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吉林:2020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录取工作安排
2020-07-23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为切实做好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录取工作,实行阳光招生。现将我省2020年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录取工作有关事项安排通知如下:

一、 填报志愿时间

2020年我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本、专科志愿同时填报,具体时间如下:

1.预 填 报:7月24日-25日(每天9:00-16:00)。

2.正式填报:7月26日-30日(每天9:00-16:00)。

登录网址为:

1.https://gkzy.jleea.com.cn

2.https://gkzy.jleea.edu.cn

二、录取及征集志愿时间

1.录取时间

本科批次录取时间为8月8日—9日;

专科批次录取时间为8月10日—11日。

2.征集志愿时间及网址

2020年,我省普通高校对口招生各批次生源不足时,实行网上征集志愿。

本科批次征集志愿时间为8月9日8∶00—10∶00;专科批次征集志愿时间为8月11日8∶00—10∶00。

征集志愿的计划信息将在吉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网址: http://www.jleea.edu.cn;http://www.jleea.com.cn)公布,未被录取的考生可在规定时间内,登录“吉林省普通高校招生网上信息填报平台”(https://gkzy.jleea.com.cn;https://gkzy.jleea.edu.cn)填报征集志愿。

网上征集志愿时,考生同一批次原填报志愿无效。已经录取的考生不得填报征集志愿。

三、录取结果查询时间及方式

8月8日、9日21:00公布本科批次录取结果;8月10日、11日21:00公布专科批次录取结果。

考生可通过吉林省教育考试院网站、吉林省互联网+教育大平台或到各地区招生考试机构查询录取结果。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长春理工大学原名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1958年由中国科学院创办,是新中国第一所培养光学专门人才的高等院校。经过60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现已成为一所具有鲜明光电特色和国防特色的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是吉林省、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长春市共建院校,享有“中国光学英才摇篮”的美誉。因光而生,与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频共振。“两弹一星”元勋、两院院士王大珩为学校创始人、第一任院长。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研制者龚祖同、中国第一台激光器研制者王之江、中国第一台高精度经纬仪研制者薛鸣球等16位院士曾在校任教或学习,为学校积淀了严谨求实的治学风气。学校先后隶属于中国科学院、国防科委、五机部、国家机械工业委员会、机械电子工业部、中国兵器工业总公司,1999年被划转为以吉林省管理为主,并与国防科工委共建。2002年,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2004年,被确定为省属重点大学。2009年,中国唯一的国家级光学科技馆——长春中国光学科学技术馆被批准建设,由学校代建代管。2010年,被教育部批准为上海合作组织大学项目院校。2012年,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院校。2017年,入选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2020年,入选“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建设项目A类。追光而行,在强化特色中推进内涵发展。学校形成了以光电技术为特色,光、机、电、算、材相结合为优势,工、理、文、经、管、法、艺协调发展的学科布局,构建了光机电一体化、系统完备的大光电学科体系,光、机、电、算、材主干学科均已获得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拥有1个国家重点学科、4个吉林省重中之重学科、16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9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7个博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2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01个硕士学位授权学科(含自主设置二级学科),1种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1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60个本科专业;具有硕士研究生单独招生考试权和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推荐权。学校占地面积71.8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3.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24.5亿元;现有各类学生总数34018人,其中博士研究生676人、硕士研究生5128人、本科生16778人、留学生134人。学校现有教职工2115人,其中自主培养的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7人、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获得者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46人;拥有国家级高端引智平台2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2个、吉林省优秀教学团队14个、国防科技创新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创新团队28个。砥砺奋进,在深化改革中提升办学质量。学校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工程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专门人才为目标,形成了拔尖创新人才、创新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等多样化的人才培养模式,设有王大珩科学技术学院、王大珩未来技术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国际化精英班。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实施学校、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学校。建有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14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4门国家级精品课、4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1门国家级精品视频公开课、10部国家级规划教材以及一大批省级优质教学资源,荣获3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建有4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级高校学生科技创业实习基地、1个国家级(联合)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在“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排行榜”中位列第43名。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区市招生,所有普通本科专业全部在一批次招生,生源质量稳步提高。建校以来,学校为国家培养了16万余名毕业生,人才培养质量得到社会的高度评价和广泛认可。本科生和研究生一次就业率始终名列吉林省省属高校前茅,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航天人才突出贡献奖”“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等荣誉。在201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中,专家组评价学校:办学特色鲜明,办学地位和声誉、学科发展与科研水平、人才培养质量等在全国同类高校中位居前列。勇于创新,在服务国家战略中担当作为。学校始终坚持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构建了由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国防科技创新组成的创新体系,在激光技术、光电仪器、光通信技术、光电功能材料、现代光学设计与先进制造技术、计算机技术、纳米技术等领域形成了鲜明特色和优势,科研成果在北斗工程、国家载人航天工程等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为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做出了重要贡献。学校目前建有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2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3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15个省部级工程研究中心(含科技创新中心)、2个省部级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个省部级高等学校高端科技创新平台、5个省部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部级公共技术研发中心、10个省部级人文社科基地。近三年,承担科研项目1500余项,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叶企孙”科学基金重点支持项目等一批高水平项目。学校积极为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建有1个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充分发挥学科基础好、科研能力强、技术力量雄厚的优势,着力推进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和产学研合作,研制开发的半导体激光器、固体激光器、光电检测设备、生物医疗仪器、特效电影等高科技产品,均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海纳百川,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中走向世界。学校坚持国际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广泛而紧密的国际合作网络,同美国、加拿大、俄罗斯、韩国、挪威、日本等20多个国家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是上海合作组织大学“纳米技术”方向中方牵头院校、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项目院校。设有教育部出国留学培训与研究中心,经教育部批准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信息技术机械与光学大学合作举办“光学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项目、与美国特拉华州立大学合作举办“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英国西苏格兰大学开展合作办学项目。近年来,派出300多名教师赴国外攻读学位、进修学习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每年通过国家留学基金委和校际交流项目派出近百名学生赴国外交流学习或者攻读学位。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留学生资格,70多个国家的千余名留学生来校学习深造。在俄罗斯布里亚特建有1所孔子学院。立德树人,在党旗引领中践行初心使命。学校设有22个基层党委(党总支、直属党支部),通过深入实施“加强文化建设,提升软实力工程”“党旗引领工程”,持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主题教育实践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在为国防现代化事业服务中,学校积淀形成了厚重的军工文化底蕴,构建完善了军工文化教育体系,“老兵工”精神、“两弹一星”精神、“载人航天”精神成为学校师生共同的精神品格和价值追求,入选吉林省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连续两届被评为吉林省文明单位,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依法治校示范校”、吉林省首批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省级先进党委等荣誉称号。新时代开启新征程,新起点勇担新使命。全校师生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在“明德、博学、求是、创新”的校训和“志存高远、坚毅自强、知行合一、追求卓越”的理工精神引领下,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早日建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 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延边朝鲜族自治州
    学校简介吉林职业技术学院是经吉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地处有“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自治州”、“中国十佳冰雪旅游城市”美誉的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西邻国家级4A级景区琵岩山风景区,南望两岸稻花香的海兰江。学校立足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着眼于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校区内松杉叠翠、环境优雅,教学、生活、服务功能区兼备,拥有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和先进配套的教学设施。学院现有41个专业,涵盖10个专业大类,主要对接现代服务业,培养生产服务第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吉林职业技术学院隶属吉林省教育厅,其举办者为吉林省批准成立的首家教育集团——吉林东华教育集团。该集团建有三大类实体,教育院校类包括吉林职业技术学院、长春科技学院、吉林职业技师学院、黄山健康职业学院,初步形成了融应用型本科教育、高等职业教育、中职教育和继续教育梯次化的办学体系。同时,建有吉林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和长春科技学院附属医院;科研开发类包括吉林省中韩动物科学研究院、吉林省长白山野生资源研究院、吉林省长白山鹿产品科学研究院、吉林省长白山温泉研究院、吉林省东鳌中医中药研究院等,科研带头人均为国内名家学者;服务类实体企业包括东鳌教育投资控股有限公司三亚分公司、长春双阳湖医养康复中心、吉林省大美长白山生态科学示范园区管理有限公司、吉林兰苑物业有限公司、亚洲最大的室内温泉、4A级旅游景区——吉林省御龙温泉、吉林省东鳌鹿业集团有限公司等,是教学实训、实习基地和产教融合的重要平台。新时期赋予新任务,新起点承载新使命,走上中国高职教育“快车道”的吉林职业技术学院将立足时代发展,服务社会经济,建成办学理念先进,文化特色鲜明,教育模式独特的综合性高职院校。我们在“吉职”等你来!吉林职业技术学院与龙井市政府合作投资16亿打造的新校区(海兰江大学城)规划总占地面积61.48公顷,总用地面积27.27公顷,总建筑面积 34.668 万平方米,其中建筑单体共25座,共分为大学城建筑18座,孵化企业办公楼7座:校园内建筑有:食堂、实验楼、专家公寓、留学生公寓、办公楼、体育场设施用房、图书馆、教学楼、实训楼及基础设施配套工程。
  • 学校简介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首批99所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之一,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西满分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变更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更名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0余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学校设有20个学院,1个直属教学部门和1个研究生院。是我国首批具有学士、硕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省属院校中最早获得博士学位授权的高校。拥有10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和9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1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3个部委级重点学科和13个省级特色高水平学科;植物学与动物学、农业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学校现有教职工1801人,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双聘院士1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8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科技创业领军人才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6人,国务院特贴专家41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省政府参事3人,“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7人,省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9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0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2018年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0990人,其中,本科生16599人,硕士研究生3767人,博士研究生505人,留学生119人。有在籍函授生4348人。现有73个本科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居省属高校首位;7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9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专业;15个省级特色高水平专业;13个省级特色专业;9个省级品牌专业;3个省级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基地;各类实践教学基地387个。拥有7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6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五类“金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部教材获评2020年全国农业教育优秀教材资助项目;7部教材获批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十四五”规划建设项目;7部教材获批2021年吉林省教育厅省级重点教材立项建设项目;2001年和2007年在两次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评估中均获得“优秀”;2016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7年在全省高校中率先实施跨专业门类大类招生与培养改革;2018年再次获得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019年获批吉林省人才培养改革示范高校(A类);学校深入推进新农科建设,2021年,成立吉林省新农科长白山创新学院,成功承办全国新农科建设工作推进会,打造新农科建设协同育人的“吉林模式”。多年来,毕业生毕业去向落实率始终处于全省高校前列。学校现有菌类作物优质高产抗病种质资源的挖掘、创制及应用学科创新引智基地,食用菌新种质资源创制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小麦和玉米深加工国家工程实验室,人参新品种选育与开发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经济菌物研究与利用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动物生产及产品质量安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秸秆生物学与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代农业技术教育部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国家作物种质资源长春观测实验站,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特性鉴定站等22个国家和部委级科研平台,63个省级科研平台。“十三五”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2016项,科研经费达到8.7亿元。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项,省部级奖励97项,省科学技术奖获奖数量和质量连续多年位居省属高校首位。主办期刊《吉林农业大学学报》《经济动物学报》分别入选中国精品科技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和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与省农业农村厅联合成立首家吉林乡村振兴战略研究院。形成了以校地合作的“安图模式”、校村合作的“民乐模式”、校企合作的“博瑞模式”、精准扶贫的“好田模式”、科技帮扶的“靖宇模式”和国际合作的“赞比亚模式”为标志的科技服务体系,累计创造技术增收180余亿元,荣获省政府首批科技成果转化贡献奖(单位)。学校李玉院士荣获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并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接受习近平总书记颁奖。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意大利、俄罗斯、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南非、赞比亚等国家和地区的93所院校、机构建立了校际交流合作关系。是“‘一带一路’南南合作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理事成员单位,中非绿色农业发展研究中心副理事长单位,代表国家援建的赞比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被誉为“南南合作典范”。与意大利卡麦利诺大学、美国西肯塔基大学联合开展中外合作办学,是中国政府奖学金资格院校。作为中方实施主体大力开展中国政府、赞比亚政府、美国盖茨基金会三方合作;在赞比亚大学建立“中赞学院”,开展境外办学;是吉林省第一所开展国家级援外培训的省属高校和第一个开展国家“走出去”境外人力资源培训单位。学校占地1347公顷,其中,校园占地面积312.66公顷,教学、科研基地1034.34公顷,校园建筑面积44.48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31亿元,图书馆纸质图书177.73万册,电子图书133.5万种。学校与5A级风景名胜区净月潭国家森林公园相毗邻,校园规划别致,景色怡人,素有“花园学校”之美誉。建校以来,学校秉承“明德崇智 厚朴笃行”的校训,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服务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走出了一条“把论文写在大地上”的特色办学之路,培养和造就了包括省属单位首位院士在内的10余万优秀学子。2016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吉林省高校系统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并作为全省高校系统唯一代表被评为吉林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标兵。2018、2019年,先后2个党支部获评全国党建工作样板支部。2019年,学校党委被评为首批“全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培育创建单位,学校成为吉林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21年,学校党委被评为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新时代的吉林农业大学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发展目标基础上,坚持走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道路,持续增强综合办学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把学校建成国际知名高水平农业大学,奋力谱写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吉农新篇章努力奋斗!
  • 学校简介 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座落于素有“天然氧吧”之称的长春莲花山生态旅游度假区,环境优美、生态宜人,是名副其实的山水校园。校园占地面积60万平方米,规划建筑面积25万平方米,2021年10月,一期正式投入使用。 1960年,学校由财贸部主导建立,名为吉林省财政金融学校,与新中国第一所金融院校——东北银行专门学校同根同源,1969年停止招生。1978年,中国人民银行在此基础上恢复建立吉林省银行学校,1979年更名为吉林银行学校。1983年在校内创办中国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职工大学,1984年升格为长春金融专科学校,1992年更名为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成为中央与地方共建共管的金融院校。学校集金融人才培养、金融行业培训、金融科技创新、金融文化传承与创新为一体,是吉林省现代金融职业教育服务基地和金融服务业人才供给的主渠道。 学校现有在校生9060人,设有金融学院、会计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创业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文化基础部和体育教研部10个教学单位,开设金融服务与管理、国际金融、财富管理、金融科技应用、大数据与会计、会计信息管理、资产评估与管理、计算机应用技术、大数据技术、物联网应用技术、市场营销、现代物流管理、电子商务、空中乘务、社区管理与服务等44个专业,是吉林省金融专业设置最早、专业覆盖面最广的院校之一。现有国家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教育部教学改革示范专业2个、吉林省高等学校高水平专业(群)5个、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业2个、省级教学改革示范专业1个、省级特色专业群2个、省级品牌专业群3个、省级精品课5门、优秀课24门、省级优秀教学团队5支、省级教学成果奖6项。现有教职工402人,其中教授33人、副教授83人,博士、在读博士34人,硕士241人,拥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全国金融行指委委员1人、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1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人、长白山技能名师3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1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业技术人才3人、吉林省社会科学学科规划专家5人,省级教学名师、优秀教师、师德标兵10余人。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67.69%,形成了一支学历较高、职称和年龄结构合理、素质优良、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学校以服务金融领域为特色,致力于技术技能型金融人才培养,与多家银行、企业合作,建立了百余家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了27个专业实验室,形成了银行、证券、保险、电子商务等专业全覆盖的校内实训基地,全面推进了“校企合作、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学校创办创建了吉林省金融文化研究中心、吉林省科技金融研究中心、吉林省金融安全研究中心、东北亚金融博物馆等国内首创和吉林省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正逐步成为吉林省金融业发展的智库。 学校在金融教育领域独树一帜,办学治校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先后荣获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状、吉林省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单位、吉林省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因在全国和我省金融教育领域影响广泛,被吸纳为中国金融教育发展基金会名誉理事单位、教育部全国金融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单位、中国高等教育学会职教分会常务理事单位、中国金融博物馆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金融学会常务理事长单位、吉林省政治经济学学会常务理事长单位,是全国和吉林省“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教育部和吉林省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首批试点院校、吉林省首届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得单位、吉林省职业教育示创新型物流高技能人才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吉林省金融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发起单位、吉林省职业教育示范性实习实训基地、吉林省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吉林省高校社科期刊研究会秘书长单位,《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被评为全国高校优秀社科期刊、吉林省一级期刊。 学校生源质量优良,人才培养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招生工作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录取分数线、第一志愿投档率和报到率连续保持吉林省同类院校之首。其中金融、会计专业均在二本线左右,普通专业录取均为三本线上,毕业生连续三年初次就业率超过95%,用人单位对毕业生满意度为100%,在金融行业就业的学生比例超过50%;专升本录取率达到50%,名列全省前茅。 恢复建校以来,学校为全国培养了近4万名优秀毕业生,培训金融行业员工5万多人次。校友中任各级金融机构局长、行长以上职务的1500余人,金融高管5000余人,在我省县以上人民银行、银监局、各类金融机构任中层以上干部的占50%以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总行监事长陈跃军、中国人民银行天津分行行长兼外汇管理局局长周振海、吉林省银监局原局长高飞、中国银行原吉林省分行行长张平、光大银行长春分行行长王守坤、中国交通银行吉林省分行行长刘清军、盛京银行长春分行行长张学文、安华农业保险公司总裁张剑峰、都邦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郑国如、东北袜业纺织工业园董事长田中君、吉林省阜康酒精集团公司董事长杨文柱等均为学校毕业生。学校被誉为吉林省“金融界黄埔、银行家摇篮”。 学校坚持“科学、民主、务实、求是”的办学精神,秉承“诚信、笃学、崇实、创新”的校训,全面提升内涵、拓展外延、凝聚力量,努力将学校建设成为金融特色鲜明,东北亚区域合作办学水平较高,核心竞争力较强的职教本科。
  • 延边大学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
    学校简介延边大学(Yanbian University)坐落在享有“教育之乡”美誉的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首府延吉市,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西部开发重点建设院校、吉林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同重点支持建设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和国家民委共同支持建设大学。 学校始建于1949年,是中国共产党较早在少数民族地区建立的高校之一。现设有22个学院,76个本科专业;10个一级博士学位授权学科;32个一级硕士学位授权学科;19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此外,学校还有1个国家级重点学科,15个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学科,15个延边大学重点学科。 学校现有教职员工2,225人,其中专任教师1,377人,专任教师中具有博士学位的773人,具有硕士学位的532人,具有副高级以上职称的739人,聘请了包括金宁一、陈芬儿院士等在内的100多名国内外著名专家为我校高端人才、名誉教授、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启动了“图们江学者支持计划”,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培育和引进一批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学科领军人才和青年学术骨干。 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学生27,100人(其中博士、硕士研究生5,581人,本科生19,477人,专科生2,042人),来自17个国家的留学生127人。现建设有东北寒区肉牛科技创新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朝鲜•韩国研究中心等44个省部级以上科研机构,积极打造图们江论坛和长白山论坛两大国际学术论坛品牌。近三年来,学校共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艺术基金、教育部项目、国家民委民族研究项目等各类国家级、部委级项目172项;省级、厅级项目344项,国际合作项目21项;发表学术论文5,168篇,其中国际三大科技文献检索论文(SCI、EI、ISTP ) 1,318篇,SSCI、A&HCI、CSSCI期刊论文268篇;获得省级以上各类科研奖项38项,获得专利123项。 学校坚持国际化战略,与29个国家和2个地区(香港,台湾)的277所院校和科研机构或国际学术组织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稳步发展留学生教育,获得教育部“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接收资格。加强“延边大学中外语言文化交流合作中心”建设,先后与俄罗斯远东联邦大学、日本明治大学、韩国首尔大学、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美国匹兹堡大学等世界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际关系,每年交流互访的专家学者近千名。 校园占地面积196万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92万平方米。图书馆各类纸质藏书达210多万册。美丽的校园,优良的办学条件,完备的基础设施,先进的教学楼、实验楼,整洁的学生宿舍、食堂,多功能的体育馆和活动中心,满足了教学科研和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 建校73年来,学校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在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始终得到了党和国家的亲切关怀。周恩来总理、朱德委员长、董必武代主席等老一辈领导人以及胡耀邦、江泽民、贾庆林、张德江、俞正声等党和国家领导人都曾亲临学校视察工作并题词,为学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延边大学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不断强化党组织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秉承“求真、至善、融合”的校训,发扬“艰苦创业、开拓进取,传承文化、突出特色,民族团结、共教共学,广泛交流、多边合作”的优良办学传统,紧紧抓住国家“双一流”建设和吉林省“双特色”建设重大机遇,以学校第十三次党代会确定的办学目标为指引,注重创新发展、质量发展、特色发展、融合发展,坚持人才培养核心地位,以一流学科建设为龙头,深入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强化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争取早日实现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大学的“延大梦”!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