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山西:2023年普通高校招生网上填报志愿(第四段)公告
2023-08-0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填报时间

8月4日8:00时—8月5日18:00时。

二、填报批次及志愿设置

本段填报第二批本科C类文史类、理工类及艺术类、体育类院校志愿;高本贯通院校志愿;提前录取的专科(高职)公安(司法)院校、艺术类院校及其它院校志愿。

第二批本科C类文史类、理工类院校,考生可填报8个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第二批本科C类艺术(美术类)、体育类院校,考生可填报8个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第二批本科C类艺术类(美术类除外)院校,考生可填报2个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高本贯通院校,文史类、理工类考生可填报8个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高本贯通院校,艺术类考生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提前录取的专科(高职)公安(司法)院校及其它院校,考生可填报3个院校志愿,每一个院校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提前录取的专科(高职)艺术类院校,考生可填报1个院校志愿,填报6个专业志愿和“是否同意专业调剂”志愿。

第二批C类院校投档录取结束后方进行高本贯通院校、提前录取的专科(高职)院校投档录取。

三、填报条件

凡参加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当前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院校的招生计划、收费标准、专业要求等以我省《2023年填报志愿指南》及院校《招生章程》为准。《2023年填报志愿指南》中未注明年度收费具体金额的,考生可咨询院校。

填报院校志愿时不设分数限制,志愿填报结束后,根据考生志愿填报情况和招生计划数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及时向社会公布。

四、登录方式

考生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的方式:通过山西招生考试网http://www.sxkszx.cn主页上“考生登录”菜单中的“2023年普通高考考生网上服务平台”进入,或者通过公告中的链接进行登录。

五、考生注意事项

1.因二本B类部分院校还未录取结束,在二本C类院校填报志愿期间,如有二本B类院校征集志愿,凡符合条件未被录取的考生在填报二本C类院校志愿的同时,也可填报二本B类院校征集志愿。二本B类院校征集志愿录取结束后进行二本C类院校投档录取。

2.考生要遵守网上填报志愿的有关规定,一是要严格按照网上填报志愿流程在规定的时间上网填报志愿,不要错过志愿填报时间。二是要妥善设置和保管个人密码,以免因密码外泄导致志愿信息被非法篡改。若因自身保管不慎而泄露密码,所造成的不良后果均由考生本人承担。三是考生务必亲自填报,不得让他人代填,要按志愿填报系统的要求认真填写并核对志愿信息。四是尽早确定志愿和完成网上填报志愿操作,避免因网络访问量增大导致网络出现不流畅、运行缓慢、拥塞等问题而影响顺利提交志愿,甚至偶遇当地突发停电、网络故障等不可预知的情况,给自己造成无法按时提交网上填报志愿的严重后果。

热门院校

  • 山西大学太原市晋源区
    学校简介山西大学是中国办学历史最悠久的高等学府之一,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大学。学校的前身是创建于1902年的山西大学堂,其悠远的文脉可以上溯至明清时期的晋阳书院、三立书院和令德堂书院。学校创办的山西大学堂译书院,是中国近代大学创办的第二所译书院,有力促进了中西文化交流。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山西大学名宿云集,人才辈出。抗战时期至新中国成立前夕,山西大学辗转多地,坚持办学,众多师生参加抗战,投身民主革命,为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献出了鲜血和生命。新中国成立初期,山西大学共设有文、法、理、工、农、医等六个学院,教职员工增至1000余人,在校生达到近2200人,成为一所名副其实的社会主义综合大学。上世纪五十年代,法学院改称财经学院,并入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并入北京大学,冶金工程系并入北京钢铁学院、纺织工程系和采矿工程系并入西北工学院,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独立建院,山西大学为国家高等教育布局调整做出了积极的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山西大学办学成绩斐然,先后实现了博士点、国家重点学科、国家重点实验室、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院士、国家级科技大奖等一系列重大突破。1998年,山西大学成为山西省重点建设大学;2005年,成为最早的一批省部共建大学;2012年,成为“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入选高校。2018年,成为教育部和山西省人民政府共同建设的部省合建高校。2022年,进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行列。学校初心如磐,步履铿锵,一步一个脚印,实现了从地方大学到高等教育“国家队”的历史性跨越。历经世纪沧桑,山西大学形成了“中西会通、求真至善、登崇俊良、自强报国”的光荣传统和“勤奋、严谨、信实、创新”的优良校风,为国家和社会培育了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在新的起点上,学校正在全面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向着跻身中国优秀知名大学行列的目标迈进。学校现有1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种类、14个博士后流动站,6个目录外二级学科博、硕士点,2个交叉学科博、硕士点。哲学、物理学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科学技术哲学、光学入选国家重点学科。化学、工程学、材料学、环境/生态学、物理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植物与动物学、农业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前1%。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环保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111”学科创新引智基地、1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山西大学坚守立德树人使命,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现有全日制本科生24155人、全日制硕士研究生7366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550人,全日制博士研究生977人。设有本科专业87个,涵盖文、史、哲、理、工、经、管、法、教、艺等10大学科门类。国家级一流专业23个,省级一流专业19个。物理学专业入选教育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大力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建有国家级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入选首批全国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近年来,学生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ASC世界大学生超算竞赛等比赛中屡创佳绩,获得国家级奖项近130项。在奥运会、亚运会、全运会等赛事中先后获得金银铜牌十余枚。学校承担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的能力日益增强。近年来,承担了地基引力波探测大科学装置、国家超算(太原)中心、山西省黄河实验室等一大批重大科研任务。累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技进步奖、国家科技发明奖、教育部高校人文社科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国家级科研奖励近20项。“十三五”期间,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等国家级重点项目1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44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306项。大力强化产学研合作,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与国有骨干企业合作共建十多个产业技术研究院,与山西省十多个地市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学校入选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高校,山西大学科技园成为国家大学科技园。山西大学把教师队伍建设最为一项重要的基础性工作。现有教职工3265人,专任教师2083人,高级职称教师1228人,其中院士、杰青、优青、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等国家级人才近百人。拥有1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2个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全国专业技术人才先进集体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3个教育部创新团队、22个省级高层次研究团队。学校坚持开放办学,扩大国内外合作。近年来,深入落实部省合建工作部署,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建立了对口合作关系,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研创新、师资建设等方面开展了深度合作。同美、日、韩、英、法、德、加等国家和地区的近100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长短期在校国际留学生达到近千人。建有美国北卡夏洛特汉语中心、东帝汶商学院孔子课堂。学校积极拓展本科生国际交流渠道,与十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建立了合作培养机制,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良好条件。山西大学目前拥有坞城校区、东山校区、大东关校区等三个校区,总占地面积3008亩,建筑面积116.64万平米,是全国文明校园、山西省园林化单位和绿色学校。学校现有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资产总值13.56亿元,本科教学实验仪器设备达到21259台(套)。学校图书馆是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馆藏图书230万册,电子期刊110万册。欣逢盛世,高歌前行。今天的山西大学迸发出前所未有的办学活力,迎来了更加美好的发展前景。学校将坚定不移地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道路,向着建设高水平综合性研究型大学、跻身中国优秀知名大学行列的目标奋进,谱写兴学育人的崭新篇章,为山西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山西体育职业学院太原市小店区
    学校简介山西体育职业学院于2004年4月14日经山西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上级主管部门为山西省体育局。学院是目前山西省唯一的体育类高职院校,也是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战略重点布局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目前学院在校生人数达到3000多人。学院现设置8个党政管理部门、2个群团组织、7个教学系部、3个教辅中心。全院目前领导班子共有6人,共配置在岗中层正职干部(副处级)23人,中层副职干部(正科级)25人。全院现有在册在岗职工195人,其中专任教师和教练员148人,专业技术人员中,有高级职称50人(教授3人、副教授37人;高级教练员8人、副高级专业技术人员2人),中级职称76人,初级职称13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1人,已获得硕士研究生学位的85人。我院有国际级裁判员2人,国家级裁判员9人。“三支队伍”中,有专职辅导员13人,专职组织员6人,思政教师7人。在专业设置上,学院与山西大学合作办学开展运动训练专业全日制本科学历教育;专科层次现开设运动训练、社会体育、休闲体育、高尔夫球运动与管理、民族传统体育、体育艺术表演、体育运营与管理、体育保健与康复、市场营销、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健身指导与管理、国际标准舞、舞蹈表演、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空中乘务、民航空中安全保卫、民航安全技术管理、航空物流管理、播音与主持、运动数据分析、体能训练、无人机应用技术其中还设有五年一贯制:运动训练、体育保健与康复两个专业等二十四个专业。中专层次现开设运动训练、休闲体育服务与管理两个专业。此外,学院还承担北京体育大学山西函授站教学任务。学院不仅是山西省重要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而且是国家体育总局奥运战略重点布局的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有部分项目代表山西直接承担参加全国运动会竞赛任务。学院目前实际占地面积276.22亩,校内各类建筑总面积约29200平方米。
  • 学校简介山西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隶属于山西省人民政府、由省教育厅管理的普通高等职业院校,是“国家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国家示范性骨干高职院校”、教育部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院校”、“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简称“双高计划”)立项建设院校和“山西省优质高职院校”;“山西省文明校园”和创建“全国文明校园”先进学校、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山西省“创建平安校园先进单位”、山西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单位”。学院由原山西省建材工业学校、山西省电子工业学校和山西省物流技术学校三校合并升格而成,现有坞城、南中环、长风、榆次四个校区。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新材料、现代物流、文化旅游、艺术设计、财经商贸”等行业领域开设有57个专业,其中国家级“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1个(大数据技术与应用),国家级骨干校重点建设专业4个(材料工程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机电设备技术、智能制造装备技术),高职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建设专业2个(建筑材料工程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中央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专业2个(应用电子技术、现代物流管理),省级“双高计划”建设专业群2个(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省级高水平重点专业4个(建筑材料检测技术、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商务、数控技术),山西省“1331”重点学科建设专业1个(材料工程技术),山西省重点建设专业4个(移动应用开发、电气自动化技术、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管理),省级特色专业2个(建筑工程技术、现代移动通信技术),省级品牌专业3个(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电气自动化技术),省级高水平实训基地1个(现代物流管理),省财政支持实训基地建设专业5个(建设工程管理、大数据技术、酒店管理与数字化运营、大数据与会计、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山西省“1331”重点学科建设专业1个(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群),山西省“1331工程”提质增效建设项目1个(工业机器人产业学院),国家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机械制造及自动化、机械设计与制造),国家紧缺型人才培养专业1个(数控技术)。学院现有在校生15371人,教职工724人(其中专任教师599人,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146人、“双师型”教师226人)。近三年,学院引进“双一流”学校大学毕业生32名,派出国内外访问学者12人,拥有全国技术能手1名,山西省青年拔尖人才5名、三晋技术能手3名、三晋英才9名。学院积极探索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与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150余个,牵头组建的“山西省材料与信息职教集团”“山西省现代服务职教集团”以及新筹建成立的“山西省数字化产教融合联盟”等,有力地推动了“政行校企”协同育人新模式,为服务我省转型发展所需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搭建了多元化的办学平台。学院作为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示范高校,与华为、海尔、吉利汽车等147家省内外大中型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及校外实习实训基地;与企业共同开展学生顶岗实习、订单培养、现代学徒、职工培训以及技术技能研发等校企合作;不断扩大对退伍军人等再就业群体的岗位培训,对企业职工和对口帮扶学生进行了职业技能培训与鉴定;完成了1+X证书试点项目的培训。2020年学院成功入选全国职业院校产教融合50强。学院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3%以上,基本实现了“满意就业、高质量就业”的目标。办学40多年来,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10万余名毕业生,涌现出了一大批行业领军人物、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同时,还积极对接地方政府,签订“农民素质提升技能培训合作框架协议”,全力助推乡村振兴战略。近年来,学院的科研专著、论文数量和质量逐年提高,授权专利和获奖科技成果数量大幅增长,科研项目立项渠道不断拓宽,横向签约经费明显增长,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综合能力不断提升。学院各级各类大赛成绩持续攀升,在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竞赛(高职)排行榜单”中名列第35名、全省第一,在2019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院校获奖数量排行榜中名列全国第七名,稳居省内第一。在2020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改革试点赛中以全国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网络系统管理比赛”一等奖;在全国第一届职业技能大赛中,我院学子获得一枚铜牌,并被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也是山西省代表队获得的唯一奖牌。学院的文体活动也成绩斐然,篮球、足球、武术等体育赛项均名列全省第一、全国前茅,尤其是学生男子篮球队15年蝉联CUBA山西省专科组冠军,2020年获得全国亚军。学院的总体建设发展思路是:“一个目标、两手硬”。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创新高水平的党建引领新格局统领学院高质量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始终坚持新发展理念。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复合型、发展型、创新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为根本,以服务山西高质量转型发展为宗旨,以建设“特色鲜明、全国一流”高水平职业院校进而向职业本科方向发展为导向,以加强学院内涵建设特色发展为主线,以进一步深化学院综合改革为创新驱动,以大力倡导和加强学习型学院建设为不竭动力,以“五条工作主线”和“十大发展任务”为有力抓手,一手抓规范管理内涵建设,一手抓快速跨越科学发展,两手都要硬。关于“一手抓学院规范管理内涵建设”,就是以学院层面必须要建设好的学习型学院建设、工作作风建设、教风建设、学风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等“五条工作主线”和系部层面必须要坚守好的党建引领、专业建设、产教融合、规范管理、协同育人、社会服务等“六项基本任务”作为主要抓手,先行先试、边整边建边改,全面深化学院综合改革,重点在治院理教“思路与制度”体系的科学完善和不断提升学院创新能力建设以及凝练发展成果上狠下功夫。关于“一手抓学院快速跨越科学发展”,就是要以新校区建设和“人才强校”战略为突破口,在“特色”和“一流”上狠下功夫,高质量地谋划和落实好创新高质量的党建引领新格局、构建科学完善的治院理教体系、把握服务转型发展的办学定位、运筹特色鲜明的品牌专业布局、打造结构科学的“双师”育人队伍、形成转型升级的产教融合格局、建设职教特色的优美智慧校园、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争创众志成城的全国文明校园、完善大国工匠的协同育人实践等学院“十大发展任务”。山西职业技术学院作为全省职业教育的排头兵,“十四五”期间将紧紧围绕省委“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和要求,聚焦“六新”突破,以学院“一个目标,两手硬”的总体建设发展思路为遵循,不断开拓创新,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全国一流”的高水平职业院校进而向本科层次职业学校迈进,积极为山西职业教育推动全方位高质量发展贡献山西职院的智慧和力量。
  • 学校简介山西医科大学的前身是山西医学传习所,1919年创建于古城并州。1932年改为私立山西川至医学专科学校。1940年更名为山西大学医学专修科。1946年升格为国立山西大学医学院。新中国成立后,学校步入崭新的发展时期。1953年独立建校,更名为山西医学院。1996年更名为山西医科大学。 学校是全国第三批、山西省首批博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全国首批学士学位授权单位,教育部首批“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开办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的25所医学院校之一,全国首批恢复儿科学本科专业的8所医学院校之一,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支持高校。 经过103年的建设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医学为主,医工结合、医理结合、医文结合、医管结合,协调发展的医科大学,拥有以本科教育为主、本硕博多层次的完整人才培养体系,形成了“医理博精、德能高邃”校训、“献身、务实、团结、进取”校风和“求实精进、坚韧弘毅”的山医精神。 学校现有川至、迎泽、中都三个校区,占地总面积1422亩,建筑面积71万平方米。现有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第三临床医学院、基础医学院、公共卫生学院、药学院、法医学院、护理学院等33个教学机构,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三医院、口腔医院、精神卫生医院、肺科医院等15所直属附属医院,有6所非直属附属医院,35个教学医院,122个其它教学基地,15个研究生培养基地,2个科学研究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医护员工7000余人,研究生导师2000余人,临床教师2200余人。拥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专家、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首席科学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国家级有突出贡献专家、中央联系的高级专家、“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国家级教学名师、中华医学会专科分会主任委员等国家、省部级专家及高层次人才430余人,国家优秀教学团队等国家、省级教学团队24个。 学校现有 1个国家重点学科——生理学;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细胞生理学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分子影像精准诊疗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卫生健康委重点实验室——尘肺病重点实验室;3个国家级示范中心——临床技能实训中心、基础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8个国家临床重点专科——重症医学、泌尿外科学、中医护理学、骨科学、肾病学、普通外科学、老年病学、急诊医学、风湿免疫学、护理学、病理学、眼科学、心血管内科; 各类省级优势、特色、重点学科15个;各类省级重点教学科研平台31个。现有4个一级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特种医学、生物学。6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药学;2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1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特种医学、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基础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药学、医学技术、马克思主义理论、心理学;8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护理、药学、应用心理、社会工作、图书情报。 学校现有8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法医学、药学、护理学、麻醉学、口腔医学、医学检验技术。5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农村定向免费生)、护理专业为教育部首批国家“本科教学工程”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学校设有临床医学(五年制、“5+3”一体化)、预防医学、法医学、口腔医学、儿科学、医学影像学、麻醉学、护理学、精神医学、眼视光医学、药学等32个本科专业。 学校生源来自全国各省、市、自治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1745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4943人,硕士研究生5748人,博士研究生509人,国际学生545人。2019年起我校学生已连续三年荣获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主赛道项目金奖,是全国唯一获此殊荣的医学类本科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培养了以全国首枚“白求恩奖章”获得者、“人民的好医生”赵雪芳,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建国、田志刚,南丁格尔奖章获得者杨辉等为代表的医药卫生专业人才13万余名。 学校科研发展势头良好。2021年,科技总经费达2.06亿元;承担省级以上科技计划项目598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5项(包括重点项目1项、国际合作重点项目1项、区域联合基金重点项目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1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发表科研论文46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300余篇;获专利授权40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50项。 学校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与美国、加拿大、英国、爱尔兰、日本、俄罗斯、澳大利亚、希腊、瑞士等国家的大学和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实施了“青年骨干教师海外培养计划” “博士研究生海外培养计划”,开展了“硕士研究生 1+1+1 联合培养”等项目;广泛开展师生交流和国际科研合作。 学校历经百年薪火相传,几代人艰辛拼搏,取得了辉煌成就。学校将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山西“1331”工程实施、健康中国和健康山西建设、医学教育综合改革等发展机遇,继承优良传统,加快建设步伐,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研究教学型医科大学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56年,是一所拥有60余年办学历史的全日制高等院校,2002年4月由原山西省水利学校和山西省水利职工大学合并组建,学院在太原和运城两地办学,设三个校区,现有全日制在校生8557人,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各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60000余人。学院主校区位于运城市盐湖区安邑水库湖心岛上的魏豹城遗址,占地387.3亩,建筑面积13.0207万平方米,校园四周绿水环绕,碧波荡漾,岸柳拂堤,鸟语花香,是我院水利、建工和测绘等土建类高职专业和中职部的办学场所;太原小店校区位于太原市小店区汾东教育城,占地206亩,环境优美,设施完善,是我院机电、经贸类高职专业的办学场所;太原胜利桥校区位于太原市胜利桥西,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我院工管、资环类高职专业和本科班的办学场所。学院以高职教育为主,试办本科教育,兼办中职教育、成人教育和行业培训,面向全国16个省(市)招生,设有水利、建筑、信息、交通、测绘、土建、机电等九系四部,开设七大专业群共43个专业。其中,水利工程专业被确定为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和全国水利职业教育骨干专业,水利水电建筑工程专业被确定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示范专业、中央财政支持专业和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工程测量技术专业被确定为省级特色建设专业,工程造价专业被确定为全国水利职业教育特色专业,《水利工程制图》、《水利工程测量》和《节水灌溉技术》等8门课程为省级精品课程。学院拥有一支基础理论扎实,专业技能精湛,爱岗敬业,锐意进取,善于创新,适应人才培养要求的“双师素质、双师结构”的教学团队。专任教师294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73人,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101人,博士学位教师7人,硕士学位教师212人,国家级、省级教学名师12人。学院基础设施充足,教学手段先进,图书资料丰富,校内外教学实训基地功能齐全。其中教学行政用房面积66469平方米,院内实验实训场所面积22717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990548亿元,教学仪器设备总值5361.57余万元。学院建有标准塑胶田径场、游泳池、篮球场,体育设施种类全,标准高,分布广,可以满足体育教学和全院师生强身健体的需要。具有现代化设施的图书馆面积2797平方米,馆藏图书文献48.31万册(套)(含10万册电子图书)。学院共有9个校内实训基地和142个校外实训基地,学院在节水化校园建设、城市与农业节水示范建设以及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生产性节水灌溉技术实训场、水利综合实训基地和水利建筑施工技术实训场,被确定为山西省示范性实训基地。在上级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关心支持下,学院办学条件不断改善,办学实力不断雄厚,办学水平不断提高,办学效益不断增强,赢得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先后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德育示范学校”,山西省农林水气劳动竞赛委员会授予“五一劳动奖状”,山西省教育厅授予“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先进单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先进集体”,山西省直属机关工作委员会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党风廉政建设先进集体”,山西省直机关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授予“文明单位标兵”,共青团山西省委授予“山西省先进团委”,山西省政法委授予“平安单位”,山西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委员会评为优秀院校,水利部确定为部级示范院校,山西省教育厅确定为省级示范院校,国家发改委确定为全国“十三五”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工程规划项目院校。“十三五”期间,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精神和“1331工程”重大战略部署,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依照《学院章程》,全面依法治校,认真总结60年办学经验,不断巩固省部级示范院校建设成果,全面完成省部级优质院校建设和全国“十三五”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规划项目建设,围绕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域合作新政策,面向区域经济发展的主战场,在专业布局上与区域产业发展相适应,在办学质量、规模、效益上协调发展,工学结合人才培养彰显优势特色,重点特色专业达到省内同类院校先进水平,“双素质、双结构”师资队伍与学院事业发展相适应,专业带头人队伍适应建设发展需要,教育与培训全面发展,就业创业水平保持省内高职院校前列,大力提高综合办学实力,全面提升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现代职业教育,力争把学院建成一所生态型、园林式、现代化、创新型、共享型的三晋名校,为山西转型综改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服务与人才支撑。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