估线在405左右。复旦大学去年理科线是414,今年398分以上希望大。

  据介绍,今年投档线和本一省控线的差距可能会略微缩小。比如说,去年某高校投档线在省控线上10分,那今年这个分差将缩小,可能会变成8分或者6分。因此,今年考生在参考去年的投档线时,也要考虑到这个因素。

  所以,如果有考生的分数正好与去年高校的录取线一致,那么今年可以冲一冲。如一位考生考了410分,按照去年的录取线上复旦大学是没有希望的,因为复旦大学去年理科投档线为414分,但今年下降到了400分左右,这样的学生就可以冲一冲复旦大学。

  虽然本三省控线还没有划定,但据高招专家预测,本三理科线应该比文科低。据分析,一般来说生源的分布是中间大、两头小,从江苏公布的一阶段成绩分布图来看,文理科都呈正态分布。不过,文科的曲线还在上扬,说明在本三阶段生源更加密集,而理科的曲线在往下走,说明在本三阶段生源没有之前密集。如此判断,本三省控线理科应该比文科低。

  南京某高校招办主任还分析,今年文理生源比是四六开,高校招生计划也差不多是四六开,文科生并不吃亏。预计到明年,文理比例还将继续调整,如果能达到三七开,就最符合江苏文理专业和招生计划的结构了。

  【两大变化】

  ●本一高校首开合作办学专业

  ●培养“卓越工程师”,全省有6所

  在今年的本一批次招生计划中,南工大和苏大在正常招生代码外,分别又增加了一个1710代码和1725代码。据了解,两个代码是首次出现在本一批次中由普通高校开办的合作办学专业。而此前,本一批次只有西交利物浦大学、宁波诺宁汉大学两所中外合作办学大学。

  据介绍,今年南京工业大学和英国谢菲尔德大学合作办学,在本一批次招理科生,专业是化学类。而苏大则与加拿大维多利亚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合作办学,专业是金融学和纺织工程。南工大学生处处长何学军介绍,该校的化学化工专业在全国排名前5,而谢菲尔德大学化学的专业排名为全英第9,培育了五位诺贝尔奖得主,其中两位为化学奖得主。这次合作办学,采取“3+1”的模式,前三年在南工大学习,第四年赴外方相应专业学习。学业合格者同时获得两校学士学位证书和南工大的本科毕业证书。

  至于分数线怎样,南工大有关负责人表示,因为是第一年,所以不好说。而从这几年该校本二的中外合作办学专业来看,先后经历了从降分到超过本二线几分的过程。特别是今年在本一开办的这个合作办学专业,等级要求是BC,对部分等级不高的高分学生有吸引力。

  值得关注的是,从今年开始,全国有60余所高校作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首批院校进行招生。江苏共有6所入围,分别是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河海大学、南京工程学院、江苏大学和江南大学。

  南工大学生处有关负责人介绍,“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是我国培养高端型工程师的新模式。该计划是教育部为落实中长期教育发展规划纲要的重大改革项目,计划用10年左右时间,采用高校与企业、地方联合设立“卓越工程师”培养基地模式,为国家培养百余万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

  据了解,“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将采用“3+1”的培养模式,即学生在校四年中必须有一年时间(可以分阶段实施)参加企业工程实践,以提高其工程素养,增强工程实践能力。工科学生有兴趣的,可以在填报志愿前向相关学校打听哪些专业进行试点。

  【三大提醒】

  ●填志愿别光顾着问分数

  ●不要排斥本二专业

  ●专业选择冷热搭配

  家长们咨询的开场白几乎都是“能不能被录取?”南京工业大学的招生专家说,咨询时要多问学校的专业学科特色、课程设置和培养定位,否则了解的情况永远都是浮于表面的。

  “我的分数刚刚踩在一本省控线上,不想上本二,只想上本一。”这是不少考生和家长的心态。“光以专业的批次决定志愿的填报,这个方法不是很准确,不要排斥本二专业。”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处处长荆晅说,专业的批次放在本一还是本二都是学校综合了多方面的因素自己决定的,比如该校的网络工程,在江苏这个专业是本二,而在外省,这个专业全都是放在本一。由于就业不错,该专业每年的录取分数线都在本一省控线附近。

  招生专家建议,今年江苏仍然采用平行志愿。平行志愿通俗的说法,就是A、B、C三个院校志愿都是第一志愿,投档录取时够哪个院校的分数线就投给哪个院校。这样选填院校时可以“A志愿冲一冲,B志愿稳一稳,C志愿保一保”。所谓“A志愿冲一冲”,就是选你感兴趣、成绩上希望较大的院校作为A志愿,但最好分数留些余地,不要打“擦边球”。B志愿填报分数低一些的院校,C志愿院校的分数线还要低一些,和A志愿拉开必要的档次。如果A、B、C三个志愿拉不开档次,一旦A志愿踩空,B志愿和C志愿很可能就同时踩空。

  院校志愿确定以后,每个院校的几个专业志愿填报也要由热到冷拉开梯次,不能一味选择热门专业。专家提醒说,只要填一到两个热门专业就可以了,全填热门专业等于只填了一个热门专业,一旦第一专业不够线,其他专业也不容易录取。

  专家建议,填专业志愿还要注意与院校志愿相呼应。如果院校志愿填得比较保守,专业志愿可以走高些;院校志愿已经走高了,专业志愿最好要求稳。专业服从是院校录取的最后一次机会,建议考生在认真填好专业志愿的同时,一定要选择专业服从。事实上,现在很多高校有政策,新生入学一到两年后,对专业不满意还可以根据学习成绩和综合表现重新选择专业。但是如果不服从专业调剂,那就很可能连上大学的机会都要失去。(黄艳朱俊俊)

热门院校

  •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南京市雨花台区
    学校简介  军事外交官的雄辩、睿智和智勇双全的形象,曾让多少人为之倾倒,也成为许多人心中的梦想。坐落在长江之滨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便是“中国军事外交官的摇篮”。从该校走出去的相当一部分毕业生,成为我军军事外交战线上的专家、教授和专门人才。   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是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隶属于总参谋部,是一所指挥与技术合一,以外语为基础,多专业、多层次、多规格的综合性军事外交学院,是军队培养国际关系、国防外事、军事外交、国际战略研究、外语师资、部队侦察、技术侦察、航天侦察、特种作战指挥等各类专业人才的重要基地。学院以本科教育为主,设有23个专业,开设9种外国语课程,除招收本科生外,还面向全国、全军招收国际关系、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军事思想等8个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有的专业还招收博士研究生。主要专业:一、国际关系二、外交学三、外国语言文学四、侦察与特种兵指挥   风雨锤炼名校风范   1951年6月,在抗美援朝的炮火硝烟中,该学院如同一粒种子般以极强的生命力破土而出,并迅速成长,1986年正式定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   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历程中,学院风雨兼程、千锤百炼,逐渐发展壮大。1963年4月,经周恩来总理批准,学院被教育部列为全国重点高等院校。学院不负重望,不断提高办学层次,扩大办学规模。1998年7月,江泽民主席对学院的人才培养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今天,学院已经跻身全军“211工程”重点建设院校,拥有1个国家级重点建设学科,1个全国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3个军队“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点,8个硕士学位授权点,5个学士学位授权点。   育人模式颇具特色   对于军校学员来说,素质要求有其特殊之处,因为军队要求的合格人才是军政素质与文化素质都过硬的毕业生。“德才兼备,政治第一”,这是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在教书育人、造就合格人才上最根本的理念。   在4年大学本科教育中,学院依据年级的不同,设置了不同的教育重心,安排了不同的教育内容。   学员刚入学时,学院积极开展入伍入学教育,组织学员到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雨花台烈士陵园等革命纪念胜地,接受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大二时,为了提高学员工作实践的能力,学院组织学员在暑假下连当兵锻炼,培养艰苦奋斗、雷厉风行、吃苦耐劳的精神;到了大三,学员又参加军政教学社会实践,到苏皖革命老区与人民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在社会这本活生生的“教材”中吸取“精华”;大四学员面临毕业分配,学院进行以“服从大局,自觉奉献”为主题的毕业分配教育,鼓励广大学员走向工作岗位,开创自己辉煌的事业。这些活动的开展,坚定了学员的信念,磨练了学员的意志,提高了学员的素质。这种育人模式也被精辟地概括为“全程育人模式”。   榜样的力量无穷无尽   对于解放军国际关系学院的学员们来说,一直有一种无形的力量在激励着他们不断奋发向上,那就是榜样的力量。学院历史上有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人才成为激励他们不断奋进的精神动力。   该校学员在全国高校专业英语四、八级统测,全国大学生英语口语竞赛,全球华人青年文学创作大赛,韩素音全国青年翻译奖比赛等全国性大型竞赛和统测中屡创佳绩,名列前茅。建院50年来,该校培养的两万余名学员,遍布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出了以驻南联盟“英雄武官处英模群体”、立志献身边防的“模范干部”刘光、“军中焦裕禄”傅卫、“新一代大学生楷模”冯敏、“中国十大杰出青年”何玉铭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先进群体和个人。他们是学校的一笔无形的精神财富,成为广大学员学习的榜样,也是学院永葆蓬勃向上的朝气的源泉。   学院现设有24个专业,开设英、俄、日、法、德、越、缅、泰以及老挝语、印地语10种外语课程,面向全国招收本科生。
  • 学校简介  普通类招生代码:1366   中外合作办学招生代码:1465   海外本科直通车招生代码:1799   扬州环境资源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6年,她坐落在中国历史文化名城、联合国“人居奖”城市----扬州,总占地750亩,建筑面积26万平米,主校区位于扬州城南风景秀丽的高旻寺景区,校园建筑古雅,花草芬芳,绿树成荫。行走其间,移步换景,或见湖光潋滟,亦闻书声朗朗,云水相融,人文荟萃,呈天人合一之境。   学院秉承“自强不息,明德树人”的校训精神,坚持以“天人合一”、“面向人人”和“君子不器”的绿色教育理念,引领教育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工作,逐渐形成和凝练了绿色教育的办学思想和办学特色。设有环境科学与工程、资源科学、园林园艺、医学、经济贸易、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外语、人文科学和基础课部等9个系部,现有在校生10000人。   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有专任教师近40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100多人,“333工程”人才、“青蓝工程”骨干教师、市级以上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4名,杨叔子院士、宁津生院士、程顺和院士和著名古建筑学家阮仪三教授、美国南密西西比大学丁玖教授等专家学者担任我院名誉教授,并常来我院讲学。   近年来,学院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质量工程”成效显著,一批省部级教改试点专业、特色专业、省级以上精品课程、精品教材、省级教学团队和省级教学成果奖脱颖而出,拥有国家级职业技能鉴定站、省级重点高职实训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5个,校内实训中心9个(实训分室189个),校外实训基地150个,图书馆藏书和期刊资料丰富,大学生创业园、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大学生艺术团等学生素质拓展资源完善。学院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   学院注重依托行业和企业,强化技能训练,重视实践磨练,校园文化活动多姿多彩,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学生学风浓郁,技能扎实,综合素质高,在高级别的“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业计划竞赛、职业技能大赛、创意大赛以及职业生涯规划、实用英语口语和写作、大学生ITAT等大赛中屡获殊荣。近五年来,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   学院实施开放办学战略,先后与美国、英国、爱尔兰、加拿大、日本、韩国、澳大利亚等国进行交流和项目合作,借鉴国外先进职教理念和模式,开发专业与课程。鼓励在校学生提高学历层次,“专转本”录取率居全省高职院校前列。学院与本科院校开通了“专接本”,学生在毕业前一年就可进入本科阶段学习,毕业后一年成绩合格能取得相应院校本科文凭。建立海外本科直通车专业3个,国际合作办学专业2个。   学院有完善的助学体系,承诺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国家和政府奖助学金额度大,受助面宽,多家企业在我院设立奖学金。所有在籍学生均享受扬州市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校内普惠门诊,经济困难学生都可通过申请生源地助学贷款、学费减免、困难补助、勤工俭学等途径获得资助,完成学业。   半个世纪以来,学院面向区域经济,先后向生产、管理、服务一线输送了2万多名高等技术应用人才。目前,学院正凭借扬州悠远的历史积淀和醇厚的人文底蕴,以积极的姿态,加强内涵建设,努力把我院创建成特色鲜明、有较强影响力的高水平、示范型高职院校。   热忱欢迎有志学子报考我院。   ●主要荣誉   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优秀等次   ? 江苏省高校基层党组织考核工作优秀等次   ? 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集体   ? 全国心理健康教育优秀学校   ? 江苏省科技工作先进高校   ? 江苏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 江苏省平安校园、文明食堂、文明宿舍   ? 全国节水型先进高校、江苏节水型先进高校   ? 党委中心组学习先进集体   ? 江苏省五四红旗团委   江苏省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生风采   2009年   第五届全国ITAT教育工程就业技能大赛 三等奖   全国高职高专艺术毕业设计作品展 铜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一等奖   第四届江苏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 一等奖   第七届江苏省室内装饰设计大赛 优秀奖   江苏省测量技能大赛 三等奖   江苏省第六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 优胜奖   2010年   全国大学生技能大赛 二等奖   全国高职高专英语写作大赛(总决赛)一等奖   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 特等奖   江苏省第七届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比赛 一等奖   全国高职高专艺术毕业设计作品展 优秀奖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 团体优胜奖   全国软件技术比赛(总决赛)二等奖   “天华杯”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优秀奖   江苏省第六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比赛 一等奖   首届全国高等职业测绘类专业技能大赛 三等奖   ●学院奖助学金   国家奖学金8000元/生?年   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生?年   国家助学金2000-4000元/生?年   扬州福彩助学金2000元/生?年   联环药业集团奖学金1000元/生?年   邗建集团奖学金1000-1500元/生?年   邗建集团助学金1000元/生?年   温商助学金2500元、生?年   扬州西园奖学金2000元/生?年   新伟锦江奖学金2000元/生?年
  • 学校简介南京财经大学始建于1956年的粮食部南京粮食学校,是新中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批粮食院校之一。1981年,南京粮食经济学院在原南京粮食学校的基础上建立。1993年,学校更名为南京经济学院。1999年,南京物资学校并入南京经济学院。2000年,南京经济学院、江苏财经高等专科学校、江苏经济管理干部学院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南京经济学院。2003年,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更名为南京财经大学。2011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与国家粮食局签约共建南京财经大学。2019年,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江苏省人民政府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全力支持学校事业发展。2021年,学校获批审核增列且需要加强建设的博士学位授予单位,获批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B类建设高校。 南京财经大学现已成为一所以经济管理类学科为主,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文学、艺术学等多学科支撑配套、协调发展的江苏高水平大学。历经多年改革发展,学校知名度迅速扩大,教育质量不断提高,综合实力明显增强,社会声誉全面提升,各项事业迈上了新的台阶,显现出发展的强劲势头和改革的崭新气象。 学校拥有仙林、福建路和桥头3个校区,占地面积120.7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36万平方米。设有教学机构23个。现有普通本科在校学生16000余人,在校博士、硕士研究生3000余人。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现代粮食流通产业发展与政策”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3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6个,普通本科专业49个,中外合作办学本科专业4个。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具有正高级职称教师200余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800余人。现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江苏高校“青蓝工程”团队7个,江苏省高校科技优秀创新团队7个,江苏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含培育点)4个。拥有国家级人才称号者10余人次,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2人,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1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人,“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2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人才3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9人,中国环境优秀科技工作者1人。近年来,教师入选江苏省“333工程”“青蓝工程”“六大人才高峰”“双创计划”等省级人才工程270人次,获江苏省特聘教授、教学名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者40余人次。 学校坚持人才培养中心地位不动摇,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含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2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国家级规划教材9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全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篆刻)1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江苏省一流本科课程30门,“十三五”江苏省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十二五”江苏省高等学校重点专业(类)6个,“十一五”江苏省高等学校品牌专业6个,江苏省高等学校特色专业8个,江苏省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基地1个,省级实验教学与实践教育中心12个。2006年,学校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2012年,学校被评为首批“江苏省教学工作先进高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学子表现突出,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全国管理案例精英赛、“五月的鲜花”全国大学生校园文艺会演及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等活动中多次获奖。高水平运动员在世界和全国各级比赛中屡获佳绩。毕业生就业率持续稳定,就业层次和社会认可度不断提高。 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不断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学校现拥有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食品科学与工程等江苏高校优势学科3个,马克思主义理论、法学、统计学、数学、理论经济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江苏省重点(培育)学科6个。“农业科学”和“工程科学”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获批现代服务业协同创新中心、现代粮食流通与安全协同创新中心、江苏现代财税治理协同创新中心等省级协同创新中心3个。建成粮食储运国家工程实验室(稻谷平台)1个,电子商务信息处理国际联合研究中心1个,电子商务交易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粮食产后服务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粮食大数据采集与应用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粮油标准研究验证测试中心1个,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方法国家标准首批验证单位1个,全国粮食安全宣传教育基地1个,全国名特优农产品营养品质评价鉴定机构1个,全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与营养健康科普基地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建设点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省级工程研究中心1个,省级工程实验室1个,省级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省级公共技术服务中心(平台)2个;江苏省重点培育智库1个,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含培育点)5个,江苏现代服务业研究院1个,江苏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1个,江苏省厅局共建科研机构8个。学校现代服务业科技园为省级大学科技园,并获评国家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2010年,学校作为完成单位之一的“粮食储备‘四合一’新技术研究开发与集成创新”项目成果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学校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学校教师作为第一完成人的“食用菌精深加工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项目成果荣获江苏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主持国家级纵向课题340余项,其中,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18项,省部级以上纵向课题近400项,60余项研究成果获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近年来,学校国家级科研项目立项数量和质量不断攀升。2018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2019年共获批国家级课题70余项,立项数量取得重大突破,在全国财经类高校中位列前茅。2020年获批国家级重大重点项目5项,课题层次明显提升。 学校主办的《产业经济研究》为全国第一本产业经济领域的专业学术期刊,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2016—2020年最受欢迎期刊、2020年度经济学最受欢迎期刊。《南京财经大学学报》入选南京大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扩展期刊,获评全国优秀社科学报、江苏省一级期刊。 学校面向国家、区域及行业发展重大需求,大力培育特色优势研究领域,为服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行业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十三五”以来,围绕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和粮食流通领域的重大问题开展持续性研究,承担了国家粮食行业发展多项重大研究课题,出版了《中国粮食发展报告》《长三角粮食发展报告》等多部专题研究报告,开发了一批新型、高效、快速的粮食收储运加技术和粮食流通信息化与物联网工程技术,在粮食流通制度、机制创新和企业管理创新等方面形成了一批卓有见地的成果,粮食流通现代化指标与评估体系等多项粮食安全政策研究成果已被政府部门采纳应用。学校获批全国粮食行业(南京)教育培训基地。围绕我省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尤其是发展现代服务业的重大现实需求,大力加强现代服务业理论研究、应用研发、成果推广和政策咨询,已累计引进、孵化和培育现代服务企业30多家,承担各类横向课题700余项,撰写了《江苏现代服务业发展研究报告》等专题研究报告30余部,研究成果被《光明日报》“学习强国”等平台刊发。近年来,学校数份提案被全国政协立案并交国务院相关部委会商办理,收到国务院相关部委专函答复,多项建议被农业农村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明确采纳。数十项报告和建议获省主要领导和南京市主要领导批示,多项成果被省政府办公厅、省粮食与物资储备局、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政府部门采纳,为国家和地方理论创新和政策制定积极贡献力量。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先后与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多所高校以及联合国粮农组织等国际组织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与新西兰梅西大学合作建立了非独立法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梅西学院,是新西兰高校在江苏省设立的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与加拿大滑铁卢大学合作举办了工商管理(环境商务)本科教育项目。与纽约州立大学合作创办了全美首家商务孔子学院。承办南非孔子课堂。与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康奈尔大学,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南安普顿大学、埃克塞特大学,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麦吉尔大学,荷兰瓦赫宁根大学,新西兰梅西大学等建立了中长期项目与短期项目并举、学位项目与非学位项目相结合的学生国际合作交流平台。与加拿大马尼托巴大学、德国马尔堡大学等建立了合作科研平台。学校会计学专业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化人才培养品牌专业建设项目,“粮食流通与安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入选江苏省“十四五”首批高校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建设项目。学校外国留学生教育已具一定规模,涵盖短期游学、语言培训、本科生教育及研究生教育。2020年共有来自15个国家的长短期外国留学生超过500人次在我校就读,其中学历生占比超过42%。学校不断加强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及外籍专家聘请力度,每年派遣多批教师分赴海外访学或参加学术活动,不断提升教师的国际化水平和教学科研能力。 “十四五”期间,南京财经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高质量发展为主攻方向,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为基本动力,以内涵建设和特色发展为主要路径,以服务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为重要使命,以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为坚强保证,加速实施“财经底色”“粮食特色”“工科亮色”“文体增色”四大特色工程和“创新、特色、人才、开放、民生”五大发展战略,大力弘扬“艰苦奋斗、自强不息、抢抓机遇、敢为人先”的南财精神,促进学校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实力的全面提升,为加快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财经大学而努力奋斗,为江苏切实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大使命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持和智力支持,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 学校简介南京工业大学办学历史可溯源于1902年创办的三江师范学堂,2001年由原南京化工大学与原南京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是首批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2011计划)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江苏省重点建设高校、江苏省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江苏省人才强校试点高校、国家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教育部首批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教育部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江苏省落实“科技创新改革30条”试点高校。学校秉承“明德、厚学、沉毅、笃行”的校训,以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为发展目标,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形成了产学研协同创新的鲜明特色。学校设有11个学部,28个学院,各类学生3.8万余人。拥有国家一级重点学科1个,江苏省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1个,江苏高校国家重点学科培育建设点2个,江苏高校优势学科一期项目4项、二期项目6项、三期项目6项,“十三五”江苏省重点学科2个,“十四五”江苏省重点学科8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9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点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9个、自主设置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点2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予点18个,本科专业101个,跨工、理、管、经、文、法、医、艺、教9个学科门类。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获得A等级,材料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学科获得B+等级,其中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位列全省第一。学校在2021年9月ESI综合排名进入全球前1‰,2022年3月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5位,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泰晤士高等教育2022年世界大学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7位;2022年3月,自然指数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38位;上海软科2021年世界大学学术排名位列中国内地高校第54位。学校现有教职工3000余人,拥有高级职称人员15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7人、第七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2人、第八届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1人、国家级人才163人次,国家级高层次人才团队15个,省部级重点高层次人才276人次,省部级重点高层次团队36个。学校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获中共中央表彰的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1个,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样板支部”数与培育创建数位居省属高校第一,涌现出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先进典型。学校加强“新工科”建设,23个工科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或住建部专业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学校注重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建设书院制“2011学院”,与中科院相关院所共建“英才班”。“十一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4项、一等奖9项,二等奖17项。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课程思政教学名师和团队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7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专业7个、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全国教材建设奖全国优秀教材(高等教育类)1项、国家级精品教材1部、“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8部、首批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教材2部、江苏省课程思政示范专业2个、江苏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7个、江苏高校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5个、江苏省品牌专业8个、江苏省特色专业10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类12个(涵盖30个专业)、江苏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软件类)试点专业2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8个、江苏省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41门、江苏省本科优秀培育教材7部、省级重点立项建设教材68部。2006年学校获得教育部组织的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等级,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7年获批教育部首批中美青年创客交流中心。多年来学校已经培养出20多位省部级以上领导干部、30多位两院院士、100多位央企和上市公司领导,为社会输送了大批高质量人才。学校具有雄厚的科研实力,设有材料化学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生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特种分离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热管技术研究推广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江苏先进生物与化学制造协同创新中心等国家级科研平台7个,省部级研究中心2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29个。“十二五”以来,学校科研项目及成果获各级各类奖励500余项,其中,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6项、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6项、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获教育部“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现有7人荣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奖。现有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6人、“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滚动支持1个。学校重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主动将创新链对接产业链,推动产学研深入合作。南京工业大学科技园为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南京工业大学技术转移中心为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拥有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苏)基地。学校推进校地融合、产教融合,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了数十家新型研发机构、产业研究院和产业学院。现有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1个,省级重点产业学院2个。学校加强校企合作,与中国建筑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润有限公司等央企、行业龙头企业开展战略合作。“十二五”以来,承担了包括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973”计划项目、“863”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内的各级各类课题万余项,科技经费近70亿元,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为相关行业、江苏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学校实施全球拓展战略,成为首批通过来华留学认证的22所高校之一;与23个国家和地区的百余所海外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其中,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等世界著名学府成立了“国家级柔性电子材料与器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教育部柔性电子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柔性电子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国家“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与南非约翰内斯堡大学、西班牙萨拉戈萨大学共建“孔子学院”,是“孔子学院奖学金”接收院校;与法国勃艮第大学合作举办控制科学与工程(机器视觉)硕士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爱尔兰都柏林理工大学合作举办机械工程、制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以及土木工程等4个“3+1”本科教育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其中机械工程、制药工程项目入选江苏高校中外合作办学高水平示范性建设工程项目;与澳大利亚昆士兰大学合作举办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合作举办会计学“2+2”本科联合培养项目;与英国剑桥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亚琛工业大学、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英国卡迪夫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等知名高校开展学生交流项目;推进国际产学研合作。现有包括中国政府友谊奖获得者在内的、来自10多个国家的近50名外籍专家和世界各国的学历海外留学生700余人。展望未来,学校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永恒主题,聚焦高水平大学建设和一流学科创建,固本强源,协同创新,奋力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创业型大学。
  • 学校简介徐州生物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省内招生代码1233)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专科层次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地处联合国人居奖、全国历史文化名城、国家生态园林城市、中国最佳旅游城市,素有“一城青山、半城湖”之称的徐州。学校始建于1956年,具有60多年的历史,办学特色鲜明,人文底蕴厚重,曾培养10万余名专业人才,有无数毕业生成为行业翘楚。学校一直立足“大生物、大健康”的办学定位,坚持“特色鲜明、优势明显”的发展道路,逐渐形成了以植物、动物以及人的发展与保护为主体的专业群,是区域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生物工程类专业院校。学校现有泉山校区、云龙校区、新沂校区和沛县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建筑面积30余万平方米,教科研仪器设备值1亿多元,纸质图书40万册,并建有208个实验实训基地,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17个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学校设有农林工程学院、动物工程学院、药品食品学院、信息管理学院、生物装备学院、卫生健康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教学部、体育教学部、继续教育学院及4所附属医院,设有药学、生物制药、动物医学、现代农业、护理、康复治疗、医用电子仪器、智能医疗装备、环境工程、财经信息等40个专业,其中有2个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个江苏省重点专业群、1个江苏省高水平骨干专业、1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3个牵头服务徐州“六大千亿元产业”重点专业、2个徐州市特需专业建设项目,全日制在籍生1万余人。学校现有教职工481人,其中专任教师387人,高级职称148人,硕博士204人,“双师型”教师257人,全国农业职教名师6人,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9人,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1个、中青年学术带头人4人、优秀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对象18人,省第十四批“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1人,市“双百工程”优秀专家3人、拔尖人才8人,市职业学校“名师工作室”2个。学校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学生快乐学习、教师愉快工作、学校快速高质量发展”的“三快”办学理念,以涵养学生人文、提升学生技能为己任,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学校大力推进“治人文、精技术”教学改革,着力学生技能培养、情商养成、兴趣延展与个性飞扬,努力让学生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在校学生可就业、可创业、可升学。与千余家规模以上企业建立了紧密型合作关系,开展嵌入式教学与订单式培养,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左右。建有大学科技园,为学生创业提供平台与资金资助。与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重庆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合作,为学生升本、考研提供渠道。近年来,学校先后获得“全国服务农村青年增收成才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先进单位”“江苏省文明单位”“江苏省文明校园”“江苏省教育回报社会先进单位”“江苏省挂县强农富民工程先进单位”“江苏省平安校园”“江苏省园林式单位”等荣誉称号。学校现为中国现代畜牧业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全国农业职教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生物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单位、江苏省化工职教集团副理事长单位、江苏省职业教育教科研中心组组长单位、淮海现代农林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