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浙江:关于做好2009年公安警察院校招生考试工作的通知
2009-03-31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做好2009年全省公安警察院校招生考试工作,深入贯彻德智体全面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进一步改革完善公安警察院校招生考试办法,现就做好2009年招生考试工作通知如下:

  一、招生计划

  (一)浙江警察学院计划招生全日制本科500人。女生比例不超过15%。招生计划由省公安厅下达至各市公安局,各市不得再将计划下达到县(市、区)公安局(招生生源计划详见附件)。

  (二)公安部所属院校的招生计划另行下达。

  二、组织领导

  公安警察院校招生工作统一在省招生委员会和省公安厅领导下进行。

  三、考生报名条件

  (一)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

  (二)品行端正,组织纪律性强,志愿从事公安保卫工作。

  (三)符合浙江省公安警察院校招生政审条件。

  (四)年龄不超过22周岁(1987年9月1日以后出生),未婚,已经在浙江省常住户口所在地参加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

  (五)身体健康,男生身高1.70米以上(含1.70米),女生身高1.60米以上(含1.60米);男生体重不低于50公斤,女生体重不低于45公斤,体型匀称,对过于肥胖即超过标准体重〔标准体重kg=身高(cm)-110〕25%的考生,要严格控制;左右眼单眼裸视力均在48以上(含4.8),其中公安部所属院校理科类专业应在4.9以上(含4.9)。无色盲、色弱;两耳无重听;无口吃;五官端正,面部无明显特征和缺陷(如唇裂、对眼、斜眼、各种疤麻、胎记和痣等),颈部、手臂、腿部(膝盖以下)无特别明显癜痕、疤痕、胎记、色素斑和身体其它大面积的疤痕挛缩;无明显下蹲困难;嗅觉不迟钝、无鸡胸、无腋臭、无严重静脉曲张,无明显八字步、罗圈腿,无重度平跖足(平脚板),无文身、少白头、驼背、斜颈,无各种残疾,直系亲属无精神病史等。无传染病,肝功能化验指标必须在正常范围内,无甲肝、乙肝、澳抗阳性。

  (六)必须通过《国家体育锻炼标准》。

  四、招生考试办法

  报考公安警察院校提前录取的考生,面试、心理测试与体能测试均在高考前进行。

  部属院校将在高考后派员到浙江进行面试复试,省教育考试院按学校招生计划的1:2提供面试复试考生名单。省公安厅政治部将该名单下达给各市公安局政治部,通知考生参加面试复试。面试复试、体能测试、心理测试、政审都合格的考生,省教育考试院按照1.1:1的比例投档,各院校进行阅档录取。

  浙江警察学院的考生体能测试成绩计入综合成绩。综合成绩的计算公式为:综合成绩=高考成绩×0.85+体能测试成绩×0.15×2.5。省教育考试院将根据考生综合成绩,单独划定各市最低控制分数线。

  (一)报名

  1.报名时间和地点:报名时间为2009年3月29日至4月12日;报名地点在浙江警察学院,地址:杭州市滨江区滨文路555号,邮编:310053。

  2.报名方法:凡志愿报考公安警察院校的考生,必须已经在常住户口所在地参加高考报名。考生可于3月29日至4月12日期间,凭2009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报名证和居民身份证,直接到浙江警察学院办理报名手续,或通过汇款函寄方式报名。函寄报名采用考生个人填写固定格式的中国邮政汇款单的函报方式,向浙江警察学院招生办汇款报名费130元进行报名(固定格式的中国邮政汇款单式样见附件2)。汇款人姓名栏填写考生本人姓名,汇款单附言栏填写考生的高考报名序号。

  3.报名信息处理:报考公安警察院校考生的有关信息,由浙江警察学院及时向省教育考试院报告,做好核对、复查工作。

  (二)面试、心理测试和体能测试。

  1.浙江警察学院根据报名人数确定和安排考生面试、心理测试与体能测试具体时间并通过有关新闻媒体和网络公布。

  报考公安警察院校的考生均须参加面试、心理测试与体能测试。上述工作由省教育考试院委托浙江警察学院组织实施,集中在浙江警察学院进行。考生务必携带本人身份证和高考报名证,于面试、心理测试当天的8:00—15:00到浙江警察学院报到,超过报到时间原则上不能参加面试与心理测试。

  2.面试和心理测试。工作人员应查验考生身份证、高考报名证与考生本人相符,确认考生已报考公安警察院校后组织其进行面试。面试实行淘汰制。面试结果由面试人员及考生签名确认。面试不合格的考生,不得参加体能测试。

  面试工作人员发给面试合格考生《2009年公安警察院校招生心理、体能测试证》(见附件)。考生凭此证,于当天参加心理测试。心理测试使用公安部统一量表。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台州科技职业学院是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的专科层次的全日制普通高校。学校办学历史悠久,前身是始建于1937年的浙江省台州农业学校和始建于1921年的浙江省黄岩师范学校,2003年6月两校合并筹建,2007年2月正式成立。学校为浙江省“双高计划”建设单位和教育部职教所实验校,先后获浙江省文明单位、浙江省4A等级平安校园、浙江省治安安全示范单位、浙江省绿化模范单位、浙江省生态文化基地、浙江省高校先进基层党组织等称号,多次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学校座落在“山海水城、和合圣地、制造之都”——台州,永宁江碧水三面环绕,生态环境优越,交通便捷。校园占地525亩,建筑面积22万平方米,规划用地760亩。拥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上亿元,纸质图书80万余册,电子图书资料42万余册,报刊563种。下设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乡村振兴学院)、机电与模具工程学院(长鹰无人机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经贸管理学院、会计与金融学院、人文教育学院、公共基础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业学院)等9个二级学院。开设园艺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模具设计与制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信息安全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物流管理、市场营销、会计、互联网金融、学前教育、文秘等31个专业,国家骨干专业1个,省高水平专业群2个。在校生9500余人。学校坚持“人才强校”工程,全面实施“1551”人才计划,全力打造高素质“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在编教职工517人,其中副高及以上105人,有硕士、博士学历或学位教师423人,“双师”素质教师257人。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人,省专业带头人8人,台州市“500精英”人才3人。学校坚持“职教性、地方性、高教性”的办学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打造互利共赢“双元”育人平台。共建凯华模具产业学院、精雕产业学院、施耐德产业学院。发起成立了长三角模具产教联盟、台州市现代农业产教联盟、温台学前教育产教联盟、台州市网络空间安全产教联盟、温台小微金融产教联盟。建有绿翼环保检测有限公司、顺丰生产性实训基地等12个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高精模具生产性实训基地被评为国家级生产性实训基地,模具智能制造产教融合生产性实训基地、工厂化育苗生产性实训基地、财税共享课程建设3个项目入选省产教融合首批“五个一批”项目。拥有校外实习实训基地204个,深度校企合作单位312家。学校秉承“厚德强技”校训,弘扬“老黄牛”精神,着力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领班”人才。实施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双证书”制度,实现专业链与产业链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生深受社会欢迎,连续多年学生就业率稳定在97%左右。2020年教育部高校招生阳光工程的“院校满意度”评价显示,毕业生对学校满意度位列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满意度第75名。据不完全统计,学校为社会培养了4万余名人才,不少校友成为著名企业家和党政机关的主要领导。学校坚持育训并重,面向在校学生和社会开展成人专科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获批42个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试点。建有国家制造业信息化培训中心、中国模具高级人才培训基地、国家级残疾人职业培训基地、浙江省现代农业技术培训基地等。与山东大学、四川农业大学、浙江农林大学等多所本科院校合作,开展远程、函授、自考等本科学历教育。新时代要有新事业和新作为。当前,学校正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忠实践行“八八战略”、奋力打造“重要窗口”,深化改革、对标对表、重点突破,为建成浙江省特色鲜明的高水平高职院校而努力奋斗!
  • 杭州师范大学杭州市余杭区
    学校简介杭州师范大学是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是一所以师范教育为传统、文理并重、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大学。学校前身可追溯至创建于1908年的全国六大高等师范学堂之一的浙江官立两级师范学堂,1978年建立杭州师范学院,2000年前后杭州教育学院等五校相继并入,2007年更名为杭州师范大学。百十年办学历程中,杭师大始终与时代同呼吸、与民族共命运,弘文励教、青蓝相继,自强不息、弦歌不辍,坚持“勤慎诚恕、博雅精进”校训传承,弘扬“包容开放、学与俱进、追求卓越”师大精神,形成“人文学堂,艺术校园”办学特色。鲁迅、李叔同、叶圣陶、朱自清、夏丏尊等名师大家曾在校任教,培养出了丰子恺、潘天寿、陈建功等各领域成绩斐然的杰出校友,成为当时浙江新文化运动策源地、最早传播民主科学思想主阵地,是中国现代教育、近代中国艺术教育及中国共产党早期活动的发祥地之一。沐浴着改革开放春风,学校紧跟时代发展步伐,办学能力水平不断提升,新时代涌现出了中国科学院院士蔡荣根、数字经济创新者马云等一大批优秀人才。学校环境优美、风光秀丽,现有仓前、玉皇山、下沙三个校区,分别位于杭州未来科技城、西湖之滨和钱塘江畔,占地面积179.3万平方米。学校下设23个学院(部)、1个直属附属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有全日制在校生25115人(不含独立学院),其中全日制硕士生4130人、博士生64人,学历国际学生336人。现有教职工2492人,其中专任教师1791人(高级职称占比近62%),全职院士、共享院士、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等国家和省级高层次人才80余人,全国优秀教师4人,学校入选首批省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2008年,杭州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支持杭州师范大学建设一流综合性大学的若干意见》,大力支持学校建设和发展,学校迎来了事业发展黄金期。2020年,市委、市政府再次出台进一步支持学校加快建设全国一流大学相关文件。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1个,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5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18个,获得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普通高等学校资格。化学、临床医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神经系统学与行为学、工程学、材料科学、环境与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ESI综合排名连续多年进入全国百强,有省一流学科13个(A类7个、B类6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立项数位居省内高校前列,2012年以来更是获得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项。大学自然指数排名连续五年进入全国高校百强。通过全校师生勠力同心,各界鼎力支持,学校被认为是近十年来全国发展最快的地方高校之一。学校现有本科专业81个,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19个、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一流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课程、精品课程、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和视频公开课程、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13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项;国际合作科研平台12个,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工程研究中心各1个,省重点实验室、工程实验室、研究基地、科技创新服务平台等18个,省部级创新团队11个,省新型高校智库2个。学校始终把教学质量作为立校之本,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传承“人格为先、五育并举”的教育思想,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主动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学校本科教学质量居浙江省高校前列,近五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0项,获奖数名列省内高校前列,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输送了一大批教育理念先进、理论素养较高和实践能力特强的优秀教师,是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单位、首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地方实施高校、首批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学校有非独立法人资格中外合作办学机构杭师大哈尔科夫学院,先后与美国、英国、日本、澳大利亚、台湾等国家和地区30多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合作交流关系,拥有来华留学生招生与培养资格,是全国首批来华留学质量认证试点工作院校。当前,全校上下正团结一致,接续奋斗,共同朝着加快建设成为实力强劲、特色鲜明、文化厚重的全国一流大学而不懈奋斗!
  • 浙大城市学院杭州市拱墅区
    学校简介兴学源起。浙大城市学院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杭州市人民政府举办的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为创建于1999年的浙江大学城市学院。2020年6月,杭州市人民政府与浙江大学签署合作协议,超常规支持浙大城市学院十年创百强跨越发展。办学规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毗邻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校园占地1000余亩,校舍面积51万余平方米,与未来城市实践区相适应的千余亩新增校区正在选址规划中。设有计算机与计算科学学院等12个学院和浙大城市学院怀卡托大学联合学院等1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院),42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法、文、历史、理、工、医、管、艺术等九大学科门类。现有全日制本科生11100余名,与浙江大学等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290余名。建有一支由院士领衔,国家级和省级优秀教师为骨干的学缘结构优化的师资队伍,计有教职员工1000余名,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技术职务者比例近50%。人才培养。学校秉承求是创新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着力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较强社会政治经济建设能力,具有国际视野和参与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现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1个,浙江省一流学科和重点学科7个,省一流专业、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17个,省工程实验室和省重点实验室(培育)各1个,省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近年来获国家级、省级一流本科课程、精品课程23门,入选省课堂创新校,教改实践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3项。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设立“求是雏鹰班”(与浙江大学合作)、“口腔卫生国际特色班”(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合作);全国首创“城市数字治理创新班”,开设“数字治理”“数字贸易”“数字文旅”等产业特色班,着力培养社会紧缺的复合型应用人才。科学研究。学校面向国家战略和地方重大发展需求,积极推进科教创新综合体建设,设有院士、高层次学术领军人物和创新团队领衔的城市大脑研究院、幸福城市研究院、脑与认知研究院、未来城市研究院、国土空间规划研究院、京杭大运河文化研究院、文明与传播研究院、智慧交通运输工程研究中心、超算中心、低温中心等各级各类科研机构53个。获批认定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工程实验室1个、省工程研究中心2个、省重点实验室(培育)1个。“十三五”期间研究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科研成果奖18项,近五年科研经费总量超过4.4亿元。社会服务。学校坚持立足杭州、服务浙江、面向全国,推进政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社会服务。先后与拱墅区、富阳区、市中级人民法院、市委党校、市发改委、市交投集团以及中科曙光、浙江中控研究院、宇视科技、浙江大华、米奥兰特、京东方艺云、华为终端、浙江和康医疗集团等开展战略合作,共建了一批高水平研发平台。学校设有继续教育学院,开展教育培训。文化传承创新。学校秉承百年求是文脉,汲取杭城精致和谐大气开放精神禀赋,形塑了开拓创新敢为人先的进取精神,涵育了具有历史传承、时代特征和城院特色的大学文化体系,初步打造了城院大讲堂、城市理想、星光文化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校园文化品牌。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积极推进国际化教育。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现有与新西兰怀卡托大学共建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个,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日本长崎国际大学、英国诺丁汉特伦特大学等合作的课程项目6个,与美国、日本、法国、德国、新西兰等国(境)外的近70所高校建立了交流与合作关系,与美国罗马琳达大学等共建国际健康科学中心,开创了国内口腔卫生本科人才培养的先河。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和浓厚的国际化校园氛围为学生成长成才创造了良好条件,近三年本科毕业生平均海外深造率达到10%,其中QS百强大学平均录取率超过60%。
  • 学校简介浙江工商大学坐落于风景秀丽的杭州,前身是创建于1911年的杭州中等商业学堂,创校之初即为我省商业教育之先驱,也是我国最早创办的商业专门学校之一。1980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杭州商学院,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浙江工商大学。百余年来学校一直秉承商科办学传统,尤其是1998年从原商业部直属院校改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以来,学校坚持走特色办学之路,以经济学、管理学学科为主,法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办学水平不断提高。2015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人民政府、商务部和教育部共建大学。2017年,学校被确定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统计学、工商管理学科入选省优势特色学科名单。 学校由下沙、教工路和桐庐3个校区组成,占地182.67万平方米。学校现有教职工26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2100余人,博士生导师130余人,正高职称380余人,副高职称650余人,博士1130余人。拥有双聘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青、国家优青、浙江省特级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等高层次人才。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6800余人,各类研究生5100余人,留学生990余人,各类高等学历继续教育学生2万余人。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现有71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历史学、哲学、艺术学等9大门类。拥有博士学位、硕士学位、学士学位授予权,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外国留学生、港澳台学生招生权。学校拥有7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6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0个专业学位授权点,设有4个博士后流动站。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中,我校统计学进入A类学科,工商管理、应用经济学、外国语言文学、食品科学与工程、法学和计算机科学与技术6个学科进入B类,评估结果位列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前列。农业科学、工程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生态学、化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其中农业科学居前4‰。 学校拥有“双万计划”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27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7个。现设有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卓越农林(食品)人才培养基地,1个国家级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基地。学校拥有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4门国家级精品课程,3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60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慕课获评全国首届“最美慕课”。 学校拥有一批高层次科学研究平台:1个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省部共建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备案中心,1个国家农产品加工技术研发专业分中心,1个教育部互联网应用创新开放平台示范基地,3个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浙江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首批研究基地,1个省新型重点专业智库,1个浙江省重点培育智库,3个省新型高校智库,1个省“一带一路”建设智库,1个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A类),6个省重点实验室,4个省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省级国际联合实验室,1个中国轻工业重点实验室,1个浙江省统计科学研究基地,2个浙江省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13个浙江省软科学研究基地。同时还拥有6个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6个浙江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高水平创新团队。 学校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成果突出,曾多次获国家科技进步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优秀成果奖。学校积极服务国家和浙江省重大战略决策,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水平。落实高教强省战略,深化与中国人民大学的战略合作,成立“之江大数据统计研究院”和“长三角(先行)法治研究院”。服务浙江“重要窗口”建设,成立重要窗口研究院。服务海洋和大健康发展战略,成立东海食品研究院。落实产教融合战略,以新机制建设泰隆金融学院、中国(杭州)跨境电商学院等。建成一批高水平智库,以现代商贸研究中心、浙商研究院、浙江省文化产业创新发展研究院、台湾研究院等为代表的重点研究基地和高层次科研平台,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撑与高端引领。指数研究团队与地方政府、企业联合研发的20余个“国字头”指数被誉为经济风向标,7个指数由商务部“商务预报”权威发布。学校主办的浙商博物馆,连续承办五届“世界浙商文化论坛”,成为展示浙商成就、传播浙商文化、弘扬浙商精神的重要窗口。 学校主办的《商业经济与管理》和《浙江工商大学学报》在国内外公开发行,双双进入《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全国中文核心期刊》《AMI综合评价(A刊)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等“四大核心期刊”评价体系;分别被评为“全国高校社科名刊”“全国高校社科精品期刊”,影响因子居全国前列。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是浙江省3个高校出版社之一。 学校是浙江省国际化特色高校。2004年起,学校与加拿大魁北克大学合作培养项目管理硕士(MPM)。2008年,浙江工商大学法语联盟成立,是法国法语联盟在浙江省的唯一合作伙伴。2012年,学校与比利时西弗兰德应用科技大学合作共建孔子学院,已成为比利时最大的汉语培训基地。2019年,学校发起并成立了食品科学与营养国际大学联盟(IUCoFSN)。2020年,与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合作成立的人工智能学院,为该领域国内首个中外合作办学机构。学校国际学生分别来自全球105个国家和地区。与美、英、德、法、加、澳、新、日、韩等50多个国家的200余所院校和科研机构开展了多形式、跨层次的合作交流。 2004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同志考察我校时提出:“浙江工商大学在浙江省人才培养工作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省委省政府一定会高度重视浙江工商大学的发展,希望浙江工商大学全体教职工要把握历史责任,把学校办好,使浙江工商大学成为一所在全国有位置,在全省很重要的学校。”学校将深入贯彻2004年习近平同志视察我校时重要指示精神,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双一流”为引领,工商融合、文理融通,凝心聚力、锐意创新,推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治理,努力建设立足浙江、服务国家、贡献人类的卓越大学。
  • 学校简介  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第一家经教育部批准引进世界百强优质高教资源的中外合作大学,颁发与英国诺丁汉大学相同的文凭。   宁波诺丁汉大学地处宁波市高教园区,由宁波市人民政府主办,浙江万里学院与英国诺丁汉大学联办。宁波诺丁汉大学是中国第一家经教育部批准引进世界一流大学并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独立校园的中外合作大学。宁波诺丁汉大学的创办,使中国学生能以远低于海外的留学费用、不出国门就可以享受到世界一流大学的教育资源。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