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2010年艺术类专业课全省统考成绩及分段表
高考专业1V1咨询,助力报考,赢在起跑线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招生艺术类音乐、学前教育、编导制作、播音与主持、舞蹈表演、舞蹈编导专业课全省统考成绩已经发布,考生可登陆“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考生查询中心查询,各专业课成绩分段表考生可浏览附件查阅。
附件: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美术专业课成绩分段表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学前教育专业课成绩分段表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舞蹈表演专业课成绩分段表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舞蹈编导专业课成绩分段表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编导制作专业课成绩分段表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播音与主持专业课成绩分段表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音乐(声乐)专业课成绩分段表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音乐(器乐)专业课成绩分段表
2010年我省普通高校艺术类音乐(音乐学)专业课成绩分段表
热门院校
-
学校简介黑龙江科技大学地处美丽的冰城夏都哈尔滨市的松花江畔,经过74年的建设发展已成为一所理、工、管、文、经、法等学科协调发展,以工为主、以矿业为学科专业特色的多科性大学,形成了“一校两地三校区”的办学格局,为区域经济社会和我国煤炭工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煤炭工业的脊梁”。学校是黑龙江省人民政府与国家应急管理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共建高校,是国家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优秀院校,是黑龙江省特色应用型本科建设示范高校。学校前身是中国共产党1947年在鸡西建立的东北第一所煤矿工人干部学校。1954年与鹤岗煤矿学校合并成立鸡西煤矿学校。1958年在此基础上成立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64年因院校调整又改为鸡西煤矿学校。1978年复建本科教育鸡西矿业学院,1981年改称黑龙江矿业学院,隶属于原国家煤炭工业部。1998年划归地方,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黑龙江省管理为主的体制。2000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学院。2013年更名为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校坚持“以生为本、为生尽责”理念,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教学规律与人才成长规律,着力培养“思想道德素质高、工程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现有17个学院,全日制在校生23874人,其中本科生22515人,博士、硕士研究生1359人,本科毕业生就业率连续19年处于省内高校前列,被教育部授予“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青年就业创业教育先进集体”。学校坚持“以师为尊、为师服务”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现有教职工1755人,近年来涌现出以“全国优秀教师”“省模范教师”“省优秀教师”“省级教学名师”和省级“教学团队”“教育科研团队”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与优秀团队,以及大批“双师型”教师。学校建有“煤矿事故应急救援与影响控制”博士特需人才培养项目,可授予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拥有安全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具有硕士研究生推免权,有11个硕士一级学科学位授权点,1个硕士二级学科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拥有9个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建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5个(其中,省部共建实验室1个),省部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个,省级协同创新中心1个、省级重点培育智库1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具有国内一流的工程训练与基础实验中心等一批高端科技服务平台。学校现有本科专业59个,其中国家一流专业建设点5个、省一流专业建设点12个。2门国家级一流课程、16门省级一流课程、2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示范课程。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示范区、1个国家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3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省级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4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人才培训中心、1个国家煤矿安全培训基地。“十三五”以来,学校承担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项目45项、省部级项目131项,科技经费总额3.15亿元。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3项。现有煤矿深部开采地压控制与瓦斯治理实验室等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9个省(部)级工程中心、资源城市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1个省级智库和1个“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省级协同创新中心。服务国家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的“瓦斯等烃气输运管网安全基础研究”中心实验室是国内外较早进行水合物技术预防瓦斯灾害和瓦斯固化储运的研究平台。学校坚持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积极推进跨文化学习互动,拓宽国际合作领域,与俄罗斯、加拿大开展中外合作办学项目20余年,与29个国外高校建立校际合作伙伴关系。学校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五一劳动奖状”“全国教育系统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集体”“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等20余项国家级荣誉和省“先进基层党组织”“文明单位标兵”“师德建设十佳单位”等80余项省级荣誉。当前,学校正在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四个服务”目标方向,坚持内涵发展,深化综合改革,全面从严管党治党,奋力谱写新时代学校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了创建矿业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新征程。
-
学校简介黑龙江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是黑龙江省教育厅直属的一所公办高等职业院校。学院始建于1946年,2014年成为黑龙江省首批优秀骨干高等职业院校,2017年成为黑龙江省高水平高职院校立项建设单位,并于2021年以双优秀的成绩通过项目验收,同年获批黑龙江省第二轮“双高”立项建设单位。 学院铁道专业特色鲜明,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铁路运营类高职学院,也是我国铁道类专业最齐全的高职院校之一,铁道专业综合办学实力、铁路专业人才培养规模在全国同类高职院校中位居前列。办学70多年来共培养了5万多名毕业生,为我国铁路事业发展输送了大量专门人才。学院办学规模较大,在哈尔滨市和齐齐哈尔市分别设有3个校区。现开设25个专业,其中铁道机车、铁道车辆、铁道供电技术、铁道交通运营管理专业列为黑龙江省高水平建设专业。现有普通高职在校学生16211名。同时,与北京交通大学联合举办远程教学,成为北京交通大学现代远程教育教学中心,现有网络专科、本科学历教育学生5000余名。学院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职教师460名,其中教授、副教授136名、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比例占38%,全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名师3名、省级教学名师9名。学院实训基地完备,共建有169个校内实训基地、实训室,其中铁道综合演练场、电气化铁道演练场、有铁道机车模拟驾驶、列车运行自动控制、铁道信号设备检修、铁道工程等校内实训基地在全国铁道类高职院校中处于先进地位。学院加强与全国各铁路局等企业合作,共建有141个校外实训基地,能够满足学生实习实训需求。学院深化校企合作,积极探索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模式,80%左右的学生实行订单培养、学徒制培养。学院实行准军事化管理,强化德技双修,毕业生以应用能力强、综合素质高而赢得用人单位好评。近年来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5%以上,其中75%以上面向铁路等国有大型企业就业,涌现出了一批杰出毕业生,有62名毕业生荣获“火车头奖章”或铁路局先进个人。 学院坚持“立足龙江、服务交通、辐射全国”的办学定位,致力于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开放办学,改革创新,特色强校,努力把学院建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高职院校。
-
学校简介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是大庆市所属的一所公办普通高校,其前身大庆石油管理局卫生学校建于1965年,大庆职工医学院于1985年在卫生学校基础上成立。2002年8月,学校开始在大庆职工医学院(大庆石油管理局卫生学校)基础上申办大庆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2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成立,成为黑龙江省一所独立设置的医学高等专科学校。2019年6月18日,学校从油田公司划转大庆市政府管理,成为大庆市属第一所高校。学校目前以普通专科教育为主,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为辅。现开设护理学、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医学检验技术、助产、中药学、针灸推拿、中医学、中医康复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药品经营与管理13个专业。是黑龙江首批和国家第二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国家职业教育康复治疗技术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项目联建单位;现有国家财政支持提升服务能力专业2个(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医学),国家养老服务类示范专业点1个(康复治疗技术),国家级学徒制试点专业2个(营养学、药学),国家老年照护职业证书试点专业2个(护理、康复治疗技术);黑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高水平骨干专业建设项目3个(护理、康复治疗技术、药学);黑龙江省重点建设专业6个(康复治疗技术、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药学、医学检验技术);省级精品课8门(解剖学、病理学、生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技术、内科护理技术、内科常见病诊治、运动疗法技术)。学校同时开展职工在岗培训,是黑龙江省卫生厅全科医学教育基地、乡村卫生技术人员培训基地、医学继续教育I类学分授予基地、大庆市全科医师培训基地和再就业培训基地。学校现有全日制普通大专在校生5217人,成人学员255人。学校目前占地面积24.6万平方米,建筑面积7.5万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11225万元;藏书26万册。学校设有“两所两中心”(大庆市特殊病原研究所、优生遗传研究所、司法鉴定中心、心理健康指导中心),拥有东北地区唯一一所以过敏病诊疗为主的专科医院(大庆过敏病医院)作为校内门诊部。学校的附属医院是大庆市第一医院、龙南医院、大庆市中医医院。在校内建设了20个与临床工作实际接轨、现代化、高仿真的专业课实训中心,现有国家财政支持实训基地项目1个(护理实训中心)。校院共建辐射全国的校外实训基地46个。学校建有覆盖整个校园的千兆有线网络和无线网络,建有数字化校园和网络化教学平台2套应用系统以及一卡通系统等。学校设教学系(部、院)10个,机关后勤部门9个,直属部门5个。现有教职工265人,其中专任教师125人。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6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18人,副高级职称50人);具有硕士学位以上的69人。并从各医院聘请了386名临床医护专家作为兼职教师。教师队伍中先后涌现出省级教学团队2个、师德先进集体2个、名师3人、优秀教师1人、教学新秀1人、师德先进个人3人、高校教师年度人物提名奖1人;在全省首届普通高校教学管理质量奖评选中,学校获得集体奖4项,个人奖3项。辅导员中先后有2人获得全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奖和提名奖;4人获得心理咨询资格证书,5人获得就业指导师资格证书。学校创建了“(技能+特长)×态度”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以态度培养解决学生品德也就是做人的问题,以技能、特长培养解决学生的智育、体育、美育也就是做事的问题,并将劳动精神培养贯穿其中,强化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打造“技能过硬、特长突出、素质优良、行为规范”的人才培养特色。该人才培养模式连续三年在全省高职高专教学工作会议上进行了典型发言,并被列为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新世纪教学改革项目、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获得省教育科研项目一等奖。学校招生涵盖国内23个省(市)。近年来,学校毕业生一次就业率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学生护士执业资格考试通过率达到90%以上;就业区域主要包括国内东北、华北、“长三角”、“珠三角”及西南、西北等地区,部分学生还在国外的新西兰、新加坡、沙特、日本等国家地区留学和就业。建校以来,培养毕业生32000余人,有些已成为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特别是护理专业毕业生,深受大庆乃至全国各医疗单位的欢迎,改善了大庆护理队伍状况。据统计,大庆地区主要医院80%的护士、90%的护士长是我校培养的,大庆市厂矿(区)级医院的医生和医技人员的60%是我校毕业生。学校先后被评为黑龙江省成人高校优秀办学单位、石油系统优秀办学单位、省教育系统基建先进单位、省级文明单位、省级卫生先进单位。
-
学校简介哈尔滨远东理工学院前身是哈尔滨理工大学远东学院,2012年3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办学以来,学校始终坚持“创新拉动、强队伍、优结构、重质量、细管理、特色突破”的治校方略,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育人目标,紧密围绕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坚持以就业为导向,致力于国际化开放办学,努力建设国内同类一流院校。学校以稳步提升的教育质量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先后获得教育部教师基金会、省市政府和行政部门的多项表彰和奖励。学校位于风光秀丽的哈尔滨市松花江畔大学城,校园内欧陆风情与韩日风格相结合的现代建筑,配套齐全的教学及生活设施,为在校的莘莘学子提供了温馨舒适的学习与生活条件。学校图书馆建筑简约典雅,馆藏资源丰富,纸质图书88万余册,电子图书55.3万种,纸质报刊265种,电子期刊123万种。已形成纸质资源与电子数字资源相结合、现实馆藏与虚拟馆藏相结合的文献保障体系。学校体育场馆设施齐全,建有篮球馆、羽毛球馆、乒乓球馆、健美操馆、足球馆、瑜伽馆、射箭馆、健身房等设施,充分满足学生的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的需要。积极发展“互联网+教育”“信息化+教育”,塑造智慧教育教学新形态,推进现代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积极推广问题式、项目式、案例式、探究式、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和翻转课堂、合作课堂、虚拟教学等新型教学方式方法,充分激发学生潜能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成效。开设研讨式智慧教室,大力开展研讨式、讨论式教学,注重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实行专业与行业对接,让学生在上学期间就拥有专业实践能力和更多从业经验,学校有12个实验教学中心及百余个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为学生实践提供强大支持。学校始终将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以校园科技文化艺术节、公寓文化节、社团文化节、体育文化节、合唱展演等品牌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向上、清新高雅、健康文明的校园文化氛围。学校现有大学生艺术团、Qing音乐社、清韵文学社、国韵相声社、FE街舞社等70个各类文体社团,既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又为文体爱好者提供了交流和学习的平台。近三年我校学生在省部级以上文体竞赛中获奖256人次。在2019年全国啦啦操联赛(长沙站)比赛获学校俱乐部青年丙组集体花球、集体自由舞蹈两项冠军。获黑龙江省高等学校第二届校歌国歌大赛一等奖。学校积极组织开展暑期“三下乡”、“五元两日”生存体验、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全面服务学生成长成才。荣获2020年黑龙江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誉称号。在校学生享受“奖、贷、勤、助、补”等各项国家资助政策,我校建立了以助学贷款为主要渠道、勤工助学为主要途径、奖助学金为激励方式、困难补助为辅助措施的多元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帮扶体系。学生在校期间可参评国家奖学金(8000元/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元/年)及学校奖学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享受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学校设有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每月安排一定数量校内勤工助学岗位,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帮助。还设有鼓励、引导学生全面发展的各类集体和个人奖项近三年,共有1566人次获得学校奖学金,发放奖学金64.36万元;27人次获得国家奖学金,666人次获国家励志奖学金,6004人次获国家助学金;1495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通过“绿色通道”入学,共为3000多名学生办理国家助学贷款;为1545人次提供勤工助学岗位,共发放勤工助学岗位工资41.34万元。学校坚持以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为目标,以学科竞赛、课外科技创新活动、技能竞赛为载体,采取多种有效措施,不断强化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培养。 近三年,学生获得各类专业证书1300余次;开展全校性技能大赛64次,参与学生近3000人次,获得奖项112项;学生参加全国大学英语竞赛、东北三省数学建模联赛、全国市场营销大赛等各类竞赛获奖146项。目前我校已连续承办八届“TRCC全国机器人创意设计大赛”,并取得丰硕成果。为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学校秉承“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了每一个学生终生发展”的核心理念,将考研工作作为促进学风建设、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要的强有力抓手,通过举办考研辅导小班课等方式,为考研学子打造个性化辅导方案,助力备考学生“百米冲刺”。除举办辅导小班课、为考研学子制订相应奖励措施之外,学校还专门在图书馆设置了考研自习专区,并延长开放时间至每日24:00,为同学们营造良好的考研学习环境和氛围。学校始终坚持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育人观,为考研学子助力,引导学生考研升学深造,是提升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的重要途径之一。学校以产学结合、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途径,以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就业创业能力为根本,全力保障毕业生充分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连年提升。学校成立双创学院,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中心,按要求配齐就业服务人员及就业创业教师;构建了就业指导与双创教育“三全四融”教学实训育人体系,启动了“政校企”协同育人的“1332”就业创业实践工程,建设就业创业活动与实践园区,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了创造思维,不断涌现优秀的创新创业项目,从而提升了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水平。学校坚持开放办学,不断拓宽国际合作与交流渠道,学校是教育部中俄经济类大学联盟成员,已先后与俄罗斯、美国、英国、日本、韩国、新西兰、泰国等8个国家的45所高校和机构建立了校际合作关系,互派专家学者进行学术交流,开展教育和科研合作,构筑国内外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合作框架,努力打造鲜明的国际化办学特色,致力于培养具备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实现教师互聘、学生互派,实施了 “学分互换”、“本科双证书”、“本硕连读”等项目。为增进学生对多元文化的理解,促进国际化人才的培养,学校每年举办海外夏、冬令营,欧美短期游学等多国别多类型的国际交流项目。
-
学校简介哈尔滨音乐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独立设置的公办本科艺术类高校,是全国独立设置的十一所专业音乐学院之一,是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之一。学院依托哈尔滨对俄地缘优势及音乐文化传统,按照国际化、高水平的办学定位,明确精英式人才培养模式,确立“高位起步、精英培养、尖端打造、特色发展”的办学理念,凝练“致乐崇德”的院训,形成“攻坚克难、奋发进取、甘于奉献、敢创新路”的建院精神,致力于培养“品德优良、专业优秀、气质优雅”的高水平音乐人才,建设“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2013年11月,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提出组建哈尔滨音乐学院的战略构想。2015年9月,学院接受并通过国家教育部高等学校设置评议委员会考察评估。2016年3月,教育部发文批准建立哈尔滨音乐学院。2016年9月,黑龙江省机构编制委员会发文批准建立哈尔滨音乐学院。2016年10月,哈尔滨音乐学院党委正式成立。2019年5月,学院荣获“黑龙江省高校系统文明校园”荣誉称号。2021年11月,学院荣获“高校系统文明校园(标兵)”荣誉称号。打造高端平台 构建完备体系哈尔滨音乐学院设有音乐与舞蹈学、艺术学理论2个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及艺术硕士专业学位,音乐与舞蹈学学科获批黑龙江省国内一流建设学科,2个一级学科入选黑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学科体系创新工程学科项目,学科梯队获批省级领军人才梯队。学院设置音乐表演、音乐学、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艺术管理、舞蹈表演5个本科专业,涵盖美声唱法、民族唱法、西洋管弦、民族管弦、钢琴、手风琴、音乐学理论、作曲、合唱指挥、艺术管理、舞蹈表演11个专业方向,依托8个教学系开展人才培养。2020年9月,学院实现面向全国自主招生。建院以来,学院已培养毕业生309人,其中本科生215人(其中87人委托培养),硕士研究生82人,博士研究生12人。目前,学院有本、硕、博在校生共934人,其中本科生560人、硕士研究生296人、博士研究生78人,本科生占学生总数59.96%,硕士研究生占学生总数31.69%,博士研究生占学生总数8.35%。汇聚名家大师 集结卓越团队哈尔滨音乐学院按照结构优化、素质一流、中俄合璧的要求,本着“优选、引进、共享”的原则,组建了一支德艺双馨、结构优化的高水平师资队伍。学院现有教师105人,其中,俄籍教师10人。专任教师中,博士生导师21人、硕士生导师56人,教授30人、副教授24人,博士26人、硕士62人。学院从精英培养、国际化办学需求出发,大力支持各专业以柔性人才引进方式,集聚国内外顶级人才,全职引进著名音乐学家杨燕迪担任院长,钢琴家元杰担任钢琴系主任;聘任著名胡琴演奏家姜克美担任民乐系主任,著名指挥家朱其元担任管弦系主任、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交响乐团艺术总监,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刘嵩虎担任声乐歌剧系主任;聘任一批知名专家学者为特聘教授。优化办学条件 建设美丽校园哈尔滨音乐学院坐落在黑龙江省省会、被联合国誉为“音乐之城”的冰城哈尔滨,位于美丽的松花江北岸,哈尔滨市松北区学子街3179号,与哈尔滨大剧院遥相呼应。学院占地面积21.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8万平方米。学院文化氛围浓厚、生态环境优良,主楼、音乐厅、图书馆、实训楼等主体建筑具有鲜明的俄罗斯建筑艺术风格,兼具美感与实用功能,与音乐学院的文化特质相得益彰。学院用于教学设备、图书资料、后勤设施、网络建设等硬件建设的投入,达到全国音乐院校生均先进水平,尤其在乐器购置上,成为国内首个全施坦威钢琴音乐学院,钢琴总数达339架。学院有可容纳近800人的音乐厅1间、使用面积达300平方米的录音棚1间、琴房294间,以及交响乐演奏厅、学术报告厅、歌剧排演厅、专家演奏厅、学生演奏厅、交响乐排练室、民乐团排练室、音乐剧排练室、舞蹈排练室共10间,可以全面满足师生各项教学、排练、演出需求。学院图书资料总值990万元,中外文图书9.04万册,音像制品3,543件,中外文数据库6个。学院建有音乐博物馆,已实现校园免费网络覆盖。立足中俄合作 强化国际特色哈尔滨音乐学院坚持国际化办学,以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为合作主体,聘请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原院长冈特瓦尔格为名誉院长,确定推进建立中俄联合人才培养方案、联合实施教学计划等教学合作机制。学院先后共选聘21人次俄方专家任教,以俄罗斯为主聘请外籍演奏员组建哈尔滨音乐学院中俄交响乐团,每年选派师生赴俄罗斯圣彼得堡音乐学院进行短期留学,实施有深度、宽领域的中俄合作。学院不断加强同欧洲、东北亚、“一带一路”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与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国立文化艺术学院、俄罗斯喀山音乐学院、俄罗斯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日本札幌大谷大学、韩国弘益大学、德国德雷斯顿音乐学院、德国汉堡音乐学院、德国布莱克莫音乐学院、芬兰西贝柳斯音乐学院、芬兰坦佩雷应用科技大学、西班牙加泰罗尼亚音乐学院、加拿大温哥华音乐学院等国际知名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学院开展外籍专家音乐会、大师班等近百场,组织开展“中俄校长论坛”“中俄音乐国际学术研讨会”“国际音乐交流周”“中日青年音乐交流会”等活动,实现常态化国际交流互动。提升学术意识 注重艺术实践哈尔滨音乐学院设立音乐与舞蹈学一级学科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黑龙江省艺术文化研究学术交流基地、哈尔滨音乐学院艺术学研究所、哈尔滨音乐学院社会科学界联合会、音乐学刊编辑部等高层次科研平台。学院在国家、教育部、省级等课题立项、成果评比、艺术比赛和展演中喜报频传,原创艺术作品佳作频出。教师承担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4项、省部级人文社会科学科研项目30项、厅级省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育支持计划146项;获各级各类优秀科研成果奖45项;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90篇;推出20余部原创作品;在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器乐电视大赛等国内外专业大赛中均有突出表现。学院重视艺术实践,强化实践育人功能,与哈尔滨大剧院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建立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哈尔滨音乐厅、牡丹江大剧院、黑龙江省歌舞剧院交响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大庆交响乐团、哈尔滨鹰沙中加学校(艺术班)等教学实践基地。师生多次参加中央电视台节目演出和录制,在俄罗斯冬宫、国家大剧院、哈尔滨大剧院等著名艺术殿堂成功举办音乐会,受到社会各界好评。践行大学使命 彰显文化魅力哈尔滨音乐学院作为一所肩负教育文化责任与使命的新兴院校,自觉承担服务地方音乐文化事业职责,为哈尔滨音乐之城建设和黑龙江“文化强省”“旅游强省”建设做了大量工作。平均每年举办高雅艺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等公益演出30余场,举办哈尔滨大剧院“音乐下午茶”、哈尔滨老会堂音乐厅“哈音时间”、哈音音乐厅“哈音周末”等系列音乐会近百场。为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贡献力量。在哈尔滨音乐学院音乐厅举办“哈音周末”专场音乐会近40场,不断培育高雅音乐市场。学院弘扬哈尔滨音乐文化传统,不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与哈尔滨市政府共同主办“哈尔滨音乐比赛”“勋菲尔德弦乐比赛”等大型赛事,作为副理事长单位加入黑龙江省演艺联盟,承担黑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黑龙江省音乐文化产业发展对策研究,为哈尔滨国际“音乐之城”建设和龙江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贡献力量。音乐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始终被赋予特殊的时代意义,致乐崇德既是向当下怀揣音乐梦想的莘莘学子提出的艰巨责任,更是为今天传习音乐文化的为人师者赋予的崇高使命。作为一所肩负文化责任与使命的新兴院校,未来,哈尔滨音乐学院将以服务国家和区域发展战略、培养国际化高水平音乐人才、探求音乐艺术新知、传承中外优秀文化为宗旨,坚持特色发展,研习技艺、积淀内涵、砥砺德行,力争成为特色鲜明、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高等音乐学府,成为国际“音乐之城”哈尔滨的代表符号,成为中俄音乐文化交流合作的纽带和国家高水平音乐表演、创作与理论研究人才的培养基地。