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重庆:2009年高招各类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2009-06-24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一)普通文理类各批次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

  1. 文科

  本科第一批                 546分

  本科第二批                 480分

  本科第三批                 438分

  高职(专科)一段              415分

  高职(专科)二段              323分

  2. 理科

  本科第一批                  557分

  本科第二批                 502分

  本科第三批                 471分

  高职(专科)一段              445分

  高职(专科)二段              329分

  (二)艺术类各批次录取文考成绩最低控制分数线

  1. 本科

  ①音乐师范                  355分

  ②音乐非师范                 260分

  ③美术                    320分

  ④编导类(含广播电视编导、导演)      370分

  ⑤美术史论                 420分

  ⑥影视表演                  280分

  ⑦舞蹈表演                 170分

  ⑧播音主持                 340分

  ⑨戏剧文学                 400分

  2. 高职(专科)

  ①音乐师范                  300分

  ②音乐非师范                230分

  ③美术                   253分

  ④编导类(广播电视编导)           350分

  ⑤影视表演                 240分

  ⑥舞蹈表演                 160分

  ⑦播音主持                 310分

  (三)体育类各批次录取文考和体考最低控制分数线

  1. 本科第一批:

  文考分数线:                 381分

  体考分数线:                 90分

  2. 本科第二批:

  文考分数线:                350分

  体考分数线:                81分

  3. 高职(专科):

  文考分数线:                302分

  体考分数线:                72分

  (四)三校生职教师资本科分类录取文考最低控制分数线

  1. 财经类                  616分

  2. 电子类                  542分

  3. 涉外与旅游类                609分

  4. 计算机类                  579分

  (五)三校生高职专科分类录取文考最低控制分数线

  1. 种植与养殖类                364分

  2. 建筑类                   310分

  3. 财经类                   364分

  4. 电子类                   390分

  5. 机械类                   383分

  6. 涉外与旅游类                403分

  7. 公关文秘类                 314分

  8. 医药与卫生类                406分

  9. 计算机类                  321分

  10.艺术(服装类)               120分

  (六)中职直升生录取文考最低控制分数线

  在专业合格的前提下,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不低于127分,总分不低于300分。

  (七)“高分二视一”最低控制线

  文科 590分,理科 635分。

  市大学中专招生委员会办公室同时就相关问题作出提醒:

  一、考生怎样查询成绩、军检信息及填报志愿方式

  6月24日18时00分起,考生通过网站查询自己高考成绩;填报志愿时间为6月26-28日,截止时间为6月28日18:00。考生查询成绩和填报志愿时,均可登录以下网站,输入考生号和密码即可进行。

  1、http://www.cqzkb.gov.cn(重庆市招生自考办公室公众信息网);

  2、 http://www.cqzk.com.cn(重庆招考信息网)。

  军检结果将在填报志愿前在以上网站公布,考生还可在录取期间随时登录上述网站查询录取轨迹和录取结果。

  二、录取体制和投档原则

  录取体制是:“学校负责,招办监督”。即:思想政治品德考核合格和参加身体健康状况检查、统考成绩达到同批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并符合学校调档要求(调档比例一般在学校招生计划数的120%以内)的考生是否录取以及所录取的专业由高等学校依据招生章程自行确定,同时负责对未录取考生的解释以及其他遗留问题的处理。市招办监督高等学校执行国家招生政策、招生计划完成情况,纠正违反国家和我市招生政策、规定、办法的行为。

  投档原则:实行志愿和分数相结合的投档办法(香港中文大学和香港城市大学按文考成绩投档)。即对顺序志愿按照志愿优先的原则进行投档。对平行志愿,在分数优先的前提下,按照志愿顺序进行投档。凡一志愿按高校提出调档比例投足档案的高校,原则上应该录取满额。一志愿不足计划的招生高校,投放后续志愿供高校审录。

 



  

热门院校

  • 重庆外语外事学院重庆市渝北区
    学校简介重庆外语外事学院前身为四川外国语大学重庆南方翻译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学院创建于2001年,2002年开始招生,2003年被教育部确立为独立学院,2011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底经教育部同意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学校已建设成为以文学学科为主,以语言学科专业为优势,文学、经济学、管理学、艺术学、工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学校现设有英语学院、东方语学院、西方语学院、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国际汉语教育学院、国际传媒学院、艺术学院、音乐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部和继续教育学院等11个二级学院(部),开设英语、翻译、德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日语、朝鲜语、泰语、阿拉伯语、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国际经济与贸易、国际商务、商务英语、工程管理、酒店管理、文化产业管理、新闻学、广告学、传播学、网络与新媒体、播音与主持艺术、美术学、绘画、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视觉传达设计、服装与服饰设计、音乐表演、音乐学、舞蹈表演、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新闻与传播、财务会计教育等38个本科专业,面向全国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学校有渝北和綦江两个校区。渝北校区地处国家级开发区——重庆市两江新区,毗邻重庆江北国际机场,拥有功能完善、配套齐全的教学、实验实训、运动和生活设施;綦江校区地处重庆东大门——綦江区东部新城,目前已建成教学楼、实训大楼、体育馆、标准田径运动场、学生公寓、教师公寓、医院、食堂、餐演中心等配套的校舍设施,校园内建有长1200米,宽100米的樱花景观大道,栽种樱花树近万株,校园内还建有栽种多种花卉植物的北辰公园。校园环境幽美,空气清新,功能完善,是读书求学的好地方。学校两个校区均建有设施先进的现代化图文信息中心,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丰富,建有现代化的电子图书阅览平台,拥有全文数据库及考试资源等。学校已建成双万兆核心、万兆骨干,汇聚万兆、千兆到桌面,渝北校区和綦江校区万兆光纤互联互通,两校区无线宽带网络信号全覆盖,校园网络信息点近万个,为重庆市同类院校首批“智慧校园”试点单位。学校专任教师中具有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的超过30%;具有硕士博士学位的占比70%。教师队伍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辅导员、重庆市学科带头人、重庆市优秀教师等20余人。近年来,教师在市级及以上学科专业比赛中亮点频闪;教师先后承担国家及重庆市科研项目近百项,出版专著、译著、教材百余部,发表学术论文及作品千余篇(件)。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以人才培养为中心,着力构建“课堂教学、实习实训、社会实践、学科竞赛、创新创业”五位一体的人才培养体系,积极探索“外语+”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致力于培养开放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学校不断加强学科专业建设,外国语言文学被列为重庆市重点建设(培育)学科,英语专业、俄语专业获评重庆市本科高校一流专业,英语、俄语、汉语国际教育三个专业获评重庆市特色专业。学校不断完善校内实训实验设施,建有数字化语言实验教学中心(获评重庆市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全媒体实验教学中心、艺术创造中心、舞台实践中心。学校积极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与重庆华龙网集团共建“华龙融媒体产业学院”,与万物有灵(重庆)文化创意有限公司共建“重庆长江文化创意学院”,与重庆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局共建“外语翻译人才库”,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合作开展ETIC国际人才培养项目,与重庆(国家)广告产业园、重庆市渝北区临空国际贸易示范园等共建产业园区实习实训基地,与重庆国际传播中心等共建企业实习实训基地。学校现有在校本科学生18000余人。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和改进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努力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近年来,学生参加外语专业四、八级考试过级率、研究生招考录取率逐年提升;学生在国家级及市级学科专业、文体竞赛中获奖1000余项,特等奖、一、二、三等奖或前三名的奖项200余项。艺术学院毕业生吉克隽逸走红歌坛,国际商贸与管理学院毕业生张红瑜引领30多所高校1.2万名大学生创业,2017届毕业生黄超被团中央、全国学联授予“全国自强之星”称号。2021年,英语学院在校生张梓康荣获“外研社•国才杯”全国英语演讲大赛季军。建校以来,已累计为社会培养了近5万名毕业生。学校坚持国际化办学理念,不断拓展国际化办学渠道。目前,学校已与英国、美国、新西兰、德国、法国、日本、韩国、泰国等15个国家的数十所高等院校建立了国际合作关系,国际化合作办学平台不断拓展。意大利驻重庆总领事馆为表彰学校对意中关系的友好发展所做出的杰出贡献,授予学校“2016年度金椒奖”。学校办学近二十年来,各项工作成绩斐然,得到各级领导、政府有关部门和社会的关心和大力支持。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黄孟复、教育部部长周济、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胡德平、司法部副部长赵大程、等领导曾先后来校视察并指导工作。学校曾先后荣获“全国民间先进组织”“2017年中国民办教育百强”“2019年中国民办教育创新示范单位”“重庆市平安校园”“重庆市国家安全工作先进集体”等数十项国家和省(市)级荣誉称号。进入新时代,学校主动服务建设文化强国和扩大开放合作的重大需求,遵循“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高等教育使命,秉承“厚德、博学、求是、致远”的校训,坚持“质量立校、特色兴校、人才强校”的发展战略,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宗旨,以加强学科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加强校园建设和改善办学条件为基础,以改革开放创新为动力,以争创一流为目标,走内涵发展、特色发展、创新发展、开放发展之路,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文素养较高、专业基础知识扎实、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较强,具有国际视野及交往能力的“通外语、精专业、重实践”的复合型、开放型、应用型人才。立足重庆、服务西部、辐射全国、通达世界,力争把学校建设成为学科优势突出、人文特色鲜明、国际合作广泛的全国一流民办大学。
  • 学校简介重庆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是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是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全国高等职业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全国水利高等职业教育示范院校、全国水利优质高等职业院校、全国水利文明单位、重庆市骨干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文明校园、重庆市依法治校示范校、重庆市节水型校园、重庆市绿色校园、重庆市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是重庆市“双高”院校建设单位。学院始建于1964年,历经江津地区水利电力学校、永川地区水利电力学校、重庆市水利电力学校,2004年升格为全日制普通高等专科学校。目前总占地面积936亩,总建筑面积36.8万平方米,实训场地面积14万余平方米,校内外实习基地300余个(中央和市级财政支持建设3个),实验实训设备总值1.5亿元(生均1.2万元),藏书100万册,固定资产总额突破10亿元。——师资队伍实力强。现有教职工700余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0余人,研究生以上学历300余人,博士30余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名师8人,市级优秀教师、教学名师等14人,骨干教师122人,双师素质教师272人,双师型教师230余人,其中水利部双师型教师、职教新星、职教名师等43人。近三年,教师在国家和市级教师教学能力大赛中获奖2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人才培养质量高。学院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创新创业能力和实践技能,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拥有国家规划教材2部,建有《文明在水之洲》等市级以上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0余门,其中《水工建筑物》为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和国家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建成国家级教学资源库3个、市级教学资源库3个。人才培养层次包括全日制专科和专本贯通分段培养本科。目前,学院在校生1.2万人,面向全国27个省(市、区)招生。毕业生就业率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长期保持在95%以上。《“三化递进 三方协同 内外融合”构建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成为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100个典型案例之一,获得重庆市毕业生就业先进集体。——专业结构布局广。开设高职教育专业42个,形成“一特一优三大支撑,九大门类协同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涵盖水利、资源环境与安全、能源动力与材料、土木建筑、交通运输、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文化艺术、教育9个专业大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2个,教育部第三批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3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 2 个,重庆市骨干专业4个,全国水利高职教育示范院校重点建设专业5个,水利水电工程技术等9个专业在全市属唯一设置。获批教育部2021年国控高职(专科)学前教育专业点,增设学前教育、早期教育等3个新专业。学院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适应大数据和智能制造产业需求,与中国普天集团、吉利汽车等著名企业合作,组建大数据产业学院、吉利智能制造(汽车)学院,打造大数据和智能制造类专业群,形成“一特一优三支撑、九大门类同发展”的专业结构布局。同时大力开展教育教学研究,成为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全国高等职业院校体育工作“一校一品”示范基地。——全程育人成效显。充分发挥党建引领、铸魂育人作用,打造全国样板支部1个。紧紧围绕“两室一堂”,建立完善学生上课随机抽查、信息网络同步公示、“一课四责”“一室四责”等制度,搭建“四级七维三测评”的大学生素质拓展平台。学生到课率稳定在99%以上,课堂教学互动反馈率长期保持在95%以上,教学目标达成度为95%以上。学生专业素质、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日益提升。近五年来,学生参加各类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累计获国家级奖项288项次、省部级奖项320项次。2021年,在校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获国家级二等奖1项、三等奖2项;市级特等奖1项、一等奖12项、二等奖31项、三等27项。据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工作组发布2021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显示,2017—2021年我校大学生竞赛排名全国第183名,2021年排名全国第69名。——创新创业成果多。建有功能齐备的大学生创业孵化园区,培育孵化创新创业项目99个。是重庆市首批创新创业“双百”示范建设单位、重庆市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重庆市创业孵化基地、重庆市众创空间、重庆市高校众创空间。近两年,学生参加“挑战杯”“互联网+”等市级以上创新创业大赛,获国家级4银4铜、市级10金18银43铜。在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重庆决赛上,学院获得5金14银17铜,奖牌总数位居全市高职院校前列。——对外技术服务好。通过“建机制、搭平台、强队伍、重服务”等多种有效途径,积极构建适应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要求的科技创新体系。近三年,学院对外技术服务到账额突破1500万元。成功获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社会服务能力取得重大突破。开设40余种继续教育培训项目。具有全国建设行业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工程实施院校、全国水利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站、重庆市水利行业干部培训中心、重庆市水电行业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等资质。年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及鉴定25000余人次。——文化育人特色明。弘扬“上善若水,学竞江河”校训,构建若水文化、名人与水、水哲学思想的环境育人体系,将水文化建设与人才人格品质培养相结合。学院获批全国职业院校校园文化“一校一品”示范学校,《彰显水文化育人特色 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案例荣获全国水文化育人优秀案例一等奖,水文化“景、堂、戏”育人模式获重庆市人民政府教学成果一等奖、水利部特等奖,成为全国普通高校思想政治工作15个精品项目之一,标志着校园文化建设迈上了新台阶。近三年,学生参加市级以上文体活动获集体荣誉80余项、个人奖项280余项。——国际交流合作深。是中泰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组织开展10余项对外合作项目,与泰国、越南、老挝、埃塞俄比亚等国家开展国际教育合作。近三年有80余名留学生入学。与泰国黎逸技术学院共建大禹学院,开展留学生学历教育,积极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学院紧紧抓住国家高度重视职业教育、高度重视水利发展、高度重视重庆经济发展的历史机遇,立足永川、服务重庆、面向西部、辐射全国,坚持教学和科研并举,实施“稳定规模,强化内涵,突出特色,文化引领”四位一体同步推进发展战略,努力把学院建设成为特色鲜明、行业一流,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应用技术型高校。
  • 重庆大学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重庆大学是中央直管、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国家“211 工程”和“985 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水平研究型综合性大学,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创办于1929年,在20世纪40年代就发展为拥有文、理、工、商、法、医6个学院的国立综合性大学。经过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成为国家高教部(高教部1958年并入教育部)直属的、以工科为主的多科性大学。1960年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学校大力发展人文社科类学科专业,促进了多学科协调发展,逐步发展为综合性研究型大学。1998年,学校成为国家“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0年5月,原重庆大学、重庆建筑大学、重庆建筑高等专科学校三校合并组建成新的重庆大学。2001年,学校成为“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04年,学校被确定为中管高校。2017年9月,学校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 类)”。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涵盖理、工、经、管、法、文、史、哲、医、教育、艺术11个学科门类。设7个学部35个学院,以及附属肿瘤医院、附属三峡医院、附属涪陵医院、附属中心医院。教职工5300余人,在校学生49000余人,其中研究生22000余人,本科生26000余人,来华留学生1700余人。校园占地面积5300余亩,有A校区、B校区、C校区和虎溪校区。 学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持续深化综合改革,推动内涵发展、特色发展、高质量发展,各项事业保持快速向上向好发展势头,综合办学实力、学术声誉和影响力显著提升。 人才培养以造就“行业精英、国家栋梁”为己任,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输送了40余万名高素质人才,培养了一大批杰出的科学家、教育家、企业家和工程技术人员,40余人当选为两院院士。近年来,认真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构建十大育人体系,建设六大育人阵地,入选全国首批10所“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20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承建高校。大力实施“本科教育2029行动计划”,打造一流本科教育。成立本科生院,全面实施大类招生、大类培养,加强通识教育。43个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30门课程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数学、物理专业进入“强基计划”。持续深化培养体制机制改革,打造卓越研究生教育。获批学位授权自主审核高校,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35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3个,专业学位授权点25个;全面推行博士生“申请—考核”制招生,博士生招生规模增至1000余人。深化“产教融合、跨界培养”,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五年来在全国各类大学生竞赛中获奖4400余项,其中获全国特等奖和一等奖260余项。 学科建设坚持以学科内涵发展为核心,按照“强化工科、夯实理科、振兴文科、繁荣社科、拓展医科、提升信科”的思路,建立健全适应科技高速变革的学科优化布局机制以及适宜产生未来引领学科的体制机制,着力构建一流学科生态。持续加大“先进制造”“智慧能源”“新型城镇化”三大学科群建设,按照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规划,推动机械、电气、土木等特色优势学科率先达到世界一流。先后成立医学院、医学部,高起点推进医学学科加快发展。启动实施《基础文科振兴行动计划》《基础理科卓越行动计划》,加快提升基础学科整体发展水平。工程学、材料科学先后进入 ESI 世界前 1‰学科,12个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冶金、仪器、矿业、机械、土木、交通运输等6个学科进入“软科”世界一流学科排名前 50名。 人才队伍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系统构建起“3+7”人事人才制度体系和四层次七类别人才引育“金字塔”,积极营造“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发展氛围,以先进体制机制激发高层次人才持续汇聚的内生动力。现有专任教师3100余人,其中院士等国家级人才200余人,博士生导师1000余人,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员2000余人。 科学研究深化科研管理服务改革,构建起“1+5”新型科研创新体系,以新的体制机制促进高质量成果产出。加强创新体系内涵建设,全面实施基础研究珠峰计划、重大项目成果人才培育计划、重点研究基地构筑计划、军民融合发展行动计划。加强科研前瞻布局,全面融入西部(重庆)科学城建设,推动建设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推动成立人工智能研究院、智慧城市研究院等跨学科交叉研究平台,谋划建设合成生物学、未来芯片、量子物质科学等高水平原始创新平台。“十三五”以来,新增国家和省部级科研平台23个,获批国家级科研项目 2400 余项(其中牵头千万元级以上重大项目40余项),荣获国家奖和省部级科技奖励一等奖60余项,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大科学装置建设、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Nature》《Science》正刊论文等均取得历史性突破,科研总经费屡创新高(2020年达到22.85亿元),发表高水平论文数量和获权发明专利数量显著增长。实施人文社科繁荣计划,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荣获鲁迅文学奖,持续推进“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重庆研究院”“地方政府治理协同创新中心”“城市化与区域创新极发展研究中心”“重庆人才发展研究院”等新型高端智库平台建设,服务科学决策。学校主办的7 种期刊入选权威、核心期刊。 国际合作大力推进国际化发展战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西部陆海新通道发展,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研究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已与 32个国家和地区的186所高校、研究机构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作关系,拥有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教育部国际联合实验室等各类国际合作平台近20个。重庆大学-辛辛那提联合学院合作办学成效显著。鼓励支持师生出国(境)访学交流,年均学生出国(境)访学人数达到3700余人。致力于中华文化推广,设有泰国勿洞孔子学院、意大利比萨孔子学院、澳大利亚乐卓博大学孔子学院。入选教育部首批“来华留学示范基地”,积极打造“留学重大”品牌,建成全英文授课硕博项目45个、全英文授课课程300余门。 社会服务始终坚持“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积极发挥社会服务职能。深化拓展校地合作,南京研究院等一批科技创新平台和新型高端研发机构落地生根。牵头研制的月面微型生态圈在月球上种植出第一片绿叶,完成人类首次月面生物生长培育实验。成立了原国家教委批准的全国第一家高校董事会,大学科技园获认定为全国首批 22 个国家大学科技园之一。积极推进对口支援高校工作,创造性地开展定点扶贫和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助力云南省绿春县和重庆开州关面乡顺利实现脱贫摘帽。发挥附属医院优势,在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等领域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 学校以“扎根巴渝大地、服务重庆发展”为己任,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等国家战略机遇,主动发挥智力优势、人才优势,深度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创新发展。与重庆市政府共同启动筹建重庆实验室、共建长江生态环境学院;与万州区政府签署全面深化战略合作协议;与高新区携手推动“重庆大学科学中心”建设,培育建设“超瞬态实验”大科学装置;与沙坪坝区共建环重庆大学创新生态圈,共建国际联合研究院;与沙坪坝区、高新区、华为公司共建超算中心;与两江新区共建明月湖新工科教育创新平台;与璧山区共建璧山先进技术研究院;在武隆区建设气球平台微波垂直传能试验验证平台等。牵头成立“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高校联盟”,着力打造成渝科教创新共同体。 校园文化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凝练弘扬“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以一流的大学文化推进一流大学建设,获评第二批“全国文明校园”。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近百名教师荣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最美奋斗者”“最美高校辅导员”等荣誉称号。潜心打造校史馆及“立德树人”专题展览馆,深入挖掘爱国奉献精神内涵,弘扬科学精神和崇高品德。创作《重庆家书》《重庆往事·红色恋人》《光华》《初心·1929》《寅初亭》等原创话剧作品,讲好“重大故事”,展示人文素养和家国情怀。传承和打造以川剧为代表的特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获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川剧)传承基地。建立师生、校友人物特色档案资源库,打造“重大文库”,传播重大精神。实施建筑文化景观完善工程,学校近现代建筑群和早期建筑群分别入选第二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和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面向未来,重庆大学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秉承“研究学术、造就人才、佑启乡邦、振导社会”的办学宗旨和“复兴民族,誓作前锋”的重大精神,坚持以发展为要义、以卓越为灵魂、以人民为中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定走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大学之路,努力以更高质量的办学成就和更高水平的育人能力,更好担负起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历史重任,不负党和人民的重托与厚望。
  • 重庆科技学院重庆市沙坪坝区
    学校简介重庆科技学院是一所全日制公办普通本科院校,由两所1951年开始办学并保持良好声誉的原中央部委属学校——重庆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和重庆石油高等专科学校(全国示范性高工专重点建设学校)合并组建,2004年5月经国家教育部正式批准设立。学校是全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试点单位、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副理事长单位、全国新建本科院校联盟副理事长单位、重庆市属高校转型发展联盟理事长单位,是重庆市重点支持的高水平新工科高校,被评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2017年成为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成为博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占地近3500亩,已建成校舍建筑总面积约68.7万平方米,在建校舍建筑面积约6.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4.97亿元。主校区位于重庆市高新区大学城,地处国家(西部)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腹地、重庆建设科学城的智核所在。东邻歌乐山国家级森林公园,西有缙云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地理优势得天独厚,学习、生活和文化体育运动设施齐全配套。学校图书馆建筑面积4.4万多平方米,现有纸质图书196万余册,电子图书200万余种,并拥有大批数字化信息资源。学校是重庆市园林式单位、第一批重庆市文明校园。现有教职工1600余人,专任教师1300余人,其中高级职称600余人,博士550余人。有各级各类人才100多人,柔性引进院士5人,重庆英才•名家名师3人,重庆英才•青年拔尖人才2人、重庆英才•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创新领军人才)7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专业技术人才)1人,巴渝学者•特聘教授6人、巴渝学者•讲座教授9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15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7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选10人,重庆市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支持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重庆市高等学校优秀人才支持计划5人。有重庆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等为代表的省部级以上教学、科研团队34个。有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万余人,研究生1600余人,留学生160余人。近年来,研究生就业率保持100%,本科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设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学院、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电气工程学院、化学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安全工程学院(应急管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工商管理学院、法政与经贸学院、数理与大数据学院、外国语学院、人文艺术学院、体育部、智能技术与工程学院、职业技术师范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自考办)等16个学院(部)。有化学、资源与环境、机械、电子信息、土木水利、公共管理等9个硕士学位授权点,有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物联网工程、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英语、艺术设计等67个本科专业。其中,石油工程、冶金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是国家级一流专业,油气储运工程、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机械电子工程、自动化、化学工程与工艺、土木工程、安全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24个专业是重庆市一流专业。10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评估),进入全球工程教育“第一方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育教学平台与课程建设、教材建设。在近两届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部级教学成果奖14项。建成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市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有国家级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等3门。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电子设计制作、机器人、体育竞技舞蹈等竞赛中获得了400余项国家级奖励。2015年、2019年两次获得第9届、第14届世界模拟炼钢挑战赛总决赛冠军,2016年包揽第十届世界网络炼钢大赛中国大陆赛区前5名,连续获第44届、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银牌。学校以工为主,以石油与化工、冶金与材料、机械与电子、安全与环保为特色,理、工、经、管、法、文、艺多学科协调发展,行业优势突出、办学特色鲜明。有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机械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安全科学与工程等10个省部级重点学科和特色学科专业群,有省部共建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协同创新中心2个,复杂油气田勘探开发、纳微复合材料与器件、非矿山安全与重大危险源监控、职业危害检测与鉴定、工业发酵微生物、能源工程力学与防灾减灾、纳微生物医学检测技术、稠油开采、油气生产安全与风险控制等9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非常规油气田开发、工业过程在线分析与控制、复杂金属矿产资源增值处理与清洁提取等3个重庆市高校重点实验室,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高校工程研究中心3个,社科研究中心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1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4个。2014年以来,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等130余项国家级课题,获授权专利1000余件。“十三五”期间,年科研经费均超过亿元。学校科研成果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技奖励100余项。其中,参与完成的“超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海洋石油981’研发与应用”获2014年度国家科技进步奖特等奖,“机械炉排式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关键技术及应用”被授予中国产学研合作创新成果奖。积极开展海内外合作办学和科学研究,与美国伯特利大学、加拿大里贾纳大学、芬兰哈格赫利尔应用科技大学、荷兰格罗宁根汉斯应用科技大学、墨西哥维拉克鲁斯大学、韩国国立庆北大学、韩国国立昌原大学、台湾中央大学、重庆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安科技大学、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勤务学院等60余所高校建立了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等合作关系;学校依托行业办学,与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宝武钢铁、西南铝、重钢、美国卡万塔能源公司、美国国际钻井承包商协会(IADC)等400余家国内外知名企业或组织签订了产学研合作的战略协议。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全面发展、遵循规律、依法治校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活、学习和研究环境,先后为社会输送了10余万名各级各类人才。精心打造文化艺术节、创新创业节、体育文化节和民族传统文化系列、现代大学文化系列的“三节两系列”品牌活动,组织开展新生入学主题教育系列活动、公寓社区文化系列活动、“红五月”主题系列活动、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和大学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活动、各类学生社团文化活动、元旦晚会等传统活动,积极举办英语配音大赛、大学生结构设计竞赛、数学建模比赛等各类专业竞赛,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学校是重庆市首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学校坚持以“立德立人、求是求新、载文载道、为国为民”为办学宗旨,大力发扬“创业、创新、创优”的学校精神,紧扣“行业性、地方性、开放性、应用型”的办学定位,深入实施“特色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发展战略,确立了要把学校办成一所特色鲜明、国内知名、走向国际的高水平特色科技大学的奋斗目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肩负新的历史使命,学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奋力谱写改革发展新篇章,为早日建成高水平应用型特色科技大学而不懈奋斗!
  • 学校简介« 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 重庆市“双高”学校立项建设单位« 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 教育部第三批国防教育特色学校« 教育部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立项建设单位« 教育部网络学习空间应用普及活动优秀学校« 重庆市专本贯通人才培养试点高校« 重庆市智慧校园建设示范学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学校« 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推广中心« 山地城市智能道路检测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 重庆市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重庆市首批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中国建筑业协会建造师继续教育培训先进单位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建校于1956年,位于重庆市南岸区茶园,占地520余亩,是重庆市优质高等职业院校,重庆市“双高”立项建设单位。专业群建设发展强劲。学校现有40余个专业,有全国职业院校示范专业1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建设专业2个,重庆市高等职业院校骨干专业7个,校级特色专业9个。其中,建筑工程技术专业群、道路与桥梁工程技术专业群是重庆市高水平专业群。有国家级、市级重点实训基地9个,稳定的校外实训实习基地70余个。学校获批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科技服务能力强。学校有国家级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高等职业技术院校装配式建筑应用技术推广中心、重庆市建筑产业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山地城市智能道路检测重庆市高校工程中心、重庆市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等4个市级科技创新平台。深度推进产教融合。学校牵头成立重庆市智能建造职业教育集团、川渝职教联盟,与中交集团、重庆建工集团、重庆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设计集团、重庆中科建设(集团)有限公司、重庆赛迪工程咨询有限公司、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等国内外知名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开展订单、定向等方式培养人才,形成鲜明的行业特色。积极开展国际交流合作。学校2019年开始招收国际留学生,首批南非政府公派留学生已顺利毕业,2021年开始招收老挝留学生。与新西兰国立理工学院开展学分互认,与新西兰霍姆斯格兰政府理工学院、马来西亚工业发展局(CIDB)及澳大利亚TAFE QUEENSLAND签订合作备忘录。 招生电话:023-61968188,61968166,61968136学校网址:www.cqjzc.edu.cn学校地址:重庆市南岸区梨花大道857号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