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天津:2023年高职(专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确定
2023-08-0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普通类高职(专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为:160分

艺术类高职(专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为:112分

体育类高职(专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为:107分。

根据市招委有关文件规定,在津招生的普通高职院校,以语文、数学、外语三门统一高考成绩为主要依据,参考考生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和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实施录取。市高招办依据高职(专科)院校招生计划和考生填报志愿情况,确定今年本市普通类高职(专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为:160分;艺术类高职(专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按照普通类高职(专科)院校录取控制分数线的一定比例,确定为:112分;体育类高职(专科)文化成绩录取控制分数线依据体育专业考试合格考生的文化考试成绩和招生计划数的一定比例,确定为:107分。录取控制分数线根据招生计划数和考生填报志愿情况来划定,达到录取控制分数线的考生,未必一定被录取。

高职(专科)批次的院校在平行志愿投档后未完成招生计划的,市高招办将面向社会公布尚有招生计划的院校和专业,由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先自主填报征询志愿,市高招办根据志愿填报情况,再划定高职(专科)批次征询志愿录取控制分数线。录取时,如招生院校在征询志愿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仍未完成招生计划,经高校同意,可适当降低分数提供考生电子档案,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预计8月4日,市高招办将公布普通类高职(专科)批次录取结果和征询志愿余缺计划。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是教育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与天津市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天津市高水平特色大学建设高校。学校的发展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关怀和大力支持。2017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来校考察,对学校办学特色和办学成效给予充分肯定,希望学校不仅培养高素质“工匠之师”,也要培养大批“中国制造卓越雕塑师”。2018年5月7日,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来校考察,勉励学校弘扬工匠精神,深化产教融合。40多年来,学校肩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秉承“爱国、敬业、团结、创新”校训,坚持“动手动脑、全面发展”办学理念,培养了7万余名高素质职教师资和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一、历史沿革。学校成立于1979年,是我国最早建立的以培养职业教育师资为主要任务的普通本科师范院校,隶属于原国家劳动部;2000年,转制为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天津市管理为主。2010年,更名为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近年来,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二、办学条件。学校坐落在天津市城市副中心——柳林风景区。校园占地面积56万平米,建筑面积46万余平米,馆藏图书520万余册,中外文数据库90个,拥有5.6亿余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现有教职员工1320人,其中专任教师867人,具有硕士及以上占93.8%,博士占51.4%以上,具有高级职称占47.5%。全日制本硕博在校生1.8万余人。设有10个二级学院、6个教学机构,拥有全国高校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工程实训中心,5个天津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拥有服务国家特殊需求博士人才培养项目1个、一级学科硕士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6个,本科专业52个。三、学科专业。设有教育学、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文学、艺术学等7个学科门类,天津市一流学科2个、特色学科群4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重点培育学科2个。创立“双导师、双基地、双证书”研究生培养新模式,获得第三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特别奖。设有国家级、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5个,国家级、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12个,天津市应用型专业12个。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4门,国家级、天津市一流本科课程32门。四、科学研究。建有“智能车路协同与安全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汽车模具智能制造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级研究平台。省部级重点实验室4个、技术工程中心5个、“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科技成果转化服务中心1个、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个。近年来,获天津市科技进步奖20项(其中一等奖2项)、社科优秀成果奖9项(其中一等奖2项)、专利金奖1项。设有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中心等38个学术研究机构。《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报》《职业教育研究》为天津市一级期刊,连续多年荣获全国职教期刊评比一等奖。五、师资队伍。学校现有国家级教学团队建设点1个,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天津市特聘教授、青年拔尖人才、“131”创新型第一层次人选、“五个一批”等人才18人;天津市教学名师9人。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专家、世赛专家组组长、津门工匠等30余人,国家级、天津市技能大师工作室各1个。六、人才培养。打造一流本科生教育,两次荣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首创“实行‘双证书’制,培养‘一体化’职教师资”和“本科+技师——一种应用型人才培养新模式”。深化改革,创新模式,形成本硕博全层次职教师资培养体系,培养出我国首批“双师型”本科、硕士和博士。现有三个天津市学生工作平台:市少数民族学生管理服务工作室、市大中专学校就业信息服务中心,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基地。荣获天津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优秀单位、“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实效奖”,获批国家备案众创空间。推进大类招生,突出厚基础、个性化、小班化培养,设立卓越师资班、工程实践教育实验班。与华为、海尔、中航联盟等合作,深化产教融合。与新疆、云南、宁夏等省市开展中职师范生公费教育,与爱尔兰斯莱戈理工学院开展“双学位”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英国、加拿大、韩国等合作院校开展学生互换交流项目。来自20余个国家的国际学生在校攻读本、硕、博专业学位。近5年,3651人次在各类科技竞赛中获国家级、省部级奖项1200余项。2017年,在中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暨学科竞赛评估中排名第66位。2020年,学生参加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获得一项金牌、四项优胜奖。8000余名优秀毕业生成为职业院校专业带头人,全国和省市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技能大师,为国家职业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天职师大贡献。部分毕业生在清华大学、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河北工业大学等院校工程实训中心任教。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七、社会服务。学校是全国师德师风建设专委职业学校专委主任单位,教育部高等学校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培养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单位,中国高教学会教师教育分会副理事长单位,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副会长、师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单位。建有职业教育教师研究院、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天津)研究中心和非盟研究中心3个CTTI收录智库。成立“京津冀职业教育教师协同发展研究中心”,制定国家职业技术师范专业认证标准,编纂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助力中国代表团在第44、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中荣获团体总分第一名,作为突出贡献单位受到国务院表彰。学校获批全国高职高专教育、全国技工院校师资培训基地,获批全国青年高技能人才、国家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为全国中高等职业学校、国有大中型企业培训各类人才数万人。人社部授予“国家技能人才培育突出贡献奖”。八、国际交流。作为教育部首家“教育援外基地”,在埃塞俄比亚独立援建“埃塞-中国职业技术学院”、鲁班工坊,牵头指导巴基斯坦建设“旁遮普天津技术大学”。作为教育部和外交部培训基地,为60多个国家1200余名学员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派遣教师250余人次赴亚非国家援教,培养培训当地师生2万余人。在海外设有3所孔子学院、7个孔子课堂和3个汉语教学点,促进文化交融。面向未来,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深化改革,突出特色,奋力建设世界一流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学校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大沽南路1310号联系电话:022-88181500邮编:300222传真:022-88181501网址:http://www.tute.edu.cn
  • 学校简介自2006年建院以来,学院始终奉行“以学生为本、以质量立校”的办学理念,秉承“勤学、善思、厚德、笃志”的校训,坚持“以规模立基、以管理立业、以市场立身、以人才立命、以特色立名、以文化立魂”六位一体的办学方略,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创新与追求卓越精神、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可持续发展潜质的应用型人才”,着重培养学生有竞争力的专业能力,再加上自主学习与终身学习能力、沟通表达能力、理性批判与独立思考能力、创新创业与独立工作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耐受挫折能力等六项能力。当前,高等教育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学院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人才培养和教学管理等工作的各环节,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办好人民满意的高等教育,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新时代承载新的梦想,新征程开启新的希望:希望天财珠江的在校生同学们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学好知识、增长才干,珍惜韶华、不负青春,做有理想、有追求、有担当、有作为、有品质、有修养的大学生!希望天财珠江的毕业生同学们在国家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中大显身手、大有作为,成功实现自我的理想与抱负,并以骄人的成绩,伴随祖国与母校,共赴辉煌!希望天财珠江的教职员工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责任与使命,弘扬高尚师德,潜心立德树人,担当起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和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希望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关心、支持天财珠江,为学院教育事业的高质量发展创造更多更好的条件!  展望未来,前景可期!让我们凝心聚力,砥砺奋进,共同创造天财珠江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
  • 天津海运职业学院天津市津南区
    学校简介天津海运职业学院(以下简称学院)源于1962年建立的天津市科学技术进修学院。2006年2月,经天津市人民政府批准整体改制,成立天津海运职业学院,现隶属于天津市教育委员会。学院占地面积976亩,建筑面积20万余平方米,在校生一万余名。建院以来,学院坚持“百年办学、百年立校、百年树人”发展战略,内涵建设不断深化,办学质量不断提升,社会影响力日益彰显。学院是教育部和天津市政府共建“滨海新区航海运输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家海事局批准的船员培训机构之一,具有国际海事组织(IMO)承认的船员教育与培训资格,是规模最大、资质最全、功能最领先的海船船员学历教育和培训基地。目前,学院是天津市职业教育创优赋能高水平高职院校建设单位。学院下设航海技术系、轮机工程系、航运经济系、邮轮旅游系、信息工程系、工程技术系、基础教学部(体育部)、思政教学部8个教学部门。现有专任教师252名,其中,航海类师资110人,船长和轮机长29人。学院围绕国家海洋强国、“一带一路”和“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建设了航海技术、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数智港航经济、邮轮旅游、现代信息技术、特种设备六个特色化专业群30个专业,形成了具有海运特色,服务区域经济和航海、港口两大领域人才需求的专业布局。其中,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被教育部等五部委确定为全国职业院校交通运输大类示范专业,获邮轮业界“最佳专业设置”“最佳培训设施”和“最高就业率”奖项;航海技术、轮机工程技术、国际邮轮乘务管理3个专业被确定为天津市高职院校提升办学能力建设项目优质骨干专业。学院建有船舶操纵模拟、轮机模拟、集装箱运输管理等校内实训室97个和校外水上训练基地,与行业领先的中远海运船员管理有限公司、北京鑫裕盛船舶管理有限公司、华洋海事中心等共建实训基地近150个。学院先后承办四届天津市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第二届“海河工匠杯”技能大赛相关赛项;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近400项,获得专利、有著作权的软件等知识产权200余件,其中包括发明专利2件。构建了涵盖海船船员适任培训、海船船员专业和特殊合格证培训、船员素质提升培训、陆岸人员技能和业务培训等模块全覆盖的培训格局,开展73项培训服务,培训规模逐年提升。学院积极推进校企共建共管,不断拓宽办学空间,打造新时代产教融合的校企命运共同体,紧密合作企业达230余家。校企共建国内首个“LNG综合培训基地”;与邮轮行业国际龙头企业美国皇家加勒比邮轮集团合作共建国内首家国际邮轮人才培训中心;与行业知名企业创新实践“船校交替、课证融通”卓越船员人才培养,2021级航海类专业全面实施订单培养;共建特种设备、数智港航经济和中船国际邮轮三所产业学院;牵头成立海韵国际邮轮人才培养职业教育集团和天津海河教育园区工业检测产教联盟;推进8个专业“1+X”证书与人才培养方案融合创新;承担航海技术专业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建设任务,国际邮轮乘务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获市级认定。建院以来,学院先后向社会输送优秀毕业生2.5万余名,学生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学院多项重点工作受到新华社、新华网、央广网、《中国教育报》《天津日报》《天津教育报》等媒体关注,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不断提升。学院现有来自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等14个国家的留学生140余人。与法国、荷兰等国家的20余所院校开展了互访交流。目前,正在积极推进乌兹别克斯坦鲁班工坊建设。步入“十四五”,学院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加强内涵建设为重点,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目标,加快推进世界先进水平高职院校建设。
  • 天津体育学院天津市河西区
    学校简介天津体育学院成立于1958年8月。当时,根据中共河北省委“10-15年普及高等教育的方针和适应教育、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并为准备1959年9月在北京举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运动会,河北省人民委员会决定在河北省省会天津市,由原天津体育学校、石家庄师范学院体育系合并,同时在全省抽调优秀运动员,组建天津体育学院。学院的任务是培养运动员、教练员和部分高中及大学的体育教师及较高级体育专业人才。时任河北省副省长、天津市委书记、市长李耕涛兼任第一任院长。1967年1月,天津市恢复为中央直辖市;1969年10月,天津体育学院由河北省划归天津市管辖。 建校初期,学校汇集了一批优秀教练员和运动员,具有较高的竞技运动水平,摔跤、女子跳水、游泳、男子篮球、棒球等运动项目成绩已位居国内前列。在第一届全运会上,夺得古典式、自由式、中国式三项摔跤冠军。同时,一批知名专家学者在学校执教,如陈家琦、马喻、牛兴华、柴文秀、刘世藩、郑必达、姚志珍、张春霈、任福兴等。 学校团泊校区位于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健康产业园,占地面积1115.7亩,各类校舍建筑总面积约39.6万平方米,于2017年11月投入使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亿8千余万元。学校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近1.5万平米,现有纸质文献馆藏总量43.2万册,纸质期刊851种,拥有数据库78个,电子图书总量400万余册。 学校已为国家体育和教育战线培养了3万余名受到社会欢迎的应用人才,涌现出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体育教师、省市劳动模范、国家队教练员和金牌运动员。学校在群众体育与全民健身、青少年体质普查与评价、运动能量代谢、中国人骨龄发育标准、体育情报、体育法制建设等领域做出了开创性工作。 学校现有18个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管理学、文学、艺术学、理学、医学6个学科门类。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6年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2013年通过立项建设博士学位授权单位验收,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正式批准为“博士学位授予单位”,体育学一级学科被批准为“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200余人,其中本科生4910人,博士研究生54人,硕士研究生1050人。 学校现有教职工562人,专任教师中具有正高级职称52人,具有副高级职称94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86人,具有硕士学位教师175人。入选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天津市优秀教学团队13个,天津市“十二五”教学创新团队3个。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5人,国家教学名师1人,天津市教学名师6人,其他各类省部级人才称号获得者14人。学校现有在岗博士研究生导师40人、硕士研究生导师196人。 学校不断强化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实施了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系列方案和措施,取得了一批标志性成果。2007年,我校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舞蹈学3个专业分批入选教育部“特色专业建设点”;2011年,体育教育、社会体育、舞蹈学、运动康复与健康、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应用心理学、市场营销等8个专业被批准为天津市高等学校“十二五”综合投资规划品牌专业建设项目,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2个专业被批准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建设项目;2013年,运动人体科学专业获批教育部“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第一批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特殊教育专业获批市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017年,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人体科学、应用心理学等5个专业被批准为天津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项目,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舞蹈学、教育技术学、新闻学、市场营销、特殊教育、运动康复等7个专业被批准为天津市应用型专业建设项目。我校体育教育、运动训练、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运动康复四个专业先后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舞蹈学、特殊教育、新闻学专业先后获批天津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建成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4门国家精品课程,8门天津市精品课程,15门天津市一流本科建设课程。4个实验教学中心被授予“天津市普通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称号,1个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天津市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认定为“天津市虚拟仿真实验教学建设项目”。我校教学成果《以构建运动心理学实践教学平台为途径增强体育专业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获第六届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还有9项成果分别获天津市和国家体育总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2013年至今,我校共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立项113项。 学校学科优势显著,在2017年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中,我校体育学一级学科获A-等级。运动人体科学和体育人文社会学是我校传统优势学科,第一批天津市重点学科。体育学入选天津市一流学科建设名单,特殊教育、运动健康入选天津市特色学科(群)建设名单。学校现有“竞技运动心理与生理调控”国家体育总局重点实验室、“运动生理与运动医学”天津市重点实验室、“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天津市普通高等院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国家体育总局“体育文化研究基地”、教育部体育教学研究中心等一批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科研单位。学校的“心理学与运动行为促进”“运动线粒体生物学基础与应用”和“若干重大慢性疾病的运动康复与防治”等3个团队入选为天津市高校创新科技团队培养计划。“学生体质与身心健康促进研究中心”获评成为天津市高校智库,并获得“2018-2019年度天津市优秀高校智库建设项目”称号。学校体质检测中心获批“天津市社会科学普及示范基地”。学校与天津大学合作共建了全国首家“智能体育协同创新中心”,与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崇礼院区、河北省张家口市崇礼区人民政府、天津健康产业国际合作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四方签约,共建崇礼研究生院。 学校科研实力不断增强。近年来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局级科研项目403项。其中国家科技部科技支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研究项目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3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项、后期资助项目1项、一般及青年项目25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13项,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2项,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2项,“十三五”规划项目1项,“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青年专项课题1项,天津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31项、“十三五”规划项目28项,天津市重大科技攻关、天津市技术平台专项、天津市应用基础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科基金及奥运科技攻关项目、天津市哲学社科基金项目等省部级科研课题137项,天津市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6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奖励30项,出版著作、编著、教材工具书等172部,发表学术论文2325篇。 学校主办的《天津体育学院学报》,为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体育类核心期刊、科学引文数据库源期刊、2020年入选中国科技核心期刊;首批入选“中国期刊方阵”、被评为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一等奖、教育部全国高校优秀自然科学学报、天津市优秀期刊和一级期刊、中国北方优秀期刊,被国内外10余家知名检索机构收录为来源刊。2020年,学报先后获得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颁发的“体育学学科最受欢迎期刊”、中国高校科技期刊研究会颁发的“2020年度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等荣誉称号。 学校重视高水平竞技体育人才的培养,赛艇、橄榄球、羽毛球、棒球、网球等运动项目是竞技体育学院的传统优势项目,我院教师和学生作为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奥运会、世界杯、亚运会、全运会等大赛中取得过优异成绩,在国内外均有较大影响。2014年4月,我校与天津市体育局签订共建协议,组建天津市赛艇队、橄榄球队、羽毛球队、帆船队,代表天津市获得第十三届全运会一金二银四铜的优异成绩。目前,学院正努力拓展新兴运动项目,积极探索新形势下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人才的新模式和新途径,为天津市及全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学校与中国排球协会合作共建中国排球学院,与中国柔道协会共建中国柔道学院,与中国棒球协会共建中国棒球学院,承接全国学校体育联盟(足球项目)主席单位工作,与天津市宝坻区人民政府共建天津体育学院水上运动学院。 学校重视开放办学,不断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分别与美国、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韩国、日本、新加坡、波兰、德国等20余所国外知名高校和体育专业院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学校坚持服务于“一带一路”和“中国文化走出去”国家战略,在天津市高校率先成立了“天津市留学生武术文化体验基地”,与天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建鲁班工坊,助推中华武术“走出去”战略落地,提升了学校在国内外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经过63年的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体育学科为主、相关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特色与优势,构建了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研究生教育的完整办学体系,以及涵盖普通高等教育、成人教育和留学生教育的开放式办学格局,成为一所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的现代体育高等学府。 展望未来,学校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和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断深化改革,努力完善学校治理体系,提高学校治理能力,切实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不断提高办学质量、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为建设世界一流体育大学,实现健康中国、体育强国战略目标而努力奋斗! 河西校区地址:天津市河西区卫津南路51号,邮编:300381 团泊校区地址:天津市静海区团泊新城西区东海道16号,邮编:301617 网址:www.tjus.edu.cn
  • 河北工业大学天津市北辰区
    学校简介河北工业大学的前身是创办于1903年的北洋工艺学堂,是我国最早的培养工业人才的高等学校之一,创办了全国最早的高校校办工厂。1929年改称河北省立工业学院,1995年更名为河北工业大学。学校1996年跻身国家首批“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行列;2014年由河北省、天津市和教育部共建;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118年来,学校始终秉承“兴工报国”办学传统和“勤慎公忠”校训精神,形成了“工学并举”的办学特色,为国家培养了30多万名优秀毕业生。近年来,材料科学、化学、工程学3个学科领域分别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并不断向前进位。2020年获评“全国文明校园”。 学校设有21个教学机构,现有62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30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涵盖工、理、经、管、文、法、艺七大学科门类。拥有1个国家“世界一流学科”、2个国家重点学科,3个河北省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项目,4个河北省国家一流学科建设项目,7个天津市重点学科。拥有10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点、17个专业学位类别、2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领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23000余人、研究生7500余人。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工程,坚持引育并举,大力实施“元光学者计划”,不断创新人才工作体制机制,人才队伍的年龄、学历、学缘结构进一步优化,汇聚了一批学科领军人才、青年优秀人才和创新团队。现有教职员工27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 近年来,围绕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需要和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发展需求,学校依托省市部共建平台,确立“落地冲高”科研工作思路,集聚区域办学资源,学校建有包括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在内的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54个。荣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侯德榜化工科学技术成就奖、河北省科技突出贡献奖等多项省部级以上奖励。学校“十三五”期间,主持国家重大重点项目2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00余项,授权专利2700余项,获批国家首批知识产权试点高校,位列中国高校专利100强第70位。首颗“元光号”小卫星搭乘长征八号运载火箭成功飞天并在轨运行。高性能机器人触觉传感智能系统入选2020年“科创中国”先导技术榜单。学校年科技经费3亿元,百余项科研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奖励,是河北省内获得省科学技术突出贡献奖最多的高校,也是河北省十大优秀发明创造单位。 学校注重国际交流合作,现已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国际合作办学新格局。目前,学校已与60余所国外高校签订了合作办学协议,合作培养覆盖本科到博士各层次。学校在芬兰拉彭兰塔市与拉彭兰塔理工大学合作共建“河北工业大学芬兰校区”,与世界知名大学美国亚利桑那大学共建“河北工业大学亚利桑那工业学院”。学校现有在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生近千人,留学生290余人。 当前,省市部共建为学校搭建了新的发展平台,国家“双一流”建设让学校的发展迈进了“新时代”、踏上了新征程,学校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师资队伍建设、教学科研等各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绩。今天的河北工业大学,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正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坚定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深化学校综合改革,大力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着力提升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能力和水平,为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强省、美丽河北贡献河北工业大学的智慧和力量。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