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湖北: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体育类录取院校平行志愿投档线
2016-07-1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湖北省2016年普通高校招生本科提前批体育类录取院校平行志愿投档线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全国职工教育优秀示范点【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税务系统廉政教育基地【国家税务总局】省级文明单位【省委省政府】湖北财税职业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87年的湖北省税务学校,2004年5月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升格为全国税务系统唯一面向全国招生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学校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是求知治学的理想园地。学校行政上隶属于国家税务总局湖北省税务局,教育教学业务受湖北省教育厅指导。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和奋斗,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学校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确认的“全国职工教育培训优秀示范点”,国家税务总局指定的“湖北省税务干部教育培训中心”、“全国税务系统廉政教育基地”,被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校园)”,是省教育厅确认的湖北财税职业教育集团牵头单位。学校秉承“尚德 求知 强能 经世”的校训精神,形成了鲜明的办学优势和特色。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在岗教职工230人,其中专任教师占82.6%,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59人,“双师型”教师121人,具有博士、硕士以上学历130人。同时,学校还聘请行业、企业资深专家和能工巧匠近百人担任兼职教师,其中楚天技能名师8人。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团队被省教育厅确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团队,税务专业刘彩霞工作室被省教育厅批准为全省高职院校“职业教育技能名师工作室”。学校始终将安全稳定工作放在第一位,多次被评为省级平安校园。学校校园洁净、环境优美,基础设施配套完备,被省教育厅评为花园式学校。智慧校园建设初步完成,实现校园WIFI全覆盖。学校坚持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把学生当亲人,注重正确引导、系统教育,不断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多次被评为全省高校贫困学生资助先进单位。学校拥有会计电算化、跨专业虚拟仿真VBSE综合实训、办税服务厅、电子商务实训、物流模拟沙盘、计算机网络和汉绣实训室等40多个校内实训室。近年以来,学校投入近千万元,采用现代云计算技术,把企业搬进校园,建成了省内一流的大型虚拟仿真实训中心,集虚拟商业社会环境(VBSE)、税务、金融、房地产、ERP沙盘于一体,构建完全仿真的企业岗位环境,每年培训学生近万人天,实现学生“上课即上班、毕业即就业”。学校形成以财经类专业为主体、其他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开设有大数据与会计、大数据与审计、财富管理、财税大数据应用、资产评估与管理、工程造价、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市场营销、网络营销与直播电商、计算机网络技术、数字媒体艺术设计、软件技术等13个专业,在校学生近5000人。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会计)、财税大数据应用(税务)两个专业是中央财政支持建设的重点专业,并于2019年7月被教育部认定为国家级骨干专业。财税大数据应用(税务)、资产评估与管理、财富管理(投资与理财)3个专业被省教育厅立项为省级特色专业建设,其中财税大数据应用(税务)、财富管理(投资与理财)2个专业已通过评审验收,确立为省级特色专业。华润新龙物流实习实训基地被省教育厅命名为“湖北高校省级实习实训基地”。学校被省商务厅、省教育厅共同认定为第二批湖北省服务外包人才培养(训)基地。学校积极推进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共有财务共享服务、智能财税、智能估值、网络建设与运维、网络安全与运维等5个证书获批为试点证书,试点学生考试通过率达80.3%。根据麦可思数据有限公司(中国最专业、最全面并具有第三方公正性的教育数据咨询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学校毕业生对母校的满意率高达95%,在全省同类高职高专院校中名列前茅。学校狠抓学生技能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近年来累计获得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1项、团体二等奖1项,省级高职院校职业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4项,团体二等奖6项,团体三等奖10项,个人二等奖5项,个人三等奖3项。学校会计专业代表队连续6年(2014-2019年)蝉联省级高职院校技能大赛会计技能赛项团体一等奖,并于2019年荣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会计技能赛项一等奖。2020年,我校组织512名学生报名参加湖北省普通高校专升本考试,共有448名学生被武汉纺织大学、湖北经济学院、湖北师范大学等本科院校录取,录取率达87.50%,录取率和录取人数均创历史新高。学校坚持开放融合、合作办学的思路,牵头组建省内第一个财税类职业教育集团——湖北财税职业教育集团,现已有70多家理事单位,涵盖了省内知名的财经院校、行业企业。学校上联本科、下联中职,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昌首义学院、武汉工业科技学校等院校签订合作协议,畅通学生成长通道。学校扎实推进国际合作办学工作,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毕业生先后前往波兰格但斯克大学、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等国外高校留学深造。2018年,学校与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学院合作举办会计专业国际合作办学项目已获省教育厅批准,并自2019年开始招生,深受学习喜爱。学校坚持“普教培训两翼齐飞”的发展理念,发挥行业优势,服务税收管理和地方经济发展,为全省乃至全国税务干部进行大规模培训,得到全国税务系统的一致肯定。学校全国税务系统大企业服务与管理培训项目荣获国家税务总局高分评价,《企业会计·(税务版)初级业务》培训项目获评为全国税务系统精品培训项目。学校建成湖北税务网络学校,以“推进网络培训,服务税收工作”为宗旨,满足全省税务系统税务干部、高职学生和纳税人多元化的学习需求,积极探索“远程教育+移动终端”模式和“直播+培训”模式,实现教育培训的数字化、网络化,为提升税务干部和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供优质平台。新时代赋予新使命,新征程当有新作为。学校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勠力同心、团结奋进,踏上新征程,争创新业绩,为建设成为具有国际视野、全国一流、华中地区最大的财经类高职院校和财税职业教育培训基地而不懈奋斗!以优异成绩向建党100周年献礼!
  • 三峡大学宜昌市
    学校简介三峡大学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和原湖北三峡学院于2000年5月25日合并组建。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宜昌)的前身是于1978年成立的葛洲坝水电工程学院,先后隶属于水利电力部、能源部、电力工业部、国家电力公司,1996年与原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成为“211工程”建设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原湖北三峡学院是由原宜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宜昌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宜昌职业大学于1996年合并而成。学校办学历史最早可以追溯至1923年,1978年开始举办本科教育,是国家首批学士学位授予单位,1996年开始举办硕士研究生教育,1998年开始培养博士研究生。学校面向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及60余个国家(地区)招生,在全国全面进入一本招生。学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研究生资格、少数民族预科生资格,招收来华留学生和中国政府奖学金生(CSC)资格、招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的资格,免试招收香港地区学生资格。学校是国家水利部和湖北省人民政府共建大学,是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2018年,学校被省人民政府列为“国内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水利工程、土木工程、电气工程等3个学科被列为“国内一流学科建设学科”。目前,三峡大学已发展成为水利电力特色与优势比较明显、综合办学实力较强、享有较高社会声誉、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综合性大学。【学科专业】学校现有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个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27个一级学科硕士点;“十二五”期间获批11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十三五”期间获批2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十四五”期间获批4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有法律、教育、工商管理、新闻与传播、电子信息、能源动力、临床医学等2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我校共有21个学院,78个本科专业,涵盖理、工、文、医、经、管、法、教育、艺术九大学科门类,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7个专业通过专业认证;国家级特色本科专业5个,省级本科品牌专业10个;获批国家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7个,国家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省级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计划9个,省级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6个,省级“荆楚卓越人才”协同育人计划项目11项。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3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门,国家级规划教材3部(套),省级精品课程20门,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门。获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2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1项。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1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12个;省级试点学院2个,省级拔尖创新人才培育试验计划项目1个。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23110人,博士、硕士研究生6466人。【师资队伍】学校现有专任教师1681人,其中教授327人,副教授68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915人;有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水利工程组)成员1人。有博士生导师178人,硕士生导师1466人;拥有全学科的教授任职资格评审权。获批省部级以上人才工程人选、专家180余人。学校聘请了包括诺贝尔奖获得者蒙代尔及21位院士在内的200余名专家担任兼职教授。学校是“湖北人才工作十强高校”。【基础设施】学校占地面积3000余亩,校舍总建筑面积140万平方米。有各类教学实验(实训)中心20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中心2个;教学科研仪器设备近5万台(件),设备总值达7.66亿元。建有259个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和产学研合作基地,其中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2个;省级示范实习实训基地4个,省级实习实训基地3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295万余册,中外文电子期刊8.6万种,中外文电子图书150余万册,中外文数据库60余个,各类数字资源60TB。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全国66所本科院校信息化试点单位之一,建有覆盖全校的有线无线一体化万兆校园网,先后获得“高等教育信息化先进单位”“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建设20年突出贡献奖”。【人才培养】学校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确立“素质高、能力强、专业精”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全面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大力推进全面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实施教改工程、创新创业工程,深化学分制教学改革,注重学生创新精神、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近5年来,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保持在25%以上;就业率保持在90%以上,居省属高校前列,学校是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50强”高校,教育部“全国高校毕业生就业能力培训基地”。在校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取得了可喜成绩。2020年,学生获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奖励969项,其中国家级奖507项;在文化艺术、创新创业竞赛、社会实践活动等活动或表彰中获国家级奖励41项、省部级奖励79项。【科学研究】学校获批2020年度国家知识产权试点高校,建有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三峡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湖北长江三峡滑坡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新型石墨材料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三峡库区生态与环境教育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三峡地区地质灾害与生态环境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新能源微电网湖北省协同创新中心,有防灾减灾、水电工程施工与管理、水电机械设备设计与维护、天然产物研究与利用、梯级水电站运行与控制、水电工程智能视觉监测、肿瘤微循环与免疫治疗7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有水电站仿真和岩土工程研究中心2个原国家电力公司重点实验室。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药理(肿瘤)科研三级实验室、湖北省发改委储能新材料工程实验室和智慧能源技术湖北工程研究中心,有地质灾害防治、建筑质量检测装备、微电网、输电线路、弱磁探测、农田环境监测、生物酵素、特色植物繁育、食品胶体、类固醇药物及衍生物清洁生产等10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有三峡文化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水库移民研究中心、区域社会管理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巴楚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影视文化与产业发展研究中心等5个湖北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和三峡智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有新型石墨材料、柑橘生物保鲜与防治、有机缓释肥、微电机、智能气泡水位计等12省级校企研发中心。与企业共建湖北省磷化工产业技术研究院,有生物技术中心、宜昌区域非金属功能材料研发及综合服务中心等160多个校级科研机构。学校具有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监理、评估甲级资质,水利行业工程设计、电力行业工程设计乙级资质,岩土工程勘察乙级资质,旅游规划设计及城乡规划编制丙级资质。近5年来,学校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7000余项,其中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和一般项目、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重点科研项目75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超过2.2亿元;有120余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其中,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13项、二等奖33项、三等奖37项;获国家级社会科学奖励1项,省部级社会科学奖励一等奖4项、二等奖7项、三等奖34项;获授权发明专利累计近1200余项;公开出版学术专著、译著、教材800余部,年均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3000篇,其中被三大检索收录、人大复印资料转载的论文950余篇;有1000多项技术开发成果被应用于水利电力行业和地方。学校主办有《三峡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三峡论坛》等学术期刊。【开放办学】学校长期坚持开放办学方针,广泛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学校是“联合国学术影响力”组织成员,“世界高校联盟”(N.E.W.S.)组织常设秘书处单位,“中国湖北—南亚大学联盟”主要发起单位,目前已与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70余所高校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学校是湖北省省属高校中招收留学生人数、专业设置和英语授课规模最大的高校,现有在校来华留学生1500余人;具有招收中国政府奖学金(CSC)和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孔子学院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设有HSK(汉语水平考试)考点,开办3个中外合作办学和校际合作项目。2010年,学校获得湖北省“扩大开放先进单位”称号;2011年,获教育部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英语授课来华留学生招生资格;2013年,获得对香港免试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资格;2014年,获批成为国家来华留学示范基地建设单位,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青年骨干教师出国研修项目”实施单位;2016年,入选国家`留学基金委“优秀本科生国际交流项目”实施单位;2017年,入选教育部“丝路奖学金”项目实施单位,通过教育部来华留学质量认证;2018年,获批教育部首批“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社会实践与文化体验基地”,成为首个“湖北省华文教育基地”,获批首批“湖北省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基地”;2019年,获批承办乍得恩贾梅纳大学孔子学院,获得免试招收台湾地区学生资格;2020年,获批学校首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和第二个“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获批承办全国首个“水利电力行业中外人文交流研究院”,获批成为教育部“创新型人才国际合作培养项目”实施单位;2021年,获批第三个“湖北省引智创新示范基地”。同时,学校重视推进和鼓励师生国际流动,每年均派出相当数量的教师及学生参与国际学术研究或学习。学校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扎实开展国别与区域研究,建立的尼泊尔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备案中心。成功承办了教育部“留动中国”、湖北省“世界著名科学家来鄂讲学计划•武汉论坛”“中国湖北-南亚高校校长论坛”“首届三峡开放合作论坛”等大型活动。【党建与精神文明建设】深入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着力于全面从严治党,增强全体党员干部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和看齐意识,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实践。广泛开展以“围绕中心、把握方向、促进发展”为特色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大力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广泛开展师德师风、校风和学风建设,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和法制宣传教育,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水平提供了强有力的思想政治保证。学校以培育“爱国、自强、求真、创新”为主旨的“求索”精神为主线,大力推进“学术型、生态型、智慧型”的“三型校园”建设,着力营造科学与人文精神相融合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先后被授予“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学习型组织先进单位”“全国校务公开民主办学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人民网“基层党建宣传示范单位”“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湖北省文明校园”“湖北省城市园林式单位”“湖北省平安校园”等。学校先后走出1个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1名全国优秀教师、1名全国模范教师、2名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4名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2名省道德模范;涌现出创办爱心超市的“全国自强奉献优秀大学生”侯海燕、第十六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高金磊、“全国孝亲敬老之星”黄愉婷、甘肃“十大陇人骄子”肖玉川、“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吴春红、黄愉婷、杨玉霞、安过、瞿发华等一批优秀学子。学校坚持以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大力实施“学术立校、需求导向、特色发展”三大战略,为实现“水利电力特色鲜明的国内一流大学”办学目标而努力奋斗。
  • 荆州学院荆州市荆州区
    学校简介学校前身是创建于2004年的长江大学工程技术学院。2021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转设更名为荆州学院。学校位于长江中游的历史文化名城——湖北荆州。荆州古称“江陵”,是春秋时期楚国的都城,楚文化的发祥地和三国文化的中心。它位于长江中游两岸,江汉平原腹地,是国务院公布的首批24座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也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长江中游重要港口城市,素有“长江经济带钢腰”之称。学校环境秀丽,景色宜人,是湖北省园林式高等院校。学校立足湖北特别是荆州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体,以石油主干学科为特色,工、管、文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学校现设有资源勘查工程学院、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机械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数理学院、体育教学部、马克思主义学院、石油新技术研究所、信息技术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等教学和科研机构,开设有35个本科专业,19个专科专业,建设有省级精品课程项目2项,校级精品课程项目18项。其中,“勘查技术与工程”专业为湖北省重点建设专业和重点培育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为湖北省本科高校“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为湖北省高等学校战略性新兴(支柱)产业人才培养计划本科项目。“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湖北省高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人才培养:学校始终把培养人才作为最根本的任务,以“一切为了学生”为办学理念,以服务社会为宗旨,把特色办学贯穿学院发展始终,按适应社会需要,适应学生特点的规律办学,积极培养适应能力强、创新精神强、创业技能强的特色实用人才。学校人才培养成果丰硕,毕业生考研录取率连续多年居全省同类高校前列。学校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培养特色创新人才。近三年,在参加国家级和省部级各类学科知识、技能竞赛活动中,学生获得国家、省部级以上各种奖励103项,获奖368人次,学生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147项,发表论文156篇。奖助体系:学校设有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国家助学金、优秀学生奖学金等奖助学金;设有中国人寿奖学金、中国移动奖学金等企业专项奖助学金;设有三好学生标兵、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等多项个人奖项;通过研究生入学考试或在其他各类学科竞赛中获奖的学生还可获得各种专项奖励。奖学金最高额度可达8000元/年,学生获得奖助学金比例可达30%。家庭经济困难生可获得2200—4400元的国家助学金,也可进行生源地贷款,金额最高为8000元/年,学校还可以为其提供勤工助学岗位。深造渠道:应届本科毕业生可参加“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设有专项奖学金鼓励学生考研深造;专科毕业生可按规定参加“普通专升本”入学考试提升学历层次,专科生在校学习期间也可以通过参加“自考专套本”学习,成绩合格后取得本科学历学位。学校依托长江大学与美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等国家高校建立有交流协作关系,为学生出国深造创造了便利条件。就业前景:学校高度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加强全方位就业指导服务,广辟就业渠道,搭建合作平台,积累了丰富的校企、校政资源,形成了有效的学校、企业共同育人机制,确保毕业生能就业、就好业。毕业生质量获得用人单位广泛认可。未来的办学实践中,学校将依照既定的办学理念与发展规划,稳步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规模,坚持走“质量与特色立院”的发展道路,不断拓宽办学思路,丰富办学理念,强化办学特色,将我校建设成为有良好社会声誉的大学。
  • 学校简介湖北医药学院是一所以医学为主,医、理、工、管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普通高等学校,是湖北省和鄂豫渝陕毗邻地区唯一独立设置的西医类普通高等医学院校。学校坐落在“全国十佳魅力城市”十堰市中心——“道教圣地武当山、中国水都丹江口”所在地。学校占地574亩,现有全日制在校普通本科生、研究生17228人(含独立学院),留学生684人。学校成立于1965年,原名武汉医学院郧阳分院,1977年开始普通本科教育,1986年更名为同济医科大学郧阳医学院,1994年独立设置定名为郧阳医学院,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湖北医药学院。1995年开始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996年首批一次性通过全国普通高校本科合格评估,200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并获得优秀结论,2013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同年开始举办本科及研究生层次留学生教育,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同年主干学科临床医学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18年学校正式进入湖北省“双一流”建设方阵。学校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校园;湖北省“双一流”建设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立项建设高校;湖北省全科医学教育和免费医学生培养基地、湖北省公共卫生人才培养基地;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学校秉承“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厚德济世、励学育人”之精神,恪守“厚德、勤学、求实、创新”之校训,坚持“尚医德、崇人文、厚基础、重实践”的人才培养特色,立足湖北,面向全国,重点辐射中西部地区,努力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适用型医学人才。现有18个二级学院,开设有临床医学、麻醉学、护理学、医学影像学、口腔医学、药学、公共事业管理、生物科学、应用心理学、预防医学、智能医学工程等22个本科专业。拥有4个国家一流本科专业或特色建设专业、1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或品牌(建设)专业;建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21门国家和省级精品课程、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承担2项国家“卓越医师培养计划”项目、7项国家和省级“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及一批省级重大教学研究项目。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毕业生就业率一直向好,高于全国、全省同类院校平均水平。累计为国家和社会输送各级各类医学人才近11万人。学校现有教职工1044人,其中硕士生导师469名,高级职称教师282人,博士211人。建有11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10个省级优秀基层教学组织。拥有国家级、省级人才112人,享受国务院、省市政府特殊津贴专家66人。40余人(次)获得国家、省“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全国优秀教师”“湖北名师”等荣誉称号。学校坚持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主干学科临床医学2017年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2021年晋升为前5‰。现有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临床医学、基础医学、护理学3个省级重点一级学科;现代医学、公共卫生与健康、生物与医药3个省级优势特色学科群;外科学、内科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麻醉学等10个“楚天学者计划”设岗学科。建有1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国家中医药三级实验室、21个省部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6个市级校企共建研发中心。拥有国家中西部地区结合部最大的医学图书馆,馆藏图书130多万册,购买有《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数据库》《维普智立方》《万方医学网》《SCI(Web ofScience)》,以及ProQuest平台下的《PHMC电子期刊全文数据库》等22个中外文数据库。《湖北医药学院学报》被美国《化学文摘》收录,是国家科技部统计源期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近年来,共承担各级各类纵向项目1075项,其中国家级项目80项,省部级项目110项,获评省级科技奖励33项、市级科技奖励172项,并首次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得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授权专利452项,出版学术著作76部;发表高质量论文1410篇,其中刘忠武教授、李健教授在《Nature》《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杂志上发表的论文引起国内外业内人士的高度关注;主持完成的《湖北省健康扶贫调查报告》《关于建设左右江革命老区农村电商助推乡村振兴示范区的建议》分别获得湖北省、贵州省主要领导批示采纳。学校高度重视政产学研合作,先后与丹江口市、房县等政府、骨干生物医药企业签订合作协议70项、承担合作项目56项,选送36人次参与省“三区”人才计划,主动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建成湖北技术交易所湖北医药学院分站。学校坚持开放办学理念,是秦巴山区国际交流合作的窗口。先后聘请162名海内外学者担任客座教授、学科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并以柔性方式引进10名海外学者,其中8名获批为湖北省“楚天学者”讲座教授。目前,与美国杜兰大学、莱特州立大学、加州州立大学(北岭)、英国莱斯特大学、德蒙福特大学、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等国外高校保持着良好的合作交流关系,累计选派500余人次骨干教师、优秀学生出国(境)访学深造、学术交流。学校建有6所在全国具有一定影响的三级综合型附属医院。附属太和医院是“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先进集体”,拥有鄂西北地区唯一的胚胎干细胞研究中心。附属东风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全国百佳医院”,具有开展器官移植准入资格。附属人民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医院”“三甲示范医院”,是全国地市级医院中首批获得卫生部开展“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业务的医院。附属襄阳医院是“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全国维护消费者权益先进单位”,是国际紧急救援中心网络医院和湖北省全科医生培养基地。附属随州医院是“湖北省三级优秀医院”和“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附属安康市中心医院是“全国医药卫生系统先进集体”“陕西省十佳医院”“陕西省文明单位”和“国家爱婴医院”。6所附属医院总床位达15000张、年门诊量近1000万人(次)、住院量超过50万人(次),建有3个国家重点专科、112个省级重点专科。建有50余所临床教学与实习医院。在湖北中西部地区、汉江流域形成了一条700公里长的医学教育长廊。学校是湖北省“园林式校园”。校园环境优美,文化氛围浓郁;风烟俱净,天山共色;奇石林木负势竞上,湖光山色相得益彰。每年固定举办5个以上全校性主题文化节和40多项院系专项文化活动,举办学术讲座百余场。设有十堰市示范道德讲堂,建有廉洁文化研究中心及廉洁文化长廊,涌现出“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罗杰、付守芝、王新卫;“中国好人”陈怡敏;“中国好医生”桂世澄;“最美姑娘”周丽;“全国优秀教师”姚柏春、杨桂元、杜兴贵、况成云;“湖北省师德标兵”王家宁等一大批先进典型。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北医药学院正按照已绘就的蓝图,满怀豪情,抢抓机遇,克难进取,为实现建设“省属一流、国内知名、国际知晓,高水平有特色的医药大学”之宏伟目标而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武汉光谷职业学院是经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校是响应湖北省人民政府推进互联网+、服务光谷高新产业群成立的一所高等职业学院,是全国唯一以光谷命名的高等院校。学校地处“中国光谷”腹地,位于全国最大的城中湖——汤逊湖之滨、藏龙岛国家湿地公园之畔,周边设有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美术学院、湖北经济学院、七一九研究院等多所教育科研场所,盛世百捷(百度)等高新企业,藏龙博物馆等人文设施,为学生发展提供得天独厚的科技、教育、人文优势。学校下设互联网+学院、智能制造学院、大数据商务学院、人居环境工程学院、人文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六个二级学院共计26个专业,兼顾继续教育、职业鉴定、行业企业培训。专业涵盖理、工、经、管、教育和艺术等多个门类。专业以就业为导向,面向市场需求、不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专业教师中副教授以上职称占比25%,讲师职称教师占比50%,“双师型”教师占比60%。学校教学、文体和基础设施设备完善,设有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1个,校内实训室40多个,校外实习基地110多个。图书馆、多媒体教室、计算机机房、学术报告厅、标准化足球场、篮球场、羽毛球场以及大型室内体育馆等现代化教学文体场馆一应俱全。现代化5C学生食堂2栋、标准化四人间学生宿舍13栋,配置电梯、配备全新空调、独立卫生间、热水淋浴、独立阳台、网络(无线WiFi)全覆盖,为学生在校生活学习提供优质保障。学校立足光谷、依托武汉高新产业,拥抱互联网+、5G、人工智能、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基建”,以服务区域经济为根本宗旨,以培养服务武汉高新产业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己任,以持续推进校企深度融合为突破点,加快推进教育新基建,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和创业能力。坚持按照习总书记提出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要求,“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抢抓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合改革试验和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建设的大好机遇,强化品牌建设,彰显办学特色,培育一流人才。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