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路高考 ——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智能推荐 一键填报
首页高考资讯
安徽:高招普通文理科二本批次录取开始
2014-07-22 作者:学路网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安徽日报讯(作者  陈婉婉)记者7月21日从省教育招生考试院获悉,今年高招普通文理科一本批次录取已经全部结束。从7月22日起,高招进入普通文理科二本批次录取阶段。

根据安排,参加普通文理科第二批录取的本科高校将于7月22日网上报到;23日至26日进行平行志愿录取;27日符合条件的考生可填报该批次征集及降分征集志愿;28日,第二批本科征集志愿及降分录取。

高招录取信息会在每天9时之后及时更新,考生和家长可登录安徽教育网、安徽招生考试网和安徽教育资源网这3个网站,或者通过168声讯台查询录取结果。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 安徽国防科技职业学院始建于1974年,前身是安徽省大江机械工业学校。1997年更名为安徽省国防科技工业学校,2003年独立升格为高等职业院校。学校隶属于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中共安徽省委军民融合发展委员会办公室。40多年来,在主管部门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代代国防职院人的不懈努力,实现了独立升格高职、荣赝全省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优秀院校”、安徽省首批(A档)地方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和联合举办全日制专升本教育的四大历史性跨越!学校是全国高职创新人才暨学科竞赛百强院校、国家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学校、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全国高校首家新时代工匠学院、全国高校党建“样板支部”建设院校、安徽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安徽省首批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安徽省军工保密教育培训基地、安徽省技能竞赛标杆院校、安徽省课程思政建设先行高校、安徽省文明单位、安徽省高校就业工作标兵单位、安徽省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基地。学校建有机械技术学院、电气技术学院、信息技术学院、经贸管理学院、汽车技术学院、城市建设学院等8个教学院部,开设专业30多个,基本形成以工为主、工经管协调发展的专业体系,其中国家级骨干专业3个、教育部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1个,省级高职高水平专业群4个,省级高水平高职专业2个,省级特色专业11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6个。在校生9600多人。学校现有教授和副教授近百人,省级模范教师、优秀教师、教学名师、劳动模范20多人,省级教学团队12个,名师和大师工作室7个,省级和校级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形成梯队,覆盖全部专业,中级及以上职称中“双师型”教师达80%以上,一批被誉为“金牌教练”的指导教师,指导学生在全省和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上,共获得三等以上奖项460多个,助力学校一举进入全国高职技能竞赛成绩第一方阵。学校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10多个,其中国家级实训基地4个,省级示范实训中心和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16个,生均教学仪器设备值达1万多元;多次被评为安徽省和六安市A类餐饮单位的学生食堂,环境幽雅、设施一流的学生公寓和设备完善的体育场馆,为广大同学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提供了很好的基础保障。学校始终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学校党委始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初步构建起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迎新晚会和“我们的节日、道德讲堂”、国旗护卫队、“五四”青歌赛等,已经成为深受学生喜爱的校园文化品牌,30多个学生社团和文体俱乐部,不仅极大丰富了同学们的第二课堂,也为他们尽情展示青春风采,提供了广阔的华美舞台。我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8%以上,近三届毕业生就业对口率超出全国高职院校5个百分点;自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对学校满意度开展调查以来,我校得分一直位列安徽省高职高专第一名,2020年更是跻身全国百强。立德树人的丰硕成果,不仅赢得了广大用人单位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了国家和省市各级媒体的广泛报道。学校始终把办学质量作为永恒主题。坚持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办学之路,充分发挥我校作为安徽国防科技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单位的作用,先后与安徽军工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安徽博微长安电子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青岛海尔智能家电科技有限公司、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等100多家省内外知名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实现深度合作。按照《校企合作专业建设理事会章程》等制度规定,在专业设置和调整、人才培养方案制订、核心课程体系构建等每一个环节,都由校企双方共同论证;经常邀请企业工匠大师和优秀校友来校授课交流,定期选派教师深入企业加强锻炼;有计划安排学生赴企业顶岗实习,并实行校企双辅导员制度,初步建立起校企顶岗实习“双选会”+预就业的先进模式。全面推行理实一体和项目化课程教学改革,构建了“四层级”、“三覆盖”的技能大赛体系和较为完善的内部质量保证体系。校企深度合作,有力确保了学校高等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质量。学校始终把国防特色作为品牌优势。作为安徽省军民融合系统唯一一所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军工文化始终是校园文化最亮的底色、人才培养的最大特色。多年来,在校园内先后建起军工魂主题雕塑、国防教育体验馆、坦克、雷达、集束导弹发射车等大型军械实物展;在机械加工、船舶制造、焊接技术等,具有军工行业特色和紧缺专业人才培养的输送上,在军工保密教育培训和学生携笔从戎奔赴军营方面,无不彰显了学校国防军工人才培养培训优势。回眸40多年来的艰辛创业路,一代代国防职院人,正是在“两弹一星”、“载人航天”的感召下,不断培育和践行“军魂育人、追求卓越”的办学精神和“厚德、强能、励志、笃行”的校训精神,培养了数以万计奋战在国防军工系统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前线的国防学子,正是他们的星光闪耀,为我校赢得了安徽军工“黄埔军校”的至尊美誉。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历史起点,安徽国防职院人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胸怀两个大局,继往开来,扎实苦干,为建设美好安徽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数据截至2021年6月)
  • 解放军装甲兵学院蚌埠市蚌山区
    学校简介  中国人民解放军装甲兵学院原名蚌埠坦克学院,1978年在安徽省宿县建校,称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学校。1982年迁址至安徽省蚌埠市,1986年9月改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蚌埠坦克学院。是一所为全军装甲兵部队培养初级指挥军官的院校。 她坐落在淮河之滨的安徽省蚌埠市燕山脚下。   学院共设4年制大学本科班、3年制大学专科班、2年制中专班3个培训层次。学院拥有微机监控的教学指挥中心、教学实验楼、电化教学楼、模拟楼和图书馆,给配套教学提供了条件。学院教学和生活设施配套合理。26个实验室可完成物理、化学、电子、机械、计算机等课程的60多种实验。大型训练场,为每年的学员训练和毕业综合战术演习提供了理想场所。图书馆藏书10多万册。
  • 蚌埠工商学院蚌埠市龙子湖区
    学校简介蚌埠工商学院,是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主,跨文学、理学、工学、艺术学六大学科门类的本科院校。学校成立于2003年6月,前身为安徽财经大学商学院,是一所由安徽财经大学举办的全日制本科层次独立学院。学校2012年取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0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学校正式转设为蚌埠工商学院。学校位于蚌埠市禹会区涂山风景区东侧,占地面积1000亩。已建成建筑面积26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3000万元,建有语音室、计算机基础实验室及金融投资、智慧物流、大学物理、会计手工、广告设计等各类专业实验室及跨专业实验室等42间,购置同花顺、福思特、商道、方宇VTS-M、致仪等40余套实验实训软件,能充分满足实验实训要求;图书馆建筑面积2.2万m²,设有7个书刊借阅室以及密集书库、研讨室、报告厅等20多个服务单元,现有纸质及电子图书近200万册,可用数字资源近40种,藏书及数字资源数量充足、种类丰富,馆内环境优雅、设施一流,可为师生提供便捷的文献信息服务;建有高速网络系统、全覆盖的监控和广播系统等,各类设施完备、布局合理,可充分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学校设有会计学院、经济与金融学院、工商管理学院、财务与审计学院、国际商务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计算机与数据工程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等8个二级教学单位和1个体育教学部,拥有会计学、金融学、财务管理、工商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劳动关系、跨境电子商务等6个学科门类28个本科专业,形成“经管类为主导,文学、艺术学、理学、工学为延展”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体系。近年来获批省级一流专业3个,省级特色专业4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学校现有专任教师439人,其中副高级以上职称的教师188人,占比43%;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72人,占比16%;硕士学位以上教师353人,占比80%;双师型教师64人,占比15%;拥有浙江大学、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等985高校教育背景及澳洲悉尼大学、香港城市大学、英国约克大学、日本早稻田大学等海外留学经历的教师37人;拥有5位省级教学名师、11个省级教学团队、13位省级教坛新秀。现有在校生近8000人,建校以来共向社会输送了约16000名毕业生。学校自成立以来,加大教学科研创新力度,不断夯实育人基础。近年来共立项百余项省级以上科研项目,包括国家社科基金7项、国家自然基金2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3项等;在各级各类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千余篇。共立项各类省级质量工程项目180项,包括教学成果奖10项、线上优秀教学成果奖1项、教学团队12项、省级重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6项、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3项、线上教学优秀课堂9项等。在办学过程中,学校始终坚持以市场为导向,紧紧围绕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不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通过严谨治教、注重质量、突出特色、弘扬创新、强化实践,多措并举地完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强化对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断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人才培养质量。近年来,学生在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中共获省级以上奖项500余项,其中,国际奖3项,国家级奖项100余项。在全国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全国大学生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技能竞赛、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等活动中屡获国家级奖项,参赛级别与获奖人次大幅增长。特别是在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全国总决赛中共获5次特等奖、6次一等奖,获奖总量和获奖层次位居全国高校前列,该赛事已成为学校特色品牌赛事。学校加强内涵建设,多措并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社会认可度与办学美誉度不断提升,2010年荣获“安徽省先进独立学院”称号,2015、2016年连续两年位列中国高水平独立学院前4名,其中教学科研效率、教师创新能力、毕业生质量均位列前5名。2016年学校党委被安徽省委教育工委授予“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020年获“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单位奖”。2012年以来连续7年在省内独立学院招生中文理科投档分数线位居前二,其中文科投档分数线稳居全省第一。近3年来新生平均报到率达到95%以上。毕业生年均就业率超过91%。在新的历史征程,学校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紧紧围绕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秉承“忠恕博学、笃行致远”的校训精神,进一步转换体制机制、加强内涵建设、凝练办学特色、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努力将学校打造成为办学条件完善、师资队伍精良、管理运行规范、学科布局合理、专业优势突出、服务区域发展、办学特色鲜明的地方性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 池州学院池州市
    学校简介池州学院坐落在“千载诗人地”的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安徽省池州市,是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院校。始建于1977年,初为安徽劳动大学池州地区专科班,1980年定名为池州师范专科学校,1999年原池州工业学校并入,2002年原安徽省经贸学校并入,2007年升格为池州学院,2014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9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学校现占地近2000亩,校舍面积40余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亿元,纸质图书136.8万余册,电子图书83万余册,中外文纸质期刊810种,数据库26个。专任教师700多人,其中教授、副教授256人,博士、硕士学位630人;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省级教学名师、省级教坛新秀共50余人。全日制在校生近17000人。学校现有13个教学科研单位。其中,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被教育部确定为“数据中国百校工程”首批项目建设院校。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以用为先”的人才培养理念,坚持“能力导向、素养为基、专长分流、合作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以“特色鲜明的地方应用型高水平大学”为目标,坚持走转型发展、内涵发展、特色发展之路。现备案本科专业58个,基本形成契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的专业集群,建成了一批在省内外有一定影响力的特色专业。其中,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9个,省级特色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4个。与安徽工业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17名教师成为该校兼职硕士生导师。2019年我校成为安徽省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立项建设单位。学校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机制。秉承“以孔子为师,以行知为友”的校训精神,大力推进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三位一体”融入人才培养过程。建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省级示范实验实训中心、省级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省级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省级应用型教师教学能力发展中心等共25个。近三年,获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500余项,其中,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170余项。学校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学生在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竞赛等国家级、省级学科竞赛中屡获大奖。池州学院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自2013年开园以来,有近百个创业项目孵化成功,先后“放飞”至北京、南京、深圳、嘉兴、义乌、合肥等地,孵化成功率远高于省内同类高校,孵化成功企业年销售额超千万元的超过半数。毕业生就业率在安徽省就业工作动态监测系统中位居全省前列。学校坚持“以特色科研打造科研特色”。建有教育部中国诗学研究中心池州学院分中心,省级重点学科1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池州学院皖南民俗文化研究中心),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微纳粉体与先进能源材料),校企共建省级重点实验室1个(安徽省半导体分立器实验室),市级工程研究中心8个,校企共建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产学研合作项目400余项。2019年,获得安徽省社会科学成果(著作类)一等奖、三等奖等。学校坚持“以服务求支持,以贡献求发展”。与池州市委市政府建立了联席会议制度,开创了省属高校与属地政府联合议事机制的先河。作为池州市唯一一所本科高校,学校扮演着“地方智库”的作用,成为校地合作“六个人”,即:携手池州的共建人,生态池州的规划人,旅游池州的设计人,文化池州的发掘人,经济池州的助力人,服务池州的行动人。组建“乡村振兴学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学院”“半导体学院”等产业学院。学校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依托地方家风文化资源建成池州学院家风文化馆,成立家风文化研究中心,推进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化、个性化、本土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校园落地生根,家风文化馆成为我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重点基地。持续不断地以优秀传统文化浸润、滋养校园文化,积极打造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家园,涌现出“安徽省首届道德模范”王玉、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吴凯龙、第四届“全国十大社会公益之星”潘世鹏、“池州好人”李义涵、“宣城好人”吴昊等先进道德模范。已建设千米“校友大道”,宣传校友事迹、汇聚榜样力量。设置“教学节”,推行青年教师入职宣誓、拜师和“最美教师”评选等活动,在校内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韩国、加拿大、马来西亚和台湾地区10余所高校建立交流合作关系,其中,与台湾实践大学、龙华科技大学等高校签署合作办学框架协议;与加拿大里贾纳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办学协议;与马来西亚博特拉大学签订交流合作协议。积极与“一带一路”国家高校开展交流与合作,申报“一带一路”“双百”等计划项目,不断推进对外交流与合作。
  • 学校简介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于2011年 4月,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高等职业院校。学校举办方安徽巨华科教投资有限公司专注教育事业发展,是安徽本土民办企业中较早从事教育事业的机构之一,公司办学实力强,为“安徽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全国教育系统先 进集体”“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一、举办者概况 安徽巨华科教投资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是安徽本土民办企业中较早从事教育事业的机构之一,除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外,先后举办了芜湖徽文中学、芜湖财经工业学校、上海巨智教育培训有限公司、芜湖市巨华职业培训学校芜湖巨功教育培训中心、上海杨浦区华智进修学校等教育机构,形成“中高职一体化贯穿、校内外多维度协同”的办学格局。公司具有较强的办学实力,总投资16.18亿元,公司现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中国民办教育协会理事单位”“安徽省民办学校先进单位”。二、学校基本情况 安徽扬子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成立的民办非营利性高等职业院校,于2011年4月成立。建校以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关心下,在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和芜湖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学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办学实力持续增强,办学特色更加彰显。 学校现有9个二级学院,开设28个高职专业,现有专任教师460人,全日制高职在校生8120人。学校坚持以服务地方发展为宗旨,紧紧围绕安徽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围绕芜湖市经济转型、产业升级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深度实施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先后获批“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学校”“安徽省第二批校企合作示范基地”“安徽省校企合作实践教育基地”“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实训中心”。2019年荣获“安徽省教学成果特等奖”,办学水平受到社会高度肯定。三、专业设置 学校目前开设28个高职专业和6个专业群,每个专业群均含3-5个专业,专业(群)设置与区域和地方重点产业高度契合,形成了以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财经商贸、交通运输等大类专业为主,其他类专业协调发展的专业布局。建立了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结合区域和地方产业发展状况,做到“3年一大调,1年一微调”,保证了学校专业(群)结构总体的科学性与合理性。四、师资队伍 学校专任教师460人,生师比为17.65:1;其中,具有副高以上职称的教师为143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1.08%;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52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1.30%;具有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231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50.21%;“双师型”教师178人,占专业教师总数的55.11%;兼职教师119人,占专任教师比为26%。五、科研与社会服务 学校近五年累计立项厅级以上科研项目20余项。获得国家授权发明专利30余项。并建立了“省、市、校”三级科研项目管理体系。依托皖江职教集团优势,搭建技术技能服务平台,推进政校行企协同创新服务企业技术研发和产品升级,解决生产一线技术或工艺实际问题,近五年横向技术服务与培训年均到账经费760余万元,到2022年9月年均达到1000万元以上。同时不断强化社会服务职能,近五年年均培训数量达到在校生的2倍以上,共计5万余人次。六、基础设施 学校占地面积909亩。校舍总建筑面积24.06万㎡(2022年9月达到26.91万㎡,生均32.42㎡,达到职业本科设置标准);教学科研行政用房14.63万㎡(2022年9月达到17.48万㎡,生均21.06㎡,达到职业本科设置标准)。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8255万元,生均10167元。图书总量83万册,生均102册,建有计算机图书信息系统。学校拥有完善的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建有校内理实一体化实训室12个,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11个,生产性(经营性)实训基地2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100余个。能够充分满足、有力支撑各专业基础技能训练、技术技能实训和顶岗实习需要。

智能报考

省份
分数
名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