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赶考之路:你我并肩向未来——广东2022年高考顺利收官
2022-06-10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夏条绿已密,朱萼缀明鲜。在五黄六月的盛夏时节,从大雨漫漫的赴考途中到奋笔疾书的高考考场,从沉稳前行的护考车队到飞扬驰骋的答题思绪……6月7日-9日,70.2万名广东高考生全力以赴、为梦向前,逾10万名考务人员兢兢业业、伴考同行,考点考场配置科学(共设常规考点501个、常规考场近2.5万个,启用备用隔离考场104个)。在2022年的赶考之路上,你我手拉手、肩并肩,一个都不少,一起向未来。

目标:平安健康应考尽考

衙斋卧听萧萧竹,一枝一叶总关情。高考事关数十万考生前途命运,事关国家和党选才育人,事关社会公平正义,始终牵动着党和政府的心。5月31日,省委书记李希,省委副书记、省长王伟中在广州市调研检查高考考点时强调,坚持以大概率思维应对小概率事件,坚持问题导向,查找风险隐患,补齐短板漏洞,确保高考安全平稳有序;切实做到考生应考尽考,确保考生无一因疫情缺考,确保实现平安高考、健康高考、暖心高考。

“不因疫情影响考试”和“应考尽考”是党和政府对考生和家长的庄重承诺。高考期间,省领导多次到省国家教育考试指挥中心,出席教育部视频调度会,通过数字化指挥平台巡查各地高考组考情况,对应对极端天气等情况进行指挥调度。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有关部门各司其职、各负其责,以最高标准、最严要求、最强保障为高考保驾护航。

启程:周到服务安心赴考

今年上半年,我国各地疫情呈现出点多、面广、频发的形势,导致全国数万名考生因疫情等原因滞留在外地。截至5月19日,我省共有677名考生滞留外省(其中,因疫情滞留40人)、7183名考生滞留省内外市。为落实“应考尽考”“安全平稳”的工作要求,省教育考试院出实招、解难题,为身在外地的考生及时返回保驾护航。

摸清底数,建立台账。5月19日起,省教育考试院通过大数据筛查和报名点逐一排查等形式摸清滞留考生底数,对特殊考生和滞留外地考生建立台账。建立完善考生健康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安排专人跟进,每日更新台账。

广而告之,发布指引。5月20日,省教育考试院通过官微发布《广东省2022年普通高考防疫工作指引》,明确要求考生在考前14天进行健康监测,滞留外地考生须在规定日期之前按要求返回报考地备考。

耐心劝返,周到服务。各地招生办主动与滞留外地考生对接,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全力做好考生劝返工作。广州市通过手机短信、电话等方式“一对一”提醒动员相关考生提前14天返回报名省份。河源市根据属地疫情防控要求,对返回后的考生实行“三天两检、两点一线”管理。

夜以继日,动态清零。由于部分考生赴省外参加国家体育单招考试等原因,滞留考生人数呈现“动态增减”。但经过连续十几天日夜奋战,我省滞留考生在考前全部“清零”,所有考生回到报考地赴考。这成功避免了考生跨省、市流动带来的疫情传播隐患,为高考疫情防控和考试组织打下坚实的工作基础。

前进:风雨兼程你我同路

暴雨逐惊雷,从风忽骤来。今年高考期间我省正值汛期,大部市县有持续的强降水,部分市县伴有短时大风,给考生赴考带来严峻的挑战。

6月8日高考第二日,廉江市普降暴雨,城区积水严重。形势紧急,千钧一发。廉江市及时部署,妥善应对,公安警力全员出动、提前到位,开展清淤排堵、加速排水,尽最大努力确保道路安全畅通,利用警车、皮划艇、铲车等交通工具及时护送考生顺利赴考。廉江市第一中学考点周边道路积水严重,交警大队派出三辆铲车前往应急增援。

这一护航任务的圆满完成,得益于高考防汛工作未雨绸缪、稳妥部署。考前,各级教育部门与三防指挥部加强沟通,强化汛期高考会商机制。各地组织对考点及周边开展拉网式排查,排除地质灾害、洪涝等安全隐患。各地三防部门在考点周边部署防洪防涝设施设备及救援力量,提前做好准备。

充分的准备才能淡定的应对。有我们在,为你们咬定青山不放松,为你们风雨无阻不停步,你们可以沉着应考、放心追梦。

抵达:点点星光息息相关

最后一场考试铃声的响起,宣告今年高考顺利落下帷幕。这场关系着70多万名学子前途命运的考试,亦是对全省教育考试招生战线的一次大考。从6月7日晚,各地试卷运送车辆满载着考卷从考点出发,陆陆续续运往省教育考试院。负责回卷的工作人员对试卷进行消杀、保存、扫描,伴着夜空流动的繁星,每天要工作到后半夜……后续的评卷、志愿填报、投档录取工作也将紧锣密鼓地进行。“赶考”的接力棒传递到了招生考试机构工作人员的手中。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坚持考生至上,是我省全体考试招生战线工作人员的初心使命。一切围绕考生、服务考生,始终是我省高考组织工作的执着坚守。

金秋九月,又一批优秀的青年学子将迈向大学的殿堂,收获梦想和未来,走向人生的高光时刻。我们也将在深化高考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推动考试招生事业迈向新台阶。

感谢各级党委政府各部门的关心和支持,感谢社会各界的倾力相助,感谢广大考生和家长的理解、支持和配合!在赶考之路上,祝愿我们一起考出好成绩,展现新作为!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广东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创办于1959年,1999年经教育部批准,由广东交通学校、广东省航运学校合并组建而成,是一所省教育厅主管、行业特色鲜明、工科为主的综合性高等职业院校,迄今已有60多年办学历史。学院坚持立足交通、服务粤港澳经济与社会发展,注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技术技能人才,荣获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2004年,以“优秀”等级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水平评估;2013年,以“优秀”等级通过首批国家骨干高职院校建设项目验收;2016年入选广东省一流高职院校建设计划立项建设单位;2016-2019年,连续四年荣获“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服务贡献50强院校”;2018年获 “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教学资源50强院校”;2019年获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业院校;先后荣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单位、全国交通系统先进集体、广东省文明示范单位、广东交通教育科技先进单位、优质省级职教师资培养基地等光荣称号。学院扎根南粤大地,服务“一带一路”,目前有三个校区,占地面积1000余亩,全日制在校生2万余人,现有49个专业,涵盖土木工程、汽车机械、船舶驾驶、轨道交通、智能交通、运输管理、机电设备、电子信息、商贸等领域,形成了“公路、水路、轨道三路引领,机电信息、经济管理两翼发展”的专业整体布局。学院在专业建设方面,拥有“十三五”国家优质专科高等职院校骨干专业14个,广东省高水平专业群6个,广东省品牌专业16个(其中一类3个、二类13个),曾获国家级教改试点专业2个,国家骨干高职院校重点专业6个,中央财政支持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专业2个,开展省级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4个,“3+2”中高协同培养专业25个,“3+2”“2+2”“4+0”等高本协同培养专业14个;在教学资源建设方面,拥有专业教学资源库国家3个、省级5个,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国家级1门、省级13门,曾获国家精品课程2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省级(国家教指委)精品课程17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7门,拥有216个设备先进的一体化多功能校内实训教学场所,51个政校企共建校内实训基地和培训基地,582家紧密型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其中中央财政支持职业教育基地1个、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15—2018年)基地(或公共实训中心)4个,省级公共实训中心2个,省级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14个,省级虚拟仿真实训中心1个,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17个;在产教融合方面,建有产业学院4个、国家发改委产教融合基地项目——现代交通综合实训基地,共6 个产教融合实训中心,设备值5000余万元,协同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成功立项广东省第一批产教融合型企业;在师资队伍方面,高级职称占比超34%,双师型教师占专业课教师比例84%,拥有国家级教师教学创新团队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9个,拥有广东省特支计划教学名师2人、广东省教学名师5人、全国交通运输职业教育教学名师2人、全国物流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青年珠江学者1人、广东省高职教育专业领军人才6人、省部级技能大师工作室3个;在科技服务方面,建有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协同创新中心4个、广东省科技厅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广东省高校科技创新平台(团队)9个,获省级以上科技进步奖8项,授权知识产权654项,其中发明专利48项,主编专业标准、行业规范5部,发表SCI/EI等收录及核心期刊论文160篇;在学生竞赛方面,学生获挑战杯、创新创业、技能竞赛等各类学生竞赛国家级奖项233项、省级奖项1000余项。优质的教育资源、优良的教学质量以及深厚的行业产业背景吸引了广大考生,成为众多考生首选报考的高职高专院校,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就业通道顺畅,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学院贯彻落实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的法定职责,始终立足交通、面向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开展职业培训、职业资格考试等多种类社会服务项目,形成了以交通行业特色的系列培训为主线、经管机电信息系列培训同步发展的社会服务体系。近三年,学院面向行业和社会共培训和鉴定各类人员8万多人次,组织职业(执业)资格考试约15万人次。学院秉承“求是、笃实、创新、立业”的校训精神,坚持“内涵发展、质量立校,开放融合、服务兴校”的办学理念,主动服务“交通强国”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新需求。全力推进学院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解放思想、凝心聚力、锐意进取,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类型特色、行业领先、国内一流、有国际影响的高等职业院校,在奋力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中实现新的跨越。 2021年9月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广州市白云区
    学校简介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具有鲜明的国际化特色,是广东省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是华南地区国际化人才培养和外国语言文化、对外经济贸易、国际战略、涉外法治研究的重要基地。现有在校全日制本科生20126人,博士、硕士研究生4716人, 外国留学生2000余人,各类成人本专科生、进修及培训10000多人。历史沿革学校的前身是广州外国语学院和广州对外贸易学院。广州外国语学院于1964年11月设立、1965年7月正式招生,是原国家教委(现教育部)直属的36所大学之一。广州对外贸易学院成立于1980年12月,是原国家外经贸部(现商务部)直属院校,为全国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创始单位之一。1995年5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将两校合并组建广东外语外贸大学。2008年10月,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划入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区情况学校地处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和华南地区经济中心广州,辖4个校区,总面积2442亩(含规划),其中北校区位于广州市白云山北麓,占地939亩;南校区位于广州大学城,占地1095亩;大朗校区位于广州市大朗,占地258亩;知识城校区位于中新广州知识城,规划占地约150亩。校园内绿树成荫,小桥流水,鸟语花香,环境幽雅。师资队伍建校以来,梁宗岱、桂诗春、李筱菊、黄建华等名师大家荟萃学校,执教治学,为学校积累了丰厚的精神文化财富。学校现有教职工总数2188人,专任教师1378人,其中教授、副教授比例达到54.64%,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比例达到95.50%。教师队伍中,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1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55人(其中在职6人),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3人,入选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2人,入选中宣部2019年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2人,入选“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入选“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4人,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3人,获国家外专局“高端外国专家”项目资助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24个,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珠江学者”讲座教授4人,“青年珠江学者”6人,入选广东“特支计划”4人、广东省“珠江人才计划”1人、广东省理论宣传青年优秀人才2人、广东省“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家级培养对象1人、省级培养对象44人次,入选省优秀青年教师培养计划23名,(先后)聘用“云山学者”385人。此外,学校还聘有43位客座教授和近100位长期外教。学科发展学校形成了外语学科与非外语学科“双轮驱动”、多学科多语种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学科格局,下辖25个教学单位,1个独立学院(南国商学院)。现有68个本科招生专业,分属文学、经济学、管理学、法学、工学、理学、教育学、艺术学八大学科门类。其中有3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个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有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11个专业),24个省级特色专业建设点(含27个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共有28个外语语种,是华南地区外语语种最多的学校。学校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1986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是中国恢复研究生制度后较早获得硕士、博士授予权的单位。学校现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和8个省级重点学科。拥有2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22个二级学科博士点,1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和54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7个专业学位硕士点。在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组织开展的几轮学科评估中,我校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均位居全国高校前列。2021年学校入选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高校,5个学科入选高水平大学重点建设学科,社会科学总论(Social Sciences, general)学科位居ESI全球前1%。人才培养学校践行“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专业教学与外语教学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跨文化交际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创新能力、担当精神的高素质国际化人才。学校是联合国高端翻译人才培养大学外延计划的中国合作院校,国际大学翻译学院联合会(CIUTI)和国际译联(FIT)联席会员,列入国际会议口译员协会学校名录(AIIC),也是全国翻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处、教育部高等学校翻译专业教学协作组秘书处所在单位,世界翻译教育联盟(WITTA)首创单位,是入选中日韩三国首脑倡导的“亚洲校园”计划唯一一所外语类院校,入选教育部、司法部首批涉外律师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入选全国30所国际组织青年人才培养项目高校,拥有教育部普通高校外语非通用语种本科人才培养基地——非通用语种教学与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国际化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教育部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同声传译实验教学中心、广东省协同育人平台——多语种高级翻译人才协同育人基地和国际服务外包人才协同育人基地。毕业生就业市场需求总体稳定,毕业生受到社会的广泛认可,就业率继续位居前列,就业质量持续向好。学校面向全国20余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招生批次均为重点本科批。科学研究学校注重科研平台培育和建设,形成了国家级、省级、市级和校级四级科研平台体系。拥有1个教育部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和区域研究培育基地(加拿大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战略研究基地(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与区域创新国际战略研究中心);6个教育部备案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非洲研究院、国际移民研究中心、印度尼西亚研究中心、拉丁美洲研究中心、欧洲研究中心、中南半岛研究中心),8个省级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翻译学研究中心、粤商研究中心、党内法规研究中心、跨国并购与创新战略研究中心、金融开放与资产管理研究中心、区域法治研究院),3个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新型智库(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亚太安全与经济合作研究中心、地方立法研究基地),3个广东普通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实验室(语言工程与计算重点实验室、双语认知与发展实验室、语言与人工智能重点实验室),3个广东省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区域一体化法治研究中心、国际服务经济研究中心、阐释学研究院); 4个广州市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广州国际商贸中心重点研究基地、粤港澳大湾区会计与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广州城市舆情治理与国际形象传播研究中心、广州华南财富管理中心研究基地);1个广州市创新平台建设计划重点实验室(非通用语种智能处理重点实验室);1个广州市决策咨询研究基地(对外开放研究基地),并设有词典学研究中心、华南国际知识产权研究院、土地法制研究院、广东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中心、广东省高校基层党建工作研究基地、外国文学文化研究院、广东法治研究院、国别与区域高等研究院等一批智库及研究机构。此外,学校还设有省委省政府的重要智库机构——广东国际战略研究院、太平洋岛国战略研究中心,积极为“一带一路”建设等提供咨询服务;学校牵头组建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协同创新中心被认定为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入选广东省国家级“2011协同创新中心”培育建设规划项目。学校承担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教育部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和创新团队项目等一系列重大、重点项目。一批高质量研究成果获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公开发行《现代外语》《国际经贸探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战略决策研究》等学术期刊。国(境)外合作与交流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努力引进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开展与国(境)外大学、科研机构、国际组织以及企业的实质性合作,吸引国(境)外知名学者和杰出人才来校工作,积极探索联合培养高素质国际化人才的途径,共同开辟学术研究新的方向领域,大力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提升学生、人才、教学、科研、管理五个方面的国际化水平。学校加强全方位国(境)外教育合作与交流。截至目前,已与60个国家和地区的483所大学和学术文化机构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我校目前建设了7所海外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日本札幌大学孔子学院、俄罗斯乌拉尔联邦大学孔子学院、秘鲁圣玛利亚天主教大学孔子学院、佛得角大学孔子学院、埃及艾因夏姆斯大学孔子学院、葡萄牙波尔图大学孔子学院以及澳大利亚紫薇孔子课堂。学校与英国利兹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学硕士学位教育项目及与英国雷丁大学合作举办的英语教育硕士学位教育项目运转良好,受教育部及学生家长的好评。深度参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粤港澳大湾区高等教育合作,大力推进“亚洲校园”“湾区校园”“欧亚校园”“国际治理创新研究生项目”“RCEP人才培养计划”“OECD人才培养项目”建设,开展粤港澳联合培养研究生专项计划;首倡成立“粤港澳大湾区葡语教育联盟”“粤港澳大湾区孔子学院合作大学联盟”,推动大湾区葡语教育及国际中文教育事业发展。在管理国际化方面,学校实施海外高校挂职学习项目,已共派出8批合计40多名干部到海外高校挂职。办学条件学校教学设施齐全先进,居国内同类院校领先水平。有着先进的校园网络和管理平台,拥有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3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总面积52622余平方米的实验室。图书馆总面积5.96万平方米,提供阅览座位5378个,实行藏、借、阅、研一体化的开放式管理模式,周开放时间达119小时。馆藏图书资源总量为525.64万册,其中纸质书刊315.38万,生均图书153.20册,文献语种达35种。现有固定资产总值约30.93亿元。发展愿景学校秉承“全人教育、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践行“卓越、诚信、包容、自信”的广外价值观 和 “进德、修业、务实、致远”的广外学风,以国家“双一流”建设、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创新强校”工程实施和深化自主办学综合改革等为契机,坚持内涵发展,加快改革创新,大力推进教育国际化战略,将学校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品质精良,受社会尊重,让党和国家、人民群众满意的国际化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数据更新至2021年12月)
  • 学校简介广州医科大学创办于1958年,是一所以医学为优势和特色,开展博士、硕士、本科多层次人才培养的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现有番禺、越秀两个校区,占地面积37.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8.65万平方米。下设22个学院,15所附属医院,28个研究机构。拥有1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1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3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大学科技园培育基地、32个市(厅)级重点实验室。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7个省部级重点学科,32个市(厅)级重点学科;临床医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免疫学、神经科学与行为学、微生物学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全学科ESI综合排名位居全国高校百强。学校拥有19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80个省(部)级重点专科,其中呼吸内科排名全国第一、变态反应科排名全国第二、胸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外科排名全国第四、小儿内科排名全国第六、精神医学专科排名全国第七。学校坚持“人才兴校”战略,现有教职工7789人(其中校本部908人),包括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长江学者、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家级教学名师、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一批优秀教师;博士研究生导师683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279人。学校是全国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坚持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致力于培养凸显责任担当和业务精湛、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开设本科招生专业21个,覆盖医学、理学、管理学、工学、法学5个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占招生专业的半数以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覆盖全部招生专业。建有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学基地1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2个;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17个;建有国家级、省级精品类课程102门,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0门。拥有临床医学博士后流动站,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个(含1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点),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9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点6个。现有全日制本科生和研究生1.3万余人。近五年,毕业生总体就业率超过96%,位居全省同类院校前列。2017-2021年,学校承担了市(厅)级以上各类纵向科研课题250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百强;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5项、省部级科技奖励20余项;在包括《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Cell》《Lancet》在内的世界知名杂志发表SCI论文10000余篇;1项科技成果入选中国高等学校十大科技进展,1项科技成果入选国内十大科技新闻。学校广泛开展对外学术和教育交流合作,是广东省本科教育国际化办学改革试点单位,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荷兰、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韩国以及中国台湾、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多所院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的合作交流关系。学校与法国诺贝尔奖获得者朱尔斯·霍夫曼教授深入合作,建立中法霍夫曼免疫研究所。学校自2010年起开展来华留学生教育,目前在校留学生285人,来自亚洲、欧洲、美洲、非洲的25个国家。半个多世纪的薪火相传,学校逐渐形成了“艰苦创业、脚踏实地、开拓进取”的广医人精神,确立了“德术兼修,医文相融,师生为本”的办学理念,在人才培养、科研医疗等方面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互动,并在抗击非典、亚运医疗服务、埃博拉疫情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重大公共事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新的历史时期,学校将扎根广州,辐射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积极推进“学科强校、人才兴校、特色引领、创新发展”发展战略,凝心聚力,开拓进取、锐意创新,努力建设成为一所综合实力位居全国独立建制医科院校前列、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高水平医科大学,力争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医疗卫生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做出更大的贡献!(2022年2月更新)
  • 学校简介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实施本科层次教育的独立学院。学校办学定位:致力于所立足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以现代传媒为重点,应用艺术为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国际化水平较高的应用技术成了“四个特色”:面向市场的办学特色,技术与学术并重的教学特色,讲求实际的育人特色,国际化的发展特有6个二级学院(传媒学院、设计学院、外国语学院、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学院)及马克思主义学院、课教学部、国际教育学院和继续教育学院;现有35个本科专业,涵盖文、工、经、管、艺等学科门类,专业面向满足考生对专业的个性选择,目前在校生11000余人。学校坐落于广州市著名的生态风景区,中国温泉之都广州从化区,是从化区9大高校之一,位居广州北部高中心位置。学校交通便利,紧邻105国道和地铁14号线,北依大广高速,西临白云机场。学校坚持“高端化、国际化、个性化”的发展战略,努力培养具有专业素养、现代思维、国际视野、健全学子。在我国大力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大背景下,我校立足高等教育领域,积极构建全球育人体系,携手高校合作开展“国际名校保研计划”(即帮助学生实现“国际名校、本硕直通”的目标,又称“国际本硕直通班前国外合作高校覆盖18个国家近200所高校,搭建了通达全球的本硕育人工程。为社会培养更多通晓国际规则的应用型人才。学校一向致力培育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学生,配备了国际导师,关注学生个体发展,服务学生成长全过程,中国传统文化的同时,拥有跨文化的思维方式。近年来,我校迎来的国际导师有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埃里克·马拿大第16任总理查尔斯·约瑟夫·克拉克、希腊第182任总理乔治·帕潘德里欧等学者、政要,进一步强化了我办学特色。如今,国际化的教育理念已深深地根植于学校教学的持续发展与规划当中。近年来,数百学子通过本硕直通走进世界名校,圆硕士梦。本硕直通,筑梦湾区,华珠起航!在这里,你的自己。
  • 嘉应学院梅州市
    学校简介嘉应学院是一所具有百年师范教育历史的广东省属全日制公办本科高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叶剑英元帅的故乡、著名革命老区、全域属原中央苏区,且享有“世界客都”“文化之乡、华侨之乡、足球之乡”等美誉的广东省梅州市。学校面向15个省(市、区)招生,现有普通全日制学生2.8万余人,成教学生近万人。学科专业综合,涵盖文学、理学、工学、法学、医学等11个学科门类,有省级重点学科7个;现有21个二级学院,本科专业60个,有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国家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省级一流专业6个、省级重点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0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7个、省级战略新兴产业特色专业3个、省级应用型人才培养示范专业3个,其中,小学教育通过教育部师范类专业认证,临床医学专业通过教育部临床医学专业认证,软件工程通过IEET工程教育认证;现有4个校区,本部设在江北校区,校园占地面积1800多亩,建筑面积61.98万平方米,环境优美、设施先进,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历史悠久,特色明显。学校前身是创办于1913年的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梅州在清朝时称嘉应州,嘉应学院由此得名),至今已有108年的办学历史,经历了65年的中专教育、22年的大专教育,2000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04年新增为广东省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2006年以“良好”等级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2018年被列为广东省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建设高校;2021年办学体制由“省市共建”调整为“省属本科高校”,获批广东省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设立了广东省博士工作站,与中山大学共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是广东省联合培养研究生示范基地。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广东、面向全国、放眼世界”办学宗旨,打造“植根侨乡,弘扬客家文化”办学特色,培养了一大批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立德树人,薪火相传。学校作为广东省创建国家教师教育创新实验区建设单位,秉承“勤俭诚信、立己树人”校训,坚持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现有“粤台客家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广东客家地区基础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南方足球创新人才培养培训协同育人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协同育人中心和平台;有校外实习基地和就业基地600多个。为社会培养各类人才近30万人,其中,培养了梅州市80%以上的中小学骨干教师;培养国家级足球专业特色人才400多人;实施了“六卓越一拔尖人才培养计划2.0”,培养了卓越教师、卓越工程师等一大批人才;与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州体育学院等高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近年来,学生在省级以上学科竞赛活动中获各类奖项共1812项,其中国家级589项、省级1223项;学生考研成绩喜人,录取人数为2000多人;医生执业资格考试总通过率85.25%(超出全国平均水平21个百分点);招生形势逐年向好,生源质量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率逐年提高,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引育并举,强化师资。学校坚持引育并举,以人才强校助力学校事业高质量发展。现有教职员工1800多人,其中,专任教师1400多人(正高职称140多人、副高职称410多人、博士290多人、硕士800多人)。现有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全国农业科研杰出人才1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国培对象1人,“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级“创新拔尖人才”1人、“南粤优秀教师”24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广东省高校“千百十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培养对象6人、“省级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对象6人、省级扬帆计划4人。聘请了丘成桐、罗锡文、陈志杰、刘仲华等20多位院士、长江学者、国家杰出青年为荣誉教授,聘请了一大批行业企业专家和中小学名师进校园协同培养人才。学校加大教师内培及“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力度;实施青年博士、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培训项目,近年来在国内外攻读学位、进修、培训达1000多人次,形成一支素质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创新活力的教师队伍。——强化内涵,创新引领。学校以创新为引擎,为彰显内涵、持续发展不断蓄力。现有广东省优势重点学科1个,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4个,广东省“冲补强”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2个。有省级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山区特色农业资源保护与精准利用重点实验室”,广东省普通高校工程技术研究(技术开发)中心“高性能覆铜板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柚类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广东省普通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省市共建重点研究基地“嘉应学院客家研究院”,广东省社会科学研究基地“足球文化与产业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林风眠艺术研究与实践中心”以及现代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广东省五华三黄鸡科技创新中心”等20多个省部级教学科研平台。近年来,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共19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3项,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30多项,获得横向科研项目207项;教师在全国公开发行刊物上发表科研论文3000余篇,被国际著名自然科学检索系统收录180多篇;获得国家专利109项。获中国农业农村部神农中华农业科技奖二等奖1项,省级政府奖4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主动作为,服务地方。学校扎根梅州办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现与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共建广东省地方立法研究评估与咨询服务基地;与广东省纪委监委共建广东省高校廉政研究中心;与广东省委党史研究室、市委党史研究室共建“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与梅州市委宣传部共建马克思主义学院;与市人大常委会共建“梅州市地方立法与研究基地”;与梅州市、中山大学等共建“知识产权学院”“粤东北区域协调发展与乡村振兴研究院”“区域地理环境模拟与智能决策研究院”“国家超算广州中心梅州分中心”“大数据研究与应用协同创新中心”“微纳电子材料联合研究中心”等一批具有影响力的产学研协同创新平台;近年来,学校主动对接梅州8个县(市、区)的政府、企事业单位,先后选派省市科技特派员500多人次,与梅州市300多家企事业单位开展校企合作;与地方行业、企业共建“产业学院”,主动服务梅州足球特区、陶瓷产业群建设。成立“教师教育发展中心”,做大做强粤东北基础师资教育培训。——传扬文化,使命担当。学校以传扬文化为使命,在文化传承中打造发展特色。依托“苏区精神(广东)研究中心”“广东省原中央苏区研究中心”,构建起课堂教学、校园文化、主题社会实践和网络教学“四位一体”的红色文化育人体系;开展了大量地方党政部门干部的培训工作,为传承红色基因,挖掘红色资源作出积极贡献。《客家音乐文化》项目获批广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助力提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质量和水平。学校成立了客家研究院(含客商研究院)、客家学院,设立了“客家文化研究基地”,获批首个“全国性客家学研究团体——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会客家学专业委员会”;配合梅州市举办了“世界客商大会”“世界客家文化艺术节”等大型活动,承办了“海峡两岸客家文化论坛”等活动;每年召开客家研究专题夏令营,举办客家学论坛,组织师生进行红色文化研学、开展“弘扬苏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系列主题活动,举办“苏区精神大讲堂”,传承和弘扬原中央苏区老区精神、优秀客家传统文化。——国际合作,开放办学。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在开放合作中不断凝聚发展合力。获得广东省“印度洋海上丝绸之路学术研究中心”,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发挥梅州侨乡优势,加强与东南亚地区、港澳台地区、印度洋海域周边国家以及欧美地区高校的国际交流合作,与10多个国家20多所高校或部门建立了合作关系,深入开展交流。近年来,派出73批次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管理干部赴国(境)外开展学习交流;遴选5批38名教师参加与国外高校开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鼓励和支持教师提升学历;派出23批次学生赴国(境)外学习实习;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培养工作。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能够参与国际交往和竞争的应用型人才。——砥砺奋进,开创新局。百年风雨路,奋进新时代。学校正抢抓国家加快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广东省加快破解高等教育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广东省实施新一轮高等教育“冲补强”提升计划、中山大学“组团式”帮扶学校等重大机遇,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实施“十四五”规划和中长期发展目标规划,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改革为动力,以内涵建设为核心,以“申硕”工作为重点,以规模质量协调发展为根本,推动学校快速高质发展,为建设成为“高水平应用型大学”而接续奋斗!(以上数据截至2021年11月)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