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河北:2024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计划
2024-07-29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24年河北省普通高校招生征集志愿计划说明

(本科批第二次征集)

一、本次征集填报志愿的时间为7月29日12时至8月1日17时。未查到录取结果的考生可根据自身情况填报征集志愿。

二、本征集计划是本科批第一次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院校缺额和新增计划。考生须按照本次征集公布的院校(专业)填报,以免造成无效志愿。本科批第二次征集志愿录取时,如控制线上生源不足, 经招生院校申请,有降分录取的可能,低于本科批文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可以填报。

三、本次填报志愿操作要求和集中填报志愿时要求一致,请考生登录我院网站,在规定时间内尽早完成志愿填报。在本次志愿填报截止时间前,考生可多次登录志愿填报系统进行志愿修改和保存,最终以其网上最后一次修改并保存成功的志愿为准。

四、考生要切实增强安全意识,严格保管用户名及密码,密码设置不要过于简单,不要将密码告诉他人,不要让他人代为操作,以防志愿填报信息泄露或被他人篡改。遗忘密码的考生可在系统登录页面点击“密码重置”,进行重置密码操作。登录成功后,系统将向考生报名时预留的手机号码发送短信予以提示,如考生本人未登录而收到登录短信,请及时修改密码。

五、考生身体条件以高考体检表记载为准。部分院校对考生的身高、体重、视力、色觉、单科成绩等有要求,部分院校学费较高,请考生认真查阅拟填报院校招生章程或咨询院校。

六、本征集计划采用PDF格式公布,请考生使用PDF阅读器查看。部分浏览器自带的PDF阅读器浏览时存在缺字现象,遇到这种情况请考生下载正版PDF阅读器进行查看。

附:征集志愿计划

1.历史科目组合

2.物理科目组合

河北省教育考试院

2024年7月29日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石家庄财经职业学院始建于1999年,是经教育部批准、具有独立颁发高等教育学历证书资格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学校连续六年年检优秀,是国家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教育部指定的京津冀“结对子”院校;具有国家级骨干专业;获多项国家级、省级教学能力大赛奖,多项河北省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多项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挑战杯”特等奖,设立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室,获“李保国志愿服务省级先锋队”。两次获批河北“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项目,两轮“创新发展行动计划”通过验收,承担了河北“省域高水平高职学校”“三全育人”典型学校等37项“提质培优”建设项目;是河北省国家安全教育实验学校、河北省社会实践先进单位、河北省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园、河北省大学生征兵工作先进单位。学校位于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现有卧龙、学府两个校区,占地面积1200亩,总建筑面积4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及行政用房面积20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9800万元;图书馆纸质藏书90万册;教学仪器设备先进,建有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500个。校园5G网络全覆盖,教学生活设施配套完善,校园环境优美。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立足河北,服务京津冀,面向中小微,对接现代商贸服务产业链和现代工业产业链,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服务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学校设有会计与金融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传媒学院、护理与健康学院、学前教育与艺术教育学院、人居环境学院、交通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通识与人文教育学院等二级学院。学校紧密对接河北省十二大新兴产业和十大重点产业,现有招生专业62个,涵盖财经商贸类、装备制造类、交通运输类、电子信息类等12个专业大类,形成了商贸流通、财务会计、文化旅游、电子信息技术、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土木工程6大专业集群。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是国家级骨干专业;大数据与会计、工商企业管理、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是国家现代学徒制专业;智能财税、业财一体信息化应用、Web前端开发、幼儿照护、母婴护理、智能网联汽车检测与运维等专业是国家1+X证书制度试点;物流管理专业群教学资源库是省级教学资源库,《经济学基础》是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创业专业课程群是省级职业教育课程群。学校建有一支师德高尚、作风严谨、业务精湛、专兼结合的“双师型”教师队伍。现有教职工1200人,现代物流管理、大数据与会计专业教学创新团队是省级教学创新团队;获多项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多名教师荣获“国家级教学名师”“河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三三三人才”“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模范教师”“省级优秀教师”“黄炎培职业教育杰出教师”等称号。学校根据职业教育定位,着力加强实验实训条件建设。拥有大数据实训中心、区块链实训中心、融媒体等建设起点高、省内一流的实习实训基地。共建“财经-新道产业学院”“财经-唐讯ICT产业学院”“财经-雲安人工智能产业学院”“智慧康养产业学院”4个产业学院,共建专业、共育人才。学校形成了“三全育人”学生工作特色。学生获国家级、省级技能大赛奖120项,专接本比例达20%,就业率保持在98%以上,专业对口率达80%,毕业生质量得到用人单位高度认可。麦可思报告显示,毕业生对就业现状满意度、教学满意度、就业指导服务满意度、学校整体满意度等指标,均高于全国“双高”院校平均水平。学校将继续坚持内涵建设,稳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到2025年,力争建设成为河北省内一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在服务国家和河北省战略、服务京津冀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中,发挥越来重要的作用。
  • 学校简介学校概况: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坐落在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河北省承德市,具有110多年办学历史,学校是河北省唯一一所民族类本科高校,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国家民委共建地方高校,是河北省首批转型试点高校之一,是教育部学校规划建设发展中心首批全国五所“产教融合创新实验项目”基地学校;是国家发改委、教育部“产教融合工程建设”项目基地校;是国家民委“民族关系”研究基地;2016年入选数据中国“百校工程”产教融合创新项目,获国家1亿元资金支持;是中美应用技术教育“双百计划”首批试点院校;2020年6月22日经省学位办审核增列我校为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2020年7月20日获批河北省创业大学。 历史沿革:河北民族师范学院前身是始建于1907年经光绪皇帝御批设立的热河速成法政学堂,隶属学部。期间几经易名,1915年改办为热河公立师范学校,1958年改建为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59年通州师专迁到承德与师专合并,1960年曾升格为承德师范学院,1978年经国务院批准恢复承德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委批准改办为承德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1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升格更名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 办学条件:学校占地80.3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37.8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总值11497.6万元,各类实验(实训)室120个,纸质图书132.14万册,数字图书335万种,有先进的图书网络自动检索、借阅系统,开通了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超星读秀知识库、万方数据知识资源等网络资源。 学科专业:学校现设有文学与传媒学院、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教师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音乐舞蹈学院、体育学院、历史文化学院、商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化学与化工学院、生物与食品科学学院、旅游与航空服务学院、创新创业学院、继续教育学院17个二级教学单位,现有本科专业53个,涵盖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法学、经济学等9个学科门类,其中师范类专业17个,通过河北省遴选参加国家师范类专业二级认证5个,民族类专业2个,应用型试点专业6个。2019年申报民族学和教育学2个国家民委一级重点学科,获国家民委、河北省教学成果奖共20项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7项,奖励。目前,学校共建有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产教融合共建专业8个,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5门,省级一流课程5门,省级在线开放课程2门,省级虚拟仿真课程2门,省级校外社会实践教育基地1个。 师资队伍:经过多年来的科学发展,形成了一支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学历层次和学术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以省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为契机,着力打造教师培训课程、培训队伍、文化建设、竞赛评先和自身建设等五个体系,提高师资队伍素质。现有专任教师670人,其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33.73%、高学历教师占81.34%、双师双能型教师占比51.9%。教师队伍中有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3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优秀教师3人、教育工作先进个人2人、省师德标兵1人,师德先进个人1人、河北省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河北省“三三三”人才二层次人选2人、三层次人选21人、承德市市管专业技术拔尖人才15人、承德市优秀教师2人。 科学研究:树立教育、民族、应用研究品牌,注重民族文化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2019年获批首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日韩绿色发展研究中心,首个省级技术创新中心——河北省文化旅游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学校建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河北省“互联网+基础教育”工程实验室、河北省文化旅游大数据技术创新中心等9个省部级研究平台。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立项2项,在全省21个立项单位中,位列第9位。目前,学校共承担国家社科基金项目6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国家艺术基金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研究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100余项,市厅级项目近500项,获各类科研经费1400余万元,发表核心期刊及三大索引论文327篇,出版学术著作教材58部,授权专利及软件著作权306件。学校逐步形成了教师教育研究、民族文化研究、地方历史文化研究、地方经济产业发展研究等科研特色,在义务教育发展、大数据、旅游文化、生物资源、钒钛资源研究、满非遗研究等方面产生了一批标志性成果。 民族办学:贯彻落实民族教育的基本方针政策,把铸牢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传承优秀民族文化,融入教育教学全方位全过程,坚持“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为民族地区服务”的办学宗旨,开设了满语、清史、满族体育、满族舞蹈、满族剪纸、民族绘画及工艺制作等突显民族性与地方性的课程,编写出版了《民族概论》《北方民族传统体育集锦》《简明满语教程》《满族文学读本》等9部民族类专著教材。以满非遗为切入点,推动满非遗教学传承与实践,建有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河北省少数民族体育培训基地,传承二贵摔跤、清音会、竹板落子等21个富有浓郁满族文化的非遗项目。在加强民族文化研究,创民族文化艺术精品上贡献突出,以避暑山庄研究、纳兰性德研究为重点,成为“全国纳兰性德研究”和“避暑山庄研究”中心,建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院等民族特色研究平台17个,挖掘整理民族体育传统项目近80项,开设了珍珠球、蹴球、陀螺、押夹、射弩等民族体育项目,参加全国、河北省民族体育比赛成绩优异,学校满族传统体育项目《二贵摔跤》连续两届代表河北省参加全国民运会,取得优异成绩,获得了第八届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金奖和第九届全国民运会表演项目一等奖,2019年作为河北省唯一一个代表参加上海进出口博览会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央展台表演。作为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基地,由学校音乐舞蹈学院师生和离退休老教师成立的“承德清音会”,对清代宫廷音乐研究成果显著,“承德避暑山庄宫廷音乐研究”被列为河北省社科规划科研项目,“清音会”被列入河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学校的民族舞蹈和民族美术作品丰硕,反映满族、蒙古族等风情的音乐舞蹈和美术作品多次获得国家和省级荣誉。 办学规模:坚持“师范性、民族性、应用型、开放式”的办学定位,立足承德,面向京津冀,以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和民族事业发展需要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现有全日制本、专科学生12801人。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逐年提高,学校就业指导中心被省教育厅评为“河北省普通高校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学校先后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基础教育、民族事业发展培养和输送了数以万计的合格人才,已逐步成为全国民族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承德历史文化传承、人才教育培养的主阵地。 开放办学:积极引进国内外优质教育资源,与中央民族大学、首都师范大学、美国莫瑞州立大学、马来西亚马来亚大学、韩国圆光大学等23所国内外高校开展校校合作办学,每年选派百余名学生赴国内外合作高校交换学习。加强校地、校企间的互动合作,先后与承德平泉市、承德双滦区、高新区、承德市双滦产业园、曙光信息产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京乐子教育科技有限公司等50余家政府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开展战略合作,积极探索并实践新形势下师范高校、地方教育行政部门和中小学(幼儿园)校合作共建、“三位一体”的协同培养机制,搭建“U-G-S”平台,与14个地市级、县区级教师教育协同发展实验区共同协商,选出106所硬件设施完善、师资配备齐全、教学质量优良的中小学和幼儿园,签约共建河北民族师范学院校外实习基地,为在校生提供岗位实训,极大的提高了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构建了三维(基础认识性实践+专业应用性实践+综合创新性实践)四段(教育见习+教育演习+教育实习+教育研习)实践教学体系,努力实现三全员育人的教学模式。通过国内与国际的交流与合作,学校的社会影响力和国际知名度逐步扩大。 社会声誉:学校的办学成就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近年来,先后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河北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文明校园、河北省示范性就业指导中心、河北省教育系统志愿服务先进单位、河北省五四红旗团委、河北省十大杰出青年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称号,《中国教育报》《中国民族报》省市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学校的办学事迹,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发展目标:历经百余年的积淀,学校形成了优良的学术传统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凝练了“修德砺能、博学致远”的校训,形成了“同心砥砺、持之以恒、自强不息”的学校精神。当前,学校已稳步迈入全面开启高水平应用型民族师范大学建设的新征程,全校师生员工将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党代会精神,紧紧抓住高等教育深化改革的重大机遇,抓住京津冀协同发展、一带一路、教育优先发展等重要国家战略,抓住学校转型发展的良好契机,坚持“四个需求”办学导向和“1234”发展战略,力争成为河北省教师教育改革的排头兵、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排头兵、全国满非遗大学传承与实践的排头兵,为把学校建成一所教师教育特色鲜明、民族特色浓郁、高水平应用型民族师范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成立于2001年6月,是河北省政府批准、教育部确认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汇华学院坐落于石家庄市西南高教区。学院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备齐全,校园环境优雅,是一所园林式书院。学院现设有9个学部,53个本科专业,覆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大学科门类。汇华学院秉承河北师范大学优良传统,充分发挥校本部雄厚的教育资源优势,选聘优秀教师担任全部主干课程的教学。建院以来,汇华学院认真贯彻教育部26号令,不断探索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注重提高教学质量,精心培育人才,逐步形成了一套科学、高效、规范、具有我院特色的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2010年我院被评为“全国先进独立学院”。我院名列校友会2018中国师范类独立学院排行榜第7位。在武书连中国独立学院综合实力排行榜中,我院名列第19位,在本科毕业生升学率分榜中位列第3,就业质量分榜中位列第6。汇华学院以建设国内一流独立学院为目标,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教学为中心,一切为了学生成才”的办学理念,遵循“改革兴校、质量立校、发展强校”的办学思想,坚持新的办学机制和办学模式,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广大学生努力进取,学习成绩、综合能力普遍提高。多名学生在“外研社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全国高校化学专业师范生教学素质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中国舞蹈“荷花奖”校园舞蹈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节等重要赛事上屡获殊荣,多次取得优异成绩。学院考研录取率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平,连续多年达到20%以上。建院20年来,汇华学院已为国家培养各类专业人才3.5万余名。学院始终把毕业生就业工作列入重要工作日程,牢固树立“招—培—就”一体化就业工作思路,积极开展校园招聘活动。通过开展校企合作,积极开拓校内外实践基地,与清华大学国家服务外包人力资源研究院、君乐宝乳业集团、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省直第一幼儿园等60余家企事业单位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为学生的实习、实训及就业提供服务与保障。学院多次荣获“河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称号,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6年保持在90%以上。学院师范类专业结合学生特点,组织和选拔优秀学生积极参与“顶岗实习支教工程”,截至目前,共有14个专业的18500余名学生参加了23期顶岗实习,实习单位覆盖河北省70个县、区及北京、天津、新疆部分区域的300余所学校。2013年6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到河北师范大学视察,了解大学生就业情况,我院历史学专业学生耿佳嘉、美术学专业学生安静慧有幸与总理交谈,聆听总理的教导与嘱托。汇华学院的发展得到了教育部、省委省政府、教育厅的高度关注和支持,河北省两任主管教育副省长刘健生、龙庄伟先后到学院视察,教育部有关领导和专家多次到学院考察,对学院的发展建设、管理工作及软硬件环境给予了肯定。蓬勃发展的汇华学院正展开强壮的双臂,迎接更加绚烂的明天,全体汇华人怀着满腔的热忱,弘扬优良传统,坚持改革创新,向着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而不断努力奋斗!
  • 保定理工学院保定市莲池区
    学校简介保定理工学院,前身为中国地质大学长城学院,是2005年4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由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与保定贺阳教育投资有限公司合作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独立学院。2018年,转设更名为保定理工学院。学校地处河北省保定市,校园占地面积114.12万平方米,建筑总面积53.4万平方米。校园林秀花香、环境幽雅。现代教学与生活设施体系完善,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环境。学校秉承“艰苦朴素,求真务实”的校训,坚持“特色立校、质量兴校、人才强校、注重内涵、科学发展”的办学理念,坚持“教师为根、学生为本,专业为基、质量为魂,服务社会、造福人民”的办学方向,以培养“品德优良、基础扎实、知识匹配、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技术型人才为目标,立足京津冀,面向全国,服务社会。学校设有资源与工程技术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经济学院、艺术学院、外国语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部等7个二级教学单位。现开设地质学、土木工程、国际经济与贸易、商务英语、环境设计、学前教育等42个本科专业,形成了以地学为特色,工科为主体,理、经、管、文、艺、教育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结构。学校十分重视教学队伍建设,经过长期的建设与发展,逐渐形成了一支能满足教学科研需要,学历学位、职称、年龄等结构日趋合理的近千人师资队伍,为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师资保障。学校拥有省级一流专业7个,省级一流课程立项8个,教育部产学合作育人项目5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近三年,学校教师承担市厅级以上科研课题75项;承担教学改革与教学建设项目45项;荣获省级教学成果奖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329余篇,出版专著、教材15余部。学校推行“2.5+1.5”人才培养模式,增强学生的岗位前移能力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实行准军校式管理,增强学生集体主义、作风纪律观念,培养拼搏进取、吃苦耐劳的精神,养成诚实守信、勤奋好学的品行,使学生们受益匪浅。2020年学校组织参加各级赛事44项,学生获奖624人次,指导教师229人次,市级以上获奖229项,其中国家级获奖81项,省级获奖145项,市厅级3项。在第十二届全国商科教育实践教学大赛中,荣获国家级一等奖2个,国家级二等奖2个,国家级三等奖1个,学校获得最佳院校组织奖;在国青杯第四届艺术设计大赛中,喜提国家级1等奖4个,国家级二等奖7个,国家级三等奖8个,学校获得优秀组织单位奖。在第十一届蓝桥杯大赛(省赛)中,获得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5个,学校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 学校现面向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多年以来已为社会培养输送5万余名毕业生。考研、留学、考取公务员、事业单位等高质量就业比例逐年提高。毕业生以其积极进取、拼搏奉献、勇于创新的优秀品质广受用人单位和社会各界好评。
  • 邢台学院邢台市
    学校简介邢台学院位于有“千载都邑”之称的燕赵名城、古郡邢台,是一所省市共建、以市为主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始建于 1910 年的直隶第四初级师范学堂,是河北省最早成立的四所师范之一,具有远近闻名的“三杆子”教育光荣革命传统。2002年3月,学校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邢台学院,2014年5月顺利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6年12月被确定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0 年9月,学校获批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邢窑白瓷)建设单位,2020年12月获批河北省第二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校。目前,全校教职工120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19115人。学校设有20个二级学院(系部),52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和艺术学九个学科门类。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3个,省级教学、社科及工程技术创新中心9个,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及研究院7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和产业技术研究院2个,省级外国院士工作站1个,省市级科普基地2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优秀教学名师和团队4个,省级精品和一流课程13门。学校自本届班子2019年5月成立以来,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纯德实学”校训精神,主动服务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着力推进应用型大学建设。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学校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和应用型办学定位,坚持开放办学、特色发展,强化师范教育与应用型人才培养两大育人体系,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升,社会贡献度和影响力不断增强。师范教育在“三联盟”(幼儿教育联盟、小学教育联盟和初中教育联盟,构建高校、地方政府、中小学“U-G-S”三位一体教师教育共同体)的发展指导下,学校与包括新疆若羌、雄安新区在内的共21个县市区开展教育实践合作,覆盖上述县市区教育局下属学区(直属学校、直属幼儿园)共249个,建设实习点302个,迄今已经组织6041人次学生前往各县市区中小学幼儿园进行教育(顶岗)实习等实践活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县域基础教育师资困难,服务并推动了县域基础教育工作发展。 应用型专业以“三对接” (主动与区域经济对接,主动与地方政府(部门)对接,主 动与行业、企业对接)为引领,学校已与35家政府机构、行业协会、龙头企业(企业联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建立校企(校政)创新型合作学院10个。近两年,学校与企业合作开展科研项目35项,成果转化437项;签约企业安排学生实习1200余人,吸纳毕业生就业近百人。近几年,我校学生在省级以上各类技能大赛中获奖逐年增加。2020年,在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活动中,获国家级奖项21个,省级一等奖30个,省级以上奖励133个。学校积极开展现代产业学院建设工作,邢台学院和河北机电职业学院共建了邢台学院机电工程学院,并在新农科、新文科引领下,积极谋划筹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学院和影视产业学院。学校将以现代产业学院为突破点,积极推进“引企入教”“教学进企”,与地方政府和企业共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训基地、共同研发产品和项目攻关,助力地方特色产业转型升级,推动教育产业和地方经济的深度融合。学校高度重视对外交流与合作,已与韩国又松大学等27所海外高校在师生互访、学术及文化交流等领域建立了不同层次交流合作关系;积极与省内外重点大学开展联合培养硕士项目,与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河北经贸大学等9所高校签署了研究生联合培养协议,现已有27位教师获得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学科建设水平不断提升,为硕士授权立项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学校将自身发展主动融入邢台市中心城市成长行动当中,正在积极推进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园区建设,该园区总建筑面积13.2万㎡的一期工程现已全面开工,二期工程8.8万㎡正在规划设计中,将致力于打造其成为邢台市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干事创业的聚集地,创新创业的加油站,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的孵化器,成为邢台市创新创业人才优质的生态系统和邢台区域高新经济的重要增长区块,以此引领学校科技创新,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才智,推动邢台学院深化产教融合改革创新,让学校成为应用型转型发展示范校和新师范建设新高地,助力邢台高质量赶超发展。踏上“十四五”发展新征程,学校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改革,加强内涵建设,对接地方主导产业,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扬优拓新、品牌引航、争先竞优”加快推进“八大工程”,促进学校高速高质发展,为实现应用型高水平大学而奋楫前行!邢台市基本情况:邢台地处河北省中南部,西倚太行山与山西省晋中市毗邻,东隔卫运河与山东省聊城市、德州市相望,南连邯郸、北接石家庄,总面积1.24万平方公里(省第7),位于北纬36°50′--37°47′、东经113°52′--115°49′,东西最长185公里,南北最宽80公里,海拔最高1822米,最低24.5米,市区平均海拔75米。常住人口737万(省第6),户籍人口790万(省第4),其中市区常住人口95万人。辖20个县市区(2个县级市、15个县、2个区、1个经济开发区),198个乡镇(乡68、镇104、办26);5394个村(村4882、居512),是中原经济区、京津冀协同发展区、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是国家级园林城市、国家光伏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省级文明城市。邢台是一座底蕴深厚的历史古城。作为仰韶文化发源地,是我国北方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之一,有3500余年建城史,曾四次建国、五次定都,以一当十、破釜沉舟、鹿死谁手、阳春有脚、珠圆玉润等成语都出自邢台。先后涌现出唐朝名相魏征、宋璟和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等历史名人,也是改革开放先驱任仲夷、全国劳动模范吕玉兰等当代名人的故乡。邢台是一座交通便利的枢纽之城。距北京380公里,距雄安新区250公里,距石家庄100公里,距太原、济南、郑州三大省会城市和黄骅港、天津港均在300公里左右,是华北地区交通最便利的城市之一。全长80公里的环城公路、六纵六横的铁路公路网、加快建设的邢台机场,共同构建了“东出西联、南承北接”的立体化交通格局。邢台是一座资源富集的农业大市。地势自西而东山地、丘陵、平原2:1:7阶梯排列,西部山区盛产苹果、板栗、核桃,东部平原是国家重要粮食主产区。全市粮食总产稳定在460万吨左右,食品工业全国领先,建成了全国最大挂面生产基地、全国最大方便食品生产基地、全球最大维生素B12生产基地、全球单体最大工厂化食用菌生产基地、全国最大宠物食品生产基地。邢台是一座风景秀美的旅游名城。有被誉为“北方一绝”的国家地质公园崆山白云洞,被称为“世界奇峡”的大峡谷,被誉为“太行山最绿的地方”的前南峪等自然风景区;也有邢窑白瓷、广宗柳编、内丘神码、威县土布纺织等技艺传承;还有抗日军政大学陈列馆、129师东进纵队司令部旧址等红色经典景区;连续举办的邢台国际公路自行车大赛已跻身中国顶级自行车赛事。邢台是一座加速崛起的产业新城。拥有全国最大的轧辊生产基地、阀门生产基地和全球最大的光伏组件生产基地,形成了完备的新能源汽车全产业生产链,食品、汽配、羊绒、轴承、玻璃、电线电缆、童车和自行车等特色产业享誉海内外。站在新时代,按照高质量发展要求,邢台正在致力优化提升先进装备制造、健康食品、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新能源、新能源汽车产业,着力培育电子信息、生物医药产业,打造若干县域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3+2+2”现代产业体系。2018年,生产总值完成2150.8亿元,同比增长7%;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2%;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148.1亿元,同比增长9.4%;全部财政收入完成273.7亿元,同比增长17.8%;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149亿元,同比增长17.6%;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28640元、12287元,分别增长9.4%、11.7%。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